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菩薩戒的精神 講記 一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大乘菩薩戒的精神講記 作者: 智海法師2022-08-28

  《大乘菩薩戒的精神》講記(一) 智海法師講述

  2007年11月28日上午·廬山東林寺凈土研究生班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意

  各位法師、各位同修:

  這一次非常高興,能回到東林寺和大傢一塊學習。東林寺是我的懺悔場地,早在1989年吧,也是冬季,也就是這個時間,在這裡求懺悔,求受具足戒,

  戒和尚是上果下依老和尚。那麼,現在戒和尚已經圓寂好多年瞭,他的繼任主持上傳下應老和尚也是我在中國佛學院的老師,研究生三年也是直傳老在在帶。包括現在代主持大安法師,也是我的老師。我在中國佛學院本科的時候,學習凈土教理,那就是大安法師從始之終。深得法意,非常感恩。今天能夠回到東林寺的話,我想這種種殊勝因緣都起到瞭些作用。

  那麼,年前差不多就在跟大安法師聯系,四川也有很多地方恭請大安法師。大安法師回到東林寺以後,東林寺的常住事務和念佛法務,許許多多的事業那是如日中天。那麼,我們現在光是常住上就有一百多位僧眾,加上居士差不多有二三百位。長期念佛、閉關、修行,這種氣氛非常濃厚。可以說放眼現在的一些從林,東林寺非常獨特。聽說這種情境之後,大傢的心都非常踴躍,期望有一天回到東林寺以後能夠沐浴這種道風。這是這種因緣。

  因為大安法師的吩咐,希望有些時候跟大傢一起學習一下戒律。那麼,這種戒律大傢都知道,“修行之初木叉為首”,那就是以戒律為主。那麼,這種戒律與經文有些不同,那也有一葉貫之的。經上跟你說修行的方法,論上給你剖析這種道理何在,一般是經詮定學,論詮慧學,還有一門戒學,戒定慧三學。戒律,我們從下手之處也就是要註重這種戒律。很多道理那是深不可測的,有多少智慧就能開發多少智慧,開發多深的義理,那是沒有邊的。也許你今年領悟的與明年領悟的不一樣,這一些都是因為個人的修行,開發自己的心靈不一樣,所顯現出來的一種境界。

  這種戒律實際上也是隨著我們自己的修行,隨著我們對自己的一種智慧的開發,它會呈現出不同的境界。比如我們在三皈依的時候,實際上三皈依也可以當作一個最基本的戒法。三皈依以後,五戒、八戒、十戒,乃至在傢菩薩戒,出傢具足戒,他總是伴隨著我們修學的過程,不斷地深入,一直到戒定慧。如果說你想得定的話,在定中這種戒也是隨時不離的,由戒生定。有瞭定以後,這種戒得到瞭一定的提升。有定發慧,有瞭這種智慧,戒和定都同時得到提升。所以說戒定慧三學,實際上是同步增長。在名言概念上分別有多端,但他的含義都是總攝起來的,隨時不離開的。所以說這種戒,從最初發心一直到最終成佛都是具備的,非常重要。

  經上的義理明明白白,但是有好多同修學過去學過來,但是最後,他有一個感嘆,你說我怎麼下手?從那裡下手?但是戒律,他總有些方便上的殊勝,從下手開始就知道,從那些該做那些不該做,非常明白。也許更深的義理給你講得很深,但是行為上那些該做那些不該做,非常清楚。從學習的方便上來說,粗心的這一種學習,那就更適應一些,下手的方面有一種非常明白的動示。

  所以說我經常想起能海法師,他就把戒律當作一種真實的智慧。他說除瞭戒律還有什麼真實的智慧?!諸佛的真實智慧就流露在戒律過程當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給我們說明,我們自己身口意三業行為有那些如理,那些不如理。學戒,它的方便是特別突顯。剛才我們大安法師在介紹我們東林寺在念佛的時候,也說到瞭這種情形,說守持戒律好好念佛,在凈土宗修行過程中也是有凈土三伏。在凈土三伏當中有明因思果,守持諸戒律。從最初的三皈依,到五戒,到八戒,到菩薩戒,能夠把這個戒守得很好的話,那我們自己的修行就有一個很好的保護。

  每一個人內心裡面有這種戒心,不是世間上的戒備之心,而是我們有這種守持戒防非止惡的心瞭之後,隨時相應以後,念佛就更能成就,念佛就更能具足。所以說這種氣氛非常好,他與外面的通常的一些居士,我就念佛,我就一門深入,我就什麼也不管瞭,什麼戒什麼定什麼慧我都不管瞭。所以說在現在,我們在外面學習這些就非常深地一種感慨,三藏十二部經典都沒有人去看瞭,覺得我就念佛就行瞭,其餘的我一概不管。受戒他也不去受戒,也不去守戒,甚至他還會發出問題,我們念佛的修行人有沒有必要持戒?有沒有必要守戒?表現出最基礎的這種修行知識都非常欠缺。而我們東林寺,從開始之初,就非常強調這種對於戒律的學習。把戒守好,然後對於我們念佛是一種增長,是一種幫助。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機緣,大安法師才吩咐,利用幾天的時間跟大傢一起學習大乘菩薩戒的精神。

  那麼,我們今天從上午8點到9點半,下午從2點到3點半。也就是說每一天有三個鐘頭的時間,今天、明天、後天有三天的時間,有9個鐘頭來學習大乘菩薩戒的精神。

  一、戒的釋義及菩薩戒相關介紹

  (一)大乘菩薩戒的名義

  首先,我們今天從大乘菩薩戒的名義上給大傢介紹一下。這個佛法,大傢學過的都非常清楚,佛法是一味的。但是,他是具足方便和次第的。通常這些大德善知識給我們說,要一步一步學的話,按照次第來學是很容易成就的。如果不按照次第,學習想要成功是非常艱難。《大智度論》中也給我們說:“具足的智慧那是要在次第當中顯現的。”沒有次第你這種智慧也是顯現不出來。比如像我們今天所說的,哎呀!我是本著良心,我有一顆好心腸那就可以瞭。但是學佛並不僅僅是要有一付好心腸。你的好心腸體現在什麼地方?起心動念、開言吐語、待人接物,像這一些詳細的過程,它要落實在生活當中。次第都能顯現,於是這一種智慧就非常具足。

