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果
一、聖位所斷煩惱
聲聞乘行者,從世第一位善根之間發起真無漏智,即能斷盡三界的見惑而成為初果聖人。此後更不斷地數數修習無漏聖道,即能漸次地斷盡修惑而證得阿羅漢果。故聖位中所斷的煩惱雖然很多(本惑隨惑),但總起來說,隻有兩類,即見惑與修惑,隻要把見修二惑的根本煩惱斷除瞭,其餘的隨惑也就隨之而斷除瞭。
根本煩惱總有六種,即:貪、嗔、癡、慢、疑、惡見。又開為十種,即:貪、嗔、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十種煩惱之中,身邊邪見戒五種,使有情在三界中流轉生死的力量極為猛利,故稱為五利使。貪嗔癡慢疑五種,力量則比較遲鈍,故稱為五鈍使。在這利鈍使中,又有迷理與迷事的差別。迷理,即貪等十種煩惱,皆迷於迷悟因果的四諦道理。迷事,就是貪嗔癡慢四種煩惱(大乘迷事煩惱有六,即貪嗔癡慢身見邊見,如下大乘行果中說),迷於宇宙萬物的事相。為明瞭其差別,列表如表五:
(表五)
此中迷理的煩惱,名為見所斷惑,初見諦理,彼即斷故。開之成為八十八使。迷事的煩惱,名為修所斷惑,要見道以後,數數修習聖道才能斷除故。開之為八十一品,分別簡述如下:
(一)見惑
迷理的見惑,依《俱舍論.分別隨眠品》,依五鈍使與五利使之十種煩惱,於三界中就所迷諦理的差別,開為八十八使。即苦集滅道四諦為所迷的真理,迷其真理而起貪等煩惱,迷欲界四諦理起三十二,迷色界四諦理起二十八,迷無色界四諦理起二十八,總合三界為八十八使。欲界三十二是:迷於苦諦理起十惑:一、身見,即於五蘊和合的苦果身,迷執為常一的我見。二、邊見,即妄執此我體死後常住,或死後斷絕,各執一邊而起邊見。三、邪見,即於現在之身,是過去業因所感的果報的道理,撥為無有。四、見取見,即迷執前三見為正見。五、戒禁取見。即迷執現在的苦身受持種種邪戒苦行,為當來生於人天樂處的因。六、貪,受執前五見為是。七、嗔,以前五見為非而起嗔恚。八、癡,不知道五見是不如理。九、慢,以五見為是而生慢心。十、疑,於苦諦道理疑惑不決。以上十惑中,五見與疑直接迷於諦理,故說為親迷之惑。貪嗔癡慢四種,以其五見為所迷,不是親迷諦理,故說為疏迷之惑。迷於集諦理起七惑:即於前十惑中,除去身見、邊見和戒禁取見。集諦是苦果的業因,諸有情沒有執業因為我體的,故無身見。無身見故,也就無邊見。戒禁取見,是於非生人天的業因妄執為是生人天的業因,雖然有迷於集諦而起的道理,但就實際情況來說,外道修種種戒禁時,是迷執其現前身上,自以其苦行之身為人天的生因,故攝之於苦諦,而不入於集諦,所以無戒禁取見。其七惑中的邪見,是撥無煩惱業為生死之因的道理。見取見,是迷執其邪見為正見。疑,是疑集諦之理。其餘貪嗔癡慢四惑,以邪見、見取見、疑三惑為所迷而起,如前苦諦所說準知。迷於滅諦理起七惑:迷滅諦理所起惑與迷集諦七惑相同。滅諦是涅槃,撥無涅槃,即是邪見。以此邪為正見,是見取見。於涅槃懷疑不信,是疑。以邪見、見取見、疑為緣而起貪嗔癡四煩惱,合為七惑。迷於道諦理起八惑:於前七惑之外,加戒禁取見。有一類外道,以修習無想定為入涅槃的正道,即是由迷於道諦之理而起的非道妄計為道的戒禁取見。其餘七惑,準集諦例知。以上總為欲界的三十二惑。迷色界與無色的四諦道理,各起二十八惑:即於四諦下之惑各除一嗔;因為上二界是定地,由定力壓伏關系,不起粗動的嗔恚煩惱。故上二界中,迷苦諦而起者各有九惑,迷集諦而起者各有六惑,迷滅諦而起者亦各六惑,迷道諦而起者各有八惑。以上所說三界迷四諦惑,欲界三十二,色無色界各二十八,總合成為八十八使。於見道十五心之間一時斷盡。列表如表六:
(表六)
(二)修惑
修道所斷惑,就是迷事的煩惱。依《俱舍論》建立,總有十種,即於欲界有貪、嗔、癡、慢四種;於上二界除嗔,各有貪、癡、慢三惑,合為六種;共合三界而為十種。(大乘立十六;欲界有貪、嗔、癡、慢、身見、邊見六惑;上二界除嗔,各有五惑,合為十惑,共合三界為十六惑。)修惑微細,不能如見惑一時頓斷,必須數數修習聖道來漸次斷除,故分十惑為九地之九品而分斷之。因此修惑有八十一品的差別。即欲界五趣雜居地,色界初禪離生喜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離喜妙樂地,四禪舍念清凈地,無色界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合為九地。這九地所起的貪等煩惱,各有上中下三品的差別;於每一品中,更分為上中下三品,即成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為九品。總合三界九地,合有八十一品。列表如表七:
(表七)
修道所斷惑,雖然有八十一品的差別,但約其惑體來說,欲界起貪嗔癡慢四種煩惱,色界與無色界,各起貪癡慢三種煩惱,總合三界隻有十種煩惱。故《俱舍論.分別隨眠品》中,說此修惑之十種,與見惑之八十八使,合稱為九十八種隨眠。
二、聖果差別
(一)預流向及預流果
