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均有偏執之病,所以必須用遣蕩功夫而後能圓融,否則偏執之凡情絲毫未去,便不能接受圓融經論,不能領會即得不到受用,最多亦不過口頭上談談教相上的名詞而已。唐宋之後禪宗以外的修行人,其道德見地修持甚深的諸大德,均是經過禪門的煆煉而能夠有甚深之成就,因為禪門用功是宗般若空之又空,極力遣蕩學人之偏執,不可不明般若三空(我空、法空、空空)之義趣,遣蕩時應深觀圓觀經中之義諦,不然便不知什麼是執,什麼是偏,什麼應遣,所以禪宗雖然不談教義,而必須有好的師承,今既未逢嚴明師友,隻有自己觀照,精密體會經中之性相圓融、二邊不取、諸法一如、無聖無凡、本來無生等等,在自己起心動念之中,細細體會,是否合於經中意旨,稍有未合,便應遣去。研究經教,當然很好,但應以般若為主,因為華嚴法華大經中,均是說明圓融之理論,以明性體,故其辭句義味皆屬圓融,雖亦說遣蕩之法,亦含蓄在圓融意義之中,所以已經有遣蕩功夫,執見己薄的學者方能瞭解其實義,否則隻知道大經義理圓融,而不知是說遣蕩,若執情未化,其所理解者隻不過表面文章,未見真正圓融。般若是用遣蕩偏執之語以明性體,其辭句意味皆屬遣蕩,雖說圓融之理,亦寓於遣蕩之中,所以怕談般若者在此,所以不將般若列入圓教者亦在此。其實這隻是看到文字的一面,此乃般若與他種圓經立言之不同,及學之者利鈍所關之微細處,這是江味農居士之經驗談,非有甚深契入之理解說不出來,願讀者細細體會之。
△佛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有感,佛即有應,諸佛出世凈業所成,佛不論在那一道出現,均系他的自受用,佛菩薩到瞭地獄,他的境界也是清涼自在的,因為他的心清凈。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個人的境界不一樣,心清凈的程度不同。心量廣大的,蓮花就大瞭,個人修證不同,他人無法代替,如能代替,十方諸佛大慈大悲,早就幫我們的忙超出三界瞭,佛菩薩隻能作增上緣,如真正想去,就要修凈業,但凈業並不是善業,善業生善道,得人天福報,應照金剛經上所說的修一切善,離一切相,犧牲自己成就他人就對瞭。
△清涼大師將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提出作為單行本,依之而行即是普賢行,登地菩薩都要修普賢行,各行各業隻要利益眾生的,都是普賢行,不要把菩薩事業看得太小,菩薩事業無量無邊,在路上走,拾到一個香蕉皮,放在垃圾桶內,免得行人滑倒是普賢行,傢庭主婦在傢燒飯菜,燒得可口,不讓傢人吃生飯吃冷菜也是普賢行。懂得佛法然後再看孔子的學說,方知孔子確實是瞭不起的人物。
△佛有能力莊嚴佛土,我們沒有能力莊嚴佛土,果報上的莊嚴是在因地上修的,諸佛如此,六道凡夫亦如此,無量形相,無量光色,因各人的業力不同,千差萬別,福薄之人即有福薄之相,業因是功德善根,現前世界應當首先莊嚴,作任何事業均應由近而遠,要莊嚴眼前的道場,眼前的國土,從現前世界作起,如自己財力不足,談不上佈施,每日節省一元,參加揚善雜志的一日一善運動,救濟貧苦,數目雖微而眾擎易舉,勿以小善而不為,其功德亦無量無邊。果能如此,則十方世界諸佛即能加被,如此學佛即不會落空。經中句句開示,都說的現前環境,然後再把心量拓開,世界無盡,回向功德亦是重重無盡,理不明白,事上如何修法?想修想學從本身作起,從現在作起,從小處作起,若是對於行,一點都不作,那真是談空話瞭。
