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不增不減經講記 講經文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佛說不增不減經講記 作者: 智諭法師2022-08-28

  講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菩薩摩訶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這一段文,稱為證信序。換句話說,以六種因緣,成就證信。所以稱為六因緣,亦稱為六成就。

  如是,乃取信於人。謂佛作如是說法,今所結集經文無有錯誤。故稱為信成就。

  我聞,是第二種因緣。證明佛如是說,我如是聞,所聞如所說,無有錯謬。故稱為聞成就。

  一時,是時節因緣,佛於某時說經也。因為印度當時之年代不便記載;同時佛說法十方普聞,無法以地區性之年代記載,故用一時代表。此稱為時成就。

  婆伽婆,是主因緣,亦稱為主成就。別的經稱為佛,此處稱為婆伽婆。婆伽婆譯為世尊,極稱其德也。「婆伽」譯為德,最後一個「婆」字譯為有,故婆伽婆是有德的意思。婆伽婆略有六義,如是六義,唯佛獨具,不共三乘。

  一、自在義。佛證無上菩提究竟涅槃,於一切法得大自在。不但二乘不及,縱然菩薩,亦未究竟圓滿得如是大自在。

  二、熾盛義。佛以法界為身,不生不滅,盡未來際,平等恒,猶如虛空,常住不滅。如是之德,不共三乘,縱然大菩薩,猶須上生兜率,降生人間也。

  三、端嚴義。佛具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如果廣說,則色具無量相,相具無量好,無比端嚴,非菩薩所能及。

  四、名稱義。佛有大名稱,普聞於十方。

  五、吉祥義。佛普益九道,無量吉祥。

  六、尊貴義。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出世間以佛為尊,以佛為貴。

  「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住即在的意思,故別的經中有雲佛在某處。有人分別住與在說,久在曰住,暫住曰在,亦是很有道理的。

  王舍城,在中印度摩竭陀國。佛世時,為頻婆娑羅王所居。頻婆娑羅王原居上茅城,後都王舍城。此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有雲上茅城人民患火,王下令再有失火者,逐出城外。令下以後,王宮竟自失火。於是王以自責,遷於城外屍陀林,百官人民,隨王遷居,於是屍陀林漸成都城,故名王舍城。不過說法不一,究不知那一種說法為正確也。

  王舍城周圍有五座山,第一即為耆阇崛山。耆阇崛山即靈鷲山,佛於此說法最久。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比丘有三義:

  一、乞士。比丘上乞法以養慧命,下乞食以養色身。若乞食不乞法,不名比丘也。

  佛制比丘清凈無為,乞食自活。一者為除比丘之我慢,二者令眾生佈施修福。

  二、怖魔。比丘出傢,佛眷屬增盛,故魔恐怖。

  三、破惡。比丘能破身口七支惡,即身無殺、盜、淫,口無妄語、惡口、綺語、兩舌。

  大比丘之大,有三種義,即大多勝。大者,表其德臘俱尊,為人天所敬,於有學小乘中最尊。多者,表其博學強志,識解多,遍解內外經典。勝者,言其知見殊勝,超過九十六種外道。

  如是大比丘有千二百五十人。《過去現在因果經》雲,耶舍長者子,與朋黨五十人;優樓頻螺迦葉,與弟子五百人;那提迦葉師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葉師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師徒一百人;目犍連師徒一百人。此一千二百五十人,均先事外道,勤苦修習,毫無所得。後承佛教誨,均證果位。以感佛恩故,法會必預,隨侍不離。

  「諸菩薩摩訶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菩薩摩訶薩具足稱,應為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謂如是有情,自既覺悟,復能覺悟其他有情,故菩薩者,覺有情也。

  菩提又譯為大道,有情又曰眾生。故菩薩又譯作大道心眾生。

  若論其德,自覺是上求佛道,覺悟其他有情是下化眾生。故菩薩者,具上求下化之德也。

  上求佛道則智,下化眾生則悲。故菩薩起悲智雙運之用。

  摩訶薩是大有情,菩薩摩訶薩,即大菩薩也。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

  「爾時慧命舍利弗。於大眾中即從坐起。前至佛所到已頂禮佛足。退坐一面合掌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周旋六道往來三界。於四生中輪回生死受苦無窮。世尊。此眾生聚眾生海。為有增減為無增減。此義深隱我未能解。若人問我當雲何答。」

  慧命是比丘之尊稱,取其乞得佛法,以法身智慧為壽命也。又嘆其博聞強記,智慧殊勝,故曰慧命。經中亦曰慧壽、具壽,皆是用來尊稱比丘的。

  舍利弗是佛弟子,於聲聞眾中,智慧第一。

  舍利弗具儀請法。如是威儀,是請法之常規。

  退坐一面,應避六法。一者不可太近,恐口氣污善知識故。二者不可太遠。恐善知識聞或答費力故。三者不擋眼前,恐善知識瞻視困難故。四者不可在上風處,恐身上穢氣污善知識故。五者不在高處,以不敬故。六者不可在背後,恐善知識問答困難故。退坐一面,避此六法,方不失敬佛之儀也。

  無始世來,不可作很久以前會。若作很久以前會,則仍為有始,焉得謂無始?

  佛謂一切法無生,既謂無生,焉得有始?佛謂一切法皆空,如是空法,焉得謂有始?佛說諸法實相,實相無相,既然無相,焉得謂有始?佛說三世平等,既然三世平等,焉得謂有始?所以無始世來,不可作很久以前會。若作很久以前會,便是眾生執見。

  那麼無始世來,應作如何解釋呢?眾生之迷,皆由一念妄動。而此妄動之一念,無根無本,無因無生。體即虛妄無有實義,故曰無始也。

  周旋六道,往來三界,於四生中,輪回生死,受苦無窮。文中即雲六道,又曰四生,似有重復之感,其實並不重復。何以故?因為六道括生不盡,故又說於四生中輪回生死。

  像中陰身,即非六道所攝,而為四生中化生所攝。故於周旋六道以後,復有於四生中,輪回生死之語。

  最後舍利弗問,此眾生之類,此廣大之眾生,為有增減,為無增減?

  此一段文,名發起序。由舍利弗請問發起。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為安隱一切眾生。安樂一切眾生。憐愍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饒益安樂一切眾生。諸天人故。乃能問我是甚深義。舍利弗。汝若不問如來應供正遍知如是義者有多過咎。所以者何。於現在世及未來世。諸天人等一切眾生。長受衰惱損害之事。永失一切利益安樂。」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為安隱一切眾生……

  世尊先贊嘆鼓勵,然後開示。汝為安隱一切眾生,安隱者,謂無分別心也。大眾千萬莫把「隱」字,改作「穩」字,那樣便錯瞭。所謂安隱,是有很深意義的。

  《大寶積經》有雲,「雲何安隱?謂無分別。」

  尤其《大方廣三戒經》講的最為詳細。《三戒經》上說,「雲何安隱?謂無分別。」當知若不安隱,必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如此便是無明根本。以無明故,便有住著、罣礙、生滅相續、憂悲苦惱……如果安隱,便無分別。若無分別,即得寂滅之樂。

