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講話(卷九)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成唯識論講話 作者: 慈航法師2022-09-02

  成唯識論講話(卷九)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頌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外人又這樣的問道:假定如你們所說“三性也是不離於識”的話,為什麼世尊在聖教中說一切法皆無自性呢?在道理上講,既說諸法無有自性,就不應說唯有識;既然說唯有識,就不應說諸法無性。此一問難確實有他的理由。現在先以頌文回答他說:諸法雖都無自性,但主要的不出三無自性,而那三無自性實在就是依這遍計等的三性所建立的。雖立彼三無性,事實並不是真的全無自性,佛之所以說一切法無性,當知那是依於密意說的。關於此中詳細的道理,到後論文再為詳說。現在我們所要知道的:前二頌是正答所(P801)問,後一頌明唯識性。前二頌中第一頌總答所問,第二頌別答所問。自初能變唯三起至今三頌止,全是講的唯識境,但須稍為分別的,即此中的第三頌是廣明真諦境,以前所有諸頌是詳明俗諦境。

  【論曰:即依此前所說三性,立彼後說三種無性:謂即相、生、勝義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非性全無。說密意言,顯非瞭義:謂後二性雖體非無,而有愚夫於彼增益,妄執實有我法自性,此即名為遍計所執,為除此執,故佛世尊於有及無總說無性。】

  論文解釋前面的偈頌說:三無性的建立不是依於別的,就是依於這個前來所說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的三自性,而立那個後面所要說的三種無自性性,那三種無自性呢?謂即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因為是這樣的緣故,所以佛就以密意說一切法皆無自性,其實依他、圓成的二性並非也完全是無的。此中聽說密意的這句話是顯示不是瞭義究竟之談,而是一種方便權巧之說;假使站在瞭義的立場講,要雙明三性三無性,(P802)方是不有不無的中道。方便說的意思是:後面的依他、圓成二性就它們的自體說,雖則不是沒有,然而由於有的愚夫對二自性認識不正確,就在上面生起增益的執著,妄執有個實在的我法自性,如是有上加有的妄執,當知這就名為遍計所執。釋迦世尊為瞭除去眾生這遍計的增益執,所以才依三性的有體無體總括的說為三種無性。《解深密經》說“非由別觀三種自性,立三無性;然由有情,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上,增益遍計所執自性,故我立三種無自性性”,就是此意。可見三種無性,不是沒有後二自性,隻是沒有最初的遍計所執自性而已。

  【雲何依此而立彼三?謂依此初遍計所執,立相無性,由此體相畢竟非有,如空華故。依次依他,立生無性。此如幻事托眾緣生,無如妄執,自然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依後圓成實,立勝義無性。謂即勝義,由遠離前遍計所執我法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如太虛空。雖遍眾色,而是眾色無性所顯。雖依他起非勝義故,亦得說為勝義無性,而濫第(P803)二、故此不說。】

  怎樣依於此三而立彼三呢?三性三無性的建立關系是這樣的:依於這三性的最初遍計所執,建立那三無性的最初相無自性。為什麼如此?因這遍計執的體相不論怎麼樣,畢竟是非有的,猶如眼中有病所見的空華一樣。其次依於第二依他起,建立那第二生無自性。為什麼如此?因這猶如幻師所作的幻事,是假托眾緣所生起的,無有如外道所妄執的諸法自然而生的自然性,所以也就假說它無有自性,並不是依他起的自性,完全無有。末瞭依於這最後的圓成實,建立那最後的勝義無自性。為什麼如此?因圓成實就是勝義,由於遠離瞭前之遍計所執的我法性,約它沒有我法性而假說它無有自性,並不是圓成實的自性,完全無有。舉例來說,如太虛空(喻勝義)雖然遍於一切眾色(喻依他),而實是眾色無性之所顯現的(喻此勝義,是依他起上,無遍計所顯),所以名為勝義無自性性。本來依他起亦有勝義,為什麼現在但說圓成實有,不說依他起有?對的,依他起雖然不是勝義,約他為無漏後得清凈勝智之所緣,亦可說為勝義無性,然而今恐依他勝義無性濫彼(P804)第二圓成勝義無性,所以頌中但說圓成勝義無性,不說依他為勝義無性。

  【此性即是諸法勝義,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然勝義諦,略有四種:一、世間勝義,謂蘊處界等;二、道理勝義,謂苦等四諦;三、證得勝義,謂二空真如;四、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此中勝義,依最後說,是最勝道所行義故。為簡前三,故作是說。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亦言顯此復有多名,謂名法界及實際等。如餘論中,隨義廣釋。此性即是唯識實性,謂唯識性略有二種:一者虛妄,謂遍計所執;二者真實,謂圓成實性。為簡虛妄,說實性言。復有二性:一者世俗,謂依他起;二者勝義,謂圓成實。為簡世俗,故說實性。】

  此圓成實勝義無性,就是一切諸法的勝義諦。然而講到勝義諦,隨其淺深的不同,大略約有四種,第一叫做世間勝義,對假名無實諦說,是指五蘊、(P805)十二處、十八界等。這為什麼叫做世間勝義?事相粗顯,猶可破壞,叫做世間;雖屬世間,但亦為聖所知,超過第一世俗,名為勝義。第二叫做道理勝義,對隨事差別諦說,是指苦、集、滅、道的四諦因果等。這為什麼叫做道理勝義?智斷證修,因果差別,叫做道理,如是道理為無漏智所緣的境界,超過第二世俗,名為勝義。第三叫做證得勝義,對證得安立諦說,是指我法的二空真如。這為什麼叫做證得勝義?聖智依詮,空門顯理,名為證得,為凡愚之所不能測度,超過第三俗諦,名為勝義。第四叫做勝義勝義,對假名離言諦說,是指的真法界。這為什麼叫做勝義勝義?體妙離言,回超眾法,名為勝義,如是勝義為聖智之所內證,超過第四世俗,復又名為勝義。此中頌文所說諸法勝義是依最後勝義勝義而說,怎麼知道?因這是最勝道品所行的境義之故。為瞭簡別前三勝義,所以特別作這樣的說。當知道所說的諸法勝義,亦即是我人常常說的真如。然而真如是什麼意思呢?真是真實的意思,顯示沒有一點虛妄;如是如是的意思,表示沒有一點變易,綜合的說,如此真實,於一切位的當中常常時恒恒時都如其性,是真是實,不變不(P806)易,所以叫做真如。換句話說,就是湛然不虛妄的意義。頌文的亦字是顯示勝義勝義,復有很多的名字,如叫做法界、空性、無相、無我性及實際等。關於這些名稱的意義,如餘對法,《顯揚諸論》中隨義廣釋,此地不再一一為之說明。同時要知道的:此圓成實性就是唯識學上所說的唯識實性。但講到唯識性,略有二種差別,一者是虛妄唯識性,這就是遍計所執性所遣清凈;二者是真實唯識性,這就是圓成實性所證清凈。為什麼說為實性?為瞭簡別虛妄,所以說實性言。如說唯識,亦有二性,一者是世俗唯識,這就是指依他起的所斷清凈;二者是勝義唯識,這就是指圓成實的所得清凈。為什麼說為實性?為瞭簡別世俗,所以說為實性。

  【三頌總顯諸契經中說無性言,非極瞭義;諸有智者不應依之,總撥諸法都無自性。】

  此中三頌所總顯示的,就是一切契經中所說的無性這句話,都不是極瞭義的。所以諸有智慧的人不應依於這個不瞭義教,總撥諸法都是無自性的,應該瞭知隻有初遍計性無,餘二性定有。上來廣明唯識相性,已將前之頌意(P807)顯示完畢。

  【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於幾位?如何悟入?謂具大乘二種性者,略於五位漸次悟入。何謂大乘二種種性?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性,方能漸次悟入唯識。】

  如是於前二十五頌之中,初二十四頌成唯識相,次末後一頌成唯識性。現在進一步所要問的:能入的人有五乘不同,那一種的人能夠悟入唯識相性呢?所經的位次要經那幾個位子,始得悟入唯識相性呢?簡單的解答這兩個問題:就能入的人講,是要具有大乘二種種性的大根器者;就所經的位次講,大略要經五位,而得漸次悟入。可是,所謂大乘二種種性者,是那兩種呢?一是本性住種性,謂即本有無漏種子,從無始以來依附在本識中,自然而然(法爾)所得的無漏法因。這種本有的無漏種子未聞正法而無始自成的,即沒有經過熏習令其增長,名本種性。是本來就有這菩薩種子性類差(P808)別,不由今有,名本性住種性。二是習所成種性,謂即聽聞法界等流正法已後,由聞思修等令無漏舊種增長,名為習所成種性。一定要具有大乘這二種種性的人,方能漸次漸次的悟入唯識相性。不過此中所說的大乘不是唯指一乘性說,三乘種性中的不定性者,亦屬於此類人攝。現在之所以說為大乘者,那是簡彼定性及無種性的人的。

  【何謂悟入唯識五位?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抉擇分;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四、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

  怎麼樣的悟入唯識五位呢?所謂五位者:第一是資糧位,謂即修學大乘的順解脫分,大乘是簡別二乘的。對法等說,暖等四善根已前叫做順解脫分;現此中說,從初發心乃至十回向的圓滿,都叫做順解脫分。第二是加行位,謂即修學大乘的順抉擇分。如依於修行的次序說,就是在暖等四善根中,加功修行。第三是通達位,謂即修諸加行的菩薩,從世第一的後心證入(P809)初地,而進住於見道之中。第四是修習位,謂諸已住見道的菩薩,從初地住及出世心乃至金剛無間心位,所住的修道階段。第五是究竟位,謂於金剛心後,解脫道中,盡未來際的安住於無上正等菩提。關於五位的釋名、出體以及為三無數劫所攝等,到後會得一一解說,現在不須預論。

  【雲何漸次悟入唯識?謂諸菩薩,於識相性資糧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修習位中,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餘障;至究竟位,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復令悟入唯識相性。】

  怎麼樣子才能漸次悟入唯識相性呢?謂發心修行的諸菩薩,對於唯識相、唯識性,在資糧位中雖還沒有能夠證得,但已能夠甚深信解唯識理趣。到瞭加行位,就能漸漸的伏除所取能取,使令不起而引發真見。由加行位再進入通達位,就起無漏現行二智,而如實的通達諸法的性相瞭。從通達再進入修習位,如所已經見到的真理,數數不斷的繼續修習,就可伏餘煩惱,斷餘智障。最後到達究竟位,全出二障,功德智慧沒有不周備的。由於不同小(P810)乘,所以說圓;由於不迷不暗,所以說明。到達瞭這階段,不但自己徹底的圓滿究竟的悟入唯識相性,而且還能盡未來際的化度一切有情類,使令一切眾生,亦能同樣的悟入唯識相性。

  【初資糧位,其相雲何?頌曰:“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論曰: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抉擇識,求住唯識真勝義性,齊此皆是資糧位攝。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修習種種勝資糧故。為有情故,勤求解脫,由此亦名順解脫分。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未能瞭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故於二取所引隨眠,猶未有能伏滅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現行。】

  上是總說五位,此下別解五位。於中最初資糧位的狀態是怎樣呢?首以頌文簡單的答覆,次以論文詳細的解釋。意思是說,一個發心修行的行者從他開始發深固的大菩提心那個時候開始,乃至一直還未生起順抉擇識那個(P811)時候為止,一心求住唯識的真勝義性,齊此都是屬於資糧位所攝。為什麼叫做資糧位呢?因發心的行者為瞭趣求最高無上正等菩提,修習種種殊勝的資糧。資糧雖有種種,但趣求佛道,最主要的是福智二事資糧,這二事資糧不完具,那是不能獲得無上佛果的。菩薩不僅為瞭自利而求菩提,同時為瞭利益有情,而精勤不斷的求證解脫。在勤求的過程中雖不能即刻就可獲得,但已一步一步的趣向於彼,所以又名順解脫分。分是什麼意思?是因支的意思,就是解脫之因,因的一支,所以名分;順彼解脫之分,所以名順解脫分。於此位中修行的菩薩得到怎樣的程度呢?依於四種殊勝的力量,對於唯識的義理能夠甚深的信解。所謂四種力者:(1)因力,就是大乘多聞熏習相續;(2)善友力,就是已經逢事無量諸佛的出現於世;(3)作意力,就是自己已經獲得決定性的勝解,不為任何惡友之所動搖的瞭;(4)資糧力,就是已經善為積集善根而廣修福智資糧瞭。依於這四種的殊勝力量,對於唯識的義理雖能甚深的信解,但因多住外門而修,對於內在的能所二取尚未能夠瞭達其空,因而由於二取所引起的隨眠,猶還沒有一種功力,能夠將它伏滅,使令它不再(P812)現起二取的現行。為什麼如此呢?因為在此階段所修的施等多著有相,不能達到三輪空寂,所以二取隨眠猶未伏滅。

