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法是處在五欲六塵之中而不染,與眾生同事(四攝法之一)而隨時隨地提高警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厭三界六道。
△大智慧人得無分別智,瞭達世間的真相,如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心,世界上萬事萬法不外色與心,即物質與精神,物質是空的,精神更是空的。
△怎樣成就真見,必須將有見無見均去掉,有見是凡夫,無見是二乘,有所取都是錯的,不著不取是解脫,事事清清楚楚,事事不分別,阿賴耶識就不落印象,無印象就沒有三世果報,我們學菩薩學不到傢、學少分亦好,看不破、看淡一點也好。
△現在人心散亂不易成就,應以性之所近,研究一部經典,幸勿貪多,研經的標準最低限度要講十遍,講一遍比看十遍還有用,利根者一經通,一切經通。
△離所知障離煩惱障,才能自利利他得到真正的解脫,凡夫二障絲毫未離,自己度不瞭,焉能度人,自度尚比較容易,言及度他對剛強難化眾生要有極端忍耐心,絕無休息,不疲不厭,所以大乘經典對小乘人不契機,若無菩薩種性,決不能接受大乘教義與聽大乘佛法。
△出世間法亦不能執著,佛無定法,醫生治病沒有一定的藥方,看病下藥,佛是醫治眾生病的,病好瞭即不必再吃藥瞭。凡夫著有,二乘著空,凡夫著生死,二乘著涅槃,均非究竟。
△不論修何種法門,戒定慧是基礙,不能得定,縱得慧亦是狂慧,定中無慧亦是邪定。
△修行即有境界,托境起修,才有下手處。金剛經說不住六塵,而彌陀經全說極樂世界之六塵,看似相反,其實不然。凡夫起心動念不離六塵,念佛法門在改變眾生之心,脫離五濁惡世之六塵即不著有,觀想極樂世界之六塵即不著空,佛法治心重在轉變心理狀態,使眾生轉向佛境之六塵,即可脫離世間之六塵,二邊不著之下手方法在此。
△學佛的因緣若未成熟,先勸他研究經典,俟其道理瞭解,自然能發心,實際上未必能得到受用,歸依才能得到受用,歸依是起碼的修行。歸是回頭義,未歸依前心向外面,六根趣向於六塵,六塵屬邪外,要反邪歸正。依是依靠,一切法中佛法是正,歸正之後身口意一切造作念頭都要依靠佛的教訓。今日作一件事想想佛會許可否?此系修行的起點,是永離生死超凡入聖的菩提大道。
△六道中以地獄眾生最苦,地藏菩薩尚在地獄中度脫眾生,何況其餘道,欲想成佛必先度眾生,要瞭解眾生的心理與行為,同時亦應先修自己的心與行,如舍棄自己的心行不修而專在經教研究,無有是處。
△經雲:‘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讀此文後即知聞佛名號甚為希有難得,地獄是最苦的,情願在地獄受苦,為瞭聞佛名號,如不聞佛名,即受無量樂也不接受,可見佛的名號比無量樂還要寶貴,因為聞佛名號可以瞭生死出輪回。
△經中常有受持二字,受是領納,是能領會經義而得受用者,比解更進一層,持是拳拳服膺一刻不放松之意,比受字又進一層。
△度眾生隻要使其聞一聲佛號即已令其種下一個種子,將來因緣成熟會進入佛門。
△一合相是一個假相,身體為四大五蘊集合而成的一個一合相,不是真相,眾緣和合而無自性,離諸和合相是名無上覺。
△圓者、圓滿周備,無欠無餘。覺者、虛明靈照,絕思絕慮,無有分別。圓覺著、即吾人現前一念之心性,此心為眾生所本具,但以妄想煩惱蓋覆,迷而不覺,故曰眾生,眾生若能一心清凈,一塵不染,覺照本性,則與佛無異,蓋佛者覺也,一念覺一念是佛,念念覺念念是佛。
△念就是妄想,時刻不停,眾生從無始以來就是如此,隻能將他轉換過來歸到凈念上,久久自然歸於無念,用功必須修至無念才能證性,方為究竟。
