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變寶蓮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毛毛蟲變蝴蝶 作者: 道證法師2022-08-28

  毛毛蟲變蝴蝶—缺陷變寶蓮

  道證法師講述

  1、缺陷變寶蓮(石蓮的啟示)

  2、大虧變大福(老娘的故事)

  3、執著變灑脫(改變價值觀,就離苦得樂)

  4、愛情變道情(臨別諾言的實踐)

  5、大浪變搖籃(觀音奇感)

  6、散亂變專註(石頭狗)

  7、願力變事實(往生者的托夢)

  8、個性變覺性(勿作習慣的奴隸)

  9、委屈變自在(一樣境界,異樣心境)

  10、雜音變佛聲(在種種背景中‘歡喜念佛’)

  11、大難變大願(愛心老師念佛感應記)

  12、開刀變觀光(手術念佛遊蓮池)

  13、屠夫變菩薩(最珍貴稀有的微笑)

  14、病兒變佛子(復活少年的祈禱)

  附錄—電視帶大的孩子/雷久南博士

  當病時,先父寫瞭一張卡片給我。

  卡片上隻寫瞭幾句話,

  是對我非常重要的啟示,

  也是讓我深深感恩的話~

  他問我說:

  ‘毛毛蟲是怎麼變成蝴蝶的?

  是誰幫它化妝?

  是誰教它飛行?

  為什麼它能由一隻長得又醜、走路又慢的毛毛蟲,

  變成一隻又美又會飛的蝴蝶?’

  毛毛蟲既能變蝴蝶,

  缺陷也可變寶蓮。

  凡夫也能變成佛!

  缺陷變寶蓮—石蓮的啟示

  受損的一葉,可以長出更莊嚴、完整的一朵!

  有一次有人送給我一盆石蓮,是深綠色,葉子比較寬的品種。有一天我發現有一隻蟲住在石蓮裡,咬掉瞭好幾片的葉子,一朵石蓮花變成有缺陷,缺瞭好幾葉,但是過不瞭幾天,竟然每一片葉子受損的地方都長出一朵小小的石蓮,而且是整朵的,變成瞭花中之花,比原來更巧妙綺麗、更莊嚴又可愛!我看瞭好感動,感動得向石蓮合掌,感謝它的說法,因為它教瞭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去掉一葉可以長出一朵,受損的地方,可以變出一朵更莊嚴、更完整的蓮。

  修行—修改缺陷,新生成千葉寶蓮

  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這樣,我們修行的過程也是這樣,‘修行’就是修改行為—把原來的錯誤缺陷修正新生,變成一朵完整的‘寶蓮’。我忽然間體會到,每天早課所念的楞嚴咒前偈—

  ‘光中湧出千葉寶蓮

  有化如來坐寶華中’....

  可能佛的千葉寶蓮,就是這樣修來的吧!‘去掉一葉,長出一朵’,每去掉一葉,就長出一朵新的;去掉小葉的,可以長出大朵的,就這樣不斷‘改過生智慧’,成就瞭光明千葉寶蓮。如來,就坐在這樣的寶華中。同樣的污泥,會用的,開出蓮花;不會用的,就是被污染。同樣犯過、有缺陷,肯虛心修改的,成就千葉寶蓮;不肯改的,就是枯損石蓮。

  把人生的缺陷,變成寶蓮

  我們的人生中,常有很多令人苦痛的缺陷。有人是遭婚變被拋棄、有人是親眷喪亡、有人是遇天災地變、疾病、車禍、有人是怨憎相逢、苦不堪言、有人是事業失敗、境遇坎坷......種種不如意,都猶如石蓮的受損、缺葉。但是,隻要我們拿出石蓮的精神,每一個缺陷,都可以綻放出更美好莊嚴的寶蓮。

  下面是活生生的實例......

  大虧變大福—老娘的故事

  目前的社會,婚姻的變化是很普遍的,很多人都因為自己的先生或者太太喜歡上別人,甚至離開瞭傢庭感覺到很痛苦,內心很不甘願。

  被棄無怨,自得其樂!

  我認識瞭一位老菩薩,大傢都很尊敬她,稱呼她—老娘。她是我所看到,唯一遇到婚姻的大變化—先生背叛她再娶別人,她卻沒有怨言的人,她的度量和慈悲,終於感化瞭她的先生,發出最後的懺悔,而她自己也一直過著清凈、歡喜念佛的日子。我時常向一些被丈夫背叛而很哀怨的太太說老娘的故事,希望大傢學習老娘,把心放寬、把眼光放遠些,看清楚人生的真義,給自己快樂自在的生活。

  慈護情敵,乃至情敵之子

  老娘是一個很孝順的人,她從兩歲開始就懂得拿拖鞋給爸爸換。她結婚幾年以後,她的先生就喜歡上另外一個女人,而且經常和那女人出去外面遊玩,甚至都沒有回來傢裡住,老娘從來不曾和她先生為這件事吵鬧過一句話。她並不是哀怨地勉強忍耐,她是有智慧,知道吵鬧並沒有用,她有智慧能夠放下憂愁、得自在,她很平靜、安份守己地做自己應該做的工作,照顧孩子、種田,甚至賺錢維持生活。她的先生和那位新的女朋友(以下稱為小姨),又生瞭一個孩子,不但如此,而且還把那個孩子,帶回來丟在傢裡,他們兩個又出去遊玩!這種事情相信一般人遇到瞭都會很憤慨,沒有辦法忍耐。但是老娘看那個孩子沒有人照顧很可憐,她就很慈悲地幫他喂奶,背著他出出入入做工作,甚至種田的時候也背著他去,不方便背的時候,就會用雨傘幫他遮好,放在好照顧的地方。全村的人看到老娘的行為都笑她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竟然會這麼認真去照顧情敵仇人的孩子!但是老娘並沒有那樣想,老娘的心很清凈、慈悲,她隻是感覺孩子沒有人照顧不行,就自己發心去照顧他,也不管他是什麼人的孩子。老娘不是愚蠢,是大智大慈。

  那個孩子一直到長大成人,都認為老娘就是他的親生母親,他甚至不敢相信,那位小姨才是自己的親生媽媽。後來老娘的先生還把小姨帶回來傢裡住,老娘也一直對他們很好,甚至她還幫小姨做月子,從來不曾說一句不歡喜或者生氣的話。那位小姨後來得瞭一場病,做過開腦的手術以後變成瞭植物人,一直倒在床上,十多年都不省人事,老娘還去看她,牽著她的手,這位小姨雖然在半昏迷中,但也一直流眼淚,老娘還很慈悲為她念佛,心中都沒有怨恨。

  跪乳報恩的小羊

  小姨的孩子是一個很優秀、有善根,而且很孝順的人。他不但用心照顧變成植物人的媽媽,而且很孝順帶他長大的老娘。有一次我親眼看到一幕,使我非常感動,那個孩子是已經在學校當老師,因為同事們的推薦,他領瞭臺灣省‘十大孝行獎’,他領獎之後就回來跪在老娘的身邊,把獎送給老娘說:‘這一切都是您給我的,我今天領瞭這個獎,還有獎金,一定要拿回來給您’。那個獎是用銅做的,一隻小小的羊跪在羊媽媽的身邊吃奶,我在旁邊看著那個孩子跪在那裡向老娘感恩,老娘拿著念珠一直念佛,笑得很慈祥,她的面容就是活菩薩的面容,我看得一直掉眼淚,感覺到世間真實無私的慈悲和佛心是最相應的。這是何等的念佛人,可以念出這種清凈無私的心懷!實在講,沒有怨恨、內心清凈快樂,也是過一生;很生氣埋怨到死也是過一生。要選擇那一種生活,就看我們的智慧和福報瞭。

  我和煩惱,較不相應!(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老娘的先生,漸漸老瞭、也病瞭。當病重的時候,還是回到老娘的身邊,接受老娘和女兒的照顧;老娘真是慈悲,她全然以平常心,無怨無尤地照顧背叛她多年的‘浪子’,既無求於情感之彌補,也無幸災樂禍,更無報復怨恨。她說:‘我和煩惱,較不相應’,笑得洋溢出念佛人的清凈智慧。八大人覺經說:‘菩薩佈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老娘沒上學,沒讀過這本經,卻很自然地做到瞭。〈註:等念怨親,是平等護念‘怨傢’和‘親人’。〉

  終於感動他回頭念佛—懺悔:‘我這輩子全錯瞭!’

