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決疑論》講記(九)
《坐禪三昧經》(二卷,鳩摩羅什譯)卷上:“第五法門治等分行,及重罪人求索佛,如是人等當教一心念佛三昧。”經雲:
專心念佛不令外念,外念諸緣攝之令還。如是不亂,是時便得見一佛、二佛乃至十方無量世界諸佛色身,以心想故,皆得見之。……爾時惟觀二事:虛空佛身及佛功德。更無異念,心得自在,意不馳散,是時得成念佛三昧。
若心馳散,念在五塵,若在六覺者,當自勖勉,克勵其心,強制伏之。如是思惟:人身難得,佛法難遇。故曰:“眾明日為最,諸智佛為最。”所以者何?佛興大悲,常為一切故,頭目髓腦,救濟眾生,何可放心不專念佛而辜負重恩?
若佛不出世,則無人道、天道、涅槃之道。若人香華供養得至涅槃,雖然,猶負佛恩。設當念佛空無所獲,猶應勤心專念不忘,以報佛恩,何況念佛得諸三昧智慧成佛,而不專念!是故行者,常當專心,令意不散。(《大正藏》第15卷276、277頁)
本經先述對治貪欲、瞋恚、愚癡煩惱之法,而以修行“念佛三昧”為對治“等分”煩惱之法門。何謂等分?等分即凡夫的妄情。如《圓覺經·文殊問章》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瞭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大正藏》第17卷913頁中、下)
等分,亦名同分、有分。根、境、識三者互相交涉,各作其自業,名曰同分、有分或等分。(《俱舍論》卷三,《大正藏》第29卷10頁)《順正理論》卷六雲:“雲何同分、彼同分義?分謂交涉,同有此分,故名同分。雲何交涉?謂根、境、識更相交涉,即是展轉相隨順義。或復分者,是已作用,更相交涉。故先說言,若作自業,名為同分。或復分者,是所生觸(五遍行心所之一),依根、境、識交涉生故。同有此分,故名同分,即同有用,同有觸義。與此相違,名彼同分。”(《大正藏》第29卷362頁)
根、境、識互交,妄由斯起。由此可知,修行念佛,實為返妄歸真之要道。
諸大乘經,如《華嚴經》、《法華經》、《大寶積經》、《大方等大集經》、《坐禪三昧經》、《目連所問經》等,皆贊凈土,不可勝舉。
你既然認為“諸祖誠言,斷可依憑”,那麼,百丈祖師、龍樹、馬鳴大菩薩、阿難、迦葉尊者、佛說凈土諸經、六方諸佛勸信,難道反而不“斷可依憑”嗎?佛與祖師說經造論垂教凈土,難道是留給後世“罪藪”嗎?你既然以祖語為可憑,那麼,你不是應該同樣地信憑百丈祖師乃至六方諸佛嗎?
(2)進征喪本失末:既不信諸佛等之本,則何有於六祖、趙州?
【論文】如謂六祖、趙州等不可不信,則龍樹、馬鳴、阿難、迦葉、釋迦、彌陀、六方諸佛、諸大乘經,更為不可不信。若謂諸佛諸祖諸經皆不足信,又何有於六祖、趙州為哉?
