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三昧經一波記 總持品第八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金剛三昧經一波記 作者: 智諭法師2022-08-28

  總持品第八

  「爾時地藏菩薩從眾中起至於佛前。合掌跪而白佛言。尊者。我觀大眾心有疑事。猶未得決。今者如來欲為除疑。我今為眾隨疑所問。願佛慈悲垂哀聽許。佛言。菩薩摩訶薩。汝能如是救度眾生。是大悲愍不可思議。汝當廣問。為汝宣說。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雲何不緣生。爾時如來欲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法緣所生離緣可無法雲何法性無而緣可生法」

  地藏菩薩稟大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十方諸佛之所贊嘆,故世尊嘆曰,菩薩摩訶薩!汝能救度眾生,是大慈愍,不可思議。

  地藏菩薩問言,一切諸法,為何不從緣生呢?換句話說,為何因緣所生法,皆無生呢?

  佛以偈回答曰:

  「若法緣所生,離緣可無法,雲何法性無,而緣可生法。」

  佛的意思是,如果法從因緣所生,當然離開因緣便無有法。既然法性無,何故因緣能生法呢?

  若法因緣中無,謂法從因緣生不合道理。因為因緣中無法而能生法,則非因緣中亦同樣無法,應該非因緣亦能生法。

  若法因緣中有,而言法從因緣生,亦不合道理。既然因緣中已有法,何得謂法從因緣生?故知因緣所生法,無生也。

  「爾時地藏菩薩言。法若無生雲何說法法從心生。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是心所生法是法能所取如醉眼空華是法然非彼」

  地藏菩薩言,如果一切法無生,為何佛說法法皆從心生呢?

  佛回答言,心所生法,此法性實空也。所生者隻是幻相假現。故曰唯識無境,唯識無境者,心外無法也。凡夫不如實知,計著有真實法,而以能取之心,取彼所取之法。不知能取所取,唯是一心。猶如醉眼看空華,以為空華是實有者。心所生法,無性無生,故非彼凡夫執為實有之法也。

  「爾時地藏菩薩言。法若如是法則無待。無待之法法應自成。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法本無有無自他亦復爾不始亦不終成敗則不住」

  地藏菩薩言,如果諸法性空,諸法無生。那麼此法則無對待。無對待之法,便應自己成就。怎能說此法無生呢?

  當知這是地藏菩薩,故意如此問。因為凡夫執有,易作如是想故。所以菩薩代凡夫而問。若作如是想者,便是執著一切法有,不知一切法空。

  於是如來回答說,一切法畢竟空,以諸法無性故。於畢竟空中,無有亦無無。無自與他的對待,亦無無待的自成。亦無始終生滅,亦無成之與敗。於此一切皆悉不住,如此空如之法,怎能說是法法自成呢?

  「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相即本涅槃。涅槃及空相亦如是。無是等法。是法應如。佛言。無如是法。是法是如。地藏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如相。非共不共。意取業取。即皆空寂。空寂心法。俱不可取。亦應寂滅。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一切空寂法是法寂不空彼心不空時是得心不有」

  地藏菩薩隨順佛旨言,如佛所說,一切諸法相,便是本來涅槃。因為一切諸法相,皆如幻空寂。此空寂性,便是涅槃。故曰涅槃及諸法之空相,亦復如是。如是說來,無有如是等一切法,是法便如如不異瞭。

  佛印可曰,不錯,無如是諸法,則諸法無礙,是法是平等如如的,這便是空如之法瞭。

  地藏菩薩贊嘆曰,如此如如之相,不可住不可取。非是共相,亦非不共相。非可意取,亦非可業取,以無法可得故。非業取者,非身口業可取也。非意取業取者,非身口意三業可取也。

  如是如相,即皆空寂。空寂心與空寂法,俱不可取。空寂心法,亦應寂滅。亦應寂滅者,即本來涅槃。

  於是佛說偈言,一切空寂之法,此法雖然寂滅,而非斷滅空。因為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故。因為空性能隨緣,隨緣現諸法故。

