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經講義(七)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 作者: 圓瑛大師2022-08-25

  丁二 別以詳示

  戊一 長行

  己一 酬答初請

  庚一 明真因有力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一切如來:是已證果覺之人。果覺不離因心,故曰本起因地;即成佛根本,起於因地之心。皆依下,即因地所修之法行。佛佛皆然,故雲一切如來。皆依圓照清凈覺相者:此一句,正答文殊所問,如來本起清凈,因地法行。下二句,乃法行之功能力用。圓照,是能照之智;覺相,是所照之理,一切如來,本起因地,並無別法,皆依圓覺自心之智照,還照清凈本然之覺相。覺相,即圓覺妙心,實相理體。依理體起智用,以智用照理體,照徹心源,究竟清凈。妄惑空,名為永斷無明;法身顯,故曰方成佛道。一明真因有力竟。

  庚二 明無明本空

  辛一 先示其相

  ‘雲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此征釋無明體相,以顯圓照功能。上雲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佛恐眾生不知,無明為何物,故自征雲何名為無明?下則釋出根本、枝末二種無明,令眾生覺悟。無明,為生死之因;圓照,是涅槃之本。今於如來解釋之外,先略明無明字義,以及行相等,庶於下文容易瞭解。無明者,無所明瞭。不明圓覺真心;不明諸法幻相;不明生佛平等;不明我法皆空,故曰無明。亦名曰癡。癡,即根本不覺心。最初一念妄動,為獨頭生相無明,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從迷積迷,以歷塵劫。亦名曰迷,即迷真起妄。如‘楞嚴經’所雲:‘晦昧(迷也)為空。’將真空本性,晦昧而為頑空。又雲:‘性覺必明,妄為明覺。’此二句亦無明初起之相。餘解‘楞嚴’以必明二字,即是從真起妄。謂性覺本具妙明,不假明而明之,若必加明於覺體之上,此必明,即無明初起之相也。以有必明,則是妄為,將妙明變為無明,將性覺轉成妄覺。必明二字,如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立字義同。為萬妄之根源,是三道(惑、業、苦)之托始。

  ‘起信論’雲:‘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不覺,即無明也,故雲無明不覺生三細(業相、轉相、現相,第八識具此三相)。但無明不覺之相,不離本覺之性;如冰不離水,冰性全是水性故。若無慧日圓照之功,安識無明妄體本空,圓覺真心本有。現在依惑造業,依業受報,輪轉不休,皆無明之咎也。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者:一切眾生,通指六凡、二乘、權教,以未破我法二執故。從無始來,是追究無明之源。一切眾生,本元真如,與諸如來,無二無別,祗由最初一念妄動,而有無明,謂之無始無明。以無明無因,無有始相可得,故曰無始。無始無明,即萬法之妄本也。無明無因,‘楞嚴’詳示:富樓那欲窮生妄之元因,即究無明之始相。佛曰:‘妄元無因,若有所因,不名為妄;既稱為妄,雲何有因!’後舉喻演若達多,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嗔責己頭,不見面目,無狀狂走,到處尋頭。此即喻迷真起妄。迷本無根,所以無始,亦復無體。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即前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顛倒而曰種種者:無明,即是顛倒,迷真起妄,不動而動,是為顛倒。根本無明,是一種顛倒,枝末無明,又一種顛倒;又於本來無我中,妄執實我,是一種顛倒;於本來無法中,妄執實法,又一種顛倒,故曰種種顛倒。此但略言耳,實則無量種種也。猶如迷人,四方易處者:以顛倒之義難明,故佛借喻以顯。舉一迷方之人,迷失方向,以致四方(東西南北)易(改也)處,迷東作西,惑南為北,迷人心中,方向已改,而方實在不曾移動,東還是東,南還是南。迷,喻無明,將東作西,以南為北,即是顛倒。東南本方,喻覺性,無明雖然顛倒,覺性依然不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者:妄認,乃不當認而認,即無明顛倒,迷真認妄,執妄為真也。四大,即是地、水、火、風。吾人此身,乃四大假合所成。皮、肉、筋、骨,屬地大;津、液、精、血,屬水大;周身暖觸,屬火大;氣息出入,手足運轉,屬風大;風之為性屬動,若風大有病,則不能動,瘋癱之人,可以為證。此身即屬四大假合,本來無我,而眾生遺失本來清凈,平等法身,妄認四大假合之身,以為自己真實身相,執為實我。此即我執顛倒。妄認二字,雙貫下二句。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者:上句指第六意識心。此心‘楞嚴經’呼為前塵分別影事,外依六塵所緣之境,而起六識能緣之心,分別好醜,而生憎愛。前塵(現前塵境)如形,此心(第六意識)如影,隨塵起滅,塵有則有,塵無則無,本無自體,故曰六塵緣影,畢竟非實。而眾生遺失本妙明凈,寂滅真心,妄認緣塵分別之心,為自己真實心相,有大功能,亦即我執顛倒,以妄認真心,為實我體故。即認身心,以為實我,必認四大、六塵,以為實法,即是法執顛倒。我法二執,都由妄認而來,正如棄海認漚,是一顛倒;目漚為海,又一顛倒,故曰種種顛倒。

