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菩薩行果 第四節 果德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佛教基本知識 作者: 正果法師2022-09-02

  第四節  果德

  一、菩提

  佛位圓證二轉依果,為菩提涅槃。菩提是能證的無漏智,涅槃是所證的真如理。菩提是所生得,涅槃是所顯得。

  菩提是轉有漏雜染的八識而成的四智相應心品:(一)大圓鏡智:此智為一切現行功德的所依,如大圓鏡,影現種種色像,故名大圓鏡智。如《成唯識論》說:‘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凈,離諸雜染;純凈圓德,現眾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二)平等性智:此智證得諸法平等的理性,及自他平等,變現他受用土,故名平等性智。如《成唯識論》說:‘二、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應: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妙觀察智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三)妙觀察智:此智善能觀察諸法的自相、共相及眾生根器,說法斷疑,故名妙觀察智。如《成唯識論》說:‘三、妙觀察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攝觀無量總持定門,及所發生功德珍寶,於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四)成所作智:成就為欲利樂有情的本願所能作的事,故名成所作智。如《成唯識論》說:‘四、成所作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六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成本願力所應作事。’

  菩薩入見道時,轉有漏的第六識,成無漏的妙觀察智;轉有漏的第七識,成平等性智。到佛果位時,轉有漏的前五識,成成所作智;轉有漏的第八識,成大圓鏡智。四智圓滿就是佛果位上具有的四智菩提,立表如表三:

  (表三)

  二、涅槃

  證佛位四智圓滿的時候,所證的真如妙理,完全顯現,即具得四種涅槃:(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這是說一切諸法的真如實性,雖然是由於客塵煩惱障覆令不顯現,但其習性本來清凈,不生不滅,其性本寂,故名涅槃。如《成唯識論》說:‘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凈,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涅槃,即由斷煩惱障而顯現的真知,但有殘餘所依的異熟法存在,所以名為有餘依涅槃。如《成唯識論》說:‘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無餘依涅槃,即斷盡生死苦而顯現的真如,煩惱既盡,殘餘的所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如《成唯識論》說:‘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四)無住涅槃,即斷盡所知障而顯現的真知。證這涅槃時,即生起大悲大智。因有大悲故,不住於寂滅的涅槃,而在三界中利樂眾生;有大智故,雖在三界裡教化眾生,以已脫離迷界故,不為生死所染污、所系縛,用而常寂,故稱為無住涅槃。如《成唯識論》說:‘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以上四種涅槃,是依著一實真如的顯現義邊的差別而安立前四種,實即一清凈法界而已。第一種凡亦具有,二乘無學並得前三,唯佛世尊具有四種。立表如表四:

  (表四)

  三、三身

  這四種涅槃,總束為清凈法界,加前四智,以為五法。這五法就成為佛果位的自性、受用、變化三身。清凈法界是自性身(法身)。如《成唯識論》說:‘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凈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絕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受用身分自受用和他受用,自受用身是大圓鏡智所現,恒自受用廣大法樂。他受用身是平等性智所現,為十地菩薩現通說法,決眾疑網,令他受用大乘法樂。如《成唯識論》說:‘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圓凈常遍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凈功德身,居純凈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合此二種,名受用身。’變化身是成所作智所現,為未登地菩薩眾,及二乘異生,隨類示現化身,稱機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如《成唯識論》說:‘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凈穢上,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妙觀察智,於大集會中,說法斷疑。立表如表五:

  (表五)

  四、十力

  如來證得實相的妙智,能夠瞭達一切境相,堅固最勝,沒有可以破壞和超勝他者,故名為力。力有十種:一、知是處非處智力。處,即合道理義,非處即不合道理的意思。如來於一切因緣果報審實瞭知,如造作善業,即知其決定得可樂的果報,名為知是處。若造作惡業,能夠得到可樂的果報,決定無有是處,名知非處。如是種種,皆悉遍知,故名知是處非處智力。二、知過現未來業報智力,如來於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業緣果報生處,皆悉遍知,故名知過現未來業報智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如來於諸禪定自在無礙,其淺深次第,如實遍知,故名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四、知諸根勝劣智力,如來於一切眾生的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皆實遍知,故名知諸根勝劣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如來於諸眾生,種種欲樂勝解,善惡不同,皆如實遍知,故名知種種解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如來於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不同,即種姓差別,與貪嗔等行隨眠差別,如實遍知,故名知種種界智力。七、知一切至處道智力,如來於有為無漏行,各知其所至之處,故於至得人間天上的有漏道,至得涅槃的無漏道,如實遍知,故名知一切至處道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如來證知天眼清凈,見諸眾生死時,生時端正醜陋等善惡業緣,盡知無礙,故名知天眼無礙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如來於眾生種種宿命,從一世乃至百千萬世,一劫乃至百千萬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其姓名飲食苦樂壽命等,如實遍知,故名知宿命無漏智力。十、知永斷習氣智力,如來於一切惑餘習氣,永斷不生,如實遍知,故名知永斷習氣智力。