  在經上給我們所說:“一念相應一念智慧,念念相應念念智慧。”也就是要落實到每一個起心動念當中,那就是一種次第。佛法講安住於當下,是我們當下是一種什麼心念與什麼相應,而且能不能夠永遠堅持,能不能念念相應,這個智慧就很具足。我們今天修行過程強調一心不亂,其實也是這個層次的一種詮釋。怎麼能把當初安住於當下的那個智慧能夠念念都能具足,就是這一點。

  要講得法,就是講當下如何得法。佛法不是說以後多少年以後,它才顯現出這種作用;念佛也不是說要多少年以後,他才往生。我記得我們在佛學院聽大安法師的講課,大安法師也就跟我們說:“念佛不是說多少年以後才往生,而是在念的當下他就是往生。”啥意思呢?就是你在念的當下你有沒有往生心。當你有住生心的時候,我們的心就和西方極樂世界安住在一起。我們身口意三業,就好像安住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的莊嚴當中。一想起來我們就歡喜,一想起來我們好像對面見到功德一樣,就好像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隨時隨地與我們親眼看到的一樣。它就比較相應,那個信心和願心就比較具足。有這種信心和願心建立起來的時候,我們念佛的時候那就念得非常具足,非常歡喜!實際上佛法的修行,任何的修行都是這樣。

  沒有信心,無法開顯自己的願心;沒有願心,無法真正地把這個修行的心具足起來。信心怎麼建立的呢?就是多想它的這些好處,多想他的功德利益。而且這種好處和功德利益,就好像建立在當下。任何人好像就已經得到瞭,隨時隨地安住在這種已經得到的境界當中。哎!這種我們自己身心的感受那都是不一樣。而我們現在如果說:“哎呀!我是業障,我是凡夫,我的修行很不具足,我要多久才能夠修到什麼層次。”好像有一種距離感的話,修行老有一種障礙。

  假如說,你把自己安住在阿彌陀佛的當中,安住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當中,好像我們現在真真實實就已經得到。當我們在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那就是應請佛到我們面前。就好像如對目前一樣,你的心態是不一樣,身心的感受也是不一樣。我們說,戒也是這樣。隨時隨地思考這種戒的功德,戒的殊勝來發起我們這種歡喜心。就好像這種功德利益都與我們同在。而我們在學戒的每一個當下,他都很歡喜,很自在,不覺得是約束,而是一種享受。當這個享受開始瞭以後,念念之間都是歡喜心,念念這間都是喜歡學習的心。那種心態就不一樣瞭。能夠把這種心態安住在當下,得到這種法以後,以後功夫就是念念之間與它相應。於是,最重要的是當下這一念的一種體驗。你學多學少沒有關系,學長學短沒有關系,關鍵你當下得到這種體受。所以說,是這種戒定慧,這種佛法得不得法這個方面。

  說起來學習也不是很復雜,很簡單的事情。就是要求這一念如何安住,如何歡喜,如何心向。當你這種心向之心建立起來,那你就是在修行。念念之間都是有變化,一念之間有變化。就一個法之中,一個上午之中,一個半鐘頭,你有沒有變化呢?他有變化。從開頭聽到最後,他也有變化。三天聽下來,天天你都很歡喜,天天都很安住。把這一些學到的義理,能夠自覺地應用上去時候,他不一樣。那你經過三天地熏習以後,也許就在內心裡面打下一顆種子,下瞭一種種子。你領會到瞭它的殊勝善巧以後,也許一輩子也不會忘記。我想這種法,在佛法的各宗各派當中隨時都能夠顯現。有這種心態,你去學習它的名義以後它也不一樣。在講菩薩戒名義之前說這麼一點小小的體受。

  那麼,那種戒呢?我們平時更多地對應於受戒。受瞭戒以後,它對我們身心世界有多少關聯?估計這需要學習。像我們剛才所說的,你在受戒的那一刻,你是心是怎麼理解?受瞭戒以後,你能不能在你的心裡安住?它能不能讓你歡喜?它決定瞭以後,你多少時刻它能與你相應?能給你多少影響?受瞭戒以後,這種戒的學習很重要。也許現在發心是一個開始,它總是學習當中歡喜,總是在歡喜當中覺受,總是在覺受當中增加那種體驗,總是在體驗當中增加法喜,在法喜當中念念把那個發心不斷地提升,不斷地增長。它總是有這麼一個過程。

  今天,先在他的名義上。佛法,我們剛才說它是一味的。戒定慧是一味的,包括我們平時所說現前心的安住,一直到盡未來心的安住,它也是一味的。但是,體現在次第的智慧,比如說我們人天乘的佛法,聲聞緣覺乘的佛法和菩薩乘的佛法。一般大的分成三乘佛法,細的有五乘佛法。三乘與五乘是一種次第介紹,並沒有分開來。從我們發心上也許有的與這個階段相應,有的與那個階段相應。比如說最初的人天乘的佛法,講這一輩子各種各樣的好處。如何按照

