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經札記(八)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聽經劄記 作者: 圓因法師2022-09-02

  △在萬事萬法上不論正報依報菩薩都能入定出定,一切萬法皆是菩薩身:(1)普遍十方一切剎土諸佛世界,(2)遍十方塵剎中之一切事物,(3)遍一切塵毛極微細之處,不但出入自在而且圓滿周遍。菩薩已證法身,法身是盡虛空遍法界,觀世音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同時亦在娑婆世界,十方剎土,依正莊嚴,無在而無不在。

  △眾生之身是業力所感,因緣相會而成,一是自己的業力,二是與父母有共業之關系,方能受身。身為諸惡之源,眾苦之本,僅有神識如不受身不會造業,神識利用身為工具,造身口意三業是身造的,而受苦報也是此身。老子曰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在三界六道高級凡夫如無色界之天人沒有身體,明此意義則知學佛是超凡入聖的大道,而非一般無知之人所謂佛法是消極的。至菩薩之身是集無量功德而得者,由於願力之實現而非業力之支配。

  △既聞佛法,得其實益,當以續佛慧命為己任,有此心願,即等同菩薩。

  △吾人在睡眠中,有時感覺在似夢非夢之間有一物體壓在胸口上,俗謂之壓虎子,四肢不能動彈,口不能言,而心中瞭瞭,如即時默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聖號,則此壓虎子立時消失,何況平時日常生活當中,時時稱念佛號則一切魔障均將遠離,冥冥中得到吉神擁護。

  △供養類別:(1)事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2)敬心供養、香花供具,(3)修行供養、供佛不燒香不獻花均可,依教奉行乃是真供養。

  △經雲極樂世界人民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其因緣有二:(1)佛本願力、觀無量壽佛經法藏願雲,我作佛時,我剎中人,壽命皆無央數劫,無有能計其數者,是承佛願力故有此壽,(2)自功德力、一心念佛,心清凈故,蓮華化生,清虛之身,不同質礙肉身有老病死,是自精進力,故有此壽。

  △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語摩醯首羅天,譯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頂,其智慧自在,在一念間能知降雨點數,何況菩薩於無量劫勤修學,得無上菩提智,故於一念中能知一切眾生心。

  △阿僧祇是印度人計算數字之單位,其最大的數字單位有十個名詞,十個名詞中之最小的是阿僧祇,排列如下:(1)阿僧祇(2)無量(3)無邊(4)無等(5)不可數(6)不可稱(7)不可思(8)不可量(9)不可說(10)不可說不可說。玆將上述名詞分別解說:(1)萬萬為億,(2)萬億為兆,(3)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為一阿僧祇(註意:上面系八個萬字),(4)阿僧祇乘阿僧祇為一個無量,(5)無量乘無量為一個無邊,(6)無邊乘無邊為一個無等,依此類推。

  △佛經中有一部份系屬於哲理方面的,細細研究,尚可明曉其義,有一部份系屬不可瞭解與人生實現生活脫節難以相信者,似為神話,系屬不可思議部份,我們是凡夫未到佛菩薩的境界,當然不能瞭解佛菩薩境界的真相,若冒然予以否定,誠屬大誤。在凡夫中有地位有道德的正派人士尚不肯說騙人的話,何況佛豈肯打妄語,佛經中如果有一項所說與事實不符,則全部佛經均可認定是虛妄不實之謊言,妄語為起碼五戒之一,凡夫持五戒隻能保持人身,如佛打妄語,豈不是連凡夫都不如。

  △阿彌陀佛在因地中曾發四十八願,我們的願力若與四十八願相同,可說是與阿彌陀佛志同道合,以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作為我們自己的四十八願,就容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瞭。

  △佛度脫眾生之總原則即教眾生不執著,一切不著,連一切不著也不著,千經萬論,樞紐即在此。

  △彌勒菩薩成佛以後,於華林園中龍華樹下開三番法會,名曰龍華三會,第一會度九十六億人(佛經中以十萬為億),第二會度九十四億人,第三會度九十二億人,均證阿羅漢果。第一會是在釋迦牟尼佛教下受五戒者,第二會是受三皈依者,第三會是未受戒未皈依而僅念過一聲佛號者。

  △讀誦任何一部經典,在我們日常思想行動中要能表達出來才有功德,讀世間書尚須變化氣質,若不能變化氣質,讀書有何用?天天念經而心性絲毫不改,隻不過念給人傢聽聽,毫無用處。