△先把得失的念頭斷掉,才能得到自在,智慧即能現前,這是我的東西,固然要珍惜,妥為保存,但是不要存慳吝之心,他人取用,即與自己受用一樣,有的人學佛多年,天天想求智慧求福德,而所做的完全相反,以致一生遭遇,多與願違,尚怪佛菩薩不理會他,須知大菩提心是從智慧中生出來的,先由放下得失之心下手就成功瞭一半。
△有情眾生是善知識,無情眾生也是善知識,大藏經當然是善知識,讀經聽經,各人所瞭解的深度不同,二人同看一部經,不在看經人學問程度的高下,在乎其發心之大小,愈是接近菩提心,入的愈深,得的利益越大。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雖為老生常談,確是真實不虛之語,人身是果相,試觀臺灣有幾人修人乘之因,持五戒能保持人身,誰肯持?聞到佛法而不肯實行,等於不聞,名利一到眼前,佛法早已煙消雲散。佛之教法是先要修德,自己道德學問不能成就,什麼事都是枉然。佛事就是廣度眾生之事,即救護一切眾生之事,勸人去做,不如自己去做,自己在傢裡依教奉行,亦是作佛事,遇到相熟的人,順便向他講一二句佛法也是作佛事。念念覺、處處覺即是得佛菩提。清凈光明遍照,願力有多大,光明就有多大,清凈光明是本性中之功德。
△經雲:‘入菩薩勝三昧門,其三昧名普攝無邊一切佛剎旋陀羅尼,入三昧己,其身清凈,光明映徹,於其身中,顯現十方各十佛剎極微塵數佛,及佛剎凈妙莊嚴眾會道場光明等事’。三昧之名是‘普攝無邊一切佛剎旋陀羅尼’,一切佛土都攝在一身之中,菩薩之身如明鏡,照一切剎土,此鏡比作心,光明極瞭,十方世界均照在心海中,陀羅尼謂之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從體起用。旋謂旋轉無礙,旋是體中有用,用中有體。其身清凈,光明映徹,心性中之般若光明自然顯現十方各十佛剎極微塵數佛。無定不能開悟,空中能見微塵世界,自然對於佛所講經瞭解其真實義,世出世間都是一樣,須將本性中之智慧引發出來,所以特別重視定,定中不但見到佛的剎土,西方極樂世界亦在其中,不但現在的事,連以前佛在三大阿僧祇劫所修行的經過莫不瞭如指掌,這樣多的法會他都能參加在裡面,普現其身,無不充滿,身與佛剎互相涉入,不相違礙。
△真實的莊嚴,人寶最為第一,一個道場物質上如何莊嚴均不足為貴,如有真修實練的人在裡面,雖然道場建築簡陋並不算缺陷。做個大廟的住持,寺院建築,富麗堂皇,接受十方信眾供養,對於修證必須勇猛精進,作弘法利生的事業,否則果報現前,施主一粒米,消受不得,所以出傢人應常存臨深履薄之心。
△經雲:‘知一切業及以果報皆悉寂滅’。知一切業,染業是凡夫修的,凈業是聖者修的,染業又分為善惡無記業,無記亦屬染業,一切業均有果報,凈業得四聖果報,染業在六道受報,舉心動念無非是業,業與果報皆悉寂滅,如何解釋,殊不甚瞭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何以說皆悉寂滅呢?因為我們所看見的是虛妄,而佛菩薩所看到的是寂滅相,生滅之中有不生滅,不生滅中有生滅,生滅與不生滅不二,此即事法界與理法界無二,事不礙理,理不礙事,理上是寂滅的。事上是不寂滅的,此是權教菩薩的看法,但若理解的深一層,理上是寂滅的,事上也是清凈寂滅的。(詳細經文見八十華嚴第二十五卷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二)
△經雲:‘不分別我及以我所’。離相回向時,是日常生活中不分別我及我所,我執斷瞭,即等於阿羅漢,向此路上走,在是非人我上少分別,金剛經之破四相亦即此義。我所是我所有的一切,我是假的,我所有的更是身外之物,放下之後應當隨緣,不可執著。在六道中有生死輪回,即是因為有我及我所,能斷的就是英雄。所謂英雄者即旁人辦不瞭的事他能辦。例如斷煩惱瞭生死出輪回是世間一般人辦不到的,如有人能做到即是英雄,所以廟中的大殿稱為大雄寶殿,其意義在此。
