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典篇 大心材譬喻經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 2022-09-13

  聖典篇 大心材譬喻經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王舍城鷲峰山,迭瓦達答剛離開不久。在那裡,世尊就迭瓦達答對比庫們說:

  “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我有利養、恭敬、聲譽,但其他那些比庫鮮為人知、沒威勢。’他沉迷、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略過表皮,隻砍瞭枝葉,以為是‘心材’拿瞭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略過表皮,隻砍瞭枝葉,以為是‘心材’拿瞭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止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我有利養、恭敬、聲譽,但其他那些比庫鮮為人知、沒威勢。’他沉迷、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枝葉,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諸比庫,於此,又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是持戒者、行善法者,但其他那些比庫犯戒、行惡法者。’他沉迷、陶醉於該戒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隻砍瞭表皮,以為是‘心材’拿瞭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略過樹皮,隻砍瞭表皮,以為是‘心材’拿瞭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止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是持戒者、行善法者,但其他那些比庫犯戒、行惡法者。’他沉迷、陶醉於該戒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表皮,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諸比庫,於此,又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有定力、心一境,但其他那些比庫無定力、心散亂。’他沉迷、陶醉於該定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隻砍瞭樹皮,以為是‘心材’拿瞭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略過膚材,隻砍瞭樹皮,以為是‘心材’拿瞭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我有定力、心一境,但其他那些比庫無定力、心散亂。’他沉迷、陶醉於該定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樹皮,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諸比庫,於此,又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我住於知、見,但其他那些比庫不知、不見。’他沉迷、陶醉於該智見,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隻砍瞭膚材,以為是‘心材’拿瞭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膚材,不知道樹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略過心材,隻砍瞭膚材,以為是‘心材’拿瞭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不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認為實現目標。他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我住於知、見,但其他那些比庫不知、不見。’他沉迷、陶醉於該智見,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於同樣之苦。諸比庫,這比庫稱為取得梵行的膚材,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諸比庫,於此,又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智見,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無時解脫。諸比庫,不可能、無機會該比庫的無時解脫會退失!

  諸比庫,猶如有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隻砍瞭心材,知道是‘心材’拿瞭離開。那時有個具眼之人看見之後這樣說:‘這善人確實知道心材,知道膚材,知道樹皮,知道表皮,知道枝葉,因此這個善人想要心材、尋找心材、遍求心材,來到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隻砍瞭心材,知道是‘心材’拿瞭離開。若他做任何須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將能達成。’

  正是如此,諸比庫,於此,有一些良傢之子因信心出離俗傢而為非傢者:‘我陷於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為苦所害,為苦所敗。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就好。” 他於是這樣出傢後,獲得利養、恭敬、聲譽。他對該利養、恭敬、聲譽不感到滿意,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利養、恭敬、聲譽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利養、恭敬、聲譽,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戒成就。他對該戒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戒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達到定成就。他對該定成就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定成就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見。他對該智見感到滿意,但不認為實現目標;他不因該智見而自贊毀他;他不沉迷、不陶醉於該智見,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無時解脫。諸比庫,不可能、無理由該比庫會退失其無時解脫!

  如是,諸比庫,此梵行不以利養、恭敬、聲譽為利益,不以戒成就為利益,不以定成就為利益,不以智見為利益。諸比庫,這不動的心解脫才是此梵行的目標,以此為心材,以此為終極。

  世尊如此說。那些比庫滿意與歡喜世尊之所說。

  大心材譬喻經腳註部份:

  39 如此,世尊在教導持戒功德論直到證悟阿拉漢之後,再綜合這一切作出結論說:“諸比庫,應當具足戒……乃是緣於此而說。”

  正如世尊在前面所簡要說的:“諸比庫,應當具足戒……受持學習於諸學處。”具足戒的比庫能得到同梵行者們喜歡、滿意、尊重和尊敬,獲得資具,供養資具的施主們能得大果報,去世的親族們憶念時得大果報,克服不滿與喜好,克服怖畏與恐懼,證得色界禪那、無色界禪那、較低的三種沙門果、五種世間神通,以及以自己之智證得漏盡智。所說的這一切,就是因為此持戒功德的緣故才說的。

  40 大心材譬喻經 (Mahàsàropamasuttaü):譯自M.29。

  在本經中,世尊通過尋找心材的譬喻,說明出傢人本應該致力於滅苦,但有些比庫卻以獲得利養、恭敬、名譽為滿足,認為已實現目標而陷入放逸,如執枝葉以為心材;有些比庫以持戒清凈為滿足,認為已現實目標而陷入放逸,如執表皮以為心材;有些比庫以禪定成就為滿足,認為已實現目標而陷入放逸,如執樹皮以為心材;有些比庫以擁有智見為滿足,認為已實現目標而陷入放逸,如執膚材以為心材。最後佛陀強調:唯有不動的心解脫才是梵行的終極目標。

  41 剛離開不久 (acirapakkante):迭瓦達答(Devadatta,提婆達多)在分裂僧團並犯下出佛身血惡業之後離開不久。

  42 良傢之子 (kulaputto):當知在此是指迭瓦達答而言。他的確是純種無雜的大選君後裔、甘蔗王的世傢,按出身來說是天生的良傢之子。

  43 若能瞭知此整個苦蘊的終止就好(appeva nàma im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antakiriyà pa¤¤àyethà'ti.):也有譯作“此整個苦蘊的終盡必定能被瞭知。”(Surely an ending of this whole mass of suffering can be known. By Bhikkhu ¥à?amoli and Bhikkhu Bodhi, B.P.S.)

  44 鮮為人知 (appa¤¤àtà):兩人站一起都不認識,就連獲得衣食都成問題。

  45 沒威勢 (appesakkhà):沒有隨從,前後都沒有人跟隨。

  46 須用到心材之事 (sàrena sàrakara??yaü):必須使用心材才能完成的工作,如制造車軸、車輪、軛、鋤頭等。

  47 取得梵行的枝葉 (sàkhàpalàsaü aggahesi brahmacariyassa):聖道與聖果才是佛教梵行的心材。四資具等隻能稱為枝葉,他取瞭走。

  48 並以此為達成目的者 (tena ca vosànaü àpàdi):他認為到此為止就已經足夠瞭,已經得到瞭心材,目標已經達成。

  49 成就智見 (¤à?adassanaü àràdheti):指迭瓦達答的五神通,或者說天眼通處於五種神通中的最上。這是在此經中所說的“智見”。

  50 成就無時解脫 (asamayavimokkhaü àràdheti):《無礙解道》中說:“什麼是無時解脫?四種聖道、四種沙門果以及涅槃,這是無時解脫。”亦即是說成就、證悟、獲得九種出世間法。世間定隻適用於暫時地解脫諸敵對法。所以說:“什麼是時解脫?四種禪那及四種無色界定,這是時解脫。”亦即是說暫時性的解脫。雖然出世間法也是通過一次次的解脫,但僅一次解脫即是諸道果的解脫。涅槃是究竟地從一切煩惱中解脫出來,所以說這九種出世間法為無時解脫。

  51 不動的心解脫 (akuppà cetovimutti):阿拉漢果的解脫。

  52 此目標 (etadatthaü):阿拉漢果是此梵行的目標。即是說這才是目標。

  53 以此為心材 (etaü sàraü):阿拉漢果是此梵行的心材。

  54 以此為終極 (etaü pariyosànaü):阿拉漢果是此梵行的終極,是其極點,再也沒有比此更高的需要證悟。佛陀用這樣的結論來結束這次的說法。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