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編 禪宗與凈土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凈宗法語大觀 作者: 大安法師2022-08-24

  第七編  禪宗凈土

  佛法修持之要不過禪凈二門

  佛教大綱,不外五宗,五宗者即律、教、禪、密、凈也。律為佛法根本,嚴持凈戒,以期三業清凈,一性圓明,五蘊皆空,諸苦皆度耳。教乃依教修觀,離指見月,徹悟當人本具佛性,見性成佛耳,然此但指見自性天真之佛為成佛,非即成證菩提道之佛也。密以三密加持,轉識成智,名為即身成佛,此亦但取即身瞭生死為成佛,非成福慧圓滿之佛也。此三宗均可攝之於禪,以其氣分相同也。以故佛法修持之要,不過禪凈二門。禪則專仗自力,非宿根成熟者,不能得其實益。凈則兼仗佛力。凡具真信願行者,皆可帶業往生。其間難易,相去天淵。

  ——印光《印光法師文鈔》

  【譯文】

  佛教的大綱,不外乎五宗。五宗即是律宗、教(含天臺宗、賢首宗、法相宗等)、禪宗、密宗、凈土宗。律宗為佛法的根本,嚴持清凈戒律,以期身口意三業清凈。自性本覺圓明,色受想行識皆空,即可度脫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之苦厄。教乃依經教修止觀,離文字之指見自性真月,徹悟當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即謂見性成佛。然此隻是指見自性天真之佛為成佛(開悟),不是即成證菩提道之佛。密宗以身口意三密加持,轉八識成四智(轉眼耳鼻舌身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阿賴耶為大圓鏡智),名為即身成佛,這也隻是即身瞭脫分段生死為成佛,不是成福德智慧圓滿之佛也,律教密三宗均可攝於禪宗,因為此三宗修行的氣分與禪宗相同。是故佛法修持的要旨,不過禪與凈土兩種法門。禪宗修行則專門靠自力,若非宿世善根成熟的人,不能得到修持的真實利益。修凈土宗則在自力的基礎上,兼而仰仗佛力。凡是具足真信、切願,持名的行人,都可以帶業往彼土。是故禪宗與凈土宗二門修行的難易,相互之間有著天淵之別。

  禪凈二門,到傢一著

  禪佛二門,發行雖異,到傢一著,其理是同。當知所以發行異者,如參禪拈來即是,不著佛求。然若自不能具正知見,又不遇正知見人,縱不退轉,多入魔道,無佛力救護故也。若念佛,一切不取,惟念彼佛,雖無正解及師友開發,但直信有佛身土,發志即生。縱滯偏小,亦還於正,有彌陀願力救護故也。是名發行有異,非謂法門地位深淺有異也。是知參禪即念佛,念佛即參禪。禪非佛不得往生,佛非禪不得觀慧。念佛參禪,豈有二致?

  ——妙葉《念佛直指》

  【譯文】

  參禪與念佛兩種法門,其下手修行的方法雖有不同,回歸自性本源的理則是相同的。應當知道禪凈下手行持不同的原因,比如參禪一法,頭頭是道,拈來即是,不著相以求佛。但是如果自己沒有具備正知正見,又沒有遇到具備正知正見的善知識導引錘鉗,則參禪功夫縱然能不退失,也大多流入魔道,這是因為沒有佛力加持救護的緣故。而念佛法門無須借助其它方法,隻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雖然行者沒有正確的知解,也沒有良師益友的勸示引導,但隻要能深信有阿彌陀佛、有西方凈土,發願往生,無不蒙佛接引。縱然初始滯於小乘偏真,一得往生,最終還能歸於大乘正道,這是因為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加被救護所致。這是說禪凈在下手行持上有差異,並不是說禪凈所證的果位有淺深優劣的不同。由此可知,參禪即是念佛,念佛即是參禪。參禪不念佛不得往生凈土,念佛不參禪則不能獲得觀照的智慧。念佛與參禪哪裡有什麼不同呢?

  凈土法門全在瞭他即自

  此之法門,全在瞭他即自。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又悉檀四益(1),後三益事不孤起。倘不從世界深發慶信,則欣厭二益尚不能生,何況悟入理佛?唯即事持達理持,所以彌陀聖眾現前,即是本性明顯;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其餘世智辯聰,通儒禪客,盡思度量,愈推愈遠,又不若愚夫婦老實念佛者,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蕅益阿彌陀經要解》

  【註釋】

  (1)悉檀四益:佛以四法,遍施眾生,故名悉檀。世界悉檀順應世間眾生之機,予歡喜益;為人悉檀啟發眾生善根,生善益;對治悉檀針對眾生煩惱加以對治,破惡益;第一義悉檀直指心性本元,入理益。

  【譯文】

  念佛往生法門,全在瞭達阿彌陀佛果覺之力即吾人自性本覺之力。若忌諱談他佛,則是他見未能忘懷;若隻是偏重自性佛,卻成瞭我見顛倒。又佛說法普施的四種法益,後三種益(生善益、破惡益、入理益)之事不會無緣孤立而起。如果不隨順世諦,而說世界之法,令聞者深切地生起慶喜信心,則欣求極樂(生善)、厭離娑婆(破惡)二種利益尚且不能生起,何況悟證究竟即佛呢?隻有通過事相的修持才能達到理觀的修持,所以阿彌陀佛與諸聖眾齊現念佛人眼前,即是本性的彰顯(自性彌陀)。往生安養凈土,見阿彌陀佛講經說法,即是成就法身慧命,本自具足,不由他悟。這個念佛往生法門深邃奧妙,摧破一切戲論,斬盡一切知見,唯有馬鳴、龍樹諸菩薩,智者、永明諸祖師等上根利智者,才能當下擔荷得去。其他世智辯聰的學者、自認通達儒學者以及浮光掠影的禪客,絞盡腦汁去思惟揣測念佛法門的義理,則越推究偏離越遠,又不如那些愚夫愚婦老實念佛者,能潛通佛的智慧,暗合實相的奧妙。

  從真流化,接引迷根

  問:心無外佛,見佛是心,雲何教中說有化佛來迎,生諸凈土?