△經雲:‘不分別佛及以佛法’。楞嚴經中說以緣心聞法,佛法亦變為所緣之法。佛是講的性,性那能分別,從相上見性,對一切相不生分別心即是功夫。一切佛菩薩均不起分別念頭,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與一切不相混亂,經中常說行佈不礙圓融,樣樣清楚,而心中不起分別,十法界之相均是心中所生的影子。
△經雲:‘不分別眾生及以調伏’。眾生指六道有情眾生及二乘權教菩薩亦包括在內,若度他們須調理其心情並降伏其煩惱。天天幹,盡心盡力去作,長時期去磨練,不起分別,對於惡人亦要敬重他,悲憫其一時之迷。一生無憂無慮是一件大快樂事,衣食足、生活在詩情畫意之中,真是自在。佛菩薩無時無刻不是身心自在,世間人如真明此理,必然成佛。
△經雲:‘不分別業及業果報’。造作不要分別,果報亦不要分別,三塗也自在,這是已經有瞭一切放下的功夫,一有分別即有十法界,不分別即一真法界,菩薩造的是凈業,凈業是沒有分別心。凡夫造的是善惡無記業。現在所要作的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菩薩如以惡業度眾生是不得已,他雖殺人亦是善業亦是大慈大悲,如救五百商主之例,內心中隻有慈悲救他之心,決無惡念私念,故菩薩雖作殺盜淫妄而仍是慈悲心,但凡夫對於此理必須明瞭,且莫輕於嘗試,更勿取法,否則必趨於惡取空。
△經雲:‘不著於思及思所起’。思是意業,所起是身語業,共稱為三業,三業以意業為主,身業與口業必先有意思而後才有造作,此而不著即金剛經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上數則經文所指均是妄的,教我們一一離開,全是遣蕩功夫,遣蕩盡瞭即成菩薩。
△觀無量壽佛經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又普賢行願品卷六曰:‘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如夢故,如夢所見,從分別生,見一切佛從自心起。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諸法如水中影,又知自心猶如幻術,知一切法如幻所作。又知自心諸佛菩薩悉皆如響,譬如空谷,隨聲發響。悟解自心,隨念見佛,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夢境非有非無,夢中境界明明存在,念佛見佛,亦如夢境,不能說有不能說沒有。夢中之比喻是不來不去,夢中境界遊歷山川,醒瞭之後仍睡在床上未動,佛在十方世界度化眾生亦如此,實際上不來不去。影是比喻不出不入,如電影電視並無出入。幻是比喻非有非無,如從體起用之心。響比喻一切境界隨念現前。從三身上講,夢如法身,影比報身,幻比應化身。如來是自己,自己本來是佛,心有分別才起障礙,無分別即是解脫,有分別即生滅,無分別即涅槃。
△八個識均可叫做心,其最殊勝的即是阿賴耶識,諸業習氣離不開熏習而成的,雖熏習而八個識是有為法。阿賴耶識中之種子不滅,其種子能自類相熏,現行熏種子,種子熏現行,謂之異類相熏。佛菩薩看的是真相,能看得出其剎那生滅之相,凡夫並不瞭解。有我與我所,所造的業是染的,去瞭執著,業就是凈的。佛菩薩的能力就是不分別,必須在此處轉過來。末那為意,恒審思量常緣阿賴耶識之見分為我,末那是第八阿賴耶識生的,回過頭來攀緣阿賴耶識。意識分別指第六識,他是依末那生出種種分別,可自由攀緣,可向外攀緣,就是攀緣不瞭本性真心。