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分解動作’之佛法涵義及醫學原理
[二十四]拜佛的深呼吸對身心的利益
·姿勢正確拜佛、自然引發深長呼吸(丹田的呼吸)。
·當姿勢正確拜下去,自然有強而有力,徹底的‘呼氣’,可以把我們體內廢氣,乃至內心煩惱,氣悶怨恨,一起吐出去。把內心執著一掃而光,產生‘安定心’作用。
·徹底吐氣,然後全身放松,充分吸氣,如此徹底換氣,不會有‘死腔’‘廢氣沉滯’。
·我們吸氣時,猶如‘拉風箱’。(我們人體的風箱,就在‘胸腔’。)靠著拉大風箱體積,使風箱內壓力變小,外面空氣自然向‘壓力小處’流入,形成瞭充氣(猶如人體吸氣情況)(下右圖)。而壓縮風箱體積,內部壓力就變大,大於外界氣壓,則氣體就流出(猶如呼氣狀況)。(下左圖)
·上面說:我們人體的‘風箱’就在我們的胸部,藉著兩種方式進行呼吸,分述於下:
一、藉由‘胸廓肌肉的拉動’
┌變大(則壓力減小),外面氣體可以流入—吸氣。
使胸腔┤
└變小(則壓力加大),把氣體往外壓出—呼氣。
下圖表示:
胸廓肌肉拉動—胸腔變大變小,和肺、呼吸的關系。(剖面圖)
為說明之方便,圖中肺泡是“放大”表示出。
其實肺中充滿瞭密密麻麻小肺泡(約六億個)直徑約0.14mm,如果總計肺泡的表面積,大至六十平方公尺,幾乎可鋪滿一個網球場。肺泡群聚如空心葡萄,上覆滿瞭‘血管網’(如葡萄皮上的脈絡),肺泡壁和血管網可以互相交通,血中廢氣,透過肺泡壁—呼出;新鮮氧氣,透過肺泡壁—滲入血管—供應全身。
二、藉著「橫膈膜’的升降
‘橫膈膜’是胸部和腹部的分界膜,它會下降也會上升。
橫膈膜由側前方觀
橫┌下降—相當於把風箱底部往下拉,風箱變大—胸腔變大(壓力就減小),造成
膈│ 空氣入肺。
膜└上升—相當於放掉(不拉風箱),風箱彈回—胸廓恢復原狀,把氣體排出,造
成‘吐’氣。)
下圖表示橫膈膜之下降及上升
一般常用‘赫氏的模型’來瞭解呼吸作用。以無底玻璃瓶,下包橡皮膜,下方‘橡皮膜’—相當於橫膈膜。
(1)將橡皮膜往下拉,則‘瓶連膜’空間變大,則瓶內壓變小(小於瓶外壓力),氣體依自然物理原則‘往壓力小’處去,故瓶外空氣往瓶內流,使氣球充氣—相當於肺膨脹—吸氣。
(2)放掉橡皮膜—‘瓶連膜’空間變小,瓶內壓上升,壓力使氣球內之氣體外流,故氣球扁掉,相當於呼氣。
●橫膈膜是胸部和腹部之分界膜
(1)若‘由前往後’透視,則橫膈膜有如‘帽子型’或‘降落傘’,呈‘弧型面’,它後面在背部附著的狀態,如圖示,有幾對‘腳’,附在腰椎上。靠中線的一對腳(左右腳)附在腰椎2、3、4節的前面,另一對腳附在腰椎(第一節)橫突上。
由腹面向後看橫膈膜,可看出它呈弧形面,有如降落傘,它靠腹側這一面,附著在胸骨、肋骨(緣)。它靠背側那一面,附著在腰椎(橫突),及肋骨。它背側尚有幾對‘腳’,延伸到腰椎第四節。
由背面看‘橫膈膜’,圖中顯示它和肋骨、脊椎、心臟之相關位置,可看出下緣之附著部位。
(2)若‘由上往下’透視,則橫膈膜有如‘腰子型’(腎臟型)
●為什麼要講解“橫膈膜”構造?