  因果道理安住,按因果道理來建立這種人天佛法,來建立這種人世間的種種追求的圓滿,人天乘的。

  聲聞緣覺乘的,要把世間上的短暫的這種享受能夠看得穿。看得穿之後,要放得下。從究竟利益上來說,我們不太需要的東西心裡面要有出離心。沒有出離心的話,很難與它相應。大乘佛法那就是要提得起。放得下到提得起,其實也是一個過程。如果說聲聞緣覺乘的佛法你沒有學習,如果說放不下的話,再叫你提起那就很艱難。大乘佛法要你提起,那就很艱難。今天我們所說,大乘佛法很殊勝。我們大傢直接就發菩提心,直接就學習大乘佛法。但是,很多表現出來的是對聲聞緣覺的出離心,好像認識不是很具足。比如說,叫它放得下的這個階段,也許他就不太註重。但從大乘佛法上來說,如果你放不下的話,你決難提得起。有很多包袱,世間五欲的乃至於我們身心五蘊的執著,我們自己的業障,我們自己的煩惱。你放不下看不穿,這個時間你說你提得起什麼呢?往往都提不起。

  所以說,大乘佛法就有它大的一個方面。大,必然有其相應的內涵。這種內涵必須要從次第上面來建立,從因果,從無常,從出離心,從這些當中來建立大乘的菩提心,次第來建立這種心。於是,這種心能善巧地被引發起來。沒有這些善巧的修心次第,我們往往說發瞭一個大菩提心呀!你的那個大菩提心很抽象,不具體。而且他的一種具體內涵呢?不能得到充分地顯現。

  所以說,相應於人天乘的它有一個戒法,叫十善戒法。三皈五戒十善戒法。通過這種十善戒法,來成滿人世間的利益。相應於出離心有一種聲聞乘的一種戒律,那就是成就這一些出離心的。相應菩薩戒的它就有一個菩提心的內涵。如果沒有這種菩提心的內涵,這種菩薩戒就談不上瞭。所以說,我們在講的名義,我們把它分成兩個方面:一個是菩薩,一個是戒律。它是菩薩所受的戒律,那叫菩薩戒。而菩薩,我剛才與大傢談是一味的,又是次第的,又是具足的,這幾個方面來與大傢探討一下。

  一個方面,是菩薩具足出離心,包含聲聞緣覺乘的精粹。出離心,沒有出離心你談不上菩提心。對於這一種出離心的一種包含,對聲聞緣覺乘的戒法它的一種提升。二一個內涵,就是菩提心包含瞭世出世間的因果心。它又把這一種人天乘的佛法提升瞭,又把人天乘的佛法總攝瞭。所以說,我們從這兩個方面來剖析這種大乘菩薩法的一種殊勝。你要認識瞭這種殊勝以後,你學習大乘菩薩所受持的行為律儀,你覺得它的必要性,它的重要性,你就知道瞭。如果你不知道它的功德利益,你不知道它的殊勝的話,學習上不是很善巧,願心上也不是很具足,好躍性上不是很具足。所以說從這兩個方面。

  另外,我們從諸佛菩薩自覺覺他這種層面,來說戒的一種方法。一個方面一個方面來說。

  首先,來說這種菩提心是一種具足無常心,具足因果心,具足出離心這一個方面,來說菩提心的一種殊勝。大傢都知道,在現實世間不管你學不學佛,你追求一個目標,也就是離苦得樂。當然苦,有一種不同層次的苦。有的人為沒錢而苦,有的人為吃不飽穿不暖而苦。還有的,他的苦提升到精神層面的,內心沒有安住,他這種苦。通過三界二十五有的次第的一種現實之苦的一種揭示的話,你更能夠知道這種苦有一種層次的不同性。地獄它和我們人間的苦不一樣。人間的苦和天上的苦,自然而然它苦的具體內涵不一樣。就拿我們世間上的人來說,也是這樣。你有這樣的追求,他有那樣的追求。有的,偏重物質方面,還有的偏重精神方面。我們每一個人從自覺的層面覺察自已內心,你偏重於什麼方面。你是偏重於物質呢?還是偏重於精神呢?就是在物質方面,每一個人追求也是不同。金錢、名利、豪宅,這一些東西。看到我們自己具體的欲望在那裡,你現前的需求在那裡。你想要離苦得樂的話,不要去看別人的欲望,看我們自己的欲望。帶著自己的問題來學習,也許這樣現實一些。

  我們說諸佛有諸佛的問題。他要度眾生,但是今天叫我們這些人都發度眾生的心,好象它還有現實的差距。是不是你也願意度眾生呢?不一定。諸佛的願心不一定是你的願心,菩薩他的願心不一定是你的願心,乃至那些出離心。你有沒有這種出離心呢?也許人傢想出離,我們自己就不想出離。每一個人看自己當前的那種心。我們等一會要講的自覺上的功夫。什麼叫自覺?就是自我覺照。怎麼覺照?就是反省、內觀。每一個人能反省自己,能關照自己。內觀,觀我們自己內在的欲望,你的想法,你的真實想法和追求。你追求什麼?當你觀察到自己的追求以後,那是你的目標。這是學習戒律的現實起點,學習一切佛法的一個現實起點。

  如果說,連自己的欲望之心,你的追求之心我們都不太清楚;你的問題存在在什麼地方,你也不太清楚。這個時間要想叫你學習很得法,你的目標很集中,那是很艱難。很多人修行或學習都想急功近利,趕快實現。可怎麼樣讓自己很貼切很快速?在我的一種個人經驗上說,你認識自己的要求,你認識你目前的一種發心,你認識你真正的一種需求。圍繞我們自己的一種現前的真實需求來用功,好像要舒服一些,要快速一些。你打念佛七也好,念佛究竟的目標就是要往生。但是你念念之間能夠有專求往生的心,他能夠圍繞這個目標去檢查自己。

  如果說沒有怎麼辦?沒有,在一個念佛七當中,你能夠很快地去體會的話,那就是對應自己的問題。把那一種大問題分化到每一個小問題當中,把一輩子的追求分化到不同階段當中來落實。也許我們把它分化到一年,分化到一個月,分化到一天。這樣子每一天你的目標,它就很接近,非常突出,非常明顯。我今天要完成什麼?乃至你把今天這種目標體現在修因的這種方法上。圍繞這個目標,我怎麼去實現它?為瞭實現這樣的目標,我在修因的方法上我現在該怎麼下手?就是要落實在自己當下的下手方法上。那就是你的進步。