△止是禪定,觀是般若,修止必須同時修觀。若是一心專修禪定,修久瞭,不會馬上得到智慧,行者心理漸漸的消沉下去,容易打瞌睡,起瞭懈怠心,什麼都不肯作,消極而不行善法,如此則失自利。其次修止修得好亦限於獨善其身的地步,因而遠離大悲,不度眾生,亦失利他。故馬鳴菩薩說:‘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沉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佛的心不動,佛在九法界中隨類化身,變化一切眾生而心得自在。以世間法說,作大事的人肚量大、有涵養,若是性情暴燥,遇到一點小的不如意事即發脾氣,是福薄之相,亦是短命之相,遇到這種人應當原諒他。
△佛所說各種法門均為成佛之道,法法平等無有高下,看那一種對我們的根機,合乎根性者良,同時參學幾種法門是可以的,但修行必須一門深入,不能改變,不能動搖。如同時修兩個法門,等於腳踏兩隻船,危險殊甚,無法到達彼岸。
△念根者念玆在玆,念念現前之謂。修凈土人對凈土三經所述境界念念不忘,心對於凈土非常熟悉,放下萬緣,六字洪名念玆在玆,才能得到一心不亂。
△佛法的綱領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前兩句是世間法,後兩句是出世間法,心裡沒有壞的念既隻能說是善,心中沒有念頭,意才凈。凈是一切無著,心中不動念頭就生智慧。佛開示我們不要著言語文字相,聽而無聽,無聽而聽,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佛說法四十九年,佛經傳入中國的尚不及梵文佛典之一半,卷帙浩繁,佛自己說沒有說瞭一個字,經雲:‘意凈光明者,所行無染著。’即此意也。
△要想度一切眾生,還會對眾生生嗔恚心嗎?學佛不是僅僅在講堂上聽講經說法,在佛堂裡念佛禮拜而已,學佛是入世的,要在三界六道度眾生,在五欲六塵之中,隨緣不變,一塵不染,這種地方才是我們修學的道場。
△經雲:‘不動離二邊’。不動是正念,正念即無念,是大菩薩的境界,凡夫應當把標準降低。把念頭安住在佛法上總比安住在世法上強的多。空有二邊均非中道,凡夫著有,出不瞭三界六道,小乘著涅槃偏於空,過猶不及,念一聲阿彌陀佛,既不著三界六道,亦不著涅槃,是大乘的境界。
△九法界眾生謂之眾生,世間或稱有情世間,世間有為之法其含義有四:
(1)生——無而忽有。—如父母之生育子女,本來無有,忽而生育。
(2)住——有而暫住。—人生下來活在世上數十年,是暫時的住在世間。
(3)異——前後變易。—由初生到衰老,歷數十年,隨時變易,無有停頓。
(4)滅——有後歸無。—最後歸於死亡消滅。
所以起信論上說:‘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
△每人都有一個過去,東奔西走,過瞭數十年,回想一下,恍然如夢,現在的事事物物似乎是真有的,但這些事事物物終久會變壞也是無常的,而且剎那發生變化,迅如電光,一閃即滅,未來的境界,想象是錦繡前程,似乎能得到實際的東西,然而猶如煙雲,捉摸不定,所以起信論上說:‘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始,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浮雲,忽爾而起。’
△凡是血肉之身均不幹凈,小乘佛教有九不凈觀之說,即以選世界小姐而言,各國佳麗均系代表人物,真有沉魚落雁之容,然而除去一張表皮外,身內隻有血肉筋骨,污穢充滿,死後不到三天即惡臭充鼻,所以起信論說:‘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凈,種種穢污,無一可樂。’