眼等五識,瞭境不同,依根才起作用,眼識隻能瞭別色塵,其餘類推。此八個識是迷悟的根本。六道凡夫愚癡不知道八個識,所以才有生老病死,不知苦果之體是八個識。世間人看生死太可怕,想辦法不生死,即求入涅槃,其他宗教祈求得永生,亦近於涅槃,有的以為生天即入涅槃,不知壽命雖長,仍有限度。還有真正入瞭涅槃境界如二乘聲聞緣覺,他離開生死,入瞭涅槃,其實生死涅槃兩樁事都沒有認識,二乘人不瞭解,迷在涅槃這一方面,是迷在無為法,不知道平等性——生死涅槃不二。大乘學者如瞭解沒有生死,亦無涅槃,就成功瞭。認為生死可以瞭,涅槃可以證得,其實佛說瞭生死入涅槃是一件事,不是兩件事,生死涅槃是一體的,悟瞭即涅槃,迷瞭即生死,產生瞭生死的錯覺,實實在在沒有生死,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真正覺悟,生死也就沒有瞭。現在有生死是緣,可以隨緣不變,世間與出世間沒有差別,一個體一個用。佛一再說在生滅身中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性,找到這個就是涅槃。故普賢菩薩行願品卷六曰:‘善男子,諸業虛妄,積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識分別,眼等五識,瞭境不同,愚癡凡夫,不能覺知,怖老病死,求入涅槃,生死涅槃,二俱不識,於一切境妄起分別,父由未來諸根五塵境界斷滅,凡愚之人以為涅槃,諸佛菩薩自證悟時,轉阿賴耶得本覺智。善男子、一切凡愚,迷佛方便,執有三乘,不瞭三界由心所起,不知三世一切佛法自心現量,見外五塵,執為實有,猶如牛羊,不能知覺,生死輪中無由出離’。
△經雲:‘不壞因,不壞果’,是對治執空者而言,如以前所說不分別我及以我所等等對一切均不分別,如發生誤會即墮入惡取空,所以再補充說不壞因果,即可以不落空。因與果也是性空,也是沒有障礙,因不礙果,果不礙因,因為彼此無礙,可以借假顯真。色即是空並不是把色滅瞭才是空,而是當體即空,色空無礙,如果不壞假名說實相的話即中道觀,十法界無一法界是真實的,隻有本性是真實的,一切的相是真如本性現的夢幻泡影,把心收回來不要再隨六塵境界奔馳,收回來就安樂瞭,一切因與果不壞,況且因與果不能壞,是由體起的用,如水起的波浪,不要波浪水也沒有瞭,隨緣認得性就成瞭,所以不必壞因果。現在受的果報不必想離開,如想離開是又多瞭一層障礙,如果要想離開現在的果報,不分別就可以離開。深明此理,真有大樂,顏回之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即是不分別。如果看人傢發財,買房子,生活優裕,心中羨慕,就是分別,就是執著,真正明白,徹底解悟是一真,什麼境界都是佛境界。
△經雲:‘不謂生死有分別,不謂涅槃恒寂靜’,生死與涅槃是相對的,如空與有之相對是一樣的,因為有‘有’,所以才有相對的‘空’,生死與涅槃亦復如是,如無生死而說不生不死有何意義?凡夫小乘的知見均有毛病,凡夫迷於生死,二乘迷於涅槃,大乘學人兩邊都不著,走中道第一義的路子。有分別即有生死,生死與涅槃,二俱不可得,照見五蘊皆空,那有生死與涅槃。從圓融上說,生死即涅槃,那個人沒有生死,各各人皆有涅槃。此中意義絲毫不得誤會,用比喻說,水比涅槃,波比生死,波即水,水即波,水與波既是一樣,何以叫它兩個名字,因為它們體是一樣,相不一樣,水是靜的,波是動的,涅槃是寂靜的,生死的相是妄動的,人的一生由小到老,確有生死,何以說無生死呢?實在是對於相沒有看清,是被相迷著瞭。如看電影放映名人傳記,由少年經過青年壯年至老年,一生事略,功業彪炳,似乎有生滅變化,實際上張張畫面均未離開銀幕,電影放映完瞭,銀幕上沒有生滅,找不到痕跡,沒有痕跡,焉有生滅,感覺上看它似乎是個真實的,其實是錯覺。