  當你修因一旦正確瞭,所追求的結果它也一定會出現。光是去想結果,而不落實在這修因上,你想一輩子這種結果也不會出現。所以說我們現在,你在念佛的過程當中,你能落實在修因的方法上,那就是專註地去念。所以說,把一天的功課,一天的追求,落實在當下的專註地去念。這樣,你有一念專註的念佛之心,我們目前的目標那就達到瞭,這就是解決當前的問題。當前的問題解決瞭,我們內心的一種信心和歡喜它會很具足。所以說我們把這種目標能分化,能夠逐步落實那就很好。

  五乘佛法和三乘佛法,也正是如此。你比如說,成佛也不是一天二天成就的,要想修成一個菩薩也不是一天二天能夠修得成的,你要修行一個往生的境界也不是一天二天能成就的。但是它可以落實在一念一念地滿足上。我們目前能夠做到的,就是專註地增加自己的信心,增加自己的願心。把這種信心和願心增加起來以後,我就專註地去念。這樣子對我們往生心的成就,不外乎這幾個方法。於是,我當下具足瞭這樣的方法以後,我的心完全就安住在這個地方,你不用去想別的瞭。違逆這種次第,你胡思亂想對自己沒有多大的利益。就像我們現在學習,為什麼要跟你說:“我們要關註自己的願心,關註自己的妄心,關註自己現前的所思所想。”原因是什麼?那就是我們現實人生的一種起點,修行的一種起點,學習的一種起點。

  它要從你現在開始,從你現在所站的這一塊開始。這就是根基。要關照,關照我們的心態在那裡。你對於世間上有追求嗎?對世間上五欲享受你有追求嗎?如果說你內心裡面沒有追求,我們對你說人天乘的佛法,你怎麼去滿足?沒有滿足。因為你沒有目標。很多人你給他說出離心,他那裡有出離心嘛,他沒有出離心。所以說你給他講佛法聽不進去,你跟他講菩提心,他也沒有菩提心。他不追求這個東西,於是你給他講也白講。再講世間上的一種增上心,也白講,為啥呢?他沒有追求,沒有目標,內心是迷茫的。我們就是要對自己當前的這種迷茫的心,迷茫的一種狀態,你有所體會。

  當你有所體會,對於當前的心有所關照的時候,那才能夠讓我們真真正正的能夠策動之心。你究竟想幹什麼?想不想學?就是要看一看我們自心的一種基礎。所以菩薩心,就是要發起一種自覺覺他的心,發起一種真實利益眾生的心,發起一種追求佛陀智慧的心。而這種心我們現在具足瞭沒有?如果具足瞭,那怕你的修行不是很具足,有這種願心,願菩提心都可以成就的。有這種願菩提心再去深入,落實到那種行為上。行菩提心,那就要從戒律上下手。不僅僅要把這種好心態要顯現出來,還要把這種好心態帶到具體的行為規范當中。那就是戒。

  一定從戒上來顯發,有具體的內涵。那些心念不該起,那些語言不該說,那些行為不該做,一定是落實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種種行為規范上。所以說,菩薩和它的一種戒律,首先看看我們自己的發心,那個菩薩所守持的戒律。什麼人是菩薩呢?就是真真實實發瞭那種自利利他的心,真真實實發瞭那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它和我們那種自私自利的心是不一樣的。從最初的那種內心的意念,就是要去利益眾生的心。為什麼要發那種利益眾生的心呢?它與我們那種利益自我的心有什麼區別呢?這裡面要突破那種圍繞自我為核心這種概念。時時刻刻以自我為核心,那就是一種極大的障礙,那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學佛當中的一種執著,那就是我執。而這種我執,是一種成佛的大障礙。平時我們說我執,好像我們不太理解。其實轉換一下,平時我們是以自我為核心的,念念之間你那個我都是丟不掉的,念念之間都是成就自我的。吃飯,我要吃飯;穿衣,我要穿衣;走路,是我在走路;乃至持戒,是我在持戒;修行,是我在修行。而這個“我”字丟不掉。世間上的人在追求金錢、美女、豪宅,他也是圍繞一個我。但是我們今天的修行還是圍繞這個我,還是以自我為核心。所以說這個裡面,為什麼要提倡發菩提願心,發菩薩的願心?就是有一個核心。要轉變那種自私自利的心,轉變以自我為核心的心。包括你現在修行學習念佛,都不要以自我為核心。

  一旦以自我為核心,這個發心是不一樣的,方便上也是不一樣的,他起點不一樣。為自我而去念佛,為自我而去修行,實際上你還是一種,還是那種以世間上的話來說,還是增上心。自我的一種出離心,以自我為核心嘛!還是一種小乘的發心。或者連小乘的發心你都算不上,還是一種增上乘的心。就是為自己趨向於以後生活得更好。你還沒有出離,你隻要求明天會比今天生活得更好,後輩子比現在生生活得更好。那僅僅是一種增上生的心,那還連出離心也算不上。這種過程它幾種心的根本心態不一樣,這種心態你要比較一下的話,以無我心、大乘心來念佛,來持戒。那個發心不一樣,它所得到的功德也就不一樣,它的力量也就不一樣。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眾生造業也就是緣於一個我執。由於內心的我執開始,顯現成煩惱。當你一有我的時候,是不是很容易有煩惱呀?很容易有煩惱。“無明不覺有三世,境界為緣長六處。”一旦從最初開始,從自我開始他就很容易有煩惱。念佛的人老想著自己,他的障礙也很大。一會兒腰酸瞭,一會兒背疼瞭,一會兒又疲倦瞭,他的能動力不大。但是你要想著眾生的話,那就不一樣瞭。你比如說,念念之間我們念佛,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而這一眾生都是我累生累世的父母,他們在苦海頭出頭沒,在生死當中苦苦掙紮,你要能夠把這些眾生受苦的零零總總的相,要能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觀照的話,你念佛它的能動力就都不一樣。