△正念是無念,有念就不正,念佛念到無念而念是實相念佛,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之‘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此凈念即正念,才是入於如來的大涅槃道。
△經雲:‘一切眾生有生滅’,生滅有二義:(1)剎那生滅:隨時都在變化,現在講經一小時半,聽經前的我與聽經後的我就不一樣。(2)一期生滅:如人之一生,由生出經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至衰老而死。
△佛在經中常常說,貪愛是根本煩惱,形容愛欲如人落海,不易逃出,有五種障礙:(1)水深:形容貪愛無厭,沒有止境。(2)波浪大:形容流轉生死,六道輪回。(3)一片漆黑:形容無明煩惱。遮障光明。(4)有大魚吃人:形容陷入網罟,無法掙脫。(5)心中著急:形容患得患失,憂悲苦惱。
△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為什麼要貪著五欲?就是放逸,放逸是隨便、馬虎、無所謂、不認真、不在乎。不放逸必然精進,守身如執玉,全部精神貫註。不明五欲之真相而貪著,將受無窮的痛苦。故必須奉行佛教常常攝心,即能自凈其意。故經雲:‘世間放逸著五欲,不實分別受眾苦,奉行佛教常攝心,誓度於斯是其行。’
△佛對凡夫宣揚佛法,便能嘗到一點法味而已,因凡夫煩惱太重,業障太深,尤其一生的壽命太短,縱然能活到一百歲,也斷不瞭多生習氣,何況塵沙惑。佛到娑婆世界不過是來招生的,極樂世界才是正式的學校。華嚴經到最後普賢十大願王還是導歸極樂,所以學佛不能不重視修凈土法門。
△把佈施放在六度的第一位頗有深義,想入佛的境界、想瞭生死、必須行佈施。六度圓滿就成佛,沒有一點貪心、佈施度就圓滿瞭。經雲:‘歇即菩提。’難在歇字,內心裡沒有一點妄念,於世無求,與人無爭,人傢要占便宜,我們就認吃虧,隻要有人同我爭,我就趕快讓,在世界上無所求,活一天就為佛作一天工作,對外不攀緣,對於生死都沒有留戀,能作到這樣,身心就得到大自在。
△信根發生力量,深信諦理,轉更增長。(1)疑惑不能動搖,例如現在禪與密都很流行,我們可以不要三心二意,還是老實念佛。(2)信心堅固,一切邪魔外道不能擾亂,一切障礙病苦均能遠離,換言之,如受魔外之侵害,還是信心不夠堅強。(3)信心能破煩惱,一切見思無明塵沙均能破之,內不為煩惱所動,外不為魔外所侵,以這種精神修凈土法門必能往生。
△言信根者,五根中以信為主,佛所說世出世法、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因果報應、六道輪回、種種法門,我們要深信不疑。例如因果報應一項,如不相信,不但往生無望,且將墮於三惡道。
△禪定不是很容易修的,必須要有很高的智慧,有人在初學佛時對禪宗很有興趣,老修行人開示說,你若有惠能的智慧才可以學禪,必須一聞千悟才有資格。世間禪可以修到非想非非想天,八萬大劫之後還要墮落下來,爬的高,摔的重,一下子到瞭阿鼻地獄,何以故,他自己以為證入涅槃入佛境界,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犯大妄語,其罪還小,而以他的錯誤知見教化眾生,誤人子弟引人入於不究竟的地位,出不瞭三界,其罪甚大。
△修凈土法門欲求一心不亂必須修定,行住坐臥均在定中是楞嚴大定,沒有出定入定,比一般禪定又高一層。
△精進與苦行不同,世間外道重視修苦行者甚多,佛弟子見瞭也很羨慕,出傢人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外道比此更苦,僅修苦行並非究竟之道,成不瞭正果,用第六意識修,頂多修到羅漢也很不容易,大多數都修到魔王外道,故必須要正精進,不修無益的苦行。