  【此二取言,顯二取取,執取能取所取性故。二取習氣,名彼隨眠,隨逐有情眠伏藏識,或隨增過,故名隨眠,即是所知煩惱障種。煩惱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志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頌中所說二取的這句話是顯示能執相見等二取的取,並非說的就是二取,因為執取二取,所以也得二取之名。此二取所熏成的習氣名彼二取隨眠,既是習氣,為什麼叫做隨眠?因它常在生死中隨逐於有情,有情到瞭什麼地方,它就隨逐到什麼地方,眠伏於阿賴耶的藏識中,不在其餘的地方顯現,所以名為隨眠。或者說隨逐有情多增過失,所以名為隨眠。當知這隨逐(P813)有情、眠伏不動的二取習氣,就是所知、煩惱二障的種子。什麼是煩惱障?所謂煩惱障者,就是執著遍計所執的實有自我,而以薩迦耶(我)見為首,於是產生種種的煩惱;假定我見沒有瞭的話,煩惱也就隨之而斷瞭。百二十八根本煩惱者:欲界四諦各有十惑,總為四十;上二界除瞋,各有三十六,合為七十二,如是三界計有百一十二,都是屬於見道的根本煩惱。此外再加屬於修道的十六煩惱,見修二道合辨,共有一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根本所等流的諸隨煩惱,所以煩惱是很多的。然而不管是根本煩惱或隨煩惱,就其對於有情的身心方面來講,不特都有擾惱的作用,而且都有障礙涅槃的功能,所以名為煩惱障。什麼是所知障?所謂所知障者,就是執著遍計所執的實有諸法,而以薩迦耶見為上首的。如指出這所知障的體性,主要的有見、無明、愛、恚、慢等的諸惑。實在說來,這些都與煩惱障相同的,因為煩惱相應,必然是有所知障的。有這諸煩惱的存在,就能蓋覆我們所要瞭知的理境,使我們不能正確理解一一境為何物;同時又蓋覆無顛倒的真如法性之理,使我們不能親見諸法的真實性。由於覆此理境,障礙智慧不生,並障菩(P814)提不得現前,所以名為所知障。

  【此所知障,決定不與異熟識俱,彼微劣故,不與無明慧相應故,法空智品與俱起故,七轉識內,隨其所應,或少或多,如煩惱說,眼等五識無分別故,法見疑等定不相應,餘由意力皆容引起。】

  此下料簡,先以八識分別。上面所說的這所知障就與八識相應來說,那它決定是不與第八異熟識相應的,為什麼?因彼異熟識的性質微劣,同時也不與無明慧所相應的。如諸論中所說,此第八識唯與作意等心所俱,而法執必然與慧及無明相應的,為什麼?因此障的力量極為強勝的。還有,菩薩的法空智品,許可與這第八識俱起的,所以第七有法執,到瞭法空智一起,那法執就不現行。至於前七轉識內,隨其所應,或者是少,或者是多,如煩惱說可知。怎麼可知?就是第七末那,有法見、法癡、法慢、法愛的四根本惑,隨煩惱的八惑,及別境中的慧,共計有十三法;第六識具有一切;前五識有根本惑三、隨煩惱十,與十三法俱。為什麼五識沒有法見、法疑、法慢等的(P815)三根本惑?這因眼等的前五識沒有計度分別的作用,所以法見、法疑、法慢等,決定不與之相應,由於這些是由稱量等而起的。餘如法貪、法恚、法癡,由意識力之所發動的,所以皆容引起。

  【此障但與不善、無記二心相應,論說無明唯通不善、無記性故,癡無癡等不相應故。煩惱障中,此障必有,彼定用此為所依故。體雖無異而用有別,故二隨眠,隨聖道用,有勝有劣,斷或前後。此於無覆無記性中,是異熟生,非餘三種。彼威儀等,勢用薄弱,非覆所知,障菩提故。此名無覆,望三乘說,若望菩薩,亦是有覆。】

  這是三性分別。此所知障在三性心中唯與不善及無記的二心相應,絕對是不與善心相應的。如《瑜伽論》第五十九卷說:無明唯通不善、無記的二性。既然說唯,當然是不通善性的瞭,為什麼?要知善心是有無癡的,而此執是有癡的,癡與無癡如暗與明,絕對是不相應的。就二障說,在煩惱障中一定有此所知障,因為法執體寬,煩惱障狹,彼煩惱障一定用此所知障為所(P816)依的。如迷於杌而謂是人,由迷法故,方起我執,我執必是依於法執而起的。煩惱所知的二障同以十根本為體,其體是無異的。雖然如此,但就它們的作用說,那是有差別的,所以如斷煩惱所知的二種隨眠,隨三乘聖道的作用,有勝有劣的不同;所以斷的時候,有前有後的差別。此所知障既是無記性的,那它在四無記中究竟屬於那一無記所攝呢?在無記性中是屬於異熟生無記所攝,不屬於其他的三種無記所攝。為什麼?因彼威儀等的三種無記勢用微劣薄弱,既不能覆所知,又不能障菩提,所以不可說為所知障的無覆無記。然而還有人問,此中所說無覆望於什麼人而說呢?當知此名無覆,是望於二乘說的,因它不覆二乘的轉依果,二乘無學仍可現行。假定說是望於菩薩,亦仍是為有覆,因覆所知境而障大菩提的。

  【若所知障有見疑等,如何此種契經說為無明住地?無明增故,總名無明,非無見等。如煩惱種,立見一處、欲、色、有愛,四住地名,豈彼更無慢、無明等?】

  假定說這所知障有見疑等的話,為什麼講所知障的契經中說為無明住(P817)地?既說為無明住地。就不應說有見疑等,若言此障有見疑等,是就違於契經所說。經之所以唯說無明為所知障,因此住地無明增故,所以把它總立無明,並不是說沒有見等。如煩惱種屬於惡見的,立為見一切住地,屬於欲、色、無色界攝的,即立彼為欲愛、色愛、有愛三住地名。然而我們不能說彼煩惱唯是見愛,更無慢及無明等。所以知道契經說此為無明住地,是專依增盛說的,並不是真的沒有見等。

  【如是二障,分別起者,見所斷攝;任運起者,修所斷攝。二乘但能斷煩惱障,菩薩俱斷。永斷二種,唯聖道能伏二現行,通有漏道。菩薩住此資糧位中,二粗現行雖有伏者,而於細者及二隨眠,止觀力微未能伏滅。】

  如是像上所說的二障,假定是依邪師、邪教、邪覺觀而分別起的,那它就屬見道所斷攝;假定是不由邪師等生而任運起的,那它就屬修道所斷攝。至於何人斷何障,可以這樣的分別:二乘聖者為求解脫,但能斷煩惱障,不斷所知障,因所知障不障彼解脫;如果是菩薩,那就二障俱斷,因(P818)為涅槃菩提二果有別的,但斷的時候,由於作意,所以有先後的不同。永斷分別二障種子,在初地無間聖道;永斷任運二障種子,在十地中無間聖道,所以說永斷二種唯聖道能。至於伏二障的現行,不唯無漏道,就是有漏道也有此功能,所以說伏二現行通有漏道。行菩薩道者住在這資糧位中,二障的粗顯現行雖然說是已有被伏,而於微細的及二障中若粗若細的所有隨眠,由於能對治的止觀力量尚極微弱,還沒有能夠伏滅。

  【此位未證唯識真如,依勝解力修諸勝行,應知亦是解行地攝。所修勝行,其相雲何?略有二種,謂福及智。諸勝行中,慧為性者,皆名為智,餘名為福。且依六種波羅密多,通相皆二,別相,前五說為福德,第六智慧,或復前三唯福德攝,後一唯智,餘通二種。復有二種,謂利自他。所修勝行,隨意樂力,一切皆通自他利行。依別相說:六到彼岸,菩提分等,自利行攝;四種攝事,四無量等,一切皆是利他行攝。如是等行差別無邊,皆是此中所修勝行。】(P819)

  在這資糧位上的菩薩因為還沒有證得唯識真如性,所以唯依聞思的勝解力,修於福智的殊勝諸行,能於諸法決定瞭知唯是有識,應知這也是解行地所攝。為什麼要這樣說?因為解行地所攝的有二位,一是資糧,二是加行,現為資糧位,所以名為亦。於此地中所修勝行其相貌是怎樣的呢?大略說來,約有二種,就是福德與智慧。十度諸勝行中假定是以慧為性的,都可說名為智,除此而外,其餘皆名為福。現在且依六種波羅密多來說,就通相言,皆俱福德智慧二種。這話怎講?意謂與智俱行,助成智業,是就可以皆名為智;假定與福俱行,助成福業,是就可以皆名為福。就別相言,前五波羅密多說為福德,第六波羅密多說為智慧,因為前者是福而非智性,後者是智而非福性。或復這樣分別:前三唯是屬於福德所攝,後一唯是屬於智慧所攝,中間精進、禪定二者通屬福德、智慧二種所攝。即依精進修佈施、持戒、四無量等,屬福所攝;若依精進修三慧、六善巧、觀四諦緣生法等,屬智所攝。若依靜慮修四無量,名之為福;若依靜慮修六善巧等,名之為智。復有二種,就是自利與利他。行者所修的勝行如果是隨意樂力,所為一切諸功德(P820)等一切皆通自利行與利他行。然而依別相說,六到彼岸、三十七菩提分、禪支、十八不共法、諸相隨好等,都是屬於自利行攝:四種攝事——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無量心——慈、悲、喜、舍等,一切都是利他行攝;如是等的一切自他利行,其差別雖有無量無邊,而皆是資糧位中所修的勝行。

  【此位二障雖未伏除,修勝行時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練磨其心,於所證修勇猛不退。一聞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深遠,心便退屈;引他已證大菩提者,練磨自心勇猛不退。二聞施等波羅密多甚難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樂能修施等,練磨自心,勇猛不退。三聞諸佛圓滿轉依極難可證,心便退屈;引他粗善況己妙因,練磨自心,勇猛不退。由斯三事練磨其心,堅固熾然修諸勝行。】

  在這資糧位上的菩薩對於煩惱所知的二障,雖說還未能夠伏除,但是在修勝行的時候,有三種事情可能使之退屈。然而當蒙退屈之念,復又能以三事練磨其心,對於自己所證修的勝行繼續精進勇猛的進而不退。那三退屈(P821)呢?第一,從聽聞正法中,聽說無上正等菩提非常的廣大、非常的深遠,自己覺得不是我所能做得到的,於是其心便生退屈。進而再一回想,他人既能證得大菩提,我為什麼不能?所謂“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引用其他已證大菩提者,來練磨自己一顆已欲退屈的心,於是就又勇猛不退的向前進。第二,從聽聞正法中,聽說施等的諸波羅密多,如果真正的修起來,那是非常困難的,我能修這樣的波羅密多嗎?這樣的一想,其心便生退屈。正當退屈時,立刻就又省察到自己的意樂,已能遠離慳貪、瞋恚等的種種弊惡,隻要我現在稍加功用,就可將施等修習圓滿;以此練磨自心,於是勇猛不退,如有頌說:“汝昔惡道經多劫,無益勤苦尚能超;今行少善得菩提。大利不應生退屈。”第三,從聽聞正法中,聽說諸佛的圓滿轉依,要想確切的證得,那是極為困難的,我是何人?怎可有此厚望?這麼一想,心便退屈;繼而三思,他人行施,尚感貴樂,我修如是清凈妙善,怎可說是空無有果?引他微因粗善,況己勝大妙因,練磨自心,勇猛不退,如有頌說:“博地一切諸凡夫,尚擬遠證菩提果;汝以勤苦經多劫,不應退屈卻沉淪。”行(P822)者雖有三退屈義,由於以此三事練磨其心,所以能夠堅固熾然的修諸勝行而不再退。