  答:法身真佛,本無生滅,從真起化,接引迷根。以化即真,真應一際,即不來不去,隨應物心。又,化體即真,說無來去,從真流化,現有往還,即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也。不來而來,似水月之頓呈;不見而見,猶行雲之忽現。此乃是本願功德力故,令彼有緣眾生專心想念,能令自心見佛來迎,不是諸佛實遣化身而來迎接。但是有緣,時機正合,能令自心見佛來迎。則佛身湛然常寂,無去無來;眾生識心(1),托佛本願力,一念變化,有去有來。如鏡面像,似夢施為。鏡中之形非內非外,夢中之事不有不無。但是心生,非關佛化。

  ——永明《萬善同歸集》

  【註釋】

  (1)識心:指第八阿賴耶識之心王。

  【譯文】

  問:心外無佛,所見的佛即是自心,為什麼經教中說有阿彌陀佛的化身佛來迎接念佛人往生西方凈土呢?

  答:法身天真佛,本來沒有生滅,從法身生起化身,接引迷惑的眾生往生凈土。以應化身即是法身,法身與應身平等一際,即不來不去,隨眾生心而感應。又,應化身的體性即法身,文字表述無去無來;從法身流現化身,示現有往有來,即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不來而來,就好比水中之月頓然呈現;不見而見,就好比空中行雲忽然出現。這乃是阿彌陀佛大悲本願功德之力,引導有緣眾生專心憶佛念佛,能令自心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並不是阿彌陀佛真的派遣瞭應化身來迎接往生。隻是阿彌陀佛與眾生有緣,時機正好吻合,能令行人自心見佛來接引。佛的法身湛然常寂,如如不動,無去無來;眾生的阿賴耶識仰托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力,一念感通變化,而現出有去有來之相。猶如鏡中所映的面像,又似夢中的施設作為。鏡中的影像不在內不在外,夢中之事不有不無,一切都是識心所生,與佛的化身並無關聯。

  【按】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前接引,亦即自心佛力接引,因心果覺,感應道交,識心佛願,相資互動,神妙莫測。

  且緩談過量境界

  若一味說無相話以為高,則資性稍利者,看得兩本經論,記得幾則公案,即便能之,何足為難!且汝既瞭徹自心,隨處凈土,吾試問汝:還肯即廁溷(1)中作住止否?還肯就犬豕馬牛同槽而飲啖否?還肯入丘塚(2)與臭腐屍骸同睡眠否?於斯數者,歡喜安穩,略不介意,許汝說高山平地總西方。其或外為忍勉,內起疑嫌,則是凈穢之境仍分,憎愛之情尚在。而乃開口高談大聖人過量境界,撥無佛國,蔑視往生,可謂欺天誑人,甘心自昧。苦哉!苦哉!

  又汝若有大力量,有大誓願,願於生死海中,頭出頭沒,行菩薩行,更無畏怯,則凈土之生,吾不汝強。如或慮此土境風浩大,作主不得,慮諸佛出世難值,修學無由,慮忍力(3)未固,不能於三界險處度脫眾生,慮盡此報身(4),未能永斷生死,不受後有(5),慮後有既在,舍身受身,前路茫茫,未知攸往,則棄凈土而不生,其失非細。此凈土法門似淺而深,似近而遠,似難而易,似易而難,他日汝當自知。

  ——蓮池《雲棲法匯》

  【註釋】

  (1)溷(hùn):廁所。 (2)塚(zhǒng):墳墓。 (3)忍力:忍辱之力。又謂安住真如實相之力。 (4)報身:業報之身。 (5)後有:未來之果報,後世之心身。

  【譯文】

  若總是說一些無相無念的話以為高妙,那麼天資稍為敏捷的人,看瞭幾本經論,記得幾則禪宗公案,就可做到這一點,這並不足為難!你既然徹悟自心,隨處都是凈土,那麼我試問你:你還肯住在廁所中否?還肯與狗、豬、馬、牛同槽飲食否?還肯入荒山墳墓與發臭腐爛的屍骸一起睡眠否?如果對這幾項歡喜安穩,一點都不介意,方許可你說高山平地總是西方凈土。如果外表忍耐勉強承受,內心生起疑慮嫌惡,則仍有凈穢境界的分別,還存在憎愛的情感。以此心態而高談闊論大聖人超情離見的境界,否定佛國的存在,蔑視往生凈土,這就叫是欺天誑人,甘願蒙昧自己的心靈,苦哉!苦哉!

  又,你若有大力量,有大誓願,願在生死海中頭出頭沒,行菩薩道,不再有畏懼怯弱,那麼我不勉強你往生凈土。如果或是憂慮這個娑婆世界欲境業風浩大,自己作不瞭主;憂慮諸佛出世難值難遇,修學佛法無門可入;憂慮忍力未能堅固,不能在三界險難處度脫眾生;憂慮盡此業報之身,未能永斷生死,截斷神識的輪回;憂慮既然還得受來生的果報,舍此身受他身,前路茫茫,不知向何處去;那麼,摒棄凈土而不往生,其損失就不是細小瞭。這個凈土法門看似淺顯實則深奧,看似淺近實則邃遠,看似艱難實則容易,看似容易而又艱難,他日你自會明白其中的奧妙。

  盡形修習,造極為則

  心行處滅是諸佛常住真心,心行處有是眾生生死業心,其間不容絲發。若汝等能綿密加工,使此心無些子空隙,方得幾分相應。莫略做半年十月,便謂我能苦心修道。不知正障道處,切宜慎之。又,功夫雖加,若未到銅山鐵壁推不倒、移不動處,猶未是打成一片。切莫見些影響,便即歇手。是為半途而廢,必至棄其前功,毫無所益。此又學道人大病,不可不知。要知佛法如大海,轉入轉深,斷非小小知見之所能盡。應盡形修習,造極為則,切莫作容易想。