論主運用論理學——印度稱因明,因對方犯瞭“自語相違”的過失,利用對方的邏輯駁倒對方,使他無言可答。
中國古書謂“自相矛盾”,矛和盾,一為進攻用的武器,一為防禦用的武器。古時有人同時販賣這兩種武器,當街叫賣,拿起矛來誇耀說:這是最好武器,無可抵擋。又拿起盾牌說:這是最好盾牌,沒有武器能穿透。眾中一人說:拿你的矛刺你的盾,看看如何,好嗎?販賣者瞪著一雙眼,半天說不出話來。凡是“自語相違”者,一遇明眼人,就要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果報。
(3)喻征:膚見淺識
【論文】見近而不見遠,知小而不知大,如鄉民慕縣令之勢力而不知皇帝之威德,小兒見銅錢而即拾、遇摩尼寶珠而不顧也。
此中兩喻,都很形象、很貼切,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上座師那種知見的膚淺,更加深刻地領會到凈土法門的偉大。這裡的譬喻,頗寓深意,吾人讀此,不可草率翻過。
首先釋“摩尼寶珠”。摩尼寶珠,梵語真陀摩尼(Cinta-mani),亦稱如意寶珠,謂此珠能隨意欲而雨諸寶物,以滿足需要。《大寶積經·賢護長者會(明本)》(卷一百一十)雲:“如彼如意珠,千金剛破,終不可壞。有此功能,隨意所念,皆悉克果。”(《大正藏》第11卷620頁中)《雜寶藏經·婆羅門以如意珠施佛出傢得道緣》(卷七)說,南天竺有一婆羅門,得一如意珠,無人能為識別。後至佛所,“佛言:此珠磨竭大魚腦中出。魚身長二十八萬裡,此珠名曰金剛堅也。有第一力耐(功能),使一切被毒之人,見悉消滅,又見光觸身,亦復消毒。第二力者,熱病之人,見則除愈,光觸其身,亦復得差(讀chài,同“瘥”, 病愈)。第三力者,人有無量百千怨傢,捉此珠者,悉得親善。”(《大正藏》第4卷481頁上)
關於如意寶珠的種類,亦非一種,有天上的和人間的區別。如《大智度論》卷五十九說:“是寶珠有二種:有天上如意寶,有人間如意寶。諸天福德厚故,珠德具足;人福德薄故,珠德不具足。”(《大正藏》第25卷478頁中)關於如意寶珠的質料和來歷,亦有種種。如同論雲:“問曰:摩尼寶珠,於頗梨、金、銀、車磲、瑪瑙、琉璃、珊瑚、琥珀、金剛等中,是何等寶?答曰:有人言,此寶珠從龍王腦中出,人得此珠,毒不能害,入火不能燒,有如是等功德。有人言,是帝釋所執金剛,用與阿修羅鬥時,碎落閻浮提。有人言,諸過去久遠佛舍利,法既滅盡,舍利變成此珠,以益眾生。有人言,眾生福德因緣故,自然有此珠,譬如罪因緣故,地獄中自然有治罪之器。”(同上,478頁上)
摩尼寶珠義,略說如上。
其次,在大乘經論中,多以發大菩提心、實踐難行能行的菩薩道,亦即修行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喻如摩尼寶珠能饒益一切眾生,能成就無上菩提。所以,印光法師論文中所說“近”、“小”、“鄉民慕縣令”、“小兒拾銅錢”,其實寓有修行人發心羸劣、薄弱的含義。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五百大阿羅漢等造,玄奘法師譯,共200卷)第102卷,將“不時解脫”[1]大阿羅漢,成就“不動心解脫”,能自利利他,喻如摩尼寶珠。如論雲:“問:何故不動心解脫,說名末尼寶耶?答:以不動心解脫堅牢故、勝妙故、無過故、明徹故、無垢故、清凈故、難得故、可愛樂故,名末尼寶。復次,以不動心解脫能破無明暗故,名末尼寶。……復次,以不動心解脫能除煩惱塵垢故,名末尼寶。……復次,以不動心解脫能饒益諸有情故,名末尼寶。如如意珠,置高幢上,隨意所樂,雨諸寶物,充濟百千貧匱有情。”(《大正藏》第27卷526頁中、下)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發菩提心品》(唐·般若譯,共十卷)卷二,佛對慈氏菩薩說,若有人“欲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應當先發五種勝心。雲何為五?一者,於諸有情普發平等大慈悲心;二者,於一切種智心不退轉;三者,於諸有情起親友想,於險難中誓當救護;四者,常於有情起負債想;五者,恒懷慚愧,何時償畢。能發如是五種心者,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正藏》第8卷874頁下)接下來,經文以一商人赴海求如意珠,用濟親族貧苦的種種艱險的經歷和遭遇魔難等故事,說明菩薩修道若值障難,唯應“轉增勇猛,發三種心。雲何為三?一者,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生死已來,皆我所親,或為朋友,現受苦惱,未得免離,如何退還?二者,一切眾生從無始已來,給我衣食,憐愍我深,今受輪回,苦難非一,雲何未報,乃生退心?三者,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皆我眷屬,策役驅使,轉相呵責,未曾少分酬報彼恩。以是因緣,不應退屈,更增勇猛,求證菩提。若證菩提一切智寶,用濟生死苦難眾生,是名菩薩摩訶薩於大乘中,一心修行得不退轉”(《大正藏》第8卷874-875頁)。修行凈土者,正宜如是發心。
修行凈土法門,憑信願行資糧求生凈土,但得往生,便可以穩當地實現“證菩提一切智寶,用濟生死苦難眾生”、“於大乘中,一心修行得不退轉”的境地。所以說,印光法師論文中所說的“見遠”、“知大”,以及用“皇帝之威德”和“摩尼寶珠”為喻者,意實在此!