  故《三戒經》繼續說「若起分別,則便有常。若已有常,則有對礙。若有對礙,則便有住。若已有住,則有相續。若已相續,則有相違。若已相違,則重相違。若重相違,則有虛錯。若已虛錯,則有狂亂。若已狂亂,則有虛誑。若已虛誑,則有憂惱。若已憂惱,則有悔恨。若已悔恨,則有所害,善不善法,隨所愛著。然實無有定法可著,但以想轉,為想所縛……。」時間關系,我們不作解釋。

  是知安隱實即涅槃義、安樂義也。汝為安隱一切眾生,是總說。以下四句,系分別說。

  安樂一切眾生。若眾生不起分別,解脫於想、見,便可得到安樂瞭。汝為安樂一切眾生,乃問佛不增不減義。

  憐愍一切眾生。一切法本來無生無滅,清凈安隱。然迷悶眾生不覺不知,虛妄墮入生死。舍利弗尊者,為憐愍眾生故,所以問佛不增不減義。

  利益一切眾生。為令眾生,得到佛法利益,故問如來也。佛法能令眾生得何種利益?佛法能令眾生斷煩惱,瞭生死,成就無上佛道也。

  饒益安樂一切眾生諸天人故。無生之法,能令一切眾生得大饒益,得究竟安樂。諸法不增不減,即無生義也。舍利弗以此問佛,故為饒益安樂一切眾生。

  所謂一切眾生者,系指三界內諸天與人也。諸天與人,以不知不增不減的道理,以致輪回六道生死。舍利弗尊者,為饒益安樂彼等故,問佛不增不減義也。故經文曰,饒益安樂一切眾生諸天人故。

  舍利弗!汝若不問如來應供正遍知如是義者,有多過咎。

  此是假設之詞。假使汝不問我如是義者,有多過咎。何等過咎,下文自作解釋。

  如來應供正遍知,乃佛十號中之前三號。何故經中往往偏說此三號,而略其餘呢?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此三號表佛三德,是故經中偏說。

  如來者,表佛法身德。諸佛乘如實道而來,故無來無去。無來而來,無去而去。來而無來,去而無去。此明佛之法身德也。

  應供者,表佛之解脫德。諸佛是無上福田,過無不盡,德無不圓,應受九道供養,故曰應供。

  正遍知者,表佛般若德。正名不顛倒,遍知者於四顛倒無不通達。不顛倒者,知一切法皆歸畢竟空。於四顛倒無不通達者,知畢竟空建立一切法也。此是般若妙智慧,說明佛智圓明也。經中亦曰等正覺。

  以一切眾生不知不增不減的道理,因而於現在世受諸衰惱損害之事,於未來世亦復受諸衰惱損害之事,以致失一切利益安樂。

  所謂衰惱損害之事者,生死流轉也。利益安樂者,安隱涅槃也。

  「舍利弗。大邪見者。所謂見眾生界增。見眾生界減。舍利弗此大邪見諸眾生等。以是見故生盲無目。是故長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緣於現在世墮諸惡趣。舍利弗。大險難者。所謂取眾生界增堅著妄執。取眾生界減堅著妄執。舍利弗。此諸眾生堅著妄執。是故長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緣。於未來世墮諸惡趣。」

  舍利弗!大邪見者,見眾生界增,見眾生界減。

  當知諸法性空無有生,以空故,以無生故,所以本來不增不減。謂有增有減者,皆眾生之妄見而已。故法無增減,增減者,眾生之見也。若放下其見,則不見增,亦不見減。眾生以妄見,而見眾生界增、眾生界減,故名大邪見者。

  以是見故,生盲無目。眾生多生多劫以來,被這種邪見所縛,以致生盲無目。八難中有盲聾喑啞,如是之難,遮蔽眾生不見佛不聞法。然如是之難,須是生盲生聾生啞。如果後天的盲聾喑啞,不礙其未盲未聾以前,曾經見佛聞法,乃至問法也。

  如此大邪見眾生,多生多劫以來,被大邪見所縛,以致生生世世,不見佛不聞法。故曰以是大邪見故,生盲無目。

  是故長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緣,於現在世墮諸惡趣。自此句起,至未來世墮諸惡趣止,是言如是眾生,以大邪見故,墮入十二因緣,生死流轉也。

  由於生生世世被大邪見所縛故,所以生盲無目。以生盲無目故,於是於過去世以來,長夜妄行邪道。以長夜妄行邪道故,於現在世墮諸生死惡趣。

  過去世的邪見,是無明。眾生於過去世被無明所惑,以致長夜妄行邪道。妄行邪道者,是十二因緣之行。由於無明行,於是於現在世墮入識名色六入觸受。故經雲墮諸六道惡趣。

  舍利弗!大險難者,所謂取眾生界增,堅著妄執。取眾生界減,堅著妄執。

  所謂大險難者,見思惑也,分段生死也。以見思惑,落入分段生死。故曰大險難。眾生以見思惑故,乃取眾生界增減,堅著妄執。

  此諸眾生以堅著妄執故,是故長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緣,於未來世墮諸惡趣。

  此是言十二因緣中,愛取有生老死等五支。堅著妄執者,愛取二支也。長夜妄行邪道者,有支也。於未來世墮諸惡趣者,未來世之生死也。

  故以眾生界增減見,以致落入六道生死輪回,三世二重因果也。

  現在我們談談,何故眾生界不增不減?

  有些人認為現在烽火連天,死人眾多。人法界減少瞭,鬼法界一定增加瞭。又有人說,十方眾生,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雲何容納得下?如此之人,皆因不知法性故,所以有如是增減邪見。

  怎樣是法性呢?佛於般若經雲,諸法性空、清凈、不二不別、無相、不可得。

  何以故?因為一切法皆眾因緣生,諸法既是因緣所生,故無自性。無自性法,當然性空。既然性空,當然清凈,不二不別,無相,不可得。

  故龍樹菩薩於《大智度論》說:「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有。」

  何謂眾生界?所謂眾生界者,並非僅限於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凡由因緣所生者,皆名眾生。當然六道眾生,亦是因緣所生,故名眾生。六道眾生皆五陰所成,而鳩摩羅什大師,譯五陰曰五眾。

  既然眾生界皆因緣所生,故知眾生界性空。猶如空華,亂起亂滅。生是眾因緣生,滅是眾因緣滅,此中無法亦無人。無法無人,焉得謂之有增有減?