  以前有一個公案專門講這一個:有兩個人一起去掙錢。掙瞭錢以後,要回到傢裡面瞭,兩個人結伴而行。正在過一條河的時候,山上山洪暴發,漲大水瞭。漲瞭大水以後,這兩個人當中一個人是很會遊泳的,水性很好,另外一個是不會遊泳的。偏偏這個會遊泳的人,傢裡面是沒有其它親人。以前的那個錢,就像銅錢什麼的纏在腰上,我們今天說腰纏萬貫嘛。那古人他把那個錢纏在腰上,他賺瞭很多錢纏在腰上那當然就很沉重囉。雖然說水性很好,但是這個人被淹死掉瞭。為啥呢?當大水來,他自己在大水當中掙紮,掙紮得很苦,傢裡面沒有人牽掛,無親無故隻有一個人,沒有能動能力。哎呀!這個掙紮得太苦,自己就自動地放棄瞭這種求生欲望,被大水淹死掉瞭。

  另外一個是不會水性的人,他也是掙瞭很多錢,但是他傢裡面有妻兒老小,有八十歲的老母親,在傢裡面望眼欲穿。有自己的妻子,有自己的兒女,還有好幾張嘴,在那裡嗷嗷待哺。雖然他不會遊泳,但是心裡面有一種強烈的求生欲望。哎呀,我一定要掙紮,我一定求生,我要是死掉的話,我八十的老母親她沒有錢也一定會被餓死掉的;我如果回不去的話,我傢的妻子兒女好幾張嘴,他們也會被餓死掉的。就由於心地裡面常常牽掛自己的老母,常常牽掛自己的妻兒老小,他的內心的求生欲望非常強烈。就由於這求生欲望,雖然說他不會水,亂撲騰,居然讓他撲騰過去瞭。

  哎呀!我一看到這個故事,我自己非常感嘆。在我們今天學佛的過程當中,你比如說,我們今天很多人說我發瞭大乘心瞭。但你是不是發瞭大乘心瞭呢?你的心底裡面那些冤傢對頭你發心救度他們沒有?不要說這些冤傢對頭瞭,就是說你的父母親,你發心去救度他們瞭沒有?當我們沒有真正願去救度自己的父母的心,你說你大乘心怎麼發得起來!昨天還有一個,他心底裡想出傢,但是沒有出傢。為啥呢?就因為自己的父母親反對,不喜歡他出傢。他就問我,他說:“我是出傢呢還是不出傢?我要是出傢的話就好像很不孝,父母親不願意嘛。我要是不出傢呢,在世間上我難安心。”其實我們更多的時候還是這樣。

  我出傢的時候父母親還是很反對,他說:“你這個不孝有三呀,無後為大,我這個兩老把你養大瞭,從小把你養到十七八歲,現在你長大成人瞭,翅膀硬瞭,我們說的話你不聽瞭,你就跑出去出傢瞭。”那你是不是很不孝呢?如果你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話,的確是個問題。我記得我當時我跟父母說,我說:“就算我要盡孝吧,留在二老的身邊又會怎麼樣?你們幫我想一想,留在二老身邊你們生病我不能代替,你們的痛苦我也不能代替,我所能夠做到的也就是掙錢養傢糊口。對不對?就是我掙錢養傢糊口,我現在十七八歲我還沒有學成,掙錢還沒有門道,你還得要給我操心。怎麼樣再去讀書,怎麼樣再去找到一個好的工作,還要給我操心怎麼娶媳婦,怎麼生小孩。你看看今天的父母親是不是這樣呢?為兒女就要操這麼多心。其實我能夠為你奉獻的非常少,真真實實能利益你的也非常少,跟你帶來煩惱還是真的。我的脾氣還不好,說不定那個語言上高一句瞭低一句瞭。”父母親一想也是這樣,在傢裡脾氣很不好,怪脾氣,說話老傷我們的心,我留你在傢裡本來是為瞭孝順我的,結果你給我制造很多煩惱,我要為你找工作托人情,我要為你生兒育女娶媳婦,還要掙很多錢,還要給你修房子,還要怎麼樣怎麼樣,“哎呀!你說的這個是對的,你出傢很好。”

  我說:“我不是為瞭我自己逃避,我說我是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我相信你們也跟我一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有的人對於這種水深火熱,他不覺悟。比如現在蕓蕓眾生,那些父母親、眾生老母,更多的人是不覺悟的。好在是我們現在覺悟到這種生存是一種艱難,這種生死是一種苦海。吃瞭睡睡瞭吃,世間上的各種享受無非不過是滿足這個玩意兒。但是你能滿足嗎?我吃瞭又吃,還是沒有吃飽,每天我都要吃,你說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解決不瞭。我穿瞭又穿,但是我這個衣服還是穿不夠,世間上的五欲我享受瞭又享受,但是它對於我還是有一種強烈的吸引性,吸引瞭就吸引瞭吧,你說我享受瞭就滿足我吧,但是它並沒有滿足,它給我帶來瞭更大的期望。就像喝瞭鹽水一樣,如饑似渴呀!世間上的父母親和那些所有的眾生老母跟我是不是一樣?是一樣。有很多還不覺悟。