聲聞乘行者,由世第一位無間發起無漏真智,斷盡瞭三界見惑以上的位次,皆名聖者,亦即無漏的聖果。因為無漏正智斷除的煩惱有差別,果亦成為四級:(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阿羅漢果。趣向於這四級果位的因行位,名為四果向。
梵語須陀洹,譯言預流,是初果聖位的名稱。《俱舍論》說:‘諸無漏道總名為流,由此為因趣涅槃故。預言為觀最初至得,彼預流故,說名預流。’預是人義,流是類義,這個位上的聖人,初見真理,得入聖道的流類,所以名為預流。預流聖者,是由世第一法無間發起無漏真智,親證四諦境,於諸諦境現前觀見,稱為聖諦現觀。此現觀位發起無漏十六心;觀上下八諦(上即上二界四諦,下即欲界四諦)真理,而斷盡三界見惑八十八使,即成為預流聖者。十六心是:緣欲界苦諦境起二心:一苦法智忍、二苦法智。緣上二界苦諦境起二心:一苦類智忍、二苦類智。緣欲界集諦境起二心:一集法智忍、二集法智。緣上二界集諦境起二心:一集類智忍、二集類智。緣欲界滅諦境起二心:一滅法智忍、二滅法智。緣上二界滅諦境起二心:一滅類智忍、二滅類智。緣欲界道諦境起二心:一道法智忍、二道法智。緣上二界道諦境起二心:一道類智忍、二道類智。總上十六心,稱為八忍八智。從第一心苦法智忍到道類智,無別心間隔,皆是次第無間而起,於諸聖諦境現見分明,現前實現總說名為聖諦現觀。苦法智忍的意義是:苦法即欲界苦諦法,無漏聖慧忍緣苦諦法,見彼唯是苦法性,忍可現前,名苦法忍;此無漏忍復能引生後念決斷瞭知苦法的法智,是法智的因,故得名苦法智忍。苦法智的意義是:智緣苦法故,名苦法智。類忍類智的意義是:上二界的苦法等境和能緣的智,與下界境智相似,是下界境智的同類,故立名為類忍類智。其餘集滅道忍智的意義,準釋應知。《俱舍論》說:‘得苦法智忍,名“入正性離生”。’正性即涅槃,或指聖道。生即見惑煩惱,能令有情生諸惡趣,障礙善根不熟;見道能證涅槃,能越煩惱,故名正性離生。苦法智忍生已,得聖者名,至此位中,說名為入。忍是正斷惑位,忍可諦理,斷除惑體,名無間道。智是已斷惑位,智於苦法已決瞭知,離系證滅,名解脫道。此二次第,道理決定,如《俱舍論》第二十三卷說:‘十六心中,忍是無間道,約斷惑得,無能隔礙故。智是解脫道,已解脫惑得,與離系得俱得俱時起故。具二次第,理應然;猶如世間驅賊閉戶。’如上所說無漏十六心,觀上下八諦,各起無間解脫二道,即忍與智;乃至斷盡三界的見惑八十八使之位,名預流果。此分因果二位,因即預流向,果即預流果。即十六心中前十五心位,名為見道:以於四諦真理,從無始以來都未曾見過,而今於每一諦理初次創見,故得名見道。這見道位十五心,是趣向預流果的因行道位,故名預流同。其第十六心道類智,於諸諦理皆已盡見,無所未見。由重見故,如修習曾經所見,故屬於修道攝,名預流果。列表如表八:
(表八)
關於十六心中分為見道和修道,與道類智為什麼不是見道攝?及前七智是忍可諦理以後之智,既是已見今見,為什麼也是見道攝?今抄錄《俱舍論頌疏》文解釋如下:‘論雲:此十六心,皆見諦理,一切可說見道攝耶?不爾!雲何?頌曰:前十五見道,見未曾見故。釋曰:除道類智,前十五心,名為見道。於四諦理,未見今見,見未曾見,故得見名。至道類智,無一諦理未見今見,如修曾見,故修道攝。問:如道類忍是道諦理。此道類智緣道類忍,於道類忍未見今見,何故道類智非真見道攝耶?答:此中約諦,不約剎那,雖於道類忍一剎那心,未見今見,於上下八諦,皆已曾見,故修道攝,如刈畦稻,唯餘一科,不可名為一畦未刈。問:忍於諦理未見今見,可名見道:中間七智,已見今見,何緣七智亦見道攝:答:知諦未盡,中間起故,亦見道攝。’末段義說,士智雖是重見諦理,但尚有未見的諦理,以是於已見的諦理和未見的諦理的中間生起,見未周遍究竟,故非修道所攝。
住預流果的聖者,速即現生證得無學果位。最遲亦隻經欲界七返生死,即人間天上往返各七生,必證阿羅漢果,入般涅槃。《俱舍論》說,在七返生死中,所有聖道,必得成就。故論二十三卷說:‘至第七有,逢無佛法時,彼在居傢,得阿羅漢果。即得果已,必不住傢,法爾必得比丘形相。’
(二)一來向及一來果
梵語斯陀合,譯言一來,是二果聖人的名稱。住預流果的聖者,雖然斷盡瞭三界的見惑,但對於欲界的九品修惑,一品也沒有斷除。為瞭進趣二級聖位,再前進修習,斷除瞭欲界六品修惑,則能證得二果聖位,名一來果。如前所說,迷事煩惱是修道所斷惑,於九地中,每一地各有九品。如欲界五趣雜居地根本品有上中下,此三又各分三品,故成九品。下品分三是:下下、下中、下上。中品分三是:中下、中中、中上。上品分三是:上下、上中、上上。其餘八地,依此照分,三界九地,九九總有八十一品無間道,八十一品解脫道。其能治道與所治煩惱的對比是:下下品道,能斷上上品障,乃至上上品道,能斷下下品障。原因是:上上品障是粗惑,容易斷除,故下下品道能斷。下下品惑是細惑,微細難斷,故須上上品道才能斷除。如洗衣物,粗垢先除,後除細垢。聖道與惑障相對,也是這樣。以白法力強,黑法為弱;故剎那頃的下下品道,能斷無始以來的上上品惑。一來果聖者,隻斷瞭欲界九品修惑中的前六品,有後三品煩惱存在;由於後三品煩惱的潤生力量,現生死後,必須於欲界天上受生一次,更來人間受生一次,欲界的生死才能瞭結。以其死後還要在欲界天上人間往來受生一次,故得名一來果。若隻斷瞭欲界修惑一品乃至五品的聖者,是趣向於一來果的因行道位,故名一來向。