△迷悟之由,佛在經典中說的很清楚,迷瞭就有十法界,十法界中除佛菩薩外,餘皆在迷,不過迷有輕重,迷執之過失瞭解以後即知為什麼要學佛。有人說我心眼好就成瞭,何必學佛,又說各各宗教都是好的,都是勸人為善的,信什麼教都可以,隻要有一個精神寄托就行瞭,這些都是最大的錯誤,不但害瞭自己,而且害瞭他人,因為不學佛,永無得度的機緣,永遠沉淪在生死苦海,若深入經論,方知佛法除瞭世間人天乘之外,還有超凡入聖的出世大法,以求究竟解脫,頓超成佛。
△經雲:‘一切凡愚,迷佛方便,執有三乘,不瞭三界由心所起’。佛隨機說法,一切六道凡夫及二乘權教菩薩均執著有三乘,殊不知佛所說之三乘是方便說法,非真實說,若真實說則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說五乘更是權巧方便。一乘法即是一真法界,但一乘佛法之理明白之後,自能領悟經中所說之妙義而不執著。佛不隨眾生之根機不能接引眾生,故說三乘,其實三乘是方便,一乘也是方便。因為有三乘所以才說一乘,若不瞭解佛的方便說法,不解生死涅槃平等之理,不解三界唯心所變,即是迷惑顛倒。境界現前要能辨別,六根接觸六塵須用觀照功夫,如失去觀照則迷,迷則有苦,可見照的作用非常重要。
△佛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也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此項理論既難解說,亦難瞭解,何以說沒有,因為有是假的,無是真的。真相沒有、假相有,如能體會到此中義趣,即證入無生法忍,瞭解此理即知一切法無去無來,入瞭此種境界即是圓教初住菩薩。說諸法不生不滅是從空間說的,說無過現未三世是從時間上說的,此一理論等於否定瞭時間與空間,即禪傢所說的明心見性的境界,破一分無明見一分本性。凡夫見一切法是有生有滅,佛亦隨順說六道輪回善惡報應,佛法如此說是權說,不是實說,一切萬法根本成立的原因即是緣生。
△菩薩事業是利益一切眾生,無量無邊法門歸納為六度,等於六個大綱,在傢出傢均可修。人世間實在是一場夢,執著即要吃大虧,如能放下,當下即得自在,此話真實不虛,而何以境界現前就作不瞭主,因為無始以來所集的煩惱習氣太重而不能斷除,如真為生死成菩提不可一天不讀經,說也說佛法,寫也寫佛法,天天如此,則煩惱日減,解與行不能分傢。‘以諸善根普施眾生’,即是以自己所有的善根均施舍給眾生,‘決定成熟’,菩薩修回向如是的肯定,若度他一定要度他成佛方為圓滿,自己所有的智慧以及自己所具備的能力,希望人人均有,盡自己所知道的佛法常常向人解說,此之謂回向眾生、回向菩提、回向實際。
△經雲:‘瞭一切眾生界無有眾生’,一切眾生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不但理上空,事上也是空,不過是眾緣和合所現的假相而已。人我空、煩惱障斷瞭,即成阿羅漢,出瞭三界。學佛的人與人無爭,玉皇大帝讓位給我,我也不幹,何以故?因天人仍有輪回之苦。‘瞭一切法無有忿靜’,一切法包括世出世間,因一切法是空的,說東說西均可,方向無定,佛無定法可說,佛開示我們一切不執著,眾生如不執著,佛就不說法瞭。金剛經的註解甚多,互有諍論,各有一套說詞,所以學佛必須有好的師承,否則必會走入岐途,佛在涅槃時,教我們依法不依人,一切以經典為依據,且須依義不依語,意思是重要的,文字是次要的,不要咬文嚼字,以詞害意。