  彼心不空時,以心生萬法,故曰彼心不空時。然而是得心不有,是心不可得也。是知此心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謂二空如來藏。空而不空,故具生一切法。不空而空,故一覺常靈。

  「爾時地藏菩薩言。是法非三諦。色空心亦滅。是法本滅時。是法應是滅。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法本無自性由彼之所生不於如是處而有彼如是」

  地藏菩薩言,此法非是三諦。因為色、空、心亦滅故。此法本來寂滅,所以此法應是空的。

  三諦見於《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仁王經》〈二諦品〉第四說:「大王!若有若無者,即世諦也。以三諦攝一切法,空諦、色諦、心諦故。我說一切法不出三諦。」故本經雲,色、空、心亦滅。

  《仁王般若經》,在《金剛般若》以後所說。因為《仁王般若》〈序品〉曾有,「……前已為我等大眾,二十九年說《摩訶般若波羅蜜》、《金剛般若波羅蜜》、《天王問般若波羅蜜》、《光贊般若波羅蜜》。今日如來放大光明,斯作何事。」故知《仁王般若》,於如是等經以後所說。

  天臺發揮之空假中三諦,其實《仁王經》之色諦即是假,心諦即是中。天臺圓教義稱空假中三諦圓融不二,所謂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即甚合本經之義也。

  佛即說偈,一切法皆無自性,皆是依他而起,故曰由彼之所生。一切法皆無自性,依他所生,即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法,即是本來寂滅。生是空生,滅是空滅,於法無所有。

  不於如是處,而有彼如是。雖雲「由彼之所生」,但是並非於無自性中,而有彼也。而是彼亦無自性,因為彼亦是依他起,故彼亦如是無自性也。

  「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雲何不一。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法住處無在相數空故無名說二與法是則能所取」

  地藏菩薩言,若一切法皆不生不滅,為何不說是一法呢?因為不生不滅則不二,應是一法。

  當知一切皆悉空寂,皆悉無住。空寂無住之法,不得謂一,亦不得謂二。如果謂一是有所住,謂二亦是有所住。以法無住故,所以非二亦非一。

  於是佛以偈宣明其義。法住處無在者,法以無住為住也。以法無住無決定故,所以一切相及名數,皆空無所有。至於「名」「言說」此二與妄想所生之法,皆是妄想心,起能取所取之虛妄見也。

  「爾時地藏菩薩言。一切諸法相。不住於二岸。亦不住中流。心識亦如是。雲何諸境界。從識之所生。若識能有生。是識亦從生。雲何無生識。能生有所生。於是尊者。而說偈言

  所生能生二是二能所緣俱本各自無取有空華幻

  識生於未時境不是時生於境生未時是時識亦滅

  彼即本俱無亦不有無有無生識亦無雲何境從有」

  地藏菩薩言,如此說來,一切法相,非空非有不住二邊。但是離邊亦不住中,以諸法無住故。既然法相無住無決定,心識當亦無住無決定。既然如此,怎能說諸境界,從識所生呢?如果說識能有生,生一切法,那麼此識亦應從生而來。

  因為若謂識自不生,自既不生,何能生一切法?若謂識自己本身亦生,識當從生而來。既然識自身尚生滅,何能生一切法呢?若謂識自身生滅,猶能生一切法。那麼一切法自身亦生滅,當亦能生一切法瞭。

  若謂識自身不生,雲何不生之識,而能有所生呢?