  ——覺明妙行菩薩《西方確指》

  【譯文】

  心之行處寂滅即是諸佛常住真如妙心,心之行處生有就是眾生的生死輪轉的業心,這二者之間容不得絲毫的間隔。若汝等能夠綿密用功念佛,使這心念不存留一點點空隙,才能獲得幾分相應的功夫。千萬不要稍微做瞭半年十個月的修行,便自炫我能苦心修道。不知道這矜誇心正是道業的障礙,千萬要謹慎。另外,功夫雖有增進,但若念佛未念到銅山鐵壁推不倒、移不動的地步,還不是功夫打成一片。切切不要修行見些浮光掠影,便歇手不再加功用道,如果這樣就叫做半途而廢,必定會導致前功盡棄,而最終得不到絲毫利益。這又是學道人的大病,不可不知。要知道佛法猶如大海,越進入就越覺得深邃,決不是小小知見所能窮盡其邊際的。應當盡形壽修習念佛法門,以達到登峰造極為準則,千萬不可將這念佛法門作容易想。

  以佛知見為知見

  夫見道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證道,此千聖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論也。然見道豈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開圓解,若依宗門,必直透重關,然後得論修道。否則便為盲修瞎練,不免撞墻磕壁,墮坑落塹矣。唯凈土一門則不然。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但發願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親知親見之境界,非彼三乘賢聖所能知見也。但當深信佛言,依此而發願持名,即是以佛知見為知見,不必別求悟門也。

  ——徹悟《徹悟禪師語錄》

  【譯文】

  由見道(明心見性)而後修道(三學六度等),由修道而後證道(悟證實相),這是千聖修因證果的相同之路,千古不會改易的定論。然見道豈是容易之事!若依照教乘而論,必須大開圓解,若從禪宗來論,也當直透重關,至此才有資格談論修道。除此之外便為盲修瞎練,不可避免地會撞墻碰壁,墮入坎坷,跌落深坑。唯有凈土這一法門不是這樣。從這個娑婆世界向西方,經過十萬億佛剎,有世界名叫極樂,其國土有一尊佛,號阿彌陀,現今正在講經說法,隻要深信切願執持名號,就能蒙佛力加持,往生彼土。這是諸佛以實相心智慧眼,親知親見的境界,不是三乘賢聖(聲聞、緣覺、菩薩)所能知見的深妙境界。隻要深信佛語誠言,遵依佛教,信願持名,即是以佛的知見為自己的知見,不必另外去求開悟之門。

  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師嘗修凈土,勤以勵人。室中問學者雲:若言舍穢取凈,厭此欣彼,則是取舍之情,眾生妄想;若言無凈土,則違佛語。修凈土者當如何修?眾無語。復自答雲: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又雲:譬如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絕遺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

  ——義懷 引自《角虎集》

  【譯文】

  (天衣義懷)禪師悟道之後,恒常修持凈土法門,且每每以此策勵學人。一次,在室內問諸參學弟子說:“如果說舍離污穢,欣取清凈,厭離此界,欣求彼土,則是有瞭分別取舍的情見,屬於眾生的妄想;但如果說無凈土可生,則又違佛語。如此,則修持凈土法門者應該如何修呢?”大眾無言以對。過瞭一會兒,禪師自己答道:“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禪師又自答:“就好像大雁掠過長空,影子沉入寒潭,大雁絕無留下蹤跡的作意,潭水也沒有留住大雁影子的想法。”

  【撰者】

  義懷(993-1064),宋僧。汲水折擔大悟。作偈呈重顯禪師,得印可,提倡禪凈雙修,有《通明集》盛行於世。

  【按】

  生則決定生,乃從事相上說,由眾生滅心而建立;去則實不去,乃從理體上說,真如妙性本無去來。理事圓融,真俗不二,方為凈土正見。

  一心不亂即禪

  又,此一心即達摩(1)直指之禪故。尋常說禪者諱凈土,今謂達摩說禪,直指靈知之自性也。此理一心(2),正靈知自性故。門庭施設不同,而所證無兩心也。善哉,中峰(3)之言曰:禪者,凈土之禪;凈土者,禪之凈土也。有味乎言之也。

  ——蓮池《彌陀疏鈔》

  【註釋】

  (1)達摩:全名菩提達摩,印度人。古印禪宗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時泛海到達我國,因與武帝話不投機,遂渡江入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後傳法於慧可。中國禪宗之始祖。(2)理一心:蓮池大師將“一心不亂”之一心判例為事一心和理一心,雲:“理一心者,獲自本心,故名一心。此純理觀,不專事相,觀力成就,名理一心。屬慧門攝,兼得定故。” (3)中峰:元朝錢塘人,名明本,號中峰。由天目山高峰妙和尚處大悟徹底,說法無礙,著書若幹。

  【譯文】

  又,這個一心不亂即達摩祖師西來所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禪。一般的參禪者都忌諱凈土法門,現在提及達摩祖師所傳之禪,乃直指無念靈知的自性。而念佛達到理一心不亂,正是離念靈知的自性。禪凈兩宗修行理路方法不同,而所證的並沒有兩種心性。善哉,中峰禪師的開示:“禪者,凈土之禪,凈土者,禪之凈土。”當細細體會這句話中的意味啊。

  禪凈修證之差異

  禪與凈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禪非徹悟徹證,不能超出生死。所以五祖戒又作東坡,草堂青復為魯公,古今宗師,徹悟而未徹證者,類多如此。良由惟仗自力,不求佛加,絲毫惑業不盡,生死決不能出。凈土則具信願行三,便可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永出生死。悟證者頓登補處,未悟者亦證阿鞞。所以華藏海會,悉願往生;宗教知識,同生凈土。良由全仗佛力,兼自懇心,故得感應道交,由是速成正覺。

  ——印光《印光法師文鈔》

  【譯文】

  禪與凈土,從理上說,本來無二無別;若論事修,其相狀卻有天壤之別。禪宗不到徹悟徹證的地步,就不能超出生死。所以五祖師戒禪師轉生而為蘇東坡,草堂青和尚轉世而為曾魯公,古往今來的禪門宗師,徹悟而沒有徹證的,大多屬於這一類。這是由於隻仗自力,不求佛力加持的緣故。如果有絲毫的惑業還沒有斷盡,決定不能超出生死。凈土則隻要具備信願行三資糧,便可以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就永遠超出生死輪回。悟證者頓登一生補處位,未悟者也可證入不退轉位。所以華藏海會諸法身大士,全都發願往生;宗門教下諸大祖師善知識,同願往生凈土。這是由於全仗佛力加持,加上自己的誠懇心,所以能夠感應道交,由此迅速成就無上正覺。