  老娘的先生在七十幾歲快要往生之前,他自己反省一生,就去向老娘說出他的懺悔。他跟老娘說:‘我這一輩子完全錯瞭,我真對不起你。’他懺悔:‘我這一世人攏不對瞭瞭啊!(臺語)’老娘聽瞭隻是很平靜地笑笑說:‘啊!說這些做什麼呢?’,老娘的心真是開闊,完全沒有什麼不平、沒有什麼不甘願、沒有任何怨言,她很平靜地接受先生的懺悔。這是何等的念佛人,可以念出慈悲,沒有怨尤的心懷!她的先生又去阿彌陀佛的面前發露,說出自己的不對,請求阿彌陀佛慈悲原諒,接引他去西方極樂世界,就在他摯誠發露之後,念佛念不到幾分鐘,就很清楚明白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為他助念的人說:‘我們親眼看到他由那張床,自己換到這張美容床,差不多十五分鐘就清清楚楚念佛往生瞭。’

  佛太瞭解‘錯誤百出的我們’,大慈接引,終不舍棄

  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太瞭解我們凡夫是錯誤百出的,常常都是‘歸世人不對瞭瞭(臺語)’—一輩子都錯瞭。佛給我們最後臨終真誠回心懺悔的機會—臨終假如可以懺悔,念十聲阿彌陀佛,真正發心想要去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不會舍棄,一樣會來接引我們;就怕我們一向都放縱自己的感情和個性,總認為自己是對的,不知道回頭懺悔念佛。

  阿彌陀佛幫我“顧條條”—攝取不舍

  有一次老娘生病行動不便,我去探望她,她笑得很可愛,又滿足又充滿信心告訴我說:‘阿彌陀佛在我的嘴,阿彌陀佛在我的心’,她用臺語說:‘阿彌陀佛幫我顧條條。’(臺音‘顧條條’,原意是‘顧得緊緊的’。)我以音會義,別解‘顧條條’—也就是每一條都照顧,不論大條小條,沒有一條照顧不到,這正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的照顧。隻有很老實、親切念佛的人才可以體會到阿彌陀佛真是幫我們‘顧條條’。她體會到瞭觀無量壽佛經的經義:佛一一光明,遍照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老娘每天大清早都要用自己種的花去供養佛,她說用自己種的花去供養佛,抬頭一看,佛都笑咪咪的。

  阿彌吃佛幫我顧條條—火災也會熄

  老娘的女兒,是慈濟功德會委員。有一次,她到花蓮開會,留老娘和一位基督教女友在傢。忽然間,老娘接到女兒由花蓮打來的電話,請老娘快到樓上的佛堂看一看。老娘莫名其妙,不知所以然,但也上樓去看。一看!嚇一跳,佛桌的腳,和部份桌面都燒焦瞭,可見曾著過相當大的火,否則那種木料是不易燃著的。仔細看,原來火起自佛桌下字紙簍內,未全熄的火柴。而極不可思議的是,那火燒到佛像前,自動全熄瞭。那種景象,不但老娘感極而泣,頂禮感謝佛恩,連基督教的女友也驚異交加,情不自禁跪下來拜佛,流下眼淚。老娘告訴我這件事,還是感嘆:

  ‘阿彌陀佛真的都幫我顧條條!’

  否則,她在傢遇上火災,也不知怎麼辦,她說:‘念佛實在有夠好!阿彌陀佛足好!’(臺語)

  她的女兒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在花蓮拜佛開會間,會忽然很急去打那電話,隻能說:‘感應道交難思議吧!’

  當我們的心真正放下度化眾生,放在念佛,自己的事就真的不用操心,阿彌陀佛會‘顧條條’!

  救山救海,保護地球

  老娘已經八十二歲瞭,她每天還可以煮很好吃的菜,供養每一位有緣來到她傢的人。她還很熱心做環保,八十二歲的老人傢不惜辛苦親自去做,也領導大傢做垃圾的分類。她的女兒告訴她說:‘老娘你救山救海、保護地球,功德很大’。老娘就開玩笑說:‘你們都一直這樣誇獎我,讓我一直做不完,也做不累。’

  爭贏的—贏得日後苦果

  讓人的—自得極樂佛果

  有些表面上很平凡的人,內心卻有不平凡的修養和功夫。一般人放不下、必需要計較的,她能放得下,可以讓人;一般人忍得很痛苦的,她很平靜又自在。一般人都喜歡相爭,希望爭取勝利贏一口氣;事實上仔細觀察,爭贏的人並沒有得到什麼,除瞭得到不好的因果和日後的痛苦之外,實在沒有什麼可得啊!而看起來傻傻讓給別人、輸給別人的人,其實也沒有失去什麼;相反地,她(他)得到自在開闊的心,和佛性的慈悲快樂。

  能吃大虧—佛道上占大便宜(福報無限)

  我時常感覺,用不好的手段去爭取一時表面上的勝利,時常會在佛道上吃瞭大虧!而能夠吃大虧的人,時常是在佛道上占瞭大便宜,因為他得到瞭看破、放下的智慧,開發出自己的心量,他(她)的福報是無限的。

  氣‘善變凡夫’,不如念‘佛’(地獄和極樂之別)

  說實在,會變心的凡夫實在不值得去忿恨,不如拿那個精神來念佛,念永遠不變心的佛。如果把和凡夫相爭的力量,拿來供養永不變心的佛,同樣這一輩子結果會有天差地別。不隻是天差地別,是地獄和極樂世界的差別,至於要選擇什麼?就看我們的智慧瞭。

  沒人規定,非痛苦不行

  有一次有一位太太,因為她的先生有新的女朋友,她感覺到失去先生很悲哀、傷心,她每天都在哭訴,希望先生可以回來自己的身邊。她感覺到先生是一種‘沒有就不行’的角色,失去先生她就感覺活不下去,又覺得很沒面子,她哭瞭好幾年還是在哭。事實上,是不是被先生拋棄就要痛苦一生呢?有一天我跟她說:‘我們這些出傢師父都沒有先生,但是也都可以過得很好!像這位老娘她把先生讓給別人,自己清凈念佛,也可以過得很快樂、很自在。世界上並沒有人規定,遇到婚姻的變化,就不痛苦不行啊!’

  當下種樂因!(何必怨恨種苦因?)

  一樣的遭遇,這位老娘可以很清凈歡喜念佛,心都沒有怨恨,又可以圓滿種種功德。為什麼同樣的境遇,我們必須要怨恨、罵一輩子,又哭一輩子呢?老娘以當下的平靜快樂,種下快樂的因,以後必然得快樂的果;而怨恨哭罵的人,以當下痛苦又會種下痛苦的因,以後還是得苦果,你(你)願意選擇那一種呢?

  怨親平等,同歸極樂

  話說,那位小姨成為植物人,在病床上受苦折磨瞭十多年,然而承蒙她的孝子,以及老娘和兒媳的勸導,她在病中,似乎也知道要懺悔念佛。當她初病倒時,老娘的公子,毅然負擔她龐大的醫藥費,也不因她是父親的小姨而虧待她。後來有一位高僧看過她之後,說她是在病中懺悔,修行念佛,將來也會成就。十多年臥床的日子過去,最近她也往生瞭,她的孝子、孝媳為她助念,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大悲願力不可思議,她終於露出瞭安詳的微笑,而且面容、皮膚年輕瞭將近二十歲,令人以為‘認錯瞭人’,不敢相信!知道她往生,老娘還是慈悲如昔,叫自己女兒去為她念佛,並安慰其子。尤其殊勝的,老娘的娘傢,在喪禮時,還作小姨娘傢代表,出來向親友致謝,真是極難能可貴,無嫌、無恨,一團和氣和諧!這樣慈悲包容也並沒有吃什麼虧,也不會失去什麼!相反地,人人心中湧起溫暖的贊頌熱流,佛菩薩必然也笑咪咪稱嘆她們—‘菩薩佈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老娘一傢,用慈悲的心,寫下瞭‘一切怨親,同生極樂’的美好詩篇;也體會瞭阿彌陀佛無私,徹底的悲懷;在五濁、充滿鬥爭的惡世中,圓滿慈父的大願,留下清凈、極樂的一頁—喚醒迷失的人心......

  執著變灑脫—改變價值觀,就離苦得樂

  快樂無憂是名為佛

  禪宗有一位祖師說:‘快樂無憂,是名為佛’,但是我們時常都不快樂,所以一直不能成佛,那怎麼辦呢?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

  我們來想想看,我們為什麼不快樂呢?可能是因為我們失去一樣很喜歡、很寶貴的東西,也可能是失去一個很喜歡的人;比如說先生有瞭外遇,喜歡上別人不回傢瞭,或者是好朋友誤會你(你),你失去瞭一個好朋友;也有可能是聽到一句很不中聽的話或者批評;也可能是工作的成果或者考試成績不如理想;也可能是因為失去一個好機會或者是沒有得到關懷,甚至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發生這些事情,我們就會不快樂呢?

  ‘價值觀’令人不樂

  如果今天丟掉的是一件不太喜歡的東西,我們可能就會覺得很平常啊,心裡不會難過,因為那件東西你覺得不怎麼有價值。

  如果今天是別人失去瞭她的先生,你也不會覺得不快樂,可以說根本就不會受影響。因為別人的先生對你不怎麼重要,你不認為他對你有份量,就是送給你,你也不認為有必要,所以失去瞭也覺得不要緊啊!