以上“結征”一段論文,為“決理疑以起願”一節末後的歸納和總結。其特點是:以其人的邏輯,來否定其人所認定的宗旨,以駁正其人的錯誤知見。
論主印光法師在“決理疑”一節文中,將末世以降具有重大的、帶有普遍性的、存在於我佛教門中某些參學者的知見問題一一揭示出來,加以研討,進行深刻而切要的剖析。以具有說服力的論證和善巧貼切的譬喻,指示這些帶有原則性的、關系到正法眼藏和法身慧命問題的是非曲直,並警示此中利害,指出嚴重後果。然後,在這“結征”一段文字中,加以歸納而評決之。
論主以“何不”、“又何不”、“不可不”,句尾用“乎”字,擲地有聲、鏗鏘有力的語氣,一氣呵成,共為十番論證,十個“乎”字,宜高著眼!凡真為生死而發心追求佛道者,其正見、正知、正信,必定由此生起而不可動搖矣!
正宗分之(三) 決行疑以利修
1、揭流俗知見
(1)論主征問
【論文】汝還知永明《四料簡》所示禪凈有無、利害得失乎?夫永明乃彌陀化身,豈肯貽人罪藪、謗正*輪、疑誤眾生、斷滅佛種乎?
前面,關於《彌陀要解》、《華嚴經》以及寂光理性等方面問題,皆假上座師之口,番番對論,一一剖析,無不明瞭。
在這裡,論主自己拈出永明《四料簡》,作為從正面闡釋凈土法門的依據。《四料簡》著重在“有禪”、“有凈”的“有”字上,所以,這不僅僅是理論問題,更著重在修持方面。經過修持,才能獲得這個“有”,所以科判為“決行疑以利修”。
料簡:亦作料揀,品評、選擇的意思,原義多指人才、人品,謂精簡政事官吏。“料簡”一詞,見漢《平輿令薛君碑》:“料揀真實,好此徽聲。”漢·蔡邕《蔡中郎文集》三《太尉楊公碑》:“‘沙汰虛冗,料簡真實。’”(《辭源》第2冊)
論主高揭法王印,示以正法眼,謂永明乃彌陀化身等,然而,上座師卻並不以為然。
(2)上座陳見
【論文】彼曰:永明料簡,語涉支離,不足為法。何以言之?彼謂“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若如所說,則今之禪者,類多皆看念佛的是誰,又有住念佛堂長年念佛者,彼皆現世能為人師、來生即成佛祖乎?又雲“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今之愚夫愚婦,專念佛名者處處皆有,未見幾人臨命終時,現諸瑞相,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也。故知永明料簡,為不足法。
論主欲正釋《四料簡》的真實要義,先假上座師之口,引出在教內甚為普遍存在的對於《四料簡》的謬誤的流俗知見。
(3)論主指要
【論文】餘曰:汝何囫圇吞棗、不嘗滋味之若是也!夫永明料簡,乃大藏之綱宗,修持之龜鑒。先須認準如何是禪,如何是凈,如何是有,如何是無,然後逐文分剖,則知字字皆如天造地設,無一字不恰當,無一字能更移。吾數十年來,見禪講諸師所說,皆與汝言無少殊異。見地若是,宜其禪與凈土,日見衰殘也。
囫圇吞棗,不嘗滋味,謂上座雖然讀過《四料簡》,卻沒有消化得瞭。教內一般人,多犯此通病。
乃大藏之綱宗,修持之龜鑒,是論主對永明《四料簡》的評價。綱,謂網繩;宗,謂歸趣;龜,謂古時吉兇禍福以龜甲占卜的文字定奪之;鑒,即鏡,能照見妍媸好惡。龜鑒,即軌則。“綱宗”是就一大藏教教理而說,“龜鑒”是從許多法門的修持而言。教理應正確信解,修持應獲真實利益。
先須認準如何是禪,如何是凈,如何是有,如何是無。禪、凈、有、無這四個字,是開啟《四料簡》法藏的鑰匙。先須明瞭、明確這四個字在《四料簡》中的定義。明瞭、分清楚這四個字的含義,是正確理解《四料簡》的前提,或雲基礎、出發點。這四個字,是《四料簡》的著眼點。
教中不少的人不能正確理解《四料簡》,囫圇吞棗,不嘗滋味,產生許多誤會:說《四料簡》是“抑禪揚凈”,或說是“謗禪贊凈”;或說這是後人偽造,永明祖師決不會有此文字;等等。
