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處篇 第六節、確定所緣
置念於面前——讓心念安置在鼻頭接觸點這一帶的呼吸上。這裡的“面前”是指業處。什麼是業處呢?
業處,巴利語kamma??hàna。kamma,古代依梵語karma音譯成羯摩,巴利語為kamma,意為業,也即是工作、造作的意思。kamma??hàna的?hàna有幾種意思,可以是理由、原因、道理,以及場所、地方、住處、狀態等意思,在這裡作場所、地方解。因此,kamma??hàna直譯為業處,意為工作的地方。什麼的工作呢?心的工作!心在什麼地方工作呢?在鼻孔出口處這一帶工作,鼻孔出口處這一帶的呼吸就是我們心工作的地方。
一般上來說,業處也可以理解為平時所說的法門。法門,巴利語dhammapariyàya,即禪修的方法。
在修習入出息念的時候,業處有三種意思:
1、禪修方法——通過專註呼吸藉以培育定力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業處。在此,業處即是修行的法門。
2、呼吸本身——呼吸本身就是業處。因為心是取呼吸為工作的對象,把心專註在呼吸上,就是我們的業處。說到要專註業處就是指專註自己的呼吸。
3、鼻頭一帶區域——當我們說在業處專註呼吸時,即是說在接觸點這一帶區域專註呼吸。鼻頭、人中這一帶區域也可以叫做業處。
因此,業處有三種理解方法:第一種是指專註呼吸的修行方法;第二是指呼吸本身;第三是指呼吸進出的這一帶區域。
當我們做好瞭身心的準備之後,就可以在鼻頭這一帶區域覺知呼吸。不過,氣息的入出口處每個人都不盡相同。在覺知呼吸的時候,有些人可能會感覺到左鼻端這邊的呼吸會明顯一點,那就在左鼻端這邊,沒關系,隻要能夠感知到呼吸就行;如果在右鼻端這邊可以感覺到呼吸,沒關系,就在這邊去覺知;有些人在整個鼻頭一帶都可以感覺到,沒關系,都可以;有些人在人中這個地方,也就是嘴唇到鼻頭中間這一段可以感知到呼吸,也沒關系,很好;有些人在嘴唇上方可以感覺到呼吸,沒關系,都可以;有些人在整個鼻頭的這一帶區域都可以感知到呼吸,那也很好。因為每個人的氣息強弱程度不同,或者每個人對氣息的敏感度不同,所以無論是在嘴唇上方也好,在鼻孔出口處也好,在人中也好,隻要能夠感覺到呼吸,就在那裡覺知呼吸。
有人認為沒必要在接觸點一帶區域專註呼吸,他們說隻是知道呼吸就夠瞭。這種方法是否正確呢?為什麼要在鼻頭接觸點一帶專註入出息呢?
《清凈道論》中說:
?Phu??haphu??hokàse pana satiü ?hapetvà bhàventasseva bhàvanà sampajjati.?(Vm.1.223)
“隻有將念放置在[鼻頭]接觸點的地方修習者,才能成就[入出息念的]修習。”
在這裡強調,修習入出息念必須將正念安置在鼻頭接觸點這一帶區域來專註呼吸。
同時,《清凈道論》又提到,有三樣東西是很重要的:
相.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緣,
不知三法者,修習無所得;
相.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緣,
知此三法者,修習有所得。”(Vm.1.227)
哪三法呢?
1、相;
2、入息;
3、出息。
這三法的關系是怎麼樣的呢?《清凈道論》接著解釋:
“比庫將念置於鼻頭(nàsikagge)或口相(mukha- nimitte)而坐著,不作意來與去的入息,但不是不知來與去的入息,也瞭知精勤及完成努力,成就殊勝。”(Vm.1.227)
在這裡,入息就是我們的吸氣,出息就是我們的呼氣,相(遍作相)就是鼻頭或上唇這一帶區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將正念安住在鼻頭或上唇這一帶區域覺知入息和出息。如果有瞭這三樣東西,我們才可以修習入出息念,培育定力才能夠成功。
《清凈道論》又說到的:
?Tàhi ca pana satipa¤¤àhi samannàgatena bhikkhunà na te assàsapassàsà a¤¤atra pakatiphu??hokàsà pariyesitabbà.? (Vm.1.230)
“另外,該具足瞭念與慧的比庫,不應在自然觸處之外去尋求其入出息。”
所以,修習入出息念的正確方法是:不應離開鼻頭接觸點一帶區域去覺知入出息。
還有一點很重要,是每位禪修者都必須清楚的,那就是隻應專註呼吸本身!
