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梵行品新講 第一講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華嚴經梵行品新講 作者: 夢參長老2022-08-28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七梵行品第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行品

  唐 於闐國 三藏沙門 實叉難陀 譯

  爾時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薩言。佛子。一切世界。諸菩薩眾。依如來教。染衣出傢。雲何而得梵行清凈。從菩薩位。逮於無上菩提之道。

  法慧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修梵行時。應以十法。而為所緣。作意觀察。所謂。身。身業。語。語業。意。意業。佛。法。僧。戒。應如是觀。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

  若身是梵行者。當知梵行。則為非善。則為非法。則為渾濁。則為臭惡。則為不凈。則為可厭。則為違逆。則為雜染。則為死屍。則為蟲聚。

  若身業是梵行者。梵行則是行住坐臥。左右顧視。屈伸俯仰。若語是梵行者。梵行則是。音聲風息。唇舌喉吻。吐納抑縱。高低清濁。

  若語業是梵行者。梵行則是。起居問訊。略說廣說。喻說直說。贊說毀說。安立說。隨俗說。顯瞭說。

  若意是梵行者。梵行則應是覺。是觀。是分別。是種種分別。是憶念。是種種憶念。是思惟。是種種思惟。是幻術。是眠夢。若意業是梵行者。當知梵行則是思。想。寒。熱。饑。渴。苦。樂。憂。喜。

  若佛是梵行者。為色是佛耶。受是佛耶。想是佛耶。行是佛耶。識是佛耶。為相是佛耶。好是佛耶。神通是佛耶。業行是佛耶。果報是佛耶。

  若法是梵行者。為寂滅是法耶。涅槃是法耶。不生是法耶。不起是法耶。不可說是法耶。無分別是法耶。無所行是法耶。不合集是法耶。不隨順是法耶。無所得是法耶。

  若僧是梵行者。為預流向是僧耶。預流果是僧耶。一來向是僧耶。一來果是僧耶。不還向是僧耶。不還果是僧耶。阿羅漢向是僧耶。阿羅漢果是僧耶。三明是僧耶。六通是僧耶。

  若戒是梵行者。為壇場是戒耶。問清凈是戒耶。教威儀是戒耶。三說羯磨是戒耶。和尚是戒耶。阿阇黎是戒耶。剃發是戒耶。著袈裟衣是戒耶。乞食是戒耶。正命是戒耶。

  如是觀已。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無作業者。無受報者。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變。

  此中何法名為梵行。梵行從何處來。誰之所有。體為是誰。由誰而作。為是有。為是無。為是色。為非色。為是受。為非受。為是想。為非想。為是行。為非行。為是識。為非識。

  如是觀察。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無取著故。心無障礙故。所行無二故。方便自在故。受無相法故。觀無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為清凈梵行。

  復應修習十種法。何者為十。所謂。處非處智。過現未來業報智。諸禪解脫三昧智。諸根勝劣智。種種解智。種種界智。一切至處道智。天眼無礙智。宿命無礙智。永斷習氣智。於如來十力。一一觀察。一一力中有無量義。悉應咨問。

  聞已。應起大慈悲心。觀察眾生。而不舍離。思惟諸法。無有休息。行無上業。不求果報。瞭知境界。如幻如夢。如影如響。亦如變化。

  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行品竟

  華嚴經梵行品新講

  夢參老和尚講於五臺山普壽寺

  華嚴經梵行品新講

  公元二○○四月十一月初六(農)

  第一講

  我們前面講的是〈十住品〉,講如何證得十住,講如何修行來進入十住的位子,而且是一住一住的說。〈梵行品〉呢?是通說十住菩薩修行的方法。在〈十住品〉中,不論出傢的、在傢的,是通修的;在〈梵行品〉就不是瞭,〈梵行品〉專指出傢人所修的清凈梵行。

  因此,第一步你得出傢,梵行才能清凈,你的行為才能清凈。前面的〈十住品〉,是隨你所修的事相而有差別,那都是緣,緣歸於實。怎麼入住的?這就要講入住之因,入住之因有自行、他行這兩種清凈的行為,那就叫清凈的梵行。

  在品會的次第上,雖然〈十住品〉在前,但是隻要講到“行”,就是〈梵行品〉在前。若是說修行,是清凈梵行的意思,也叫“行”;若是說法門,那叫“梵行”,是指行門的涵義,兩者有所不同。

  前面的〈十住品〉是入瞭住,入瞭位瞭,那是怎麼來的呢?如何入的位呢?也就是入住之因,這就要修持兩種清凈梵行。前面的〈十住品〉是一位一位的講,〈梵行品〉就不是瞭。在《華嚴經》裡頭,〈梵行品〉的量最少,意義最深;這品的意思說到瞭空瞭,到瞭絕相瞭,言說不多,略示而已。

