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典篇 若希望經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 2022-09-13

  聖典篇 若希望經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沙瓦提城揭答林給孤獨園。

  在那裡,世尊稱呼比庫們:“諸比庫。”那些比庫回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說:

  “諸比庫,應當具足戒與具足巴帝摩卡而住!應以巴帝摩卡律儀防護而住,具足正行與行處,對微細的罪過也見到危險。受持學習於諸學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同梵行者們喜歡、滿意、尊重和尊敬我。’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能獲得衣、食、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受用衣、食、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能使那些行[佈施]者有大果報、大功德。’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已故、去世的親族、血親們以凈信心憶念我時,能使他們有大果報、大功德。’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克服不滿與喜好,願我不被不滿所征服,戰勝已生起的不喜,住於勝利。’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克服怖畏與恐懼,願我不被怖畏、恐懼所征服,戰勝已生起的怖畏、恐懼,住於勝利。’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對於增上心、現法樂住的四種禪那,願我隨願而得、容易而得、不難而得。’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對於那寂靜、解脫、超越色的無色[定],願以[名]身觸而住。’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滅盡三結,成為入流者,不退墮法,必定趣向正覺。’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滅盡三結,貪瞋癡減弱,成為一來者,隻來此世間一次即作苦之終結。’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滅盡五下分結,成為化生者,在那裡般涅槃,不再從那世間回來。’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證得種種神變:願我一[身]能成多[身],願我多[身]能成一[身];顯現,隱匿;能穿墻、穿壁、穿山,行走無礙,猶如虛空;能出沒於地中,猶如水中;能行於水上不沉,如在地上;能在空中以跏趺而行,如有翼之鳥;能以手觸摸、擦拭有如此大神力、如此大威力的月亮和太陽;乃至能以身自在到達梵天界。’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以清凈、超人的天耳界,聽到遠處、近處的天及人的兩種聲音。’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以心辨別瞭知其他有情、其他人的心:對有貪心,能瞭知有貪心;對離貪心,能瞭知離貪心。對有瞋心,能瞭知有瞋心;對離瞋心,能瞭知離瞋心。對有癡心,能瞭知有癡心;對離癡心,能瞭知離癡心。對昏昧心,能瞭知昏昧心;對散亂心,能瞭知散亂心。對廣大心,能瞭知廣大心;對不廣大心,能瞭知不廣大心。對有上心,能瞭知有上心;對無上心,能瞭知無上心。對得定心,能瞭知得定心;對無定心,能瞭知無定心。對解脫心,能瞭知解脫心;對未解脫心,能瞭知未解脫心。’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憶念種種宿住,也即是: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許多壞劫、許多成劫、許多壞成劫:在那裡有如此名、如此姓、如此容貌、如此食物、經歷如此的苦與樂、如此壽命的限量。他從該處死後投生到那裡,在那裡有如此名、如此姓、如此容貌、如此食物、經歷如此的苦與樂、如此壽命的限量。他從該處死後投生到這裡。如是能以形相、細節來憶念種種宿住。’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以清凈、超人的天眼,見到有情的死時、生時,低賤、高貴,美麗、醜陋,幸福、不幸,能瞭知有情各隨其業:“諸尊者,此有情的確因為具足身惡行、具足語惡行、具足意惡行,誹謗聖者,為邪見者,受持邪見業;諸尊者,他們身壞死後,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然而,諸尊者,此有情的確因為具足身善行、具足語善行、具足意善行,不誹謗聖者,為正見者,受持正見業;諸尊者,他們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如此能以清凈、超人的天眼,見到有情的死時、生時,低賤、高貴,美麗、醜陋,幸福、不幸,能瞭知有情各隨其業。’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斷盡諸漏,即於現法中,以自己之智證得與成就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而住。’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閑處。

  諸比庫,應當具足戒與具足巴帝摩卡而住!應以巴帝摩卡律儀防護而住,具足正行與行處,對微細的罪過也見到危險。受持學習於諸學處!

  如是,[上述]所說的乃是緣於此而說。”

  世尊如此說。那些比庫滿意與歡喜世尊之所說。

  大心材譬喻經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王舍城鷲峰山,迭瓦達答剛離開不久。在那裡,世尊就迭瓦達答對比庫們說:

  “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我有利養、恭敬、聲譽,但其他那些比庫鮮為人知、沒威勢。’他沉迷、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略過表皮,隻砍瞭枝葉,以為是‘心材’拿瞭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略過表皮,隻砍瞭枝葉,以為是‘心材’拿瞭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止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我有利養、恭敬、聲譽,但其他那些比庫鮮為人知、沒威勢。’他沉迷、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枝葉,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諸比庫,於此,又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是持戒者、行善法者,但其他那些比庫犯戒、行惡法者。’他沉迷、陶醉於該戒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隻砍瞭表皮,以為是‘心材’拿瞭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隻砍瞭表皮,以為是‘心材’拿瞭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止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是持戒者、行善法者,但其他那些比庫犯戒、行惡法者。’他沉迷、陶醉於該戒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表皮,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諸比庫,於此,又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有定力、心一境,但其他那些比庫無定力、心散亂。’他沉迷、陶醉於該定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隻砍瞭樹皮,以為是‘心材’拿瞭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隻砍瞭樹皮,以為是‘心材’拿瞭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有定力、心一境,但其他那些比庫無定力、心散亂。’他沉迷、陶醉於該定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樹皮,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諸比庫,於此,又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我住於知、見,但其他那些比庫不知、不見。’他沉迷、陶醉於該智見,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隻砍瞭膚材,以為是‘心材’拿瞭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隻砍瞭膚材,以為是‘心材’拿瞭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我住於知、見,但其他那些比庫不知、不見。’他沉迷、陶醉於該智見,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膚材,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諸比庫,於此,又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智見,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無時解脫。諸比庫,不可能、無機會該比庫的無時解脫會退失!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隻砍瞭心材,知道是‘心材’拿瞭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知道心材,知道膚材,知道樹皮,知道表皮,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隻砍瞭心材,知道是‘心材’拿瞭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智見,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無時解脫。諸比庫,不可能、無理由該比庫會退失其無時解脫!