呼吸本身不就是呼吸嘛,為什麼還需要強調呢?在這裡可以做個試驗。如果我們嘗試去分析呼吸的話,將能夠發現呼吸裡面有很多法。舉個例子來說,假如現在讓你去註意吸氣時的涼,可不可以?可以的!你將能發現鼻頭或人中這一帶有涼涼的感覺。假如讓你去留意呼氣是暖的,可不可以?也是可以的。同樣的道理,去註意呼吸的柔軟、細滑、輕盈、流暢、推動等都是可以的。
在呼吸裡面有很多法(現象),這些法我們可以用四大來分析。假如禪修者註意自己呼吸的柔軟、細滑、輕盈等,那麼他是在註意地大,而不是在註意呼吸。為什麼?因為軟、滑、輕是地大的特相。假如註意呼吸的流暢、流動,那麼他是在註意水大,因為流動是水大的特相。假如註意呼吸的冷、暖,那麼他是在註意火大,因為熱、冷是火大的特相。假如註意呼吸的推動、支持、力度,那麼他是在註意風大,因為推動、支持是風大的特相。這些都不是呼吸本身!
據說有些人在修入出息念的時候,把呼吸從鼻頭經過喉嚨,再經過心臟,一直引進丹田或引進肚臍,又從這裡再引出來,他其實是在註意氣息的流動。《清凈道論》在講到“隨逐”時提及,並不是說鼻端是初,心臟是中,肚臍是後,隨息不是這樣的隨,而是隻讓心念在鼻頭接觸點一帶隨著呼吸,這才稱為隨逐。假如跟隨著呼吸進入體內,出到體外,這時水大的流動相會變得明顯,那就成瞭註意水大。
因此,呼吸裡面有很多法,如果要分析呼吸的話,可以分析出它的軟、滑、輕、流動、熱、冷、推動等,然而,這些隻是呼吸裡面所具備的四大的特相而已,都不是呼吸本身。在修習入出息念時,我們不應當去註意四大的這些特相,隻應當覺知呼吸本身就行。
那麼,我們把心放在人中一帶,借助皮膚的感覺來修習入出息念可不可以?不可以!假如專註這裡感覺的話,那專註的是觸所緣。因為皮膚屬於身根,身根的所緣是觸所緣。觸所緣有三種:第一種是地界;第二種是火界;第三種是風界。
我們的身體可以感受到堅硬、柔軟,同時,粗糙、細滑、重量、輕盈等都是地界的特相,它們屬於觸所緣,是通過身體來感覺的。身體所觸知的是觸所緣。
現在天氣很熱,我們的身體能夠感覺到熱。如果把手伸進水裡面會感覺到涼。因此,身體可以感覺到冷和熱,冷和熱是火界,也屬於觸所緣。
如果有人拍瞭你一下,或者不小心撞到桌子,你會感覺到撞擊,這是風界,因為撞擊、推動屬於風大。
所以,我們的身體可以觸知三種所緣:地、火、風。假如我們在人中這裡覺知暖、冷、麻、輕柔等,那隻是在練習這裡皮膚的感覺,而不是在修習入出息念。雖然說修習入出息念很簡單,隻需註意自己的呼吸就可以,但是因為呼吸裡面有太多的法,一不小心就會走彎路、找錯對象。所以,在此就采用阿毗達摩的分析法來解釋。
入出息念,顧名思義即是將正念安住於呼吸。那麼,呼吸屬於什麼呢?呼吸屬於法所緣。它不是顏色所緣,不是聲音所緣,不是香(氣味)所緣,不是味所緣,也不是觸所緣,它是法所緣。為什麼呢?因為呼吸是概念法(pa¤¤atti,施設法,假名),概念法隻屬於法所緣。呼吸不是眼門的所緣,不是用眼睛去看呼吸,不是用耳朵聽呼吸,不是用鼻子嗅呼吸,不是用舌頭嘗呼吸,也不是用身體觸知呼吸,而是用我們的心去覺知呼吸。為什麼呢?因為意門所對應的所緣是法所緣。概念法屬於法所緣,而呼吸是概念法,它隻是意門的所緣。所以,我們經常強調要用心去覺知呼吸,就是這樣的意思。
有一種錯誤的方法是叫大傢“看呼吸”,用眼睛去看呼吸,或所謂的“眼觀鼻,鼻觀心”。由於鼻子離眼睛很近,使人往往不自覺地會用眼睛去看呼吸。假如禪修者在看呼吸的時候叫他張開眼睛,他的眼睛就會像“鬥雞眼”(對眼)一樣,是不是?看呼吸是壞習慣!看久瞭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鼻梁發緊、眉頭酸脹、額頭繃緊、頭部僵硬等等。因此,不要用腦去想呼吸,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隻應用心去覺知呼吸。
當我們能夠正確地辨識入出息念的所緣之後,就隻是專註在呼吸本身就可以瞭。呼吸本身是很自然的,我們也應當用很自然的心去覺知很自然的呼吸,不要造作、不要想象。呼吸是怎麼樣的相狀,我們就怎麼樣去覺知它。
隻應當覺知自然的呼吸,不要嘗試去改變它。如果呼吸很柔和、很緩慢,甚至有時發現很難覺察到呼吸,這個時候也不要去改變呼吸,不要刻意用深呼吸讓它變得明顯。同樣的,有一些禪修者剛坐下來的時候,感覺呼吸比較急促,他想控制呼吸,拉長呼吸,甚至憋氣,憋得臉紅耳赤。實在沒必要!不要改變呼吸!請記得:呼吸要自然,因為呼吸自然,我們的心才能自然,才能如實地覺知呼吸。