△經雲:‘當知自心即是一切佛菩薩法,由知自心即佛法故’。心為萬法之根本,佛是果法,菩薩是因法,學佛無非求得明心見性而已,認識心一切世出世間法究竟圓滿,學者必須遵從此一原則,不然即是心外求法。佛法中常常說千處祈求千處應,萬修萬人去等等,何以佛法很難得成就,須知學佛不能把路子走錯,應把握要領,如法而修,以自心為出發點,心凈則土凈,自己心中不清凈,尚有人我是非名聞利養,則環境也就自然的不清凈瞭。平時得暇應常看看高僧傳及凈土聖賢錄,見賢思齊,他們所用的修持方法,並非太困難,少的三五年即有成就,我為什麼做不到,難道我的智慧道德學問不如古人嗎?非也,放逸懶惰,生死心不切,放不下世間樂而已。
△經雲:‘應以善法扶助自心’,一切法離不開自性,欲凈其土,先凈其心,理論如此,事相亦如此,事與理要圓融,性是根本,相是枝葉,如隻要根不要枝葉,則根有何用?心之相是空相,萬行之相是有相,性就是相,相就是性,要能分得開性與相就好瞭,必須要有事作助道緣,以善法成就自心,善法現前,惡法就自然消滅瞭,六道凡夫二乘權教菩薩亦不例外。‘應以法雨潤澤自心’,雨露對於植物有滋潤之功用,學佛亦應以佛法滋潤自心。祖師訂立早晚功課,即有潤澤熏習之意,使道業一天一天的增長,煩惱一天一天的斷除,聽聞佛法也要長期,天天以佛法潤澤。‘應以妙法治凈其心’,凡夫煩惱太重,用何方法以對治之,佛說應以妙法治之,同時並應先凈其心,此妙字是即相離相,六根清凈,心中一塵不染。‘應以禪定清凈其心’,要想清凈自心,必須修定,定無論在傢出傢均應重視,雖心中重視,往往怠忽,小小不如意境界現前即起爭執,一爭執,定就沒有瞭。二六時中六根接觸六塵,什麼境界現前均不動心,不隨著外邊境界轉。
△經雲:‘觀一切法皆從緣起,無有住處’,一切世出世間法均包括在其中,因緣生法,當體即空,如真有一住處,此法即是實在的。楞嚴經雲:當處出生,當處滅盡,五根對五塵是因緣相續的假相,凡夫迷在假相中,迷的久瞭,以為是實在的,此理如不悟,問題解決不瞭,悟瞭才能自在,經論中在理論上說一切法空,煩惱因而斷除,心性乃能顯現,不但心無住處,境界亦無住處,境界是心變現出來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為虛妄,焉有住處。一切不要分別,不著相即覺悟。現在法弱魔強,障礙重重,若能真正發心,續佛慧命,不要害怕,不要當他一回事,隻要不求名聞利養,什麼樣天魔外道都障礙不瞭,活一天作一天,何時世緣斷瞭,即不做。一切隨緣,什麼環境都自在,魔就沒有辦法,二空成就,魔還有什麼可以為難的。
△人若做瞭一個害怕的夢,嚇的一身冷汗是冤枉的,因為夢本來就是虛幻不實的,何必認真。十法界一切依正莊嚴也是夢景,觀一切菩薩從初發心至等覺菩薩,其所修所行亦無處所,不可執著當以為真,一切境界現前不迷就是菩薩。如何才不迷,第一、理要通達,事亦要通達,事理都不迷是菩薩,對一切應做的事,決定要做,而決不著相。
△經雲:‘眼終不見不凈佛剎,亦復不見異相眾生’。所作所為統統不要瞭,回向眾生,心中一塵不染,心凈則土凈。佛看眾生各各均是佛,因為他沒有分別心,隻有平等心,心中不起分別,一律平等。學佛之後若是煩惱更重,已入魔境,與佛法背道而馳。對於壞的環境處之泰然,修的是自己的清凈心、大自在,若是見到佛歡喜,見到魔不歡喜,就不自在,自己若無分別心,豈有佛魔之分。
△佛的十力:福德智慧無盡,皆由於佛的十力生出來的,十力是福慧的根本,與我們有分,我們亦有佛性,既然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自應具備十種能力,也是本性中具足的。十種智力非普通智慧,是本性中之智慧,屬於實相般若,所以稱之為能力,玆將十力分條說明之:
(1)知是處非處智力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造何因得何果,佛看得清清楚楚,作善業得樂報謂之是處,作惡業得樂報謂之非處,如是種種皆悉遍知。