  如是,諸比庫,此梵行不以利養、恭敬、聲譽為利益,不以戒成就為利益,不以定成就為利益,不以智見為利益。諸比庫,這不動的心解脫才是此梵行的目標,以此為心材,以此為終極。

  世尊如此說。那些比庫滿意與歡喜世尊之所說。

  若希望經腳註部份:

  25 若希望經 (aka?kheyyasuttaü):《中部》第6經。世尊在該經中說:若有比庫希望實現從世間直到出世間的十七個願望,他應完全地持守戒律、修習戒定慧三學。

  26 巴帝摩卡:巴利語pàtimokkha的音譯, 有上首、極殊勝、護解脫等義。

  《清凈道論》中說:“若他看護(pàti)、保護此者,能使他解脫(mokkheti)、脫離惡趣等苦,所以稱為‘巴帝摩卡’。”

  漢傳佛教依梵語pràtimokùa音譯為波羅提木叉,意為別解脫等。

  27 完全持戒 (s?lesvevassa parip?rakàr?):他完全地持守四種遍凈戒:巴帝摩卡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凈戒和資具依止戒。即是說應通過無缺失、完全地持守諸戒來成為一名戒具足者。

  28 致力內心之止 (ajjhattaü cetosamathamanuyutto):致力於自己內心的平靜。在此,“內”和“自己的”是同義詞。

  29不輕忽禪那 (aniràkatajjhàno):不排斥禪那或不退失禪那。以排斥、退失之義為輕忽。當知舍棄瞭這種頑劣後他致力於謙遜等。

  30 具足於觀 (vipassanàya samannàgato):致力於七種隨觀,即無常隨觀、苦隨觀、無我隨觀、厭離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和舍遣隨觀。

  31 增加空閑處:巴利語br?hetà su¤¤àgàrànaü的直譯。意為增加前往空閑處的次數,頻繁地去空閑處。於此,當知在把取瞭止觀業處之後,日夜進入空閑處禪坐的比庫為“增加空閑處“。

  “應完全持戒”乃是說增上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乃是說增上心,“具足於觀”乃是說增上慧學。“增加空閑處”對修止者來說,頻繁地去空閑處為增上心學,對修觀者來說則是增上慧學,這是包攝瞭兩種學而說的。

  32 願我克服不滿與喜好 (aratiratisaho assaü):希望能戰勝、征服不滿與喜好。於此,不滿是指厭煩諸善法與偏僻住處。喜好是指喜好五欲功德。

  33 三結 (ti??aü saüyojanànaü):稱為有身見、疑、戒禁取的三種結縛。這三種結為初道入流道所斷除。

  34 不退墮法 (avinipàtadhammo):已不可能再墮落到地獄、畜生、鬼和阿蘇羅四種苦界。因為初道已斷除瞭能令墮落苦界之法。

  35 趣向正覺 (sambodhiparàya?o):走向正覺的最終彼岸。即已證得初道的入流聖者必定將證得更上的三種聖道的意思。

  36 隻來此世間一次 (sakideva imaü lokaü àgantvà):隻來到這人界結生一次。若在此人界修證一來道後,即在此處般涅槃者,則不在此屬。若在此修道後生於天界,並在其處般涅槃者;若在天界修道後,在其處般涅槃者;若在天界修道後,再生於此人界才般涅槃者;以及若在此修道後生於天界,在那裡命終後再生於此處才般涅槃者,當知是這裡的意思。

  37 五下分結 (pa¤cannaü orambhàgiyànaü saüyojanànaü):下分,意即連接到下界的;為投生到欲界之緣的意思。五下分結即前面所說的三種結,再加上欲貪結和瞋結。不來聖者已斷除瞭這五種下分結。

  38 成為化生者,在那裡般涅槃 (opapàtiko assaü tattha parinibbày?):不來聖者已排除瞭胎生等三種生,隻會化生為梵天人,並在梵天界那裡般涅槃。

  39 如此,世尊在教導持戒功德論直到證悟阿拉漢之後,再綜合這一切作出結論說:“諸比庫,應當具足戒……乃是緣於此而說。”

  正如世尊在前面所簡要說的:“諸比庫,應當具足戒……受持學習於諸學處。”具足戒的比庫能得到同梵行者們喜歡、滿意、尊重和尊敬,獲得資具,供養資具的施主們能得大果報,去世的親族們憶念時得大果報,克服不滿與喜好,克服怖畏與恐懼,證得色界禪那、無色界禪那、較低的三種沙門果、五種世間神通,以及以自己之智證得漏盡智。所說的這一切,就是因為此持戒功德的緣故才說的。

  [1] 若希望經 (aka?kheyyasuttaü):《中部》第6經。世尊在該經中說:若有比庫希望實現從世間直到出世間的十七個願望,他應完全地持守戒律、修習戒定慧三學。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