簡短介紹
《諸法無行經》,今天我們所見者,有二種譯本。第一種是姚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大師所譯,名《諸法無行經》,有上下二卷。第二種譯本,是隋朝天竺三藏法師阇那崛多譯,名《佛說諸法本無經》,計上中下三卷。
按理說《佛說諸法本無經》既然翻譯較晚,應該內容較前譯本為詳盡。因為依我們的推測,後譯本有前譯本可作參考,內容詳盡似乎是應該的。不過這僅是我們的推測,不能作為定論。
羅什大師究屬不凡,所譯經文,簡捷明瞭,讀來順利。所以經過一再考慮,最後我們還是采取瞭羅什大師譯本。不過為瞭便於解釋,我們亦同時參照阇那崛多法師譯本。
《諸法無行經》,旨在明第一義。第一義者,在明一切法無非實相,而實相者無相。故於第一義中,一法不立。所謂一法不立者,非是斷滅。而是於相明性,於異明不異。不異者性也,異者相也。法相差異無量無邊,法性空寂妙湛不動。
然性相不一,亦復不異。相不異性,性不異相。相即是性,性即是相。不縱不橫,不二不別。何以故?良以諸法皆離自性故。諸法性相因緣而現,皆不可得故。性不可得,相不可得,不可得亦復不可得。以不可得不可得故,立性相假名。故於第一義中,一法不立,一法不舍。雖立性相假名,而性相皆不可得。如是之法,名第一義空。
世尊大覺,洞徹性相。故於空知無量,於無量知空。
於空知無量故,以世諦說法。於無量知空故,以第一義諦說法。令眾生聞世諦,悟入第一義諦,聞第一義諦,悟入涅槃,乃有此經出世也。
若論於無量知空,當知一切法平等,一切法無分別。一切法平等無分別者,即是畢竟空義、無相義、無作義、無生義、無所有義、無取相義、佛義、菩提義。
欲試解此經,先作簡短介紹如是。
釋智諭書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