一來向的聖者,由於進斷修惑的品數有差別,因而名稱亦異。斷欲界修惑三四品的,總名傢傢。傢是指受生的處所,即從天上人間三處二處受生,故名傢傢。斷瞭欲界三品修惑的,名三生傢傢。斷瞭四品修惑的,名二生傢傢。原因是:欲界九品修惑的潤生勢力,能潤七生:上上品,能潤兩生。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各潤一生。中中品,中下品,合潤一生。下三品惑,共潤一生。既然上三品惑能潤四生,故斷瞭上三品惑的一來向人,四生便已損害,隻在欲界中受三生,故名三生傢傢。既然中上品潤一生,故斷瞭中上品惑,復損害一生。故斷瞭四品修惑的一來向人,總損五生;在欲生死中,唯餘二生,故名二生傢傢。這三生傢傢和二生傢傢,又各分為天傢傢與人傢傢兩種:(一)天傢傢,即於欲界天處,生三二傢,此是從一天處,受三二生,或從二三天處,受三生二生,而證圓寂,故名天傢傢。(二)人傢傢,即於人趣,生三二傢;此是從人趣一洲處,或二洲處,或三洲處,受三生二生,而證圓寂,故名人傢傢。天傢傢中,若是三生傢傢,其受生處,天三人二;即於天處受三生,於人間受二生。若是二生傢傢,其受生處,天二人一;即於天處受二生,於人間受一生。此天傢傢,都是在人中得見道者。人傢傢中,若是三生傢傢,即其受生處,人三天二;即於人間受三生,天上受二生。若是二生傢傢,其受生處,人二天一;即於人間受二生,天上受一生。此人傢傢,都是在天中得見道者。如天傢傢中,稱天三人二者,先於人中得見道已,進斷三品修惑,從此命終,而生天處,受天一生(大一):又從天中死歿,來生人間,受人一生(人一);又從人死,而生天處,受天一生,並前一生,名為二生(天二);復從天死,來生人間,受人一生,兼前一生,名人二生(人二);又從人死,復生天處,更受一生,並前二生,名天三生(天三),故是天三生,人二生。此天傢傢即於第三生天中斷盡煩惱,而證阿羅漢果。又如人傢傢中,稱人三天二者,先於天中得見道已,進斷三品修惑,從天死歿,生於人間(人一);又從人死,生於天中(天一):再從天死,生於人間(人二);復從人死,三生於天中(天二);最後從天死歿,來生人間(人三),故是人三生,天二生。此人傢傢,即於第三生人中,斷盡煩惱,而證阿羅漢果。其餘二生傢傢中的天二人一,及人二天一,準前例釋應知。今總攝前義,列表如表九:
(表九)
如上所說,一來向中斷欲界修惑三四品的,名為傢傢。為什麼沒有斷一品、二品、五品修惑立名為傢傢的呢?其理由是:一來向人在斷煩惱的進趣中,必無有隻斷一品二品不斷三品的中間而有生死的事,亦無僅斷第五品不斷第六品而有生死的事。因為證得初果的聖者,為瞭進斷欲界修惑,起大加行,必無未斷一大品結(三品名一大品),而有生死故。所以斷一品二品,必斷第三品:斷第五品,必斷第六品。又斷第六品,即證一來果,以無一品惑能夠障得果者,故斷五品必斷第六品。
總上所說的意義,如《俱舍論.分別賢聖品頌》說:‘斷欲三、四品,三、二生傢傢;斷至五、二向;斷六,一來果。’證得一來果的聖者,亦名薄貪嗔;已斷上中六品重貪嗔癡,唯有下三品薄貪嗔癡故。
(三)不還向及不還果
梵語阿那含,譯言不還,是第三果聖人的名稱。這個位上的聖人,已經斷盡瞭欲界第九品修惑,更沒有欲界的煩惱瞭,在欲界死歿以後,有生色界,必不還來欲界受生,去而不還,所以名為不還果。從得一來果以後,進而斷除瞭欲界修惑第七八品的聖人,是趣向不還果的因行道位,故名不還向。此不還向,名為一間。間是間隔,由彼聖人尚有一生為間隔而不能證圓寂故;惑由尚餘一品欲界修行斷惑,為間隔故,不得不還果,由此二義,說名一間。此不還果,總說有七種差別:
一、中般涅槃:有一類不還聖者,於欲界死後,在往生色界的中有位上,能起聖道,斷盡瞭上二界的修惑,而證阿羅漢果,即入無餘依般涅槃。由住中有位便般涅槃,故得名中般。
二、生般涅槃:有一類不還聖者,於欲界死後,受色界生,由具勤修、速進二道故,生已不久,斷盡瞭上界的煩惱,而證阿羅漢果,得有餘依般涅槃,盡其壽量,方入無餘依般涅槃。故說生般,是約有餘依而說,非才生已便入無餘依般涅槃。《俱舍論》說:‘彼於舍壽,無自在故。’
三、有行般涅槃:有一類不還聖者,於欲界死後,往生色界己,長時加行不息,由多功用,勤修聖道,才般涅槃(有餘依),故名有行般。此類聖者,唯有勤修道,無速進道。唯有勤修道,故名為有行。復由於無有速進道,故在生般之後。
四、無行般涅槃:有一類不還聖者,於欲界死後,往生色界已,經過長久的時間,都不勇猛加功用行,由於懈怠,無功用行,任運地便般涅業(有餘依),故名無行般。此類聖者,缺勤修速進二道,故在有行般後。