(2)知過現未來業報智力 眾生因果通三世,如來於一切眾生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業緣果報出處皆悉遍知。
(3)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 如來於諸禪定自在無礙,其深淺次第如實遍知。
(4)知諸根勝劣智力 根謂根器或眾生之智識程度,如來於諸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皆實遍知。
(5)知種種解智力 如來對眾生之欲望善惡知見不同,如實遍知。
(6)知種種界智力 如六道即六個界限,同一道中界限亦很多,如黃種人、白種人、日本人、美國人,每一傢庭亦各不同,如來於世間眾生種種界限不同如實遍知。
(7)知一切至處道智力 有何業因將來至何道果,如修無漏法門,到涅槃果,到達什麼程度,如來均能如實遍知。
(8)知天眼無礙智力 天人的天眼是報得的,天眼無障礙,但有差別能力,如來證知天眼清凈,見諸眾生死時生時端正醜陋善惡業緣皆悉無礙。
(9)知宿命無漏智力 神通中有宿命通,羅漢隻能知五百世,小乘初果有三神通,天眼天耳他心通,二果再加宿命通,三果加神足通,但均有限度,如來於種種宿命一世乃至百千萬世,一劫乃至百千萬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身世苦樂壽命如實遍知。
(10)知永斷習氣智力 自己知道證到何境界而決不起分別,如來於一切惑餘習氣分永斷不生,如實遍知。
佛的智力無量無邊,連他方世界下瞭幾點雨佛都知道,有一位很有修行的老法師說,佛並無此種能力,不過形容佛的神通廣大而已,其實這位老法師尚未證到阿羅漢果,因為他還沒有他心通,他尚不知他人心裡想什麼事情,果真他已證到羅漢,而距離佛的神通尚遠得很,我們豈可相信老法師的話呢!
△無量無邊的智慧與福德是由於修一切菩薩行得來的,能修即是福慧之因。學佛的人無一人不願求福慧,有人求得到,有人求不到,實因有如法不如法之別,何謂不如法,可能天天修而心中急於求功,此種既雜又染,不清凈,焉能得到福慧。菩薩行與諸天之行世間聖人之行,在相上講很難辨別,其不同之點是世間修一切善不離相,佛菩薩修一切善離一切相,如遇某一善舉,先問誰在主持,如果此人是個問題人物,我就不幫忙,這就不合乎菩薩行。隻要是好事,不論什麼人主辦,都要隨喜協助,若有分別雜染,心地即不清凈,即非菩薩行。
△經雲:‘其心彌廣等一切智’,心量要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現在社會上兩個人在一起工作都不能互相容納,如此下去,三途有分,自己畫的界限太小瞭,所以出不去,心如果要到達三界以外,自然就會超出六道輪回,心量拓開,智慧即現前,一切智的光芒也透露出來瞭。
△十回向菩薩是上賢菩薩,還是離不瞭六度波羅密,自成就之後要發願廣度一切眾生,十種回向歸納起來不外乎三種:(1)回向實際(2)回向菩提(3)回向眾生。講後兩種回向容易講,講回向實際很困難,第一以無所得而為方便,隨緣不變是用無所得,雖與眾生和光同塵而不迷。大乘菩薩有般若波羅密入空入有均不執著,可以隨緣不變,用無所得是方便法門,如菩薩修般若時,知一切法不生,這是實際理體的話,初學佛之人應細細體會之。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六雲:‘調伏成熟一切眾生,普攝諸根,不令放逸,令其觀察真實境界’,等於楞嚴經之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真實境界即諸法實相,果能做到如此地步即是圓初住菩薩的境界。