  △欲學地藏菩薩即應學其接受佛之付囑,承擔在彌勒出世以前度脫罪苦眾生之重大責任。現佛已不在世間,我們亦有責任,度自己不能怕修行之苦,度眾生要有極大的忍耐性。

  △經雲:‘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法性本來是空的,既無所取,那裡有什麼能見,性空即是佛,把一切念頭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實是理體、無相,佛現相是啟發眾生的信心。我們所見到的佛相是真佛相還是魔變現出來的,自己應當知道,佛心所感的是真佛相,若心中不離名聞利養所見的佛是魔的變現,時時想見佛相也易招魔,念佛的人若見到佛相,大概是佛來接引,往生之時有此現象。

  △世間大學問傢沒有辦法瞭解佛教的真實義,他們的學問道德比一般世間人高明。想入佛教真實義沒有第二條路,即是依照經作,舉心動念都根據佛經,心行到瞭經的境界與經合而為一,那一部經後面都有信受奉行四字,若不行,如數他人寶。

  △修凈土念六字洪名,字字分明,能念所念俱遣,能念的心是空的,所念的佛是空的,才能開智慧、斷煩惱。

  △華嚴經十方諸佛與法慧菩薩十種智:

  (1)無礙智 指四無礙辯才,無辯才不能說法,故無礙智是根本,言通達自在之義。

  (2)無著智 不著辯才於所說法不執著,經中說有七種辯才,無須思考,反映非常之快。

  (3)無斷智 無斷辯才,相續連環,滔滔不絕。

  (4)無癡智 智慧充足,心無癡惑,對一切事理非常瞭解,口若懸河。

  (5)無異智 其所說法恰對某一類眾生根機,契理契機,一說就明瞭。

  (6)無失智 其所說法一絲毫錯誤都沒有。

  (7)無量智,所辯之義理名言無量無邊。

  (8)無勝智 一切世間最上妙辯,包括五事:(一)非常深的程度,甚深之理,(二)清徹遠聞,(三)音聲悅耳,(四)使眾生聽後生歡喜心,(五)眾生聽後無厭倦之心。

  (9)無懈智 說法不疲不厭,永無懈怠。

  (10)無奪智 具足上述所列九項,不屈不撓,莊靜自強。

  法慧菩薩得到此無量方便三昧,諸佛即以上述十種智加被於法慧,法爾如是。

  △佛以手摩菩薩頂是身口意同時加被,佛在楞伽經上說,假如沒有佛力加被,說法是一件困難的事,佛在世時亦如此。叢林中大法師說法均先入定,然後起定說法。

  △菩提心包括三心:(1)直心、正念真如法,與真如本體相應,不與外界相應,反聞聞自性謂之直心,是菩提心的根本;(2)深心、歡喜修行一切善行,戒律是善行之一,屬自利的善行,切實修學,自生歡喜;(3)大悲心、是利益一切眾生之心,自利利他。

  △佛出現於世很難遇到,能聞到佛法亦不容易,佛出世帶給眾生最圓滿的佛法,凡夫雖未遇佛幸能生在末法時期,亦不幸中之大幸。經中說佛法難聞,意義深長,真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乃是多生多劫的福德因緣,遇到佛法要依教奉行,信解行證,修行匪易,不退轉方能得益,在菩薩位上證到初住才算是得到一點小小的結果。修凈土如不能往生,同時今生五戒力重,來生可有大福報,現在世上大富大貴之人均系前生修行人,可惜今生被五欲福報所迷而不自覺,隻落得一個三世怨而已。

  △凡人造業,無論善惡,皆是熟者先牽,何種業果先熟,即先被其牽引受報。前生造惡,今生未墮,或少年時代造惡,晚年環境仍然甚好、因某前生造有善業,其果先熟,或多生善果之餘福未盡,而惡業受報之時猶未到,所以今生或者晚年尚未墮落,其原因在此,並非他有什麼特殊本領,造瞭惡業而仍然逍遙自在。須知善惡到頭終有報,隻爭來早與來遲。有因必有果,若非別造殊勝之因,速證殊勝之果,定業之報,決不可免。

  △佛令人降伏其心,是令不起妄念,一切眾生從來不覺,今雖發無上覺心,亦不過發覺初心,其夙來不覺的妄習,絲毫未除,若以為初發覺心時便見真心,即此一念依然妄想。故初發心人其下手處隻在降伏,古德說但求息妄莫更覓真,即是此意,隻要妄心分分除,真心即分分顯。

  △菩薩瞭知一切眾生業緣非由外來,實由自己執著與顛倒錯亂,隨業受報,有智慧之人觀察自己身心,身由心作主宰,由於顛倒惡業愚癡纏縛,致在三界六道輪回,明其根源然後方可對證下藥,拔苦與樂。

  △學佛最要明白事理,事理不清謂之迷惑顛倒,明白事理即不造惡業,不造惡業,身口意三業清凈,當下即能得到利益,如得不到,學佛作什麼?