  有些話我們聽瞭實在很不合意,譬如說嫌我們不好的話,人傢如果說:‘你為什麼那麼笨啊!做這個是什麼工作啊!考這種什麼成績啊!’,我們聽瞭就會很傷心。第一方面,因為他嫌的是‘我’,我們對自我都有執著,如果他嫌的是別人,我們就不會那麼難過。第二方面,因為我們覺得‘笨’是不好的,‘能幹的’、‘棒的’才是好的。因為我們有這種觀念,認為‘笨’比較沒有價值,‘棒’的才有價值,所以聽瞭那種話才會不高興。

  那一種比較有價值呢?

  其實是不是‘棒的’就比較有價值,‘笨’就比較沒有價值呢?是不是成績好的人比較有價值,成績不好就比較沒有價值呢?這是不一定的。我小時候隨著別人的觀念也有這種想法,但是現在,我完全舍棄這種觀念。有些父母對我說,本來他覺得有幾個孩子很棒很好,結果那些孩子都去留學瞭,沒有一個留在身旁照顧他,當他老瞭,骨節酸痛、行動不便的時候,竟然是那個最笨、不能去留學的孩子留在身邊照顧他,你說是那一種比較有價值呢?

  價值是沒有標準的—隨人心執著而定;執著的愛,使你痛苦

  ‘價值’是沒有標準的,是隨著人心的執著才訂出來的。譬如說,對一個小學生來講,可能一臺電動玩具對他很有價值,但是對我來講,實在沒有必要。所以一個很愛電動玩具的孩子,如果他的電動玩具丟掉瞭,他一定很難過;但是對我來講,我本來就不要,如果丟掉才不會占地方,反而更好。所以可以說,其實不是失去什麼東西會使人痛苦,是你愛那個東西的‘執著’才使你痛苦。假如你有一件貂皮大衣價值連城,可能你會很得意,穿起來很快樂,不過如果丟掉瞭你也會很著急,好幾天睡不著又吃不下;但是對我來講,那種衣服是充滿瞭殘忍的血和淚,我一輩子都不想要那一種衣服。所以價值是沒有標準的,是個人觀念不一樣的,也是隨時在改變的。

  認為有價值,就不能看破、放下

  我們時常說:‘看得破、放得下’。如果你覺得某一種東西,或者是某一件事情還有價值的話,那是不可能看破又放得下的。所以我們必須好好去體會,體會到認為一件事完全沒有什麼特殊的價值,才有可能真正看破,把它放下。

  要怎麼修忍辱?(為什麼會覺得那是種侮辱、壓力?)

  有人問我說:‘要怎麼修“忍辱”?’因為他說他遇到好多困難的境界,實在忍得很痛苦,心裡好像壓一塊石頭。我就回答說:‘你最好不要問我這個問題,因為我自己都不會,怎麼能教你呢?’我真的不會忍辱,強忍和硬忍實在是很痛苦的,我隻會慢慢地去體會,反問自己說:‘為什麼我會覺得那是一種侮辱和壓力,使我必須去忍耐呢?’,我一定是認為某一種情形是有價值的,才會覺得它的反面就是侮辱、是一種難堪的境界,所以才會覺得必須要用到‘忍辱’這種偉大的功夫啊!否則一切都是很平常,哪有什麼需要用到‘忍辱’的大事啊!

  虛‘榮’無價值,則無‘辱’可忍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上廣下欽老和尚在世的時候,有一次一位新聞記者,因為看到大傢供養老和尚的紅包很多,他就動瞭壞念頭,上山去向老和尚威脅勒索。他見到老和尚就把手伸出來向老和尚說:‘把錢拿來,不然我的筆是很厲害的,如果你不把錢拿出來,我就給你寫一篇上報,明天報紙一刊登,保證你全山都沒人要來,沒有半隻蒼蠅、蚊子!’,老和尚聽瞭之後隻是安然自在向他說:‘拜托!你寫愈壞、愈好!隨便你怎麼寫,我不需要人傢恭敬我。人傢如果恭敬我求我加持,我就得每天持大悲咒加持大悲咒水;人傢如果不恭敬我,我正好可以靜靜念阿彌陀佛!’,這位記者一聽,真覺得不同凡響,他說他走過大江南北,沒有看過像這樣的老和尚!真是‘事到無心皆可樂,人到無求品自高’。這種事情在老和尚看起來可以說是很平常啊!可以說根本不必要用到‘忍辱’偉大的功夫。因為我們普通人,一定認為被登報稱譽為‘高僧大德’、‘好人好事’這種事是有相當價值的,所以我們才會怕有反面的情況出現。但是對老和尚來講,他認為報紙刊登你是高僧大德、神通廣大也沒有什麼價值啊!所以寫得多壞也沒有什麼要緊啊!

  榮辱虛名,有價值嗎?沒價值的,放在心中做什麼?

  其實自己好不好並不是要等到別人批評才決定的,如果自己真的不好,那麼即使報紙上寫你有多好,那也沒有用啊!自己如果沒有做壞事,報紙上寫你如何的不好,那也就不是在寫你,跟你也沒有關系啊!我們平常人都認為別人的批評和肯定是有價值的,所以人傢如果說我們是壞人就很傷心,人傢說我們是好人就很安慰,可以說整天隨著別人的批評,心情起起落落。尤其人傢說你不好,而且是冤枉的,甚至歪曲事實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很受傷害,如果又要保持風度,不跟他辯論,這樣就會覺得很委屈,這樣才必須要去‘忍辱’。這種的忍辱如果不用一點智慧去體會、去化解,一直硬忍下來,有時候會忍出病來,一點也不會‘波羅蜜’。我們如果功夫不夠,不會觀空,也可以用價值這個角度來體會,到底那種使我們委屈又放不下的事情,在這個世間有什麼價值呢?有價值的,我們才需要抱著啊!沒有價值的放在心裡面要做什麼呢?

  高僧的價值觀—何其歡喜自在!(兩隻腳扛一個糞筒)

  我認識一位上煌下宗老法師,有一天他坐在一個地方,有人從那邊走過去,本來是向他打招呼,但是他沒註意到,後來那個人就很生氣,罵他說:‘老和尚、老禿驢,你這麼“積屎”(臺語)!’(臺語的‘積屎’,原意是憋大便;引申罵人傢故意不說話、不答腔。)結果老和尚一聽就贊嘆他說:‘唉呀!你今天開瞭大智慧瞭啊!你也知道我就是兩隻腳扛一個糞筒,每天走來走去。’我們平常人如果遇到像這樣,被人傢惡言罵過來,一定跟他理論一番,但是老和尚的價值觀念跟我們不一樣,他認為這哪有什麼價值好理論呢?所以他就贊嘆對方開大智慧,確實我們就是兩隻腳扛一個糞筒,每天走來走去啊!如果口又要出惡言,嘴巴就會變成糞筒的開口。我們可以體會這些老修行的法師,他們的價值觀念和平常人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平常人很懊惱的事情,他們很歡喜又很自在。

  實在講,‘價值’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我們隨時可以調整改變的。

  由‘頭發’體會價值觀的改變—改變價值觀,邁向解脫自在

  再舉一個例子來說,當我生下來的時候可以說是光頭的,隻有幾根細細的毛,稀稀疏疏的,而且長得又黑又難看。我的大姨媽做人很老實,她一看到我,就跟我媽媽說:‘我實在很想稱贊她,可是看來看去都找不到什麼可以稱贊的’,這是我這一生聽到最老實的批評,也許有人認為這不是好話,但對我來講實在是一句最好的話,因為由這一句話開始,我隻可能進步不可能再壞瞭!我一直到兩三歲都還長不出什麼頭發來,即使爸爸給我穿上大紅的衣服,人傢看到他還是向他說:‘郭先生啊!恭喜哦,你又生瞭個男孩’,好不容易大概到三歲多吧,終於長出瞭些頭發來,但是長出頭發後,我第一個動作竟然是拿剪刀把這些頭發剪掉,我記得當時爸爸看到的時候很著急,好不容易才長出的寶貴頭發怎麼剪成這樣!他就趕快拿瞭一支梳子,幫我把頭發梳過來又梳過去,結果還是蓋不滿。在三歲時的心中認為頭發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所以長出來也是把它剪掉啊!