  五、四無所畏

  無所畏是:一、說一切智無所畏,一切智即於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盡知盡見的妙智,如來於大眾中自說我是一切智人,餘人雖有難言,佛無所畏,以如來實是正等覺者,已證得妙善清凈的一切種智故。二、說漏盡無所畏,漏盡即生死惑業俱盡,如來於大眾中自說我已永盡諸漏,餘人雖作難言,佛無所畏,以如來實已證得妙善清凈,於煩惱習氣等諸有漏法畢竟永盡故。三、說障道無所畏,如來於大眾中說染法是障礙聖道的法,若有難言,習此染法,不能為障,佛通釋無果:以如來妙智,於一切所治染法,皆已遍知故。四、說盡苦道無所提,盡苦道即能滅盡諸苦的聖道,如來於大眾中自言我所說的聖道,能出離世間,能盡諸苦,餘人雖有詰難,說雖修此道不能出離,佛無所畏,以如來於一切種能對治法,已如實遍知故。四無所畏中,前二無畏,依自利德說,後二無畏,依利他德說。無畏即無怯懼,如來智力內充明瞭,凡有所說,皆安穩清凈,不可傾動,無驚怖恐懼,故名為無所畏。

  六、十八不共佛法

  十八不共佛法是:一、身無失,佛從無始劫來,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治其身,這種功德已至滿足,一切煩惱俱盡,身無誤失業,是名身無失。二、口無失,佛具無量智慧辯才,所說教法,隨眾機宜,皆得證悟,是名口無失。三、念無失,佛三大阿僧祇劫,修習諸甚深禪定,心不散亂,於諸法中,心無所著,得第一安穩處,故名念無失。四、無異想,佛於一切眾生平等普渡,心無揀擇;於流轉證滅中,證得無分別,無差別智,是名無異想。五、無不定心,佛於行住坐臥一切威儀中,常不離甚深勝定,是名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舍,佛於一切法,悉皆照知方舍,未有一法不瞭知而舍棄者;於利益有情事,觀察其根性未熟者,雖暫時舍置,終無究竟舍有情事。是名無不知已舍。七、欲無減,佛具眾善,常欲度諸眾生,心無厭足,是名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佛身心精進滿足,常度一切眾生,無有休息,是名精進無減。九、念無減,佛於三世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應滿足,無有退轉,是名念無減。十、慧無減,佛具一切智慧,無量無際不可盡故:隨慧而說,亦無有盡。是名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佛遠離一切執著,具二種解脫:(一)有為解脫,即無漏智慧相應的解脫;(二)無為解脫,即一切煩惱凈盡無餘的解脫,是名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佛於一切解脫中知見明瞭,分別無礙,是名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佛的身業智為導首,隨智而稱,示現各種殊勝形相,調伏眾生,由智發起演說一切諸法,令其各得解悟證入,是名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語業隨智慧行,佛的微妙清凈語言,智為導首,隨智而轉,化導利益一切眾生,是名語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佛的清凈意業,智為導首,隨智而轉,入眾生心而為說法,除滅其無明癡惑,是名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佛的智慧照知過去世所有一切,若有情法,若無情法,皆無障礙,是名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佛的智慧照知未來世所有一切,若有情法,若無情法,皆無障礙,是名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佛的智慧照知現在世所有一切,若有情法,若無情法,皆無障礙,是名智慧知現在世無礙。此上十八種功德法,唯佛具有,不共於聲聞、獨覺、菩薩,故名十八不共佛法。

  如來功德,無量無際,不可具述。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不護,三念住,四清凈,永斷諸習氣,無忘失法,大悲,一切種妙智等,清凈殊勝,圓滿無上。如《大般若經》三百八十一卷和四百六十九卷,《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六,《大寶積經》三十八卷至四十卷,《中阿含三十二相經》,《大智度論》八十八卷,《瑜伽師地論》四十九卷至第五十卷,《顯揚聖教論》第四卷和《雜集論》卷十四等,廣有解說,樂多知者,應取讀誦。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