  △眾生不明白一真法界,隻認識一切法之相,相有千差萬別,因迷於相,遂起分別執著。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言其是假相是幻有、非真實,並非絕對沒有,眾生不知其是假相,念念在虛妄之相上起分別,故稱之為妄念。

  △信解行三事不能說有無次序,說同時並進亦可,學人須先有信心而後研求佛法,亦必先明佛法真實義而後方能真實修行,但若行的不夠,障深慧淺,即不能瞭解真實義,有解有行,信心才能堅固,三事互有牽連,並無先後次第之分。真實依教作到謂之行,真實見到佛理謂之解,真實瞭達三寶之益謂之信,故其中皆已含有證的意義在內,若論實際無往而非證。

  △欲見真如本性必須離名絕相,破除我見,我見不除便生分別心,起念即著相,我見是無始來的病根,不易破除,不過為人處世應知萬事皆空,與我無涉,人情世態隨緣應付,事來即應,不為所動,應完便瞭,心不著相,條理井然,毫無廢事,時時均在修行,處處皆是佛法。

  △佛不出世,世間人無論如何聰明不能瞭生死,眾生以識作主宰,而非用智,用識不能瞭生死,般若智慧是無分別智,有分別是情見。凡夫接受佛的教誨,即應提高警覺,常常讀誦經典,講解熏習,漸漸離染入凈,非可一蹴即至,聽一遍經即證得果位的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之,凡夫從無始劫以來養成的劣根性,必須要不間斷的熏習,以長期的警覺心,在五欲六塵現前知道警覺就成瞭。世間有佛出世,眾生即有得度的機緣,三界之內沒有一處是安全的、永久的、可靠的,幸勿貪圖目前一點小便宜,將來定要吃大虧。聞佛法後方知何為福、何為禍,舉心動念,善惡標準,均應以佛經為依據。

  △一尊木制的佛像,把他毀壞,比殺死千百人的罪過還要重,此是何故,因為佛像的存在,有其重要的意義,眾生一看見佛像在阿賴耶識就種下一個種子,將來因緣成熟,總有一天會脫離生死輪回,成佛作祖,故毀滅佛像要斷送若幹人的慧命,使眾生永陷三界火宅,無出頭之日,其罪甚大。

  △毀謗出傢人罪很重,出傢人不管其持戒或破戒,隻要對他恭敬,就如同恭敬三世諸佛,若毀謗他則罪孽深重,至於破戒僧因行為不檢向招致眾生毀謗三寶之因緣,他自己將來作墮落之因,是他自己的事,與眾生不發生關系,故古詩有雲:

  ‘其人戒定雖羸弱,善能說法度眾生;

  若能供養此人者,勝於供養十方佛。’

  △初發心住菩薩應勤學十法:

  (1)勤供養佛:供養佛是總目標,各種供養中以修學供養為最重要,講到真正供養須具足下列九項共養方稱完備。

  (2)樂住生死:喜歡住在世間救度眾生是大悲心,凡夫生死輪回是業力支配,不得自在,菩薩不住三界無法救度眾生,菩薩知三界一切法空,對一切法不執著,故無所畏懼。

  (3)主導世間令除惡業:菩薩住在世間教化眾生令除惡業,免受沉淪惡道,俾能離苦得樂,永免輪回。

  (4)以勝妙法常行教誨:以殊勝微妙之法,令眾生證入真理,上求下化。

  (5)嘆無上法:無上法是佛果,眾生要成佛,其時間相當長遠,菩薩常常贊嘆諸佛,對佛有仰慕之心,作學人榜樣,知最後目標是成佛。

  (6)學佛功德:欲成佛必學佛之功德,修佛之德,學佛之行,才能得到佛之智慧。

  (7)生諸佛前恒蒙攝受:佛是最好的老師,親自向佛求學,當生即能成就,佛之一代時教無非勸眾生生在佛前,但生在佛前並非太難之事,彌陀經中說,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若有此心,即能滿願。