五、上流:上流是上行義,有一類不還聖者,於欲界歿往色界生,未即於彼生中能證圓寂,要轉生上,才能般涅槃,故名上流。前面所說的生般等,離生上界,但即於彼生處而般涅槃,更不上生,無上行義,故生般等不名上流。上流差別有兩類:(一)樂慧者,此類聖人,愛樂智慧,於靜慮有雜修,以色界智慧殊勝,故唯受生於色界:最後上生色究竟天(色界最末一重天),才般涅槃。此樂慧上流,復有三種:(1)全超,(2)半超,(3)遍歿。全超者是:先在欲界,於四靜慮已具雜修(於定中起無漏有漏念間雜而修),遇緣而退失瞭上三靜慮,唯愛味初禪,因此在欲界命終後,生於梵眾天(初禪第一天):由先世雜修的習氣力量,復能雜修第四靜慮。(阿羅漢,或不還聖者,凡欲雜修四靜慮,必先雜修第四靜慮,以第四靜慮定慧均等,最堪能故。所以復亦如此。)從梵眾死歿,直生色究竟天,頓超中間諸天,故名全超。半超者是:從梵眾天死歿,生究竟天,其中有十四天(《俱舍》於色界立十七天,將無想天攝於廣果天故。聖人必不生大梵天處,故有十六天,從最初到最後,中間有十四天。)為間隔。而在受生中,或超越一天,後生色究竟:或超越二天,後生色究竟:乃至或超越十三天處,後生色究竟。由於超非全故,皆名半超。遍歿者是:於色界十六天中,盡遍受生;一切處死,故名遍歿。(二)樂定者,此是愛樂禪定的上流聖者,無雜修定,遍生色界,唯不能往生五凈居天(第四禪的後五天:無熱、無煩、善現、善見、色究竟五天。此五天由雜修靜慮所感,唯三果聖人所居,故名五凈居天。)從廣果天歿,直往無色界,於三無色次第受生,最後生有頂天,才般涅槃。這裡說樂慧上流往生色究竟天才般涅槃,與樂定上流上生有頂天才般涅槃,皆是指其極處而說,以超過於彼,再無行處故。若就實際情況來說,二種上流,皆容許於中間諸天而般涅槃。由上所說二種上流的上行道理,可以知道:‘於色界中,下十一天,樂定樂慧,俱得受生。於廣果天,便分二路:若樂慧者,生五凈居:若樂定者,生無色界。’(《俱舍論頌疏》)。
此上所說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上流等五種不還,名為行色界者。樂定那含雖生無色界方般涅槃,但由於經歷色界生故,亦是色界所攝。
六、行無色:此類不還聖者,在欲界已離色界貪,從欲界歿巳,不經色界即直生無色界,而般涅槃。這有四種差別:(一)生般、(二)有行般、(三)無行般、(四)上流。無有中般,因為無色界無中有故。
七、現般涅槃:此類不還聖者,不生色界無色界,即住於此欲界得般涅槃,名現般那含;於現身中,得涅槃故。
上說七種不還,通約欲、色、無色三界安立:即前五種於色界般涅槃,第六種於無色界般涅槃,第七種於欲界般涅槃。
這裡順便說明三點應該知道的道理:一、不還聖者,不但不還來欲界,即於上界,亦決不於已生處受第二生,更不會於下處受生;以彼之生,唯是勝進,非等非劣故。即由此理,不還的名義亦才能圓滿。二、凡是在聖位經過欲界生死的,由於厭苦心強,必不往生色無色界;證得不還果已,定於現身般涅槃。由此義故,預流經生欲界,決無多出七生者。三、若於色界經生的聖者,容許有上生無色界義,以色界無苦,厭心劣故;所以容許上生無色界天。
除上說七種不還之處,還有九種不還,七善士趣,經生不還,身證不還等名義,為恐太繁,且止不說。
(四)阿羅漢向及阿羅漢果
得瞭不還果的聖者,進斷色界及無色界修所斷惑,從斷色界初定一品為初,至斷無色界有頂地第八品為後,都是趣向阿羅漢果的因行道位,皆名阿羅漢向。即此阿羅漢向中,斷有頂地第九品惑的無間道,亦說名為金剛喻定:此定能破除一切煩惱。猶如金剛能摧一切,故名金剛喻定。定雖有力能破一切,因餘惑先已斷除,故今唯斷第九品惑。《俱舍論》說:‘此定既能斷有頂地第九品惑,能引此惑盡“得”俱行“盡智”令起。’即金剛喻定斷有頂地第九品惑盡的同時引令盡智生起。金剛喻定是斷惑中最後的無間道,所生盡智是解脫道。
由此解脫道與諸漏盡‘得’最初俱生,故名盡智。盡智生已,便成無學阿羅漢果。若是不動種姓的利根羅漢,於盡智後,必起無生智,以永不退故。若退法等五種鈍根羅漢於盡智後,或生盡智,或生無學正見(正見一切阿羅漢皆有),但沒有無生智,以容許有退故。阿羅漢是梵語,譯言應供、殺賊、不生等義。由於阿羅漢已斷除三界見修惑盡,是聲聞乘的極果,因此,說他用智慧的刀劍已殺盡瞭煩惱賊;有漏的惑業都盡,圓寂以後不再來三界受生,所以名為不生:所應學者已畢,唯應作利他事,具足無漏功德,堪受人天的廣大供養,所以得名應供。今攝前義列表如表十:
(表十)
阿羅漢果的差別有六種:
一、退法,在證瞭阿羅漢以後,一旦遇著退緣,又忽起修惑,便退失所得之果,而降至不還果、或一來果、或預流果等。
二、思法,在證瞭阿羅漢以後,恒作是思:勿遇病等便於正念有所忘失,由此失念,令我有退。恐懼所得之果退失,因此常思自害畢命,而入無餘涅槃。
三、護法,在證瞭阿羅漢之後,於所得果法,為令不退,精進防護。
四、安住法,在證瞭阿羅漢以後,能安住於所得果法;無勝退緣,雖不自防,亦能不退;無勝加行,亦不增進。
五、堪達法,即已證阿羅漢之聖者,其性質堪能調順,好修練根,能迅速達到不動種姓。
六、不動法,在證得阿羅漢果後,無論遇著什麼事情,於行自在,不為一切煩惱所退動。這是最利根的阿羅漢。