  於是佛以偈回答如下。

  所生能生二,是二能所緣,俱本各自無,取有空華幻。

  所生能生此二者,是由能、所相緣而起。換句話說,能緣所而起能,所緣能而起所。二者皆依他而起,各無自性,故曰俱本各自無。但是凡夫取著為實有,不知其法猶空華之幻現也。

  識生於未時,境不是時生,於境生未時,是時識亦滅。

  一切法依他相緣而起,既然相緣而起,故一切法皆無自性。緣起無性之法,當體即空。故緣起當體即空,空當體即是緣起。無有生滅,不縱不橫。如人照鏡,影對即現。既然法無先後,故一切法無生。

  如果說境由識生,那麼於識未生時,當然境亦不生。於境未生時,當無所瞭別。既無有瞭別,請問瞭別識雲何生?是知諸法皆依他而起,各無自性。如是知者,則入圓成實性。

  彼即本俱無,亦不有無有,無生識亦無,雲何境從有。

  彼識與境,本是俱無的。但亦不是有個「無有」。識之與境,非有非非有,非無非非無。因緣而起,起即是空,空故乃能緣成。如是之法,空如而已,不得以先後生滅目之。

  一切法因緣而現,故一切法無生。既然一切法無生,當然識亦無生,怎能說境從識生呢?當知何故一切法無生?以諸法因緣生故。因緣生則無自性,以無自性故,所以知一切法無生。所謂無生者,以諸法無自性也。何故無自性?以諸法因緣生故無自性。所以無生即是因緣生,因緣生即是無生。

  「爾時地藏菩薩言。法相如是內外俱空。境智二眾本來寂滅。如來所說實相。真空如是之法即非集也。佛言。如是。如實之法。無色無住。非所集。非能集。非義非大。一本利法。深功德聚。」

  地藏菩薩言,一切法相如是,內識外境俱空。境智二眾,本來寂滅。境者外境也,智者內識也。此二皆依他而起。境以智而現,智以境而起。故境非自有,智非孤立。所以說境智二眾,本來寂滅。

  此即如來所說實相之法,實相之法,即是真空。真空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言亡慮絕,不可思議。

  如是真空之法,即非集起也。非集者,即無生也。

  佛言如是!真空即如實之法,如實之法,無色相不可住。非是所集,亦非能集。非義非大。非義者非陰界入,非大者非地水火風。乃一覺本利之法,是甚深功德聚也。

  「地藏菩薩言。不可思議。不思議聚。七五不生。八六寂滅。九相空無。有空無有。無空無有。如尊者所說法義皆空。入空無行不失諸業。無我我所。能所身見。內外結使。悉皆寂靜故願亦息。如是理觀。慧定真如。尊者常說。寔如空法。即良藥也。佛言。如是。何以故。法性空故。空性無生心常無生。空性無滅。心常無滅。空性無住心亦無住。空性無為心亦無為。空無出入離諸得失。界陰入等皆悉亦無。心如不著。亦復如是。菩薩。我說空法破諸有故。」

  地藏菩薩言,誠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功德聚!七五不生,八六寂滅,九相空無,有空無有,無空無有。

  七者第七末那識,五者前五識。八者第八阿賴耶識,六者第六意識。九者第九庵摩羅識。

  第七末那識執第八識,為內自我。如果第七識不執內自我,則第八阿賴耶便不生。故曰七若不生,八便寂滅。前五識取外境,轉至第六意識執為我所。如果前五識不生取著,第六識便無貪染。故曰五若不生,六便寂滅。

  元曉大師謂七五不生者,合明二種末那之空。恒行識中,第七是末那。不恒行中五識為末那。

  八六寂滅者,合明二種本識之寂。恒行識中,第八是本。不恒行中,第六為本。

  第九庵摩羅識,即畢竟空性,故曰九相空無。於庵摩羅識中,「有空」亦空,「無空」亦空,有空無空皆不可得。故曰「有空」無有,「無空」亦無有。

  如佛所說,一切法義皆空。但入空無行,而不失諸業。菩薩入空無行者,心無所住而行六度萬行也。以心無所住故,如人有目,日光明照,不失身口意三業而度眾生也。

  菩薩心無所住,乃能無我無我所,亦無能、所及與身見,亦無內外結使。無內外結使者,無根塵煩惱也。內外結使,悉皆寂靜。於是根不著塵,塵不染根,故一切願求之心亦息。如是理觀,致慧、定二道,契於真如。

