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14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作者: 智海法師2022-08-28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智海法師宣講)14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

  這就現諸大天王這些身六天。就說是某一類眾生應該以某種天身才能夠教化他,觀世音菩薩他就化現為這一種天來給他說法。你看這菩薩的能力很自在,想化現什麼境界他就化現什麼境界,你說要成佛觀世音菩薩就成佛給你看,你說要成菩薩他就變化為菩薩顯現在你面前,你說你喜歡辟支佛他就變化成辟支佛來給你講經說法。隨喜你喜歡的他都有,百寶箱、如意寶藏、想化現什麼就化現什麼。這要有一種自在能力,沒有自在能力你能夠變化出來嗎?變化不出來,所以說上面三聖之身是這 在六天之身也這樣。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梵王”是什麼?就是初禪天的色界初禪天大梵天王;這叫梵王。梵就是清凈,為啥清凈?這個色界沒有欲界的這些各種各樣的欲望,雖然說沒有欲界的各種各樣的欲望。但是他還有分段的這種行色,所以叫做色界。那叫大梵天王者。

  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帝釋”是什麼?就是我們忉利天的天王,這個欲界的忉利天的天主,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玉皇大帝;他能夠主宰這個世間,我們認為他就是上帝,你看看,他能夠主宰這三千大千世界。其實哪裡是他主宰的,也不是他主宰的。

  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這個“自在天”是欲界六重天他化自在天。

  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這個“大自在天”是色界究竟天,那叫大自在;這一天的天王叫大自在天王。

  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什麼叫“天大將軍”?就是四大天王他有八大將軍,那就是天大將軍。比如韋馱天將他也是這個范圍之內。“毗沙門”就是四大天王的北方天王,就叫多聞天王。毗沙門天王。

  經文當中隻列舉瞭這種六天,但是不是說觀世音菩薩隻能夠示現這六種天。如果不然的話,觀世音菩薩利益眾生的能力那就非常有局限,所以經文例出六天,其實是以六天為代表,實際上說的是觀世音菩薩能夠化現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所有的天、不管你那種形象他都能夠變化,都能夠應化。所以說這地方講到觀世音菩薩示化為這些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的形象、來給大傢講經說法。

  像大梵天王、帝釋天王、這一類都是我們現在其他各宗教、外道所崇拜的一種對象。你說帝釋天那是上帝的,基督教、天主教、他就充當這個,他就認為我們能夠生天堂那就很好瞭。像這個大梵天王那是色界初禪天,就那些喜歡四禪八定,他座禪、將來他就往生到那些色界,這就外道。他沒有跳出這三界的輪回,喜歡在四禪八定當中認為能夠入定,就能夠成就瞭。所以這些外道崇拜的對象。

  自在天還是一個魔天。所說你看他經常顯現這樣那樣的障礙,所以說你可見到觀世音菩薩他示現這些形象度化眾生,這是《普門品》示現。哪怕就在各種宗教、各種類外道當中觀世音菩薩都有化現,甚至在魔界裡面也有菩薩的化身。所以說我們今天不管是對人傢其他宗教,還是那些修四禪八定、修氣功那些外道、還是那些魔,我們都要知道有的好多都是菩薩化現,你不能夠隨便毀謗,你要一種包容心,你要有一種菩提心來利益他,要幫助他。這樣子的話這個心態就算正確瞭。比如說很多外道他也供奉觀世音菩薩,不管他學不學佛,他也供養觀世音菩薩。你看道教他也供養觀世音菩薩,還有那些跳大神的,他也供養觀世音菩薩。甚至還有這些下陰、附體,那些他都供養觀世音菩薩,也念大士名號。這些都不是偶然,都是說明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的威德力量,就給我們證明觀世音菩薩不僅僅是在佛教裡面有化身,到處都有化身。甚至說不定你今天出去遇上一個討口的,觀世音菩薩還能夠示現討口的,你要是看不起他就錯過菩薩瞭。所以是各類形象當中觀世音菩薩都有慈悲心,應化為這樣的身形,來給眾生接近來講經說法、來度化他。