  《心經》雲,五陰皆空,故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五陰皆空,即是法性。故五陰身者,業報身也,是如幻的。五陰空者,法性身也,是平等恒常住的。論其依報,則是清凈寂光。論其正報,則是橫遍十方無量光,豎窮三際無量壽。故《觀經》雲,諸佛如來是法界身,於眾生心想中生。因為佛橫遍豎窮,眾生心亦橫遍豎窮。是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所以古德雲,往生實無生,無生是往生。謂十方眾生往生西方,西方極樂世界容納不下者,誠大邪見人也。

  「舍利弗。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知一法界故。不如實見一法界故起邪見心。謂眾生界增眾生界減。舍利弗。如來在世我諸弟子不起此見。若我滅後過五百歲。多有眾生愚無智慧。於佛法中雖除須發。服三法衣現沙門像。然其內無沙門德行。如是等輩實非沙門自謂沙門。非佛弟子謂佛弟子。而自說言。我是沙門真佛弟子。如是等人起增減見。何以故。此諸眾生以依如來不瞭義經。無慧眼故。遠離如實空見故。不如實知如來所證初發心故。不如實知修集無量菩提功德行故。不如實知如來所得無量法故。不如實知如來無量力故。不如實知如來無量境界故。不信如來無量行處故。不如實知如來不思議無量法自在故。不如實知如來不思議無量方便故。不能如實分別如來無量差別境界故。不能善入如來不可思議大悲故。不如實知如來大涅槃故。」

  舍利弗!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知一法界故,不如實見一法界故,起邪見心。……

  諸佛世尊,如實知如實見,乃佛之知見。一切愚癡凡夫,滯於愛見,故不如實知不如實見,落入凡夫情見。

  何為如實?如者不二不異,實者真實不虛。佛知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佛見一切法皆歸畢竟空,是為如實知見。

  諸法皆因緣所起,縱觀宇宙之間,十方三世,無有微塵許法,不是因緣所起。例如世人所謂的本體,本體若有,必是上下東南西北四維十方分因緣所成。若無十方分,便是說明無有此法。如果有此法,則此法必具十方分。由是可知,盡虛空遍法界,無微塵許法,不是因緣所生。

  一切諸法,既是因緣所生,則此法必然性空。理由如前面所講的,既然無一法不是因緣所生,則無一法不是性空。故性空隨緣現諸法,諸法隨緣皆性空。

  諸法之空性,即是實性。諸法實性,真實無虛。空性所現諸法,如幻如化。究其實性,不二不異故曰如。

  所以從畢竟空建立一切法言之,則曰真如。從一切法皆歸畢竟空言之,則曰如實。

  畢竟空者,理體也。一切法者,事相也。故理不礙事,事不礙理,事事復不相礙,是之謂一法界。

  愚癡凡夫,不如實知一法界,不如實見一法界,起邪見心,謂眾生界增、眾生界減。

  舍利弗!如來在世,我諸弟子不起此見。若我滅後,過五百歲,多有眾生愚無智慧。……

  如來在世,正法興盛,故我諸弟子不起此等增減邪見。佛滅以後,正法衰替,所以多諸愚癡之人,生此增減邪見。

  過五百歲,有人說是正法滅後過五百歲,有雲系末法時期。如果是正法滅後過五百歲,應在像法時期。我們依經義推測,應是指末法時期言。因為餘經有譯為「如來滅後後五百歲」,那是指末法時期言。此處如來滅後「過」五百歲,與如來滅後「後」五百歲,可能是譯筆的出入而已。

  如來滅後過五百歲,多有眾生愚無智慧。雖於佛法中剃發出傢,服三法衣現沙門像。

  三法衣者,名曰袈裟。梵文曰安陀會、鬱多羅僧、僧伽梨。

  安陀會,譯為中宿衣或內衣,即近身襯體而著者。衣有五條,每條一長一短。

  鬱多羅僧,譯曰上衣、入眾衣,為僧傢常服之衣。衣有七條,每條二長一短。

  僧伽梨,譯曰重,或合,為三衣中最大者,故又名大衣。此衣有三品,下品者,有九條、十一條、十三條,每條二長一短。中品者,有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每條三長一短。上品者,有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每條四長一短。此三法衣,均名袈裟。

  沙門是出傢人之通稱,無論佛道外道,凡出傢者皆名沙門。不過既曰服三法衣,當然是指於佛道中出傢者。故曰於佛法中,除須發……

  然其內無沙門德行。佛道沙門之德,須是正而不邪。其行廣說則有八萬四千;略說分為八種,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如是八正道,是佛道沙門法。無此八正道者,不名為佛道沙門。

  此八法即沙門德行,以其行不依偏邪,故曰正。行此八法,能通至涅槃,故曰道。

  其無沙門德行,故實非沙門,自稱為沙門。非佛弟子,自稱是佛弟子。像這種愚無智慧之人,起眾生界增、眾生界減之邪見。既曰沙門,又稱佛弟子者,即明系佛道沙門也。餘經簡稱為沙門釋子。

  何以故下,如來申述其理由。此諸眾生,以依如來不瞭義經,無慧眼故。先斥其所據不正、所見不真,故生此增減邪見。

  瞭義經者,究竟決瞭。然此法甚深,非鈍根劣智者所能聞。故佛以大悲心,隨順眾生根機,先作方便為之淺示,以便誘掖入深也。故有不瞭義之說。此斥其所據不究竟也。

  無慧眼故。此處之慧眼,非是二乘之慧眼,乃指佛真空慧眼言。言如是之人,據不瞭義經,又不能開佛知見,故生此增減之見。

  因為這種原因,所以遠離如實空見故。如實空亦曰第一義空。佛於無量知空,於空知無量,是名如實空見。

  此如實空即名無上菩提,故曰瞭達於空義,即名為菩提也。不如實知如來所證初發心故。如來當初發心,即是發無上菩提心。而此菩提心,即是如實空義。如來當初發心,即求證此如實空義。而今親證此如實空,於如實空中,豈有增減?如是愚人,不如實知如來所證初發心故,乃生增減之見。

  不如實知修集無量菩提功德行故。佛親證如實空,所以知空即是無量,無量即是空。如是愚人,不知無量功德行,即是第一義,以致起增見減見。

  不如實知如來所得無量法故。如來所得無量法,即是第一義空。如是愚人,不如實知故,於是起增減見。

  不如實知如來無量力故。如來親證無上菩提,其智力無量不可思議。愚癡眾生起增減見者,皆是依於可思議法,故曰不如實知如來無量力故。

  不如實知如來無量境界故。法界為如來之境界,而法界無界,以諸法畢竟空故。以法界無界,故如來以常寂光為境界。愚癡凡夫,不如實知如來無量境界故,於是起增減之見。

  不信如來無量行處故。如來行處者,畢竟空也。故曰:「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眾生心水凈,菩提影現中。」愚癡凡夫,不信如來無量行處,是遊於畢竟空,故妄生增減之見。

  不如實知如來不思議無量法自在故。如來如實知無量諸法,皆悉性空,離於心思口議。是以不住著於法,不被法所轉。以如來能轉一切法,不被法所轉故,所以如來於不思議無量法,得大自在。如是愚人,不知諸法性空,住著於法,被法所轉,故生增減之見。

  不如實知如來不思議無量方便故。諸法性空,本無眾生得度,亦無有法用度眾生。如來度眾生者,乃不思議善巧方便,猶如弄空拳令小兒不啼罷瞭。無五乘人,說有五乘人;無五乘法,說有五乘法,皆如來不思議無量方便而已。如是愚人,不如實知,竟謂有增有減。

  不能如實分別如來無量差別境界故。如來不動本際,示現十方;示現十方,不動本際。猶如虛空含萬象,一月印千江。雖現無量差別境界,卻如虛空湛寂不動。如是愚人,不如實知故,竟謂有增有減。

  不能善入如來不可思議大悲故。本來大千空空,無有生死。眾生迷惑,以致不得解脫。諸佛憐愍,因興大悲。佛興大悲,隻破眾生顛倒迷執,不破於法。因為法性皆空,無可破故。凡夫愚癡,不知放迷執而求覺悟,反執著諸法有增有減。