  地藏菩薩再稱佛言,尊者常說,實如空法,即良藥也。「實如」空法者,即「真如」空法也。真如性即畢竟空性,故曰實如空法。誠治眾生病之良藥也。佛是大醫王,知眾生病,知眾生病因,知眾生病對治,知眾生病痊已。佛知眾生病,故令眾生知苦。佛知眾生病因,故令眾生斷集。佛知眾生病對治,故令眾生修道。佛知眾生病痊已,故令眾生證滅。其阿伽陀藥,即實如空法也。

  佛言如是!何以故?因為法性空故。法性空是總說,以下分別解說其含義。

  空性無生,心常無生。心生則法生,法生則心生,二者相因而起。若人如實知諸法性空,則心亦無生。若心不生,則無煩惱集。無煩惱集,則離病苦。

  空性無滅,心常無滅。諸法性空,當無生亦無滅。於是不善法不生,善法不滅。於是遠離無常,離無常者,則離壞苦矣。

  空性無住,心亦無住。諸法性空,當無所住。於是心空,亦無能住。無能住所住,自然無著無染。於是無煩惱集,遠離諸苦。

  空性無為,心亦無為。諸法性空,則無生住滅三相。於是心亦無三相,而離有為。心離有為,則無無常苦矣。

  空無出入生滅,則心無患得患失。於是五陰十八界十二入,其性亦空。以陰界入空故,於是心便如如不動,不染不著瞭。

  佛語地藏菩薩言,菩薩!我所以說空法者,非是執空也,而是破諸有見也。

  法本寂滅,非空非有。佛說空者,在破「有執」。佛說有者,在破「空執」。為治眾生心,故說一切法也。佛恐怕眾生聞佛說空,生於空執。於是最後說,我說空法者,為破眾生有執故。

  「地藏菩薩言。尊者。知有非實如陽焰水。知實非無如火性生。如是觀者是人智也。佛言。如是。何以故。是人真觀。觀一寂滅。相與不相。等以空取空以修空故。不失見佛。以見佛故不順三流。於大乘中。三解脫道一體無性。以其無性故空。空故無相。無相故無作。無作故無求。無求故無願。無願故以是知業故須凈心。以心凈故,便得見佛。以見佛故當生凈土。菩薩。於此深法。三化勤修。慧定圓成。即超三界。」

  地藏菩薩言,尊者!知道有法非實,猶如陽焰似水。知道真實法非無,猶如火性生。

  十方世界無論何處,隻要因緣具足,則火生,因緣離散則火滅。然而火性未生,以火性空故。如果火性自生,應不待因緣而生。既待因緣而生,故知火性不自生。火性亦不滅,因為滅是因緣滅,火性本空無有滅故。如果火性已滅,滅法無更生之理。則因緣再具時,火不應更生。故曰猶如火性。

  有法非實,實法非無者,猶真實之法,非有非無也。如是觀者,知真如法性非有非無者,是智人也。

  佛言如是!何以故?此人乃真實觀,觀於一相,所謂寂滅相也。佛於《大般若經》說,佛如實觀諸法一相,所謂無相。即此意也。

  相與不相,等以空取,空以修空故,不失見佛。

  相與無相,一皆寂滅,故以空取。空以修空者,以無住心契無相法之謂。以無住心契無相法,便能見佛法身。見佛法身者,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也。故曰不失見佛。

  以見佛故,不順三流。

  依《法華經》申論之,見佛者乃一佛乘也。所謂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故不順三流者,似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也。《大般涅槃經》雲,聲聞人不見佛性,得聲聞道。緣覺人不見佛性,得辟支佛道。菩薩見佛性不瞭瞭,住十住地。故知「以見佛故,不順三流。」者,簡三乘人也。

  於大乘中(即一佛乘也),三解脫道,一體無性。以其無性故,曰空解脫。以其空故,曰無相解脫。以其無相故,曰無作解脫。以其無作無起故,於是無求。以無求故,於是無願。以無願故,乃知業由心起,若心不生,境法自空。所以修道人,須凈自心。以心凈故,便得見佛。以見佛故,當生諸佛凈土。見佛者,即得念佛三昧也。