  禪凈、有無之辨

  問:何名禪凈及與有無?請垂明誨。

  答:禪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門所謂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宗門語不說破,令人參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實即無能無所、即寂即照之離念靈知、純真心體也(離念靈知者,瞭無念慮而洞悉前境也);凈土者,即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凈土,自性彌陀也。有禪者,即參究力極,念寂情亡,徹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明心見性也;有凈土者,即真實發菩提心,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也。禪與凈土,唯約教約理;有禪有凈土,乃約機約修。教理則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減;機修須依教起行,行極證理,使其實有諸己也。二者文雖相似,實大不同,須細參詳,不可儱侗。倘參禪未悟,或悟而未徹,皆不得名為有禪。倘念佛偏執唯心而無信願,或有信願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雖精進,心戀塵境,或求來生生富貴傢,享五欲樂,或求生天,受天福樂,或求來生,出傢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宏揚法道,普利眾生者,皆不得名為有凈土矣。

  ——印光《凈土決疑論》

  【譯文】

  問:什麼叫做“禪”和“凈”以及什麼叫“有禪有凈土”和“無禪無凈土”?請您垂慈明白地教誨我。

  答:所謂“禪”,就是我們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宗門中所謂的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宗門中的話不直接說破,讓學人參究而自己悟得,所以其言就是如此。其實就是無能無所、即寂即照之離念靈知、純真心體(所謂離念靈知,是指完全沒有分別思慮,而又極為洞見現前的境界);所謂“凈土”,就是真信切願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偏指理體的唯心凈土、自性彌陀。所謂“有禪”,就是參究的功力到瞭極點,分別念慮寂滅而情執消亡,徹底見到自己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明心見性;所謂“有凈土”,就是真實地發出成佛度眾生的菩提心,生起信心,發起誓願,執持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禪”與“凈土”,隻是就經教就理體而言;“有禪”與“有凈土”,乃是就眾生的根機與修行而言。經教和理體恒常如此,即使是佛陀也不能令其增加,凡夫也不能令其減少。眾生的根機和修行必須依經教發起而行,修行到瞭極致便可證得理體,自己確實有所悟證。“禪凈”、“有禪有凈”二者的文字雖然相似,實質內涵卻是大不相同,必須仔細地參究審察,不可籠統模糊。倘若參禪而沒有開悟,或者雖然開悟瞭卻沒有透徹,都不能叫做“有禪”。倘若念佛偏執唯心凈土而沒有信願,或者有信願而不真實懇切,悠悠泛泛,像應付敷衍慣習之事一樣,或者修行雖然精進,可是心中貪戀塵俗境界,或者求來世生在富貴人傢,享受五欲的快樂,或者求生在天界,享受天人的福報,或者求來生出傢為僧,一聽聞到佛法就能獲得千般開悟,得到佛法的大總持,宏揚佛法正道,普遍利益一切眾生等等,都不能叫做“有凈土”。

  【按】

  此段乃是對永明大師禪凈四料簡,中重要概念的辯析。印祖極為推崇四料簡。贊雲:四料簡乃是一大藏教的綱要宗旨,凈業行人的明鏡準繩,歷代祖師大德亦有相似的贊嘆,可謂同一鼻孔出氣,婆心苦口,吾人必當信受奉行。

  無禪有凈土

  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者:其人雖未明心見性,卻復決志求生西方。以佛於往劫,發大誓願,攝受眾生,如母憶子,眾生果能如子憶母,志誠念佛,則感應道交,即蒙攝受。力修定慧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惡,臨終苦逼,發大慚愧,稱念佛名,或至十聲,或止一聲,直下命終,亦皆蒙佛化身,接引往生,非萬修萬人去乎?然此雖念佛無幾,以極其猛烈,故能獲此巨益,不得以泛泛悠悠者,校量其多少也。既生西方,見佛聞法,雖有遲速不同,然已高預聖流,永不退轉。隨其根性淺深,或漸或頓,證諸果位。既得證果,則開悟不待言矣。所謂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也。

  ——印光《凈土決疑論》

  【譯文】

  (永明祖師)所謂“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意思是:其人雖沒有明心見性,卻堅決立志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在無央數劫前,曾發過廣大的誓願,攝受眾生往生凈土,就如同慈母憶念兒子一樣。眾生果真能如同浪子憶念母親,恭敬虔誠地憶念阿彌陀佛,那麼必定可以感應道交,即可蒙阿彌陀佛攝受。努力修行禪定智慧的,固然可以往生西方凈土;即使是曾經造作五逆十惡的人,在臨命終時,被痛苦所逼迫,而發起大慚愧心,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或者達到十聲,或者隻有一聲,當下生命結束,也都蒙阿彌陀佛的化身接引往生凈土,這不是“萬修萬人去”嗎?

  然而這種人雖然念佛沒有幾句,卻因為他的心力極其猛烈,所以能夠獲得如此巨大的利益,不得用那種泛泛悠悠修持的人,來與之比較念佛數量、功德的多少。這類惡人往生西方凈土後,見到阿彌陀佛,聽聞佛法,雖然有緩慢和迅速的不同,但是他們已經高登凈土而進入聖者的行列,永遠不會退轉,隨著他們根性的淺深,或者漸次或者頓時證得各種果位。證得各種果位後,那麼開悟就不用說瞭。這就是所說的“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無凈土

  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者:其人雖徹悟禪宗,明心見性,而見思煩惱,不易斷除。直須歷緣煅煉,令其凈盡無餘,則分段生死,方可出離。一毫未斷者,姑勿論。即斷至一毫未能凈盡,六道輪回依舊難逃。生死海深,菩提路遠,尚未歸傢,即便命終。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蹉者,蹉跎,即俗所謂擔閣也。陰境者,中陰身境,即臨命終時,現生及歷劫善惡業力所現之境。此境一現,眨眼之間,隨其最猛烈之善惡業力,便去受生於善惡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五祖戒再為東坡,草堂清復作魯公,此猶其上焉者。故曰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也。陰,音義與蔭同,蓋覆也。謂由此業力,蓋覆真性,不能顯現也。瞥,音撇,眨眼也。有以蹉為錯,以陰境為五陰魔境者,總因不識禪及有字,故致有此胡說巴道也。豈有大徹大悟者,十有九人,錯走路頭,即隨五陰魔境而去,著魔發狂也!夫著魔發狂,乃不知教理,不明自心,盲修瞎煉之增上慢種耳。何不識好歹,以加於大徹大悟之人乎?所關甚大,不可不辯。