  【次加行位其相雲何?頌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抉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暖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初後位立。四尋思者: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如實遍知。此四離識及識非有,名如實智。名義相異,故別尋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

  前明資糧位,此明加行位,而此加行位的狀態是怎樣的呢?先以頌文簡單的答覆,次以論文詳細的解釋。意思是說:加行位上的菩薩先於從初發心至資糧位的第一無數大劫,善為貯備福德智慧的殊勝資糧,滿足順解脫分的(P823)善根;為欲入見道時住於唯識的實性,乃又更修加行,希望藉此加行的力量,伏除二取隨眠,此即所謂暖、頂、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位。此四又可總名為順抉擇分,因這抉擇分是欣求見道的智而順趣於真實的。由於它的近於初地見道,所以特別立為加行名,非如前資糧位,無加行的意義。在這暖等四加行位中依於四尋思、四如實智的觀,以觀能取所取皆空。所謂初後位立者,即四加行的初二位與後二位。謂依下尋思立為暖法,依上尋思立為頂法;依下如實智立為忍法,依上如實智立世第一法。四尋思等所取的對象,要不出於名、義、自性、差別的四法。“名”就是能詮的名言,“義”就是所詮的義理,若名若義皆有它的自性和差別。“自性”就是法體的自相,乃是色心各自的性體;“差別”是指那體性上的無常、苦等的差別意義。“尋思名”名為名尋思,“尋思義”名為義尋思;“尋思名義自性”名為自性尋思,“尋思名義差別”名為差別尋思。假有實無者,是說色聲等的諸法,在凡夫方面雖把它執取為實有,但色等的名言是由假名符號上而給它的名目,所以聲等名心可以說做心等聲等,因為名言與實義是不相稱的。而且叫做(P824)名、叫做義的,並不是實有的東西,隻是由因緣的和合而假現為色等,如幻如化,那裡有什麼實在色等?把這名、義、自性、差別四種假有實無的東西,推求尋思,叫做四尋思觀。雖然如此,但還沒有到印可位,更進而如實遍知,所取名等固然是離識非有,就是彼能取識,也是不可得的。如是空掉能取所取,成為印可位,就名為四如實智的觀。或者有人這樣問:為什麼名義各別尋求,而名義自性及與差別合觀察呢?名義之所以各別尋求,因為其相是各別不同的,而名義自性及與差別之所以綜合觀察,因為名義自性及其差別,此二種二其相是相同的,所以合為思察。

  【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暖位。謂此位中,創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初獲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獲道火前相,故亦名暖。】

  這個尋思如實的觀智發生,是依定力的。定有明得、明增、印順、無間的四定。依明得定,發下品的尋思觀,觀無實有的所取境,立為暖位。依明得定的明,是指無漏慧,因為初得無漏慧的明相,所以名為明得。明得之定,(P825)名明得定。在此熾位當中開始創觀所取名等四法,都是我人自心之所變現的。我們所認為的這是名,那是義,這是自性,那是差別,乃是假施設有的,而名義等的實性實在是不可得的。修此尋思觀,如日從東方剛要出時,有它的前起相;當知慧日現起前,也有它的前方便相,即此慧日前行相,立為明得名。又如鉆木取火,先有暖氣為引火的前相,喻此位是實智火的前相,所以亦名為暖。

  【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謂此位中,重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明相轉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復名頂。】

  此明頂位。此位依明增定,發生上品的尋思觀;復觀所取空,其觀法與前暖位同,所不同的就是無漏明慧的前相,較前更為轉盛,方便智增,所以名為明增。尋思觀修習至此,已達於至極之位,所以復名為頂。

  【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職離所取境?所取(P826)能取,相待立故。印順忍時,總立為忍。印前順後,立印順名;忍境識空,故亦名忍。】

  此明忍位。於此位中依著印順定而發下品的實智,對於空無所取,決定印持;對於空無實在的能取,亦順樂忍。於此位中創得如實智果,所以名下。忍即別境的勝解,含有兩個意思:一是印持決定,二是順樂忍可。今則印前無所取,順後無能取,二義皆俱,所以名忍。為什麼會從所取無而知能取亦無?要知道,既然沒有實在的所取境可以離開能取識而獨存,又那裡有什麼實在的能取識可以離開所取境而獨有?所取能取相待而立的啊。依下文看,忍有下中上的三品,合此三位,四善根中總立為忍,所以說印順忍時,總立為忍。名印順者,印前所取無,順後能取無,及印能取無,所以立印順名。此三位中忍可境空識空,所以亦名為忍。雖說中忍並不印可,然因順於樂忍,所以亦名為忍。

  【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謂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P827)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

  此明世第一位。於此位中依無間定,發生上品的如實智,更雙印可能所二取都是空無,所以此位立名世第一法。為什麼這樣講?因前忍位中的上忍,唯能印可能取空,不能同時印可所取空;今此世第一法不特能印可能取空,亦能印可所取空,而是二空雙印的。依斯而觀,從此無間必然入於見道,所以立無間名。無間是什麼意思?就是定的意思。行者修諸加行,到此階段,於異生法中可說這是最極殊勝的,沒有那個再超過它,所以名世第一法。

  【如是暖、頂,依能取識,觀所取空;下忍起時,印境空相;中忍轉位,於能取識,如境是空,順樂忍可;上忍起時,印能取空;世第一法,雙印空相。】

  這是總攝上義。如是所說四加行位,於暖、頂中依於能取的心識而觀所取的境空;到瞭下忍起時,印持所取境的空相,進而轉成中忍位,對於能取識的觀察,瞭知它如鏡一樣是空,順樂忍。從此再進一步,到達上忍起時,(P828)不特知能取空,而且印可能取空,至世第一法,就可雙印能取所取的二空相。

  【皆帶相故,未能證實。故說菩薩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相滅已,方實安住。依如是義,故有頌言:“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相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

  此正釋本頌文。菩薩行者這樣的在加行位,雖然觀察印忍沒有固定的所嘆,也沒有實在的能取,但在這觀心之前還浮著真如的相,未能真正的證實。所以說菩薩於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定中安立少物,以為這個就是唯識的實在真勝義諦,因此頌說“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少物”是說在能觀的心上,變現似真如的東西。因在觀心之前思惟安立,所以說為立。因為那個空有二相未除,而帶相又有所得的觀心,故還沒有住於實在的無相唯識實(P829)性,因此頌說“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有所得者,是說有所憑依的相;住唯識者,是說能緣的根本智冥契於唯識的實性真如。一定要待彼空有二相滅瞭已後,方能真實的安住於唯識實性。依於這樣的意義,所以《分別瑜伽論》有頌說:菩薩在三摩地——定中,觀察名義等的影像相唯是心的顯現,沒有離心的名義自性差別。忍位的四如實智悟入瞭影現的義想實無所有,既滅瞭義想,就能審諦觀察這名義等,唯自想心所現。如是既觀察到唯是自心,便安住於內心,瞭知其所取義想的非有,進而滅唯識想,能取的心亦無,一剎那世第一法以後,就能觸證到平等法性,通達無所得的法界。於此兩首頌中初兩句是明暖位,次兩句是明頂位,次兩句明下忍位,第七一句明中上忍位,最後一句明世第一法。

  【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於粗重縛,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取,違見道故。於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除,全未能滅。此位菩薩,於安立諦,非安立諦,俱學觀察。為引當來二種見故,及伏分別二種障故,(P830)非安立諦,是正所觀,非如二乘,唯觀安立。】

  在此加行位中對於二縛的伏斷是這樣的:因為未能遣除空有二相,所以既未能夠遣除相縛,對於粗重縛當亦未能斷滅,所能伏除者唯是分別二取現行,為什麼?因為違於見道的,見道位中方能永斷分別二障粗重縛。雖然如此,但於俱生二障現行,隻能有少分伏,未能全伏分別俱生二種隨眠。為什麼?以有漏帶相觀心,有空有二相的所得,有種種不同的分別,所以俱生現行未全伏除,二種隨眠全未能滅。在此加行位上的菩薩對於安立諦以及非安立諦,都是學習觀察的。什麼叫做安立諦?安立是施設義,即方便安立諦,謂於苦等諸法之中,安立苦等四聖諦理。什麼叫做非安立諦?就是二空真如之理。此諦通一切法,無有差別。此位菩薩若加行不作二種觀,是就不能引發真相見道,亦復不能伏分別二種障。今為引當來真相二種見道,以及伏除分別二種障故;換句話說,為入二空,觀真如理,特以無差別離名言的非安立諦,為正所觀,非如二乘唯觀安立;不過為起遊觀,起勝進道,成熟佛法,降伏二乘,亦觀有差別名言的安立諦。(P831)

  【菩薩起此暖等善根,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方得成滿。托最勝依,入見道故。唯依欲界善趣身起,餘慧厭心非殊勝故。此位亦是解行地攝,未證唯識真勝義故。】

  此辨所依處。菩薩起此暖等四善根,在三資糧四加行的方便時,雖說通諸靜慮能入聖諦現觀,然而最後入時,必須依於第四靜慮,方能獲得成就圓滿。第四靜慮望餘靜慮最為殊勝,要托最勝依,始得入於見道的。然此四善根於三界中依何界起?五趣之中何趣身起?非生上地或色界或無色界,能入聖諦現觀,因為彼處極難生厭的,所以唯依欲界人中善趣身起,餘界餘趣的慧心及與厭心非是最極殊勝的。於此加行位中因為未證真如,唯依勝解之力,修諸加行,所以如前資糧位亦是解行地攝。

  【次通達位其相雲何?頌曰:“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論曰: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P832)能所取相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

  前明加行位,此明通達位,而此通達位的狀態是怎樣的呢?先以頌文簡單的答覆,次以論文詳細的解釋。意思是說:若時,即無分別智的發生時,就是世第一法的次剎那。在這時候,菩薩對於前面加行位住的唯識性(諸法真如),以能證悟所緣真如的無分別智觀察,一切都無所得。所謂無所得,就是不取種種的戲論相。“不取”是顯示沒有能取執,“不取戲論相”是顯示沒有所取相。觀真勝義,名無所得。到理智冥會都無所得的相時,能取的執固已離掉,所取的相亦復離掉,至此乃名真實住於唯識實性真勝義諦,亦即是證得真如。能證的智與所證的真如俱離二取,絕諸戲論,所以名為平等平等。為什麼要如此才得平等?因為能所取相俱是分別,有所得心,就有種種戲論相現。一定要達到“無有智外如為智所證,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方算是如智平等。

  【有義:此智二分俱無,說無所取能取相故。有義:此智相見俱有,帶彼相起,名緣彼故。若無彼相名緣彼者,應色智等名聲等(P833)智。若無見分應不能緣,寧可說為緣真如智?勿真如性亦名能緣,故應許此定有見分。有義:此智見有相無,說無相取,不取相故,雖有見分而無分別;說非能取,非取全無,雖無相分,而可說此帶如相起,不離如故。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不變而緣,此亦應爾!變而緣者,便非親證。如後得智應有分別,故應許此有見無相。】