  今天你還好,你已經覺悟這種東西瞭。所以說,你想到世間上所有的眾生還在不覺悟的過程當中,而你問他你為什麼要吃呀?為什麼要穿呀?我就問我的父親:“這個生兒育女,吃瞭又睡,睡瞭又吃,整天就幹這種,人生還有什麼價值?”他說:“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你的腦殼太復雜瞭,讀書讀到牛角尖裡面去瞭,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我說他們想不想呢?他說人傢祖祖輩輩都是這樣過來的,我到不知道人傢想不想,但是我是知道人傢就是這樣祖祖輩輩這樣過來的。他就問我:“你為什麼要想這些?你能不能不想這些?人傢祖祖輩輩就是這樣過,你能不能也這樣過?”我說:“我不能。”為啥呢?我覺得這真是一個問題,我相信所有眾生他們也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不僅僅是為瞭我自己安心,我也想為大傢找一條解脫之路。如果說沒有解脫之路,如果沒有這種安心法門,死瞭也就死瞭。這像世間上所說的,一瞭百瞭,一死瞭所有的都死掉瞭,這種多安心。

  所以說,這種心在出傢的過程也好,在念佛的過程當中也好,就結合剛才的那種公案。為什麼要發菩薩心?為什麼要發利益眾生的心?你發瞭這種利益眾生的心,也很有動力。如果說你沒有利益眾生的心,光光是為瞭自己的心它很容易起煩惱,很容易喪失掉目標。你看今天有我,你在念佛過程當中,我們昨天還在與法師一起探討,為什麼人傢懷著一種使命,不斷地去推廣基督教,要傳播這種上帝的福音?而我們今天受到佛陀的恩德以後,沒有這樣一種使命感?更多的是安住在自己,我要怎麼瞭生死,我要怎麼關門修行,常住上的事我也不承擔,那個我也不承擔,這個我也不承擔,我有很多業障,這種業障把我障住瞭,那種業障把我障住瞭,我根本沒有資格去講經說法,我也沒有資格去利益眾生,我也沒有資格去承擔常住上的知事。

  發現沒有?我們居士也好,出傢人也好,更多的是鉆到自己業障裡面去瞭,鉆到自己無明裡面去瞭,鉆到自我那種執著裡面去瞭。而這種東西你越是鉆到執著裡面,越是不容易出來;鉆到這種黑洞裡面去瞭,越是不容易看到光明;越把自己的業障緊緊地抓住,越是見不到智慧的光明。還不如我們今天統統放下,你見得到自心的一種光明嗎?像南無阿彌陀佛。我們的心不僅僅有自我解脫的功能,也能解脫眾生,你能不能看到自心積極面?今天不僅僅是你自己修行,其實你在自我的修行過程當中同時還能夠做很多利益眾生的事情。也許你在利益眾生的過程當中,也就很快地圓成瞭自利的根本意圖。

  你說你念佛念的是什麼心?隻要把這顆心念出來瞭,我覺得你那個自心的那種無量的菩提願心能夠念得出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念都在看到那些眾生在受苦。“我沒有能力救度他呀!阿彌陀佛!有能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救度他呀!於是我念念都是菩提願心。在這種過程當中,一句阿彌陀佛救一個眾生,一句阿彌陀佛救一個眾生。念念阿彌陀佛,念念救度眾生。當有這種願心的時候,你念起來還要快速一些。不敢停下呀!你要停下來怎麼辦,父母親這些眾生老母就在受苦,不念瞭眾生就倫落到苦海當中去瞭。你不持戒,你不念佛,眾生就墮落到苦海當中去瞭。於是你沒有想到自己腰酸呀,自己背痛呀!就是自己腰酸自己背痛又有什麼關系,隻要能救度眾生,隻要能救度父母,我這個心累一點苦一點應該的。

  那經上不是說:“左肩擔父,右肩擔母,難報父母恩於萬一。”隻要我們認識到這一點以後,那個菩提願心一旦發起來,世間上的五欲你能夠成就嗎?就是成就瞭你對父母親真真實實有作用嗎?拿點錢給父母親:“來吧!你看我多有錢,你想吃什麼你買什麼,你想用什麼你買什麼。”有的時間,顛轉不是什麼好事。有錢瞭,父母親買兩個雞鴨鵝來殺,殺瞭又吃。吃瞭各種毛病出來瞭,高血壓高血脂三高。對不對?病吃出來瞭怎麼辦?我有錢呀!送進醫院。醫院裡面看你沒有錢,還給你少開點藥,少整點冤枉。如果說看你有錢,“誒!這個是有錢的主。”於是很多不需要的藥給你開出來,不需要的檢查給你弄出來,沒毛病也要弄出毛病。是不是呢?你說你有錢嘛,有錢死得更快,我看有錢死得更快。沒有錢他不給你這樣整那樣整,直接拿幾個藥片病治瞭,回去瞭。反正你沒錢求什麼。有錢瞭,院長也來找你,主刀醫生也來找你,這樣藥也給你試一試,那樣藥也給你試一試,這個先進設備也給你試一試,那個先進設備也給你試一試。完瞭糟糕瞭!這幾年我老在醫院裡面,因為我師父病,我父親病。我在醫院裡,我觀察,哎喲!我發現有錢不是什麼好事。那你今天掙瞭好多錢,你在外面你是老總你是經理,你掙瞭很多錢,有什麼用?我看那些老總,哎呀!他的父母死得更快。為啥,就是這個原因。世間上的世俗五欲對於父母親沒有什麼真實的利益,這個生死是一個大苦海。

  所以說,菩薩要發心。我們今天受菩薩戒,就是把這種心要發起來。念念去利益眾生,乃至心裡面全心全意去利益眾生老母。至於我自己受苦也罷,安樂也罷,那是一個虛假的自我,不要太執著它。全身心地奉獻到利益眾生的過程當中。你苦,應該的!你苦,你不以為你苦!你這種苦算什麼?父母生你養你,那種苦你體驗過瞭沒有?體驗過瞭你那種苦算什麼!你就不會為自己的苦去辯解,你不會為自己的苦:“哎呀,不行,我要休息一下;不行,我念佛又累瞭,我要放下。”你不敢放下!為啥呢?那些眾生老母念念在受苦,你一停止以後他們受苦就更深重瞭,解決不瞭。我們現在又沒有能力,那怎麼辦呢?你隻有念念發這種心,當你這種心念念能顯現的時候,好瞭!你是菩薩,你不是凡夫瞭。你是發瞭菩提願心的菩薩瞭,再不能等同於一般的凡夫老百姓。

