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道場禪觀修證廣文卷第十七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 宗密 述
○坐禪法八門
(一總標 二調和 三近方便 四辨魔 五治病 已上五門在此卷)。
初 總標
夫像季之中。人無定力。說法則如聾奏樂。閑居乃類象無鉤。不務調心。但矜狂慧。擬造佛境。將何所依。且夫行人。不能悟理。唯著事者。蓋心多沉掉。攀緣世藝。耽味欲樂故也。是以有慧無定。如搖動水。如風中燈。多與掉散相應。理如何悟。有定無慧。如暗夜欲行。有足而無目也。又無定無慧。是狂是愚。偏習一門。無明邪見。此二雙運成兩足尊。故天臺修行。多依止觀。況是菩薩所依賴故。今入圓覺理觀。須假禪那靜意息心。方相應故。如澄渟水方現萬像。入道之要。故勸勤修。然四威儀中。坐為最勝。遠離沉掉。聖所贊揚。故論雲。見畫跏趺坐。魔王尚驚怖。何況入道人。端身不傾動。
二 調和
雲何名為調和。所謂五法。一者調節飲食。二者調節睡眠。三者調身。四者調息。五者調心。所以者何。今借近譬以況斯法。如世陶師。欲造眾器。先須善巧調泥。令使不強不軟。然後可就繩輪。亦如彈琴。先應調弦。令寬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諸妙曲。行者修心。亦復如是。善調五事。心使和適。則三昧易生。若有所不調。多諸妨難。善根難發。
第一調食者。夫食之為法。本欲資身進道。若食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脈不通。令心閉塞。坐念不安。若食過少。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復次若食穢濁之物。令人心識惛迷。若食不宜身物。則動宿病。使四大違反。此為修定之初。深慎之也。故經雲。身安道隆。飲食知節量。常樂在閑處。心靜樂精進。是名諸佛教。
第二調睡眠者。夫眠是無明惑鄣所覆。不可縱之。若其眠寤寐過多。非但廢修聖法。亦復喪失功夫。能令心識暗晦。善根沉沒。當覺悟無常。調伏睡眠。令神情清白。念心明凈。如是乃可棲心聖境。三昧現前。故經雲。初夜後亦勿有廢。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第三調身。第四調息。第五調心。此應合調。不得別說。但有初中後方法不同。是則入住出相有異故。第一入禪調三事者。行人欲入三昧。調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進止。動靜運為。悉須詳審。若所作粗獷。則氣息隨粗。以氣粗故則心散難錄。兼復坐時煩憒。心不怡怡。是故雖有定外。亦須用心。逆作方便。
後入禪時。須善安身得所。初至繩床。即須前安坐處。每令安穩。久久無妨 次解衣。寬帶周正。不令坐時脫落。
次當正腳。若半跏坐。以左腳置右腳上。牽未近身。令左腳指與右[月*坒]齊。以右腳指與左[月*坒]齊。若欲令跏。即上右腳[跳-兆+必]。置左腳上 次當安手。以左掌置右手上。累手左腳上。掌近當心而安 次當正身。前當挺動其身。並諸支節。作七八反。如按摩法。勿令手足差異。竟即正身端直。令肩骨相對。勿曲勿聳 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 次口吐呵去胸中穢氣。其吐呵之法。開口噓氣。放氣而出。想身中百脈不通處。教悉隨氣而出盡。閉口鼻中納清氣。如是至三。若身息調和。但一即足 次當閉口。唇齒才相拄著。舌向上腭 次當閉眼。才令斷外光而已。當端身正坐。猶如碇石。無得身首四支差異。切不搖動。是為初入禪定時調身方法。舉要而言。不寬不急。是身調相。
第二初入禪調息法者。息有四種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相。後一為調。雲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常有聲也。雲何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雲何氣相。坐時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名氣相。息相者。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隱。情抱悅豫。此是相。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則定。復次坐時。有風氣等三相。是為不調。而用心者。後為患也。心亦難定。若欲調之。當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寬放身體。三者想氣遍毛孔中出入。通調無鄣。若結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調。則眾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時調息方法。舉要而言。不澀不滑。是息調相。
