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二一、大乘佛教的教理行果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菩提心影 作者: 慈航法師2022-09-02

  二一、大乘佛教的教理行果

  在未講這個題目以前,先列一個表如下,然後依表說明。

  (圖缺)

  我們把上面這個表看過瞭之後,就可以知道佛教的內容,雖然是無量無邊,然而綜括起來,不出“教、理、行、果”四個條件。“教”是文教,“理”是道理,“行”是行門,“果”是果報。教要去“研”,理要去“明”,行要去“修”,果要去“證”。要想證果,必先修行;要想修行,必先明理;要想明理,必先研教。所以研教、明理、修行、證果,這是學佛的人不可躐等的四個階段。

  “教”如何去“研”呢?教分四系:(1)錫緬文系——錫是錫蘭,緬是緬甸;暹羅的佛教,也是屬於這一系的,平常所說的叫做巴厘文系。又叫做小乘佛教,其實就是原始佛教,因為他們所用的佛經,都是用的印度一種語體文,他們的教義,都是建立在聲聞戒律上,所以世稱此系是小乘佛教。(2)蒙藏文系——蒙是蒙古,藏是西藏,尼泊爾和西康的佛教,都是屬於這一系的。他們的經典,大小乘雖然都有,然而註重在大乘的密宗,持咒修觀為最多。(3)華日文系——華是中華,日是日本,安南和高麗的佛教,可以攝在這一系。這一系的文教“大小顯密”無不具備,並且他們對於發菩薩心凈化人間大乘佛果的希望,興趣特別濃厚,所以世稱此系是大乘佛教。(4)歐美文系——歐是歐洲,美是美洲,可以說除瞭上面亞洲的佛教外,連非和澳的佛教都可以總攝在這一系。范圍很廣,不但是新興的佛教“英法德美”各國都有,連最反對宗教的蘇聯,研究佛學的也有一二十萬人,所以一講到佛教的文獻,整個的世界都有瞭,所以說佛教是普遍於世界的。然而歐美人士研究佛學,他們是利用科學方法,把佛學當做一種學理來研究的。

  “理”如何去“明”呢?佛教的道理,雖然是無量無邊,如果把他總攝起來,不出此四句偈:“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諸法畢竟空,法界無障礙。”雲何為“五法”?五法者:(1)名,(2)相,(3)分別,(4)正智,(5)如如。雲何為“名”?就是一切法的名字。雲何為“相”?就是一切法的義相,把上面名相兩種合起來,就是所見所聞的一切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雲何為“分別”?就是分析辨別,也就是能夠各別的分析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因為一切境界的名相,它自己不知道它是什麼意義,必定要有一個能分別的心,分別它是什麼名相,這分別我們平常就把它叫做心。把上面三種合起來,就叫做凡夫的心境。雲何為“正智”?正是不邪,智是智慧,合起來叫做正當的智慧,在佛學上叫做無分別智,復分為“加行無分別智”,“根本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的三種。加行無分別智者,是在初地菩薩見道以前,要證得這無分別智去加功用行,故名加行。根本無分別智者,就是初地菩薩破瞭一分無明,初見真如之理,親證真如之境,故名根本。後得無分別智者,就是在證瞭根本無分別智之後,所得到的智慧,它是能照見一切法相,“緣起性空”,一切差別的境界,本來是如幻如化不是實在的東西,這同凡夫的分別心就大大不同瞭,故名後得智。雲何為“如如”?就是真如,也就是平常所說的佛性,有成佛的可能性;因為它是亙古亙今,不生不滅,如如不動的,所以叫做如如。如如是理,前面是智,就是用如如的智,契如如的理,理智是不二的,沒有智外的如,也沒有如外的智,好像寶石的體和寶石的光是分不開來的,這就是佛菩薩的智境。上面“五法”合起來不出凡聖,前三種是凡夫,後二種是聖人,也就是能所、染凈的分別。

  雲何為“三自性”?三自性者:(1)遍計所執性,(2)依他起性,(3)圓成實性。依他起性的這個“他”字,就是指一切有為法的“眾緣”,意思就是說:凡是有為法的生起,都是依托其他的眾緣幫助而生,這是事實,缺瞭一緣,也就不能生起,既是眾緣所生,當然是本無自性,所謂“緣生性空”;而凡夫迷昧,處處執著,時時執著,事事執著,人人執著,物物執著,可以說無時無處不執著,所以叫做普遍計較執著他是實在的;因此就叫做迷昧的凡夫。設若能夠處處覺悟,時時覺悟,事事覺悟,人人覺悟,物物覺悟,覺悟瞭一切,內之根身,外之器界,中間的心識,不過是眾緣的假和合,設若離開瞭眾緣,那裡還有什麼實在的“根塵識”呢?能夠有這樣的覺悟,就叫做圓滿成就真實的體性,故稱之為佛。“遍計所執”完全是染污的,“圓成實性”完全是清凈的。而“依他起性”如系染污的依他,就是凡夫;若是清凈的依他,即是聖人。