  ——印光《凈土決疑論》

  【譯文】

  (永明祖師)所謂“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意思是:其人雖然徹悟禪的宗旨,明心見性,而見惑思惑煩惱卻並不容易斷除。必須經歷種種境緣加以鍛煉,令其見思煩惱斷除得幹幹凈凈,沒有絲毫餘留,那麼三界的分段生死,才能夠出離。見惑思惑煩惱一毫都沒有斷除的,姑且不論。就是斷除煩愁到隻剩下一毫還沒有斷盡的,六道輪回依舊難以逃避。生死的大海極為深廣,菩提的道路極為遙遠,還沒有回歸解脫之傢,生命就終結瞭。大徹大悟的人,十個人當中,有九個人是如此,所以說“十人九蹉路”。“蹉”的意思是蹉跎,就是世俗所說的“擔擱”。

  “陰境”是指中陰身的境界,就是在臨命終時,現生以及歷劫以來,種種善惡業力所顯現的境界。這個境界一現前,眨眼之間,隨著最猛烈的善惡業力,便到善惡道中去受生,一絲一毫也不能由自己主宰。如同人們欠債一樣,必定被最強的債主先拉去償還;心念千頭萬緒,哪一個心念最重就首先墜落在哪裡。五祖師戒禪師再投生而為蘇東坡,草堂清禪師再投生而作曾魯公,這些還是其中結局比較好的。所以說“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陰”,讀音和含義與“蔭”字相同,覆蓋的意思。是說由於此善惡業力,蓋覆瞭真如自性,使其不能顯現。“瞥”音“撇”,是“眨眼”的意思。有人把“蹉”字當作“錯”字,把“陰境”當作是“五陰魔界”(色受想行識中五十種陰魔),總是因為不懂得“禪”和“有禪”二者的含義,因此導致有如此的胡說八道。豈有大徹大悟的人,十個人中有九個人錯走瞭修行的路頭,就隨著五陰魔界而去,著魔發狂呢?著魔發狂,乃是不懂得教理,不明白自心本性,而盲修瞎煉的增上慢種性的人。為何不知好歹,而將著魔發狂之事,加在大徹大悟的人身上呢?這個關系很大,不可不辯說清楚。

  迷津寶筏,險道導師

  夫一切法門,專仗自力;凈土法門,專仗佛力。一切法門,惑業凈盡,方瞭生死;凈土法門,帶業往生,即預聖流。永明大師,恐世不知,故特料簡,以示將來,可謂迷津寶筏,險道導師。惜舉世之人,顢頇讀過,不加研窮,其眾生同分惡業之所感者歟?

  ——印光《凈土決疑論》

  【譯文】

  一切法門,專門仰仗自力;凈土法門,專門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一切法門,要貪瞋癡煩惱及由此引起的善惡業種斷除幹凈,才能夠瞭脫生死;凈土法門,隻要帶業往生西方凈土,就能進入聖人的行列。永明大師恐怕世人不知道這種情況,因此特別標舉禪凈四料簡,用以垂示給將來的眾生,可以說是迷津中的救生寶筏,險道上的指路導師。隻可惜整個世上的人,都是漫不經心地讀過去,而不加以研討窮究,這大概是眾生共同的惡業所招感的結果吧?

  【按】

  印祖於《凈土決疑論》中反復申述永明大師禪凈四料簡的義蘊,俾令我等眾生死盡偷心,珍重此念佛往生凈土一門。庶幾瞭生死成佛道有望。勉旃!勉旃!

  念佛即是無上深妙禪

  求無上菩提者,應修念佛禪三昧。偈雲:

  若人稱念阿彌陀,號曰無上深妙禪。

  至心想像見佛時,即是不生不滅法。

  ——《大集經》

  【譯文】

  求無上菩提的行者,應當修習念佛禪三昧。偈語說:

  倘若有人稱念阿彌陀佛,這就號為無上甚深微妙禪。

  至心觀想佛像見到佛身時,此佛身即是不生不滅之法身。

  不離穢土而生凈土

  又以願門廣大,貴在知先;觀法深玄,尤應守約。知先則務生彼國,守約則惟事持名。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從茲而萬慮咸休,究極乎一心不亂。乃知匪離跬步,寶池湧四色之華;不出戶庭,金地繞七重之樹。處處彌陀說法,時時蓮蕊化生。珍禽與庶鳥(1)偕音,瓊院(2)共茆堂(3)並彩。蓋由念空真念,生入無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心佛眾生一體,中流兩岸不居。故謂自性彌陀,唯心凈土。

  ——蓮池《阿彌陀經疏鈔》

  【註釋】

  (1)庶鳥:一般的鳥。 (2)瓊院:精美的庭院。 (8)茆堂:茅草堂。

  【譯文】

  又由於阿彌陀佛的願門廣大,所以貴在瞭知首先應辦何種大事;觀想念佛法門的深妙幽玄,尤其應當抉擇簡約的方法。瞭知首先應辦的大事,便是務必往生極樂世界;抉擇簡易的方法,就會專一持名念佛。舉揚佛名,阿彌陀佛的萬德就無不兼備;專一持念,就能統攝菩薩眾行而無遺漏。從今以後休止紛繁思慮,精進念佛直至一心不亂。這時乃瞭知,不離半步,七寶池中湧出青黃赤白四色蓮華;不出所居的庭院,黃金地上環繞七重行樹。處處都是阿彌陀佛演說妙法,時時都有九品蓮蕊化生。彼土珍鳥與此土眾鳥同鳴法音,極樂的精美的殿庭與娑婆粗陋的草堂齊放光彩。這種境界是由於念佛念到極處,能所不二,即念即佛,從有生契入無生。念佛即是念心,往生西方實則不離生於此土。心、佛、眾生本來平等一體,業海中流以及娑婆此岸與西方彼岸,一概不住。到此境界即可稱為自性彌陀,唯心凈土。

