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語匯解 五、禪修
業處:巴利語kamma??hàna的直譯,字義為“工作的處所”,即修行的法門,或修行時專註的對象。
有兩大類業處:
1.止業處(samatha kamma??hàna)為培育定力的修行方法,屬於增上心學。
2. 觀業處(vipassanà kamma??hàna),為培育智能的修行方法,屬於增上慧學。
止 (samatha):意為平靜。為心處於平靜、專一、無煩惱、安寧的狀態,亦即禪定的修行法門。古音譯作奢摩他。
諸經論註說:“令諸敵對法止息為止。”(paccan?ka- dhamme samet?'ti samatho.)(Dhs.A.132; Ps.A.83)
在《清凈道論》中,把佛陀所教導的修習止的種種方法歸納為四十種業處:十遍、十不凈、十隨念、四梵住、四無色、一想、一差別。
觀 (vipassanà):又音譯為維巴沙那。為直觀覺照一切名色法(身心現象)的無常、苦、無我本質,亦即培育智能的修行法門。古音譯作毗婆舍那、毗缽舍那。
諸經論註說:“以無常等不同的行相觀照為觀。” (aniccàdivasena vividhena àkàrena passat?'ti vipassanà.) (Dhs.A.132; Ps.A.83)
在修行觀業處時,依據修習世間智直至出世間智而次第成就的觀智可分為十六種,即:名色識別智、緣攝受智、思惟智、生滅隨觀智、壞滅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舍智、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和省察智。
入出息念:巴利語ànàpànassati的直譯,又音譯作阿那般那念,或被訛略為安般念。ànàpàna由assasati(入息)和passasati(出息)組成,即入出息、呼吸。sati意為念,即保持心對所緣念念分明、不忘失。入出息念即保持正念專註於呼吸的修行方法。
修習入出息念可以證得四種色界禪那。
北傳佛教有時將之稱為“數息觀”。然而,根據上座部佛教的教學實踐,“數息”隻是修習入出息念的最初階段,不能代表整個修習過程。而且,入出息念包括瞭由止到觀的完整修法,不能籠統地稱為“觀”。
禪相:巴利語nimitta。nimitta意為標志,標記,征兆。禪修時由於專註禪修所緣生起的影像為禪相。禪相由心想而生,屬於概念法。
有三種禪相:遍作相(parikammanimitta)、取相(uggahanimitta)和似相(pa?ibhàganimitta)。
在三種禪相中,四十種業處都可通過適當的方法獲得遍作相與取相,但隻有十遍、十不凈、身至念與入出息念22種業處才能獲得似相,並且必須通過專註似相證得近行定與安止定。
不凈修習:巴利語asubha-bhàvanà的直譯。subha意為清凈的,美的;加上表示反義的前綴a,意為不清凈的。bhàvanà意為修習,禪修,培育。不凈修習即取身體的厭惡不凈作為禪修所緣的修行方法。
有兩種修習不凈的方法:1.有意識的不凈業處(savi¤¤à?aka-asubhakamma??hàna),又作身至念、三十二身分,即思惟有生命的身體三十二個部分厭惡與不凈的禪修業處。
2.無意識的不凈業處(avi¤¤à?aka-asubha- kamma??hàna),又分為十種,即思惟無生命的身體(死屍)腫脹腐爛的十種不凈相(十不凈)。
修習不凈業處能鎮伏貪欲,也可以證得初禪。
北傳佛教依說一切有部等所傳的“五停心觀”將“不凈修習”稱為“不凈觀”。“五停心觀”意謂五種停止心之惑障的觀法,即不凈觀、慈悲觀、緣起觀、界分別觀、數息觀。然而,根據上座部佛教,修習不凈業處包括修止及修觀。因此不能把巴利語asubha-bhàvanà籠統地稱為“不凈觀”。
四梵住:巴利語cattàro-brahmavihàrà,即修習慈、悲、喜、舍四種梵住。
《清凈道論》中說:“當知以最勝處及以無過失性而稱為梵住。以對諸有情正確地行道故住於最勝。又如梵天以無過失之心而住,如此與這些相應的禪修者相當於梵天而住。故以最勝處及以無過失性而稱為梵住。”(Vm.1.268)
四梵住又作四無量(catasso-appama¤¤àyo)。由於修習慈等是對無量的對象而轉起,無量的有情是它們的對象,以所緣無量故為“無量”。(Vm.1.269)
祝願有情幸福快樂為慈(mettà);
希望拔除有情之苦為悲(karu?à);
隨喜有情的成就為喜(mudità);
對有情保持中舍平等的態度為舍(upekkhà)。
慈心修習:巴利語mettà-bhàvanà的直譯,又作修慈,培育慈愛。mettà意為慈,慈愛;bhàvanà意為修習,培育。慈心修習即希望一切有情快樂的修行方法。
修習慈心屬於四梵住之一,又是四種保護業處之一。修習慈心能證得色界第三禪。
北傳佛教依“五停心觀”將“慈心修習”稱為“慈心觀”。然而,根據上座部佛教,修習慈心屬於修止而非修觀。因此不能把巴利語Mettà-bhàvanà訛作“慈心觀”。
佛隨念:巴利語 Buddhànussati的直譯。禪修者思惟佛陀的九種功德:“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漢、全自覺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間解、無上調禦丈夫、天人導師、佛陀、世尊。”也可以隻憶念佛陀九德中的其中一項功德,如“阿拉漢,阿拉漢……”。
此業處因為以佛陀的功德為所緣,隻能達到近行定,不能證得安止。
三相 (t??i lakkha?àni):一切行法(有為法,世間法)皆具有的三種本質:無常、苦、無我。
以諸行生滅變易故為無常(anicca);
以諸行數數受到生滅的逼迫故為苦(dukkha);
以一切法(包括世間、出世間法)並不存在可稱為“我”的實體故為無我(anatta)。
北傳佛教有“法印”(梵語dharma-mudrà)之說,謂小乘經有“三法印”,即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項義理印證各種說法之正邪,或再加“一切行苦”成“四法印”;又謂大乘經有“一實相印”雲雲。南傳上座部佛教並無“法印”之說。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