  但是再長大一點以後,因為受瞭同學的影響,漸漸這種沒有價值的頭發,在觀念裡面就變得愈來愈有價值瞭。小學的時候,我留長頭發,媽媽每天都幫我梳頭發,又綁辮子又打個蝴蝶結。我的朋友告訴我說,有人去看電影,被人從後面把辮子給剪斷瞭,我聽瞭以後就很擔心,擔心自己的辮子被人剪斷,所以看電影的時候,還用兩手把兩隻辮子抓著,那時候那兩隻辮子好像很有價值,跟小時候觀念又不一樣。

  到上國中的時候,同學們都很註重頭發,學校規定頭發要剪到齊耳,但是在檢查的時候,有時長一點,老師就說:‘不行,要再剪短一些!’所以大傢時常為瞭頭發多一公分、少一公分在那裡計較。我時常都忘記學校今天要檢查頭發,到上學之前才忽然想起來,就請媽媽趕快幫我剪,媽媽很著急就趕快幫我剪,剪得不整齊,到學校就被同學笑說:‘你的頭發好像是被狗咬的一樣!’這種話當時聽瞭,實在很生氣,回傢就跟媽媽計較:‘您把我的頭發剪得那麼難看,害我被同學笑!’那個時候因為不瞭解頭發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所以時常為瞭一、兩公分的頭發在生煩惱,為瞭一、兩公分的頭發大大影響心情。

  當我就讀於北一女的時候,頭發的問題可以說很熱門,報紙上時常在討論,大傢都很註重‘頭皮上面’的東西,反而不註重‘頭皮下面’的東西。

  後來我研究佛法,看瞭一些修行人、高僧大德的故事,我發現我所尊敬的人‘前十名’都是出傢的修行人,他們都沒有頭發。所以漸漸地我就發現,肯定‘頭發是不重要的’,當這個價值的觀念改變以後,我就不再執著「頭發’這個問題瞭。

  離苦得樂的新發型

  在當醫生的時候,有一天我下班以後就去美容院剪頭發,我一去隻跟理發小姐說:‘前面的頭發要剪到跟眉毛齊’,因為那一晚我已連續值班好幾天很累,所以說完以後就閉目養神,忽然間聽到一聲慘叫,原來那位小姐把我的頭發剪得很短,第一刀剪下去就已經吊在額頭半空中,她害怕得差一點哭出來,不知道第二刀要怎麼下手?坐在我旁邊的另外一位客人,她看瞭就皺眉頭說:‘唉呀!你怎麼把人傢頭發剪成那樣啊!’老板娘一看也一直罵她。我看她實在很可憐,就告訴她說:‘我生下來的時候,我的大姨媽就說,她想要稱贊我,卻找不到什麼好稱贊的,所以我是生下來就很難看,並不是你把我剪成這樣才變難看的,你盡管放心,因為我想要出傢,現在頭發剪短一點也不要緊!’旁邊的人聽我這樣講,大傢都笑起來。那位小姐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她也不敢向我收錢,我告訴她說:‘你工作很辛苦,一定要收錢呀!你不用擔心,念阿彌陀佛就好。’這樣講完我就回去瞭。一回到宿舍,我的室友來開門,她第一眼看到我的頭發就笑得捧著肚子,蹲在地上一直笑。

  她說:‘你去哪裡剪那麼沒有氣質的頭發?我幫你剪還漂亮些!’又說:‘我如果是你,明天才不敢去上班呢!’

  我說:‘不會啊!我上班是為瞭去看病人,跟頭發也沒有什麼關系,我會很高興去上班。’

  隔天早上我去醫院,護士小姐看到我就開始‘哇!’而議論起來—

  她們說:‘郭醫師啊!你怎麼剪這種頭發,難看死瞭!’

  我跟她們說:‘難看是難看,死瞭倒不會,我自從昨天剪瞭這個頭發以後到現在都活得很好!’

  也有人跟我說:‘你怎麼剪這種頭發,這麼沒有氣質呢!’

  我就回答說:‘原來我所有的氣質都集中在那兩、三公分的頭發裡面,剪掉那兩、三公分就沒氣質瞭啊!?’

  我的同事醫師問我說:‘你是什麼事想不開,怎麼弄成這樣啊?’

  我說:‘你看我的額頭不是很開嗎!?’

  有一位病人,她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婦女,她每一次看到我就一直訴苦,很悲哀,因為她的癌已經蔓延到骨頭,所以全身都很痛,本來她一直在告訴我她那裡痛,忽然間她抬起頭來看到我的頭發,就笑起來!她說:‘你怎麼剪成這樣的頭呢?’我看到她笑起來,就很高興地跟她說:‘我自從認識你以來,從來沒有看過你笑,早知道我頭發剪這樣,你會笑得這麼開心,我老早就去剪瞭!’

  是講佛法,又不是講美發

  那天晚上,由於應邀原訂去逢甲大學演講,當我下班準備出發時,我的室友就告訴我說:‘你頭發剪成這樣也要去演講嗎?我如果是你,才不敢去講呢!’我就笑笑跟她說:‘我是要去講佛法,又不是要去講美容美發,哪有什麼要緊啊?照常還是去講啊!’

  當我站到臺上,臺下面的同學一看就笑起來,當我演講講完的時候,有一位女同學很可愛,她特別走過來告訴我說:‘老師,您的頭發好好玩哦!’我聽瞭很好笑,就告訴她說:‘自從剪瞭這個頭發以後大傢看瞭都開心地笑,這真是“離苦得樂”的新發型!’

  心情遠比頭發重要!

  如果在我國中的時代,美容院的小姐把我的頭發剪成這樣,我一定會跟她生氣,可能還一路氣回傢,同學如果這樣嘲笑我,我一定受不瞭而不敢去學校。但是自從我的價值觀改變瞭,就認為頭發也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啊!‘心情’比頭發重要多瞭!一個人若是頭發弄得很漂亮,但是面孔常常氣呼呼的,或緊繃著臉,那也沒有用啊!

  ‘價值觀’改變,就離苦得樂,不須強忍

  我們以上是以‘頭發’做例子來說明‘價值觀’,由頭發的價值可以類推來體會其他的事情,就能領悟價值是不一定的。我們如果認為阿彌陀佛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就變得沒有什麼價值,而比較不會影響我們的歡喜、自在。即使是受到冤枉和委屈,也就不必要很勉強地去‘忍辱’,我們可以先體會—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痛苦?’

  ‘它到底有什麼價值?值得我們去追求又為它痛苦?’

  ‘它和往生西方到底有什麼關系?’

  如果我們自己想一想,覺得它沒有什麼價值,和往生凈土也沒有多大關系,自然就會看開、放下。

  愛情變道情—臨別諾言的實踐

  平凡卻不平凡的念佛人

  當我遇到瞭逆境,生起煩惱時,有些念佛人的典范常能發生安定鼓勵的作用。這些念佛人往往是近在周圍,很平凡的念佛人,但是卻有不平凡的情操,他們很多行為往往是達官顯貴、名人學者也望塵莫及的。這些人當中有一位,就是我的房東太太,大傢稱她‘林師姐’,我也就這麼稱呼她。

  信賴阿彌陀佛就成辦

  當年,我會由高雄搬到臺中租房子,主要是想恭聽李炳南老居士講經,當時李老師已經九十多歲瞭。因為我在醫院中工作,深深感觸到人生變化太無常,佛法又難得聽聞,實在應該把握善知識在世間教化的時光,把握年輕時努力學習。為瞭要聽經,所以我決定無論如何要搬到臺中來,於是拜托臺中的同學—陳醫師代替找房子,陳醫師就幫我找到瞭這位蓮友—林師姐的房子。在搬進去之前我並沒有去看過房子,林師姐也沒有先審核我這位房客,一切都隻憑著彼此都是念阿彌陀佛,都是吃素學佛的蓮友,信賴阿彌陀佛就成辦瞭。

  母老、子幼,一肩扛

  陳醫師隻是大略告訴我,林師姐的先生是位訓導主任,但是英年早逝,是在車禍中去世的。林師姐就靠著賣素食飯團維持傢計,向上要照顧高齡七、八十歲的婆婆,向下要照顧四個孩子,最小的孩子在她先生去世時還抱在懷中。陳醫師說林師姐平時很熱心助人,我剛聽到時心裡想,她真是個堅強難得的人。

  觀音菩薩近在鄰

  我到臺中在腫瘤科工作,因為醫師少、病人多,所以常常忙得連續好幾天值班,飲食起居都不能正常。林師姐和鄰居幾位蓮友—莊師姐(附註)、李師姐,知道我的生活狀況,都經常做我的觀世音菩薩,她們自動默默地照顧我。比如我連續值班又餓瞭好幾餐,下班時已經疲憊不堪,外面的素食店又已打烊,困倦得懶於自己煮菜時,竟然一上樓就看到一盤炒得鮮綠的青菜、還帶著熱氣,放在我的房門口,不然就是一鍋燉補藥的豆包湯,真不知道是那一位師姐的傑作,真是慈悲又體貼到瞭極點!她們是算好瞭我會回來的日子和時間,特地送來的。當我充滿感激甚至含著眼淚吃完時,也不知道盤子該送還給那一位菩薩,隻有洗好放在原處,她們送的人竟又會自動收回,改天又煮新的菜送給我。我因為沒有什麼財產物品,房間裡隻供著佛像和一些書本,生平也懶得帶鑰匙,所以房門也都不必上鎖,當我告訴她們我房門一向不上鎖,你們可以自由出入以後,結果我下班時竟然發生一種事!我們常聽說有人外出時,傢中的東西被偷走瞭,而我卻恰恰相反!我原本一個空空的小冰箱,當我不在的時候,竟被放滿瞭青菜和食物!我隻有合掌念佛,不知道該向誰說謝謝,這真是極樂世界的慈悲和溫暖!我瞭解她們是為瞭讓我能有力氣多照顧病人,這些師姐們的慈悲,不但是照顧我,也遍及住在附近中國醫藥學院的學生們。

  〈附註:此文校稿中,正逢其中一位莊師姐往生,願以此感恩,回向莊師姐(莊梅菩薩),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乘願再來、廣度眾生〉

  撒嬌的勇者—Honey,你安心跟阿彌陀佛去,一切都給我承擔!