  (8)方便演說寂靜三昧:方便演說是度化眾生,自己能有把握,如如不動,若無定力教化眾生即被眾生所纏縛,古德說:有悲無智墮愛見,有智無悲墮小乘,教化眾生要如如不動。

  (9)贊嘆遠離生死輪回:眾生被煩惱所迷,起惑造業受報,生死輪轉不息,遠離生死,至涅槃樂,是諸聖眾之所贊嘆。

  (10)為苦眾生作歸依處:三界猶如火宅,眾苦充滿,隻有佛法能救度眾生,出離苦海,故佛菩薩是眾生歸依處。

  △凡夫為夙業所牽,奔走衣食,誰都不免,為瞭生活而忘卻自己的真如本性固不可,若為擺脫塵勞不能隨意而生厭世之心亦不可,在善於利用環境,隨處都是道場,於對境隨緣時,歷事練心,將經中要旨融會體驗到實際生活方面,測驗自己是否能切實依教奉行,此是修行最要一著。

  △凡夫終日忙碌,應酬既多,回傢又不攝心靜慮,雖然每日早晚兩課,而心中未曾一刻安寧,盡管念誦,妄念依然壓倒正念,亦從不體會到離一切相,修一切善等道理,因之修身多年仍然隨境而轉,自己作不瞭主,得不到佛法的益處,此皆由於從來未有攝念觀心,從未於不著相及二邊不著的道理體會瞭解,以致如此,實為可憐。至於現在工業社會,一般人民一天忙到晚,隻顧如何賺錢,在功名事業方面或有一番成就,世俗人羨其能幹,稱譽備至,其實此種人最可憐憫,因其一心向外馳求,實與佛法根本教義背道而馳,縱能在今世富貴雙全,豈能保持永久,輾轉下劣乃必然之結果,可悲也矣。

  菩薩在二住應勤學十法:

  (1)誦習多聞 十法表無盡之義,十住菩薩所學以多聞為主,故第一項誦習多聞是總,其餘九項是別,必須具足下列九種方為圓滿。欲破迷開悟,勤學才有成就。清涼大師判華嚴經分為四大科為信解行證,不解難免盲修瞎練。學習經教必須熟悉,常常讀誦熏習,依教奉行,舉心動念使三業與教理相應。

  (2)虛閑寂靜 聞後必須有思與修,心能安靜,修行自能得益,心中寂靜是主要因素,環境清靜是增上緣,無好環境亦須修,不能借口放棄,環境亦是福報之一。福報是培來的,必須由聞思修方面下手,若真心在道上,自然有龍天維護,使環境障礙漸漸消除。

  (3)近善知識 聞思修均不能離開善知識,善知識可遇而不可求,真正發心在道上,善知識一定前來成就,冥冥中佛菩薩會來加被,善知識包括老師同學甚至於學生均可稱為善知識,旁人樣樣均不如我,但有一樣比我強,即是我的善知識。

  (4)發言和悅 親近善知識必然言語要和悅,心在定中自然言語和悅,古德說自己存有歡喜心,即呈喜悅之相,表現於外者必是和言愛語。

  (5)語必知時 所問的問題正適合自己修學的程度,不會太高亦不會太淺。

  (6)心無怯怖 對於教理認為太深不敢修學,如有此念即犯錯誤,佛經並不深奧,世間書有的艱深難懂,因眾生心與佛菩薩心不同,假如是一個心一個思想,則所發出的言語自然沒有兩樣。佛法最重要的是改變心,茍發菩提心,對菩薩的行持不生懼怕之心,雖不能頓超亦可漸修。

  (7)瞭達於義 佛說依瞭義不依不瞭義,以自己智慧力解達經之義理,寧可少學瞭達義理,經文如不通達,天天念誦難得受用,不解其義理,心中境界如何能轉變過來,自己覺得能力不夠,不如從一部經入手,參考很多資料,一部真正搞通,再研究第二部。

  (8)如法修行 以前七項是屬於聞思,聞思深入而不修行,亦無濟於事,若不靠佛菩薩的教訓,我們一切言行都不是走正道的。佛的行為即是戒律,佛講宇宙人生的道理即是佛的知見,讀佛經是要修正我們的知見,希望知見與佛同,行持與佛同,學佛的步驟是信解行證,證是證明自己的知見行持與佛同否?