△邪命有五種:(1)無道作有道,(2)誇耀自己的功德,貪求名聞利養,(3)迎合信徒心理,違背經教,占卜吉兇,(4)高聲顯威,希求人之恭敬,(5)述說某某供養若幹,希求他人仿效。此五種均謂之邪命,果能斷盡希求名聞利養之心,則此五種均不存在。蓮池大師與同修拜山,參訪某一大德,叩請開示。大德曰:你弘法利生不要為瞭名聞利養,大眾聽瞭下山回去之後,都在暗笑說這一兩句普通開示誰不會講,何勞我們千裡拜山,咸表失望,而蓮池聞後,至誠接受,終身信守不渝,後來成為一代祖師。
△我們為什麼要生到這個世界來,佛說我們來是受果報的,因為多生來所造的業必須要受果報,因業而來,不得不來。還有一種人到這個世界中是為瞭教化眾生而來,所以這個世界如同一個大監獄,裡面隻有兩種人,一種是犯人,一種是管獄的教導師。
△因緣所生法是因緣和合而成,如房子是鋼筋、水泥、磚頭、瓦塊堆砌而成,除去這些材科那有一所房子,一切法均如此,我們身體是四大五陰和合而有,除去四大五陰沒有一個我存在,諸法從緣生均無自性,當體即空。
△發大心是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華嚴經光明覺品就是教人發大心,不發菩提心不但道業不能成就,聽經也不易瞭解,若發菩提心當下就是菩薩,菩薩心與經中意旨相合,自然大經大論都容易懂瞭,學地藏菩薩就是地藏菩薩,學普賢菩薩就是普賢菩薩。
△地藏經是佛門的孝經,佛說在傢能孝養父母比供養三賢十聖的功德還要大,佛在涅槃之前上忉利天為母說法,是盡孝道且示不忘本之意,所以學佛的人沒有不孝順父母的,真能行孝的人,佛菩薩以及梵天帝釋天龍八部均降臨到他傢裡呵護保佑,若拜佛而不孝父母,佛菩薩必定遠離,拜佛也得不到絲毫利益。
△內息妄念,外息攀緣,一切放下,凈心念佛,三五天內即可往生。佛出現於世,即為此一大事因緣而來。尤其在末法時期,五濁惡世,必須作此功夫。此一功夫有成就,願走就走,要多住上幾年亦可,不是留戀這個世界,而是要多勸幾個人往生。所以念佛求生凈土,必須認真,不可放逸。
△佛法與世間法不同。佛法要有定功才能深入瞭解,讀佛經要心靜下來,一心一意的看下去,與佛心心相印不要起分別,看古德著述應一看就懂,如不懂,研究還是不懂,在此種情況之下,須求佛菩薩加被。第一、要發菩提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訪知識,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我已經發菩提心。第二、至誠懇切,誠心誠意,一念不生,有瞭感應,自然通達。心中要一點雜念妄想都沒有,以至誠之心恭敬禮拜華嚴三聖,兩三百拜之後必有感應道交。
△四念處通大小乘,通一切法門,是學佛的基礎。佛將欲涅槃時,阿難問佛:‘佛圓寂後依誰而住’佛答:‘依四念處住。’所以,若不依四念處所修行的一切法門,均不是佛法。
△觀身不凈。不凈有五種:(1)種子不凈,父精母血作為自已根身的種子。(2)住處不凈,住母胎時多有不凈。(3)自體不凈,身體為四大假合所成。(4)外相不凈,九孔流溢。(5)究竟不凈,死後數小時即變壞。知自身種種不凈,實無可留戀,即不會執著。或謂有此身可作修行的工具,所謂借假修真,請不要誤會,此假字非指身體而言,系指佛法而言,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其實身體用不著擔心,有一定之業報,隻有多作善事在修持上用功夫,才能保持身心康泰。
△觀受是苦,受是領納、領受之意。一切受、歸納之有五:身的(1)苦(2)樂,心的(3)憂(4)喜,以及身心無苦樂之(5)舍受。苦憂屬苦苦,喜樂屬壞苦,舍是暫時的屬行苦。三界均苦,若欲離苦得樂,除轉識成智外,別無辦法,如辦不到,隻有念佛求往生。