六種阿羅漢中,前五種總名‘時愛心解脫’。恒時愛護所得法,故名時愛;心解脫煩惱纏縛,故名解脫。亦說名為時解脫者,以要待時才能入定及心解脫故。所待之時,《大毗婆沙論》一百零一卷說略有六種:一得好衣時,二得好食時,三得好臥具時,四得好處所時,五得好說法時,六得好補特伽羅時(好共住人,即同學)。前五種阿羅漢根鈍,要待前六種勝緣會合時,才能證得阿羅漢果,故得名時解脫。第六種不動法阿羅漢,名為不動心解脫,以不為煩惱退動,及心解脫故。亦說名為不時解脫,以不動法阿羅漢是利根性,不須待資具等勝緣會合時便能入定及心解脫故。
又說退法種姓,非是必定有退;乃至堪達,非是必定能達至不動;但約容許有的道理而建立此等名稱。
六種阿羅漢中,不動種姓,必無退理;前之五種,皆有退義。退有退性與退果的差別:
第一種退法阿羅漢,隻有退果,而無退性;由於退法種姓,本身已住退性,最居下故,無可再退,退果即退失無學果而退住不還果等。思法等四種阿羅漢,有退性和退果兩義。退性,是從思法種姓退入退法種姓,或從護法退入思法,或從安住退入護法,或從堪達退人安住,是名為退性。退果,即由阿羅漢果退住不退果、一來果等位,是名為退果。總起來說,退法等五種阿羅漢,皆有退果之義,其中思法等四種,並有種姓退失。《俱舍論》說,假若思法等四種阿羅漢,先前在有學位中,即住於思法等四性,現今至到無學位上,亦住於思法等四性,此類阿羅漢,則種性與果法,皆無有進。原因是,這樣的四種阿羅漢,是由有學無學二種道力所成,極為堅固,故必無退理。若單於無學位上,由退法等種姓進修而成思法等四種種姓,則種性與果法,皆容許有退:唯由無學道之所成故。
又退果的意義,依有部宗說,隻有後三果容許有退,初果則定無退理。如《俱舍論頌疏》說:‘依薩婆多宗,唯預流果,必定無退,以斷迷理見道惑故;諦理真實,楷定可依,聖慧已證,必無退理。後之三果,許有退果,以修道惑,是迷事故;事相浮偽,無定可依,斷迷彼惑,有失念退。’這是說,見所斷惑,妄計有我等,以無事相所依,名依無事,既證無我真理故必無過。修所斷惑,迷各別事起,即是可意不可意等所緣境,此相非無,名依有事,雖已斷迷彼之惑,但容有失念之退。若依經部師說,預流與阿羅漢必無退果,是聖道證故。中間二果(一來、不還),容有退失,以許有漏道證故。《俱舍論》註,認為經部師所說合理。經部師會通經中所說阿羅漢有六種差別,皆約現法樂住有退不退而安立,如《俱舍論頌疏》說:‘依經部宗,阿羅漢果有六種者,約現法樂住有退不退,非約退果。若得果姓,皆名不動,無六種也。現法樂住者,有漏四靜慮也。退此靜慮,名為退法。思此靜慮,名為思法。護此靜慮,名為護法。安住靜慮,名為安住法。堪達靜慮,名堪達法。不退靜慮,名不退法。約現法樂住,分六種也。’即依有部宗有退果的意義來說,諸阿羅漢從果退失後,由慚愧增故,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夠復得,決無從果退後至未復得中間而有命終者。若有退而未復即命終者,則修梵行果,應非安穩可委信處瞭。
六種阿羅漢,依解脫不同,又安立為兩類:一、慧解脫,即依唯由無漏慧力,斷盡見修二惑,於煩惱障得解脫者,立名慧解脫。二俱解脫,即先由無漏慧斷盡瞭見修二惑,離煩惱障;又兼得滅盡定,離解脫障(即滅定障,以不染污無知為體),名俱解脫離定慧障,名之為俱。前慧解脫者,未離定障,故不得名俱。
阿羅漢果雖然有六種差別,但都是斷盡瞭三界見修二惑的聲聞乘的最高級的果位,在斷煩惱和證般涅槃所應學者,都已究竟無可學修,故得名無學。前面所說的初二三果及四向的聖者,有煩惱未盡,有聖道須學,所以通名有學。
上來所說的四向四果,都是就次第斷證而說的,此外還有超越斷證者,略述如下:若在凡夫位,先已由世間道斷除欲界修惑一品至五品,而後發起無漏慧入見諦者,在見道位中,與次第證者相同,名預流向。趣預流果故。至第十六心道類智,住預流果。若先已由有漏道斷欲界修惑第六品或七八品,而後發起無漏慧入見諦者,在見道位中,名一來向。趣一來果故。至第十六心道類智,住一來果。此名超越的一來,亦名位離欲者。若先在凡夫位中,已由有漏道斷欲界修惑第九品盡,或斷初定一品,乃至斷無所有處惑盡,而後發起無漏慧入見諦者,在見道位中,名不還向。趣不還果故。至第十六心道類智,住不還果。此名超越的不還,亦名全離欲者。但阿羅漢果,必無超證的道理,如《俱舍論》說:‘阿羅漢果,必無初得;見道無容斷修惑故,世道無容離有頂故。’論文的意思是說,見道位中,見諦時速,故見道無漏慧,不容許有時間斷除修惑,故凡是超證的聖者,都是在凡夫位時已用世間道斷瞭若幹品修惑,但世間道斷修惑,必須是上地心斷下地惑,不能自地心斷自地惑:但有頂惑,已再沒有比其更上的世間道心生起,故有頂惑必須在入見道以後,再修無漏聖道來斷除,才能證得阿羅漢果。
三、聖位功德
(一)斷德