  (9)遠離愚迷 斷見思破無明不是聞思能作到的,必須修才能斷,遠離愚迷就是開悟,悟瞭以後問題即解決。

  (10)安住不動 煩惱障滅除之後,真智慧即透出,真智慧照著理體,如如不動。二住菩薩所修的以上十種法,凡夫也可以照樣修。

  △生到極樂世界即不退轉,未免使人發生疑問,因極樂世界多為諸上善人,久修大士,自不退轉,而新生到極樂世界之人,煩惱未斷,帶業往生,未必不退,此種疑慮,在所難免。須知不論凡聖隻要生到極樂世界決定不退,因其環境使然,沒有退道心的因緣,八萬四千法門那一門均無此便宜事,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修凈業行人可以放心。

  △凡夫修行何以進進退退是外緣太壞,引誘我們退道心之機會太多,極樂世界沒有引誘的因緣,所遇者均系有道有學的人,三業清凈,終無淫怒之心、愚癡之態,因無外緣引誘,故不退轉。

  △古德傳記中載南山律師遇天人,天人說南閻浮提洲犯罪的人太多,但有一樣好處即勸其為善尚能聽得進去,故佛在涅槃時特別囑咐守護修道人。凡夫修道,內有煩惱魔,外有境界引誘,欲求持戒清凈,殊非易事,隻要能覺悟、能懺侮,不破根本大戒,不斷精進,六根清凈,即不為外緣所染,故曰破戒有救,破見無救。

  △偷竊屬盜戒,不予取謂之盜,佛法中之偷盜比世間法之偷盜嚴格的多,其罪亦至重,在世法說偷國傢的東西比偷私人的東西罪重。佛教中的財產是屬於十方僧所共有的,若偷十方常住要墮無間地獄的。在世法說,偷私人東西其過失是欠人一份債務,欠債的還錢,欠命的還命,冤傢債主是修行人的大障礙,如欠債欠的多,到臨命終時,他先來討債,所以佛制定此條戒律對凡夫修道有大大的幫助。此世界無非是討債還債報恩報怨的,想穿瞭,一切事都應放下,故修道人遇有被竊情事,無須報案,認為他是來討債的,還他就好,他為什麼不到隔壁去偷,其中必有緣故。

  △佛法大道在原則上講都離不開定,念佛一心不亂即是定,離開定即不是佛法,定是主,戒是助,正助雙修,方有成就。

  △阿鞞跋致是不退義,有五因緣故得不退:

  (1)彌陀大悲願力攝持 佛力加被,四十八願中之最後一願是:‘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忍即不退,有認可同意忍受之意,到極樂世界,佛力加被,使人有能力得不退轉。

  (2)佛光常照 佛的光明中智慧德能不可思議,見佛光明生慈悲心,佛放光明攝受此人,如日月照著暗途,不墮坑塹,凡是念佛的人都有佛光照著,有佛號時即有光明,往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六塵說法,無有間斷,故佛光常照。

  (3)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 世間人念佛不念時即斷掉,有佛號的時間少,無佛號的時間謂之失念,正念少妄念多,修行不易成就,在極樂世界六塵均能說法,皆說苦空,常常熏習,迄無間斷。

  (4)純諸菩薩以為勝友 在極樂世界往來之人均為菩薩,人事環境簡單,外無邪魔,內無煩惱,諸上善人同會一處,置子莊嶽,不復楚語,此環境所造成。

  (5)壽命永劫與佛齊等 娑婆世界人類壽命太短,一生修行未必能證果,命終轉世幸得人身,尚有隔陰之迷,死魔殊可畏,一番生死就有一次大進退,極樂世界無死魔,與佛同壽,可長期修,譬如行遠路,壽命長即無顧慮,終有到達目的之一日。

  △學習方法是好好遵守佛的教誨,依法不依人,如其所說與佛所說的道理同,即應遵照,否則無論其人學問道德如何高尚都不要聽他,視同魔外,佛佛道同,如再有一尊佛降世,其所說法不會有兩樣。

  △凡夫自無始以來在三界六道熏習的都是感情,立時斷掉,談何容易,必須聽經研教慢慢熏習,感情是假的,不通教理的人臨命終時,對親眷恩情不斷,無法放下,難望超生善處。學道要少攀緣,斷情不斷慈悲心,增長菩提心,將世間意識斷除,沒有人情的牽累,沒有物質的掛念,才有成就。

  △煩惱一來道就沒有瞭,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財色名食睡五欲都是煩惱,以佛法來熏修,熏修成自然,養成習慣,使道業日增,煩惱日減。定修比散修有效用,每天有定課甚至每日早晚十念,養成習慣亦有用處。

  △眾生生到極樂國土即不退轉有三義:

  (1)大乘不退 佛說閻浮眾生剛強難化,大乘佛法非常難行,難行就難免有退心,故在娑婆世界,內有煩惱,外有魔障,修行不易成就,生到極樂世界,內無煩惱,外無魔障,趨入大乘,更不會退轉復作二乘。

  (2)已得不退 在修行時已經得到的智慧德能,如修凈土的一心不亂,在娑婆世界如不好好保持即容易失去,什麼境界來瞭都不動心要八風吹不動才行,如修得神通智慧辯才,心中一有名聞利養,馬上即退失,若生到極樂世界,凡所已得,更不退轉或喪失本有。