  此下廣釋上頌,於中先說正智。明正智中,此智二分有三傢的解釋不同。有師義說:此緣真如的根本無分別智,見相二分都是沒有的,所以說為無所取相無能取相。有師義說:此緣真如的根本無分別智,見相二分都是有的,因為帶彼相起,方可名為緣彼真如。帶彼真如相起,是即顯示有相分;能夠緣彼真如,是即顯示有見分,所以說見相俱有。假定說是沒有似彼境相,而說名為緣彼真如者,那就應當這個色智等雖無聲等相,亦應名此聲等智。假定說是沒有見分,那就應當沒有能緣的作用,如真沒有能緣,怎可說為緣真如智?不可說是真如性亦名為能緣。所以我們應當承認:此緣真如(P834)的根本無分別智,決定是有見分的。有師義說:此緣真如的根本無分別智,見分固是有的,相分卻是無的。說無相取,不取相故者,《瑜伽》第七十三卷說“真如無相可取,正智不取於相”,是說的這個意思。如初師說,是有見分的,怎能名無?當知雖有見分,然而並無分別,假定有分別的話,頌文就隻應說離所取,不應說是離二取。雖然說是沒有能取,但並不是說取完全無。如二師說,假定沒有相分,何得名有所緣?當知雖無相分,而可說此緣真如智,挾帶真如的體相起,名有所緣,因根本智不離於真如的。如自證分緣於見分的時候,雖不變現相分,而亦得名所緣;當知此智帶相而緣,亦應當是這樣的。若見道中,變相而緣的話,那就不是親證瞭。既非親證,如後得智應有分別。可是事實上,根本智是不同於後得智的,既異後得,所以應當承認此緣真如的根本無分別智,是有見分而無相分的。

  【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

  此釋位及見道名。通達位者,是說此位的菩薩,由前加行無間,一剎那(P835)中生起此無分別智的時候,以此無分別智體會得唯識實性真如,所以名為通達位,通達就是體會的意思。此位亦名見道,為什麼?因在此位,初以無分別智照見真如之理,所以名為見道。

  【然此見道,略說有二: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有義:此中二空二障,漸證漸斷,以有淺深粗細異故。有義:此中二空二障,頓證頓斷,由意樂力有堪能故。】

  此下解說見道真相差別,於中先解真見道。然這上面所說的見道若再略為分說,有二種的不同。第一真見道是即以所說的無分別智為體,因為唯此可以證真的。所以開發的根本無分別智,能夠實證二空所顯的真如之理,能夠實斷二障分別的種子隨眠。再說得明白一點:在無間道斷惑的種體,在解脫舍那個習氣,然後證得擇滅的理體。如是於一心中雖經多剎那,其事方得究竟,但因其相相似相等的,所以總說為一心的真見道。可是對這真見(P836)道,有二師的解說不同。有師義說:此見道中證二空理,斷二種障,都是漸次漸次的證,漸次漸次的斷的。為什麼?因為理有淺深,而障及智有粗有細,所以不能一時頓證頓斷。這是三心傢的見解。有師義說:此見道中證二空理,斷二種障,都是二空頓證,二障頓斷的。為什麼?因在前加行位時,由欲俱斷的意樂力,有此堪能的。

  【二、相見道,此復有二:一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軟品分別隨眠。二、內遣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前二名法智,各別緣故;第三名類智,總合緣故。法真見道,二空見分,自所斷障,無間解脫,別總建立,名相見道。有義:此三是真見道,以相見道緣四諦故。有義:此三是相見道,以真見道不別緣故。】

  此明相見道有二,於中先觀非安立諦。非安立諦就是真如,有三品心,是即顯示三心見道。一、內是內身,假是顯其無體,謂唯緣內身而遣於假。(P837)“有情假者,先解有情皆妄所計,但有內心,似有情現,談其無體,名之為假。緣智者,能緣心,即緣內身為境,遣有情假之緣智”,以下二心準此可知。首先我們須要瞭知的,就是人法二障,各各分為上下,上下之分在於粗細,粗者為上,細者為下,這樣綜合而為四類。於中二粗須要各別遣除,因為這時智的力量還很薄弱,不能雙斷。如欲雙斷,須上品智。這是隨智說為軟中上。最初生起的智名軟,其次生起的智名中,最後生起的智名上,因為於斷見惑,此智是最上的。惑隨於智,說三品別。初二兩品智由於力量不夠堅強,但緣內身,除我法假;第三上品智能廣緣一切內外我法,所以一切分別隨眠也就都能遣除。於此三心,前二是法智,因為是各別緣的;第三名類智,因為是總合緣的。法真見道等者,法是法則,仿學為義。真見道中不特有二空見分,而且亦有二空自證分,雖說亦有二空自證分,而不能如彼見分親緣真如,所以乃效法之。然見分中有無間道與解脫道,隨自所斷的惑障,是就有瞭四種見分。無間道中斷惑別故,人法二見分各別法之,所以立初二心;解脫道中正理同故,人法二見分總合法之,所以立第三心,論說別總建(P838)立,名相見道,就是此意。有師義說——即前第一漸證漸斷師義,謂此三心都是真見道,不可說為相見道,為什麼?因相見道是緣四諦十六心而起的。所以說,若三心是真見道,若十六心是相見道。同時《對法》中說:“謂真見道,緣非安立,非相見道中,能緣非安立故。”所以此師肯定的說三心為真見道。有師義說——即前第二頓證頓斷師義,謂此三心都是相見道,為什麼?因真見道是不別緣的,今者既然別緣,可以證知是相見道。所以此師說:若一心是真見道,若三心是相見道。

  【二緣安立諦,有十六心。此復有二:一者依觀所取能取,別立法類十六種心:謂於苦諦有四種心:一、苦法智忍,謂觀三界苦諦真如,正斷三界見苦所斷二十八種分別隨眠。二、苦法智,謂忍無間,觀前真如,證前所斷煩惱解脫。三、苦類智忍,謂智無間,無漏慧生,於法忍智,各別內證。言後聖法,皆是此類。四、苦類智,謂此無間,無漏智生,審定印可,苦類智忍。如於苦諦,有四種心,集、滅、道諦,應(P839)知亦爾。此十六開心,八觀真如,八觀正智。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自證分,差別建立,名相見道。二者依觀下上諦境,別立法類十六種心。謂觀現前不現前界,苦等四諦各有二心:一現觀忍,二現觀智。如其所應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分觀諦,斷見所斷百一十二分別隨眠,名相見道。】

  此明第二緣安立諦,有十六心,復分為二:一者,依觀所取真如能取正智,所以這裡說的所取是指所觀的諦理,這裡說的能取是指緣於諦理的忍智。由此忍智若法若類各別而立,有十六心。十六心如何別立?謂於苦諦有四種心——(1)苦法智忍:苦就是苦諦,法為苦諦的教,智是加行道中緣於苦法的智;忍是無漏忍,就是對於前苦法智,加以忍可。以此觀於三界苦諦真如的時候,能正斷除三界見苦所斷的二十八種分別隨眠。二十八隨眠者:欲界苦下有十,上二界苦下除瞋各有九,三界總合有二十八。(2)苦法智:“法謂苦如,能緣苦如之智,名苦法智。”此緣苦法之智具足的說,應該叫做苦法智忍智。忍的作用在於斷惑,智的功能在於證理,是為忍智的差別。所以(P840)在忍無間的觀前所觀的真如,獲證前面所斷的煩惱解脫,名為苦法智。(3)苦類智忍:這就是苦法智忍的無間解脫道中的自證分之無漏慧生,緣於前之法忍法智的二見分而各別內證。從此二心以後直至無學聖法,一切由此二心而彼得生,是此第三心的流類,所以說皆是此類。(4)苦類智:這就是印可緣於苦類的智,因為它隻緣第三苦類智忍。《雜集論》說:“於苦類智忍內證印可,故名苦類智。”如於苦諦有這四種心的差別,應知於集滅道的三諦,各各亦有四種心的差別,即集法智忍、集法智、集類智忍、集類智、滅法智忍、滅法智、滅類智忍、滅類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類智忍、道類智,合前苦諦四心,總為十六心。此十六心屬於法忍法智的八者,觀於真如;屬於類忍類智的八者,觀於正智。法真見道等者,謂法忍為法真無間道的見分,法智為法真解脫的見分;類忍為法無間的自證分,類智為法解脫的自證分,如是種種印前智故,所以各各差別建立。二者,依觀下現前界的欲界及上不現前界的色無色界四諦之境,別別建立法類十六種心。十六心者,謂觀現前欲界苦等四諦,別立法忍法智八心;依觀不現前上二界苦等四諦,別立類忍類智(P841)八心。然論但舉欲界苦諦以為法。第一現觀忍是指無間道,第二現觀智是指解脫道。如其所應,那現觀忍、法真見道、無間道見分觀諦,那現觀智、法真見道、解脫道見分觀智,不法自證分,因為要有觀智才法,既無觀智所以不法。如是觀三界四諦,斷見所斷的百一十二分別隨眠,名為相見道。百一十二者;欲界四諦四十,上二界四諦,一一除瞋,八諦減八,各有三十六,所以總合為一百一十二。對此如作較為清楚的說明:苦法智忍緣欲界如,仿無間道見分,斷欲界惑。苦法智緣欲界如,仿解脫道見分,證欲界的諦理。苦類智忍緣上二界如,仿無間道見分,斷上界的煩惱。苦類智緣上界如,仿解脫道見分,證上界的諦理。苦諦是如此,餘三諦亦然。

  【若依廣佈聖教道理,說相見道有九種心。此即依前緣安立諦二十六種止觀別立:謂法類品忍智合說,各有四觀,即為八心;八相應止,總說為一。雖見道中止觀雙運,而於見義觀順非止,故此觀止開合不同。由此九心,名相見道。】

  此辨九心相見道。前辨行相見道,此廣佈教道理。意即菩薩行者,在見(P842)道等不作此觀,但欲佈教,所以說其差別。前相見道安立諦,有二種十六心的說法,現在這個就是依於前面的緣安立諦,法彼二個十六種止觀,所以二心別立。謂法類品忍智合說等者,以前依觀能所取中,法忍法智八合為四,緣如為境,所以合為四者,因為其品類是相同的;類忍類智八合為四,緣智為境,所以合為四者,因為其品類是相同的。《瑜伽》五十八又一說:忍智合者,八忍合為四,為什麼?因都是屬於忍的一類;八智合為四,為什麼?因都是屬於智的一類,如是各有四觀,即為八心。然與八觀相應之止,照道理說,亦應有八止。現不說有八,而總說為一,這是什麼道理?要知於見道中,雖則是止觀雙運,並行不悖,而於見義觀順非止;所以這觀止就開合不同,即觀開為八,止合為一,止觀合說有九心,由此九心名相見道。

  【諸相見道,依真假說。世第一法無間而生,及斷隨眠,非實如是。真見道後,方得生故;非安立後,起安立故;分別隨眠,真已斷故。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二中初勝,故頌偏說。】(P843)

  以上所說,不管是三心相見道、十六心相見道、九心相見道,一切都是依真之義而假說的。為什麼?因世第一法無間而生出的十六心以及斷諸隨眠,並不是實實在在是這樣的,要在真一心見道後,方得生起的;非在安立諦後,起十六心而安立的,分別所起的隨眠,在真見道中已斷瞭的。至於頌文偏說真見道,因為前之真見道在於證唯識的實性,而後之相見道在於證唯識的法相,比較起來,二者之中初真見道勝,所以頌特偏說。

  【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諸後得智有二分耶?有義:俱無,離二取故,有義:此智見有相無,說此智品有分別故,聖智皆能親照境故。不執著故,說離二取。有義:此智二分俱有。說此思惟似真如相,不見真實真如性故。又說此智,分別諸法自共相等,觀諸有情根性差別,而為說故。又說此智現身土等,為諸有情說正法故。若不變現似色聲等,寧有現身說法等事?轉色蘊依不現色者,轉回蘊依應無受等。又若此智不變似境,離身體法,應非所緣,緣(P844)色等時,應緣聲等。又緣無法等,應無所緣緣,彼體非實,無緣用故。由斯後智,二分俱有。】