  我們現在假設觀世音菩薩示現為一個天主教、基督教的修女、或者示現為一個道士、或者示現為印度教婆羅門。我們會怎麼對待他呢?我們會不會想觀世音菩薩他就入瞭外道,去做外道的事情瞭?不會。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的根基、立定腳跟做人,他到那個地方是教化眾生而去的。所以他變化這些修女、道士、婆羅門等等,各種各樣的身形沒有什麼奇怪的。甚至觀世音菩薩還可以變化為應顯這些屠夫、妓女、牛馬旁生這些都可以化現,為什麼不能示現這些外道的身體呢、為什麼不能示現為其它宗教界人的士?如果不然的話,觀世音菩薩這種千百億化身那就缺少瞭很多幾類。所以說要看清楚。既然觀世音菩薩能夠示現這麼多的身體,去教化眾生,而我們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這一切眾生呢?也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不要我們信瞭佛教瞭,看到其他眾生我們就不發慈悲心,你是信天主教的你走遠一點,我不理你。你是信道教的你走遠點,我不度化你。你是這樣的各種各樣的畜生,我一而不度化你。可不可以?不可以。這種慈悲之心他就有限量瞭。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之心沒有限量,隻要能夠利益眾生,什麼身份都可以化現。甚至隻要能夠利益眾生,哪怕是變化成一座連橋梁、一座房屋都可以應現,他隻是一個變現的影像,就像那些穿衣化妝一樣。有一類眾生應該以外道或者說魔王的形象接引,於是觀世音菩薩不妨示現為這樣的外道魔王的一種身份,逐步把這些外道魔王引上正路。如果隻能夠現身為佛身。你能夠化現為魔身,隻能夠現莊嚴相而不能夠現醜陋相,那就不算是自在無礙瞭,是不是。想自在無障礙的話,什麼現象都可以變現,什麼現象身份都可以示現,這個才叫做普門示現。所以說我們小的時候看那些西遊記孫悟空有七十二種變化,七十二種。無量百千萬億種變化,你要做瞭菩薩能夠這樣,這個叫做普門示現,所以說“三十二應”身表達瞭觀世音菩薩,他修這種方便波羅蜜多達到登峰造極的成就,呀是觀世音菩薩慈悲到極點的表現。

  在《維摩詰經·不思議品》當中他就有一段;“維摩詰大居士對大迦葉的開示,維摩詰居士就跟大迦葉說: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有許多都是住不思議解脫的菩薩,以方便故,教化眾生,現作魔王。示現魔王身份的菩薩,不但不被魔眾擾亂,而且能如法教化魔眾。”這是因為必須示現為魔王身份才能感化他們,所以這些菩薩這樣子方便示現。這又一次證明瞭菩薩隨類示現普門救度眾生,他這種慈悲就是這樣沒有障礙。