  不如實知如來大涅槃故。諸法如虛空,假名大涅槃。故法界中,無有涅槃可入,亦無非涅槃。因為一切諸法,性相常住故。所以佛於《大般涅槃經》雲,我不畢竟入涅槃。如是愚人,不知法界虛空藏性,致生增減之見。

  「舍利弗。愚癡凡夫無聞慧故聞如來涅槃起斷見滅見。以起斷想及滅想故。謂眾生界減。成大邪見極重惡業。」

  最後佛告舍利弗,愚癡凡夫,無有聞慧,不知如實空義故,聞如來涅槃,便起斷滅見。不知如來如虛空,常住於世間。

  既言斷見滅見,復雲斷想滅想者,因為取相為想也。既生於見,便取著於相。既取著於相,便生憶想,相續不斷。於是謂眾生界減,成大邪見,造極重惡業。

  「復次舍利弗。此諸眾生依於減見復起三見此三種見與彼減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何謂三見。一者斷見。謂畢竟盡。二者滅見。謂即涅槃。三者無涅槃見。謂此涅槃畢竟空寂。舍利弗。此三種見如是縛如是執如是觸。以是三見力因緣故。展轉復生二種邪見。此二種見與彼三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何謂二見。一者無欲見。二者畢竟無涅槃見。舍利弗。依無欲見復起二見。此二種見與無欲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何謂二見。一者戒取見。二者於不凈中起凈顛倒見。舍利弗。依畢竟無涅槃見復起六種見。此六種見與無涅槃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何謂六見。一者世間有始見。二者世間有終見。三者眾生幻化所作見。四者無苦無樂見。五者無眾生事見。六者無聖諦見。」

  這一段文比較復雜,為瞭使大傢容易瞭解,我列瞭一個表,俾便醒目。我們先明白瞭它的系統,然後再來解釋經文。

  眾生界減見┬斷見┐┌無欲見┬戒取見

  │(畢竟盡)├┤└於不凈中起凈顛倒見

  ├滅見┤└畢竟無┌世間有始見

  │(謂即涅槃)│ 涅槃見├世間有終見

  └無涅槃見 ┘├眾生幻化所作見

  (謂涅槃畢├無苦無樂見

  竟空寂)├無眾生事見

  └無聖諦見

  現在來講解經文。

  復次舍利弗!此諸眾生依於減見,復起三見。

  大傢不可僅把「減見」二字來作理會,那樣你會糊塗的。須知減見乃眾生界減見的略說。有些邪見人,見人死瞭,便謂人死如燈滅,無有六道輪回,亦無有解脫成佛。所以說依於減見,復起三見,謂斷見、滅見、無涅槃見。

  此三種見,與彼減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不相舍離者,是同根而生也。其根皆由於不如實知一法界,不如實見一法界故。

  猶如羅網,是說如是邪見迷惑眾生,猶如羅網一般,令魚不得出離,此等邪見亦復如是,令眾生不得出離。

  何謂三見?一者斷見,謂畢竟盡。

  邪見人謂人死無有後世,既無六道受苦,亦無成佛得樂。一切斷盡,如燈之畢竟盡。

  二者滅見,謂即涅槃。

  本來斷和滅,意思是相同的。不過有些外道,認為涅槃便是無有後世的滅,所以把滅單獨來講。斷見是指一般邪見凡夫來說,滅見是針對外道以滅為涅槃而言。

  三者無涅槃見,謂此涅槃,畢竟空寂。

  外道邪見人,認為涅槃,不過是斷滅空。所以無有安樂的涅槃境界,不過是畢竟空無而已。

  這三種見,斷見、滅見、無涅槃見,與彼減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

  舍利弗!此三種見,如是縛,如是執,如是觸。

  這是說此三種見,令眾生落入十二重城,流轉生死。如是縛者惑也,如是執者業也,如是觸者苦也。於十二因緣中,被無明愛取所縛,堅執著於行有,終至落入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等諸觸。

  以是三見力因緣故,展轉復生二種邪見。此二種見與彼三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何謂二見?一者無欲見,二者畢竟無涅槃見。

  欲即精進,無欲即不精進。《大智度論》雲,精進有三名,即欲、精進、不放逸。如人行進,初始曰欲,正行進中曰精進,不為餘事所留曰不放逸。故無欲見者,即無精進於佛道也。

  既然一切法終歸斷滅,復無涅槃可得,行惡亦不下地獄,行善亦不能生天,學佛亦不能成佛,又何必勤苦精進於佛道呢?所以依彼三見,生無欲見。

  二者畢竟無涅槃見。三見中無涅槃見,是說涅槃即是斷滅,即是畢竟空寂。此處畢竟無涅槃見者,是言畢竟無涅槃樂可得也。有謂涅槃最樂,如是愚人則謂,畢竟無涅槃樂可得。因為一切終歸斷滅,終歸畢竟空寂故。

  我們於此可知,這種邪見人,實是撥無因果也。

  舍利弗!依無欲見,復起二見。此二種見與無欲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何謂二見?一者戒取見,二者於不凈中起凈顛倒見。

  戒取見者,是取著於邪戒也。如是邪見之人,既然不精進於正道,撥無因果,當然起邪執邪見,故有戒取之見。

  二者於不凈中起凈顛倒見。如是邪見人,既然不精進於佛道,撥無因果,便存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思想,趁活著的時間,盡情享受。於是便於不凈之身,愛惜縱情,起凈顛倒想。

  近乎揚朱的思想。揚朱說,生為堯舜,死為腐骨;生為盜蹠,死為腐骨。堯舜盜蹠其異也,腐骨其一也。

  既然善惡死後同朽,又何必矜矜乎行善,戒戒乎除惡?故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所以他主張恣目之所欲視,恣耳之所欲聞,恣口之所欲嘗,恣身之所欲安。且趣當生,何遑死後。這便是於不凈中起凈顛倒見。

  舍利弗!依畢竟無涅槃見,復起六種見。一者世間有始見,二者世間有終見。既然畢竟無有涅槃,當然無有因果。既然無有因果,所以世間生滅,皆不依因果。而是自生自滅,自始自終。故曰世間有始見,世間有終見。

  三者眾生幻化所作見。既然世間自生自滅,自始自終,故眾生之作、起、生,亦是幻化而有。

  四者無苦無樂見。既然眾生與世間,都是自生自滅,自始自終,所以無有後世,亦無後世苦、後世樂。

  五者無眾生事見。眾生事者,六道輪回也。既然眾生自生自滅,幻化所作所起,故無六道輪回之事。

  六者無聖諦見。對凡夫而說有聖賢,聖賢所修為聖諦。聖諦有四,曰苦諦、苦集諦、苦滅諦、苦滅道諦。眾生幻化所作,當無凡夫。既無凡夫,當無苦集二諦。對凡夫說有聖賢,既無凡夫,當無有聖賢。既無聖賢,當無滅道二諦。所以如是愚人,起無聖諦邪見。

  是故依畢竟無涅槃見,起如是六種邪見。與無涅槃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

  「復此舍利弗。此諸眾生依於增見復起二見。此二種見與彼增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何謂二見。一者涅槃始生見。二者無因無緣忽然而有見。舍利弗。此二種見令諸眾生。於善法中無願欲心勤精進心。舍利弗。是諸眾生以起如是二種見故。正使七佛如來應正遍知。次第出世為其說法。於善法中若生欲心。勤精進心無有是處。」

  以上講過減見之過,以下再講增見之過。我們還是先列一個表,以便幫助瞭解。

  眾生界增見┬涅槃始生見────┬一切見(內、外、麁、細、中等見)

  └無因無緣忽然而有見┘

  首先我們須要註意的,所謂增見,具足說應為眾生界增見。有此見者,便於無生中,妄見有生瞭。佛說的是無生法,而此人執著有生。根本違反佛法,所以是大邪見。

  若見眾生界有生,當然此生法不是從不生不滅的涅槃中生,便是無因無緣忽然而生的。無因無緣忽然而生,便不如道理瞭。

  復次舍利弗!此諸眾生依於增見,復起二見。此二種見與彼增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

  所謂二種見者,即一者涅槃始生見,二者無因無緣忽然而有見。

  涅槃始生見者,便是否定瞭不生不滅的涅槃性。換句話說,涅槃是有生有滅的,否則眾生界增,是從何處增進來的呢?