  此明二道為二智所攝。前之真見道屬於根本智攝,因為是無相的;後之相見道屬於後得智攝,因為是有相的。然而講到後得智,現在我們所要問的,就是諸後得智,是不是都有二分?這有三師解說不同。有師義說:後得智中見相二分俱無,為什麼?因離於二取相的。若依此說,佛不說法,亦無十五界。有師義說:此後得智見分是有的,但沒有相分。什麼道理?《瑜伽論》說:此智品是有分別的,所以知有見分。聖智能親照諸法的理境,而此理境無相,所以知無相分。頌說離二取者,是約不執著說,並不是真的全無見分。有師義說:此後得智,見相二分完全俱有。《瑜伽》七十三說:此智托真如為質,變似真如相而觀,不能如實見真如性。所變真如就是相分,思惟之心就是見分,所以二分俱有。又破初師無見分說:此後得智能夠分別諸法的自相共相,能夠觀諸有情的種種根性差別,而後為之說種種法的,由此可知見分非無。又破次師無相分說:此後得智能夠變現種種的身土——他(P845)受用身土,這就是變似色;為諸有情說諸正法,這就是變似聲。假定不變現似色似聲等,那裡會有什麼現身說法等事?既然變似色聲,證知相分非無。再從反的方面證有相分說,若如汝說轉依位中色蘊已轉,所以沒有現色之事的話,那麼,轉受等四蘊依亦應沒有受等。然轉餘四蘊依,既不無受等,豈轉色蘊便不現色?又若此後得智離自體之法,真的不變似境為所緣,既無相分自他之心,亦無他身土等,豈不是應非所緣緣?若說不帶相起,亦可名為所緣緣,那麼,緣色等時,亦應緣於聲等,為什麼?緣色等智不帶聲等相故。還有,緣無過去未來等法,現在是沒有體的,假定不變相而緣,那就應無所緣緣。為什麼?因無相分,真照於無,無非有體,所緣緣義如何得成?不特菩薩行者,就是佛亦不能親緣於無,所以說彼體非實,無緣用故。由於上面所說的種種道理,此後得智一定是二分俱有的。

  【此二見道,與六現觀,相攝雲何?六現觀者:一、思現觀:謂最上品喜受相應思所成慧,此能觀審諸法共相,引生暖等加行道中觀察諸法。此用最猛,偏立現觀。暖等不能廣分別(P846)法,又未證理,故非現觀。二、信現觀:謂緣三寶世出世間決定凈信。此助現觀令不退轉,立現觀名。三、戒現觀:謂無漏戒。除破戒垢,令觀增明,亦名現觀。四、現觀智諦現觀:謂一切種緣非安立根本、後得無分別智。五、現觀邊智諦現觀:謂現觀智諦現觀後,諸緣安立世出世智。六、究竟現觀:謂盡智等究竟位智。此真見道,攝彼第四現觀少分;此相見道,攝彼第四,第五少分。彼第二、三,雖此俱起,而非自性,故不相攝。】

  此真相二見道與彼思等六現觀互相相攝,是怎樣的呢?在未說明它們相攝之前,先略解說六現觀的意義。(1)思現觀:謂由思所成慧,能令觀境分明現前,即思的現觀名為思現觀。為什麼唯說最上品喜受相應?因為思慧為欲界意識中有,而欲界意無苦無樂,唯有喜、憂、舍的三受相應,憂不是無漏根,舍不與最上品思俱,所以唯說最上品喜受相應。此思現觀能觀察一切諸法的共相,如觀諸行無常,有漏皆苦等,或觀一切法真如等是最勝的,名(P847)觀共相而不言觀自相;此能引生暖等加行道中觀察諸法,謂思能生於修的。於見道前此用最極猛利,不同加行,所以特偏立為現觀。暖等四加行近於見道,境界微略,觀空無我等,有一定的分齊,不能廣分別法;但觀所取無等,又未能證於四聖諦理,所以不得說為現觀。雖見道等亦不能廣分別法,然因證於四聖諦理,所以得立為現觀。(2)信現觀:謂緣佛法僧的三寶以及世出世間的諸法,而生決定的凈信。現觀諸法的現觀本來是慧的作用,現說信為現觀者,因為凈信能助現觀,使令現觀不再退轉,所以亦得立現觀名。(3)戒現觀:這就是說的無漏戒,謂當無漏法現前時,即成為戒體。戒之所以名為現觀,因無漏戒,除去破戒的垢染,使所修的現觀,益發增明,故得現觀名。(4)現觀智諦現觀:一切種就是諸法的真如,依於這一切種所起的緣非安立諦的根本,後得二種無分別智,是名現觀智諦的現觀。(5)現觀邊智諦現觀:謂在現觀智諦現觀之後,諸緣安立世出世等所得之智,通於有漏無漏一切見修道的緣安立諦智。怎麼知道?《瑜伽》七十一等說,緣安立諦境慧,是此自性故。(6)究竟現觀:這是無學道後所生的盡智、無生智的究竟位(P848)智。若廣泛的說,通於十智,而且都是無漏的。明白瞭六現觀是什麼,進而就可說明它與二見道的相攝。謂這真見道,攝彼第四現觀諦智現觀的少分;所謂少分,就是隻攝根本智,不攝後得智。此相見道攝彼第四現觀後得智的少分,及彼第五現觀緣安立諦的少分。至彼第二現觀及第三現觀,雖則說是也與此二見道俱起,然而因為不是自性之類,所以不得彼此相攝。因為凡觀必以慧為體性,今六現觀除第二、第三觀,餘四俱以慧為體性。而上品凈信與無漏戒為第二、第三兩觀的別體,但助令不退及令觀增明,都不是慧的自性,所以不為二道所攝。第一亦不攝者,因為是增明的;第六亦不攝者,因為尚未起的。

  【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傢,住極喜地,善達法界,得諸平等,常生諸佛大集會中。於多百門,已得自在,自知不久證入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此明入地功德。菩薩不管在什麼時候,隻要得此二見道,那他立即就生如來傢,安住於極喜地中。什麼叫做如來傢?《無性攝論》說:“謂佛法界,(P849)名如來傢。於此證會,故名為生。於此所緣,勝智生故;轉先所依,生餘依故,紹隆佛種,令不斷絕。”於諸法界,深為作證,名為善達法界。得一切有情、一切菩薩、一切如來三種平等性故,名為得諸平等。由於具有這樣高深的程度,所以常常的得能生於諸佛的大集會中。於多百門已得自在,就是能於百世界中作佛,智見能入百法明門,以百菩薩而為眷屬等。不特如此,而且因為親證到諸法的真如,自知不久一定能夠證得佛果位上的大菩提,並能盡未來際的利樂一切有情。

  【次修習位,其相雲何?頌曰:“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論曰: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餘障證得轉依,復數數修習無分別智。此智遠離所取能取,故說無得及不思議。或離戲論,說為無得,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是出世間無分別智。斷世間故,名出世間。二取隨眠,是世間本,唯此能斷,獨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體無漏及證真如。此智具斯二種義故,獨名出世。餘智不然,(P850)即十地中無分別智。】

  前明通達位,此明修習位,而此修習位的狀態是怎樣的呢?先以頌文簡單的答覆,次以論文詳細的解釋。現在先解釋初二句頌,謂此位的菩薩,出瞭通達位的現行,就是所謂從見道起,為欲更斷除其餘俱生的二障,及為欲證得二種轉依,復又數數不斷的修習無分別智,所以叫做修習位,或名修道位。此所修的無分別智,遠離掉遍計所執的能取所取而沒有所得,為言議思慮之所不能及,所以頌說“無得不思議”。或者還可這樣解說:遠離一切有漏分別的妄執,說為無得;能違生死的無漏智,離諸過失,微妙作用難以測度,名不思議。這個無得不思議的智是出世間的無分別智,為什麼叫做出世間?因它能夠斷除有漏世間的諸染污法,所以名出世間。什麼為有漏世間的根本?能所二取的隨眠為世間的根本,但能斷此的唯有無分別智,所以也就唯有此智,獨得出名。或出世的這個名稱是依於二義而得名的,就是根本智的自體是無漏的,同時它又能夠親證於諸法真如的。由於這無分別智具有這二種的意義,所以獨名出世。除此而外,其餘的如後得智不得名為出世,換(P851)句話說,就是十地中的無分別智。

  【數修此故,舍二粗重,二障種子,立粗重名,性無堪任,違細輕故。令彼永滅,故說為舍。此能舍彼二粗重故,便能證得廣大轉依。】

  此釋頌文第三句。行者如果數數不斷的修此無得不思議的出世間智,那就可以斷舍俱生的二障種子及其習氣,所以頌說舍二粗重故。謂煩惱所知二障的種子並那個習氣,立為二粗重名。為什麼說為粗重?以其性無堪任,違於微細輕妙的無漏無分別智。現在運用一種工夫,令彼二種粗重永滅,所以說之為舍。由十地修智逐漸舍彼二種粗重以至究竟,便能證得佛果位上的廣大轉依。

  【依謂所依,即依他起。與染凈法為所依故。染謂虛妄遍計所執,凈謂真實圓成實性。轉謂二分轉舍轉得。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粗重,故能轉舍依他起上遍計所執,及能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由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P852)無上覺。成立唯識,意為有情證得如斯二轉依果。】

  此釋頌文第四句,於中有二師義,現在先釋第一師義。依是什麼意思?為所依之義,就是依他起。為什麼把他說為所依?以其為染凈法作所依故。染是指的虛妄遍計所執,凈是指的真實圓成實性。轉是什麼意思?為染凈二分轉舍轉得之義。謂諸行者,由於不斷的修習出世間的無分別智,斷除瞭本識中的煩惱所知的二障,所以就能轉舍依他起上的虛妄遍計所執,並且能夠轉得依他起中的真實圓成實性。由於轉舍煩惱,所以就得到瞭大菩提;由於轉舍瞭所知障,所以就證得無上大覺。成立唯識的用意就是為瞭使令有情,證得像這樣的二大轉依果。

  【或依即是唯識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愚夫顛倒,迷此真如,故無始來,受生死苦。聖者離倒,悟此真如,使得涅槃畢竟安樂。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粗重,故能轉滅依如生死,及能轉證依如涅槃。此即真如離雜染性,如雖性凈,而相雜染,故離染時,假說新凈,即此新凈,說為轉(P853)依,修習位中,斷障證得,雖於此位亦得菩提,而非此中頌意所顯,頌意但顯轉唯識性。二乘滿位,名解脫身;在大牟尼,名法身故。】

  此為第二師釋第四句頌。或者有的人說:依不是指的依他起,而是指的唯識真如。為什麼?因為它是生死涅槃之所依的。如世間的愚夫惑亂顛倒,迷於這唯識真如,所以從無始來,一直至於今日,受種種的生死苦。而出世聖者離去一切顛倒戲論,悟達於這唯識真如,所以立即就證得涅槃,而獲畢竟安隱之樂。然而怎樣能得轉依?是由不斷的修習出世間的無分別智,斷除瞭本識中的煩惱、所知的二障粗重,因而得能轉滅依於真如的生死,並且能夠轉證依於真如的涅槃。這就是顯示真如離一切的雜染性。或有人說:真如之體猶凈明珠,本來清凈,那得說是離染方能證得?要知真如的體性,雖然說是本來清凈的,但是在眾生分上,因為其相是雜染的,所以到瞭離去染相的時候,就假說為新凈。即此新所得的清凈,就又說為轉依。於此修習位中一步一步的斷障,到瞭金剛心後而開始證得。或又有說:在此修習位中亦能(P854)獲得菩提,為什麼但說轉證依如涅槃?要知此位雖亦證得菩提,然而那並不是此中頌意之所顯示的,頌意所要顯示的唯在轉染污法成唯識性。此唯識性假定是在二乘究竟位中,名為安樂解脫身;假定是在大乘究竟極果位上,名為大牟尼法身。牟尼是寂默的意思,謂善寂空有二邊,默契中道之理。

  【雲何證得二種轉依?謂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二種轉依,由斯證得。】

  此下廣顯前所說的頌文。怎樣能夠證得二種轉依?於中含有能證之因與所得之果二問。“十地”是明所經的位次,“十勝行”是明所修的因行,“十重障”是明所治的斷法,“十真如”是明所證的真理。由於這四種因緣,二種轉依果由此而能證得。

