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三、法華宗勝義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菩提心影 作者: 慈航法師2022-09-02

  三、法華宗勝義

  《法華》是經名,此宗依經立名,故名“法華宗”。若具稱之,應雲“妙法蓮華經宗”。又因為隋朝智顗大師,居天臺山,大弘《法華》宗旨,此宗復依地立名,又名“天臺宗”。

  此宗之傳承:

  釋迦牟尼佛——龍樹菩薩——惠文——慧思——智顗——章安——智威——慧威——玄朗——荊溪——其他——諦閑法師等。

  此宗所依經論:

  《法華經》——釋迦佛說。

  《法華經》一類的註釋——《法華玄義》、《法華文句》等。

  惠文禪師因讀《中論偈頌》至“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四句時,發明心地,傳法南嶽慧思禪師,慧師又傳法天臺智顗(P32)大師,此宗即由智顗大師成立。但其既宗承慧文,何以不弘般若宗,而宏法華歟?其中亦有因緣在。緣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至《藥王菩薩焚身品》文:“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朗然大悟,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喜而告思。思曰:“非汝莫證,非我不識。”此是法華三昧;自此以後遂專宏《法華》。

  此宗系統極雜,傳承者代有其人,現在專宏最力者,除已圓寂之諦閑法師外,當推天臺山各傢。

  釋名竟,標傳承竟,標所依經論竟,今當釋勝義:

  此宗最重要義,為顯“一心三觀”;開而廣之,則有下列的十義:

  (1)八教,(2)五時,(3)五味,(4)三止,(5)三觀,(6)三諦,(7)三惑,(8)三德,(9)三千性相,百界千如,(10)闡提(此雲斷善根)不斷善根,佛果不斷性惡。

  (化儀四教如藥方,化法四教如藥味)

  (一)略明八教:

  (1)頓教 分頓教部、頓教相二者。頓教部者,謂佛初成道,為大根眾生,(P33)說《華嚴經》。頓教相者,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謂“因賅果海,果徹因源”。

  (2)漸教 分漸教部,漸教相二者。漸教部者:謂阿含(此雲無比法)為漸初,方等為漸中,般若為漸後。漸教相者,謂歷劫修行次第斷惑證果。

  (3)秘密 分秘密教,秘密咒二者。秘密教者:謂佛於前四時中,或為彼人說頓,或為此人說漸,彼此互不相知,各自得益。秘密咒者,梵語陀羅尼,此雲總持,即“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是也。

  (4)不定 分不定教,不定益二者。不定教者,於前四或為彼人說頓,或為此人說漸,彼此互知,各別獲益。不定益者,前四時中,或聞頓教得漸益,或聞漸教得頓益。

  (5)藏教 藏者三藏,小乘經律論。利益唯局於“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之聲聞故。四《阿含經》(《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五部律》(《四分律》、《十誦律》、《五分律》、《解脫律》、《波羅堤木叉》)屬之,均以析空為觀。(P34)

  (6)通教 通者,通前藏教,通後別圓,正化菩薩,旁及聲聞。方等經屬之。方等經,指《維摩經》、《寶積經》、《圓覺經》等,以體空為觀。

  (7)別教 別者謂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別前藏通二教,別後圓教,唯化菩薩。《般若經》屬之,以次第為觀,先空,次假,後中。

  (8)圓教 圓謂圓妙,空假中三諦圓融,不可思議,此教非頓、非漸、顯露、決定。《法華》、《涅槃經》屬之,以圓具一心為觀。

  何以非頓?非假修成故。

  何以非漸?下歷階位故。

  何以為顯露?真實而說,不同前藏通別三教權巧方便故。

  何以為決定?一切眾生決定成佛故。

  上來“藏”、“通”、“別”三教,為如來權巧方便,後之“圓”教方為真實。

  所謂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開權顯實”,故圓教乃純圓獨妙。

  (二)略明五時:又分為“別五時”、“通五時”二種:(P35)

  (1)別五時,謂——①華嚴時,正說圓教兼說別教,約化儀名頓教。②阿含時,但說三藏,約化儀名漸初。③方等時,對藏教半字生滅門,說通別圓教不生不滅門,約化儀名漸中。④般若時,帶通別二權理,正說圓教實理,約化儀名漸後。⑤法華涅槃時,法華開權顯實,約化儀名會漸歸頓,亦名非漸非頓。

  (2)通五時,謂後可通於前,前可通於後。

  (三)略明五味。五味者:

  (1)乳味 乳,未經煉過者,其味濃——喻大法不投小機。華嚴會上,聲聞不知,所謂“有耳不聞圓頓教,有眼不見舍那身”。《華嚴經》攝。

  (2)酪味 酪,乳經煉後,其味略淡——喻合二乘聲聞之機。猶如小兒,正能承受此等味也。《阿含經》攝。

  (3)生酥味 生酥,酪轉生酥,味又漸濃——喻二乘小兒漸大,堪任彈訶,所謂“彈偏斥小,嘆大褒圓”。《方等經》攝。

  (4)熟酥味 熟酥,味又更濃——喻二乘小兒,漸漸成人,堪付傢業。《般(P36)若經》攝。

  (5)醍醐味 醍醐,純味無雜——喻如子已長成,即告眾曰:“此是我子,我實其父。”付其傢業。此唯《法華》開顯,授一切聲聞成佛記,餘經所無,故唯《法華》乃純圓獨妙。《涅槃經》亦此味攝。

