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與醫學 前言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拜佛與醫學 作者: 道證法師2022-08-28

前言

  拜佛是自覺的律動,最高的享受

  有人一聽到‘拜佛’,就斥為迷信的舉動,其實是對‘佛’的內涵,和‘禮拜’的道理全然不瞭解,所產生的誤會。拜佛並不是對外在神明的盲目崇拜、祈求,而是一種深入開發內在自性潛能的合理律動,不但有益身、心健康,而且可以訓練高層次的覺照能力。如果再由它‘令心喜悅、舒暢、安定’的功能而言,它也是最高妙的享受和娛樂。假如能有一些基本瞭解的話,相信任何人都會贊成、推崇這種優秀的身、心、靈活動。

  禮敬之表達方式,各有差異

  各國的文化背景不同,表達禮敬的方式也有差異,比如:有的以‘拱手’、有的以‘鞠躬’、有的以‘磕響頭’來表達。

  ◆在西藏、拜佛常用‘大禮拜’方式,甚至在冰天雪地,他們也虔誠全身直仆,趴貼在地,雙手也向前伸直貼地。

  ◆在印度有九種表達禮敬的方式,稱為‘天竺九儀’,即—

  (1)發言慰問。

  (2)俯首示敬。

  (3)舉手高揖。

  (4)合掌平拱。

  (5)屈膝(印度以‘右’代表正道,所以在經典中,常見以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豎左膝來表達禮敬)。

  (6)長跪(兩膝著地,足尖支地)。

  (7)手膝踞地。

  (8)五輪俱屈(五輪又稱五體)即頭首、二膝、二手五個部位,都屈曲。

  (9)五體投地是最敬禮,又稱為‘頂禮’、‘頭面禮’、‘接足禮’。意即以我最高之頭面貼地,來敬禮承接對方之足。也稱五輪投地,亦即頭、兩手、兩膝都觸地。

  ·以上九種是由輕到重,依次序列(這是根據大唐西域記中的記載)。

  五體投地,法雖有異,各有深義

  在我國各道場、寺廟、一般多采用‘五體投地’的方式來禮佛,而雖同是五體投地的方式,實地動作上亦有(1)先右後左,及(2)左右同運二大類不同—

  (1)先右後左:因印度以‘右’代表正道,故以右膝先跪,手亦先右後左,依序著地,代表尊重正法,願使眾生得正覺道。

  作法:正身而立、合掌垂首(手輕撩衣下擺)、初右膝、次左膝、兩肘、依序著地;再伸兩掌,掌心朝上,觀想如觸接對方之足,並以頭額觸地一拜。(佛光大辭典六五八二頁)

  (2)左右同運:即兩手對稱同時按地,兩膝亦同時跪地。此法是以左右手分別表示‘止、觀’,‘定、慧’,‘權、實’,‘慈、悲’,故左右同運,表示‘定慧等持’、‘慈悲雙運’、‘止觀雙運’等義。

  所以,這二類方法,是各有道理、各有深義的,我們要虛心學習、深入體會。

  ‘學習拜佛’的正確心態

  由上所述,可知禮拜有種種不同方式,我們在不同的道場,可能會學習到不同的方式,每種方式都有它的特色、含義,和優點。在這裡,我們必須特別強調—如果到道場中,參加團體共修,就必須尊重領導者的教導,也要尊重別人的方便,和團體的整齊劃一,那麼就要遵照該道場采用的儀式來進行。因為能夠尊重別人,也就是禮敬諸佛的表現,和恒順眾生的實踐,我們要虛懷若谷地學習、吸收別人的長處,才能不斷地改進自己、修正自己,這才是修行,才是拜佛、學佛謙敬的精神和正確的態度。我們在此所介紹的方法隻是敬供大傢作參考而已。

  勿以不良心態,障礙自己

  我們千萬不要因為別人所用的方式,和自己原先所學的不同,或和自己固有的‘習慣姿勢’有異,就產生種種抗拒不容的心理,自生懊惱烏雲;(不僅拜佛如此,做任何事皆然)。或把精神浪費在‘懷疑’,而無法深入領會個中好處;或因某些動作,自己一時學不來就灰心退縮,或筋骨一向缺乏運動、比較僵硬,而做不到就打退堂鼓;甚至妄自批評,生‘輕慢心’。這都是自己用不良心態、障礙自己,和‘禮佛’的精神內涵,是全然不相應的;和開發自心佛性美德也是背道而馳的。