  參禪念佛,相輔相成

  古謂參禪不礙念佛,念佛不礙參禪,又雲不許互相兼帶。然亦有禪兼凈土者,如圓照本、真歇瞭、永明壽、黃龍新、慈受深等諸師,皆禪門大宗匠,而留心凈土,不礙其禪。故知參禪人雖念念究自本心,而不妨發願,願命終時,往生極樂。所以者何?參禪雖得個悟處,倘未能如諸佛住常寂光,又未能如阿羅漢不受後有,則盡此報身,必有生處。與其生人世而親近明師,孰若生蓮華而親近彌陀之為勝乎?然則念佛不惟不礙參禪,實有益於參禪也。

  ——蓮池《竹窗隨筆》

  【譯文】

  古德曾說參禪不妨礙念佛,念佛不妨礙參禪,又說不允許互相兼帶修持。然而也有參禪兼修凈土的人,例如圓照本、真歇瞭、永明壽、黃龍新、慈受深等諸位禪師,都是禪門大宗匠,而念佛棲心凈土,並未妨礙其禪修。由此可知,參禪人雖然念念參究自己的本心,而並不妨礙發願,願臨命終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要發願往生呢?參禪雖然得到開悟,倘若不能如同諸佛一樣斷盡煩惑習氣,安住常寂光土,又不能像阿羅漢那樣斷見思惑不再受後身,那麼,這個業報身命終,必定又將隨業投生。與其生在人世間而親近明師,怎麼能比得上蓮華化生親近阿彌陀佛為殊勝呢?可見,念佛不僅不妨礙參禪,實在有益於參禪。

  念佛比參禪直截痛快

  《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較之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尤為直截痛快。何也?以見性難而作佛易故。何為見性?離心意識,靈光迸露,始為見性,故難。何為作佛?持佛名號,觀佛依正,即為作佛,故易。經雲: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豈非以想念於佛,即為作佛耶?夫成佛、是佛,理無二致。而見性、作佛,難易相懸若是,豈非念佛較之參禪,尤為直截痛快也哉?

  ——徹悟《徹悟禪師語錄》

  【譯文】

  《無量壽經》中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兩句話,比起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更為直接瞭當,痛快淋漓。為什麼呢?因為見性困難而作佛容易。什麼叫見性呢?離開心意識,內在的靈光迸露,才可叫見性,所以很困難。什麼叫作佛呢?持念阿彌陀佛名號,觀想阿彌陀佛的正報(佛的相好光明)與依報(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功德),這就叫作佛,所以很容易。觀經說:“汝等心裡憶佛念佛時,這能憶佛念佛的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這豈不是由於憶佛念佛,就是作佛嗎?見性成佛與是心是佛,在道理上沒有兩樣。然而,見性之難與作佛之易,二者的差別卻懸殊很大,這不正說明念佛比參禪更為直截痛快嗎?

  念佛可以開發智慧

  問:今一意念佛,能發慧否?

  答:看教如讀醫書,心地用功如服藥,先明教自是正理。學道人貴在審辨邪正、大小、偏圓而已。無暇遍覽,可隻看《楞嚴》。既修凈土,其凈土諸書,俱要看過,卻放下文字一心念佛。所雲慧者,通曉經教,善演說而空談諸口,無得於心者,狂慧也;真參實悟,乃名正慧。明教後,一心念佛,當發此慧。

  ——蓮池《蓮池遺稿》

  【譯文】

  問:如今一心一意念佛,能否開發智慧?

  答:看經教如讀醫書,心地用功如服藥,首先弄明白教義自是正理。學道人貴在審辨邪正、大小、偏圓而已。沒有閑暇遍覽經書,可以隻讀《楞嚴經》。既然修持凈土,凈土各種經論,都要看過,然後放下文字,一心念佛。所說的智慧是什麼呢?那種通曉經教,善於演說,空談玄妙,而心無證悟的,屬於狂慧;而真參實悟的,才可稱為正慧。明白經教義理後,應當一心念佛,便可開發這種智慧。

  念佛以凈想轉染想

  今果能以妄想心轉為念佛,則念念斷煩惱。若念念能斷煩惱,則是念念出生死。果能以念佛之一念不移,一心不亂,比參禪更有下落。總之,惟在一念真切耳。但參禪定要死盡世心,不容一念妄想。念佛是以凈想轉染想,以想除想,乃轉換之法,就吾人根器易為耳。

  ——憨山《憨山老人夢遊集》

  【譯文】

  如今果真能以妄想心轉而念佛,則念念可以斷煩惱。若念念能斷煩惱,就是念念出離生死。果能以念佛的一念堅固不移,一心不亂,這比參禪更有下落。總之,念佛貴在一念真實懇切。但參禪卻一定要灰心滅智,不容存有一念妄想。念佛則是以清凈之想替代染污之想,以想除想,乃是轉換意念的方法,這對我們的根器來說,是比較容易下手行持的。

  念佛普攝無量法門

  洞下一宗(1),皆務密修,其故何也?良以念佛法門,徑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機。又雲:宗門大匠,已悟不空不有之法,秉志孜孜於凈業者,得非凈業之見佛,尤簡易於宗門乎?又雲: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凈業,同歸一源。入得此門,無量法門,悉皆能入。

  ——清瞭 引自《角虎集》

  【撰者】

  清瞭(1090-1151),宋僧。字真歇,年十八,試從法華經得度,參禪悟旨,歷主諸禪宗名剎,有《真歇清瞭禪師語錄》流通於世。

  【註釋】

  (1)洞下一宗:即曹洞宗,乃禪宗五傢之一。

  【譯文】

  曹洞宗的行人,雖然都以參禪為主,但無不密修念佛往生凈土法門,原因何在?由於念佛法門,乃捷徑修行法門,正按大藏經所詮的判教,凈土法門接引上上根機者,兼帶接引中下根機的眾生。又說:禪門的泰鬥龍象,已悟非空非有的心法,仍專志精勤修持凈土法門,不正是證明念佛往生華開見佛,尤其簡便易行,超勝於禪宗?又說:三世諸佛,歷代祖師,宗門教下諸行者,無不修持凈業,同歸心性本源。能入念佛一門,則無量法門全都能攝入。

