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講話 第五集 第二期 第一天 發之於心還之於心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佛七講話 作者: 智諭法師2022-08-28

  佛七講話 第五集七十八年第二期

  第一天 發之於心還之於心

  經上說,有兩種念佛,一種是觀想念佛,一種是持名念佛。凈土宗初到中國的時候,多修觀想。善導和尚以後,就修持名念佛。

  華嚴五祖宗密大師,又根據經上,立四種念佛,除去觀想念佛、持名念佛以外,又立觀像念佛、實相念佛(見普賢行願品別行鈔)。觀像,就是看佛像。因為當時有一位菩薩用白?(就是白細毛佈)畫的佛像,拿到山裡去修,他看著佛像修,就得三昧,所以宗密大師又立觀像念佛。

  這四種念佛,我們加以簡擇。觀想念佛要上根利智的人修,根據十六觀經說,觀想不是胡想亂想的,是觀報佛報土,觀阿彌陀佛的白毫相光,有五個須彌山那麼大,紺目好象四大海水那麼大,佛的身量是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那麼高。

  所以說,是觀報佛報土,不是觀化佛。這唯有大菩薩可以修,不是凡夫可以修的。十六觀經第十四十五十六觀就改變瞭,佛為利益末法時期眾生故,令觀丈六金身,就是化佛;可是人臨命終時,為苦所逼,觀想不起來,所以釋迦世尊在十六觀的時候大開持名念佛,縱然地獄相現,十稱佛號即得往生。

  臨命終時,地獄相現,持名即得往生,比觀報佛報土要容易得多瞭。

  再講實相念佛,凡夫不容易修。初學凈土念佛法門,難以入手,尤其說實相念佛,經上說,要念到無所有,是名念佛,無所念,是名念佛。凡夫鈍根劣智,很容易偏空滯寂。

  再簡擇觀像念佛,沒有持名念佛方便。持名念佛,隨時隨地皆可念,觀像,辦不到。

  所以四種念佛裡頭,我們加以簡擇,最方便末法時期眾生的,就是持名念佛。

  所以善導大師以後,諸大祖師把持名念佛,列為正修行,其餘的列為助行。因為念佛法門,也修其它的,譬如說,拜大悲懺凈土懺,那是凈土宗的懺,也可拜。不過那是助行,不是正行,如果你分不清正助,就顛倒瞭。

  我們經過一番簡擇,在這四種念佛裡面,持名念佛最方便。所以,古德講「行易而證深」,修行起來,非常簡易,證的果位特別深。

  我們在四種念佛裡,既然經過簡擇知道持名為上,現在再講持名的內容。持名不是叫你悠悠蕩蕩、飄飄浮浮持佛名號就是瞭,是要你一句佛號,發之於心,出之於口,入之於耳,還之於心,這樣才能得到受用。

  發之於心,出之於口,入之於耳,還之於心,我們也加一番簡擇。雖然有四個要點,我們經過簡擇知道,隻有兩個要點──就是發之於心,還之於心。

  如果念佛,發之於心,還之於心,久久用功,會得一心不亂。

  發之於心,還之於心,我們再加簡擇,怎麼能發之於心?怎麼能還之於心?要想發之於心,必須念得字字清楚。如果念得字字清楚,自然發之於心。怎麼樣才能還之於心呢?要聽得字字分明。你隻要聽得字字分明,自然還之於心。歸納起來,不過念得清楚、聽得明白。

  現在我們再加以簡擇,念得清楚、聽得明白,這裡邊隻要聽得明白,自然念得清楚。你聽明白瞭,自然念清楚嘛!

  現在我們經過簡擇,知道他的重點──隻在聽得明白。

  所以大傢七天打佛七,要用功,聽佛號聽得分明,字字分明。初聽的時候,是心作佛,聽到純熟處,沒有能聽所聽,沒有能念,沒有所念,漸漸可會入一心。沒有能聽所聽能念所念,自然達到一個境界,就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念而無念,就是諸法實相。念是諸法,無念是實相。無念而念,就是實相諸法。所以持名念佛,漸漸會到這個地步,謂之為證深。

  再講到七天念佛瞭,大傢每一支香靜聽佛號,靜坐的時候,心念心聽,聽得明白。你一支香這麼作,不知不覺就過去瞭,一天念佛要是這麼作,不知不覺也就過去瞭。你這樣念佛,聽佛號,沒有妄想。心中沒有妄想,自然輕松,久久念,可得到輕安。縱然是初初下功夫用功,也可使自己的心寧靜。

  最怕的是──你在佛七期間打妄想。妄想一起,心上加重負擔。你會感覺佛七念佛堂中不耐,感覺念佛七天很苦,那你會造成一個結果,一天一天地挨過。苦還是小事,你不得受益。

  如果你七天當中,有一支香念到心寧靜,就是往生的資源。如果你每一支香,都心煩意亂,不得往生,阿彌陀佛雖然慈悲,垂手接引你,你不去啊!

  所以大傢要記住,要聽佛號。聽佛號,是對治妄想。妄想不起,佛號真切,就得往生。

  我們再問,這個妄想由何而入?由六處而入,眼耳鼻舌身意。你的眼亂看,妄想就入瞭;你的耳不聽佛號,亂聽其它的音樂、其它的聲音,妄想也就入瞭;鼻聞香;舌愛說話;身亂動覺觸;意根起想。皆是生妄想之處。

  如果你能夠都攝六根,自然凈念相繼。

  所以大傢記住,一方面自己聽佛號,堅定自己的心。一方面都攝六根,消除自己的障礙緣。七天定得成就。

  所以大傢眼睛不可亂看;耳朵隻聽佛號、聽法器,不聽其它的;鼻聞栴檀香。嘴巴不可亂說話,這是最要緊的瞭,嘴一亂說話,一定動心;身子不可亂覺觸;意根裡面不可亂想。如果你能這麼作,稱之為「是心作佛」,以加功用行故。

  如果你念到自然處,念到無功用行,就「是心是佛」。希望大傢知道這個要領,用功。

  現在開始念佛。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