  調伏身心,謙敬柔軟

  學習拜佛,首要降伏自己憍矜、怠慢的心態,調柔一向緊張僵硬的身心。心能寬、空靈、謙敬、慈悲柔軟,身也自然能輕松,又端正、靈活而氣血通暢。心如果緊繃、固執於某種習慣,身也會僵硬失去靈活的彈性,產生老化,功能退化和種種疾病。

  拜佛是恢復健康的律動(整脊療法)

  佛是覺悟者,也是身、心的‘大醫王’。拜佛是合乎醫學原理的律動,透過內心和大醫王的交流結合,發起自然療能,加強免疫功能,自我調節產生身、心、世界的大調和,所以能消除病因,治療疾病。

  (附註):

  禮佛本應服裝整潔—

  ┌若出傢眾宜搭衣(縵衣、袈裟)。

  │

  └若已受戒居士、亦宜搭禮懺衣。或遵守團體規定,著統一制服。盡量避免服裝不整,

  亦不宜戴帽、或著太短衣褲、露背露腿。而本集中為方便初學者明白各動作之要領,

  避免寬袍之遮擋,故各禮佛照片拍攝時未著海青或長掛,謹此致歉,願大傢自修時,

  能各盡禮敬之心。十分恭敬,十分利益。

  由禮佛之事修,契入深理

  我們在此介紹的拜佛法,基本上是遵照恩師 懺公(上懺下雲法師)在大專學生齋戒學會中所傳授的方式(是屬於前面所言‘左右同運’的五體投地),並配合解剖生理的原則,來作粗淺的說明。願大傢初步學拜佛時,先在動作上能得身心柔軟舒適之利益,進而悟入深理。也就是初步上能符合解剖學、生理學、物理學之原則,(避免因‘身業障礙內心安定’),進而,再由拜佛之‘事修’,契入實相之‘理’。也願大傢勿因自己方法不當,違反生理原則—動作緊張吃力而自己制造出疲勞痛苦。(有人因此,又歸罪於拜佛,到處向人說自己因拜佛而如何不適,好像十方佛都對不起他,這是雙重的不明理,甚至又造口業,令別人錯以為拜佛會不舒服很辛苦,其實是他個人搞錯。)

  禮佛是‘消業障’,並非‘苦肉計’,勿會錯意

  拜佛是消業障,可消除疲勞,及身體平日因姿勢不當(身業不良)所累積的障礙,也可拉開緊縮處,消除瘀滯,疏通阻塞之處。鍛煉身心無障礙,並不是‘苦肉計’—有人以為拜得越吃力痛苦,跪破膝蓋、磕破頭,就越能博取佛菩薩的‘同情票’,後來卻因太吃力酸痛而無法持續,又退心後悔,因太苦難忍(也舍不得自己皮肉苦),就找一堆理由說—‘我因拜佛而如何不舒服,醫生叫我不要拜佛’,這又是沒信心,不明究理之表現。其實絕不會因‘拜佛’而不舒服,是因‘不會拜佛’又‘妄想多’才不舒服。

  末學初學時也是‘會錯意’、‘不得要領’,拜得很吃力辛苦,以為拜佛很疲勞,後來才知是自己弄錯。

‘學習禮佛’疲苦之因

  學習拜佛,最初的疲勞辛苦來自於

  一、方法不恰當,姿勢違反生理健康之原則。

  沒把握自然物理重心,沒善用自然力,而自己錯用力、白費力。(其實拜佛能‘得力’並不‘吃力’)

  二、自己某些關節、肌肉,原先就有瘀滯之廢物,或有老病灶(就如水溝,原有污泥堆積)又久年缺乏運動(相當於水溝一向沒清理),如此情況,一清掃時,當然沉滯之污泥會揚起,而使溝水出現一時過渡性之混濁,隻要持續以清水沖刷,自然污泥能排除送走,恢復清凈。大傢都瞭解,清掃時溝水的混濁是‘原先的污泥’所致,並非因‘清掃’而有。若說因清掃才混濁就是觀念不清。同理,拜佛若方法已正確,而覺得某些部位特別在拉開時覺得緊繃或酸痛,那是年久累積的‘污泥’所顯現,表示該處原有瘀滯或老傷,這並不是佛害我們,也不是拜佛才引發的痛苦。相反地,打掃時的一時混濁,是清凈之前兆,大傢應有信心再清刷下去。願大傢能觀念正確,事理分明,切莫看不見自己的毛病,都歸罪於佛。