  我們回想一下前面,無盡意菩薩請問:觀世音是怎樣遊化世間、怎麼樣說法利生、他的方便妙力達到瞭什麼樣的境界?佛就以這“三十二應”來回答他。這個回答看來表面上容易懂,實際上裡面的內涵非常難以思議、非常深妙,可以說深妙到極點。為什麼說剛是這一品就可以代表整個《法華經》呢?要理解這種道理。我們說成佛的《法華》,在《法華經》當中,釋迦牟尼佛講瞭很多的經典,從最初成道一直四十九年說法,這個世間是左說右說、顯說密說、大說小說,三藏十二部經典,什麼經典都有,是不是。講人天福報的、講因果報應的,講四諦十二因緣的、講出離心小乘佛教的、乃至講大乘發菩提心、四攝六度的、乃至講密教的,這些經典多不多?今天如果說組織起來的話,都要把我們人嚇一跳。你到藏經樓,三藏十二部經典有好多,光是拿出一部大藏經來,那就是像磚頭一樣,說要把一部一部經的看完。很多在傢人就伸舌頭瞭,哎呀;這個經怎麼能看的完呀,而且我們每看一部經就執著一部經,他要看瞭《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就是最好的,其他經典都不要瞭。有的看瞭《楞嚴經》,《楞嚴經》是最好的,其它經典都不去記它。看一部就執著一部、看一部就執著一部,他學什麼就執著什麼。就沒有一個寬廣的胸懷。《法華經》裡面佛就告訴我們,告訴我們這些眾生,佛說的一切經典沒有不妙的。不管是講人天福報的、還是講小乘法的、講大乘法的、講密教的哪一樣不妙呀,哪一樣都是幫助我們成佛的。所以眾生形形色色千差萬別,佛說法也就是隨機應現、隨機說法那也是無量無邊。所以說這些寶貝都不得瞭,我們不要隨便毀謗。你拿著這本經,這本經就最好,那本經就不行,這樣子的話就毀謗瞭。要理解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一代說法,不管怎麼說,非常美妙說法、都是非常寶貴的說法,都不應該去毀謗,聽懂瞭嗎?聽懂瞭(大眾)。

  為什麼不可以毀謗?觀世音菩薩就以身示現給我們所說的,今天他講的還是佛法,人天乘、聲聞乘、圓覺乘、菩薩乘、這些都還是佛法。假如說像觀世音菩薩示現為外道,那也不要去毀謗別人,既然示現為外道他能夠教化外道,那是度化眾生成佛,為什麼要毀謗他呢?更不要說在佛法當中,針對什麼根基的眾生他就講什麼樣的佛法,你要毀謗瞭這個罪過那就無量無邊。看一看古代的高僧大德去求取的這三藏十二部經典時候,容不容易?不容易啊!九死一生。以前的交通不比我們現在方便,現在有時候坐飛機、坐個宇宙飛船一下子就跑過去瞭,以前沒有這些交通工具,自己要走路。那時候環境又比較惡劣,要走到西域去取經,能夠把真經取回來,去瞭幾十個人回來有一個人算不錯瞭。你看那個法顯法師,西去取經邀約瞭幾十個人,但是去的都死在路上瞭,回來就隻有他一個人,容不容易?不太容易。既然這些祖師大德經過辛萬苦才把這些經典取回來。我們今天確任意在那兒包庇,這本最好,那本經要不得。這本經最高、那本經不得行。你說你這樣是不是罪過啊?這罪過很大呀。所以說要學會這種方法。看到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化身瞭,這就代表諸佛化度眾生他是善巧到極點,釋迦牟尼佛他的善巧體現在什麼地方?就體現在講經說法上,他的一代示教都是幫助眾生成佛,那一本經典、那一本佛法,我們都不應該去毀謗他,而應該以平等心來受持三藏十二部經典。

  這個在今天我們更應該註意,因為我們今天修學佛法的人,好多都沒有這種心瞭。拿著一本佛法自己孤落寡聞,這個就是最好的瞭,這個就是最顯妙的瞭,我就隻修這一法門瞭。自己修可以,但是不能夠去毀謗別的法門,也不能夠去堵塞被人的修行,你適合這種修行,你就按著這種修行好好的修。人傢適合那種修行,就讓他適合於他的法門好好的修。每個人走的路不盡一致,哪裡一個饃饃天下人都喜歡吃呢,你喜歡吃說不定人傢喜歡吃米飯呢,要理解這樣的深妙,如果不理解的話。一個方面對法門他有毀謗,二一個方面對眾生有遺漏,發心不廣非常小。你說你信佛;是不是叫你拉幫結派呀?不是叫你拉幫結派。你跑到光德寺,我就是廣德寺的瞭,其他寺廟我也不管,你要到其他寺廟裡面我就要說你,這樣是小心小量。我們修北傳佛法的,我就批判人傢什麼小傳佛法、藏傳佛法、就批評人傢。那個是外道,這個是不行、那個不行,這都是造業,往往就是造業。我們修學這些佛法。你懂瞭這個三十二應身,懂瞭諸佛菩薩善巧方便度化眾生這種善苦用心,那就要好好理解。一個方面要有包容心,包容所有身份的人,包容各種各樣的人。二一個方面對於佛法要有一種大心量。無量法門誓願學,一切法門我們都要學,不要嫌棄這個、嫌棄那個。這個意思深不深啊?哦,非常深。要做到這樣的善巧不太容易,要理解這樣的深妙涵義也不太容易。下面;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就是應現於人間。最初三王、三種聖賢那是出世間的,已經跳出輪回瞭,不在生死裡面瞭,不在三界二十五有生死輪回裡面瞭。然後這些天界,欲界之天、色界之天、無色界之天、雖然說比人高妙,但是他還是在生死輪回當中。現在第三科,應以五種人生得度者,他就化現這五種人身而為講經說法,這個就離我們最近瞭。