  前面的〈十住品〉,從初住開始就成佛瞭,一住一住,位位都成佛。這是怎麼修的呢?不由他悟,也不由他教,自悟成佛。他的觀、思惟修,跟他的行為成瞭一個瞭,也就是一切法,“即心自性”。一切法就是自己的心,每位都是這樣。“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自己成就瞭,不是由他人開悟的。

  現在這一品叫〈梵行品〉,梵是印度的原話,簡略說叫“勃嚂摩”,中文就翻為“凈”,清凈的凈。在雜染當中,達到清凈瞭,所以叫“梵”。

  梵就是行,真實的境界,無境界的境界。我們的智能,跟我們的行為是一個瞭,以智能來指導你的行為;你的行為都是智能,這叫梵行。依著這種道理,解釋〈梵行品〉,跟《大般涅槃經》的〈聖行品〉是相通的。《涅槃經》講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這裡是總說,就叫梵行。

  依著梵行,第一個是隨相,隨一切相而離相。隨什麼相呢?隨著一切世間諸法之相,隨相者就是無相,〈梵行品〉就是要達到無相。

  隨相是什麼意思?像我們染衣出傢、乞食,這都是隨相的意思。但是隨相的時候、修的時候,不要生起任何執著。談到戒律,在你修的時候無所著,在你修持戒律法門,學戒相的時候,先懂得戒相如虛空。戒相如虛空就是離相,不要著相;隨相而無所著,隨相而離相,懂得瞭一切諸相,像空一樣的。

  這也得依緣,一種是有緣,一種是無緣;一種是生緣,一種是法緣。現在是緣起法,緣起無緣,我們所要講的一切戒相,有生緣有法緣,現在講的是緣即無緣,緣沒有緣。

  咱們前頭講瞭,十住菩薩大悲心很切瞭,而不舍離眾生。知一切法的空義而隨緣,就是性空緣起;但是隨緣而不執著,不執著就是性空義。因此,才能入到住位不退,初發心時就成正覺,一發菩提心瞭,成就信心瞭,就成佛瞭。

  無緣義在〈梵行品〉上講,是知道一切境界相,如幻如夢。至於觀察眾生而不舍離眾生,這是有緣義。隨緣的時候,是有分別的,這要依照你的智能。緣有大有小,有遠有近,知道這些境界如夢幻泡影,都是虛幻不實的,這又是無緣義。

  無緣義,就是無分別的智能;有緣,就是有分別的智能。慧有兩種,同時達到分別就是無分別,無分別而隨緣,就起瞭分別瞭。在有相當中,觀察諸法無相,瞭知諸法平等。

  “離念契玄”,離開你的思惟、念頭,這是玄義,又叫密義。我們講一部經的義理,這個義理跟凡夫也是一樣的;不起分別心,知道是平等平等。因為這樣,才能究竟入到大乘義,也就是華嚴義。這兩個不是兩個,是一;一即非一,就是二。要是隻說緣,那就是一,有緣無緣,就是二。

  梵行是純粹指實教說的,沒有權,沒有善巧方便,完全就它的實義說。這個梵行的行,一行就具足一切佛法瞭,這是華嚴的〈梵行品〉。

  當你念經文的時候,〈梵行品〉不用五分鐘就可以把它念完瞭,可是講起來,應該要兩個月吧!要是展開來講,就沒完沒瞭;收攝來講,一念不生,什麼都沒有,說一句話就完瞭,乃至一句話都不說,就完瞭,就沒有瞭。

  所以有一次佛升座的時候,佛沒有說法,就把花拿起來,佛這麼一拈花,迦葉尊者微笑,佛就不說瞭;一言沒發,下座瞭,這就是清凈的梵行。

  又有一次講經,佛升座的時候,文殊師利菩薩當維那師,隻唱一個偈頌,佛就下座瞭,一句話也沒說。“法筵龍相眾,當觀第一義,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佛就下座瞭,法王法就是這樣;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沒有言說的。可是,那樣的境界,無法接引一般眾生,所以才又立瞭各種經論。

  本來〈梵行品〉跟〈凈行品〉是不同的。這個“梵”也當“凈”講,不過〈梵行品〉並不是〈凈行品〉,兩者不同的;〈凈行品〉是有作,〈梵行品〉是無作。〈凈行品〉,一舉一動都要依著文殊菩薩教授去做,身口意三行,心裡要觀,口裡也要念,身體還要去做。有時候是大悲跟大智,又修事,又修理,事理雙修;又修觀又說行,觀行雙運,達到成佛。