  兩鏡交光,相含互照

  原此一念,本是法界。從緣而起,緣無自性,全體法界,故得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離過絕非,不可思議。法爾具此威神,法爾具此功用。今以此念,念於西方阿彌陀佛,求生極樂凈土。正當念時,西方依正,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內。如兩鏡交光,相含互照,此橫遍十方之相也。若約豎窮三際,則念佛時,即見佛時,亦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亦即度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帝網珠光,難齊全體;南柯夢事(1),略類一斑。此理悟之最難,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當,終必全身受用。可謂參學事畢,所作已辦矣。

  ——徹悟《徹悟禪師語錄》

  【註釋】

  (1)南柯夢事:事見唐人李公佐小說《南柯太守傳》。俠士淳於棼醉酒夢遊大槐安國,被招為駙馬,任南柯太守,盡享榮華。因遭外敵入侵,兵敗,加之公主病死,辭職回京。後交結豪貴,威信日漲,為國王所忌,遂限其自由,繼而遣令歸傢。入傢而夢醒。夢境歷二十餘年。後與友人尋夢中國度,乃庭院槐樹下之蟻穴耳。喻虛幻非實之事境。

  【譯文】

  推原此現前一念,本是一真法界。從種種因緣和合而起,緣生之法自性本空,全體乃即法界,所以現前一念能在空間上橫遍十方,時間上豎窮過去、現在、未來三際,離四句,絕百非,不可思議。此一念心,法爾自然地具足如此威力神通,法爾自然地具足此功德妙用。現在就以這一念來稱念西方阿彌陀佛,求生極樂凈土。正當念佛之時,西方凈土的依正功德莊嚴,便在我心中;而我此念佛的心,也已在西方凈土依正莊嚴之內。這正如兩面鏡子相對,其鏡光相互含攝與映照,這是心性周遍十方的相狀。若從時間上豎窮三際來論,則念佛時,即見佛時,亦即成佛時;一念求往生時,即往生凈土時,亦即度脫眾生時。過去、現在、未來三際同時,更無前後的分別。以因陀羅網寶珠光明互映來譬喻,也難以述說其全體的神妙;南柯太守榮華得失之夢事,也大略類似一星半點。這種奇妙從理上徹悟最難,但從信心契入則最為容易。隻要能夠直下承當此事,最終必定全身獲得受用。如此才能夠稱得上參學事畢,所作的凈業已然成辦。

  附錄1:臨終三大要

  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實則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報盡,故舍此身軀,復受別種身軀耳。不知佛法者,直是無法可設,隻可任彼隨業流轉。今既得聞如來普度眾生之凈土法門,固當信願念佛,預備往生資糧,以期免生死輪回之幻苦,證涅槃常住之真樂。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愈者,宜發孝順慈悲之心,勸彼念佛求生西方,並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凈土,其為利益,何能名焉。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經,遇此因緣,悉舉行焉。言三要者,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傢換班念佛,以助凈念;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凈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住生,則超凡入聖,瞭生脫死,漸漸進修,必至圓成佛果而後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屬助念之力。能如是行,於父母,則為真孝;於兄弟、姊妹,則為真弟;於兒女,則為真慈;於朋友、於平人,則為真義真惠。以此培自己之凈因,啟同人之信向,久而久之,何難相習成風乎哉!今為一一條陳,庶不至臨時無所適從耳。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者:

  切勸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應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後,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將隨佛往生佛國,世間所有富樂眷屬種種塵境,皆為障礙,致受禍害,以故不應生一念系戀之心。須知自己一念真性,本無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別種之身耳。若不念佛,則隨善惡業力,復受生於善惡道中(善道即人、天,惡道即畜生、餓鬼、地獄。修羅則亦名善道,亦名惡道,以彼修因感果,均皆善惡夾雜故也)。若當臨命終時,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以此志誠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發慈悲,親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系業力凡夫,何能以少時念佛,便可出離生死,往生西方。當知佛大慈悲,即十惡五逆之極重罪人,臨終地獄之相已現,若有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止一聲,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種人念此幾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業力重,念佛數少,而生疑乎?須知吾人本具真性,與佛無二,但以惑業深重,不得受用。今既歸命於佛,如子就父,乃是還我本有傢鄉,豈是分外之事。又,佛昔發願:若有眾生,聞我名號,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故一切眾生,臨終發志誠心,念佛求生西方者,無一不垂慈接引也。千萬不可懷疑,懷疑即是自誤,其禍非小。況離此苦世界,生彼樂世界,是至極快意之事,當生歡喜心。千萬不可怕死,怕死則仍不能不死,反致瞭無生西之分矣。以自心與佛相違反故,佛雖具大慈悲,亦無奈不依佛教之眾生何。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業力凡夫,由念佛故,業便消滅。如片雪近於洪爐,即便瞭不可得。又況業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長殊勝,又何可疑其不得生與佛不來接引乎?如此委曲宛轉開導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系為病人所開導者。至於自己所應盡孝致誠者,亦唯在此。切不可隨順俗情,求神問醫。大命將盡,鬼神醫藥,豈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於此種無益之事,則於念佛一事,便紛其誠懇,而莫由感通矣。許多人於父母臨終,不惜資財,請許多醫生來看,此名賣孝,欲世人稱我於父母為能盡孝。不知其天地鬼神,實鑒其心。故凡於父母喪葬等事過於張羅者,不有天災,必有人禍。為人子者,宜註重於親之神識得所,彼世俗所稱頌,固不值明眼人一哂,況極意邀求,以實罹不孝之大咎乎?