印光法師自從於陜西省終南山南五臺蓮花洞禮道純和尚為師出傢以來,歷參諸方,後居普陀山法雨寺潛修。民國初年52歲時,凈業有得,因緣時至,出世弘法利生。他“數十年來”,發現“禪講諸師所說,皆與汝言無少殊異”,這就是法門之中最成問題的大事情瞭。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抱有上座師這樣知見的人,不是一般普通的信眾,而是對普通信眾負有領導責任的“禪講諸師”,即參禪的禪師和講經的法師。這些領袖法門的人物抱有這樣的錯誤知見,影響最大,故雲:“見地若是,宜其禪與凈土,日見衰殘也。”
印光法師菩薩心腸,代佛宣揚,欲為利益廣大眾生,對此關系到“正法眼藏”、“人天眼目”的重大問題,豈忍坐視?乃於自己大事瞭辦之後,出世利生的初期(民國初年),奮筆疾書,撰為此文,何啻長夜明燈、昏途寶炬!
2、先釋禪、凈、有、無
(1)請問
【論文】問:何名禪凈及與有無?請垂明誨。
上座師虛心請教:何謂禪?何謂凈?何謂有禪、有凈土?何謂無禪、無凈土?這是正確領會《四料簡》的關鍵之所在。
(2)答釋
①釋禪、凈——約教理
【論文】答:禪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門所謂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宗門語不說破,令人參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實即無能無所、即寂即照之離念靈知、純真心體也。(原註:離念靈知者,瞭無念慮而洞悉前境也)凈土者,即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凈土,自性彌陀也。
禪和凈土的定義,是屬於佛教教理問題。教理是佛的遺教,即法,是客觀的、真實的、究竟的真理。三世諸佛皆以法為師,所以,這是任何人所不能改易的。吾人通過此論明示,首先須明瞭禪凈的定義,俾便正確地理解永明《四料簡》的真實義。
禪,畢竟為何物?論主簡直而言,即為“真如佛性”,即為“純真心體”,即為“離念靈知”。此中,如果說真如佛性、純真心體等詞語,猶可於言詮中領解,則“離念靈知”便不那麼簡單瞭,便不容許那麼馬虎草率地對待瞭。萬古以來,吾人掙紮在無邊的生死大苦海中,其實就是為此“念”之所誤!何謂真如佛性、純真心體?如《大乘起信論》雲:“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大正藏》第32卷576頁上)這就是汝我及一切眾生的“所謂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這也就是上齊諸佛的本來面目。
同論又雲:“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同上)一心真如,離名絕相。因言遣言,其可遣者皆為妄,不可遣者為真。
同論中又說:“問曰:若如是者,諸眾生等,雲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同上)隨順得入,是謂觀智,即知一切法雖說而無有可說,雖念而無有可念。如是方便隨順,亦即“若離於念,名為得入”。印光法師在論文中以括弧註曰:“離念靈知者,瞭無念慮而洞悉前境也。”“瞭無念慮”,即同“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以離念境界,唯有證得,乃可相應,故曰“得入”。