  【言十地者:一、極喜地,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二、離垢地,具凈屍羅,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三、發光地,成就勝定大發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四、焰慧地,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五、(P855)極難勝地,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六、現前地,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八、不動地,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故。十、法雲地,大法智雲,含眾德水,蔭蔽一切,如空粗重,充滿法身故。如是十地,總攝有為無為功德,以為自性,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生長,故名為地。】

  此廣明十地。所謂十地者:(1)極喜地,就是初地。因為初登地的菩薩,最初斷除凡性而得聖者之性,具證我法二空的理體,不像二乘人唯證我空;由此能夠成辦利益自己及其他有情的兩種義利,內心生起極端的踴躍歡喜,所以叫做極喜地。(2)離垢地,菩薩在初地已離去瞭粗重的犯戒垢,具有清凈的戒行。到此第二地,更能遠離生起那個微細毀犯的煩惱垢,獲得戒波羅多圓滿,所以叫做離垢地。(3)發光地,此地菩薩成就勝定大法總持,因(P856)定力的深入,克服無明黑暗,從勝定發出無量無邊的勝妙慧光,所以叫做發光地。總持是中國話,印度叫做陀羅尼。(4)焰慧地,此地菩薩修習三十七品等諸菩提分法,生起智慧的火焰,焚燒一切根本煩惱及隨煩惱薪皆為灰燼,像火燒毀一切柴薪一樣,慧焰增加,所以名為焰慧地。(5)極難勝地,菩薩所修的真智與俗智一個是無分別的,一個是有分別的,二者行相更互相違,彼此難得合作一致。所以初地到四地,如真智現前時,俗智就不現前;俗智現前時,真智就不現前,要想二智並觀,那是很困難的。登瞭五地的菩薩能夠合此難合的二智,使其相應相順不違,這是極為難能可貴的,所以叫極難勝地。(6)現前地,此地菩薩觀十二諸緣起支,安住於最勝緣起智,能令般若波羅密多的無分別智現在前,親證緣起即空的如性,通達諸法緣起相,離一切染凈相,所以叫現前地。(7)遠行地,此地菩薩平衡的以真俗二智觀察,而且不加強有力的功用,到達瞭無相住的有功用行的最後邊際,能過世間二乘出世間之道;再進一步,入於八地,就是無功用行,與第八清凈地共相鄰接,已遠行到與八地相距不遠,所以名為遠行地。(8)不動地,七地菩薩雖已能作(P857)一切相的無相觀,但還不能放棄有功用行,仍不得自然而然的任運而轉,因而也就不能說是不動。到瞭第八地菩薩,由於無分別智的任運相續,不特不為有相有功用所動,且也不為一切煩惱所動,所以名為不動地。(9)善慧地,菩薩進入此地,就可成就微妙不可思議的四無礙解,以此法、義、詞、辯的四無礙解,而能遍於十方世界為一切有情善說妙法。“無礙力說法,成就利他行”,智慧妙善,所以名為善慧地。(10)法雲地,謂總緣一切諸法的智慧,譬如遍覆虛空的大雲一樣,所以名為大法智雲。“眾德”就是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等,猶如凈水,智能藏彼眾德,如雲層中包含著有水一樣,有能生彼最極殊勝的功能。蔭蔽一切如空粗重者,太空是廣大無量的,像眾生無始來的微細障,法智如浮雲,可以覆蔽這如虛空一般廣大的惑智二障,不使現前。充滿法身者,如大雲可以降註凈水,充滿虛空,法智能出生無量的殊勝功德,圓滿所證所依的法身,所以叫做法雲。如是像上所說的十地,總攝一切有為無為的功德,以為其自性,亦即以能證智所證如而為地體。有為功德是指四智中的妙觀察智及平等性智,因為登地菩薩還在因位,所以不說成所(P858)作智及大圓鏡智。無為功德是指每一地中所證的真如法性。為什麼此諸階位皆名為地?地是生長義,如大地的能生長萬法;又為依持義,如大地的為萬有所依持。能證正智、所證真如,皆能與所修行,作殊勝的依持,並令獲得生長,所以名之為地。

  【十勝行者,即是十種波羅密多。施有三種:謂財施、無畏施、法施。戒有三種: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精進有三種:謂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靜慮有三種:安住靜慮、引發靜慮、辦事靜慮。般若有三種:謂生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俱空無分別慧。方便善巧有二種:謂回向方便善巧,拔濟方便善巧。願有二種:謂求菩提願、利樂他願。力有二種:謂思擇力、修習力。智有二種:謂變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此明所修的勝行。所謂十種勝行,就是十種波羅密多。第一佈施波羅密(P859)有三種:(1)財施,謂懷清凈無染的心,以種種的錢財或資生之具,施諸有德或貧窮無依的眾生,使他不受饑寒的痛苦而得身心的安樂。(2)無畏施,謂眾生遇到種種的的災害或其他什麼危險的事情,菩薩能以種種的方便,協助他解決困難,安慰他不要怖畏,使其除去內心怖畏的痛苦。(3)法施,就是以清凈無染的心,為諸人類說諸法要,使令聽者得到法樂,增長自己的善根。第二戒波羅蜜有三種:(1)律儀戒,就是佛教七眾弟子所受各種不同的戒,禁止眾生不作無意的一切惡業,離去種種的雜染諸法。⑵攝善法戒,就是修習一切善法,集諸一切的善根。⑶饒益有情戒,就是濟拔一切有情,饒益一切有情,毫不做有損於眾生的事情。第三忍波羅密有三種:(1)耐怨害忍,這是忍受眾生所給予的痛苦。謂發心的菩薩,為瞭救拔苦海中的眾生,眾生不瞭解菩薩運用種種不同的方便,不特不接受菩薩的濟拔,反而時時給予菩薩的難堪,可是菩薩不因此而退屈自己利生的工作。(2)安受苦忍,這是忍受自然界所給予的痛苦。謂發心的菩薩,在廣大的自然界中去利益眾生的時候,雖然遭受自然界的風吹雨打,寒熱交迫,但菩薩一一都能忍受,而不退失自已的初(P860)心。(3)諦察法忍,謂發心的菩薩,以般若智慧審諦觀察諸法的實相,瞭達緣起諸法的空無自性,名為諦察法忍。第四精進波羅密多有三種:(1)被甲精進,謂發心的菩薩,為瞭完成無上的佛道,特先修習六波羅密多,積集福智資糧,以助成精進,如軍隊上前線作戰,須要披起鎧甲一樣,所以名為被甲精進。(2)攝善精進,謂發心的菩薩,開始向菩提大道出發時,為更積極的修諸一切善法,乃精進勇猛的不斷前進,如準備好瞭的軍隊,勇往直前的向前線出發一樣。(3)利樂精進,謂發心的菩薩,為完成自利的事情,固然精進不已,就是為利樂一切有情的事,也一樣的精進不息。第五靜慮波羅密多有三種:(1)安住靜慮,就是在定中住心一境,身心得到輕安。(2)引發靜慮,就是從靜定中引發種種神通等的殊勝功德。(3)辦事靜慮,就是從定中引發起來的種種神通,能夠成辦種種利生的事業。第六般若波羅密多有三種:(1)生空無分別慧,就是通達人空的智慧。(2)法空無分別慧,就是通達諸法空無自性的智慧。(3)俱空無分別慧,就是通達人法皆空的智慧。第七方便善巧波羅密多有二種:(1)回向方便善巧,這是從大智出發的,謂菩薩所作施等的種種善(P861)事,不是專為自求,而是要回向一切有情的,所以不住生死。(2)拔濟方便善巧,這是從大悲出發的,謂菩薩在生死苦海中的種種活動,都是為瞭拔濟諸有情類,即為大悲心之所激動,而不安住於涅槃中。第八願波羅密多有二種:(1)求菩提願,就是無上佛道誓願成。(2)利樂他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第九力波羅密多有二種:(1)思擇力,力是堪能的意思,由於有思擇力,所以有勝堪能,正思抉擇什麼是應該作的,什麼是不應該作的。(2)修習力,由於有此修習力,所修靜慮有勝堪能,無怯弱性。或綜合二者說:思擇諸法而起修習,名為力波羅密多。第十智波羅密多有二種:(1)受用法樂智,謂由前六波羅密多,成立不可思議的殊勝妙智,以自己所得的妙智在如來的大集會中,受用種種的法樂。(2)成熟有情智,謂由此殊勝妙智,觀察有情的根性,以六波羅密多去成熟有情,使之獲得解脫。受用法樂是自利,成熟有情是利他。

  【此十性者:施以無貪及彼所起三業為性;戒以受學菩薩戒時三業為性;忍以無瞋,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為性;精進以(P862)勤及彼所起三業為性;靜慮但以等持為性;後五皆以擇法為性,說是根本、後得智故。有義:第八以欲、勝解及信為性,願以此三為自性故。此說自性,若並眷屬,一一皆以一切俱行功德為性。】

  這是出十波羅密多的自體。第一施以無貪及相應思並彼所發起的三業為體性。此中主要的是無貪,因為要於財等不貪,方能真正的施舍。第二戒以正在受學菩薩戒的那個時候,所有三業行為活動而為體性。因菩薩對於菩薩戒,不論是在受的時候,或是在學的時候,都要運用到身語意的三業的。第三忍以無瞋等為體性者,《瑜伽》四十二說:“自無憤勃,不報他怨,亦不隨眠流註相續,是名菩薩耐怨害忍,即以無瞋及三業為性。若安受苦忍,即精進三業為性,若諦察法忍,即審慧三業為性。”第四精進以勤勇及彼所起的三業為體性。第五靜慮但以等持為性者,等持就是三摩地,雖為別境心所的一種,可是現在專約定說,不通於散。至於後五波羅密多,完全都是以(P863)擇法為體性的,為什麼?因論說第六般若波羅密多是根本智,後方便等四波羅密多是後得智。有師義說:其餘的雖沒有不同的解說,但第八願波羅密多,應說以欲、勝解及信為它的體性,為什麼?因為願是以這三法而為自性的。前來所說都是克就自性而言,假使並及眷屬來講,一一波羅密多皆是以一切俱行的功德為體性的。簡單的說,十度總以五蘊為體。

  【此十相者,要七最勝之所攝受,方可建立波羅密多。一、安住最勝,謂要安住菩薩種性。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樂最勝,謂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業最勝,謂要具行一切事勝。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所攝受。六、回向最勝,謂要回向無上菩提。七、清凈最勝,謂要不為二障間雜。若非此七所攝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由斯施等十對波羅密多,一一皆應四句分別。】

  此明十波羅密多相。所謂相,就是諸波羅密多的體相。什麼是十度的體相呢?要由七種最勝之所攝受,方可建立為波羅密多。(1)安住最勝,就是要(P864)安住於菩薩種性當中,依五性言,須簡除其餘的四性。為什麼?當知若非菩薩種性的人,那所行的施等隻能感得人天有漏及二乘的果,不能成為無上極果的正因。(2)依止最勝,就是要以大菩提心為所依止,假定離瞭上求下化的大菩提心,那所行的佈施持戒等就都不能成為波羅密多。如經說:一不發菩提心而行施等,是為魔業。”(3)意樂最勝,就是對於一切有情,要有悲愍之心。換句話說,菩薩行六度,不是為瞭自己,而是為瞭利益安樂有情。前依止最勝,是與菩提心相應;此意樂最勝,是以大悲心為根本,所以二者不同。(4)事業最勝,就是要具行一切事勝,假使不具行隨順度生所有事業,是則施等行寡,不能滿足無上菩提大果。(5)巧便最勝,就是在修六度的時候,要為通達一切法性空的無相智之所攝受。如佈施時,不見有施者、受者及佈施的財物,三輪體空。如經說:“不以色佈施,不以聲香味觸法佈施。”不住於相,名為相智。(6)回向最勝,就是將修波羅密多所得的一切功德,全部回向無上正等菩提,不作其餘人天或小果的資糧。前面的依止最勝,是約修習十度的動機說;現在的回向最勝,是約修習以後的歸趣說,二者是有所不(P865)同的。(7)清凈最勝,就是要不為煩惱所知二障之所間雜。具有這七相的佈施持戒等,才是真實的波羅密多;假定不是為此七之所攝受的話,那所行的施等就不得名為到彼岸瞭。根據前面的定義,分別施等是否就是波羅密多?這一一度皆應作四句分別。現在且以施度為代表:(1)有是施而不是波羅密多,如離七種最勝所行的佈施;(2)有是波羅密多而不是佈施,如隨喜他施等;(3)有是佈施亦是波羅密多,如依七種最勝而行的佈施;(4)有非佈施亦非波羅密多,如離七種最勝而行的戒等五度。明白瞭佈施的四句,於餘戒等波羅密多亦有這四句分別,例此可知。