  (四)略明三止。三止者:

  (1)方便隨緣止 即是利用四種觀法:

  ①多貪眾生不凈觀——此身濃血白骨臭穢不凈等。

  ②多瞋眾生慈悲觀——先取生平最親人觀之:我當拔苦與樂,漸漸乃至生平最恨之人,亦當拔苦與樂。

  ③多障眾生念佛觀——一心專持佛號,乃至觀佛相好功德等。

  ④多散眾生數息觀——端身正坐,從一至十,數鼻端風,周而復始。遍身脹痛不安者,當數出息。心慌恐亂者,當數入息。心若昏沉者,當停止數息,系心頭頂骨。心若掉舉者,當系心足底等。

  昔有二人出傢,一銀匠,一挑糞者,投舍利弗尊者為師,舍利弗尊者令(P37)銀匠作不凈觀,挑糞者作數息觀,久不成道,思欲返俗。世尊令二人互更其觀,不久均證果,可見吾人依法修行,須審之又審,不可草率從事。

  (2)體真止 即是體達真心,隨順法性,一心安住。

  (3)息二邊分別止 即是遠離斷常二邊分別戲論,趣向中道諦理(諦理,即真實之義理)。

  (五)略明三觀。三觀者:

  (1)空觀 一切法皆從緣生,緣生無性,無性之性,即是空性,故泯而歸之。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攝用歸體。

  (2)假觀 森羅萬象,不出緣生,名雖是假,作用非無。所謂“佛事門中,不舍一法”,從體起用。

  (3)中觀 假是真空之有,故幻有非有。空是假有之空,故真空不空,即一即三,非一非三,體用不二,圓融無礙。

  由此一心三觀所悟之理,即為三諦。諦者,決定不謬義,列表以明之:(P38)

  (圖缺)

  (六)略明三惑。三惑者:

  (1)見思惑 分見惑和思惑二者,今依藏教四果釋。

  雲何為見惑?即初果須陀洹(此雲入流,初入聖人流類),用苦等智頓斷三界見惑,其有八十八使。約依經言,仍在天上人間,有七番生死,但具有信佛、信法、信僧、信戒之四不壞信,永不再墮惡道。

  表於下:(P39)

  (圖缺)

  上表貪、瞋、癡、慢、疑五,乃根本惑,如刀背。身、邊、邪、見、戒五,乃枝末惑,如刀口。

  上界者:色界、無色界,二處皆無瞋心,故每界隻有二十八使,二處合為五十六使,再加欲界三十二使,共為八十八使。

  雲何為思惑?茲先明三界九地,再列(九九)八十一品思惑表。

  三界九地:

  欲界——五趣雜居地:天、人、地獄、餓鬼、畜生,共為一地。

  色界——已離淫欲,惟有形質。計分四地,即①離生喜樂地(初禪),(P40)②定生喜樂地(二禪),③離喜妙樂地(三禪),④舍念清凈地(四禪)。

  無色界——不獨已離淫欲,且形質亦無,亦分四地:即①空處天,②識處天,③無所有處天,④非想非非想處天等。

  思惑分八十一品:

  (圖缺)

  如上九品,以欲界等九地乘之,共為八十一品思惑。二果斯陀含(此雲(P41)一來,仍來欲界,有一次生死也)。三果阿那含(此雲不還,不還欲界受生,即在五不還天修定)。四果阿羅漢(此雲不生,已出三界,斷惑證真)。

  (2)塵沙惑 喻煩惱之多,菩薩所斷。

  (3)無明惑 最後成佛一剎那斷。

  (七)略明三德。三德者:

  (1)法身德……體

  (2)般若德……相

  (3)解脫德……用

  如來一代時教之利益(圖缺)

  此宗又有六即佛,六妙門等,茲不細論(欲詳細研究,請參閱教觀綱宗,及天臺宗各著述),惟攝其精義,作一結論:(P42)

  智者大師善巧方便,將如來一代言教,分作五時八教,顯發“空”、“假”、“中”,一心圓融無礙之理,註重在“以理奪事,托事顯理”。謂一心具足十法界,十法界中又各具十界,每界中又具足十如是,成為百界千如。又正報為一千,依報為一千,五陰為一千,合為三千。再以理事開之,則為理具事造,兩重三千。然若事若理,總不外乎一心,總攝之則匯歸一心,所謂“圓見事理,一念具足。每界各具十界,十界總共百界”。

  百界千如來表:(P43)

  (圖缺)

  若百界,若千如,總不外乎空假中三者,空假中三者之匯流歸海,則為:

  (圖缺)

  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無不空。

  一假一切假,無中無空無不假。

  一中一切中,無假無空無不中。(P44)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