第三初入定調心者。有二義。一者調伏亂念不起。二當令沉浮寬急得所。何等為沉相。若坐時。心中惛惛無所記錄。頭好低垂。是為沉相。爾時當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緣中。令無分散意。此可沉治。何等是心浮相。若坐時。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緣。此是浮相。爾時宜安心向下。系緣臍中。制諸亂念。心則定住。心則安靜。舉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調相。問曰。心亦得有寬急相不。答曰亦有此事。定心急相者。由坐中撮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氣上脅臆急痛。當寬放其心。想氣皆流下。患即差矣。若心寬痛者。覺心志遊縵。身體透迤。或口涎出。或時暗晦。爾時應斂身急令住緣中。身體相稱。此為治心有澀滑之相。推之可知。是為初入定調心方法。本欲入定。本是從粗就細。令心安靜。此則入定初方便也。
第二住坐中調三事者。當一坐之時。隨時長短。攝念用心。是中應善識身息心三事調不調相。若坐時向者。雖調身意。而念身寬急。或偏曲低昂。身不端直。覺已隨正。每令安隱中。遍無寬無急。平直正住 復次一坐之中。身雖調和。而氣息或不調。不調相者。如上所說。或喘或復氣急。身中脹滿。當用前法。隨而治之。每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 復次一坐之時。身中息雖調。而心或沉或浮。寬急不俱。爾時若覺。當用前法調。令中遍此三事的無前後。隨不調者。而調適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心三事調適。無相乖越。若和融不二。此則毛孔皆通。消除宿患。如此修定。其道可免。
第三若坐禪時將竟。欲出定時。應先放心異緣。開口放氣。想從百脈隨意佈散。然復微微動身。次動[月*坒]。反手頭頸 次當動二足。悉令暖軟。然後以手遍摩諸毛孔 次摩手令暖。以[打-丁+翕]兩眼。然後開之。待身熱污消歇。方可隨意出入。若不爾者。坐或得往心出既升促。則定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頸痛百骨節強。猶如風勞。於後坐中。煩躁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須在意。此為出定調身息心方法。以從細出粗。是故名善入出住。如偈說。
進止有次第 粗細不相違 譬如善調馬 欲去而欲住
三 近方便
(前具總等三門。但是習禪之資。息妄之術。此上調和。猶屬身坐。未名禪法。雖雲調心。是約身說。故遠方便也。此之五法。皆是趣定之親思。故雲近方便也)。
雲何名方便行調行於五法。五法名者。一欲。二精進。三念。四巧慧。五一心。一欲者。遠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清凈智慧法門故。亦名為志。亦名為願。亦名為樂。是人志願好樂一切諸法門。故名為欲。如佛言。一切善法。欲為其本。二精進者。堅持戒行。棄舍五蓋。初夜後夜。專精不廢。譬如鉆火未熱。終不休息。是名精進。如佛告阿難言。諸佛一心勤精進故。得三菩提。何況餘善道法。三念者。念世間為欺誑可賤。禪定智慧為尊重可貴。若得禪定。即能具足發諸無漏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是為可貴。故名為念。四巧慧者。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何。世間之樂。樂少苦多。欺誑不實。是失是輕。禪定智慧之樂。無漏無為寂然閑靜。永離生死。長與苦別。是得是重。如是分別。故名巧慧。復次行者修止觀時。善用如下所明互翻修止觀。意安心得。因是必入法門。是故名巧慧。五一心者。念慧分明。明見世間可患可惡。善識禪定智慧功德可尊。爾時應當一心決定。修行止觀。心如金剛。天魔外道不能壞故。設使空無所獲。終不退異。設使因此命終。亦勝無量劫來造業命終。是名一心。復次喻如人行。先須知道通塞之相。然後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說巧慧一心。故雲非智不禪。不禪不智。義在此也。
四 辯魔事
魔羅秦言殺者。奪行人之財。殺智慧之命故。雲何名為魔事。如佛以功德智慧。度脫眾生。入涅槃為事。魔亦如是。常以破壞眾生善根。令流轉生死為事。若能安心道門。道高魔盛故。能須善識魔事。但魔有四種。一煩惱魔。二陰界入魔。三死魔。四鬼神魔。鬼神魔相。於此事應知。今當略說。起信論雲。若修上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雲雲乃至)。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外道鬼神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子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若說陀羅尼。若說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辨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數嗔數喜性無常準。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舍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饑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下所引起信一科。是餘新添)。