  就用這種心念念地策勵自己,你就跟其它的不一樣。所以說菩提薩埵 ,覺悟有情,就是要建立這個內心的一種狀態。把這種內心的狀態要建立起來,那就不同,就是得菩薩戒的一種根本,是學菩薩戒的一種根本,守持菩薩戒的一種根本。如果說沒有這種心,你說我求受菩薩戒呀,我學菩薩戒呀,我受菩薩戒呀,我持菩薩戒呀,修都是為自己而修,不叫菩薩戒。枉菩薩戒給你整成聲聞戒去瞭,菩薩戒甚至給你整成世間上五欲享受那種戒瞭,增上生的戒瞭,這不叫菩薩戒瞭。你要受菩薩戒,這種菩薩發心這就是一種根本。沒有這種根本的話,你就談不上菩薩戒。你看看,我們現在的這種心是在一種什麼狀態?什麼叫自覺呀?自覺就是自我觀察自己的心,認清楚自己內心狀態,看你內心是不是一種菩薩狀態。隨時隨地你要保持自覺,這種正知。就是你在什麼狀態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不要含糊不清。

  今天我們學佛有的人越學越糊塗,就是難得糊塗他說。啥難得糊塗?每個人都糊塗得不得瞭!他還難得糊塗呢!說:“什麼叫善?說四大皆空何善之有呀?說惡,什麼叫惡?哎!四大皆空無善也無惡,盡是一些高妙的理論。”他分不清自己是善非善,分不清。拿佛教的術語來說,你就不具備有正知,就自己不知道自己姓張姓李,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幹啥。修行人如果落入到一種沒有正知的狀態,你沒有資格修行瞭。連自己在幹哈你也不知道,怎麼修行!拿我們今天說,大乘心小乘心。叫你發大乘心,你就說:“哎呀!師父呀!我沒有資格,我有業障呀!”你說那個菩提心能不能發起來?發不起來嘛。沒有一種直下承當的心,你有這種正知嗎?覺沒有覺察到我們自己內心裡面是非常懦弱的一種狀態?當你覺察到自己非常懦弱的一種狀態瞭,說明你修行不是菩薩障礙你,也不是業障障礙你,而是你一種心態在障礙自己。正是這種心態嚴重地障礙我們自己修行。

  叫你念佛往生,趕緊往生,早些往生。你早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打一個滾回來你就不一樣瞭。“哎呀!師父呀!我怎麼能往生呀?往生是你們這些師父的事情呀。”他要求師父往生。“師父一定要往生啦!”但他自己不往生。糟糕!連自己都不敢承擔,自己都不往生,拿什麼來救度我們!遇上那些七八十歲的老太婆、老居士,我說:“老人傢,你都七八十歲瞭,你離阿彌陀佛最近呀,你趕緊往生回來救度我們呀!”“不呀!師父,雖然七八十歲瞭,我隻是世間上的年齡,師父你還年輕,你早些往生。”你看我們在現實社會當中是不是這樣,更多居士他的心就是耽著於自己年老。看老就年老嘛,你八十歲你還不先走更待何時呀?“我不!一定要你先走,師父先走,客氣,師父先走,你去瞭以後你再來救我們。”

  世間上講的笑話一樣,說:“首長去看同志們,首長說‘同志們好!’下面所有的同志們說‘首長好!’‘太陽很大把你們都曬黑瞭!’‘哦,首長更黑!’哈哈,開玩笑。無謂的一種客氣。今天我們也是無謂的一種客氣,是不是客氣呀?是很客氣。他說:”我七老八十也不往生,我要等你師父先往生瞭嘛。“那是客氣。其實另外就是表現出繁文縟節很多,然後自心不敢承擔。說:”你為什麼不敢自己往生呢?“”哎呀,我業障重呀!”完瞭吧!對自己沒有信心。自己沒有信心實際上相應的就是對阿彌陀佛沒有信心,對戒律沒有信心。你要是相信阿彌陀佛有大能力,隻要把這種執著一放下瞭,阿彌陀佛大能力就顯現瞭。阿彌陀佛的大能力誰在障礙他呢?就是我們這種執著自己業障的心,障礙瞭阿彌陀佛一種大光明的顯現,障礙瞭諸佛菩薩大神通的一種顯現。

  所以說,要學大乘法的話,要學放下。你有因果,明瞭我們這種念佛落實的當下,學戒落實的當下。有這種因必然有這種結果,不要懷疑。現在念佛,你有這種念佛的因,將來一定往生,不要懷疑。有什麼懷疑?要落實在這種因果心當中,要落實在這種大承擔當中,落實在這種大信願。沒有懷疑,沒有猶豫,沒有等待這種心裡面,這才能起得來,這是菩薩。自覺你就要覺悟這種心態有沒有,當有這種心態瞭,你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別人把這種心態生起來。我今天講的菩薩與聲聞的區別,與一般凡夫的區別,不是按照通常的這種名義解釋,而是按照內涵的名義解釋,希望把這種心態的一種本質能夠呈現出來。

  實際上一呈現出來很簡單,你有就是的,沒有就是沒有。而這種並不是很深奧。而我給你講什麼叫菩提,菩提,菩提薩綞,覺悟有情,大道興眾生,聽過就聽過瞭,你也聽不清。今天直接給你說什麼叫大道興眾生,你能夠救度所有的眾生,你願意去救度眾生,而你心裡面真真實實想去救度眾生,好瞭這種菩薩的心你就有瞭。有這種菩薩的發心以後,我們說好的心態就是要對應這種。你不要期望於別人,要期望於自我。你不對諸佛沒有信心,你要對諸佛有完完滿滿的信心。不要懷疑,你最大的業障他也能把你救拔出來。要憑你自己的能力,你當然不行瞭,但是我們憑借的不是自己的力量,而是誰的力量?而是諸佛的力量。憑借的不是我的虛妄心,憑借的是我的戒心的力量。