  【此但有十不增減者,謂十地中,對治十障,證十真如,無增減故。復次,前六不增減者,為除六種相違障故,漸次修行諸佛法故,漸次成熟諸有情故。此如餘論廣說應知。又施等三,增上生道,感大財體及眷屬故;精進等三,決定勝道,能伏煩惱,有熟有情,及佛法故。諸菩薩道,唯有此二。又前三種,饒益有情:施彼資財,不損惱彼,堪忍彼惱,而饒(P866)益故。精進等三,對治煩惱;雖未伏滅,而能精勤修對治彼諸善加行,永伏、永滅諸煩惱故。又由施等,不住涅槃,及由後三,不住生死,為無住處涅槃資糧。由此前六不增不減。後唯四者,為助前六,令修滿足,不增減故。方便善巧,助施等三;願助精進;力助靜慮;智助般若:令修滿故。如解深密廣說應知。】

  此明十波羅密多的不增不減。有人這樣問道:“為什麼波羅密多但有十數而不增不減呢?”謂依所治所證而建立的。而於十地之中所對治的障有十,所證得的真如也有十,因而能治能證的波羅密多也就無增無減的唯有十數。其次分開來說:先明六度的無增無減,次明四度的無增無減。如有人問:“菩薩所應修學的前六為什麼不增不減的但有六數?”所以唯說六者,其原因有六種:(1)為除六種相違障故:眾生心中因有慳貪、毀犯、瞋恚、懈怠、散亂、惡慧的六種障蔽,菩薩行者為瞭除去這六種的相違障,所以說有佈施等的六度。(2)漸次修行諸佛法故:諸佛法就是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P867)共法等。為瞭漸次修行而證得如是的佛法,所以說有佈施等的六度。(3)漸次成熟諸有情故:謂菩薩於隨順化導成熟諸有情的過程中,為瞭漸次使諸有情獲得利益解脫,特別運用這六度法門,而且即此六度法門已經足夠化導有情,所以說有佈施等的六度。此三種因,如餘《攝論》等,廣說應知,這裡不必再為煩說。(4)為二道的因門:又,佈施、持戒、忍辱的三度是諸菩薩的增上生道。謂行佈施,能感大財,多饒財寶;嚴持凈戒,能感大體,即尊貴身;實行忍辱,能感眷屬、一切有情,咸來歸附。由富、勝形及多眷屬趣中增上,名增上生道;次,精進、禪定、智慧的三度是諸菩薩的決定勝道。謂修精進,以善方便,能伏一切煩惱;修諸靜慮,以定發通,能夠成熟一切有情;修諸佛法,養成智慧,由此智慧,佛法得以成熟。有此三德,名決定勝。諸菩薩道唯有這二種,假定缺瞭一種,那道就不得成就瞭。(5)為利生斷惑門:又,前佈施、持戒、忍辱的三度是為饒益諸有情的。怎麼知道?因為佈施波羅密多,施彼眾生種種資財,以給予饒益;持戒波羅密多,不損害、不惱亂彼諸有情,以給予饒益;忍辱波羅密多,能夠堪任彼諸有情,所加於自(P868)己的惱亂,決不因為他對我的迫害,我就舍棄他,我仍行我饒益有情的事業。其次精進、靜慮、智慧的三度是為對治諸煩惱的,怎麼知道?煩惱是一股最強有力的反動分子,由精進力,雖還不能永伏煩惱永害隨眠,但已能夠勤修對治煩惱諸善加行,而彼煩惱不能傾動這善品加行。由修靜慮因緣,能夠永遠的降伏煩惱;由修般若智慧因緣,能夠永滅一切煩惱。前三利生,後三斷惑。諸菩薩道唯有此二,是故但有六數不增不減。(6)為無住涅槃因門:又,由佈施、持戒、忍辱的三度,以大悲心而廣饒益一切有情,所以菩薩不安住於涅槃之中;及由精進、靜慮、般若的三度,以大智慧而斷滅一切煩惱,所以菩薩不安住於生死之中。六度為無住大般涅槃的資糧,亦即所謂無住涅槃之因。由此六種原因,所以前六波羅密多如是不增不減。如有人問:菩薩所應修學的後四,為什麼不增不減的但有四數?要知六度之後唯有四者,那是為瞭助成前六,使令修學圓滿具足的,所以不增不減的唯有四數。如分別說:方便善巧波羅密多助成施、戒、忍的三度,菩薩行者為瞭饒益有情,修學佈施、持戒、忍辱的三度,以攝受廣大的有情,但要完全饒益有情,(P869)須要運用種種方便善巧,所以方便善巧能助成施等。願波羅密多能助成精進度,謂由弘誓願力,能實踐精進波羅密多。力波羅密多能助成靜慮度,謂由思惟抉擇力,獲得最極殊勝的意樂,能使內心安住有所堪能,所以力為靜慮的助伴。智波羅密多能助成般若度,謂由多聞、緣慮、修習的聞、思、修三慧,引發靜慮,從靜慮中引發出世間慧,所以智波羅密多與慧波羅密多而為助伴。上來所說六度、四度的增減,如《解深密經》,廣為解說,當可瞭知,現在不勞多敘。

  【十次第者:謂由前前引發後後,及由後後持凈前前。又前前粗,後後細故。易難修習,次第如是。釋總別名,如餘處說。】

  此明十度的次第。我們知道,十波羅密多最初是施,最後是智,它的前後為什麼一定如是次第?這是有理由的。第一原因,是由前前引發後後,就是由於前一波羅密多,而能引發後一波羅密多,謂由佈施等以引生戒忍等。第二原因,是由後後持凈前前,就是由於後一波羅密多,能使前一波羅密多獲得清凈。如要佈施,必須持戒,持戒能使佈施清凈,乃至由任持智波羅密(P870)多,能凈力波羅密多。第三原因,是由前前粗,後後細的緣故。謂諸行中施行最粗,戒細於施,所以如是次第建立,乃至一切行中,智為最細,故最後立。再就修習的難易說,行施最易,持戒較難,易者先行,難者後行,所以次第如是。至於釋波羅密多的總名及釋施等的別名,如其餘的地方所說。《無性釋論》說:“釋總名者,施等善根最為殊勝,能到彼岸,是故通名波羅密多。”釋別名者,如前所說。

  【此十修者,有五種修:一、依止任持修;二、依止作意修;三、依止意樂修;四、依止方便修;五、依止自在修。依此五修,修習十種波羅密多,皆得圓滿。如集論等廣說其相。】

  此門十波羅密多的修相應門。修此十度,約有五種:(1)依止任持修者,謂住種性的菩薩,於自體中,於所依中,具足一切佛法,悉能任持。以此種性修行施等,是名依止任持修。(2)依止作意修者,謂以勝解決定願樂等心,誓求無上正等菩提。以此作意修行施等,名為依止作意修。(3)依止意樂修者,謂以無厭足的廣大意樂,起大慈悲憐憨一切有情,志期度脫是諸有情。(P871)用此意樂修行施等,是為依止意樂修。(4)依止方便修者,有說是由無分別智攝受而修。實際就是在修諸度時,以無所得為方便,瞭達三輪清凈,如於施中,不見有施物、施者、受者的三種分別。(5)依止自在修者,這是約佛果位上的六度說。如來對諸波羅密多的白法,本早已究竟圓滿,但為瞭成熟廣大的有情,仍自由自在的任運修行施等,所以名為依止自在修。菩薩行者依此五種修法而修,其所修習的十種波羅密多,一一皆能獲得圓滿。關於五修的行相,如《集論》等廣說,這裡也不再多論瞭。

  【此十攝者:謂十,一一皆攝一切波羅密多,互相順故。依修前行而引後者,前攝於後,必待前故;後不攝前,不待後故。依修後行持凈前者,後攝於前,持凈前故,前不攝後,非持凈故。若依純雜而修習者,展轉相望,應作四句。】

  此明諸度的自類相攝。講到十度的相攝,可說每一度每一度,都能攝於一切波羅密多的,為什麼道理?因為十行相資,彼此互相隨順的。依修前波羅密多行而引起後波羅密多者,我們可知前者能攝於後,因為後者必待於(P872)前,然後方得成故。由此亦知後者不攝於前,因為前者不待於後,自己就得完成的。依修後波羅密多行而持凈前波羅密多者,我們可知後者能攝於前,因為前者要由後者的任持,始得清凈的;同時亦知前者不攝於後,因為前者不能持凈於後的。若依純雜而修習等者,於中有純修與雜修之別,因而彼此展轉相望,應可作為四句:(1)是施非戒,(2)是戒非施,這二者是屬於純修的。(3)亦施亦戒,這是屬於雜修的。(4)非施非戒,這是約不修度而說的。依此而言,是則一行為純,諸行為雜。因為純雜不同,所以有此差別。

  【此實有十而說六者,應知後四第六所攝。開為十者,第六唯攝無分別智,後四皆是後得智攝,緣世俗故。此十果者,有漏有四,除離系果,無漏有四,除異熟果。而有處說具五果者,或互相資,或二合說。】

  此明諸度的開合及五果的分別。這波羅密多實在說來,是有十種的,然而有的地方但說六者,這是什麼道理?應知有處說六不說十,那是因為後四是屬於第六所攝,而本後二智合為一的緣故。有的地方又開為十者,那是將(P873)本後二智分開來講,以第六度攝根本智,而後四度皆是屬於後得智攝,為什麼?因方便等皆緣世俗而生起的。其次講到這十度所得的果:約實而言,有漏與無漏各有四果。有漏方面,於五果中除去離系果;無漏方面,於五果中除去異熟果。然而有的地方說是具五果者,那是約有漏無漏相互資助說,即以有漏資於無漏的時候,得異熟果;以無漏資於有漏的時候,得離系果。或者有漏無漏二位合說,所以得五果。

  【十與三學互相攝者:戒學有三:一、律儀戒,謂正迷離所應離法。二、攝善法戒,謂正修證應修證法。三、饒益有情戒,謂正利樂一切有情。此與二乘有共不共,甚深廣大,如餘處說。】

  此明諸度與三學的相攝。先出三學的名體,於中戒學有三者:(1)律儀戒,以七眾戒為體,謂正遠離所應遠離的一切品類惡不善法。(2)攝善法戒,以有為無為無漏善法為體,謂正修證所應修證的力無畏等一切佛法。(3)饒益有情戒,以活動的三業為體,就是正式的去做利樂一切有情的事業。此菩薩(P874)戒與二乘戒有一部分是共通的,有一部分是彼此不共的,這從不共的一點上建立菩薩的學處殊勝。如殺盜淫妄的一切性罪,不論如來制與未制,犯瞭就是有罪的,聲聞人固然不現行,菩薩乘同樣也一定不現行,這可說完全是共同的。但關於遮罪的不現行,菩薩是與聲聞人不共的,如有在聲聞方面是犯的,而在菩薩卻是不犯;或有在菩薩方面是犯的,而在聲聞卻是不犯。像這種種,甚深廣大,分別起來非常眾多,如其餘的地方,像《攝論》等所說。

  【定學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謂此能發照瞭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王定,謂此自在集無邊福,如王勢力無等雙故。三、賢守定,謂此能守世出世間賢善法故。四、健行定,謂佛菩薩大健有情之所行故。此四所緣、對治、堪能、引發、作業,如餘處說。】