因為一般人不瞭解橫膈膜構造功能,常以不當姿勢,阻礙它的活動,影響呼吸,造成疾病。如我們站立時,若以‘腰椎前塌太甚’的姿勢站立(腳趾支力)。則橫膈膜之‘後半部’以及前面提到的橫膈膜幾對‘腳’,就會被這塌向腹部的脊椎擋住,不能充分往下移動,所以肺之膨脹也會被障礙。
試比較以下三種不同狀況的橫膈膜:
簡示脊椎和橫膈膜升降的關系:
橙色—橫膈膜(像帽子般的弧形面,但因後方有脊椎嵌在其中,故它有圍繞在脊椎前、及側面之部份。)
綠↓—橫膈膜的下降運動。
拜佛時:作躬身(脊椎向後拱)的動作,以及跪伏之動作時,可消除‘腰椎前塌’對橫膈運動之障礙,而且因橫膈膜下緣的‘腳’,附在腰椎上,故當腰椎‘後拱’—就連帶拉動橫膈膜。而腰椎‘後退’—同時也使橫膈膜可充分往腹部降下去,而不受‘腰椎前塌’之障,則肺可充分往下膨脹充氣。
在跪伏姿勢時,充分吸氣,由背後可以見到腰椎之兩側‘腰脅部’也充氣鼓脹起來,此即‘橫膈’充分下降—‘肺’可充分往背後、下方膨脹吸氣之狀態,甚至連‘小腹’、‘尾骨周圍’皆受推動而膨脹。(平日亦宜如此徹底呼吸,非僅拜佛時。)
我們一面拜下去,一面唱念佛號,就可以自己體會—
1、如果姿勢正確,自然發音容易又順暢,因呼與吸的氣體量多,無形中一口氣會變長,而且越拜下去跪伏到地時,發聲越易,能越大聲,(呼氣長而有力),這對全身細胞換新鮮氧氣,有大助益。
2、如果姿勢不當,(如:腰塌),不合生理原則,則拜下去就覺沒氣發音,唱不出來,此即橫膈活動有障礙。
·橫膈膜有個外號叫‘第二心臟’。橫膈膜強力收縮時自然誘發丹田呼吸。拜佛的動作,促使橫膈充分發揮功能,呼吸大量氣體。
·大多數人,平日都是很淺的呼吸,故肺部中有不少‘死腔’,沒有作氣體交換,累積著廢氣廢物。
在正確拜佛的動作中,如躬身、跪伏—腹部的肌肉自然往內壓縮,腰部的肌肉一起協調,就會在徹底呼氣中瞬間加大腹內的壓力,這時候,腹部的內臟就會像含水的海綿受擠壓一樣,把內臟裡面靜脈中含著廢物、廢氣的血擠壓出來,擠得徹底些,把這些垃圾送回到心臟、肺臟去換新鮮的血液。而放掉海綿,自然松開吸滿新氣,此正是全身放松而吸氣之狀態。清洗一塊含污的海綿,若不徹底在水中一壓一放,則不易洗凈每一孔洞,同理,若不徹底深呼吸,也不能充分新陳代謝,排出廢物。
我們的肺臟是負責把廢氣(二氧化碳)呼出去的,而在拜佛的動作中,強大的深呼氣,剎那之中就可以排出大量的廢氣,幾乎達到平常淺呼氣時的四倍。要有深的吐氣,才能夠有深的吸氣(大舍大得),才能夠吸入足夠的氧氣來供應細胞的需要。一般人因為忙著註意外在的事務,呼吸是很淺的。所以肺有一部份沒有膨脹起來,好像扁扁的汽球,可以說是‘死腔’,身體中就有很多的廢氣堆積著,排不出去。所以,細胞的‘含氧量’也常不夠。缺瞭氧氣的細胞就容易發生癌病的變化和各種疾病。
根據‘血液動力學’,當我們深吸氣的時候,胸腔擴大瞭,就會變成‘負壓’,因為體積變大,壓力減少瞭,它的壓力比大氣壓力要小,所以能夠發生吸引的作用,把空氣吸進來,也如用吸管吸水,或抽水機之功能,幫助血液吸回到胸部—心臟、肺,做排廢氣,吸鮮氣的工作。
拜佛念佛時自然會引發深的呼氣,深呼後,隻要完全放松,自然伴隨著深的吸氣。拜下去的時候是最深的吐氣,呼氣呼到極點。趁正要深吸氣時站起來(自然而然,非刻意)。這和‘血液動力學’有密切的關系。這樣的呼吸,仿佛按摩一樣,以“氣體壓力”來按摩,一壓一松來按摩每一個內臟,這是最深入柔和的按摩。橫膈膜仿佛一隻柔軟的‘佛手’,時時親切地持續為我們一上一下按摩。胸部、腹部的內臟,都直接、間接被橫膈膜運動所按摩,這樣使得血流變得強大而且順暢。這種驚人的按摩會使得各內臟活躍起來,也生起調和的作用。拜佛的動作,使這隻常體貼按摩的‘佛手’,更活躍柔軟,更有彈性發揮‘內臟按摩’的功能!(佛的按摩比人為,殊勝多瞭!)
而且拜佛時深長的呼吸,可以使心臟冠狀動脈的血流豐沛起來,並且腦子裡面負責送走垃圾的靜脈血也可以順利的回流,不致於停滯在腦子。有些人,額頭上有青筋暴露起來,當生氣的時候更明顯,這是頭部的靜脈血流瘀滯的現象。也就是因胸腔壓力大、阻力大,(沒有深吸氣),故沒有辦法順暢回流到心臟的情形。
如果能夠反覆五體投地的拜佛,拜下去的同時唱念佛號,那就等於是長而且強的吐氣,吐氣盡頭,放松自然就會吸氣。吸氣的時候站起來,靠著空氣膨脹的力量站起來。這樣多次之後,腦子的靜脈就能夠順利回流更新,消除腦靜脈血流的瘀滯狀況。連帶地,含有大量氧氣的動脈血,就能夠順利送到腦部,精神的活動就能夠提升,所以也有安定心的功能。
因為腦子裡面如果廢物太多送不走瞭,必然發生刺激,會令人心不安,甚至脾氣不好、想不開,就容易造惡業,就沒有辦法修行諸善功德。更重要的是,拜佛的時候,最好能配合佛號的唱念,佛號是佛的萬德洪名,融合佛修行成就的一切功德在裡面。佛名的每一個字,它的音波震動都是震徹整個宇宙法界。佛名音波震動對我們都有提升開發佛性的功能,當然有治病的效果。隻要您願意實行,都可以親自體會不可思議的效果。
要知道,我們的呼吸與整個宇宙,其實是沒有隔閡的,是一氣相通的。我們和佛也是一體的。吸氣的時候,吸的是極樂世界的芬芳;呼氣的時候,呼的是滿虛空阿彌陀佛的心香。透過拜佛的時候,專註一心,及呼吸的體會,進而可以和盡虛空、遍法界的佛、菩薩合而為一,和阿彌陀佛同一鼻孔出氣。
南無阿彌陀佛
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念念相續
無有間斷
身語意業
無有疲厭......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