  (3)未得不退 此系指修證機緣上說,沒有障礙,在娑婆世界想精進非常困難,生到極樂世界,凡所未得,更不退轉阻其前進。

  △果報有苦有樂,苦樂二字是相對的,講到真正的離苦得樂,見思煩惱斷瞭才行,生天天福享盡還是要受苦報,斷見思不簡單,要以聖教熏習。幸虧佛告訴我們還有一個凈土法門,隻要有決心一定可以離開這個苦惱世界,往生凈土,其他種種法門都要斷除見思惑才能修成,眼前世間上種種享受均不是真正的福報,大福報是臨命終時心不顛倒,聰明人現在什麼財色名食睡都不要,隻求臨命終時不害病,預知時至,佛菩薩來迎,端坐而化,這樣今生才不白活。

  △金剛經有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之句,色聲香味觸包括世間一切可見可聞之境界,法之一字包括世間一切不可見不可聞而為心思所能及者之境界,舉此六字攝盡一切境界相,亦即一切境界皆不可著,不但可見可聞者不應著,即不可見不可聞者亦不可著,此是教誡學人,世間一切均不應著。

  △嗔恨為修行人之大忌,無論在何時、遇何境、修何法皆斷斷不可生嗔,忍辱極易生嗔,嗔心一生,忍辱的修行即被破壞。例如有人罵我,我忍耐一時不還嘴,但心中氣得不得瞭,這種強壓制的辦法並不是忍辱的真實義。佛在金剛經中所說被歌利王割截身體一段經文時有‘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嗔恨正與菩提相反,菩提、覺也、平等也、慈悲也,而嗔恨之生,由於事之不如己意,便有我相,尚何平等之有,世事莫非夢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認真,違反慈悲更不待言。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造業決定受報,與其造惡業,不如造善業,與其造善業,不如修凈業,一切惡念不令生,處處忍讓,處處學吃虧,當作還債想,人生本為酬業而來,三世因果,輪轉不息,古籍記載,班班可考。唐吏部尚書唐臨著冥報記卷中載一文曰:‘隋開皇中,魏州刺史博陵崔彥武,因行部至一邑,愕然驚喜,謂從者曰:“吾昔嘗在此邑中為人婦,今知傢處。”回馬入修巷,屈曲至一傢,命扣門,主人公年老,走出拜謁,彥武入傢,先升其堂,視其壁上去地六七尺有高隆,謂主人曰:“吾昔所讀法華經並金釵五隻,藏此壁中高處是也。經第七卷尾後紙,火燒失文字,吾至今每誦此經至第七卷尾,恒忘失不能記。”因令左右鑿壁,果得經函,開第七卷尾及金釵並如其言。主人涕泣曰:“亡妻存日常讀此經,釵亦是亡妻之物,妻因產而死,遂失所在,不意使君乃示其處。”彥武亦雲:“庭前槐樹,吾欲產時,自解頭發,置此樹穴中。”試令人探,果得發,於是主人悲喜,彥武留衣物,厚給主人而去。(崔尚書敦禮說雲然,往年見盧文勵說亦大同,但言齊刺史,不得姓名,不如崔具,仍依崔錄,唐臨註。)’

  讀瞭此一段記載,可以領悟:

  (一)人死不算瞭,仍有輪回,普通無大善惡之人,死後可能仍為人。

  (二)崔刺史前生作婦女時,常讀法華經,以讀經功德轉世為富貴人(此話不假,宋曹翰多生前曾聽過一次經,供一次僧,以後世世作小官,到宋時為大將),且作瞭刺吏,因其讀經並未發菩提心隻種瞭些善根,仍轉世為人,未能瞭生死。(三)崔刺史今生得到富貴,曾否想到是前生讀經所種的善根,曾否瞭悟人生如幻,精進修行,文內未曾提及,如其不然,則前生的讀經功德隻不過換瞭一個刺史而已。

  △念佛人常稱道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二者均非易行,一心不亂是三昧成就,心不顛倒等於童真住菩薩,菩薩到此地位不會再起邪念,念念均在菩薩道上。

  △現在世界上善人少、惡人多,依照佛法即可鑒別。佛法中善惡有一定的標準。以十善業道為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癡,就是十善,能作到的就是善人。世界上能做到的人究竟是少數,可見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猶如火宅。

  △初學佛之人,外有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內有無始以來的煩惱,若求功夫精進,談何容易,故佛教我們返還自性,依靠三寶。