  雲何為“八識”?列表以明之:

  (1)眼識——眼根對色塵中間發生認識。

  (2)耳識——耳根對聲塵中間發生認識。

  (3)鼻識——鼻根對香塵中間發生認識。

  (4)舌識——舌根對味塵中間發生認識。

  (5)身識——身根對觸塵中間發生認識。

  (6)意識——意根對法塵中間發生認識。

  (7)末那識,譯雲意——恒審思量。

  (8)阿賴耶識,譯雲藏——能所執藏。

  雲何為“二無我”?

  (1)人無我——破我執,證我空。

  (2)法無我——破法執,證法空。

  人能“轉識成智”、“破執證空”,即是離成佛之境不遠矣。

  雲何為“諸法畢竟空”?諸法,就是一切法,有為法如幻如化,固然是空;無為法不生不滅,何嘗有實。吾人果能瞭達一切法皆空,則無所執著,正好建設人間凈土

  雲何為“法界無障礙”?法界,就是十法界一切事事物物,所謂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總不出一真法界,也就是一心;既是一心,當然彼此無礙,如空即空,如鏡含像,一滴水其濕性與大海無二。一微塵其堅性與須彌山無別,果能悟得此理,則一切事皆能圓融無礙,正是華嚴境界瞭。

  “行”如何去“修”呢?修行之方法有四:

  (1)律行——五戒、八戒、十戒等。

  (2)禪行——參禪、修觀、誦念等。

  (3)凈行——極樂、兜率、他方等。

  (4)密行——持咒、結印、觀想等。

  佛教法門雖多,統攝不出此四種。

  “果”如何去“證”呢?言其境界,亦可分為四種:

  (1)信果——皈依三寶,已生正信者。

  (2)聞果——聽聞正法,深明佛理者。

  (3)思果——研究思惟,通達三藏者。

  (4)修果——依教修行,得證聖果者。

  大乘的“教”、“理”、“行”、“果”,是修學大乘者一定的次第,因為研教方可明理,明理方可起行,起行方可證果啊!

  大乘的“教”如何去研呢?就是佛說的大乘經律論,大乘的經,猶如《華嚴經》、《楞嚴經》、《維摩經》、《般若經》、《法華經》、《涅槃經》等;大乘律如《梵網經》、《菩薩本業瓔珞經》、《瑜伽菩薩戒本》等;大乘論如《發菩提心論》、《成唯識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這些經律論裡面,在“因”是講的行菩薩道的事,在“果”是講的無上菩提的佛果,所以要知道怎樣叫做大乘,非先要研究大乘的經律論不可。

  大乘“理”如何去明呢?概說有二:(1)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然人人都有佛的體性,所以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2)大乘裡面所說的道理,有一大部分,都是說的真空。怎樣叫做“真空”呢?大概是:在一切法的體性方面來講,是不可得,不可說。因為離言法性,要佛菩薩破瞭“我”“法”二執,確能證到“我”“法”二空真如的理。在我們凡夫位中,無明愚癡執著完全存在,所以不能親證真如法性。至於一切法相,那完全由眾緣所生,離開瞭眾緣,那是一法也不可得的。佛經上常常說:“緣生故如幻。”因為一切法既是由眾緣所生,所以緣生之法,如幻如化而無有真實,無有主宰,畢竟不可得,畢竟無所有。一切法既是不可得無所有的話,則一切法相皆是妄。相既是妄,其性即真,這也是大乘教理中的一種。

  大乘教理中還有一種阿賴耶識為萬法的緣起,大概它的中心點,是說宇宙萬有的法相,都是現象界,他的種子都是藏在這阿賴耶識之中,由現行去熏種子,又由種子再去生現行。由此種現相生的道理,所以萬法不滅。宗教傢不知,以為是神創造的;科學傢不知,以為是物變化的;說神說物,都是沒有明白此中的真理,佛法的重要點,就是要轉識成智。所以說凡夫是依識不依智,佛菩薩是依智不依識。因為識是有分別,智是無分別。在佛經上說:若能證到無分別的智,這才算是無漏智的聖人。大乘的道理,雖然是有很多種的說法,其實上面幾種也可以代表瞭。

  大乘的“行”,如何去起呢?總括來說,不出十波羅密。如果能做到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大願、大力,和無分別的智;再加上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那度生的能事就能夠如意瞭。

  大乘的“果”如何去證呢?那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果,三覺圓,萬德具,即是成佛之境地。也就是勸人應向四大宏願去力行,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學佛遍無上誓願成。”願斷,法門無量誓以研大教,明大理,起大行,證大果,乃是大乘佛法修行的次第。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