  林師姐的四樓設瞭一個佛堂,免費提供給我們中國醫藥學院‘醫王學社’作共修的佛堂。

  有一次難得有個機會,和幾位師姐坐下談談,才知道我們林師姐不平凡的遭遇和舉動。幾位師姐們笑著告訴我說:‘你們林師姐啊!過去是個很軟弱的女孩子,她先生在世的時候,凡事都是依賴先生,他們夫妻感情非常好,林師姐很撒嬌,眾人面前也都用英文稱他的先生叫做—Honey(甜蜜、甜心),我們中國社會比較保守,有些人常常聽她Honey長、Honey短,都說她太過撒嬌太肉麻,那裡知道你們林師姐是出乎人意料之外地堅強,而且念佛的信心也是出人意外地堅定。’聽起來大概是以前她先生在世的時候,她還不是很認真學佛,但是聽過念佛法門和臨終助念。有一位李師姐描述說,林師姐的先生出車禍的那一天,她們大傢接到消息就陪她一起趕到現場去。林先生是當場死亡的,倒在一片血泊當中,旁觀者看瞭尚且辛酸難過,何況是林師姐呢?但是沒有想到她一去,隻在她先生遺體旁邊,很懇切地說瞭一句話,她說:‘Honey!你趕快念佛!跟隨阿彌陀佛去西方!一切都給我承擔,媽媽和孩子我都會照顧,你安心去,一切都給我!’說完她就盤起腿來,很安定地坐在現場馬路上念佛,聲聲都很懇切!

  晴天霹靂中的鎮定,血肉模糊裡的真愛

  她們大傢都去助念,但是誰都沒想到,林師姐這樣鎮定,這樣深深地信任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大慈大悲,這種真正的深信,使她沒有被境界打倒,沒有被私情動亂,完全隻是為瞭讓先生安心跟隨阿彌陀佛去極樂世界。李師姐又說,警察先生來調查處理的時候沒有看到半個呼天喊地的人,隻看到大傢都在念佛,就奇怪地問說:‘你們到底誰是他的傢屬?’,林師姐還是堅定地念佛。李師姐事後就問她說:‘林師姐啊!你怎麼臨時能夠有那麼鎮定的臺詞呢?就是平時準備好的,臨時看到那一種場面,也說不出來啊!’是啊!我們設身處地為她想想—這樣的晴天霹靂!這樣的生死大事!這樣的血肉模糊!通常免不瞭要全身發抖,哭天喊地;少不瞭要埋怨、罵佛沒保佑,埋怨好人早死;也通常免不瞭為自己悲哀—哭叫著說:‘你死瞭,放我一個人,承擔這個傢,你叫我怎麼辦?’。我看過醫院中許多生離死別的場面,所以當聽到林師姐這一件真人真事時,格外地感動,也格外地感覺其中的不平凡和佛力救度的不可思議。假如人問有值得歌頌、的真愛情,我覺得這就是瞭!

  世俗所謂愛情—愛自己吧?(虛情假意)

  常常會看到很多年輕時大唱愛情的夫妻,一到對方病倒就把他(她)拋棄,更不必說到死後。假如沒有把病倒的對方拋棄,也大多會考慮到—對方生這種病是不是會傳染給自己呢?在醫院裡,很多配偶和傢屬都會私下偷偷地來問我這個問題,使我對所謂的‘愛情’實在是非常地搖頭,深深覺得人大多隻會愛自己吧!假如人一死又是出血而死的話,一下子就氣味難聞,很難得看到有一位傢屬可以耐得住,在旁邊安靜地為亡者念佛八小時,總是趕緊送冷凍庫,而且一切委托殯儀館,連為亡者更衣入殮的事都不敢自己做,也懶得自己做。我常感覺人的一口氣斷瞭,就馬上變成可怕的屍體,幾乎比死去的動物還談不上價值。動物的屍體,人們還說它有營養,肯秤重量用錢去買來,死人再有營養也沒人敢要。

  真正的Honey—(甜蜜的甘露)—一切深情流入彌陀大願海,作生死關頭的大提攜

  人是有感情的,相處久的人離開瞭,總是會悲傷的,但是仔細聽聽悲傷的內容,大多是為瞭自己悲傷,很少是為瞭對方著想。像林師姐那種感人肺腑的臨別諾言,就是完全替對方著想的真愛情、真慈悲。也隻有真正相信佛說‘世間無常’的人,才能夠在逆境忽然間發生的時候,馬上就這樣以智慧來處理。雖然以往林師姐的表現,讓人看不出來她對佛法的深信,但是她心中真是相信六道輪回都是苦的,隻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是究竟安樂和解脫,所以她毫不遲疑地對先生說:‘Honey,你趕快念佛,跟隨阿彌陀佛去西方!’她完全沒有用愚癡的心為自己做一些無用的哭訴,而以一句大智慧、大慈悲的話,代替瞭悲哀的哭泣。她最後一聲:Honey的稱呼,正是他們夫妻一生感情的全部流露,而最難得的是,一切深厚的感情都完全流入阿彌陀佛大願海中,變成生死大海中最大的幫助和提攜!我想,這才是真正的Honey—真正甜蜜的甘露。(甘露—不死藥)

  承擔一切,讓他無掛擬

  林師姐她瞭解先生的掛礙,必然是在高堂老母和四個孩子,所以她一切都承擔下來,要讓先生安心地先去極樂世界等她們,不要因為掛礙而墮落。她那一句—‘一切都給我’的承擔—是多麼有魄力!有過夫妻之情的人都知道,這是非常難以放下割舍的,活著來承擔死別的痛苦和一切生活的重擔,幾乎要比先死更難過。所以連—林覺民先生那樣的英雄豪傑,在他的與妻訣別書當中也無奈地表露瞭,為瞭救國救民,不得已要犧牲先走一步,而把生離死別的痛苦留給妻子的心酸,他為瞭國傢人民不得已割舍私情的悲懷,真是令人淚下。而林師姐就是活著承擔瞭這難過的一切。您知道往後的日子她是如何實現這一句‘一切都給我’的諾言嗎?

  夜半起來,實踐諾言

  每天早上大約三點多,就可以聽見他們一傢起床活動的聲音。她的婆婆是起床念佛、作早課,她是起床煮糯米飯,準備飯團的佐料,一大木筒的飯和器具,用一個滑輪和吊籃由四樓的樓梯間傳到一樓,孩子們睡眼惺忪,天沒有亮就幫她搬東西下樓,她用一輛推車推著出去,在路旁站一個早上—足足七、八個小時,在那裡捏著飯團、賣飯團,她帶著收音機去恭聽明倫、蓮社的廣播節目,一面聽佛法,一面也帶著她準備結緣的念珠、錄音帶,去送給有緣的人。她天天笑嘻嘻地隨緣勸人念佛,一直到飯團賣完瞭才回傢,大多已經過中午瞭。回傢除瞭照顧婆婆和小孩,她也誦經念佛,每當共修的凈業精舍有念佛的日子,她和幾位師姐通常都會自動發心先去打掃道場,其中一位莊師姐總是老實忠厚、謙虛地說:‘我什麼都不會,努力一點去掃廁所也好。’其實她們都是很好的菩薩。

  交給阿彌陀佛—不必哭泣,學習阿彌陀佛的慈悲

  在世間人的眼光,一個先生早逝的年輕婦人是何其不幸,但是她深深相信阿彌陀佛的大悲大願,必然已經救度瞭她的先生,也必然會照顧她們一傢,未來也必然會接引她往生西方。確實她的先生經過瞭大傢助念—念阿彌陀佛,他本來痛苦的面容就轉變成有瑞相的笑容,所以她既不必為先生哀嚎也不必為自己哭泣,一切都交給瞭阿彌陀佛,一切都朝著學習阿彌陀佛的慈悲邁進!她總是熱心又開朗,充實地生活著,她堅決地相信,他們都會在極樂世界永遠相聚,一起修學菩薩道。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我何其幸福,處處都遇到菩薩!