鬼神魔有三種。一精媚。二埠愓鬼。三者魔羅。精媚者。十二時獸變化。作種種形色。或少男少女。老宿之形。乃至可畏身相等非一。以惱惑行者。此諸精媚。欲惱行者。各當其時而來。善須引識。若多於寅時來者。必是虎兕等。若多於卯時來者。必是[少/兔]獐鹿等。若多於辰時來者。必是龍龜等。若多於巳時來者。必是蛇蟒等。若多於午時來者。必是馬驢駝等。若多於未時來者。必是羊等。若多於申時來者。必是猴玃等。若多於酉時來者。必是雞雞鳥等。若多於戍時來者。必是狗狼等。若多於亥時來者。必是豬豕等。若多於子時來者。必是鼠等。若多於醜時來者。必是牛等。行者若見恒用此時來。知是其獸精媚。說其名字呵責。即當謝滅。
二埠愓鬼者。亦作種種。惱亂行人。或如蟲緣人頭面攢刺漝漝。或擊攊人兩掖下。或乍抱持於人。或復言說音聲喧鬧。及作諸獸之形。異相非一。來惱行人者。應即覺知。一心閉眼。陰而罵之。作如是言。我今識汝。汝是此閻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蠟吉支邪見鬼。喜破戒。種種惱我。我今持戒。終不懼汝。若出傢人。應誦戒序。若在傢者誦三歸五戒等。鬼神便卻行匍匐而出。如是若作種種留難惱人相貌。及餘除之法。並如禪經中廣說也。
三魔羅惱亂者。是魔多化作三種五塵境界相。來破人善心。一作違情事。即是作可畏五塵。令人心恐懼也。二作順情事。即是作可愛五塵。令人心著也。三作非違非順事。即是作平品五塵。動亂行者。是故魔名殺者亦殺箭。射五情故。復次一一色中。作三種境界。惑亂行者。作順情色者。或作父母兄弟。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愛之境。令人心著色中。作違情境者。或作虎狼師子羅剎之形。種種可畏像。來怖行者。非違順者。但作平品之形。動亂人心。令失禪定。故名為魔。作種種好惡音聲。作種種香臭之氣。作種種好惡之味。作種種苦樂之境界。來觸人身。皆是魔事。其相眾多。不可具說。要舉言之。若作種種五塵。惱亂於人。令失善法。起諸煩惱。皆是魔事軍。以能破壞平等佛法。令人起貪欲憂愁嗔恚睡眠等鄣道法。如經中偈說。
欲是汝初事 憂愁為第二 饑渴第三軍 觸愛九第四 睡眠第五軍 怖畏為第六 疑悔第七軍 嗔恚為第八 利養虛種九 自高慢人十 如是等軍眾 厭沒出傢人 我以智慧力 破汝此諸軍 得成佛道已 度脫一切人
行者既能覺知魔事。魔羅即當除滅卻之。卻法有二。一者修止卻之。凡見一切外諸好惡魔境。悉知虛誑。不愛不怖。亦不取舍。分別心息自寂莫。彼自當滅。二者修觀卻之。若見如上所說種種魔境。用止不去。即當反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彼何所惱。如是觀時。尋當謝滅。若遲遲不去。但當正念勿生懼想。不惜不軀命。正心不動。知魔境界如即是佛界如。魔界佛界一如無二。則於魔界無所舍。於佛界無所取。即佛法自當現前。魔境消滅。復次若見魔境不謝。不須憂。若見謝亦勿喜。所以者何。未曾見人見魔化作虎來。能食其人。亦未曾見魔化作男女。能作夫妻。尚知皆是幻化。愚人自在驚怖。反起貪著。因是心亂失定。發境狂致患。皆是行人。無智致患。非魔所為。復次若諸魔境惱亂。或經年月不去者。但當端心正念堅固。不惜身命。莫懷怖懼。當誦大乘方等諸治魔咒。默念誦之。存念三寶。若出禪定。亦當誦咒自防。懺悔慚愧。及誦波羅提木叉。或邪不於正。久久身滅。魔事眾多。說不可盡。善須識之。是故初心行人。必須親近善知識。為有如此等難事故。是魔入人心神狂亂。或患或喜。因是成患致死。或持令得諸邪禪定智慧神通陀羅尼。說法教化。人皆信伏。後則大壞人出世善事。乃破正法。如是等諸異非一。不可說盡。今略示其要。為令行者於坐禪中。不妄受諸境界。取要言之。若欲遣邪歸正。當觀諸法實相。善修止觀。是則無邪不破。故釋論雲。除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魔事。如偈說。
若分別憶想 即是魔羅網 不動不分別 是則為法印
五 治病
行者安心修道。或本四大有病。今用心心自鼓激。發動本病。或時不能善調適身息心三事。內外有所違犯。故有疾發。夫坐禪之法。能善用心者。則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則動四百病。是故若自行化他。應當義識病源。善知坐中內心治病方法。若不知治病方法。不宜動病。非唯行道有鄣。則大命可慮。今明治法中。即有二意。一明病發相。二明治病方法。言病發相。雖復多途。略出不過二種。一四大增損病。二從五藏生病。
四大中病發者。若地大增者。則腫結沉重。身體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大增者。則疾癊脹滿。飲食不消。腹病下痢等。百一患生。若火大增者。則增寒性熱。支節皆痛。口爽大小便不通利等。百一患生。若風大增者。則身體虛懸。戰掉疼痛。悶脹急嘔吐。咳逆氣急。如是等百一患生。故經雲。一大不調。百一病惱。四大不調。四百四病一時俱動。四大病發。各有相貌。當於坐時及夢中察之。
