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經講義(三八)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 作者: 圓瑛大師2022-08-25

  ‘三種凈觀,隨學一事。此觀不得,復習彼觀,心不放舍,漸次求證。’

  三種凈觀,恐其根鈍不能兼修,且勸隨其本意,學習一觀之事,以專事於一,必易成就。設或此觀不得,故又教其復習彼觀,總以心不放舍,即不退轉也。漸次磨煉修習,必求諸入,但肯辦心,自有相應。時節若至,其理現前。一長行竟,並上一問答,道場加行,下根修證竟。並上廣明行相竟,再並上令依解修行,隨根證入竟。

  庚二 偈頌

  辛一 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辛二 正頌(科同長行,唯闕安居。)

  ‘圓覺汝當知:一切諸眾生,欲求無上道,先當結三期,懺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非彼所聞境,畢竟不可取。

  圓覺汝當知,呼當機以儆餘眾也。一切末法眾生,欲求無上之佛道。此乃發菩提心,去佛遙遠,尺水丈波,先當結壇。以上、中、下三根而結三期。懺悔無始已來所有業障,業障消除,心器清凈。經三七日,然後正思惟,提起正觀,念念契合正覺也。非彼從佛所聞修證之境,畢竟不可取,免墮邪見也。

  ‘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禪那明數門,是名三凈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

  此頌三觀一首方便。奢摩他,用至靜,為下手工夫;三摩,用正憶持,為下手工夫;禪那,用明數門,為下手工夫:是名三種凈觀,一首方便。若能精勤修習,一法不遺,依始覺智,悟本覺理,依悟起修,而到究竟覺,是名佛出世。

  ‘鈍根未成者,常當勤心懺,無始一切罪,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

  上頌利根,依悟起修,必能成就。此頌一類鈍根,屢修屢廢,未能成就者,皆由無始夙業,以為障道之緣耳。常當勤心懺悔,無始一切罪障,諸障若得消滅,則雲散空澄,佛境便得現前矣!二正宗分竟。

  乙三 流通分

  丙一 慶聞深法請問流通

  丁一 賢善首啟請

  於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析義疏’雲:能弘人天小乘,曰賢;能弘始終大乘,曰善;能弘圓頓一乘,曰首。請問流通,端賴斯人。三業虔誠,準如前釋。

  丁二 慶適聞所詮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及末世眾生,開悟如是不思議事。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現會及末世眾生開示信、解、修、證法門,重重分析,義無不盡。普令開悟如是不議事者:乃通指正宗分中,如是生信,如是發解,如是修行,如是證果,誠為不可心思口議之事,其受益為何如耶!

  丁三 問能詮各義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雲何奉持?眾生修習得何功德?雲何使我護持經人?流佈此教,至於何地?’

  此大乘教,指正宗所說,若文若義,俱是大乘教法。應當因義立名,敢問此經名字,當稱何等,求佛宣說。既有其名,因名則必思義,我等雲何奉以自修,持以化世。眾生修習此經,當得何等功德?依經修習,祗恐招魔,須假護持,方可無患,敢問世尊,雲何使我護持經人?流通宣佈此之教法,未審此人智慧功德畢究至何地位?以上共有五問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一慶聞深法,請問流通竟。

  丙二 贊許靜聽交感流通

  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世尊告當機菩薩,重言善哉者,以利益今後故也。問於如來,如是經教,修習所得之功德,流佈所至之地位,毋令魔外惱亂正修,皆此經之功德也。至於依義所立之名字等,汝今諦實而聽,吾當為汝而說。

  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二贊許靜聽交感流通竟。

  丙三 依問宣說內護流通

  丁一 且標能說能護之人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所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十方菩薩之所歸依,十二部經清凈眼目。

  此嘆法勝,令生信重也。夫說此經之佛,乃是佛真身而說,凡聖一源,身土不二,說諸佛如來,本起因地法行,故為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所說,為頓教大乘瞭義經。無不瞭義經,則隨方有說有不說,瞭義之教,然佛不譚。如‘華嚴’雲:‘我不見有佛國土,不說此經等。’三世如來之所守護者:謂此經既是如來因地法行,依因克果,得成佛道,自必時加保守,常垂護念;如‘彌陀經’,為諸佛所護念經,十方菩薩之所歸依者;本經雲: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然既稱教授菩薩,則必為十方菩薩之所歸依。因行之中,無不從此成佛也。十二部經,清凈眼目者:謂十二部經,即十二分教。分雖各有別名,凡屬佛說者,皆可以名經也。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俱成十二名,廣如大論三十三。此經以推窮妄本,照徹覺源,即圓照清凈覺相,復本心源,究竟清凈。是以理貫群經,義無不盡。於此若解,則諸教之眼目彰矣。一且標能說能護之人竟。

  丁二 正答所說所護之法

  戊一 答名字

  ‘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瞭義,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

  此答名字。經中佛答共有五名:

  一、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此以法、義、總、別為名。圓覺,是法;大方廣,是義。此法,即是人人本有妙心,生佛同具,依正全該,平等一相,寂滅無二,具足大、方、廣三義,即體、相、用也。大者,當體得名常遍為義。當體者,稱本體而得名,非對小言大之大,若大有對待,豈為至大?亦非先小後大之大,若大有先後,豈為本大?今以圓覺,體無邊涯,絕諸分量,強名曰大也。常遍者:常,則豎窮三際,遍,則橫該十方。方者,法也,從相得名。軌生物解,任持自性。軌生物解者:眾生悟入知見,雖因善友開示,然其智解,實從覺性生,如水土潤生谷芽等,芽從種生,不從水土。故文雲:圓覺流出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任持自性者:一切眾生,皆具本覺,雖輪轉六道,改頭換面,而此覺性,不曾失滅。廣者,從用為名,多博為義。廣多者,此圓覺性,本有過塵沙之妙用,潛興密應,無有休息,無有窮盡。廣博者,此無盡之用,一一同於覺性,無有邊際,無有分限。故文雲:覺性遍滿,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圓覺者,直指法體。若不克體標指,不知何法,具足體、相、用三大之義。圓者,滿足周備,此外更無一法。覺者,虛明靈照,無諸分別想念。故論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陀羅尼,是梵語,譯雲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圓覺,是法,此法能總一切法。大方廣,是義,此義能持無量義。陀羅尼三字是總,大方廣圓覺五字是別。故法、義、總、別為名。名題取別遺總,故略陀羅尼三字。

  二、亦名修多羅瞭義,是境智相對為名。修多羅,此雲契經。如來所說,契理契機之教,乃諸經通名。權漸之經,名不瞭義,圓頓之經,名為瞭義。上稱此經,為十二部經,清凈眼目。修多羅、即十二部經,瞭義二字,乃指其間所詮,圓頓之法義。即所照之境,一一皆悉能瞭,即能照之智,故為清凈眼目,故境智相對為名。

  三、亦名秘密王三昧,是動定無礙為名。三昧,乃諸定總名,此翻正定。權小所修,有入、住、出,不稱秘密,以可測故,亦不稱王,不自在故。諸佛菩薩之定,無有入、住、出,乃即動而定。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是動不礙定也。亦乃即定而動,所謂‘不起滅盡定、而現諸威儀’,是定不礙動也。堪稱秘密與王,非權小之所能知,而得自在神用故。是動定無礙為名。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