  “小王”什麼叫小王?就是那個小國的國王。你看我們這個國傢有多少個省?有多少個市?它很多。你中國除瞭中國還有俄羅斯、美國、這周邊的國傢還有很多,這就是一個世間上的小國傢。每個國傢的主席、總統、君王,這些是小王之身,就是世界各國的這種元首,這就叫小王之身。所以說觀世音菩薩他還顯現去當總統,當元首,這也是觀世音菩薩的善巧。你要當一個小王,怎麼樣才能夠治理這個國傢?一個方面要把這些根本的道德要能夠提倡起來,二一個要把正確的因果要能夠提倡起來,三個能夠讓各種身份的人黑人、白人、黃種人、白種人、各種各樣的人都能夠安居落業,至少能夠做到這樣。當一個國傢的元首不太容易,是不是,小國王身他就這樣。應以“長者身”,什麼叫長者身?就是年長德高的人,這個叫長者。一個方面年紀大,二一個方面德行好能夠服眾,這個就叫長者。光是年紀大沒有功德不能服眾,他也不能夠叫做長者。這個長者我們今天所說的那叫“道德長者”,能夠以道德教化一方,為人所尊重。所以說要好好的修這些功德,你說你年紀大你沒有功德、沒有知識、沒有文化、不能夠教化一方,你說人傢憑什麼尊敬你,就因為年紀大人傢就尊敬你瞭,不一定。比喻說我們法門當中,你出傢瞭很多年瞭、七八十歲瞭,但是如果說沒有功德,還是得不到大傢的尊重。

  經典當中、律典當中經常這樣比較,說你出傢一百年瞭,但是你對於你所受的戒律,你都沒有學會,對不起,你不能夠稱為老上座,你還是下座。什麼叫下座?你說你受戒五年、那可以稱為下座瞭。受戒十年可以稱為中座瞭,受戒十年以上、可以稱為上座瞭。但是這個裡面不是以你受戒多少年,而是把你自己所受的戒律、開遮持犯、清重緩急、是犯戒、不是犯戒、要學的很好,學好瞭、相應的你才能夠增長資歷。如果沒有學好,哪怕你受戒六十年,這戒是什麼、你完全不懂。哪怕人傢受戒三年四年,人傢把這個戒學好瞭,你還得從這兒學起,你看看。佛門當中就是尊重這種法、而不是光尊重你的年紀。所以說我們今天出傢人就不要像世間上所說的、哎呀;我癡長多少歲,要謙虛的說法可以,但是我們真是要這樣癡長的話那就化不來瞭。我們今天出傢瞭、受戒瞭就要好好地學習這些戒法,立爭要在自己所學的戒法、開遮持犯都學好,受瞭戒要學盡,不學戒就不叫一個真正的出傢人。把這些戒律學好瞭,以往的規矩就是什麼,五年學戒,十年不離依止師。受戒以後必須拿五年的時間,專心一意的來學習戒律,那你學習好瞭還要表現在行為上,行為上要十年不離依止師。要找一個依止師,有隻是、有德行、能夠觀察你、能夠教育你,這十年當中觀察你,那個時間就準你去聽經聞法、參學遊方。你看以前是這樣的喲,我們現在好像沒有這種規矩瞭,我們受瞭戒大傢也不學戒,這戒本放在一邊,今天你去問他,他不知道,明天你去問他,他不知道。三十歲你問他不知道,六十歲你去問他早就忘光瞭。這樣子行不行你說?不行(大眾),當然不行瞭。聽經也聽不進去,修行也修不來,為啥?沒有戒的基礎嘛。所以說一切德行要從持戒當中來。