△觀心無常,第六意識心念念不停,不用功時不覺得,初念佛的人愈覺妄念多,住,一念不生是真心,動即是妄心,首先要把他(心)栓住,若栓不住不能瞭生死,不能出三界,更不能往生凈土。
△觀法無我,法指一切萬法,我是四大五陰的假合,四大五陰就是法,一切法空無自性,要常常作如是觀才能一心一意的念阿彌陀佛。
△眾生有四種顛倒,認為身體是幹凈的,享受是快樂的,心是常住的,我是實有的,既有此顛倒思想,所以處處放不下,對治之法即用四念處幫助將身心放下。
△‘靜裡乾坤大’,寂寞的境界比熱鬧的場合要快樂的多。動就有范圍有大小。若是在定中,即與十方諸佛感應道交。人命呼吸間,必須愛惜光陰,努力精進,內無妄念,外不攀緣,絕不想明年如何如何,計劃一個好的遠景。福報是前生修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果能以妄想能得到什麼,那也就不叫妄想瞭。
△四正勤:善有兩條,惡有兩條:(1)已生善法令其增長,(2)未生善法令其速生,(3)已生惡法令其斷滅,(4)未生惡法令其勿生。
△在五濁惡世中種種障礙太多,確實不易修行,但自己若有主宰,有清凈信心,有大決心,求佛菩薩加被,就有成就之可能,一切魔王外道,威脅利誘均無所施其技。
△修行不管修什麼法門,不外止觀二字。一切放下謂之止,僅僅修止將來隻能生無想天,天福享盡,還要墮落。想自己所想的念頭謂之觀,心要很細。宋朝以後眾生根機淺薄,祖師們才教行者參話頭,參話頭若不能大徹大悟,不能瞭生死,而念佛可以帶業往生,此凈優於禪之處。
△小乘人也度眾生,但是要度有緣的,與他有特殊關系的,或者求他他才度,他的心量窄,菩薩不同,菩薩有大願要度一切眾生,所以四宏誓願中有一項是眾生無邊誓願度。
△我們每天至少有十一,二小時都在動腦筋,貪著世事,這就是業,過去生生世世都在造業,要勤勞不息的進修,不取不著,即可遠離多生多劫的業障。
△所謂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是指外道的修行方法亦可以得到三昧,但是這種三昧謂之外道三昧,非真三昧。見屬於心想,心理上的見解,是個名詞。愛,對世間的事物有貪愛之心不能離開。慢,是恃我高舉。宋仁宗時有大覺禪師,頗有道行,皇帝一日派內侍持最名貴的龍腦缽一具賜予禪師,師當著內侍即把龍腦缽燒掉,並對內侍說:請你回去報告皇帝,我們出傢人重在修道,不貪愛世間事物。這樣修道才可得真三昧。
△八識田中有十法界的種子,但種子大小不一樣,種子多寡也不一樣,習慣念佛的、喜歡念佛的是念佛的種子力量大。我們今生既有機緣親近大乘佛法,即應把握時機,不使空過,要認為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傢鄉,現在在娑婆世界不過是客居而已。心理轉變,環境也就跟著轉變,我們如果真有這樣心願,雖然處在五濁惡世,也就感覺非常自在。
△凡夫的五陰是業報,人身就是為酬業而來,前生造的業,這一生要受果報,既知是受報,對現前環境應泰然處之,逆來順受,要心甘情願的承受,但是不能再造新業,所以佛給我們開示念佛法門,念佛與六道均不相應,僅與極樂世界相應。
△內不受六根的控制,外不為六塵境界所轉,才能得到自在。
△寂是放下萬緣,照是對萬緣清清楚楚,金剛經上教我們一個很淺顯的修行方法,即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果能常常依照此法觀察,對於一切法即不執著,世界上沒有一樁事情值得我們留戀的。
△經雲:‘發起大悲心,救護諸眾生,永出人天眾,如是業應作。’大悲心是大菩提的根本因行,眾生有苦難,去救度他,不過救其一時之急,是善心與善行而非菩提心,度其出六道輪回,瞭生死,才算是發大悲心。