次明五藏生病之相。從心生患者。多身體寒熱及口燥等。心主口故。從肺生患者。多身體脹滿。四支煩疼。心悶鼻寒等。肺主鼻故。從肝生患者。多患愁憂不樂。悲喜嗔恚。頭疼眼痛眼闇等。肝主眼故。從脾生患者。身體面上遊風遍身。瘠瘠癢悶疼痛。飲食失味等。脾主舌故。從腎生患者。患咽喉噎塞腹脹耳滿等。腎主耳故。五藏生患眾多。各有其相。當於坐時及夢中。察之可知。如是四大五藏痛患。因起非一。病相眾多。不可具說。行者若欲修止觀法門。脫有患生。應當善知因起。此二種病。通內外發動。若外陰陽寒冷風熱。飲食不慎。而病從二處發者。一當知因外發動。若由用心不調。觀行違僻。或因發時。不知取與。而致此病。二思慮患生。此因內發病。復次有三種得病因緣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損得病。如前說。二者鬼神所作故得病。三者業報故得病。如此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可差。若得經久。則病盛矣。身羸病結治之。則為難愈。
二略明治病方法。既深知病源起發。當作方法治之。治病之法。乃有多途。舉要言之。不出上觀二種方便。雲何用止治病相。有師言。俱安心上有病處。則能治之。所以者何。心是一期果報之主。譬如王有所至處。即群賊迸散。次有師言。臍下一寸。名憂陀那。此雲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終久即有所治。有師雲。常止心足下。莫問行住寢臥。即能治眾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調故。多諸病患。此由心識上緣故。令四大不調。若安心在足下。四大即自然調適。眾病除矣。有師雲。但知諸法虛無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多有所治。所以者何。由心憶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息心和悅。眾病即差。故凈名經雲。何謂病本。所謂攀緣。雲何息攀緣。謂心無所得。如是種種說用心治病之相非一。故知若修止法。能治眾病也。次明觀治病者。有師言。觀心想用六種氣治病者。即觀能治病。何等六種氣。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六[口*血]。此六種息。皆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轉側而作。若於坐中。寒時應吹。熱時應呼。若以治病。吹去寒。呼以去熱。嘻以去病。及以治風。呵以去煩又下氣。噓以治肝。呵以治肺。嘻以治脾。[口*血]以治腎。次有師言。若能善用觀想。運作十二種息。能治眾患。一調上息。二下息。三滿息。四焦息。五增長息。六滅壞息。七暖息。八冷息。九沖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補息。此十二息。皆從觀想心生。今略明十二息對治之想。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虛懸。滿息治枯瘠。焦息治睡滿。增長息治羸損。滅壞息治增寒。暖息治冷。冷息治熱。沖息治壅結不通。不通持息治戰動。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補息資補四大。善用此息。可以遍治眾患。用之失所。則更生眾患。推之可知。故有師雲。善用假想觀。能治眾病。如人患冷。總身中火氣而起。即能治冷。此如雜阿含治禪病秘七十二法中廣說。但今人根機既鈍。作此觀想。多不成就。故世不流傳。次有師言。但用止觀。檢心折身。四大病不可得。心中病不可得。眾病自差。如是等種種說。用觀治病。此有義理。當知止觀二法。若人得其意。則無病而不治也。若是鬼病。當用強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業病。必須加以修福懺悔。患即息滅。此二種治病之法。若行人善得一意。則自行兼他。況復具足通達。若都不知。則病生無能治理。非唯廢修止觀。亦恐性命有慮。豈可自行教人。是故欲修止觀之者。必須善解內心治病之法。內心治病方法眾多。豈可具傳於文。若欲習之。當更尋謗。上來所出。正是示其大意。依此用之。恐未可采案。
問曰。用心坐中。治病必有效否。
答曰。若具十法。無不有益。十法者。一信。二用。三勤。四恒住緣中。五別病因起。六方便。七久行。八知取舍。九善將護。十識遮鄣。何謂為信。謂信此法必能治病。何謂為用。謂隨時常用。何謂為勤。謂專精不息。取得行為度。何謂為恒住緣中。謂細心念念依法而不異緣。何謂別病。別病因起。已如上說。何謂為方便。謂吐納運心。緣想善巧成就。不失其宜。何謂為久行。謂若用之未即有益。不計日用。常習不變。何謂知取舍。益即勤用。損則舍之。轉心取治。何謂知將護。謂善識異緣犯觸。何謂識遮鄣。謂得益不向外說。未損不疑謗。若依此十法。所治必定有效。不慮也。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