  至於〈梵行品〉這品呢?我們要解釋解釋,為什麼叫〈梵行品〉?為什麼〈十住品〉完瞭,接著就說〈梵行品〉?這是什麼意思?這是告訴你十住是如何修成的,那是修梵行而成的;以清凈的梵行,利益眾生。

  修行一切法的目的是化度眾生,本來是沒有行可得,也沒有梵可說,也沒有什麼是凈,也沒有什麼是不凈;可是為什麼必須如是說?為瞭接引眾生。

  〈梵行品〉中,問的人是正念天子,在傢的居士問出傢人的事。修清凈梵行是出傢人才能修的,他要想達到清凈梵行,正念天子得出傢,他不出傢,是達不到的。

  什麼叫正念呢?正念天子的名字是以德稱的,不是像咱們起個名字就算瞭。正念是什麼念?無念,無念而念才稱正念。隨做任何事情,無念,這是正念。

  有念,有著,有縛,有掛礙;無念瞭,沒著,沒念,沒掛礙,什麼都沒掛礙。但是念即無念,行念的時候達到無念,以無念為主,以這個來利益眾生,這叫什麼行為呢?第一義天,自在行。這裡頭的解釋很多瞭,我們略微說一說就是瞭。

  這一品的法會之主,是法慧菩薩。能說的人叫“法慧”,問的人叫“正念”,“正念”是無念之念;“法慧”又怎麼解釋呢?隨你做任何事,無念,這叫法;以法簡別,不是情,是法。懂得這個義理瞭,就叫智能的慧。要是一動瞭情感,超瞭理瞭,理性就失掉瞭,要單用理性,情亡瞭,這才叫法慧。這個名詞的義理,前面雖然講瞭很多,可是,一個名詞的義理,無窮無盡的。能問的人是正念天子,說法的人是法慧菩薩,這也是〈凈行品〉。

  清凈梵行的〈凈行品〉,跟前頭文殊師利菩薩說的〈凈行品〉不一樣。這是名住,十住成佛的,一入十住位就能成佛瞭,這叫住佛。這僅僅是所入之門而已,從那個門進入,究竟成佛瞭。

  前頭講的〈凈行品〉,到瞭究竟,就無行瞭;無行才清凈,有行都不清凈。要從有行,達到無行,所以這一品叫〈梵行品〉,不叫〈凈行品〉。

  “無住之住”,所以叫佛住。“無行之行”,就是利益無眾生的眾生,這兩句話大傢多思惟思惟,這是究竟的瞭義。這叫清凈的梵行。大傢以這個意思來學〈梵行品〉,不要執著。要多參,多觀。參者就是思惟修,也就是觀義瞭,大傢要根據這個意思去想。

  對於這品經,大傢要這樣看,是無住之住的,是佛住的,佛住即無住。以清凈的梵行利益眾生,利益那個無眾生的眾生。如果你不從這裡進入,後面的華嚴義,是很深的,就沒辦法進入,這僅僅是開始。這才是住位的菩薩,住位的菩薩修行、發心、成就,等到瞭行、向、地,到十地、十忍、十通,你更沒辦法進入瞭。以這個觀念多去思惟,才能進入華嚴境界;如果不建立這麼樣一個智能心去觀照,你誦《華嚴經》,隻是誦文字而已。

  以下講〈梵行品〉的經文,這品的文字很少。剛才跟大傢說,念誦的時候,三、四分鐘就可以念完瞭。但是要把它開闊解釋起來,真正進入,可就不是這麼回事瞭,那就難瞭。

  爾時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薩言。佛子。一切世界。諸菩薩眾。依如來教。染衣出傢。雲何而得梵行清凈。從菩薩位。逮於無上菩提之道。

  法慧菩薩現在是會主,正念天子就向法慧菩薩說,一切菩薩依著如來的教導,染衣出傢,怎麼樣才能夠梵行清凈?出瞭傢瞭,先講戒,如何能使他戒行清凈,不犯戒?依如來教,直至成就無上大菩提。

  這個必須先知道天是什麼義?天者,有幾種解釋瞭,在〈梵行品〉講,就叫凈,天者就是凈;天者自然義,自然的清凈。正念天子所問的,是事是理,是染相,是凈相。他問的意思就是染相絕對沒有瞭,梵天就是清凈。這就說明一個問題,念和無念,作和無作,行和無行。正念之念就是無念之念,就叫正念瞭。