因此,不要嘗試去改變呼吸,不要去造作呼吸,我們的心應順其自然,呼吸是怎麼樣的,就怎麼樣去覺知。而且,我們必須得承認這樣的事實,即每個人的呼吸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呼吸會急促點,有的人呼吸會綿長點;有的人左鼻孔呼吸明顯,有的人右鼻孔呼吸明顯;有的人今天在這邊呼吸明顯,明天那邊明顯;有的人今天呼吸的感覺明顯,而明天又不明顯……雖然同樣是呼吸,但是每個人的都不盡相同,而且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刻也不盡相同,這些跟生理狀況等有關系。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要嘗試去改變呼吸,隻是知道呼吸就可以。
還有一點必須註意:心不要跟著呼吸進到體內,也不要跟著呼吸出到體外,隻應在鼻端這一帶區域覺知呼吸。
應當如何在鼻頭這一帶覺知呼吸呢?對此,《清凈道論》舉瞭幾個例子,其中一個是守門人的譬喻。
一個守門人在看守著城門,他的職責是檢查到達城門的人。已經進到城裡的人不是他的職責,已經走出城外的人也不是他的職責,他的職責隻是守好崗位,檢查經過城門的每一個人。同樣的,當我們專註呼吸的時候,隻是覺知經過鼻頭或者人中這一帶區域的呼吸就夠瞭。吸進體內的呼吸不是我們的責任,呼出體外的氣息也不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的責任隻是在這個區域上的呼吸。
還有另外一個是鋸木的譬喻。猶如有一個人在鋸木頭,假如他去留意鋸子從一端到另外一端的話,那麼,他的頭將一直在不斷地搖,可能搖不瞭多久就暈倒瞭。他應當隻是註意觸到木頭那一段的鋸子,不斷地拉鋸,就可以輕松、省事地把木頭鋸斷。
覺知呼吸也是這樣,不用跟隨著呼吸進出。呼吸是動的,好像鋸子;接觸點一帶是靜的,比喻是木頭。鋸木時沒必要註意鋸子的來回,隻是註意跟木頭接觸那一段的鋸子。同樣的,我們專註呼吸也是,隻要在人中接觸點這一帶區域去覺知呼吸就夠瞭。
《清凈道論》還舉瞭個蕩秋千的譬喻。一個跛腳的人與妻子玩秋千,他推動秋千之後,隻需坐在秋千的柱子下。他沒必要從這頭推到那頭,再從那頭推到這頭。因此,我們要用這些譬喻裡面所闡明的道理,來覺知鼻頭一帶的呼吸。
同時,也要留意別做“愚蠢的看門人”!有一則笑話講到:有個財主雇瞭個傭人,說:“我今天要出門去,你要好好地把門看好。”“是的,主人!”傭人滿口答應。財主放心地走瞭。等財主離開不久,外面來瞭個戲班、馬戲團,在門外鑼鼓喧天,圍瞭一大群觀眾。傭人心裡癢癢的很想去觀看,但是他想著主人叮囑,不能去看呀,主人吩咐我要看好門。然而,他靈機一動:“哎呀!主人叫我看門,我把門拆瞭背著去看不就行瞭嘛。”他很高興地照做瞭,結果小偷就把財主的傢洗劫一空。財主回來之後,憤怒地責備傭人:“我叫你看門,你為什麼不好好地看門?!”傭人說:“主人,我確實依照您的話去做瞭。看,我把門都看好瞭,這門不是還好好的!”
不要做這種愚蠢的看門人!我們強調:覺知這一帶的呼吸。但是卻有些人會自作聰明地去註意這一帶皮膚的觸覺,這就像那個傭人一樣。在《如實知見》、《智慧之光》等帕奧禪師的著述中,強調的是“觸點上的氣息。”接觸點是定語,氣息才是主語!
還有一點也必須註意:當禪修者的定力提升之後,甚至在達到近行定或安止定的時候,身心很容易會產生舒服、愉悅、輕安的感覺,而且那種感受是很殊勝的。如果他的心被這些殊勝的感受吸引住,去註意這些覺受,那麼他就偏離瞭自己的禪修業處。須知註意覺受是不可能證入禪那的!因為感受屬於五蘊中的受蘊,是究竟法,不是概念法。因此,在修習止業處的時候要記得:無論任何階段都不要去註意覺受!
有一些人(主要是華人)在禪修瞭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感覺所謂“氣沖頂門”或者“氣聚胸口”等,更有一小撮人喜歡在禪修時糅合諸如“氣功”、“氣脈”、“導氣”、“采氣”、“氣場”之類的。什麼是“氣”?在哪一部經典中看到佛陀曾教導“氣”?!所謂的“氣”是中醫和道教的觀念,跟佛陀的教法沒有瓜葛!禪修時感到頭脹、胸悶等,多數是由心生色法的四大不調所引起,這跟心理、心態、姿勢或健康等有關,並非所謂的“氣”。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