  △無畏施是給眾生精神上的安慰,例如晚上有人走黑路怕鬼,送他回傢,即是無畏施,其果報是健康長壽。不殺生亦屬於無畏施。

  △一聞到佛法即全誠懇信、依教奉行,境界現前不為境界所轉,是多生多劫來所種之深厚善根有以致之。凡夫學佛以泛泛心情聽經、亦念誦、亦禮拜、亦隨喜,不過種種善根而已,其實得不到什麼受用。

  △富貴學道難,生活環境困苦者學佛比較踏實,老太婆念佛多有成就,因其無依無靠,處境艱困,乃死心踏地的求出離,三五年間能有成就。佛教出傢人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生活降至最低限度,旨在教人放下,一切不著,金剛經全經要旨即無著二字。

  △受苦沒有苦的觀念,受樂沒有樂的感覺,把自己忘瞭,四宏誓願是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所發的總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是四願中之主願,度眾生必須先斷煩惱,故又有煩惱無盡誓願斷,歡喜心也是煩惱,動念頭即是煩惱,不起念不動心即無煩惱,本來是為度眾生,如此不知不覺之間自己也得度瞭,願為先導,以行踐願,此是大乘佛法之善巧處。

  △三世諸佛是靠山,菩薩一言一行均應根據三世諸佛之教訓,三世諸佛攝受菩薩,菩薩再攝受眾生,凡夫要把意識心去掉,依靠經典,依教奉行,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再證實相般若,如此修學,大經大論,讀誦受持,轉識成智,大開圓解,所以說欲有成就必須依靠三寶。

  △眾生皆著於二,二者空有二邊,不著有即著空,著有者不能離欲界色界,著空者在四空天,住無想定,皆是錯誤,兩邊不著,方證菩提。

  △法門本來沒有高下,佛法亦無深淺,是眾生分別心上加以區別,法運有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滅法時期,亦如人之有生老病死,則佛法豈非亦是生滅法,其實佛法本身並無生滅盛衰,佛說法運之次第不過隨順眾生而言。正法中亦有末法,如佛在舍衛國說法時,有三分之一的人親自見到佛陀,有三分之一的人隻聞佛名而未見佛,另有三分之一的人既未見佛亦未聞佛名,是在正法之中亦有末法。今日是末法時期,如能至誠懇切,依教奉行,超凡入聖,同證菩提,則今日仍在正法時期。

  △凡夫一切作為與性違背,所以不能斷煩惱,瞭生死,佛法橫說豎說都是教我們見性,佛常常開示此理,但我們不得受用,若自己依此理檢討身心,曾否作到與佛菩薩一樣,佛菩薩無我見不執著,果真能入佛菩薩之境界,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佛證得佛果上的功德,眾生一發菩提心即與佛的功德一樣,眾生與佛是平等的,佛的性完全顯露出來,而凡夫的智慧德能被無明障礙者,從初發心即能攝佛果地上的德能。

  △我們看看現在世間,六根接觸六塵,隻要能令人引發悟道的靈感,樣樣事情都能覺悟,如能善自體會均是佛法,均是經典。例如每天看見報紙上登載的訃聞,有的年歲不大,已經作古,想想將來總會輪到自己,為何不趕快精進修持,在有生之年,能夠儲備往生資糧,免得三十晚上到來,手忙腳亂。

  △學佛幾十年,無進步,無成就,看凈土聖賢錄上所載往生實例,其中有的苦修數年即能往生,而我們不成,道理在不明其體。佛經中所舉的用砂煮飯之例最為恰當,說用砂煮飯,煮一萬年也不會變成飯,飯之體是米而不是砂。佛之體是菩提心,發菩提心念佛是把握著根本,修行能得力,日用平常之中少用分別心,二六時中佛號不斷,打一分鐘妄想不如念一分鐘佛號。菩提心包括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就是無分別心。

  △說法時對於某種辭匯一再提及,似嫌重復,其實聞法之人常常得到熏習,使八識田中落有印象,能得莫大的利益,如果我們還沒有成就,現在再聽一千遍一萬遍也不算多。

  △法界指空間與時間所包括之一切,第一義是佛所證得的,亦即般若、真如、本性、究極清凈,有此智慧才能斷煩惱,念念與第一義相應,與真如本性相應,本性中一法不立、一塵不染,若常常正念真如是破無明的妙法,由真如本性透出來的智慧才能明瞭法界,故經雲:法界所有皆明瞭,於第一義最清凈,永破嗔慢及愚癡,彼功德者行斯道。