  我們願意防非止惡,願意在這個防非止惡當中來救度眾生,落實在我們自己每一個修行上。那就是我們自心有一個煩惱就有一個眾生,念念刻刻以正念對治自己煩惱那就是救度眾生。不離自心,不離自覺,不離自我的修行,念念刻刻都在度眾生的過程當中。你隻要把你那些煩惱糾正瞭,你隻要把你那些業障放下瞭,你隻要把你那種鉆牛角尖,這樣不行那樣不行,這樣不承擔那樣不承擔,這種心放下瞭,徹底就是在度眾生嘛!那是會沒有度眾生呢!那裡是你沒有能力呢!而是你有能力你沒有發揮而已。關鍵就是看你這種發心,願不願,想不想。當你願瞭,當你想瞭,你不要說自己做不到,你就落實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那個方面。我念一句佛也是一樣的。關鍵的是看我們自己願不願、想不想、歡不歡喜。不要找任何借口,記住這句話哦,不要找任何借口說自己不行。在學佛的人沒有不行這兩個字。你都行,就是看你願不願,就是看你想不想。隻要你把這種大承擔的,大無畏的這種發心發起來瞭,哎!這就是菩薩。這跟其它的就不一樣,念念刻刻就這樣做,你這個菩薩就能做得很好。

  那麼戒呢?第二個就是戒。戒,就是要落實在自己的行為上。有很多人怕戒,怕清規戒律,為什麼怕呢?哎呀!這樣也管著自己,那樣也管著自己。它不是管你,他是保護你,他是成就你!我經常說,你開車,高速公路上你不走路,你要去撞護欄,開到那個路外面去,危不危險?當然危險。這種戒,就是一個陽光大道,你走在陽光大道上就很安全。如果說你離開戒瞭,走到戒以外去瞭,糟糕!很危險。你不知道那種菩薩的一種神通智慧,無量無邊的福德莊嚴不要緊。但是你要知道菩薩的修因就是我們今天的菩薩戒。這就是不可不做的,一定應該按照這樣做,你不要怕。你想要可有可無,那不叫戒;可做可不做,那不叫戒。戒,是一定要這樣去學的。

  我們今天,學戒的人很多可做可不做。我願意受我就受,我不願意受我就算瞭。那就不行。自己真正地有學戒的精神,自己真正有戒的話,那是不能不做。為啥?真理,不二法門。除瞭這條路沒有其它的路。由戒定慧出去,沒有第二條路。所以說你一定要把這種行為轉化成自己的素質,轉化成自己的歡喜,轉化成自己的願心。也不是良心,我想起來我就做,我不想起來我就不做,那是世間上的良心。良心是啥?有的時候良心被狗吃掉瞭。有沒有良心被狗吃掉瞭的時候?有呀。還有的時候,這良心在睡覺。“哎呀,我剛才睡覺忘瞭。”但是戒心不能睡覺。為啥戒心不能睡覺呢?你得戒的時候,它就成為一種無作用性,就是你不加功用行,它能夠自然而然顯現。對不對?就說你睡覺瞭它也在起作用,它是不睡覺的。而你說你:“我睡覺瞭,忘瞭。”那不行。說明你這個戒體還很艱難,說明你的這個願心不夠堅固。在講戒體的時候我們要講這種東西。

  所以說,什麼是戒?就是自己發瞭度眾生的心瞭,一定要落實在自己的防非止惡上,一定要落實在行為如法上。行為不如法,背棄真理,造瞭一些非法的事情,就是成就一個眾生,就是墮落成一個眾生,那就不是利益眾生瞭。所以說,眾生不從外有,但因已有。煩惱是以眾生為果,一個煩惱就是一個眾生,無窮盡的煩惱就有無窮盡的眾生。能夠對治一個煩惱,那就是救度一個眾生,就是把度眾生的修因,落實在自己起心動念的依戒依法修行上,對治煩惱上。看看你的內心狀態,不要說現實上你對眾生有多少利益,就看你內心裡面正不正確。現在我們眾生在修因過程中,不像那些果地上的菩薩。果地上的菩薩他很有能力,他能夠做到很多事情,我們因地上的菩薩隻要看看你自己的行為,在身口意三業上有沒有做好。

  隻要你內心不起煩惱,那你是清凈的菩薩。在你不起自私自利的心,那你就是菩薩,你依戒依法那就是因地上如法的菩薩。要把這種心落實在自己起心動念、開言吐語、待人接物三業行為上。規規矩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違越戒法,這個戒法你做到瞭,你就是真菩薩。戒法你不願做,你不願學,打很多折扣,灌很多水,到時候你的心跑到其它地方,自己的煩惱不對治,自己錯誤不糾正,你說你出離這世間上你怎麼出離?你說你幫助眾生你怎麼幫助?犯戒的人是不會幫助眾生的,犯戒的人隻會損傷眾生;煩惱的人他不會幫助眾生,煩惱的人給眾生帶來的是什麼?那就是損傷。所以說,要把這種菩薩戒落實,我們自己為利益眾生,要安住在當下的依戒依法,要對治當下的煩惱。這就是菩薩戒的名義。

  大傢聽懂沒有?總結一句話:菩薩戒的名義與其它不同。不同在那裡?不同在這句話——念念刻刻沒有自我,隻為利益眾生。這種心要發起來。不要說你不是菩薩,不要說你不能夠。這種心發瞭以後,要落實在我們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上,盡可能地去對治煩惱,盡可能地處於正知修行過程當中。實際上,總結起來就是這麼一句話,今天上午講的總結起來就是這麼一句話。

  是不是時間到瞭?阿彌陀佛!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