證得阿羅漢果的無學聖者,諸趣因果滅盡解脫,證得清凈寂滅的涅槃,是阿羅漢斷盡生死因果所得的功德,故名斷德。涅槃又雲泥洹、涅畔、涅槃那等。體即寂滅無為。義即滅生死因果,渡生死瀑流,無惑業因緣之造作,生死苦果永不再生,空寂無相,安穩快樂。依聲聞乘義,解脫以得滅為主,故涅槃正翻為滅,餘均義譯。大乘的涅槃,有圓滿功德,寂滅諸患義,故正翻圓寂。《成唯識論述記》卷一說:‘西域梵音雲波利匿縛喃,波利者圓也,匿縛喃言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舊雲涅槃,皆訛略也。今或順古,亦雲涅槃。’在聲聞乘中,涅槃隻有兩種:一、有餘依涅槃,依指有漏的依身,對於已盡的惑業說名為餘:即生死之因的惑業已盡,猶餘有漏依身的苦果,故名有餘依。二、無餘依涅槃,即更滅盡依身的苦果,無有所餘,故名無餘依。住於現世還未入滅的阿羅漢,已斷盡生死之因的惑業,證得寂滅的涅槃。以其尚有宿業所感的依身存在,故隻得有餘依涅槃。至依身亦滅,畢竟不起不生,即得無餘依涅槃。
(二)智德
如上所說阿羅漢,已到究竟無學位,成就十無學法,即無學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這十無學法的意義,已於第一章第四節四諦之道諦的究竟道中略說,可因翻譯復習。這裡隻說諸聖所成就的智慧,和智慧所成就的功德。
甲、成智差別
智的差別異名很多,如見、明、覺、解、慧、光、觀、照等,皆是智的異名,簡單地可以類括為忍、智、見三個名稱。忍智見都是以慧心所為體,就其作用的不同,而安立三名的差別。即依慧心所有推度的作用,立名為見:有推度忍可的作用,立名為忍。於慧心所中,有是忍而非智的,如前面所說緣上下八諦的苦法智忍、苦類智忍等八種聖慧忍,正起推度,是可見性攝,與自疑得俱起,推度忍可未究竟故,未成決斷,故是忍非智。又盡智與無生智,皆無學位所起的決斷智,已止息求心,於境不推度故,是已決斷之智,不可名見。除瞭前說的八忍與二智,其餘的無漏諸慧,皆通智與見之二性,不可名忍;以彼既斷自疑,故名為智;有推度性,故得名見。諸有漏慧,皆是智而非忍,因為忍是於從來未曾見過的四諦真理創見忍可,有漏慧對於無始以來的所緣境數數重觀,故是決斷智攝。在有漏慧中,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染污見,與有漏的正見,共為六種,亦皆是見性所攝,以是推度性故。
以上是說智的差別名稱,此下說智的種類。智有十種:一、世俗智,即世間普通人的智慧,多取瓶衣等事物為所緣境。二、法智,以欲界四諦真理為所緣境,作十六行相,即斷迷欲界四諦真理所起的煩惱之智。三、類智,緣上二界的四諦真理,亦作十六行相,即斷迷上二界四諦真理所起的煩惱之智。四、苦智,五、集智、六、滅智,七、道智。此四智由緣四諦境有差別故,分為四智,各對諦作四種行相,如其次第斷四諦下所起的煩惱。八、他心智,此智由前世俗智、法智、類智及道智四種而成立,能知他心,故名他心智。若知他有情的無漏心,以法、類、道他心智去瞭知,這是屬於無漏性質的他心智。若知他有情的有漏心,以世俗他心智去瞭知,這是屬於有漏性質的他心智。故他心智由四智所成。九、盡智,十、無生智。此二智都是無學位的聖者所起。即無學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有此盡行相之智,是名盡智。若正自知;我已知苦,不復更知;我已斷集,不復更斷;我已證滅,不復更證:我已修道,不復更修;於四諦知、斷、證、修的作用,得瞭非擇滅名無生,觀此無生之智,是名無生智。此盡智與無生智,即以前法智、類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六種智為體。阿羅漢中的鈍根羅漢,由於有退墮故,不能生無生智。利根的不動阿羅漢,無退墮故,能生無生智。上說十智,總分為有漏無漏兩類:一有漏智,即第一種世俗智,遍緣一切有為無為之法為所緣境,是與煩惱雜染俱生的智慧,不能斷迷理的惑障,故是有漏智,二無漏智,即法智等九種,是遠離瞭煩惱過失的清凈無垢的智慧,故是無漏智。
在十智之中,從凡夫到聖者,誰成就幾智呢?依《俱舍論.分別智品》說的差別是:一、從凡夫位至聖見道十五心中的第一念苦法智忍位,此諸凡夫及初念聖者,皆定成就一智,即世俗智。初念聖人,雖然已經成就無漏慧的苦法忍,但尚未決斷,是忍非智,故於十智中,隻成一智。二、入見道至第二念苦法智位的聖者,定成三智:(一)世俗智,(二)法智,(三)苦智。三、入見道至第四念苦類智位的聖者,於前三智之上,增加類智,總成四智。四、入見道至第六念集法智位,於前四智之上,又增集智,總成五智。五、入見道至第十念滅法智位,於前五智之上,又增滅智,總成六智。六、入見道至第十四念道法智位,於前五智之上,更增滅智,總成七智。由上所說可以知道,見道位人總成七智。七、至修道位的聖者,若尚未全離欲界修惑,亦定成七智,與見道位相同。八、若已離欲位,成前七智之外,更增他心智,總成八智。若在凡夫位時已離欲界修惑者,及見道位乃至修道位,則一一位中皆增一他心智。九、無學鈍根聖者,定成九智,即時解脫阿羅漢,於十智中除去無生智,成就餘九智。十、無學利根的不時解脫阿羅漢,定成十智。
乙、智所成功德
(一)唯聖功德
在聲聞聖者成就的諸功德中,有唯聖功德和共凡功德兩類。唯聖功德,即諸無漏功德,唯諸聖者才能成就。共凡功德,則凡夫亦可具有。這裡先說幾種唯聖功德。