  我們要知道,如果說涅槃有生,那麼佛證究竟涅槃,亦應該有生滅。如果佛有生滅,便說明無有佛。為什麼呢?我們都知道,生滅者是眾生。佛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性相常住的。因為佛等虛空,所以無有來去,無有生滅。

  進一步講,謂有生必有滅,執有生滅,即是虛妄見。何以知之?若謂有生滅,則此「有」必是不生不滅。如果「有」亦生滅,便無此「有」。

  如果生滅是有,而「有」則不生不滅,是說明無有生滅。所以若執著有生滅,便是虛妄見。

  如是愚人,依於眾生界增見,執著涅槃始生見,實是大邪見也。

  第二種邪見,是無因無緣忽然而有見。換句話說,便是執著無因生。如果無因能生的話,應該無父無母,能生出子女來;地下無種,能生出菜來;鍋中無米,能生出飯來。所以很明顯,這是一種邪見。

  當知生即是因生,因即是能生義。生必由因,有因始有生,無因則無生。如是愚人執著無因無緣忽然而有,豈非邪見?

  彼不知諸法實性皆空,生滅之相空幻不實。生是空生,滅是空滅,生滅如幻,一切無生。彼於無生中,妄執有生,誠大邪見也。

  舍利弗!此涅槃始生見、無因無緣忽然而有見,二種邪見,令諸眾生於善法中,無願欲心,無勤精進心。

  舍利弗!一切眾生如果起這二種邪見,縱使七佛如來應正遍知,次第相繼出世,為其相續不斷地說法教化,彼等於善法中,亦不能起精進心。故曰彼等於善法中,若生欲心精進心者,無有是處。

  七佛者,是說過去莊嚴劫中,最後三尊佛。及現在賢善劫中,最初四尊佛。因為這七尊佛,於百劫中出世,故經中多舉此七佛。

  據《長阿含經》說,過去九十一劫時,有佛出世,名毗婆屍。過去三十一劫時,有佛出世名屍棄。過去三十一劫時,有佛出世名毗舍浮。

  加上賢劫中四佛,於賢善劫中,一至八小劫無佛,第九小劫出四尊佛。第一尊佛名拘留孫,為賢劫千佛之首,於第九小劫減劫,人壽減至六萬歲時,出現於世。

  第二尊佛名拘那含牟尼,於人壽減至四萬歲時,出現於世。第三尊佛名迦葉,於人壽減至二萬歲時,出現於世。第四尊佛即釋迦牟尼世尊,於人壽減至百歲時,出現於世。至此第九小劫中,便無佛出世。待第十小劫時,有彌勒佛出現於世。

  「舍利弗。此二種見乃是無明諸惑根本。所謂涅槃始生見。無因無緣忽然而有見。舍利弗。此二種見乃是極惡根本大患之法。」

  世尊強調涅槃始生見,與無因無緣忽然而有見,為無明諸惑根本。此二種見,是極惡根本大患之法。

  惑有三種,為無明惑、塵沙惑、見思惑。故曰無明諸惑根本。經中雖有說到,不過後來天臺宗方作詳細發揮。例如《勝鬘經》說為無明煩惱、恒沙煩惱、見思煩惱。至天臺宗方立無明惑、塵沙惑、見思惑之名。

  見思惑通於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人所共斷,所以稱為通惑。塵沙惑者,障菩薩化道,別在菩薩所斷,故名別惑。無明惑者,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別在大乘菩薩方能斷之,故亦名別惑。

  此二種見,於無生法中見生,故是無明諸惑根本,是極惡根本大患之法。

  總而言之,一切法等如虛空,本無增減。愚癡眾生妄起邪見,見有增減。故增減者,非法也,乃眾生邪見而已。

  「舍利弗。依此二見起一切見。此一切見與彼二見不相舍離猶如羅網。一切見者。所謂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中種種諸見。」

  舍利弗!依此二見起一切見。此二見者,仍指涅槃始生見、無因無緣忽然而有見言。因為此二見執有,所以能起一切見。

  所謂一切見者,即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中,種種諸見。

  若內者,內六根也。此邪見人,既執一切法有,於是或因六根而生諸見。若外者,外六塵也。此邪見人,或因六塵而生諸見。若粗若細若中,即是若壞若好若不好不壞等見。徹底講起來,若粗若細若中,皆是瞭別,瞭別者識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邪見人或依六識生一切見也。

  「所謂增見減見。舍利弗。此二種見依止一界。同一界合一界。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知彼一界故。不如實見彼一界故。起於極惡大邪見心。謂眾生界增。謂眾生界減。」

  此處大傢要註意瞭,所謂增見減見不是連在上一句的。不是「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中種種諸見,所謂增見減見」而是接到下一句的。「所謂增見減見,舍利弗!此二種見依止一界,同一界合一界。」如果我們把舍利弗改到上邊,或者幹脆把舍利弗刪除,句子便比較清楚瞭。

  例如「舍利弗!所謂增見減見,此二種見依止一界……」或者「所謂增見減見,此二種見依止一界……」這樣便比較清楚瞭。

  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知彼一界故,不如實見彼一界故,起於極惡大邪見心,謂眾生界增,謂眾生界減。

  若知增減皆依一界,同一界,合一界,便不生增減見瞭。依一界、同一界、合一界,是說一切差別法皆是一相,所謂無相也。

  「爾時慧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界而言。一切愚癡凡夫。不如實知彼一界故。不如實見彼一界故。起於極惡大邪見心。謂眾生界增。謂眾生界減。舍利弗言。善哉世尊。此義甚深我未能解。唯願如來為我解說令得解瞭。」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界?善哉!世尊!此一界之義甚深,我未能解。唯願世尊為我解說,令我解瞭。

  一界者即第一義諦,是佛境界,非二乘人所能解瞭。所以舍利弗,至誠問佛。

  「爾時世尊。告慧命舍利弗。此甚深義乃是如來智慧境界。亦是如來心所行處。舍利弗。如是深義一切聲聞緣覺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見。不能觀察。何況一切愚癡凡夫而能測量。唯有諸佛如來智慧。乃能觀察知見此義。舍利弗。一切聲聞緣覺所有智慧。於此義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實知見觀察。舍利弗。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說法身義者。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如來功德智慧。」