此“無能無所、即寂即照之離念靈知、純真心體”,究為何物?不妨更以佛語證之。《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瞭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剌密諦譯,共十卷)卷二,經文雲:“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雲何於中有是、非是?”(《大正藏》第19卷112頁中)在諸佛及大菩薩的境界當中,凡夫日常生活中的“見與見緣,並所想相”,猶如患貧血癥的人蹲起之際,覺得金星亂飛,“如虛空華,本無所有”,即指此情景,亂竄的金星本來是不存在的,本來完全是“菩提妙凈明體”。
經文次節雲:“本是妙明無上菩提凈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同上112頁中)此中,“妙明無上菩提凈圓真心”、“菩提妙凈明體”,吾人似可理解《大乘起信論》所謂“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的“不生不滅”的“心真如”,亦即印光法師論文中所註釋的“禪”義。
茲據蕅益大師《佛頂文句》,將“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雲何於中有是、非是”稍為說明:
“見”者,八識能緣之見分。“見緣”者,八識所緣之相分。此二即是依他起性,如以麻為繩,亦如依於真月捏成二月也。“所想相”者,於此相見二分,不瞭唯是依他起性,妄生我法二執,名為遍計執性。如以繩為蛇,亦如迷天上月、捉水中月也。
“如虛空華,本無所有”者,不唯遍計本空,抑且依他如幻。如麻上不唯無實蛇相,亦並無實繩相;真月不唯無影相,亦並無二相也。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者,以真如不守自性,於自證上幻成見相二分;隻此二分,全是自證之體。所謂正隨緣時,而常不變,如繩(蛇)二分,全體皆即是麻,如天二月,全體即是真月,雲何可分“是”與“非是”耶?
此“菩提”,亦指四智菩提。所謂第八識之見相二分,元是大圓鏡智菩提妙凈明體;第七識之見相二分,元是平等性智菩提妙凈明體;第六識之見相二分,元是妙觀察智菩提妙凈明體;前五識之見相二分,元是成所作智菩提妙凈明體。
寂照不二,故“妙”;照而常寂,故“凈”;寂而常照,故“明”。
(《蕅益大師全集》第6冊3875頁)
徹悟禪師《我空》偈曰:
三心澄湛波間月,四大紛紜空裡花。
擬向個中尋主宰,程途萬裡未雲賒!
禪,最為關鑰者,是令人“參而自得”。所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是禪的特色。古雲:“大道從來不屬言,擬談玄妙隔天淵。直須能所俱忘卻,始可饑餐困則眠。”
何謂凈土?凈土者,為本師釋迦如來以大慈悲心無問自說、天下諸宗共同奉為修持日課的《佛說阿彌陀經》等凈土經典,以及西天東土馬鳴、龍樹、曇鸞、智者等諸祖垂述諸論典,以此為依據,憑行人深信切願而勵行持名念佛,求生西方,往生凈土。此則全憑事修而非關空談理性的所謂唯心凈土、自性彌陀。以吾人縱然全具理性功德,卻也正因如此,才必須全憑事修有功,方得顯現而獲受用。否則,縱然聰明透頂,能說得天花亂墜,亦無濟於事。
吾人當知,凈土法門者,實為因地法藏比丘、果上阿彌陀佛為利樂有情而莊嚴凈土、度脫上聖下凡一切眾生的法界一大緣起。《華嚴》經王,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歸宗結頂的究竟,豈徒然哉!吾人當深思之,當深思之!
(待 續)
【註 釋】
[1]阿羅漢證“無生果”,有“時解脫”和“不時解脫”的差別。前者為信行鈍根,須待時及緣具,方得解脫。後者為法行利根,能於一切時,隨所樂欲,進修善業,不待緣具而得解脫。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