△學佛不能自暴自棄,我們發菩提心,時時刻刻存心在度化眾生,我們當下就是菩薩,護法龍天都在四周保護,菩提心增長瞭,煩惱自然就會減少,煩惱減少,自然得到清涼自在。我們可以試驗一下,隻要有七天功夫,必會得到清涼自在,時間再長當然更好。
△如來可以隨類現身,到那一道即與那一道的眾生一樣,這是如來境界,凡夫無法測知,但佛無妄語,我們要相信,要誠懇的相信才能得到信的成就。再如善才童子五十三參,有比丘、有女人、有國王,種類繁多,均是法身大士所變現,這種境界也是凡夫測不透的,在華嚴經上所說的種種神以及天龍八部說的最多也最清楚,這都是如來境界。我們的境界是穿衣吃飯拉屎撒尿與如來境界截然不同,認為經上所說也許是神話,那就錯瞭,我們若不相信,學佛就有障礙。
△發菩提心之後,其心柔和,舍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憍慢二字真害人不淺,自己覺得瞭不起,我的學問比你們高,我的地位也比你們高,我的智慧更比你們高,你們要恭維我、要服侍我、要捧著我,人人見瞭又厭又嫌又怕,最好遠遠的離開這位先生。舍於憍慢是說先變化氣質,先離我相,能不憍慢才不為人所惱。
△吾人多生多劫以來所造眾罪無量無邊,即如現在為人處世不走正道,為人鉤心鬥角,人我是非,都是罪過。又如為官有權有勢時,為瞭私人利益而損害國傢與民眾,亦是罪過。平日大魚大肉殺害眾生,更是罪過。現在學佛知道已往所作均是過錯,深自憂悔,憂悔亦不能消滅罪愆,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隻有等著受報,必須發菩提心,發四宏誓願,不論將來上天堂下地獄墮惡鬼,均不在乎,隻要抱定發菩提心永不退轉,還有挽回的餘地,還有出苦的日子。
△外緣指四面的環境,一切音聲如車聲、飛機聲等皆足以破壞我們的定功,所以小乘人要住在山林水邊容易修道。古語雲:大隱在市,小隱在山。十字街頭都可以打坐參禪,這是深一層有功夫的人說的,馬鳴菩薩說: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能即能力或謂本能,經中常說萬德萬能,佛有、我們也有,有能力才能擔當一切事業。例如弘法,不要認為是難事,不要害怕,隻要發菩提心,目的在利益眾生,與十方諸佛之心相同,必能感應道交,蒙佛加被,不可思議。古來大德法師講經,往往於登講座說法之時,不知那裡來得力量,盡情發揮,有如泉湧,事後聽者呈獻筆記,法師自己都覺得說瞭這麼許多論議,實在不可思議。
△修觀時要:(1)觀無常苦,(2)觀三世如幻,(3)觀身不凈,(4)觀眾生苦。有瞭這種種基本觀念,然後再觀我們由無始以來無明作祟,令心生滅,過去塵沙劫已受瞭身心大苦,眼前仍有無量諸苦,尤以目前大環境種種逼迫,離此一步,即死無葬身之地,應即時發心修行,瞭生脫死,不可懈怠,故起信論上說:‘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舍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
△華嚴經所說的是一真法界,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屬有為法、有生有滅,我們所瞭解的佛法隻是皮毛,沒有甚深的功夫不能瞭解佛法的真實義,隻能隨份研究,隨份演說,最要緊的還是念佛,除此之外沒有辦法入佛境界,如念佛念好瞭,把身心世界都放下瞭,到瞭極樂世界,所讀的不是八十華嚴,而是大本華嚴。
△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是登地菩薩的前方便,十信是對大乘佛法深信不疑,十住是求解,修般若慧,大智慧開瞭再修行,十行是修定,佛法與其他宗教不同地方在此,念佛一心不亂就是大定,有定自己才能作得瞭主。十回向是修大慈大悲把所有功德都回向眾生,真正登地才算是有瞭傢有瞭業。