  平日缺少運動的人,即使隻走一小段路,也覺腿酸,隨便搬個重物,就說腰酸背痛,當然拜佛也有一堆埋怨,其實這是肢體缺乏訓練、活動、循環不良,所以‘能量的轉化傳遞’以及‘廢物運送功能’都不好,這必須要好好訓練,否則會喪失本具的良知良能。年輕缺鍛煉,老來必苦不堪言。認真訓練,即可突破。

  置心一處,無事不辦—勿耗神於‘叫苦’、‘埋怨’

  佛門中,一天能禮佛三千拜默默用功的人很多,(而且面不改色,從容自在),可見是‘有方法’,而且‘可鍛煉’,大傢要善自珍重佛性本能,用心開發,切莫把大好時光、精力,浪費在‘叫苦’和‘埋怨’,甚至終日奔波去找別人訴苦解決,而不用心自己開發。若能把‘叫苦’‘不滿’的心力,專註用來開發,就綽綽有餘瞭!佛說—‘置心一處·無事不辦’,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學習之難易關鍵

  觀察大傢學習拜佛方法,有個發現......

  ·天真、輕松的小孩,心無成見,學起來最快!可以說隻要示范一至三次,大多數孩子就學會瞭,可見這是一套簡單易學的動作,大傢切莫以為麻煩困難而自生退諉。由此也可見,心無掛礙,輕松柔軟時,學習能力最好,‘覺性’最能起用,智慧最易開發。

  ·成人方面,也以‘從未學過拜佛’的人(心無成見),學起來最快,因不被‘過去習慣’綁住,很快能得要領,獲身心柔軟之利益。

  ·學習上,最有困難的是‘個性緊張僵硬’,又‘固執於過去習慣’的人。因為一向隻迷糊依‘慣性’而動作,而未用當下一念之‘覺性’,所以拜佛常迷糊上下,心不在焉(身依‘習慣性’而起落,心另有他想),故不知自己正在做什麼。站歪,不知站歪,合掌不知自己五指參差散亂,每個動作都在妄想、迷糊中疏忽而過,沒有用清楚明白的心,觀照自已(猶如一個晃動的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沒有一張能用)這是放縱自己習氣、辜負自己覺性。本來‘禮佛一拜’是幾秒鐘就能完成的,但若如此學習,可能十年也學不來,甚至十年過去,連第一個合掌的動作都仍做得參差散亂。該謙恭垂頭時,總仍是迷糊仰頭僵頸。‘當下’‘此刻’不用心,一個老毛病十年也改不過來。

  故而,學習並不是看‘資歷’,而是看‘當下這一念心’,是不是專註、輕松、恭敬。

疑問與探討

  ★疑問:

  一、有人認為:‘拜佛既然隻是表示禮敬而已,那麼心中有敬意就好,何必講“方法”呢?太麻煩瞭吧!’

  二、也有人說:‘佛和眾生,本體都是空,既同是空性,何必執著拜佛的事相?又何必講究拜佛的方法呢?’

  ★關於一:

  我們要瞭解,學佛修持,須‘事理圓融’,既不能隻執著「理’,廢於‘事’修;也不能執著「事相’,而不明其中之‘道理’。(蕅益大師雲:執理廢事,理亦不圓。)(全理成事,全事即理)

  心中有敬,須‘誠於中,形於外’,總不能說—我對你有敬意就好,而你到我傢來,我對你不理不睬或白眼一瞪,就自己翹二郎腿隻顧看電視;你問我話,我也不答;有好菜,我自己吃,丟些果皮、爛菜、餿飯給你—相信任何人在行動上(事相上)這樣對你,你一定不會認為這叫做‘心中有敬意’。所以‘敬意’在心,也要有相應的態度和言語,也要有適宜的表達方法。

  我們如果肚子餓,心中有‘食意’,都會付諸行動、有所表現,以求飽足。‘有食意’尚且會去講究種種吃法、食譜,甚至分析各種食物營養、效能....,甚至講究餐桌禮節,何以心中有敬意,反而不須講究禮法呢?日日有食意,會餐餐去解決,不嫌麻煩,何況有敬意,怎會嫌麻煩呢?