  答者呢?就是法慧菩薩。我們前面所講的第五住,方便善巧,用巧慧,巧慧是從智能開出來的方便慧。依著梵天修的清凈行,這清凈行在《華嚴經》上講,有兩種義:四禪八定,也就是八禪。大梵天的凈天,哪個凈天呢?把它用到梵天,形容著第一義,就是剛才跟大傢念的,文殊菩薩唱的“當觀第一義”,第一義天,梵行就成就瞭。

  出傢染衣之後,如何達到梵行清凈?這是正念天子所問的境界。答呢?正念天子的答,那就多瞭。要想清凈,行清凈行,他的因是清凈的因,沒有因怎麼能成果?因因而成果,這個果怎麼成的?觀,是觀成就的。自己的心清凈,離念清凈,離相清凈。出傢染衣必須得戒律清凈,什麼樣子才算戒律清凈?過午不食瞭,過午沒吃飯,這就清凈瞭嗎?不是的,這叫戒相。

  要離開這些相,知道這些相是無相的。我是人,人得吃飯,得穿衣服;離開人相,還得離開他相。自人他人,乃至不是人,都得要吃,凡是眾生都得要吃。因此,面對這個問題,大傢看看法慧菩薩怎麼回答。

  法慧菩薩言。

  有問必有答。

  佛子。

  法慧菩薩稱正念天子,能在這個法會上問這個問題,他的智能跟法慧菩薩也同等瞭。一唱一答,大傢唱答度眾生,沒有問,法怎麼生起?每個法會都有人請,無請不說,沒人請不會說的。

  菩薩摩訶薩。修梵行時。應以十法。而為所緣。作意觀察。

  作意就是觀照,觀照以智能觀察;觀察就是研究,推究十法。正念是無念,法慧就在這個正念,怎麼達到正念?是因為無念,無念達到正念。

  出傢瞭,如何能成就清凈梵行?那就研究一下吧,就因著這個問題來答復的。得依著十種觀察,念即無念,住亦無住,十住都是住亦無住;無念無住,還要依著十種境界相,這叫緣。

  要顯示性空,必須依著緣起,沒有緣起怎麼能性空?要想成就性空,也要緣起,從緣起達到性空,因為性空才能成就緣起。

  所謂。身。身業。語。語業。意。意業。佛。法。僧。戒。應如是觀。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

  十個,圓滿數。如是觀,一個一個觀吧!

  “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有身才能持戒,沒身,佛給他說戒幹什麼?持戒是為瞭什麼?戒行清凈,戒是要達到梵行清凈。如果你有個持戒的心,有這個念,如果再有那些戒條,那還能清凈嗎?那本身就是不清凈瞭。如何能合乎梵行的體呢?梵行的體是什麼?法身,法身清凈。為什麼會不清凈呢?身口意造業就不清凈瞭,那就違背佛法僧三寶,違背戒。

  這十個並不是在文字上講,而是我們每個人的身口意。身是體,身所做的事就叫業用。語是體,語業就是用。意是體,意業就是用。一個變成兩個,就是六個。身口意的三業,加上它的業用就是六個瞭。六個再加上佛法僧戒四個,十圓滿。

  那麼,身口意所行的,就是你所依止處,是一切業性的因。要想成就清凈行,還要假佛法僧三寶作助緣。佛法僧三寶所行的就是戒,戒就是體,就是行的體,所以佛法僧戒,要緣念這十種法,所緣的境,就是這十種法。

  觀察什麼呢?對境觀心,對著境界相,觀照你自己的心。問的是染衣出傢瞭,受瞭凈行瞭,學戒就是受凈行瞭。怎麼樣觀呢?答的時候,就依著這十種觀。你要是不觀察,跟權乘菩薩,跟小乘羅漢,不就是一樣瞭嗎?一切戒都是因緣而起的,沒有因緣,佛不制戒的。如果起心,要起個念頭去持戒,就叫迷,這叫顛倒。

  這樣說,那還要怎麼觀呢?問題就在這兒,假一切為緣,顯這些事情沒有自性,觀不是觀他的相,而是觀自性;相盡瞭,理就現瞭。咱們是相不盡,因為梵行生不起來,境界不現。

  觀是思惟,把思惟當成尋伺。觀這十法,分成十段,在這十段裡頭,若染若凈,染不是凈,凈絕不是染;犯戒絕不是持戒,持戒也絕不是犯戒;犯戒就是染,持戒就是凈。犯戒跟持戒這兩個,是相互違背的。

  這個地方講犯戒、持戒,都是法的自體。沒有犯戒、持戒,如果還有個犯戒持戒,說持戒清凈瞭,犯戒不清凈瞭,不合乎清凈梵行。你要是不細細的觀察,這個道理你就會混淆顛倒瞭,弄不清楚瞭。