  我們在傢居士也是這樣,你受瞭三皈就把三皈學好,你受瞭五戒就要把五戒守好,受瞭菩薩戒也要把菩薩戒學好、持好,隻有在好好持戒過程當中,我們這種功德才能夠增長。一個方面自己對佛法、各種各樣的佛法自己都能夠瞭如指掌。二一個方面不僅僅是能說、能道、還能做,在自己所受持的戒律當中,各種各樣的戒律要把它學好,這樣子隨著我們自己的年紀的增長,我們自己的學問、道德也在增長。等你年紀大瞭你的功德慢慢能夠服眾瞭,他叫長者。年高德重,為人所尊重,這叫年高德長,道德長者。這個世間上都很信是這樣,我知道我們地方上他年紀大瞭,能夠說點話的,能夠公平辦事的。一個村子裡面都很信任他,各傢各戶要分傢、出現什麼這樣、那樣的事情,就把這些老輩請出來,你來說一句公道話,這叫道德長子,他能夠服化一方,這叫長者之身。

  “應該以居士得度者,既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我們今天在座的大傢都知道,都叫做居士。你知不知道什麼叫居士?有好多說;我拿瞭皈依證我就是居士,是不是?居士、居士是居傢的大士、在傢菩薩。這個居士是很尊貴的一種稱呼,一般人還當不起這種居士。為啥?從傳統的觀念來講,這個居士要稱之為士不簡單,他有一個標準。比喻說隻圖今生今世吃喝拉撒的根本就不能夠叫做士,什麼人才能夠叫做士?至少這個眼光要放得很長遠,不僅僅是知道有今生還要知道有後世,不僅僅是要把今生今世的善法要修好,而且要把這個眼光放大一點。我們修行不僅僅是為今生今世的享受,還要為以後生要做打算。如果說沒有這種眼光的根本就不能夠叫做居士。這個經書上說;隻能夠圖當下的享受,這人他和畜生沒有兩樣,怎麼能夠叫做居士呢?不能夠叫做居士。這句話好像說的有點過分,是吧。其實不過分。他跟我們舉一個道理,他說你看那些牛馬豬羊,那些狗、那些動物,他為不為今生今世做打算,也為今生今世做打算,沒有吃的它要去找、沒有住的它要去找、沒有伴瞭它也去找、沒有耍的它也去找,跟我們人僅僅是為今生今世生存,你說這些狗、這些畜生有什麼根本性的區分呢?區分不開來,聽懂沒有?聽懂瞭(大眾)掌聲。隻能夠看到今生今世這個眼光非常短淺。偏偏就是我們今天起碼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隻為現世而活,他也不相信有前世、也不相信有後世。人死如燈熄、一死掉就算瞭,啥也不管瞭。隻要我吃的好、隻要我玩的好、隻要我有錢、也不怕敗壞自己的德行。就像今天一樣為瞭經濟發展,我們把自己的內心道德丟失掉瞭,把傳統文化丟失掉瞭,這是非常可惜。看看社會是真的發展還是假的發展,還是要從這個方面來看,我們這個人能不能當一個居士,就是要看你有沒有長遠的目光,僅僅是圖今生今世的利益,你不能夠叫做居士,你跟那些一般的動物沒有差別,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一定要放長遠目光。人不是那一天生下之後才有,也不是那一天死之後就沒有。所以說要稱之為士,一定要不僅僅是修今生,還要修來世,今生來世都要修好,一直到盡未來際,我們這種修行要相續不間斷。有這樣的心能夠認識正確的因果關系瞭,這才叫做居士。聽懂瞭嗎?聽懂瞭(大眾)。所以說不容易啊,居士、居士居傢大士,一個要有智慧、認識因果,二一個眼光要放長遠一點、能夠認識過去、現在、未來,能夠讓我們這個人類都不斷的增長,能夠讓我們的生命不斷圓滿,生生世世的增長,這樣子就是居士之身。所以說最基礎的都要能夠有增上升的修法,一天比一天過得好、一個月比一個月過得好、一年比一年過得好、來世比今生還要過得好,對不對,要發這種心,這叫增上心。有這種心的人最基本的他才能夠叫做居士之身,這最基本的。