一、無諍行,利根的不動阿羅漢,在行動之前,觀察有情諸苦,那是由煩惱所生,自知己身是殊勝福田,恐他有情復緣己身引生貪嗔等煩惱而招苦果,故思引發無諍相智,由此方便,令他有情不緣己身生貪嗔等。此行能止息諸有情類煩惱鬥諍,故名無諍。此行但以俗為體性,第四靜慮為其所依。六種無學中,唯利根不動阿羅漢能生起無諍智。退法等五種阿羅漢,尚不能自防不退起煩惱過失,故亦不能止息他有情的煩惱鬥諍。
二、願智,利根不動阿羅漢,欲知諸法自相共相,或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事等,以求知的願力為先,入第四靜慮,引起勝妙的智慧,即於諸法的自相共相等,能夠如願而瞭知,是願之智,故名願智。此智亦是俗智為體,以第四定為依,唯不動性阿羅漢能起。以一切法為所緣境,皆現量如實而知。
三、三明,即:(一)宿命明,但知過去宿世受生的事,名宿命通;復知宿世從一生乃至多生的族姓名字,及所經歷的事情和受苦受樂等,是為宿命明。(二)天眼明,但知有情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復見自己和眾生死時生時,及一切所作善惡業行,和由此業生於善惡趣的那一趣中,是為天眼明。(三)漏盡明,但知自已他人的有漏煩惱斷盡,名漏盡通;復能悉知漏盡以後更不受於生死,是為漏盡明。三明皆以慧為性。如其次第即以六通中有殊勝作用的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為體。由於此三通能對治前後中三際愚癡故,特建立為三明。即宿命通能對治前際愚,天眼通能對治後際愚,漏盡通能對治中際愚,後一種容有是真,因為是無漏故。其餘二種,但是假說。三明唯在無學身中起,故皆名無學明,有學身中雖有知宿命的智和知生死的天眼智,以尚有暗惑未盡,但可名通,不得立之為明。
四、四無礙解,無礙解有四種:(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辭無礙解,(四)辯無礙解。此四無礙解,總起來說,皆以利根不退種姓阿羅漢所發於自分境不退轉的無退智為自性。其中緣能詮名句文身的無退智,立名法無礙解。此無礙解通依五地起,即欲界及四靜慮,無色界無名等故。緣所詮義理的無退智,立名義無礙解。此通依一切地,即依九地起。緣方域言辭的無退智,立名辭無礙解。此唯依二地生起,即欲界和初靜慮;二禪以上,都無尋伺故。緣契合正理的無滯言說,及起此言之因的定慧二道的無退智,立名辯無礙解。此無礙解,亦通依一切地起。由無退智緣名等決斷無礙,故皆名無礙解。以十智攝說,法無礙解與辭無礙解,十智之中,唯以世俗智為體:因為這兩種無礙解,是緣名身等及世間言辭事相為境界故,所以唯屬世俗智攝。義無礙解,若以諸法皆名為義,則具十智為體,若唯以涅槃名之為義,則以六智為體:一世俗智、二法智、三類智、四滅智、五盡智、六無生智。辯無礙解,九智為體;於十智中除去滅智,以緣有為法故。此四種無礙解,唯利根阿羅漢能成就。隨得一種時,必皆具四。
(二)共凡功德
與凡夫共同的功德,有六通、四靜慮、四無色定、三三摩地、四無量、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等。四靜慮和四無色定,如前第一章第四節中已說,今略述六通等義如下:
一、六通是:(一)神境智證通,即能領受和示現種種神妙境界的智用,如身能無礙地飛行於山間海內,於此界入,從彼界出,由彼界沒,於此界現,於大作小,於小作大,隨意變現等。(二)天眼智證通,能見六道眾生死此生彼,受苦受樂等相,及見一切世間遠近種種形色無有障礙。(三)天耳智證通,能聽聞六道眾生心中所念的事情,皆能如實瞭知。(五)宿住隨念智證通,能憶念自己過去一世乃至多世宿命和所經歷的事。(六)漏盡智證通,漏即貪嗔癡等煩惱,煩惱斷盡,不受三界生死,無礙自在,是名漏盡通。六通之中,後一種唯聖人有,前五種通凡夫亦得。故《俱舍論》中,依其總相說名為共凡功德,如是六通,解脫道攝,皆以智慧為體。神境等四通,唯世俗智攝,他心通五智所攝,即法智、類智、道智、世俗智、他心智。漏盡通由六智或十智攝,若但緣漏盡為境,則除苦、集、道、他心四智,以餘六智為體。若漏盡身中所得,則以十智為體。
【註】此處原書中漏列‘他心智通’一項,今補註如下:‘(四)他心智證通,能知他人之心念而無礙者。’(依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出版者註]
二、三三摩地是:(一)空三摩地,即緣苦諦中空和非我兩種行相相應的等持。空是空我所,非我空其我,故二行相,俱得名空。(二)無願三摩地,即緣十種行相相應的等持,十相即緣苦諦中的非常與苦二相,和集諦下因、業、生、緣四相,及道諦下道、如、行、出四相。非常相與苦相,和集諦下四相,都是可厭患的,故於彼無所願樂欣求;道諦如船筏,必應舍故,亦無願樂。故能緣彼定,得無願之名。(三)無相三摩地,即緣滅諦下滅、盡、妙、離四種行相相應的等持。滅諦即涅槃,涅槃遠離色、聲、香、味、觸、男、女、生、異、滅十相,故名無相。緣彼之定,故得名無相三摩地。此上三種等持,俱通凈有漏和無漏。無漏性的三種等持,又名三解脫門;能與解脫的涅槃為入門故。