  此一界甚深之義,乃是如來智慧境界。不是聲聞緣覺劣智人所能知道的。

  一界即是無界,如佛言諸法一相,所謂無相。何為如來智慧?佛得無分別智,即能分別一切。無分別智亦名根本智,即能分別一切法,亦名後得智。

  一界無界,無界法界,故法界是佛智慧境界。如文殊菩薩雲,法界無界,無界法界。法界無界者,實相無相也。無界法界者,實相無不相也。

  實相無相,要須無分別智契合。若少生分別心,即不契入無相智。

  無分別智猶如凈鏡,鏡體清凈,一絲不掛一塵不染。正以鏡體清凈,故能照一切相。所以說佛得無分別智,即能分別一切。

  凈鏡雖照萬相,而鏡體清凈,始終不染。所謂來者不拒,去者不留。故佛智猶如虛空,含萬相而空寂,體空寂而含萬相。此之謂大圓鏡智,即佛智也。

  故佛以無分別智,契無相法界。故曰一界甚深義,是如來智慧境界。

  亦是如來心所行處。佛心如虛空,無著亦無染。譬如虛空,大火燃燒,虛空不著。大水稽天,虛空不濕。大風摧折,虛空不動。佛心亦復如是,能容納一切境界,而不為一切境界所染。換句話說,如來心能破一切煩惱,不被一切煩惱所破。此謂之金剛般若波羅蜜。

  因為如來如實知法界一界故,無分別故。凡一切分別相,皆如幻化不實故。佛證大覺,故於一切行處,無著無染。此是如來心所行處也。

  這不是二乘人所能辦得到的,故曰非二乘境界。二乘人分別生死,分別涅槃;分別凡聖,分別佛外,處處生分別心。所以一界甚深義,非其智慧境界,亦非其心所行處。一切聲聞緣覺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見,不能觀察。何況一般凡夫所能測量呢?所以他們起增減見。

  舍利弗!一切聲聞緣覺所有智慧,於此義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實知見觀察。

  二乘人之智慧,不能如實知見觀察。因為二乘人,亦不能如實知一法界故。對此一法界義,唯有敬仰相信而已。

  舍利弗!此一界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

  諦者真理也。如此真理,橫賅十虛,縱徹三際,故曰第一義諦。第一義諦,亦名一實諦。若論其義,便是畢竟空、離諸相、無所有、不可得。

  此一界甚深義,即是畢竟空、離諸相、無所有、不可得、不可思議。二乘人總以思議心求之,所以不能如實知見觀察此義。

  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

  說一界,則一切界皆是一界,是名第一義。因為第一義畢竟空,故無二無別。第一義離諸相,故無二無別。第一義無所有,故無二無別。第一義不可得,故無二無別。

  以無二無別故,所以第一義普周一切。以如是故,橫遍豎窮,無一法非第一義。故曰第一義即眾生界。

  眾生者,因緣所生,因緣生法即是畢竟空,故第一義即是眾生界。眾生界既空,當然無相,故第一義即是眾生界。眾生界既然無相,當然無所有不可得,故第一義即是眾生界。

  既然第一義者即是眾生界,則知第一義即是法界。因為法界者即眾生界也。法界無界,即第一義也。

  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

  一切眾生色心,不離真如法性之體,名如來藏。所以說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

  如來藏即眾生之佛性。一切眾生煩惱心中,具足清凈佛性、清凈真如,名如來藏。故眾生界者,即如來藏。

  我們已經知道,眾生界空。而此空性,即如來藏。所謂二空如來藏。一者空如來藏。心性理體,清凈平等。隨染緣建立生死,隨凈緣建立涅槃。而此心性理體,等同虛空,湛然不動。故生死涅槃,猶如空花,其性實空。故曰空如來藏。二者不空如來藏。此心性理體,常住不壞。具足一切清凈功德,及一切有漏惑業染法。含藏包攝,無德不備,無法不現,故名不空如來藏。以如是故,說眾生界即是如來藏。

  依《佛性論》,藏有三種義。一、所攝藏。二、隱覆藏。三、能攝藏。

  所攝藏者,即約真如理體言。謂一切眾生,皆為如如理所攝。此者亦名如來藏眾生。

  隱覆藏者,謂如來性,被眾生煩惱所隱覆。又名眾生藏如來。當此之時,如來藏名眾生之佛性。

  能攝藏者,謂果地一切無漏清凈功德,藏性攝之無餘。

  總括來講,第一句是以真實攝虛妄,第二句是以虛妄攝真實,第三句是以真實攝真實。如是三句,總成含藏義。

  如來藏者,即是法身。

  如來藏與法身,本是一個。法身在纏,則名如來藏。如來藏出纏,則名法身。如來藏出纏,便名成佛,所謂佛性圓顯者是。法身在纏,僅名佛性,不名為佛。

  所以眾生皆具佛性,然不得謂佛。以如來藏在纏,法身不得圓顯故。

  《大方等如來藏經》,明法身在纏名如來藏,曾舉九種譬喻。九種譬喻者,花萎喻、巖蜜喻、粳糧喻、真金喻、貧人珍寶喻、庵羅果喻、金像喻、貧女貴子喻、冶鑄金像喻等,皆明如來藏與法身之關系。故經雲如來藏即法身。

  舍利弗!如我所說法身義者,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如來功德智慧。

  《華嚴經》雲,諸佛法身非是身。故法身猶如虛空,無相無二無分別。若謂其有,卻是十方遍覓瞭不可得。若謂其無,卻是橫遍豎窮平等如如。

  所以法身義,即是一界義。一界者,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以法身出纏故,所以具足一切無漏清凈功德。故與過恒沙,不思議佛法如來功德智慧,不離不脫不斷不異。

  「舍利弗。如世間燈所有明色及觸不離不脫。又如摩尼寶珠所有明色形相不離不脫。舍利弗。如來所說法身之義亦復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如來功德智慧。」

  以下以燈、摩尼珠為譬喻,說明法身與不思議佛法如來功德智慧,不離不脫不斷不異的道理。

  舍利弗!如世間燈,所有明色及觸不離不脫。

  世間燈有燈炷,及燈光明。明色者言燈光也,觸者言燈炷也。燈光與燈炷,不離不脫,不斷不異。沒有燈炷,便沒有燈光;沒有燈光,自然沒有燈炷。若有燈炷,必有燈光;若有燈光,必因燈炷。

  又如摩尼寶珠,所有明色形相,不離不脫。

  摩尼譯為離垢,即一種寶珠也。又譯為如意,因為此摩尼寶珠,能出生一切財寶衣食等物,令人皆得如意,故名如意寶珠。此珠光明清凈,不為垢穢所染。明色者珠光也,形相者珠體也。摩尼寶珠之光,與彼珠體不離不脫。

  舍利弗!如來所說法身之義亦復如是。

  此是以法合譬。譬以事明,法以理合。言法身之義,亦與過恒沙,不思議佛法如來功德智慧,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也。

  「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滅法。非過去際。非未來際。離二邊故。舍利弗。非過去際者離生時故。非未來際者。離滅時故。舍利弗。如來法身常。以不異法故。以不盡法故。舍利弗。如來法身恒。以常可歸依故。以未來際平等故。舍利弗。如來法身清涼。以不二法故。以無分別法故。舍利弗。如來法身不變。以非滅法故以非作法故。」