  每當有人需要臨終助念,她和幾位師姐都是義不容辭地,從來沒有說過一句‘太累’這樣的話。我的病人中有人在北港需要助念她也肯去。還有已經去世的病人甚至被送入冷凍庫,連他們自己傢屬都不敢去看的,她也肯去幫忙念佛。每當講經的日子,她們都認真去聽聞佛法,而且很老實地在日常生活中付諸實行。華嚴經裡講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訪各地方各行業的善知識,向各行業的菩薩學習,我看到周圍這些看起來像平凡,而真實慈悲的蓮友,深深地感觸著這就是值得我學習效法的菩薩,在阿彌陀佛的引導下,我何其幸福,處處都遇到菩薩。

  寒風中,送溫暖的飯團

  有一段時間,教授要我每星期六到長庚醫院去參加放射腫瘤科的研討會,所以我必需要搭早上臺中開的第一班車,才能夠趕上在林口長庚醫院的上班時間。天還沒亮、清早的路上幾乎沒有計程車,所以要早上四、五點就出門,以免在完全沒有計程車的狀況下,必須用跑步,而來不及跑到火車站。冬天的早晨四、五點,整個大地還暗沉沉的,那麼寒冷的日子一大早就出去,我也得抖擻抖擻、振作精神大聲念佛,鼓勵自己。走出巷口,看見林師姐正站在寒風中捏著飯團,沉睡的馬路上,她是唯一的清醒者,冷颼颼的氣息中,隻有她的攤子冒著一些暖意,她給我兩個溫熱的飯團,足夠使我兩餐不必為瞭找素食而奔波,她又給我一句帶著親切笑容的‘阿彌陀佛’,我的手裡握著飯團取暖,心裡想這就是她‘一切都給我’那句諾言的實踐,而且是每天每天的實踐!她不但真正愛護她的先生,為先生求生西方極樂凈土,而願意自己承擔一切人世的辛苦,她也愛護每一個有緣相遇的人。

  佛法起用—助念後,現瑞相

  根據助念的蓮友們說,她的先生在大傢為他念佛以後,原本車禍受傷、受驚嚇的面孔都轉變瞭,轉變得很好、很莊嚴而且有瑞相。想到她當時面對著淒慘的場面,能夠處變不驚、逆來順受當下承擔,而且過去所聽聞的佛法立刻就能起用,這真是很不容易啊!

  逆境中的慚愧自省

  再反省我自己,雖然很幸運聽到寶貴的佛法,但是遇到種種境界的變化,往往還是老思想、老毛病起作用,而不是佛法起作用,總是凡夫的感情起波動,而不是立刻用智慧去觀照,來保持內心安定不動不亂,這比起她‘林師姐’能夠在突然發生的生死慘變中,立刻依照佛法來行事,安定不亂而且智慧起用,實在是差太遠太遠,太慚愧瞭。

  永恒的暖飯團

  每當我遇到人事反覆的逆境,生起煩惱時,常常會不禁想起,在寒風中屹立的這位菩薩—堅強又慈悲的菩薩!在寒冷昏暗的早晨,遇見這樣一位菩薩真是令人從雙手裡,到肚子裡、到心裡,都感覺到溫暖,而充滿再面向光明的勇氣!

  大浪變搖籃—觀音奇感

  沮喪變信心

  每當我遇到困難的境界,內心感到沮喪的時候,一想起這一件事就會使我又信心百倍地念佛。這件事是我的好朋友—阿清菩薩告訴我的。阿清菩薩有一個朋友,她先生是海洋學院畢業的,有一年在快過年的時候,和幾位海洋學院的同學,因為有專業駕駛船的技術,就一起應征去拍影片做駕駛船的角色。在拍片之前需要先去試船,那天他們就照計劃駕駛一艘他們不曾駕駛的船,由高雄港出發要去佳裡港,阿清菩薩平日常常勸他們出海要記得念觀世音菩薩,他們到底聽進去沒有,平常也看不出來。

  翻船落海,驚濤駭浪

  同伴相繼,被海吞沒

  那天他們開始出海去試船,在海中遇到寒流,海上風浪很大,他們對那艘船的性能也不太熟,可能船也不太好。忽然間,那艘船翻瞭過去,在寒流中大傢跌落海,一片驚慌害怕、恐懼,雖然一起去的幾位朋友都是專業的技術人員,也有一些救生設備,但是在寒冷的風浪中,四面都沒有救援,真是驚濤駭浪,大海茫茫!那幾位朋友,一個一個都擋不住,一個一個相繼失去生命,消失在大海中。

  他眼睜睜地看著朋友先後都被大海吞沒,心中的痛苦和恐怖真是沒辦法形容,不但天氣很冷、風浪大,而且天色愈來愈暗,他想起他的太太正在等他要回去吃晚飯,但是竟然自己落難在海中,大傢都不知道來救援,真是悲慘!

  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在這黑暗、恐怖的時刻,他忽然間想到阿清菩薩平時勸他念‘觀世音菩薩’的話,以前感覺用不上沒放在心裡,而在那種無依無靠的大海中,他就拚著命一直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他自己也不知道念瞭多久,後來有一艘漁船把他救起來,送到醫院,他才知道他已經在海上飄流瞭十四小時瞭。他是那次海難中,唯一的生還者,證實瞭法華經所說的:‘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不可思議的漁船救援

  話又說到那艘漁船為什麼會去救他呢?這真是念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的感應。那位救他的漁夫,本來那天是不要出海的,因為寒流來、風浪大,所有的漁民可以說全都休息,沒有人出海。但是那天很奇怪,這位漁夫他們傢拜佛的香爐忽然間‘發爐’,也就是香爐中冒火,漁夫的太太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一直趕他先生要出海去,他先生就很不歡喜地說:‘今天寒流來,根本沒人出海,為什麼一定要叫我出海呢?你平常也不是那麼愛錢的人,今天是怎麼搞的?’那位漁夫後來是和太太吵起來生氣、賭氣才出海去的。一出海去看到那個人在海中,他本來以為是一條魚,把船開過去一看,才知道是個落難的人,把他救起來送去佳裡的醫院。

  醫生檢查他除瞭眼睛很紅,紅得像紅蘿卜以外,也沒有什麼不正常,他也沒感覺有什麼不舒服。我們想想十四個小時泡在濤濤大浪中,又眼睜睜地看著朋友一個一個死去,沒有糧食也沒有喝水,海浪又那麼冷,又沒有救援,天又那麼黑,竟然能夠活著回來,是多麼奇怪,醫師也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一般人到海水浴場去泡半天就要脫皮瞭,他自己深深感覺到是念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的感應,特別跑回來告訴阿清,反過來鼓勵阿清。

  反問自己,振作精神

  每當我遭遇瞭困境,就問自己說:

  ‘你的情況有寒冬落海、四面無人那麼糟糕嗎?’

  ‘有漂流巨浪、絕糧絕水,那麼悲慘嗎?’

  沒有啊!那位朋友從來沒有念過觀世音菩薩,生平才第一次發心稱念就能夠漂流那麼久,又毫發無傷也不覺得痛苦,甚至也不覺得那麼久,他在那麼悲慘的情況下,一心虔誠,佛力都能夠加被,使他身心都安然,還安排人去救他。你又沒有那麼慘,難道這樣偉大的佛力不能加被你身心安然嗎?

  我反問自己:

  ‘難道你學佛這麼久,信力反而不如他嗎?’

  ‘難道你和佛菩薩的感應道交反而不如他嗎?’

  ‘千江有水千江月啊!難道菩薩不常在你的左右?’

  ‘難道佛的力量不能充滿你的身心嗎?’

  這樣一想一提起,就又信心百倍,歡歡喜喜念佛瞭。所謂困難的境界,當你不去怕它,不去在意它,它也就不存在、消失瞭。我們的困難比起這位朋友,其實都沒那麼嚴重的,隻是我們念佛不像他跌落大海中那樣一心虔誠罷瞭!

  散亂變專註—石頭狗

  狗為什麼要追一塊沒用的石頭?

  我們先來問一句話,如果現在有人從你的旁邊走過去,你會不會抬頭去看他?你的眼睛為什麼不由自主地會隨著他去呢?你為什麼不要專心做你原來的工作呢?我們時常都借口說—‘因為別人對我們怎麼樣,所以才會害我們如何如何......’比如說,別人都給我們壞臉色看,別人罵我們,別人說我們的壞話、陷害我們,才會害得我們心情不好......等等。我們的上廣下欽老和尚有一句話叫作‘石頭狗’,什麼叫做‘石頭狗’呢?就是說,如果人拿個石頭向狗丟過去,這隻狗就莫名其妙地開始去追那塊石頭,追瞭老半天,原來是一塊不能吃又沒有用的石頭!除瞭跑得氣喘噓噓以外,根本沒有什麼好處,隻有白費力氣而已,狗為什麼要去追一塊沒有用的石頭呢?