  隻要說身,身本身就通善與不善,他所做的業也是。業有善業有惡業,善業是順理的,持戒的;惡業是不順理的,破戒的,非理的。梵行是善性,違戒是惡性,兩個相違的,於理不順,這兩法是不相同的。

  若身是梵行者。當知梵行。則為非善。則為非法。則為渾濁。則為臭惡。則為不凈。則為可厭。則為違逆。則為雜染。則為死屍。則為蟲聚。

  身體究竟是梵行,還是非梵行?在身體上找梵行,什麼是梵行?在他的運動當中什麼是梵行?在他的行為當中,什麼是梵行?什麼不是梵行?這體究竟是善是惡?有個決定義嗎?你必須得吃飯,穿衣服,你的生活,要以衣食住行來資助;那就這個身體的自相是善是惡?是清凈?是染污?實際上這個身體,不論種子、住處都是不凈的,是可厭惡的。怎麼樣把他變成清凈?他是作業所依,作業都是身體做,口裡做,意做。你要仔細觀察,就說咱們這肉體,是有知?是無知?他死不死?他清凈不清凈?每個人都觀察觀察自己的身體吧,清凈不清凈?佛教導我們,這個身體有八萬戶的蟲子,在我們身體聚集。換句話說,我們身體住瞭八萬傢的蟲子。

  在講到這段經文的時候,我考慮瞭很久,要不要講?講講還是有好處的,不過大傢聽著可別生起煩惱!不講呢?大傢迷迷糊糊就這樣過吧!為什麼我這樣說呢?佛在世的時候演說華嚴,可是華嚴這個法不在世間,《華嚴經》不在世間;佛不是在菩提場演嗎?是,但是佛在菩提場演的時候,一個世間人也沒有。那些大阿羅漢,舍利弗、目犍連,佛跟前的弟子一個都沒有,他們根本不知道演華嚴這回事。大傢看看吧,從開始演的時候,來的聽眾都是什麼樣的人?演《華嚴經》的時候,都是什麼樣的人?哪有人間?哪有凡夫?

  之後,佛再說法的時候,講不凈觀,講這個身的時候,也就是人間相、世間相。每個人身上有八萬戶蟲子,九億隻蟲子,就這個肉體,把它分析開來,是大蟲聚,整個是蟲子。這個身是善不善?本身善不善?色受想行識,這叫五蘊成身。

  行蘊,廣說就有這麼多,這都是不合理的,理上沒有。順著教義理而生心,這個心是指善說的。身體本身不善不惡,作善事是善,作不善的就是惡瞭,你說這個身體是善是惡呢?它的體是無記性的。

  在〈大智度論〉裡講,有五種不凈。相不清凈,種子不凈,就是指咱們身體的種子,都是父母所生的。父精母血,業因識種,以成身分。這是說我們這個身體是父精母血,再加上你的業識。

  所以在《楞嚴經》上,阿難尊者問佛:“佛!您這個身體,是怎麼形成的呢?”佛也是父精母血所生。他是佛的堂弟,他的父親跟佛的父親,凈飯王跟白飯王是弟兄。他為什麼問這麼個問題?他說:“我看你的身體跟我的身體好像一樣的,沒什麼差別,為什麼你是佛?我是眾生?”涵義是這樣,我也是父精母血,你也是父精母血,為什麼你成就那麼樣的一個身體,而我卻成就這樣一個身體。

  其實,在那個時代,阿難雖然沒有三十二相,也是非常英俊漂亮瞭。他就說一個偈頌瞭,“我心裡常時想,赤白二滴,父的精是白,母的精是紅,赤白二滴,雲何能生妙明紫金光聚?”我隻舉這麼一句,這裡不是講《楞嚴經》,而是證實種子是不清凈的,都是父精母血所成的,另外再加個識,沒有識是不成的瞭,加上一個識,來成就我們這個身分。

  怎麼成的呢?住處不凈,當時住在母胎之中,住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當母親吃的飲食在生藏等到發酵瞭,到瞭熟藏裡頭去瞭,我們住在這麼個地方,自體不凈。佛說有三十六物成就我們這個肉體。爪生脈長,脈轉筋搖,這是說指甲長,頭發再生,身上的筋脈在搖動,都是這些來成就的。

