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影(三)法教篇 一五、第七識的無明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菩提心影 作者: 慈航法師2022-09-02

  一五、第七識的無明

  第七識的本名叫做“末那”,翻成中國的意義就是“意”,意的解釋,就是“思量”。“思”是思慮,“量”是量度;為甚麼要叫它是思量呢?因為它是心識啊!那末,八個識都是心識,都應當叫做思量,為甚麼它——第七識獨得其名呢?這是要用“恒審”二字來簡別它。“恒”是恒常,“審”是審察,因為第六識雖然是有審察的思量,然而沒有恒常的思量;第八識雖有恒常的思量,而又缺瞭審察的思量;前五識雖有思量,恒審都沒有瞭。唯有第七識又是恒,又是審,所以要恒審思量,才獨得其名叫做“意”。在凡夫的有漏位中,第七識就恒審思量第八識的見分為我,到瞭聖人無漏位中,第七識不思量有我,而思量無我,不過“有我”和“無我”兩種觀點不同,而思量還是有的,第七識因為有恒審思量的原故,所以特別叫做“意”。

  然而第七識的“意”,和第六識的“意”,又有甚麼地方不同呢?第七識的意,是以自己得名,因為它自己本身就是意。至於第六識,它本身不叫做意,它是依第七識的意得名,所以叫做“意識”。意思就是“意根的識”,完全是依他人得名。所以在六離合釋中說:第七識的意識,是持業釋,依自得名,意即識——意就是識。第六識的意識,是依主釋,依他得名,意之識——意根的識。要知道怎樣叫做“持業釋”和“依主釋”?那是要先去研究那本《六離合釋》專門的書。

  一講到心王,一定有心所;第七識的心所,本來有十八個——遍行五個,別境一個,大隨煩惱八個,根本煩惱四個。本來根本煩惱是有六個,因為第七識非常愛第八識,愛和瞋是相反的,有愛一定無瞋,所以第七識沒有“瞋心所”。有愛一定是信仰它,有信一定無疑,所以第七識沒有“疑心所”。六個根本煩惱,除瞭瞋和疑兩個,所以留下來的隻有——貪、癡、慢、見——四個瞭。然而這貪癡慢見四種,有向外和向內的分別:向外的范圍寬,對於一切境界都起貪,而向內的范圍狹,它隻貪愛第八識一個人為我,所以每個字上加上一個“我”字,所以叫做“我貪,我癡,我慢,我見”。范圍雖然是狹,然而力量卻非常的大,外面的一切惡法,都是由內面這四個人指使。

  十八個心所,現在隻講四個,而重要的就是我癡。它們的次第是——癡見慢愛——因為有癡,所以才有妄見;因為有妄見,所以才有我慢;因為有慢,所以才有貪愛。我們也就可以知道:愛從慢來,慢從見來,見從癡來。假定癡滅瞭,當然就沒有妄見;妄見既然沒有,也就會沒有慢;慢既沒有瞭,當然就沒有貪愛:所以歸根結蒂,就要先研究這“我癡”。

  癡的別號,就是“無明”。然無明又有兩種:一是“相應無明”二是“不共無明”。怎樣叫做“相應無明”呢?就是說,這無明生起的時候,同貪心相應,明白一點說,有貪心一定有無明。或者同瞋心相應,心也一定有無明,這就叫“相應無明”。這相應無明唯有前六識有,而第七識是絕對沒有的。

  怎樣叫做“不共無明”呢?又分兩種,一是“獨行不共無明”二是“恒行不共無明”。怎樣叫做“獨行不共無明”呢?就是和貪瞋癡慢不共,它是孤獨生起的,和前五識是沒有關系的,因為前五識是沒有忿恨等十個小隨煩惱相應,它卻和十個小隨煩惱相應,然而又是獨來獨去的,所以唯有和第六意識有關系,前五識及第七識也是絕對沒有的。

  怎樣叫做“恒行不共無明”呢?唯有第七識才有,而前六識是絕對沒有的。因為“恒”是恒常,“行”是現行;就是說,無論是惡事或無記,甚至於善事,也難不瞭這個無明。怎樣知道呢?就舉個例來說明吧?例如拿錢去做好事,這總是對吧?然而總覺得自己很有錢,並且很慈悲,那種人很可憐!如果我不救濟他的話,老早也就死瞭,還留得到現在嗎?為什他看見我,也不和我客氣一下,也不謝我一聲?這許多我相、人相、眾生相、法相、非法相,不是無明是甚麼?不過一般人不能覺察到這也是無明,總以為發脾氣,起無明火才是無明,殊不知假慈悲,縱然做瞭一點善事,總逃不瞭這三界的牢獄——果報,不是無明用事是麼?這第七識恒行不共無明,才是“根本無明”,其餘的都是“枝末無明”,“根本無明”若不滅除,“我執”尚且破不瞭,想望成佛,連阿羅漢也不能成,所以想希望瞭生脫死的人,非先把這“恒行不共根本無明”破除不可。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