  人心為什麼要追逐無益之事?

  同樣的道理,人為什麼要去追一個別人丟過來的壞臉色,別人丟過來的一句壞話呢?追逐計較那些有什麼用呢?人的心念為什麼要去追一些沒有意義的事呢?

  人的心念去追逐無意義的事,就像狗莫名其妙地去追沒有用的石頭一樣。不要去追,不是更好嗎?

  一雙昂貴的高跟鞋

  我來講一件事情讓大傢作參考:有人送給我的朋友一雙非常昂貴的高跟鞋,她一看,不知道這種鞋什麼時候穿才好?有一天慈濟功德會要開委員會,她就把這雙鞋穿去花蓮開會。一去之後,聽到上證下嚴法師的開示,又看到慈濟功德會的諸位菩薩大傢慈悲又團結的精神,她實在非常感動。

  為瞭佛法,忘瞭鞋

  在回程當中,一路上就專心思惟著法師所開示的佛法,可以說思惟得法喜充滿,等到她回到高雄的傢裡,爬樓梯上樓,她的媽媽問她說:‘咦!你的鞋子呢?’她才忽然間想到她的鞋,跑到樓下去找,結果沒有鞋!她就打電話去問一起到花蓮的師兄、師姐,大傢竟然回答她說:‘我們大傢一路就看你都沒穿鞋,覺得很奇怪,又不好意思問你,看你好像想事情想得非常專心,也不敢打擾你。’

  耳環旗袍,兼赤腳

  沿途眾笑,皆不見

  這位朋友笑著告訴我說:‘我鬧瞭一個大笑話耶!你知道嗎?我上身是掛著耳環又穿著旗袍,竟然下面是赤著腳,由花蓮一路回到高雄,都沒有想到鞋子的事。她們說,好多人都一直看我又一直笑我,竟然我一點都不知道。’

  你不註意他,怎知他註意你?自己專註,舉世無妨

  是啊!以前上廣下欽老和尚時常說,你如果沒有看他(她),怎麼會知道他(她)在看你呢?是因為你自己在看他、執著他,才知道他在看你。我這位朋友當她的心沒有在意外面的境界,沒有執著別人的眼光,一直專心思惟佛法的時候,外面的境界對她而言根本毫無影響,別人的眼光和嘲笑,對她來說等於是不存在啊!

  若人心在道,自然無煩惱

  ‘若人心在道,自然無煩惱’,我們念佛也是一樣,我們的心如果一直很在意、很執著外面的人、事情、境界,我們的眼睛、耳朵自然就跟著溜出去,根本都沒有把心念真的投入在佛,然而反省一下,那些我們所在乎,所追逐的事情,是不是和一塊丟向狗的石頭一樣,是沒有營養的,而且跟我們往生西方也是毫無關系的,那有什麼好在乎的呢?有什麼價值,值得耗費精神去追逐呢?

  忙追石頭,不見佛

  我們難道甘心做一隻追石頭的狗嗎?老和尚說:‘這麼沒主張怎麼去西方?’必須要有智慧、能夠看破—‘丟來的石頭不值得追’,安住自己的心不要去盲目亂追,才做得瞭主,念佛才能念得自在,否則阿彌陀佛來瞭,你還忙著追石頭,追得看不見佛呢!

  願力變事實—往生者的托夢

  在腫瘤科當醫師的時候,我總是拜托總機小姐白天上班看診的時間,請不要幫我接外線的電話,除非對方是很緊急的病人,否則所有的親朋好友來電話,一概請他們原諒,把電話號碼留下來,等下班再打給他們。因為上班的時間我所照顧的是很嚴重又憂愁衰弱的病人,有時候正掀開病患的衣服作檢查,如果接一個電話打岔,病人就著涼打噴嚏,想想病人撐著那麼衰弱的身體搭車搖搖幌幌來到醫院等候看病,已經夠疲勞瞭,好不容易才等及輪到他看,假如還要等醫師接完許多不太重要的電話打岔,對病人來說實在是很殘忍的折騰。所以上班的時候,通常我優先處理很辛苦來到眼前的病人,而把電話都挪到下班之後才處理。

  意外接到的電話

  有一天下班的時候總機小姐告訴我:‘郭醫師,有一位臺中什麼工程處的女士打好幾次電話找您,我已經請她留下電話。’我說瞭謝謝,接過電話號碼,心裡想,我並沒有任何朋友在工程處服務啊!但是既然她已經找瞭好幾次,我還是和她聯絡,沒想到她告訴我,她是替高雄一位朋友打聽,我是不是確實在這醫院服務。而高雄那位朋友是我以前患者的傢屬,她請我在醫院等那朋友由高雄撥電話過來,說有要緊的事告訴我。

  在電話接通以後,傳來一位中年男士的聲音,他說:‘阿彌陀佛,郭醫師!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我是江某某的兒子,我的媽媽是尿毒癥,前幾年輾轉送瞭好幾傢醫院,才送到阮綜合醫院加護病房,送到時她已經斷氣,那天晚上正好是你值班,你給她念佛,還在她的額頭上灑上你師父—懺雲法師寄給你的“光明砂”,你記得嗎?’

  本來我光聽聲音,實在想不起來他是誰?但是說到這裡我猛然想起來瞭,他又說:‘我們回傢以後,大傢就繼續為媽媽念佛,後來傢裡幾個人同時都夢見觀世音菩薩帶著我的媽媽回來,告訴我們說她已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叫我們向您道謝,也要向您的師父—懺雲法師道謝。可是我們回阮綜合醫院找不到您,他們說你去尼泊爾,最近聽說您在臺中,才又托臺中的朋友打聽,因為我媽媽托夢交待,所以我們要告訴您這件事。’

  已被宣佈死亡,孝子仍‘堅持要急救’的病患

  聽到這裡我的眼眶裡頓時充滿瞭淚水,還記得那天晚上,在加護病房值班,由急診室轉上來一位心跳、呼吸都已經停止,而且面孔發黑、瞳孔也已經放大的老太太,看病歷的記錄,其實急診室的醫師已經為她急救過一段時間,但是完全沒有反應,回生乏術,所以看急診的醫師,就已經宣佈她死亡瞭。

  但是她的傢屬仍然不願意接受母親已經去世的事實,一直要求要再住加護病房繼續急救。由她的病歷資料顯示,她的尿毒很久以來就已經很嚴重,這和突發性的疾病不同,因為她全身狀況已經太差、破壞瞭。我看著這位已經過世的老太太和這群很急切要救回母親的孝子,想到一切眾生,就是在這樣的生離死別當中煎熬不息,心裡不禁湧起一股熱流。

  假如她是我母親,我要為她念佛

  當時唯恐亡者多受無益之苦,就將心比心告訴這一群孝順的兒子說:‘我知道你們的心都是很孝順母親的,都很希望母親能夠再活過來,你們能照顧她這麼多年,實在很難得。但是今天假如她是我的母親,現在我不會要求再為她切氣管、做插管,因為這已經救不瞭她,隻有讓她多受苦;假如她是我的母親,我也不願意再用悲哀、哭泣讓她心中更難過,我會勸她念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去光明的極樂世界,永遠不再受苦,我要為她念佛。我不知道你們傢裡有沒有人信佛或是研究佛法,我是個佛教徒,佛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夠離苦得樂,我是醫生,當然也希望盡力把病人救起來,絕對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遍你們,請你們姑且相信我,大傢一起為她念佛。念阿彌陀佛的道理很深奧,現在沒有時間說明白,請你們以後好好地去研究。但是現在要把握時間念佛,不然等以後你們明白瞭道理,就會後悔現在怎麼沒有為她念佛。’

  把握時機助念

  那天正好懺公師父寄瞭一包親自加持的‘光明砂’來到醫院給我。懺公師父很慈悲,我隻曾經請求過一次,而師父老人傢就常常記得每隔一段時間,就自動寄一小包加持好的光明砂到醫院給我,幫助需要的病人。而那天正好是第一次收到師父寄來的光明砂,所以印象特別深刻,我向傢屬解說以後就為這位母親灑上光明砂,然後我就不管別人用什麼眼光看我,就自己閉起眼睛、雙手合掌,在加護病房為她念阿彌陀佛。

  無意中滿瞭亡者廿年之願

  念瞭一段時間,當我打開眼睛看見—所有的傢屬也都雙手合掌圍繞在旁邊念佛,難得大傢這麼虔誠合作,也使我很驚奇,後來其中一個兒子,幾乎要流下眼淚告訴我說:‘我們傢裡隻有我母親信佛,我們這些孩子都不信,她曾經交待我們要為她念佛,我們也沒有人聽她那一套,想不到今天晚上輾轉送瞭好幾傢醫院,大傢都不肯收,才轉到你們醫院,急診室的醫師也說急救無效瞭,勸我們回傢,但是我們又要求,竟然又送到加護病房,讓你為她念佛,又勸我們念佛,沒有想到我的母親吃素,拜佛廿幾年,終於滿瞭她的願!’