  自體就是不凈的。三十六物,就是身體的三十六個零件。現在不是造機器人嗎?他能造眼睛,也能造耳朵,這中間的識怎麼造?造不出來。

  他自體本來不清凈,三十六物所成的,自相不凈,外相也不凈。外相所表現出來的是什麼呢?九孔常流不凈。兩個眼睛,兩個鼻孔,大小便溺,一個嘴巴,兩個耳朵;這九個孔,九個洞,九孔常流不凈。外相不凈,眼睛要長眼屎,鼻子要出鼻涕,嘴巴要吐痰瞭。比如說他是清凈的,誰吐的啖,誰也不肯再把它吃回來。它不凈瞭。大小便溺,可以排泄,但是你要他喝自己的尿,吃自己的糞,他幹嗎?往外排可以,往回再收,不幹瞭。

  所以佛說,自體不凈,這個大傢都懂得瞭。這一個身體,畢竟不凈,要是氣絕以後,死瞭。天氣要是炎熱的時候,隻要半天的時間身體就膨脹瞭,就餿瞭。包括他自己的子女,都不會去瞭,所以究竟不凈。

  〈大智度論〉有個偈子,“是身種不凈,非餘妙寶物,不由白凈生,但從穢道出。” “是身為臭穢,不從華間出,亦不從薝卜,猶不出寶山。” “地水火風質,能變成不凈,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潔。”用大海水洗,怎麼洗也洗不幹凈的,沒有幹凈的。“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這個皮帶囊是漏的,每天九個孔都往外漏,漏出來都是不凈。“諦審觀此身”,說你好好審察,觀你這個身體,“必歸於死處”,一定要滅亡、消失的。

  佛在世的時候,比丘都修不凈觀,他觀一觀,非常厭惡他的這個身體,就自殺瞭。比丘都自殺,還得瞭!佛就制戒瞭,不許自殺,自殺要下地獄的。不自殺,他思想煩惱的很,怎麼辦呢?請外道來殺他。內道,誰也不肯殺人,就請外道殺,外道怎麼肯幹呢?說我給你財物,把我所有的都給你,你把我殺死。後來佛也制戒瞭,不許可外道殺。

  這是修不凈觀,沒有修成就會出現的障礙!怎麼會沒有修成就?觀身不凈,他好像是成就瞭,可是他一直嘔吐,不能吃。

  修不凈觀要是修成瞭,可以破除你對身見的執著,不要貪愛,不要執著;要是道沒修成,修修的,或者精神錯亂瞭,或者看著生起恐怖感。

  修不凈觀行,是破除你的顛倒見。顛倒見是什麼呢?每一個人自己的身體都是臟的,可是你到社會上問一問吧!都感覺自己很幹凈的,其實洗多少次澡都不行的。

  這是佛經上說的,用大海水洗,你一直洗,怎麼洗也洗不幹凈。要是把皮膚洗壞瞭,裡頭流出來的更臟瞭,沒辦法幹凈的。這個法是佛剛成道的時候說的。那時魔王有三位美女,魔王就讓她們去破壞佛的戒行,她們就到佛跟前來供養。她們說,自己如何如何美,那時佛就說:“妳們自己觀一觀,觀一觀你們的身體。”佛的身心寂然不動,等到給她們說法時,佛就用神通瞭,讓這位三魔女一觀,她那身體九孔常流,涕唾便溺,什麼都來瞭。好!她們不能魔佛瞭,自己吐瞭起來!她一觀,觀的受不瞭瞭,一直嘔吐,有的是從口而出,有的是從身上而出,都是蟲子。

  剛才我念的那數字,就是佛告訴這三位魔女,說她們身上有八萬戶,有九億小蟲子在裡面遊戲,這是清涼國師從《觀佛三昧海經》這部經上摘下來的。

  修梵行的,觀的是體,觀的是性,性能澄凈。一切聖賢是順法的這個體,體無雜染。這個體是什麼體呢?與智相應,跟智能相應,為善所集成的。為善所集成的是什麼體?法性體,清凈無為的梵行。離開咱們上面所說的那些相,離開瞭八識心的性,得到真如法性為體。

  讓你觀這十種法,哪個是梵行?

  若身業是梵行者。梵行則是行住坐臥。左右顧視。屈伸俯仰。

  身業,身所做的業,並不是什麼事業瞭,而是你的行住坐臥,或者頭部左右回旋。行住坐臥,屈伸俯仰,就像咱們做各種姿式運動,這是身之作用,這叫身業。不是說你做士農工商,而是說你身體所要動作的,所做的這個,就是身業。

  這是梵行嗎?包括你所得的神通,神通是妙用瞭,那是梵行嗎?諸大菩薩,諸阿羅漢都有神通妙用瞭,這個是梵行嗎?行住坐臥四威儀,左右顧視,屈伸俯仰,這是身所作業,這個是梵行嗎?