  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滅法。

  不生不滅是總說,以下所論,皆分別說。都是解釋不生不滅的。法身常住如虛空,故不生不滅。法身平等不二不別,故不生不滅。

  非過去際,非未來際,離二邊故。

  法身者,即中道義,故離二邊。中道義者,無所得義也。非是離二邊,得於中道。不得於邊,復不得於中,名中道也。故經中所說離二邊者,無所得義也。

  此法身同於虛空,無有所得。非過去際,是無所從來也。故經中言,離生時故。離生時者,無所從來也。非未來際,離滅時故。此是言法身常住,無所從去也。

  於此可知,法身義者,即如來也。所以名如來者,用表法身德也。

  舍利弗!如來法身常,以不異法故,以不盡法故。

  此明法身常住如虛空,不生不滅也。不異法者,言法身不生也。法身若有生,必有差異。法身不生,故無差異。不盡法者,言不滅也。法身不生不滅,是故常住。

  舍利弗!如來法身恒,以常可歸依故,以未來際平等故。

  所謂恒,即常也。不過說常時,法身如虛空,無生無滅。今言恒者,即橫遍豎窮義、實有義、平等義。故經中有雲「平等恒有法」,即橫遍豎窮義也。以如來法身平等、恒、橫遍豎窮,於世間實有不虛,故盡未來際常可歸依。

  不但菩薩盡未來際歸依佛,是歸依法身,縱然歸依報身、化身,亦是歸依法身。因為報身者,報法身也。化身者,化法身也。若離法身,則無報身,因為依法起報故。若離報身,則無化身,因為依報起化故。

  甚而言之,我們現在值無佛之世,言歸依者,亦是歸依法身佛。何以故?因為報身有生無滅,化身有生有滅,都不能作「常」歸依。唯有法身,橫遍豎窮,盡未來際,平等恒實有,常可歸依也。

  舍利弗!如來法身清涼,以不二法故,以無分別法故。

  如來法身清凈,具足無量功德智慧,不與一切染法相應,無有煩惱,無有生滅,故曰法身清涼。不二法者,無生滅變異也。無分別法者,自性清凈,不與一切染法相應也。

  舍利弗!如來法身不變,以非滅法故,以非作法故。

  如來法身不生不滅,故無有變異。非作法者,「作」即起也。無起無滅,故如來法身不變。

  「舍利弗。即此法身過於恒沙。無邊煩惱所纏從無始世來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名為眾生。舍利弗。即此法身厭離世間生死苦惱。棄舍一切諸有欲求。行十波羅蜜。攝八萬四千法門。修菩提行名為菩薩。」

  此法身者,如如境也。無德不攝,無法不收。眾生雖流浪生死,但不出如如法身以外。隻是眾生迷悶,不識自傢本來面目而已。

  即此法身,被過於恒河沙的煩惱所纏縛,從一念不覺無始世來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六道,名為眾生。

  我們已經知道,法身在纏即名如來藏。法身隨著眾生輪轉六道,眾生輪轉六道,而法身不增不減。

  波浪者,識心也。眾生以惑業因緣,隨「識」而受生。以致有名色、六入、觸、受、生、死。故曰隨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如是名為眾生。換句話說,眾生者,不過法身在纏而已。眾生往來生死,而生死性空即法身也。這便是一法界義。

  我們要知道,雖然波浪漂流,而水性不動。雖然識浪起伏,而法身湛然。這是同樣的道理。

  舍利弗!即此法身厭離世間生死苦惱……

  法身者本覺也,本覺地本來一界平等,如如不動。隻怪眾生妄想執著,故成不覺。今菩薩厭離生死,棄舍諸有欲求,行十波羅蜜,攝八萬四千修行法門,便是始覺。

  棄舍一切諸有欲求,諸有者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也。欲求便是愛取,於三界愛取,名為思惑。

  行十波羅蜜。菩薩發大乘菩提心,行十種波羅蜜。十波羅蜜者,位在地上。初地行佈施波羅蜜,二地行凈戒波羅蜜,三地行忍辱波羅蜜,四地行精進波羅蜜,五地行禪定波羅蜜,六地行般若波羅蜜,七地行方便波羅蜜,八地行願波羅蜜,九地行力波羅蜜,十地行智波羅蜜。

  攝八萬四千法門,修菩提行,此是總說。八萬四千法門,是說菩薩萬行也。修菩提行者,方名菩薩。所謂菩提行,即十種波羅蜜也。

  「復次舍利弗。即此法身離一切世間煩惱使纏過一切苦。離一切煩惱垢。得凈得清凈。住於彼岸清凈法中。到一切眾生所願之地。於一切境界中。究竟通達更無勝者。離一切障離一切礙。於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名為如來應正遍知。」

  這一段話,是講究竟覺。究竟覺者,即是佛地。菩薩始覺,與本覺法身合,名究竟覺。

  復次舍利弗!即此法身,離一切世間煩惱使纏,過一切苦……

  即此法身離一切煩惱使纏,是說如來藏出纏也。亦即是說,佛性圓顯,究竟成佛也。

  一切世間,是說九道世間。九道世間者,自佛以下,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鬼、畜生、地獄。出過九道世間,方名為佛。

  本來使、纏,都是煩惱的別名。如果分別說,使為十使。十使者:

  一、身見。亦名我見。迷五陰為身名為身見,於五陰妄計為我名我見。

  二、邊見。斷常二見,乖於中道,故名邊見。

  三、邪見。謬執乖正名為邪見。例如計著邪因邪果,計著無因有果,計著有因無果,計著無因無果,這一切都是乖乎正見的邪見。

  四、見取見。取著有漏下劣之法,以為是第一。或者循世所見,非是其果,而執為其果。例如順乎世間,見行善人受到惡報,便謂善無善報,惡無惡報。其實彼人受到惡報,非是行善之果。於三世中,另有其因。如是非果執果,名見取見。