  地藏菩薩!於此深法,三化勤修。三化者,化度欲界眾生,化度色界眾生,化度無色界眾生也。一旦慧定圓成,即超三界也。

  「地藏菩薩言。如來所說。無生無滅。即是無常。滅是生滅。生滅滅已。寂滅為常。常故不斷。是不斷法。離諸三界。動不動法。於有為法。如避火坑。依何等法而自呵責。入彼一門。佛言。菩薩。於三大事呵責其心。於三大諦而入其行。」

  地藏菩薩言,如來所說無生無滅,是因為生滅之法,即是無常。滅此生滅,生滅滅已,即是寂滅,寂滅為常。常故不斷,不斷者諸法性相常住也。如此不斷之法,則離欲界色界無色界,動不動之法。動法者,欲界無常迅速之法也。色界無色界,以長時故,曰不動法。

  菩薩對於無常之有為法,如避火坑。而菩薩入三界度眾生,那麼菩薩應以何等法,而自呵責,入彼一門呢?

  呵責之意,下文有解說。入彼一門者,入彼一佛乘也。

  佛回答說,菩薩於三大事呵責其心,於三大諦而入其菩提行。

  「地藏菩薩言。雲何三事而責其心。雲何三大諦而入一行。佛言。三大事者。一謂因。二謂果。三謂識。如是三事。從本空無。非我真我。雲何於是而生愛染。觀是三事。為系所縛飄流苦海。以如是事。常自呵責。三大諦者。一謂菩提之道。是平等諦。非不平等諦。二謂大覺正智得諦。非邪智得諦。三謂慧定無異行入諦。非雜行入諦。以是三諦而修佛道。是人於是法。無不得正覺。得正覺智。流大極慈。己他俱利。成佛菩提。」

  地藏菩薩問,何為三事而責其心?何為於三大諦而入一行?

  佛言,三事者,一謂因,二謂果,三謂識。如是三事,從本空無。

  何故因、果、識,從本空無呢?良以如是三法,皆因緣生故。生屬因緣,故其性空。以其性空故,於是有因有果,乃至有識之瞭別。

  如果此三事不空,便各有決定性。若法決定性,便不生不滅,則因不至果,果不待因。若法決定性,便無瞭別識。猶如明鏡體空,方能照物。如果鏡體決定有色,便無瞭別照物之用瞭。

  故《中論》有雲:「若汝見諸法,決定有性者,即為見諸法,無因亦無緣。即為破因果,作作者作法,亦復壞一切,萬物之生滅。」

  《中論》又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既然因、果、識皆空故,不應執著識為自我。故曰此三事空者,非我非真我。雲何於此三事,而生愛染呢?觀知此三事,系縛眾生,令眾生飄流苦海。所以菩薩以如是三事,常自呵責,不生愛染也。

  三大諦者,一謂菩提之道,是平等諦,非不平等諦。

  諦者諦實不虛,謂此三者,真實不虛。無上菩提之道,是平等的。平等者,是法無有高下,無有分別,空如不二也。

  二謂大覺正智得諦,非邪智得諦。大覺者,無上正等覺也。正智者,無所得智、無所住智、無生智、真空智也。非邪智得諦,邪智者,乃有所得智、有所住智、執著生滅智、執著有法智。如是邪智,不能得諦實也。

  三謂慧定無異行入諦,非雜行入諦。慧定者,證一覺地,入一法界,得一佛乘,一道清凈。故曰無異行入諦。雜行者,餘雜行也。凡不證一覺地,不入一法界,不得一乘,不一道清凈,皆為雜行也。此簡凡、外、小乘。雜行者,不入諦實。

  菩薩應以如是三諦而修佛道,便入無上正覺也。得無上正覺智已,便流出大極慈。大極慈者,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也。乃能自利利他俱利,而成無上佛菩提。