  最高的還要發心,不僅僅是追求來世,你來世再有福報,但是還是無常、還是生死,如果不解決這種生死大事,我們一直在三界二十五有當中輪回,始終都是凡夫,所以說居士進一步還要發出離心,跳出三界二十五有的輪回,我們的生命才算基本上跳出有漏世界,這樣圓不圓滿?還是不圓滿。最究竟的居士還要認識,哪怕是你跳出三界外瞭,你僅僅是為自利,這個也不是真正的居士,也不是真正的圓滿。還要為所有眾生的圓滿要努力,要幫助所有眾生都要能夠開啟這種智慧。要讓所有的眾生盡未來際,這種道德、學問都在增長,要讓所有的眾生都要跳出輪回,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究竟成佛。要發這樣的心,好瞭,這個居士是一個圓滿的居士,懂瞭沒有?懂瞭(大眾)。你看看,居士他就有很多,有現實的居士、有發出離心的居士、有法菩提心的居士,你發心不一樣,你這個居士的層次就不一樣。要想把這個居士做好,最好是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幫助一切眾生圓滿佛道,這個發心就是圓滿的居士發心。所以說這個居士就是居傢修行之士,要抱道守德,清心寡欲,這就叫居士。你不要把這個居士的名稱看不起,不要把這個居士名稱懈污瞭喲,我們要為這個居士要增光,當一個居士不太容易。

  “應以宰官身得度者,既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什麼叫宰官?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我們國傢就叫總理,這叫宰官。王侯將相,這就叫宰官。就在當朝當官的大官、小官,所以說他的名稱不一樣,實際上還是一樣。我們今天各級政府官員,都稱之為宰官。所以說要當官,觀世音菩薩也示現為這一當官的身體,來跟你講經說法,為什麼要這樣示現,你說?平等嘛,身份對等好說話,身份如果說不對等、你跟他說話就不太容易聽的進去。比喻說一個總理來瞭,你在那呱呱的說,總理一句話沒說,估計旁邊的人就很多意見瞭,你算老幾呀,你在那呱呱的說,總理都還一句話沒說。因為身份不對等,對不對?你說總理來瞭,一個省長在那說,總理沒說話,人傢也有意見,你這個省長也不懂事,總理來瞭就讓總理說嘛,你在那說什麼,是不是?身份不對等就是這樣。比喻說我們一個平頭老百姓,或者說一個政府的一級官員,他對省長事物記的在那說話,人傢就說不懂事,是不是這樣子。身份不對等的時候,說話就很受限制、很受約束。身份對等瞭,兩個人說話那就無所顧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就是這樣。比喻我們今天都是平頭老百姓,我們之間彼此說起話來那就是掏心窩裡的話,平等的,一種平等的交流那就很好。有所顧忌,叫你說話、說不出來,算瞭、我不說瞭,因為你是當官的,我還是跟你留點面子,不說話。身份不對等,你跟他講這些經法不太容易聽。今天一個省長過來瞭,你叫他信佛都還顧忌一下。為啥?因為世間上的那些政府好多都不信佛,你叫他信佛,他看你一眼,走旁邊去,周圍的官員一看這個省長來信佛瞭,說不定還有這樣、那樣的說法,這樣子的話他就有各種各樣的顧忌。但是省長跟省長在一起、市長跟市長在一起、傢長跟傢長在一起、平頭老百姓跟平頭老百姓在一起、身份對等,說話你那就沒有多少那些說不得、那些說得,是不是。