三、四無量心,即慈、悲、喜、舍四種。第一慈無量心,即與樂作意相應,與諸有情樂之心,以無嗔為體,能對治嗔恚煩惱。由於一切有情心起愛念,隨彼所求樂事,給予饒益,故名慈無量心。第二悲無量心,即除苦作意相應,拔除有情苦之心,以不害為體,能對治害煩惱。由愍念一切有情受種種苦,常懷悲心,拯救濟拔,令其得脫,故名悲無量心。第三喜無量心,即欣慰作意相應,見諸有情離苦得樂,生大喜心;以喜受為體,能對治不欣慰。由於見諸有情離苦得樂,慶慰欣喜,故名喜無量心。第四舍無量心,即平等作意相應,於諸有情一視平等,無親怨分別之心;以無貪無嗔二法為體,能對治欲界的貪嗔煩惱。由於所緣一切有情,心無愛憎,住平等舍,故名舍無量心。這四種心為什麼皆名無量呢?依《俱舍論》和《大毗婆沙論》八十一卷說:(一)以無量有情為所緣故,(二)能引生無量善法故,(三)能招感無量殊勝異熟果故。具此三義,故名無量。至於隻立四種無量的道理和修習方法等,廣如《俱舍論定品》、《大毗婆沙論》八十一卷、《瑜伽師地論》第十二卷及四十四卷所說應知。
四、八解脫是:(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即於內身有色想之貪著,為令遣除,觀外界不凈的青瘀等色相,令貪不起,故名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即由前觀雖已除遣內色之貪,於內身無色想貪著,為令堅牢故,亦觀外界不凈的青瘀等色相,令貪不起,故名為解脫。(三)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即觀凈光鮮白的清凈色相,令貪不起,名凈解脫;觀凈色的人,證得此凈解脫於身中,名身作證;具足圓滿,得住此定,故名具足住。(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此四解脫,各能棄舍下地的貪,名為解脫。(八)滅受想定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此即滅盡定由此定厭背受想等,住於無心,故名解脫。八解脫中,前三種以無貪善根為體,以近能對治貪故。四無色處解脫,以四無色的善定為體。第八解脫,體即滅定。此中所說的解脫,不是滅盡煩惱,證得離系名解脫,而是棄背義,背舍義名為解脫。《大毗婆沙論》八十四卷說:‘問:何故名解脫?解脫是何義?答:棄背義是解脫義。問:若棄背故名解脫者,何等解脫,棄背何心?答:初二解脫,棄背色貪心。第三解脫,棄背不凈觀心。四無色處解脫,各自棄背次下地心。想受滅解脫,棄背一切有所緣心。’
五、八勝處是:(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二)內有色想觀外色多。(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五)內無色想觀外色青,(六)內無色想觀外色黃,(七)內無色想觀外色赤,(八)內無色想觀外色白。這八勝處是從八解脫中的前三種解脫開出來的,所以體性境地等,都同於前三解脫。故《俱舍論》說:‘初二如初解脫,次二如第二解脫,後四如第三解脫。’觀外色少多等,即於外界清凈妙好的勝色和不凈惡陋的劣色,意解思惟,用奢摩他道起勝知,用毗婆舍那道起勝見,具此勝知勝見能制伏所緣的境,隨所樂觀,自在而轉,惑終不起,心勝境處,故名勝處。修八解脫,唯能棄背貪心,不能制境,此八勝處,能制伏所緣之境,故更殊勝。
六、十遍處是:(一)地大遍一切處,(二)水大遍一切處,(三)火大遍一切處,(四)風大遍一切處,(五)青色遍一切處,(六)黃色遍一切處,(七)赤色遍一切處,(八)白色遍一切處,(九)空無邊遍一切處,(十)識無邊遍一切處。這十遍處中的前八種遍處,如八解脫中的第三‘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一樣,以無貪為體,皆依第四靜慮,緣可見的假四大和四顯色為境。後二遍處,如其次第以空識二無邊處善定為體,各緣自界的四蘊為境。此十為什麼立名為遍處呢?《俱舍論》說,由修觀行者起勝解作意,‘於一切處,周遍觀察,無有間隙,故名遍處。’修此十遍處,比前解脫勝處更為殊勝。如《俱舍論頌疏》說:‘應知此中修觀行者,從諸解脫,入諸勝處;從諸勝處,入諸遍處;以後後起,勝前前故,謂修解脫。但於所緣總取凈相,未能分別青黃赤白;後四勝處,雖能分別青黃赤白,而未能作無邊行相:前四遍處,謂觀青等(《大毗婆沙論》八十五卷和一百四十一卷都把青黃赤白列為前四遍處)一一無邊。復思青等為何所依?知依大種故,次觀地等一無邊。復思此所覺色,由何廣大?知由名空故,次觀空無邊處。復思此能覺誰為所依?知依廣識故,觀識無邊處。此所依識,無別所依故,別更不修上為遍處。’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