  「地藏菩薩言。尊者。如是之法。則無因緣。若無緣法。因則不起。雲何不動法入如來。爾時如來欲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切諸法相性空無不動是法於是時不於是時起

  法無有異時不於異時起法無動不動性空故寂滅

  性空寂滅時是法是時現離相故寂住寂住故不緣

  是諸緣起法是法緣不生因緣生滅無生滅性空寂

  緣性能所緣是緣本緣起故法起非緣緣無起亦爾

  因緣所生法是法是因緣因緣生滅相彼則無生滅

  彼如真實相本不於出沒諸法於是時自生於出沒

  是故極凈本本不因眾力即於後得處得彼於本得」

  地藏菩薩言,如是空法,如是無生法,則無因緣。因為若有因緣則不空,因緣義即是生義。故曰如是之法,則無因緣。

  當知這是地藏菩薩代眾生問,非是菩薩不知。其實因緣無性,無性則空,空則無生。故空法,無生法,即因緣法也。地藏菩薩欲使大眾明瞭,故作如是問。

  地藏菩薩言,若無緣法,因則不起,是為不動法。雲何不動法,能入如來得無上佛道呢?

  於是佛以偈頌回答之。

  一切諸法相,性空無不動,是法於是時,不於是時起。

  一切法相如幻如化,皆悉空無,故無動無不動。動相與不動相,皆眾生執著見也。眾生若不執著其見,便不見動,亦不見不動。如是性空之法,不於空時起也。

  法無有異時,不於異時起,法無動不動,性空故寂滅。

  諸法空寂,本來寂滅,故無有變異。若有變異,便不是空法瞭,故不於異時起也。既然無異無起,所以無動無不動,以本來性空寂滅故。

  性空寂滅時,是法是時現,離相故寂住,寂住故不緣。

  當性空寂滅之時,以因緣故法相假現。當知性空即是相假,相假即是性空,此是一法,莫作二會。若於性空外覓相假,於相假外覓性空,此人便落邊見。

  故離執著相為實有的有見,便知一切法本來寂滅常住瞭。寂滅常住故不緣,以諸緣皆空故,皆唯識現故。所謂「終無心外法,能與心作緣也。」

  是諸緣起法,是法緣不生,因緣生滅無,生滅性空寂。

  因為緣起性空,故曰是法緣不生。因緣生滅皆空,故曰因緣生滅無,生滅性空寂。

  緣性能所緣,是緣本緣起,故法起非緣,緣無起亦爾。

  諸緣性本空,皆唯心所現。本來心外無法,唯是心現。眾生妄執自心所現見分為能,妄執自心所現相分為所,虛妄以自心還取自心。其能取所取之「緣」,亦復因緣而起。既然此「緣」亦是因緣而起,故此「緣」亦復性空。以「緣」亦復性空故,故諸法實非以「緣起」而有。換句話說,緣即是空,空即是緣也。故曰法起非緣,以緣即是空,無有所起也。

  因緣所生法,是法是因緣,因緣生滅相,彼則無生滅。

  生是因緣生,滅是因緣滅,生滅隻是因緣,法則非生亦非滅,因為法本空故。因緣所生法,此法空寂,隻是因緣而已。是法是因緣者,換句話說,此法即空也。雖然因緣有生滅相,彼法則無生滅。以彼法本空無故。

  彼真如實相,本不於出沒,諸法於是時,自生於出沒。

  真如實相,即畢竟空也。故彼真如實相,本無出沒生滅也。空性隨緣假現萬法,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故諸法於是時,自生於出沒。自生於出沒者,生是空生,滅是空滅。故無生而生,生而無生。無滅而滅,滅而無滅。

  是故極凈本,本不因眾力,即於後得處,得彼於本得。

  極凈本者,畢竟空也,自性清凈心也。因緣無性,即是畢竟空,即是自性清凈心,故非因眾緣之力而生也。此畢竟空,此自性清凈心,覺者非得,迷者非失,處垢不染,修治不凈。故曰即於以後得道之時,不過得彼本覺而已。