△解脫,解是解開義,解開系縛。脫是超脫義。起惑造業即受系縛,受三界之苦,不得自在,解除我們惑業之系縛脫三界之生死苦果。華嚴經論解脫有五種含義:(1)生死不能縛,眾生六道輪回,或講五蘊生滅,菩薩則不為生死所轉,來去自在。凡夫受善惡業所支配而受報,菩薩是乘願力再來,故生死不能縛。(2)境相不能縛,菩薩雖亦稱有情,對五欲六塵覺而不迷,遠離凡情,在一切境相當中無染著無貪愛。(3)現惑不能縛,凡夫的見解是分別,依佛法說是虛妄不實,菩薩既對一切境界不染,故不會起心動念,祖師大德對萬事萬法照得清清楚楚而不落印象。(4)有不能縛,指一切有為法而言,有為法是所見的一切現象,一切相當體即空均為虛妄不實的。(5)惑不能縛,塵沙見思是煩惱惑,菩薩對真與妄無著無不著,一切妄相即真如本性,故煩惱亦不能束縛。
△有漏,煩惱之代名詞,漏泄之義。貪嗔等煩惱,日夜由眼耳等六根漏泄流註而不止,謂之漏。又漏為漏落之義,煩惱能令人漏落於三惡道故謂之漏。有煩惱之法雲有漏,離煩惱之法雲無漏。
△菩薩與凡夫在事相上無區別,其唯一的區別即凡夫染著,菩薩不染著。
△菩薩大願無量無邊,華嚴經凈行品所舉一百四十一大願不過舉例而已,一百表十信圓融,四十一表菩薩位,果真能行此一百四十一大願,則普賢行願可以圓滿。
△如能照凈行品修行即是初發心的普賢菩薩,學佛同修決不可自暴自棄,應當直下承當,學佛幾十年一無所成還是煩惱重重,其原因是沒有把凡夫心轉變過來,這樣學佛毫無利益可言。
△你要念念祝願一切眾生健康快樂,你自己一定健康快樂,你要祝願他人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佛菩薩的大法與事業一定要傳給你。
△在修道過程中必須具備種種因緣,方能有所成就,而障礙亦所難免,要祝願一切眾生均不遇障礙,如有他人給你障礙,你千萬不可存報復之心,應視其如佛菩薩來試驗你的堅忍心與長遠心。
△傢是貪愛系縛的根本,一般人都免不瞭,無傢孤苦零丁是苦,有傢上有父母下有妻子,仰事俯畜,苦上加苦,就修行之成就來說,出傢在傢沒有區別。菩薩知傢是空的,傢庭的集合也是因緣的湊合,故不會受傢庭的系縛,不明此理,傢庭隻有情愛與煩惱,明此理,要教導一傢人深信佛法,凈化傢庭。
△晏居之時,菩薩與凡夫不同,一則貪染,一則離欲,佛將五欲比作毒箭,對財色名食睡有貪愛之心,即不能行菩薩道。初發心的菩薩明其理謂之解悟,在日常生活當中向此方向走,等到瞭行與證的悟境時,即不在六道輪回,脫出生死。
△佛法的法樂與世間歌舞伎樂之樂大不相同,伎樂之樂是外來的,在生活苦悶當中調劑身心而已,佛法之樂是最高級的享受,入瞭佛的境界是真快樂,所謂法喜充滿,確實不凡,可以增長信心,增長道業。
△修與學,在傢出傢都是一樣,且各有方便,但目前出傢不如在傢,出傢道場與昔日大陸情況不同,欲求修學道場實不容易,大陸叢林分內外兩院,內院是出傢人的修行場所,外院可供居士在寺修行,二六時中不離正念。現在在傢居士應學普賢菩薩行,一切時一切處均是道場,念念提高警覺,凈念相繼,方有成就。
△五蓋:(1)貪欲蓋施戒,有瞭貪欲,行佈施持戒均得不到清凈。(2)嗔恚蓋慈忍,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一有嗔恚即無慈悲。(3)睡眠蓋精進,貪睡即昏沉不能精進。(4)掉悔蓋禪定,掉是掉舉,心靜不下來,悔是後悔,好事悔未作,壞事悔已作,修行人均不宜有,已經作瞭,不必想他。(5)疑惑蓋智慧,對於人生宇宙真理猶疑,未能生信,障礙智慧。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