  第二,大傢換班念佛,以助凈念者:

  前已開導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絕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繼長念,即向來以念佛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以故傢中眷屬,同應發孝順慈悲之心,為其助念佛號。若病尚未至將終,當分班念。應分三班,每班限定幾人。頭班出聲念,二三班默持。念一點鐘,二班接念,頭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當於默持時辦,值班時,斷斷不可走去。二班念畢,三班接念,終而復始。念一點鐘,歇兩點鐘,縱經晝夜,亦不甚辛苦。須知肯助人凈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報。且莫說是為父母盡孝應如是,即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長自己善根,實為自利之道,不徒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凈土,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議。三班相續,佛聲不斷。病人力能念,則隨之小聲念,不能念,則攝耳諦聽,心無二念,自可與佛相應矣。念佛聲不可太高,高則傷氣,難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聽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則病人不能隨,即聽亦難明瞭;太慢則氣接不上,亦難得益。須不高不低,不緩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經心,斯易得力。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聲清,聽之令人心地清凈。木魚聲濁,故不宜用於臨終助念。又宜念四字佛號。初起時,念幾句六字,以後專念阿彌陀佛四字,不念南無,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隨之念,或攝心聽,皆省心力。傢中眷屬如此念,外請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間斷。若值飯時,當換班吃,勿斷佛聲。若病人將欲斷氣,宜三班同念。直至氣斷以後,又復分班念三點鐘,然後歇氣,以便料理安置等事。當念佛時,不得令親友來病人前問訊諭慰。既感情來看,當隨念佛若幹時,是為真實情愛,有益於病人。若用世間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雖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預令人說之,免致有礙面情,及貽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

  病人將終之時,正是凡聖、人鬼分判之際,一發千鈞,要緊之極。隻可以佛號開導彼之神識,斷斷不可洗澡、換衣或移寢處。任彼如何坐臥,隻可順彼之勢,不可稍有移動;亦不可對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時身不自主,一動則手足身體,均受拗折扭挒之痛,痛則瞋心生而佛念息。隨瞋心去,多墮毒類,可怖之至。若見悲痛哭泣,則情愛心生,佛念便息矣。隨情愛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脫。此時所最得益者,莫過於一心念佛;所最貽害者,莫過於妄動哭泣。若或妄動哭泣,致生瞋恨及情愛心,則欲生西方,萬無有一矣。又,人之將死,熱氣自下至上者,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為墮落相。故有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之說。然果大傢至誠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屢屢探之,以致神識未離,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煩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過,實為無量無邊。願諸親友,各各懇切念佛,不須探彼熱氣,後冷於何處也。為人子者,於此留心,乃為真孝。若依世間種種俗情,即是不惜推親以下苦海,為邀一般無知無識者,群相稱贊其能盡孝也。此孝與羅剎女之愛正同。經雲:羅剎女食人,曰:我愛汝,故食汝。彼無知之人之行孝也,令親失樂而得苦,豈不與羅剎女之愛人相同乎?吾作此語,非不近人情,欲人各於實際上講求,必期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遂孝子賢孫親愛之一片血誠,不覺其言之有似激烈也。真愛親者,必能諒之。

  頂聖眼天生等者,謂人氣已斷,通身冷透,唯頭頂獨熱者,則必超凡入聖,瞭生脫死也;眼天生者,若眼及額顱處獨熱,則生天道;心處獨熱,則生人道;肚腹獨熱,則生餓鬼道;膝蓋獨熱,則生畜生道;腳板獨熱,則生地獄道。此由人在生時,所造善惡二業,至此感現如是,非可以勢力假為也。是時若病人能志誠念佛,再加眷屬善友助念之力,決定可以帶業往生,超凡入聖耳。不須專事探試征驗,以致誤事也。至囑至禱!

  ——印光《印光法師文鈔》

  【按】

  臨終助念,關涉往生之大事,吾人當謹遵印祖開導而行。仔細周全,竭盡全力,幫助一眾生往生即成就一眾生成佛,可不勉哉!

  附錄2未定

  後記

  法不孤起,仗緣乃生。憶昔十五年前(1993年),應百花洲文藝出版社約稿,用一年時間,完成三十八萬字的《凈宗法語大觀》,於1994年出版問世。2001年8月,餘披剃出傢,在支提山華嚴寺方便掩關時,廣東方思圻居士欲將《凈宗法語大觀》教內印行流通,餘回答擬予修訂交付流通。詎料業風吹蕩,2003年9月,受恩師上傳下印大和尚的委托,來到東林寺接手管理寺務與東林大佛建造工作,便無暇料理這部書稿瞭。期間方居士亦曾電話催問過幾次,餘都支吾稍等稍等。直至2005年底,方居士來瞭一個“最後通牒”,雲:“我已等瞭三年瞭,我們準備按《大觀》原版印刷瞭。”餘聽瞭,一則感到食言的慚愧,二則深知在1993年輯譯的書稿,無論在法語選擇上還是在譯文的準確上,悉有諸多缺憾,便下定決心,推辭一切事務,專心修訂《大觀》書稿,經過一個來月的努力,終於在2005年除夕日完稿。這是第二版修訂的情形。

  又到2008年4月,又有北京一佛教機構擬將本書印行,饒益更多的眾生。於是本人又忙中偷閑,對第二版予以校對、完善,尤其增加按語的分量,以自己微淺的對佛言祖語的一隙之光,提供給讀者。或有助於凈業初機同修的領解。如此這次流通的《大觀》,可以說是第三次修訂瞭。

  《大觀》的目的,乃是幫助凈業行人正確理解佛言祖語,增上信願行。為此,本書主要突出三個特點:其一,純正:入選的法語悉為佛言祖語,《佛說無量壽經》文句悉以五種原譯本為準,用以幫助凈業行人建立正知正信。其二,實用:針對現代凈業行人的根機好樂,提供具有指導作用的法語,間或以按語的形式加以點式。其三,簡潔:摒去大而全的思路,對眾多的佛言祖語,精益求精,這樣便由原書的第一版三十八萬字減少到現在的二十餘萬字。配上相關的插圖,給大傢提從一個圖文並茂、雅俗共賞的文本。對本書的修訂,令我再次沐浴於佛祖的文字般若之海,慶幸歡喜。同時,亦誠惶誠恐,深感佛言祖語義理幽深,自已學力智慧有限,錯繆遺漏之處,尚祈十方大德慈悲指正,庶令本書逐步完善。願共諸凈業同仁,共沾法味,同登極樂。

  衷心感謝上傳下印恩師與王新教授賜序。衷心感謝參與本書修訂、打印、插圖、校對與流通的德亮法師,徐冉、朱光明、陳偉、許?浩、陳亞男、宋和平、曲俊雅和王龍等居士的通力幫助,這些法師與居士發菩薩心,作如來使,勸進行者,續佛慧命,功德無量。最後伏冀與本《大觀》或參與或閱讀的同仁,共植凈因,同登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

  歲次己醜正月吉日東林沙門釋大安和南謹識

  回向文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薩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