  「爾時地藏菩薩聞佛所說心地快然。時諸眾等無有疑者。知眾心已。而說偈言

  我知眾心疑所以殷固問如來大慈善分別無有餘

  是諸二眾等皆悉得明瞭我今於瞭處普化諸眾生

  如來之大悲不舍於本願故於一子地而住於煩惱」

  爾時地藏菩薩聞佛所說,心大歡喜。與會大眾,皆無有疑惑。地藏菩薩知眾生心已,以偈贊嘆說。

  我知大眾心中有此疑惑,所以才殷勤請問於佛。蒙如來慈愍,分別解無餘。

  是諸二眾等,或謂出傢在傢二眾,或謂男女二眾。於此法皆悉明瞭。我今發心,以此明瞭之法,普化一切眾生。

  如來大悲,不舍度生之本願。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視一切眾生如一子者有二義,一者平等視一切眾生;二者情重殷切,如人僅有一子也。以如是故,如來入娑婆度眾生,而住於煩惱之地。

  「爾時如來而告眾言。是菩薩者不可思議。恒以大慈拔眾生苦。若有眾生。持是經法。持是菩薩名者。即不墮於惡趣。一切障難皆悉除滅。若有眾生。無餘雜念。專念是經如法修習。爾時菩薩。常作化身而為說法。擁護是人終不暫舍。令是人等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等菩薩。若化眾生。皆令修習如是大乘決定瞭義。」

  自此以下,系流通分。

  爾時佛向大眾,贊嘆地藏菩薩說,此菩薩功德不可思議,以大慈悲救拔眾生之苦。

  繼而稱贊功德說,若有眾生持此《金剛三昧經》,及持地藏菩薩名號者,便不墮地獄餓鬼畜生三惡趣。並且一切障難皆悉除滅。若有眾生,無有餘雜念,專念此《金剛三昧經》而修習者,地藏菩薩常以化身而為此人說法。擁護此人,終不暫相舍離。令是人等速得無上菩提。

  汝等眾菩薩,若度化眾生時,皆應令其修習此大乘決定瞭義之《金剛三昧經》。

  「爾時阿難從座而起前白佛言。如來所說大乘福聚。決定斷結。無生覺利不可思議。如是之法。名為何經。受持是經得幾所福。願佛慈悲。為我宣說。佛言。善男子。是經名者不可思議。過去諸佛之所護念能入如來一切智海。若有眾生持是經者。則於一切經中無所悕求。是經典法。總持眾法。攝諸經要。是諸經法。法之系宗。是經名者。名攝大乘經。又名金剛三昧。又名無量義宗。若有人受持是經典者。即名受持百千諸佛如是功德。譬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思議。我所囑累唯是經典。」

  阿難尊者請問經名,以便後世流通修習。先行贊嘆是經為大乘福聚,決定斷結,乃無生覺利,不可思議。繼則請問經名,及持經功德。

  佛回答時,亦先贊嘆此經,為過去諸佛護念,能入如來一切智海。如此經典,總持眾法,攝一切經要,是一切經法之所宗,此經名為《攝大乘經》,又名《金剛三昧》,又名《無量義宗》。

  繼說持經功德。受持此經者,即為受持百千諸佛經法之功德,以此經能持諸法故。受持此經之功德,譬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思議。佛言我所囑累後世流通者,唯有此經。因為此經攝一切法故。

  囑累者,付囑流通也。若從佛旨得名,則囑者付囑,累者煩爾弘揚。若從菩薩敬順立名,囑者頂受所囑,累者甘而弗勞。若從授受合論,囑是佛囑,累是菩薩頂受。

  「阿難言。雲何心行雲何人者。受持是經。佛言。善男子。受持是經者。是人心無得失。常修梵行。若於戲論。常樂靜心。入於聚落。心常在定。若處居傢。不著三有。是人現世。有五種福。一者眾所尊敬。二者身不橫夭。三者辯答邪論。四者樂度眾生。五者能入聖道。如是人者受持是經。」

  阿難問以何心行受持此經?何等人能受持此經?

