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分解動作’之佛法涵義及醫學原理
[十七]為什麼禮佛要頭面(印堂、眉心)貼地?
一、佛法修心方面之意義:
1、徹底降伏‘我慢’之煩惱。(以我最尊之‘頭面’,禮迎佛最低之雙足),意即—謙遜至極,才能‘體會’覺悟之基礎。徹底放下自私我執的妄念,才能契合佛道。(平等法)
二、解剖生理方面之利益:
1、印堂(眉心)貼地時,(眼須張開,勿閉),頭之頂門與肚臍—足跟中點,約在一直線上。(此姿勢,類似胎兒於母胎中之姿勢)
2、頭與心臟,與全身乃至足底幾乎拉平,又拉開脊椎各節,使腦脊髓液,回流順暢。
3、‘頭’與‘心臟’,高度差不多,入腦之血流,不必向上‘抗地心引力’,而可平順而入,故腦部循環良好,改善對全身之指揮功能。
4、下半身,因此跪伏之姿,產生一過性之‘擠壓’作用,站起時又放松,猶如壓海綿,一壓一放,可擠出含藏之污物(運回心肺處理)。且因‘跪伏’,使下半身與心臟貼近,血流送回心臟時是‘平流’,不必耗很多能量向上加壓運送,故血液循環良好。又,脊椎向背部拱起,不致壓迫位在腹腔中、脊椎前之大血管,故血流阻力小。
5、脊椎向背部拱起而趴伏(見下圖):
·一方面:腹部空間較大,位在脊椎前方之大血管,流通較順利,使腹部之器官、及下肢血流供應豐富。
·另一方面:如前述,脊椎向背部拱起時,對脊髓神經、血流皆有相當利益,茲不重復。
·第三方面:橫膈膜可充分運動,達到徹底深呼吸。
正(合於醫學、物理原則)
脊椎向上拱,各節拉開,血流豐富。
誤(不合醫學、物理原則)
臀部抬起,頭太向前趴,腰肌緊張,腰椎塌向腹部,壓迫腹腔及神經血流。
*請註意,五體投地時,臀部勿抬高翹起,非但不雅觀,且臀高頭低呈倒栽狀,易頭暈。若血壓調節不好的人,忽然腦部降得比臀低,壓力變化,大腦一下充血,會頭昏腦脹,失去拜佛‘清明覺醒’之意義,而且頸部也擠折不適。
亦非以‘頭頂’著地。頭頂著地,易有‘臀高頭低’之勢,且呼吸,氣道較不順。
由圖可見,脊椎骨塌下,脊稚二旁之肌肉鼓起緊繃,此狀況,會壓迫血流神經,不但易腰酸、背痛、腿麻,也對腹部內臟不利。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