  ‘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此舉二喻,以顯妄認身心。如目有翳病,則見空中有華,真月之旁,更見二月。空,喻圓覺真理;凈眼,喻般若正智;病目,喻無明妄見;狂華,喻四大身相,似色可見;二月,喻六識心相,似心能照。若認為實華真月,即是顛倒;若知病目,見空華、二月是妄,則知凈眼,見澄空一月是真也。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惟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此段但約空華,而略二月,以其可以例知,故不必雙約。謂空中實無空華之相,由病目人,妄執實有。妄執與上妄認對映,由妄執實有之故,非惟(獨也)惑此虛空自性,本無華相,亦復迷彼,實在空華所生之處。二月例知雲:月實無二,亦由病目妄執實有,由妄執實有之故,不獨惑(迷也)此虛空,本無二月,亦復迷彼二月,所生之處。若明空華、二月是妄,便可覺悟圓覺自性,本無身心。迷者妄認,由妄認故,非惟惑此圓覺自性,亦復迷彼身心生處矣。今既不知圓覺自性,本無身心(如虛空本來無空華二月),又不知身心幻相,從何而有(如迷彼空華二月生處),由是顛倒,認妄為真,隨順無明,起惑造業,故妄見實有身心,舍生趣生,輪轉生死。古德悟此,故曰:‘涅槃生死等空華。’故名無明者:因顛倒妄執之故,遂乃理事雙迷。於理,不明覺性之無生;於事,不明身心之如幻,故名無明。一先示其相竟。

  辛二 後顯本空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瞭無所得。

  此顯無明無體。上文明身心本無,由無明妄執而有,喻如空華二月,雖有實無。今進一步,非唯所執之身心本無,即能執之無明,亦非實有體性。何以故?以是依他起性故,有迷有覺,迷之似有,覺之即無,而覺體本無生滅也。譬如夢中人:非指做夢人,乃指夢中所現之人,正在夢時非無,及至一醒,瞭不可得。永嘉雲:‘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做夢人,喻本覺;夢,喻不覺;醒,喻始覺。因睡而夢,睡熟而醒,總與本人無幹。則知因迷,而無明生,是為不覺;因悟,而無明滅,則為始覺,亦與本覺無幹也。法合:無明無體,但由一念妄動而有,非實有自體可得;如迷位人,在迷時非無無明,到瞭悟後,無明瞭無所得。再進一步,此無明,不獨悟後方空,正在迷位,為眾生時,何嘗實有!

  ‘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

  此明無明無因之義。此義難解,佛再舉喻以顯之。但所舉空華之喻,與前雖同,而所喻之法不同。前以空華喻妄身,此以空華喻無明。承前難(去聲)雲:悟後無明,瞭無所得,畢竟滅向何處去?舉喻答曰: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一定華滅之處。何以故下,征釋。征雲:何以故空華無有定滅之處?釋曰:虛空本無生華之故,若有生處,方有滅處,生既無生,滅何所滅!因無生處,所以無因。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