  △達摩祖師教法是觀心,心要極靜才行,後來人心漸鈍,難於成就,祖師們乃教人改參話頭,其實參話頭與念佛法門相類似,而參話頭如不破本參,不易成就,念佛果然功夫打成一片,亦能帶業往生,謂之二力法門,此功德之殊勝又非其他法門所可比擬,我們如不能直心正念真如,即應老實念佛,專心念佛亦接近第一義。

  △經雲:於諸眾生善分別。此善字最為吃緊,善分別是瞭別,用的是無分別心。古人常說的比喻為水與波,水無波浪的時候是無分別,一起波浪,外面照進來的景象就不清楚。凡夫的心剎那生滅,如波浪,果然靜若止水,一切森羅萬象即瞭然於心,人人都想開悟,入法界性才能開悟,佛教我們見性不著相,不著相是不著空亦不著有,空有二邊均不著,才能得中道第一義的智慧。

  △菩薩是表法門的,文殊大智、普賢大行、觀音大悲、地藏大願,合四大菩薩之大願即是佛之大願,所以學佛無論那一種願都要發,否則不能圓滿。

  △經中常常開示,一切煩惱總歸納之即是一個貪字,貪欲為一切禍患之根本,對治貪欲要用佈施,貧窮佈施難,其實佈施功德大小與所佈施之金錢數字並無關系,要看有無菩提心,若以清凈心佈施,其功德無量無邊,一著相即變為人天福報,是世間癡福,成為三世怨。

  △放生一事財法無畏三種佈施全賅,購買生物花錢是財佈施,放生時念大悲咒說法,使其歸依三寶為法佈施,當生物正在被殺之前或正在被拘押待決之時,解除其牢獄之苦,使其在精神上得到安穩是為無畏施,故語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救任何生命亦復如是。

  △修道之人目的在續佛慧命,自己專心苦修,不要拉攏信徒,沾染世法,不必怕沒道糧,果然心在道上沒飯吃,韋陀菩薩要負責任,要相信佛語,最可靠的是佛而不是人。

  △經雲:遠離於我無惱害。離開我才清凈,沒有我焉有我所,大乘佛法一發心就無我,大小乘之差別即在發菩提心上。昔有一羅漢帶一小沙彌替他背著包袱隨行,忽然小沙彌發瞭菩提心,羅漢是有他心通的,發覺後,立時忙把包袱接過來請小沙彌先行,他背著包袱隨後走,因為小沙彌一發菩提心就是善薩,羅漢是小乘,自應為菩薩服務。過瞭一時小沙彌又退瞭菩提心,羅漢馬上又令小沙彌背包袱隨行,如此幾次,小沙彌以為羅漢發神經,詢問究竟,經羅漢說明原委,小沙彌始悟發菩提心之重要。

  △持戒必須有智慧,如無智慧無法持戒,亦守不住。戒生定、定生慧,相資相成,受戒容易、守戒難。內有煩惱,外有誘惑,降伏煩惱需要智慧,俗語說,沒有理智控制不瞭感情。戒有二種,一為止持,一為作持。如五戒規定均不應作,為止持,屬自利;作持是必須要作,屬利他。例如受菩薩戒之後,路遇病人必須為其安置照顧,不管即犯戒,謂之作持。

  △律儀戒是三藏中之律藏,律藏中未包括之事項太多,但持戒者須瞭解戒律之精神。戒律之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中條文內未規定者凡屬於善事均應照作,屬於不利者,無論於己於人均不應作,如吸香煙律未規定,但於己有害即不應吸。

  △正助雙修,正修是定,助修是六度,正修不著有,助修不著空,無論修那一法門,戒律是共同科目,戒律幫助成就,八萬四千法門均修定,凈土得一心不亂,是念佛三昧,離開戒不成,戒幫助得定,止持是斷絕作惡的增上緣,作持是歷事練心。佛對於眾生習氣瞭解的太深刻,教導我們的修身方法也太善巧,心常在定中保持清凈心,失去清凈心所修的均為癡福。除非為瞭度眾生,否則以不接觸繁華世界為上策,出傢人更應明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龐居士將金銀財寶沉入江底,有人問他何不救濟世人,他說好事不如無事。心寂靜瞭即如明鏡一樣,萬事萬物瞭瞭分明。

  △由初學佛到等覺菩薩都要守戒,等成佛之後就不要持戒瞭,因為佛的行為就是戒律。

  △今人耐性不及古人,凡事都要在最短期間內完成,工業社會時間就是金錢。從前人跟老師學道,一二十年是很普遍的。佛知眾生無耐性,所以對小乘人說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說多瞭恐怕學人退瞭道心,其實大乘經典說成佛要修無量劫。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