  觀世音菩薩正是瞭解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一種遊戲規則。我們也要懂,你不懂這遊戲規則的話,有些不該說的話,或者說深瞭、說淺瞭,人傢都會埋怨你,都知道你這個人不善於處事。觀世音菩薩度化眾生他也就這樣,所以說這種宰官是各級政府官員,觀世音菩薩也化現各級政府官員,去給他們講經說法,你說方不方便、善不善巧,這就很方便、很善巧。

  “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既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這個婆羅門翻譯過來就是“凈裔”,凈、就是我們所說的梵字,他們認為自己就是大梵天的後代,所以說稱之為凈裔。

  在印度這個婆羅門至上,他的身份很顯貴的。一般的負責那些記事、這些宗教、那就是婆羅門。你看為什麼佛教在印度,這個印度婆羅門他的身份很特殊,一般的老百姓、所有的社會基本上都這樣,到瞭一定的年限瞭,四十歲、五十歲、養兒育女、兒子也養大瞭、事業也差不多瞭、自己的責任交代的差不多瞭,自己就轉入修行,整個社會都是這樣,那叫婆羅門。整個社會都從法修行。我們今天四十歲、五十歲,把兒女養大瞭,他就無所事事瞭,怎麼辦呢?剩下的無所事事,就打牌嘛。還不講修行,就講世間上娛樂。老返小、老返小、越老越小跟兒童差不多瞭,就搞遊戲瞭。這種社會越到老來精神越空虛,找不到什麼玩的,甚至跟那小孩差不多。這個是社會的一種倒退呀,是不是。人傢說你一輩子的閱歷,經歷、經驗,這個是非常寶貴的,這個人生他有人生的責任和義務。你在小的時候享受傢庭的愛心、享受這些老師的教育,長大瞭之後自己好好的奮鬥、成傢立業。壯年的時候生兒育女,把兒女教化成人,為人類的延續做一貢獻。那麼這種教育的責任、撫養的責任完成瞭,年紀越來越大,英雄到老皆歸佛。學佛修行就正是我們自己的責任,如果不然的話我們就把這一輩子白白的空過瞭。小的時候不懂事、年輕的時候要去打拼、壯年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忙得不可開交,一輩子都沒有真正的為自己生活過。相反的年紀大瞭、兒女成人瞭,正好為自己抓點本錢的時候,有去打牌、吃喝、炒股、跳舞、甚至像兒童一樣的什麼都玩,你說不是把這個人生白白浪費掉瞭嘛,是不是。好好地要把這些自己老年時的候修行、責任要能夠承擔起來,我們一輩子至少要覺悟點道理嘛,修點道德。所以說我們要學習這種,大傢回去以後,老年人跟老年人好說話,把那些老年協會不也幫助他一下,給他點精神食量,把這些講經說法的光碟給點他,把這個講人生閱歷,人生責任的這些光跌給點他。看看我們老年給做什麼最有意義那就很好。這樣也叫普門應現,不僅僅是為我們下一代傳揚佛法,就是為我們同事時代的老人,我們也要弘揚佛法,把你所學到的都講給他聽,把你得到的感應,得到的這些好處都講給他聽,也要吸收他來學佛,如果不然的話這個人生白白的過去浪費掉瞭。成就一個人就是成就一尊佛,所以說你不要看不起這些工作,你要度化一個人就相當於度化一尊佛,他是佛、他是未來佛嘛。你把他的善跟開顯出來瞭,將來他成佛也有你的功德。所以說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增上的,你幫助我、我幫助你,你引導我、我引導你,相互這樣的來幫助的話。一個人學佛他就能改惡從善,十個人學佛十個人就能改惡從善,你要教化更多的人來學佛的話,所有世間上都能夠改惡從善,這個世間自然而然它就凈化瞭。所以說觀世音菩薩順應這種人類世界,化現為各種各樣的人在人間現身說法廣度群倫。他就這樣,你看看,各種各樣的人他就這樣去做。