  咱們再講深入一點,持誦、禮拜乃至禪坐。我們一學打坐,你能坐著舒服,能修行就好瞭,什麼單盤膝、雙盤膝,這是梵行嗎?這都是形式。你說咱們打坐時,非得腿子雙盤上,這個形相是善?是惡?單盤的,就是惡嗎?乃至不會盤腿子,他就這麼坐著,站著也入定。行住坐臥都入定,行般舟三昧的時候,他是站著,並沒有坐著,行住坐臥四威儀,究竟是善是惡?讓你自己來判斷。

  若語是梵行者。梵行則是。音聲風息。唇舌喉吻。吐納抑縱。高低清濁。

  說話,語言,音聲、風息,舌、牙、喉、吻、吐、納、抑、縱。聲音高,聲音低,這是梵行嗎?佛是這樣說瞭,咱們才知道;沒有佛說,咱們不懂這個。咱們的語音是怎麼發出來的?風息,風出七處而發音,口中有風,人要說話的時候,口裡頭的風,到達肚臍眼裡頭,這時候肚臍眼響出來音,觸到七處,才生出語言。

  這個咱們恐怕沒作過觀想。風叫“優陀那”,觸臍而上去,要想說話,那風觸到肚臍眼,肚臍眼往上走,這個風觸到瞭七處,完瞭經過牙床子,經過牙齒,經過嘴唇子;它上升的時候,還得經過咽喉,還得經過舌頭,那麼就發音瞭,得經過這麼七處才發出聲音。或者發脾氣,生氣瞭,也是這樣。觸動,唇舌齒牙喉,這樣才能出聲。

  鼻子塞瞭,鼻子堵瞭,聲音也變小瞭;所以,還得加上妄想習氣,來跟這個配合,才能發音。還要經過你心裡的動作,想說什麼,這隻是說的語言。

  說言語,梵行則是音聲風息。有風得有氣息,得有胸,還得有舌,還有喉,還有吻,還有吐納抑縱、高低清濁,才能發出音來。要不是佛經上這麼說,咱們沒想過這些,沒做過這個觀,這是佛教導我們,從佛經上學到這麼個道理,這是語。

  若語業是梵行者。梵行則是。起居問訊。略說廣說。喻說直說。贊說毀說。安立說。隨俗說。顯瞭說。

  語的業是什麼?起居、問訊、略說、廣說、喻說、直說、贊說、毀說、安立說、顯瞭說,這個是非善非惡。這都不是善,也不是惡。

  若意是梵行者,梵行則應是覺。是觀。是分別。是種種分別。是憶念。是種種憶念。是思惟。是種種思惟。是幻術。是眠夢。

  這個是覺,也就是尋求。覺就是找,或者別人說話,你想他說話的意思,那也叫尋伺。這是觀,你觀這些境界相,屬於善、屬於惡。但是,這個善惡可就假你的意念瞭,假你的習氣瞭,這是總說的三業瞭。這三業就是你現在所有的作業,觀什麼呢?觀身、觀身業,觀語、觀語業,觀意,觀意業,這總共有六個。

  在你觀察之後,去找,就是尋伺;因為觀的時候,有時想粗的,有時想細的,這都是不定的瞭,這都不是善、惡。分別去找原因,隨念的計度,這些是有相的?還是無相的?是清凈的?還是染污的?這叫隨念分別,有的是自性分別,有的是思量、尋伺,計度的分別。

  你所緣的境,緣念的境界相上生起的分別念頭,但是這都是屬於有相的分別。無相的分別,緣念過去,緣念夢境,那沒有相;隨你所緣,自然的生起分別,有的是有相的,有的是無相的。

  或者自己尋伺,或者伺察,這是染污的?這是清凈的?什麼叫染污?什麼叫清凈?你得下瞭定義,完瞭去起分別。

  憶念呢?就是追憶過去,回憶過去所做過的事,所做的境界相,那是沒有境界相的瞭,隻是你的憶念,憶念是沒相的。

  思惟呢?這不是智能,隻是聰明;有的人因為他的慧力輕的,他辨別不出來,那就不是智能,跟佛的智能不一樣。

  你的希望,你的理解,你的念,你的定,你的定慧,這都是屬於種種憶念。這裡頭有惡有善,有的是虛幻的,沒有實在的事,都是自己心想,思、念都是相通的,意識所緣念的。

  當我們睡覺的時候,睡的比較清醒,會作夢。作夢通不通善惡呢?通。夢中作惡,夢中殺人,夢中打架,夢中罵人,夢中害別人,法律不能制裁,他隻是作夢;但是你的善惡、善性、惡性、無記性,在三性裡頭就給你分別這些瞭。善、惡、無記,這些都是屬於唯識裡面的,《華嚴經》不分別這些,隻是這麼介紹而已。

