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們大傢請看第二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這是不墮惡趣願。
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不會再墮到三惡道中去,這一願,讓那種懷疑帶業往生的說法不攻自破。社會上有些學佛的人,對帶業往生持懷疑,認為凈土三經裡面,都沒有明確的說明可以帶業往生;也有人承認可以帶業往生,但是隻帶善業,不能帶惡業;也有的人常說連人都沒做好,怎麼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去呢?那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生到極樂世界的人個個都沒有惡業瞭,那阿彌陀佛還要加這一願幹什麼呢?甚至有的人講,這個極樂世界是凈土,你帶著業障,凈土的菩薩不會收留你的,這是真的不解勝義。極樂世界是圓頓法門,不能用通途的教理來去詮釋的,佛菩薩都是平等心,都是慈悲心,他們看到的是一切眾生與佛平等的佛性,他們就是幫助一切的眾生來恢復這個佛性。阿彌陀佛發此四十八大願,就是幫助我們一切的眾生,回歸到我們清凈的本性裡面去的,讓我們恢復我們的本性。當我們信願持名的時候,阿彌陀佛加持我們,我們本具的佛性自然放光顯現,我們的信願持名,就和阿彌陀佛的大願相感應,我們的心性也顯露無疑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個不墮惡趣願,就是為帶惡業往生的眾生所發的。
這一願看似簡單,義理非常深,其中包含瞭三層的含義。第一層含義是,三惡道以及造瞭惡業的人,都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去。我們在第一願中,介紹瞭三惡道的眾生,都是因為貪嗔癡的煩惱,造作殺盜淫妄的惡業,而感得三惡道的果報,受無量苦,可以說,三惡道眾生善根非常的微弱,業障深重,但是由於彌陀的願力來攝受,都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到瞭極樂世界雖然品位很低,生到凡聖同居土,但是皆是阿鞞跋致,圓證三不退,都可以成佛。這就是阿彌陀佛慈悲至極的無上聖願所成就的,所以無論是三惡道的眾生,還是造作惡業,本來應該墮三惡趣的眾生,因為有阿彌陀佛的這一願的加持,帶業往生之後,就不再經歷三途瞭,這表明阿彌陀佛的悲心是無盡的。像我們平時做一些放生,或者超度法會,都是為這些眾生開示念佛法門,幫助他們發起求生凈土的願來,願這些眾生都能夠生到極樂世界,永遠不再經歷三途,不再受苦。這也是因為有阿彌陀佛的不墮惡趣願,才讓這些受苦的眾生,得到脫離六道輪回,圓成佛道的殊勝利益。
這一願的第二層含義是,這些往生的眾生都能夠成佛,證得究竟菩提。這個大願可以看出彌陀的本心,心心念念都是願一切眾生成就佛果。因為眾生本來是佛,隻因妄想分別,而冤枉的六道輪回,正因為有阿彌陀佛的這一願,凈土法門的易行道的特色才表現瞭出來,如果把惡業消盡才能往生,那不又成瞭難行道瞭嘛。雖然眾生有極重的罪業,甚至是五逆十惡的罪業,隻要不謗正法,臨終能夠信願具足,十念乃至一念都可以往生。往生之後,必定成佛,不再墮入三惡趣,可以說這一願極為殊勝。善導大師說:“乃至成佛,不歷生死”。你隻要往生到西方凈土,你就是有再大的罪業,要入三道的,要入地獄的罪業,你都不會墮落,一直到成佛不歷生死,所以往生是橫出六趣,橫超三界。
第三層含義是,如果極樂世界的人,在因地時,發願到瞭極樂世界後,馬上回去度眾生,所以他們要暫時的離開極樂世界,示現壽終,阿彌陀佛就發願,隻要來過極樂世界的人,無論他再到他方任何的世界,都不會再墮三惡道。《無量壽經》中說:“又彼菩薩,乃至成佛,不受惡趣,神通自在,常識宿命,除生他方,五濁惡世,示現同彼,如我國也”。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極樂世界的人一直到成佛,都不受惡趣,神通自在,常識宿命。他雖然到五濁惡世,隻是在相上示現跟那個世界的人一樣,就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示現寒山、拾得,阿彌陀佛示現豐幹禪師,他們的神通自在,常識宿命,這個是不會失去的。他們在世間隻是身受心不受,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他們隻是在演戲,在做樣子來度化眾生,而且他們都是蓮花化生,清虛妙體,能夠隨心自在,如意變化,不會有胎獄之苦,更不會有隔陰隔胎之迷,也不會忘瞭自己是極樂世界再來的人。正因為有阿彌陀佛不墮惡趣願的保證,我們可以放心大膽的發願,將來往生之後,再回入娑婆度眾生,等度化眾生的因緣盡瞭,再回到極樂世界去修行。就像我們說的,今生是我們在紅塵中的最後一生,再來時,我必腳踏蓮花乘願而來,來時凡夫,回時必已超凡入聖。
好,今天時間到,謝謝大傢。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