  我們今天的人要學習觀世音菩薩這種普門示現的精神,你要跟誰都差不多能夠打得攏堆,跟哪一種人你能夠說得上話,而卻把這種佛法的道理領會瞭以後,還要以他適應的一種話語來講說佛法。你是工程師,我就用工程師的語言來給你講經說法。你是老師,我就以老師的身份來給你講經說法。你是醫生,我就用醫生的行業術語把這種佛法揭示出來。你是農民,我就用農民地地道道的農民把這個佛法揭示給你。你是工人,我也用工人的這種身份把佛法揭示給你。要能夠打的攏堆,如果打不攏堆的話,你說你怎麼給別人講經說法,怎麼去度化別人。我們要和別人打的攏堆,要和任何人差不多都能夠說的上話的話,最起碼我們的內心障礙就要放下瞭,不放下來你就不能夠和人傢隨類示現,你就不能夠說相應的話語。我是當官的出生,我退下來瞭我也是當官的,你們這些平頭老百姓不要跟我在一起,這就是執著,是不是。我是城市人,他是農村人來就遠離我一點,有這種執著的話那就不太容易。或者我是知識分子,你們這些人說話沒有知識,算瞭,我不跟你們在一起。要這種人的身份的一種執著,那就很難和這些人群打堆。就要這些執著放得下,把自己以前曾經做的這種身份都能夠放得的下,提得起放得下的人才算是好漢,提得起放不下的人那就不算是好漢。所以說今天我們年紀大瞭,能夠多隨和一點,能夠把這些所學的佛法自己好好的學,而且在自己身邊的這些老人都盡量給他們講,這個是學習觀世音菩薩。要祈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您老人傢三十二應化身,我現在做不到你那樣的三十二應化身,至少我在人類、我在人間能夠做到盡量的和大傢在一起,盡量的和各種各樣的人都能夠說上話,盡量的把佛法傳揚到社會各界層,這就對瞭,是不是。這也是學習菩薩的普門應現,他能夠這樣做能夠這樣做的話,我們今天就開始學習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等到將來我們也能夠成就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你不要說,哎呀,這個普門示現,隻有觀世音菩薩做啊,我做不來瞭。那裡是這樣的,現在我們就可以做,要發心。

  我去年佈置的任務,前幾天我一問不太滿意,叫你出去化度二十個人好好的學法,沒完成作業,今年到這個時候我們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也要跟你佈置任務,願不願意接受任務?願意(大眾),願意啊。回去以後你就從你身邊那些老頭、老太太、包括你那老頭老太太的兒子媳婦、孫兒孫女去給他們講,你要能夠度化二十個人來信仰觀世音菩薩,來修學佛法,那你的功德無量,聽懂沒有?聽懂瞭(大眾)。但是要知道,要善巧方便,捆綁不成夫妻喲,呵呵,不能夠硬來,還要善巧說法,要讓人傢高興,還要人傢自願,不是說拿一個繩索把他捆來,強有的瓜不甜嘛,所以說我們盡量對周圍的人多做好事,隻有你多做好事能夠感化人,把這種責任承擔起來,好不好?好!(大眾)

  今天的時間差不多瞭,留下來的就去當觀世音菩薩,讓你們回去拉關系、做好事,度化眾生,爭取在短期裡面,二十個任務就能完成,好不好?好(大眾)鼓掌。阿彌陀佛!

  2009年2月21日下午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