  五、戒取見。迷執邪戒,非因執因。例如執持牛戒,以為是生天之因。

  六、貪。於順境染愛。例如貪愛己身,貪愛五欲,貪愛名聞利養等。

  七、瞋。於違境忿怒。如瞋恚嫉妒等。

  八、癡。暗惑執取,無正智慧,即無明也。

  九、慢。即自高凌他。有所謂八種慢,其中我慢為通,其餘諸慢為別。

  十、疑。於正法猶豫不信也。

  如是十法,隨逐行人,如系如縛。猶如世間公門使者之隨逐罪人,故名十使。

  現在來講十纏。若總說十纏皆煩惱也,若分別說,其有十種。

  一、無慚。於所作罪不自羞。

  二、無愧。於所作罪外無赧懼。

  三、睡。心重欲眠,障乎於觀。

  四、悔。又名惡作,追悔也。

  五、慳。於己財法,堅著不舍,秘吝無施。

  六、嫉。循己名利,不耐他榮,忌妒他勝。

  七、掉。掉散也,躁動也。令心於境不得寂靜,障乎於定。

  八、眠。欲眠曰睡,既睡曰眠。身心離覺也。

  九、忿。對現前不饒益境憤惱。

  十、覆。隱藏己過,不肯發露懺悔

  如是十法,煩惱眾生之心,縛著行人,使不得脫,故名十纏。

  此法身離一切世間,煩惱使纏,過一切苦。過一切生死諸苦也。

  離一切煩惱垢。

  污心之法曰垢,亦煩惱別名。依《瑜伽師地論》,說七垢,即一、欲垢,二、見垢,三、疑垢,四、慢垢,五、憍垢,六、隨眠垢,七、慳垢。

  若依《華嚴孔目》,說有六垢。一、誑,二、諂,三、憍,四、惱,五、恨,六、害。

  總而言之,無論六垢七垢,皆煩惱也。

  得凈得清凈,住於涅槃彼岸清凈法中,到一切眾生所願之地。佛地為一切眾生所願之地。

  於一切境界中,究竟通達更無勝者。此贊佛功德也。離一切障,離一切礙,於一切法中得自在力,這都是贊嘆於佛也。故最後說,名為如來應正遍知。

  總而言之,無論本覺、不覺、始覺、究竟覺,同是法身之所顯現。換句話說,同一法界。於一法界中,無有增無有減。

  法身本來無染,名為本覺。法身在纏,名為不覺。法身求出離修菩提行,名為始覺。法身出纏,究竟清凈,名為究竟覺。

  於此我們可以知道,原來學佛者,實無一法可得。隻要一切煩惱清凈,名為成佛。都說眾生成佛,實在沒有眾生可度,亦沒有佛可成。

  所以眾生謂迷,諸佛曰覺。隻是覺與迷而已,於法實無增減。明白瞭這番道理,便知道我們未成佛時本是佛,已成佛後還是佛。

  「是故舍利弗。不離眾生界有法身。不離法身有眾生界。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義一名異。」

  以法身如如,一切眾生皆不出如如境故,是故不是離眾生界有法身,不是離法身有眾生界。所以眾生界與法身,如如不二。眾生界不異法身,法身不異眾生界。眾生界即是法身,法身即是眾生界。

  舍利弗!此眾生界與法身二法者,其義是一,不過名字差別而已。愚癡凡夫,不如實知一法界,不如實見一法界故,乃至起邪見心,謂眾生界增,謂眾生界減。

  「復次舍利弗。如我上說。眾生界中亦三種法。皆真實如不異不差。何謂三法。一者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凈法。二者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凈法。三者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

  上來所說,皆講法身。法身者,第一義真實之法。以下說眾生,眾生者虛妄法也。眾生皆因緣所現之假相,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即言眾生界也。而因緣之法,其性本空,即此空性,便是真實。此真實者,性空如如。此如如義,名為如來。故經雲若如實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雲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法身在纏,名如來藏。如來藏出纏,名為法身。故法身與如來藏,亦一法之異名而已。

  不過如來藏被眾生之煩惱業所纏,不得圓顯。雖是法身,不得名佛,僅名佛性而已。如果煩惱業除盡,功德智慧圓顯,則如來藏便名法身。

  故學佛者,並無一法可得,不過除盡煩惱業,令佛性圓顯而已。若人以有所得心求佛法,反令自己的佛性,愈纏愈深,不得解脫。若人知除煩惱業,佛性便得出纏便得解脫。一旦解脫凈盡,便得大自在。得大自在,便名法身便名成佛。是故有所得者為外道法,無所得者為佛法。

  復次舍利弗!如我上說不離法身有眾生界,不離眾生界有法身。如果單約眾生界而言,其中亦有三法,皆真實如,不異不差。所謂「如」者,即不異不差。

  三法者,一者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凈法。

  此即法身也,清凈法性也。因為此法身,被眾生煩惱業所纏,所以名如來藏。

  所謂本際,亦名真際、實際、真如、法性。言如來藏究竟處,即真如法性也。

  如來藏真如體,與清凈法相應。其實真如法性,橫遍豎窮,原是一法性,並無所謂相應不相應。那麼何故說,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凈法呢?因為萬法唯心所造,心生則法生。如果心凈則法凈,心染則法染。故如來藏本際,清凈真如,與清凈法相應。換句話說,眾生的清凈佛性,唯和清凈妙法身相應。

  此法真實不虛,平等如如,不二不別。雖墮眾生界,而此性不減。縱然成佛,而此性不增。

  二者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凈法。

  眾生不如實知一法界,不如實見一法界,以致妄生分別心邪見心。以分別心邪見心故,妄生煩惱。以煩惱而造惡業,行諸不善。以被煩惱業所纏故,不見如來藏清凈本際,隨諸不凈法流轉生死。此煩惱纏及所造諸染業不清凈之法,與如來藏清凈本際,相違而起,故曰不相應法。

  又,如來藏清凈本際,真實不虛。而煩惱纏,及因煩惱而起的染業不清凈法,虛妄不實。與如來藏清凈本際,體性相違,故曰不相應。

  此法因眾生不如實知見,虛妄而起,亦是事實。然其究竟法性,卻與如來藏性,同是一法界不二不異,故曰真實「如」。

  三者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

  此是講如來藏與法身,同是一界。法身橫遍豎窮,故如來藏亦橫遍豎窮。所以說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

  若說此法是有,卻同虛空,無一法可得。若說此法是無,卻橫遍豎窮,無法不收,故曰有法。

  未來際平等恒者,此法三世平等,常住無盡也。以此法常住無盡,故常為世間作歸依也。

  《佛性論》立三種如來藏,一、所攝藏,二、隱覆藏,三、能攝藏。

  所攝藏是約自性佛性言,一切眾生,皆為此如如境所攝。此即如來藏眾生,亦即以實攝妄。隱覆藏是說如來性被煩惱所隱覆。即是眾生藏如來,此是以妄攝實。能攝藏是說果地一切功德,住應得性時,攝之以盡。此即以實攝實。一切法,真本具,妄本空,皆為此法攝盡。故能攝者,唯以真實攝真實也。

  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凈法者,即所攝藏義。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凈法者,即隱覆藏義。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者,即能攝藏義。故真諦三藏曾說,言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者,一心之體,遍於三際也。雖然經中第一句及第三句,似乎均有能攝義,然詳審「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義,應屬以真實攝真實也。

  「舍利弗當知。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凈法者。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智慧清凈真如法界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此清凈相應法體。舍利弗。我依此清凈真如法界。為眾生故說為不可思議法自性清凈心。」

  舍利弗當知下,解釋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凈法,及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凈法,以及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恒及有法等三者。先講本際相應體及清凈法。

  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凈法者,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智慧清凈,真如法界,不思議法……

  此法如實不虛妄者,明此法即真如也,一法界也。於此一法界中,一切法不二不別,無有增減。換句話說,此法即出纏之法身也。

  不離不脫,此法具足一切清凈功德智慧,故曰本際相應。本際相應者,即一法界也。以一法界故,所以與一切功德智慧,清凈真如法界,不思議法,不離不脫。

  真如法界者,清凈法身也。不思議法即無相法,如實空法,不二法,無分別法。因為若法有相,則可思議。若法無相,則不可思議。若法不空,則可思議。若法如實空,則不可思議。乃至若法有二有分別,則可思議。若法無二無分別,則不可思議。

  此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無始無終,故曰無始本際來。

  有此清凈相應法體。此法體性,有佛無佛常住不改。有佛出世,此法體性不增。無佛出世,此法體性不減。愚癡凡夫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