  讓你在這幾種當中觀察,觀察什麼呢?這十種當中,哪個是梵行?這隻是說前面六個。佛法僧戒是凈業嗎?等講到佛法僧戒,你一觀察就知道瞭。身口意三業,這裡頭都有善有惡;讓你觀察這六種,前面身、身業,口,口業,完瞭講意和意業。前面講的是意,意就是意裡頭包含著觀察、尋思等等。

  若意業是梵行者。當知梵行則是思。想。寒。熱。饑。渴。苦。樂。憂。喜。

  意業呢?業就不同瞭,一說到意業,“當知梵行”,意業的梵行,意的作用,思、想,寒、熱,饑、渴,苦、樂,憂、喜,這是意業的十種,觀業的十種,這叫意的用。意的用就叫意業。想,想是想法,咱們經常說想法,想跟思,為什麼要把他分開?思是想辦法,想是回憶,這屬於觸受。接觸的事物,領受的,回憶來想。觀這個意業,意業就存在這麼個東西,也就是觀察的意思,這就是意的作用。

  思,思是意的所有,就叫心所法。讀過〈百法〉的人都知道,色法有十一種,心法有八種,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個心所法,二十四個不相應,六個無為,總共有百法。咱們上面講的就是這一段。

  意的心,意所起的作用,領受外邊的境界,在這個時候,有善有惡。你觀察這六業,再加上佛法僧戒,就觀察這十種,把這十種都想一想。想一想做什麼呢?哪是凈行?哪是不凈行?這十種究竟哪個是梵行?

  前面經文上講,讓你觀察這十種,哪個屬於梵行?在這十種裡頭,我們說身口意三業,乃至身、身業、口、口業,他說語業,意、意業,這六個。是善?是惡?是梵行?不是梵行?

  我們的答案呢?這六個都不是梵行。但是你口裡誦經的時候,是不是梵行?口裡贊嘆三寶的時候,是不是梵行?念佛的時候是不是梵行?身,禮拜,在那裡靜坐、參禪乃至誦經,是不是梵行?佛法僧三寶戒是梵行不是梵行?

  但所有相,皆是虛妄。梵行是清凈者,我們在前面就把定義給說瞭,無相、無作、無願;〈十住品〉,無住,一切都無住,一切都不執著。不管善惡,都不執著。不但不住惡,善也不住,沒有善,隻有一個有相的,善惡一落瞭相上,就叫境。

  我們修凈行的,就要隨善轉,隨著佛法僧戒轉,這個是梵行吧?要是住在這個上頭,執著佛法僧戒,那跟貪瞋癡一樣的,有善有惡,有分別,這樣就有掛礙瞭;心有所著,有所住。這個道理,需要多辨別辨別。

  〈梵行品〉的經文雖然少,但想入到清凈的梵行,咱們還須要一段時間,多少時間?必須一萬大劫,才能具足那信心;一萬大劫才能發菩提心,發瞭菩提心就成佛瞭。一萬大劫時間也不長,十萬大劫就是現前一念,無量億劫就是現前一念,所以從正念天子的這個問答當中,就說明瞭這一品的定義。

  什麼叫正念?無念。你念地獄是念,念佛是不是念?有念就不凈瞭,凈行就達到無念。無念才能契合你那個本有的一真法界。

  這個道理,咱們再舉個例子來說明。大傢都讀過《金剛經》,佛問須菩提,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嗎?須菩提說沒有,佛就說答對瞭,給他一百分。要是說有,有就不對瞭,佛沒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有地獄嗎?隻是說作那個業,那業沒有瞭,地獄也沒有瞭。所作業不亡,就住到業上瞭,如果你觀到無業可住,什麼業沒有,不住瞭,無住瞭,才能夠回歸你自己本來的面貌。

  好多道友經常一開口,好像是懺悔,又好像表達自己業障很重,經常把業障很重,掛到口上,想到心上,做在身上。你天天如是作業。口裡說的:“我業障很重!”心裡想的:“我業障很重!”那就業障吧!

  若你無念瞭,達到的是真正的正念。法慧這些大菩薩的名字,都是依他的義理而定的。“法慧”,是瞭知一切諸法的自性,無性、無住、無作,那就究竟瞭。

  〈梵行品〉的文字不多,主要是靠思惟、觀照。希望大傢學《華嚴經》的時候,多用觀照。我們從有相達到無相,必須得有相、有聽聞,有聽聞才能明白義理;如果連聽聞都沒有,我們怎麼明白呢?要從無念達到正念,無念就是正念。

  第一講竟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