欲求往生必須以理一心不亂為最高的目標,一步一步往上走,先求心之清凈,功夫成片,縱然求不到,等而下之,亦可能生到凡聖同居土。境界現前,千萬不要以煩惱的種子相應,要一切放下,肯吃虧上當才好,忍耐一切橫逆之來,心中不起分別,煩惱退隱,般若即現前。世間法的紛爭全是為瞭名聞利養,須相信佛語,一切均屬因果定業,佛有無上神通而不能轉移定業,改變因果,如系命中應得之財富,佈施之後仍舊會回來。
△年輕的時候應多吃點苦頭,愈吃苦愈好,如果福報大,留一點到老來再享受,免得老來苦,豈不甚好,如系在校青年學生,更不可隻圖享受貪玩,混文憑,而荒廢學業,如無真正技能與真實學問,入瞭社會必定發生種種障礙,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現在老來有結局的人都是年輕時吃過苦頭的。
△修忍辱時不要著忍辱的法相,以為我是能忍,以及我所忍受的程度,有能有所即離不開四相。聞贊則喜,聞謗則怒,心中即起波浪,然而離四相談何容易,應先漸修,後可頓超。修行一事沒有天生的,縱有頓根的人,亦是過去世修來的,欲求大徹大悟,須以佛法慢慢熏習,每天需要念經,單單念而不解其義,收效甚微,對於經義要圓解要深解,日常生活當中,遇到什麼境界都能運用上去,舉心動念均是修行,功夫用得上,日久必有成就,人我執不易斷,凡事看淡一點,即算有進步,愈淡薄愈自在,就是漸漸的放下,四相空瞭,說一個忍辱也是多餘的。
△菩薩有三十二應身度化一切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菩薩應化到世間來的太多瞭,可惜我們肉眼凡夫,不知誰是菩薩,但從教理上觀察,某人行事均與菩薩行相應可能就是再來的菩薩化身,而其階位如何當無從判斷。
△凡夫修一切善事不能與心性相應,故其效果甚微,經雲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善根即有堅固之意,例如首楞嚴即一切事究竟堅固之義。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善根非常重要,修善事必須稱性,性是無量無邊的,一點小事情能成就很大的功德。
△貧窮佈施難,但窮人亦能隨順堅固,小小佈施能與性相應即能隨順堅固一切善根。窮人無錢佈施可以出力,對於善舉能助一臂之力亦算佈施。華藏法施會承各位道友發心助印全套華嚴經一千部,甚為稀有難得,現已分贈各位每人一部(計二十四本)結緣,其餘大部份已分贈海內外各圖書館,出錢者當有功德,如財力不足能撥冗數小時來此法會幫助包裝捆紮寫地址,亦屬佈施,如無時間幫忙,對於此舉稱揚贊嘆,心中歡喜,亦算是言語佈施,一樣有功德,所以佈施人人可修。佛門有四眾弟子,出傢二眾修法佈施,在傢二眾修財與無畏施,故弘揚佛法在傢二眾更應負大部份的責任。
△菩薩示現國王身,非常仁慈,對全國百姓有大佈施,‘乃至王位,皆無所吝’,其目的在使眾生離苦得樂,但幸勿曲解經義,菩薩行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如請求施舍王位者是一位暴虐之人,即不能隨便施與,所謂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如施與之使老百姓遭殃,同時亦使得王位者造無間罪惡將來下地獄受苦,反而害瞭他,故無論大小佈施均須有智慧。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