  有願必成!(‘因’對,則‘果’對。不必操心)

  這位兒子所說的話,給我很大的鼓勵和信心,人的願力實在不可思議。這位老太太雖然歷經瞭一些波折,終於還是如願以償,有願必成。有的人雖然想要往生,但是常常擔心自己不知道能不能往生,到時候不知道有沒有人助念,這就是信願不具足。祖師告訴我們去西方的條件,就是信心和願力,我們對阿彌陀佛,對自己都要有信心,用信心作我們內心正確的‘因’,我們所種的因對瞭,所結的果才會對。如果我們真誠想要去西方,阿彌陀佛當然會知道,到時候自然會安排和我們因緣最好的人來幫助我們往生無障礙,不必自己操心!我們平常隻要有信願念佛,盡量幫助別人往生,依照因果的道理,到時候自然會有很好的因緣幫助我們提起正念,順利地到阿彌陀佛的世界。即使還有業障,受病苦的果報折磨,但無論如何,隻要堅持到底,一定能夠滿我們的願!

  個性變覺性—勿作習慣的奴隸

  檢討自己的‘習慣’和‘願’是否相應

  我們平常不知不覺中,都在培養一些習慣,沒註意到它與我們往生的‘願’相應不相應,若不相應,可能就會給自己制造煩惱,制造往生的障礙。習慣可以比喻為一隻刀子,它本身是沒有什麼好和壞、善與惡,你如果懂得善用它來切東西使你方便,就是善用;如果不會用,切到自己的手,流血受傷,痛得哀哀叫,就是誤用。所以刀子本身沒有好壞,是看我們怎麼運用,習慣也是如此。對我們念佛人而言,能幫助我們定心,往生無障礙的,便是好習慣,值得培養;會障礙往生,增加掛礙的習慣,應該放下。

  勿做習慣的奴隸

  有人把自己的種種習慣看得很重,當作寶貝似的,非常珍惜,都不容許稍加改變。比如說:他某些東西,一定要放在某一個地方、朝某一個方向,牙刷要排成什麼角度,冰箱裡面的菜一定要整理成什麼款式;睡覺必得要在某床、向某方位,否則睡不著;讀書一定要坐在某張椅子,才讀得下;念佛一定要用某種形式,否則會不習慣;大碗要排成什麼樣子,筷子要擺成什麼形狀,鍋子要刷到什麼程度,衣服必要幾點洗、幾點去曬、幾點收起來......。像這樣,生活有規律的習慣,本來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別人和他的習慣不一樣,他就起懊惱、嘮叨不停強調:‘我是習慣怎樣怎樣!我不習慣怎樣怎樣!’別人如果沒有按照他的習慣,他就覺得別人很不對,覺得別人都不會做事情,都沒規矩。他雖然嘴巴沒說自己很會做事情,但是其實內心都覺得別人做的,不合他的意,認為別人做的不如自己做的好。像這樣就是反而被習慣束縛住瞭,變成瞭習慣的奴隸,也變成瞭傲慢的奴隸。可能他那些習慣並沒有帶給他什麼大的利益,反而給他很多生煩惱的機會,使他生活更不快樂、不自在。

  生活規律而不受習慣束縛

  我們試想深遠一點:如果有一天我們死瞭,什麼牙刷、碗盤、冰箱裡剩下的菜,自己根本就不能帶走,別人更不會要,可能統統會被丟掉。說實話,亡者留下來的東西,別人多少有忌諱,如果我們不是像某些高僧大德,一生為公忘私那麼偉大,而且又有許多好學生懷念我們,那麼也不會有人蓋紀念堂,保留我們生前生活環境給人傢參觀學習。這麼說來,我們堅持自己的個性習氣來生懊惱,不肯隨順佛法提高覺性調整心態,這樣的堅持、固執於芝麻小事,到底有什麼價值呢?到底有什麼價值,值得我們每一天都去培養它、去強調它、去為它生煩惱呢?為什麼我們不專心培養我們往生的信願和放下的智慧,反而拚命地培養對娑婆世界的執著習慣?我們要知道祖師大德大部份生活都很有規律,但是他在有規律當中是不受習慣束縛,不會生煩惱的,比如說,當別人沒有按照他的習慣,他也很自在不會起煩惱,不會覺得不習慣就不自在。所以我們講‘不作習慣的奴隸’,並不是勸大傢東西該亂放或是生活不須有規矩,這大傢千萬不要誤會。我們是勸大傢在有規律當中,不要被自己設的規矩習慣縛住,別因為我們有種種的‘習慣’反而常常遇到‘不習慣’、‘不如意’的事情;也別因為自己設定瞭好多規矩和習慣,反而時常都看好多人事不順眼,處處不順心,反而多生不必要的煩惱,這樣就是錯用心,就像錯拿刀刃,割傷手一樣,把習慣拿來傷害自己,障礙自己的快樂自在。

  別讓個性,障礙佛性開發

  有一些人雖然學佛很久,但是時常都還強調自己的個性是怎樣,自己一向都習慣怎樣怎樣,都不習慣如何如何。什麼叫做個性呢?就是我們無始以來培養出來的種種習慣性(習氣),有種種執著的性質。我們要註意:佛是教我們開發佛性(覺性),不是教我們培養個性、強調個性;佛是教我們放下我們的煩惱習氣,不是教我們培養種種執著的習慣;要開發佛性,必須放下我們的煩惱執著,佛性才開發得出來,也就是要隨時放下自己的個性,放下和佛不一樣的知見。常強調自己習慣如何、不習慣如何的人,不但日常生活和人格格不入,常會拂逆人意、違菩提門,也不能契入佛智、開發佛性,因為被個性、習慣綁住瞭,就像一塊冰,失去瞭流水、雲彩的柔軟自在,不但不能‘隨方就圓’流動,也容易碰碎。

  強調個性—增長‘我執’—違菩提心

  無量壽經告訴我們:要往生西方,必須‘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菩提心講起來很抽象,好像所有的佛教徒都時常講到‘菩提心’這個名詞。但是菩提心到底是什麼?自己到底是否已發瞭呢?自己也不知道。我們要瞭解自己是不是已發菩提心,可以按照祖師教給我們的原則來檢查,我們的心念和行為是順菩提心,或者違菩提心呢?簡單講:如果恭敬眾生為大眾設想、為別人設想、尊重別人、供養別人,為人服務這就是順菩提心。反過來講如果比較顧自己,強調自己個性、習慣、利害,希望別人要尊重我、按照我的意思,希望別人都為我服務,尊重自己的意見、勝過尊重眾生的意見,甚至希望眾生都為我犧牲、供養我,這就是違菩提—也就是違反菩提門的心態。當我們順菩提門的時候,自然‘我執’的煩惱就會放下,自然和往生西方的條件會相應;如果違菩提門,就是在增長‘我執’的煩惱,在培養我們自私的執著,這就和往生西方不相應,六道輪回必定‘榜上有名’。

  敬重他人—放下私心—順菩提心

  平常懂得尊重別人,對人有恭敬心,慈悲的人,時常比較容易和佛相應,為什麼呢?因為要對人真誠恭敬必須要放下自己‘驕慢的煩惱’才能夠做得到,要放下‘我執’才能夠做得到。所以尊重別人的時候就是放下自己,對自己執著較輕,也就是‘我執’的病比較輕。看重自己的意見個性、註重自己習慣的人,就是對自己看得重,私心強,也就是‘我執’的煩惱較重,這是病較重、業障重、輪回的危險性大,並不是好現象。一旦註重自己,自然就會比較輕慢眾生,輕視怠慢眾生,當然沒辦法好好度眾生,這就違反瞭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願。

  檢討目常生活中的‘菩提心’—往生信願

  我們曾經說過:日常生活都是在考我們往生西方信願的應用題。我們日常生活中種種的想法、行為、習慣到底是順菩提心或者違菩提心,自己要時常觀照反省,如果是違菩提心的思想和作法是絕對和佛不相應的,也不值得去堅持培養。我們要隨時註意修正調整,才不會違背我們要‘往生西方’的願,才不會辜負我們這一輩子,弄得‘枉死娑婆’!

  如果,是對我們往生西方有幫助的好習慣,才值得堅持用心去培養。

  好習慣幫助臨終往生順利的實例

  下面要為大傢說一件真實的事情,幫助瞭解習慣對往生的影響:我曾經看過一位患者,是大約五十幾歲的婦女,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