  ★關於二:

  佛法的道理奧妙,在‘空有不二’,(若執著空,而廢事修,亦是偏執。)

  ┌ 本體是‘空’     ┐(唯心所現,因心成體,體為法界。)

  一切森羅萬象│                  │

  └但仍幻現‘有’假相┘(如夢幻泡影,不妨作夢中佛事。)

  ┌既不能單單執著現象之‘有’,而不知本體之‘空’。

  所以│

  └也不能單單執著本體之‘空’,而忽略現象之‘有’。

  一切森羅萬象,其本質實是空,然眾生仍幻見萬象之影相(如夢本空,而仍由心幻現人事物之假相),不但如此,而且假相的顯現和變化,仍有其‘因果’定律存在。(若執著「空’而撥無因果,則成‘惡取空’。若不能火燒刀割皆泰然,則仍執著「有’,何能廢事修?)

  我們人體雖也‘當體即空’,但凡夫未證仍執著「有’身體,而且有作用和功能。如果我們運作不當,不依照合理的原則動作,那麼照‘因果’法則,就會產生不適和疾病。(‘生理原則’、‘物理原則’,都不外是‘因果定律’而已。)(‘疾病’當然也是‘空’,問題是修功未證到‘空性’的凡夫,必然會執著其苦痛。)

  假體如‘法器’,既不宜過度貪著,也不宜非理使用毀損。拜佛是‘藉假修真’,(運用假體修行,契入真理),既是假相之運作也就不離假相的因果法則,故須合乎生理、物理原則妥善運作,才能發揮良知良能,開發佛性潛能。拜佛的‘因’不同,‘果’也有異。而且凡夫一向把假相當真,就如作夢,總是把夢當真,何嘗在夢中就能知是夢?假體若有病痛總是把病痛當真,何嘗能當作是‘假’而不去在乎?故若我們運作假體,不能順乎生理物理原則,必然會生障礙,困擾自己,口雖說‘空’理,病痛來時又‘空不瞭’,那才是麻煩!不如運作時先明白法則,妥善運用,才不會自造障礙,自受苦果。也免得拜佛疲勞不適時,又怪佛祖不靈沒保佑。(其實是自己不靈,沒有用覺性去明瞭道理。)嚴格說來,糊糊塗塗、散亂上下是不能叫‘拜佛’的,因為佛是‘覺者’,以覺醒的心,覺察、覺悟才能‘頻道相應’。依地持菩薩戒,菩薩須日日修拜佛功德,否則犯戒。唯證初果以上之菩薩可例外(開緣)。若言不須拜佛之事相,是否已證初果瞭呢?既不執著,拜佛又何妨呢?

  註:我們一向認為‘物質世界’是真實存在的,而如今科學傢觀察:物質是由原子,甚至更小的粒子—電子、中子、核子等組成,而這些微小的基本粒子,再研究下去,竟然發現,其中原來沒有任何實質存在,隻有‘場’(能量)而已。所以現代物理學先進的研究,證實瞭佛經中所說的‘空性’—萬法皆空,森羅萬象之本質都是‘空’。當然我們的身體也不例外。愛因斯坦,是近代偉大的科學傢,他說:‘物質來自人類的錯覺’,(就如我們把夢當真一樣;一把旋轉的火炬我們也會看成火輪;電影、電視之閃動的光點,我們也會看成人、事、物),其實追究本體,現今就無實質(非‘今有後空’),隻是錯覺而已。越是先進的科學研究,結論越趨近佛經的道理,也越肯定佛的超然智慧。科學傢雖還不能親自實證到空的境界,但,已能用實驗及推理,明白‘物質是錯覺’,亦即已能信解承認‘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錯覺),‘當體即空’。盼自命科學而斥佛法為迷信者,能深省反思。

  ★敬請註意:

  本集中雖有分析禮佛各動作對身體—解剖、生理方面的利益,淺介各動作之‘理’,以便初學者能順生理物理原則,而漸達身心之安定,避免姿勢不當致‘身不安—心不定’。

  然而,要敬請特別註意的是禮佛的重點—是在對佛的禮敬,開發佛性‘禮敬’的美德,進而敬人、敬事、敬一切有情、無情,突破凡夫自私的執著。故學習禮佛,固宜動作‘合理’,但重黠並不是要把心(註意力)放在追求自我‘身體’的舒適,也不是要加強自私的‘身見’—反而加深對幻軀的執著貪戀。請特別警覺,此心之‘動機’,差之毫厘,就失之千裡!

  敬請大傢善把握‘心之動向’,一心虔誠培養敬心、開發覺性。若會錯意,誤將原來‘端心、端身’之旨,反變成‘加強身見’,貪求自身,則末學罪過甚矣!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