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講話 第七集 第一期 第六天 觀心無常三時皆空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佛七講話 作者: 智諭法師2022-08-28

  佛七講話 第七集 八十年第一期

  第六天 觀心無常三時皆空

  四念處曾說過「觀心無常」。心怎麼是無常的呢?因為心變動不拘,所以無常 。不知道的,可以知道;知道的,可以忘記。所以,變動不拘。

  假使心常的話,你小時候的事情,現在不應該忘記;如果心是常,你不知道的 學問,不應該知道。如果心常,不變動的話,小學到不瞭中學,中學到不瞭大學; 初果不能到二果、三果、四果;眾生不能成佛。所以,心是無常的。

  心無常,可以從好的方面講和壞的方面講。好的方面講,眾生心可以成佛;壞 的方面講,恩人可以變成冤傢。如果從好的方面講,華嚴宗說過,一心起二用,不 變隨緣;從壞的方面講,眾生心沒有恒心。

  不變是體,隨緣是用。從體起用,所以不變隨緣;用全歸體,所以隨緣不變。 其實,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就是不變;而生其心 ,就是隨緣。由體起用,是無所住而生其心;用全歸體,所以生心而無所住。

  約禪宗說,生其心,是分別一切法;無所住,是不作分別想。無所住,稱為定 ;而生其心,稱為慧。佛道有二,就是定道、慧道。

  金剛經把無所住,解釋為「三心不可得」,所謂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這是因為什麼呢?因為心是因緣生,因緣生沒有自性、空的,所 以不可得;現在、過去、未來也是因緣生、空的,所以不可得。

  譬如說,過去是對現在、未來而立,沒有現在、沒有未來,那有過去?有現在 、有未來,才有過去。從兩方面看,它不可得。

  既然有現在,才有過去;有未來,才有過去。那應該稱現在、稱未來,不稱過 去。如果有過去,應該沒有現在、沒有未來,還有過去。

  未來也是一樣,對過去、對現在而立。如果定有未來,沒有過去、沒有現在, 也有未來。

  既然知道,沒有過去、沒有未來,那麼,現在是對過去、未來而立,當然也沒 有現在。

  既然過去、未來、現在不可得,心也不可得,所以說,三心都不可得。

  所以,過去、未來、現在和心,都是如幻如化的,似有而實無。好比人的影子 照在鏡子裡面,明明鏡裡有影,可是講起來,實在是無。

  由於這個關系,眾生心起妄想、起煩惱,把無當成有,所以,全體都是無明。

  因為有三時的關系,所以六識分為兩種。第六意識獨頭意識起的時候,僅僅對 過去、未來;和前五識同時起的時候,對現在。

  所以大傢過去心斷、未來心斷、現在心斷,不起妄想。經上說,過去心已滅, 未來心不生,現在心不住。三心若斷,是大般若。

  這和念佛有什麼關系呢?念佛「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念是體,念是用。 由體起用,無念而念;用全歸體,念而無念。

  其實,我和各位一樣,修行沒有到這個地步。不過僅僅憑一張嘴,沒實在修行 ,和大傢一樣,正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今天和大傢講的很復雜,希望大傢能利用這個法去簡別。

  話又講回來,怎麼個簡別法呢?

  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太深。有個簡單的辦法,當你念佛的時候,一切煩惱化 歸烏有,單提一聲佛號,沒有雜念,就是無念;當你沒有雜念的時候,正好念佛, 就是念。

  所以,修行這個法,起煩惱的時候,趕緊念佛,一念佛,煩惱就下去。這就是 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也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心而無所住,也就是修不變隨緣 、隨緣不變。

  現在,讓我們大傢一同來念阿彌陀佛。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