  佛言,受持此經者,要心無得失,即心無人我是非也。要常修清凈梵行。要於戲論,心常不動。徒取名言相,而無實義之言說,名曰戲論。入城邑聚落時,心常在定。若於處傢時,心不貪著欲有色有無色有。如是心行,乃可受持此經。

  是人現世即得五種福。一者眾所尊敬。二者身不橫死夭折。三者能辯答邪論。四者樂度眾生。五者入佛之聖道。如是之人,能受持此經。

  「阿難言。如彼人者。度諸眾生。得受供養不。佛言。如是人者。能為眾生作大福田。常行大智。權實俱演。是四依僧。於諸供養。乃至頭目髓腦。亦皆得受。何況衣食而不得受。善男子。如是人者。是汝知識。是汝橋梁。何況凡夫而不供養。」

  阿難問,此人得受供養不?

  佛言,此人能為眾生作大福田,常行大智。常行大智者,修無上菩提行也。權實二智俱能演說。是四依僧,上根利智比丘,依於四行,能入聖道。四行者,一、著糞掃衣,二、常乞食,三、樹下常坐不臥,四、食腐爛藥。如是行者,速入聖道,名四依僧。

  如是之人,頭目髓腦,皆可接受供養,何況衣食等四事供養呢?如是之人,亦是你阿難的善知識,亦是你阿難得度的橋梁,你亦應供養之,更何況凡夫而不供養?

  「阿難言。於彼人所。受持是經。供養是人。得幾所福。佛言。若復有人。持以滿城金銀而以佈施。不如於是人所。受持是經一四句偈。供養是人不可思議。善男子。令諸眾生持是經者。心常在定不失本心。若失本心當即懺悔。懺悔之法是為清涼。阿難言。懺悔先罪不入於過去也。

  佛言如是。猶如暗室。若遇明燈。暗即滅矣。善男子。無說悔先。所有諸罪。而以為說入於過去。」

  阿難言,於彼人所,受持此《金剛三昧經》,供養受持此經人,得幾所福?

  佛言,若人以滿城金銀佈施,不如於是人所,受持此經一四句偈,及供養是人,其功德不可思議。以滿城金銀佈施,其功德猶可思議。受持此經,供養是人,其功德不可思議也。佛說此經時,在王舍大城,故此譬喻,當依王舍大城而言。

  善男子!令諸眾生持此經者,心常在定,不染不著,不失其自性清凈心。若失本心,當即懺悔。若行如是懺悔,即獲清涼,無有惱亂也。

  阿難言,懺悔先所作罪,其功德力,能不能消滅過去罪業呢?

  佛言,如是,其功德力,能除過去罪業。猶如千年暗室,一旦遇到明燈,黑暗即刻消滅。善男子!縱然無說懺悔先所有諸罪,而為說如是懺悔法,其功德力亦入於過去,滅過去諸罪也。

  「阿難言。雲何名為懺悔。佛言。依此經教入真實觀。一入觀時諸罪悉滅。離諸惡趣當生凈土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說是經已。爾時阿難。及諸菩薩。四部大眾。皆大歡喜。心得決定。頂禮佛足。歡喜奉行。」

  阿難言,既然有如是大功德力,其懺悔法,雲何懺悔呢?

  佛言,其懺悔法,便是依此經教,入真實觀。入真實觀者,入實相觀也。一入真實觀,諸罪悉滅。

  入真實觀者,便知一切罪業,皆是虛妄所造,虛妄受苦。若轉妄心,而依真實,便得諸罪消滅。猶如一燈能破千年暗也。

  諸罪悉滅,便得離諸惡趣。因為一切惡趣,皆悉妄心所現也。既離惡趣,便當生凈土,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矣。

  佛說是經已,阿難及諸菩薩,出傢二眾在傢二眾等四部大眾,皆大歡喜,心得決定真實。頂禮佛足,歡喜奉行。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