  此明定學的四種:(1)大乘光明定,謂從定中發出無分別的慧光,照瞭一切大乘的理、教、行、果,名光明定。三地名發光定,所以有人將此定配前三地。(2)集福王定,王是自在的意義,菩薩在禪定中修集無量福德而得自(P875)在,如世間的國王,具大自在,有大勢力,能集多財,無有與此相等的。(3)賢守定,賢是仁慈,守是護,得此定的,能守護世出世間的賢善之法而不散失。(4)健行定,就是首楞伽三摩地,十地菩薩與佛是雄猛無畏大精進的健者,健者所修的定最為剛健,所以名為健行定。此四的所緣,謂一切大乘教法,不論世俗行相或勝義實性,行相果相等,皆為菩薩定心的所緣境。此四的對治,謂菩薩在定中,發出無分別智,遣除阿賴耶識中的二障粗重。此四的堪能,謂菩薩安住於靜慮中,能不受定力的拘限而受果,能隨其所欲的要到什麼地方受生,就到什麼地方受生,如是名為堪能。此四的引發,謂由禪定的力量,能引發隨往一切世界自在無礙的神通。此四的作業,謂能振動等,就是可作十八種的變化。如餘處說,就是如餘《攝大乘論》等詳說。

  【慧學有三:一、加行無分別慧,二、根本無分別慧,三、後得無分別慧。此三自性、所依、因緣、所緣、行等,如餘處說。如是三慧,初二位中,種具有三,現唯加行。於通達位,現二種三。見道位中,無加行故。於修習位,七地已前,若(P876)種若現,俱通三種,八地以去,現二種三,無功用道,違加行故,所有進趣,皆用後得,無漏觀中,任運起故。究竟位中,現種俱二,加行現種,俱已舍故。】

  此明慧學的三種。三慧的主要者,在根本無分別慧、加行慧。雖僅作相似的無分別觀,但能引發根本無分別慧,所以就從所引發而得名加行無分別慧。後得慧是從根本無分別慧所生的,帶相觀如,所以就從能生的,得名後得無分別慧。此三慧的自性據《攝大乘論》說,離五種相以為自性。“所依”謂三慧是以非心而是心的東西為所依的。“因緣”謂三慧是以聞熏習及從聞熏習所起的如理作意為因緣,“所緣”謂三慧是以無我真如為所緣的。行是行相,等是等於任持、助伴等。如是一切,如其餘的《攝大乘論》處所說。像上所說的三慧,在資糧、加行的初二位中就三慧的種子說,悉皆具有,因為具有法爾無漏種的;就三慧的現行說,是即唯有加行慧,無根本、後得的二慧,因為還未證到真如的。於第三通達位就三慧的現行說,有根本、後得的二慧,因於見道十五心中剛剛證得真如,是沒有加行的;就三慧的種子(P877)說,三者悉皆具有。於第四修習位若在七地已前,不論是種是現,都是通於三種的,因為七地已前,位位之中皆有無間、解脫及勝進道的;假使至八地已去,現行方面唯有根本、後得的二慧,無有加行,因到無功用的地步,不假加行而得勝進的,所以說無功用道,違加行故。然而一步一步的向前進趣,是用什麼慧呢?所有進趣都是用的後得慧,因為於無漏觀中一切都是任運而起的。於第五究竟位中,若現若種,都唯俱有根本、後得的二種;至於加行慧,不管是現是種,在金剛道後的解脫道中都已經舍去瞭的。

  【若自性攝,戒唯攝戒,定攝靜慮,慧攝後五。若並助伴,皆具相攝。若隨用攝,戒攝前三,資糧,自體、眷屬性故;定攝靜慮;慧攝後五;精進三攝,遍策三故。若隨顯攝,戒攝前四,前三如前,及守護故;定攝靜慮;慧攝後五。】

  此正解說三學與諸度的相攝。假定是自性相攝,各舉其當體而言,那就三學中的戒學唯攝諸度中的戒度,定學唯攝靜慮度,慧學攝最後的五度。假定是並諸助伴相攝,助伴理通於三,三學一一具攝十度。假定是隨作用互相(P878)相攝,戒學攝前佈施、持戒、忍辱的三度,因為施是戒的資糧,戒是戒的自體,忍是戒的眷屬,所以能攝前三。定學攝靜慮度,慧學攝最後的五度。精進總為三學所攝,因為它能遍策三學的。假定是隨相顯明其相攝,戒學攝前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的四度;攝前三度的理由,如前所說,所以加攝精進者,由精進力勤加守護,令戒得以清凈。定學唯攝靜慮度,慧學能攝最後的五度。

  【此十位者,五位皆具。修習位中,其相最顯。然初二位,頓悟菩薩,種通二種,現唯有漏。漸悟菩薩,若種若現,俱通二種,已得生空無漏觀故。通達位中,種通二種,現唯無漏。於修習位,七地已前,種現俱通有漏無漏;八地已去,種通二種,現唯無漏。究竟位中,若現若種,俱唯無漏。】

  此明五位的現種相攝。此十波羅密多於五階位來說,二位中皆悉具足。不過比較起來,在第四修習位中其相是最明顯的,因通有漏無漏,而能無邊行的,所以經說:初地菩薩於檀波羅密最為增上等,是即最顯義。然而(P879)在資糧加行的初二位,如果是頓悟的菩薩,種子通於有漏無漏的二種,現行則唯是屬於有漏。為什麼現唯有漏?應知有一類的菩薩,在初二位中煩惱所知的二障種現,完全沒有伏滅,一直到達初地,才開始頓斷分別二障種現,名為頓悟。所以於初二位中所修勝行,不論是種是現,唯是屬於有漏的。為什麼種亦通於無漏?當知這是約法爾的無漏種說。如果是漸悟的菩薩,不論是種是現,都是通於有漏無漏的二種。為什麼會如此呢?這因在地前已伏分別煩惱的現行,已得生空的無漏觀,所以通於無漏;但因俱生現起的煩惱猶還未能永滅,所以亦通有漏。在第三通達位中種子通於有漏無漏的二種,現行則唯是屬於無漏。在第四修習位中如果是七地已前,若種若現,都通於有漏無漏的二者;到瞭八地已去,種子通於有漏無漏的二種,現行則唯屬於無漏。到最後究竟位中,不論是現行還是種子,統統唯是無漏的。

  【此十因位,有三種名:一、名遠波羅密多,謂初無數劫,爾時施等勢力尚微,被煩惱伏,未能伏彼,由斯煩惱不覺現行。二、名近波羅密多,謂第二無數劫,爾時施等勢力漸增,非(P880)煩惱伏,而能伏彼,由斯煩惱故意方行。三、名大波羅密多,謂第三無數劫,爾時施等勢力轉增,能畢竟伏一切煩惱,由斯煩惱永不現行。猶有所知微細現種及煩惱種,故未究竟。】

  此明十度在因位中,有三種差別不同的名稱——(1)名遠波羅密多:謂行菩薩道的菩薩,經過最初第一大無數劫的長時間,修行施等諸波羅密多,成就無量的功德善法;可是這時的施等波羅密多的勢力仍還非常的微弱,不特未能制伏種種活動的煩惱,而且被諸煩惱之所制伏。由於是這樣的關系,所以煩惱在不自覺間而起現行作用。煩惱既還不自覺的現行,依勝解力所修勝行當然隻有到彼岸的名字。如約位次判別,是屬資糧加行的初二位。(2)名近波羅密多,謂行菩薩道的菩薩,從初無數劫進入第二大無數劫,經過這樣一個長時間,所修施等的力量一天天的增加,而又成就瞭無量善法。雖說這時煩惱仍經常的生起活動,但所修施等,不特不為煩惱之所制伏,而且施等的力量能夠制伏一切煩惱。由於這樣的關系,所以作意現行瞭。由此繼續不斷的前進,漸漸接近大菩提果,所以名為近波羅密多。如約位次判別,(P881)是屬通達位及修習位的七地已前。(3)名大波羅密多,謂行菩薩道的菩薩,從第二無數劫進入第三大無數劫,經過這樣一個長時間,所修的施等勢力,越發轉為增長,而又成就無量善法。菩薩到這地步,由於任運的修一切波羅密多,所以有力量能畢竟克服一切煩惱。由於是這樣的關系,所以從此煩惱永遠的不再現行。雖然如此,但猶有所知微細現種及煩惱種的存在,所以仍未達到究竟。不過由煩惱的不起現行活動,而且能於一行中起無量行,所以名為大波羅密多。如約位次判別,是即修習位中八地已去乃至十地。

  【此十義類,差別無邊;恐厭繁文,略示綱要。十於十地雖實皆修,而隨相增地地修一。雖十地行有無量門,而皆攝在十到彼岸。】

  此十波羅密多的義類如果詳細的說起來,其差別是有無量無邊的,如《解深密經》說的度清凈、度最大等,恐怕學者厭惡繁文,所以隻好略示綱要,其他請讀《解深密經地波羅密多品》可知。十度的修習,在十地中實是每地都修的。雖說地地皆修十度,但隨其相的相增,又可說是地地唯修一(P882)度,如初地施為增上而修一施度,乃至十地智為增上而修一智度。菩薩行者在十地中所修勝行,雖說是有無量門那麼多,但都可以攝在這十到彼岸,並不是但說十度,更不說餘行。

  【十重障者:一、異生性障:謂二障中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二真見道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猶明與暗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無間道時,已無惑種,何用復起解脫道為?斷惑證滅,期心別故,為舍彼品粗重性故。無間道時雖無惑種而未舍彼無堪任性。為舍此故,起解脫道及證此品擇滅無為。】

  從此以下明十種障。第一,異生性障,有的地方叫做異生性無明。這異生性障,是依見道所斷的分別煩惱所知二障而立,所以說依彼種立異生性故。行者未入見道時,不能瞭達諸法實相,是凡夫,就因有這障存在。假使(P883)入於見道,將這異生性斷瞭,就證悟諸法實相,名為聖者。所不同的:二乘學者的見道現在前的時候,唯斷分別煩惱的一種,名為獲得聖性;大乘菩薩的見道現在前的時候,就要具斷分別煩惱所知的二障,始可名得聖性。於此成為問題的:有部宗的學者認為見道之前,斷異生性,無間道起,與惑得俱,因而如我所說,若異生性在見道前舍,無漏果起,沒有凡聖俱成就的過失;汝今既依見斷種立,即無間道有惑種俱,異生未斷,怎麼凡聖無俱成就的過失?現在回答他說:二真見道現在前的時候,彼煩惱所知的二障種子必定是不得成就的。猶如光明與黑暗,明來則暗去,二者是決定不能俱生的。又如秤的兩頭,或低或昂,其時絕對是相等的。為什麼呢?要知一切相違不同的法,在道理上必然都是這樣的,是故凡聖二性,沒有俱成的過失!反過來說:假使如你主張無間道與惑可以相俱的話,的確倒是有凡聖俱成的過失的。小乘學者又這樣的難道:我所說的無間道還有或得可以生起,其解脫道自與惑得相違;如汝所說的無間道,已經沒有惑種的存在,還要復起解脫道做什麼呢?現在回答他說:生起無間已後,復又生起解脫道者,約有(P884)兩個原因:(1)無間的目的是希望斷惑,解脫的期求則在於證理,所期之心有別,能起之道當然更起。(2)是為舍去彼惑無堪任的粗重性,但這一定要起解脫道方舍。當知無間道生起的時候,雖然說是已經沒有惑種,但還沒有舍彼無堪任性。現在為舍這個無堪任性,所以特又生起解脫道,一方面斷彼無堪任的粗重性,一方面以證此品的擇滅無為。

  【雖見道生,亦斷惡趣諸業果等,而今且說能起煩惱,是根本故。由斯初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執著我法愚,即是此中異生性障;二、惡趣雜染愚,即是惡趣諸業果等。應知愚品,總說為愚。後準此釋。或彼唯說利鈍障品,俱起二愚。彼粗重言,顯彼二種,或二所起無堪任性。如入二定,說斷苦根,所斷苦根,雖非現種,而名粗重,此亦應然。後粗重言,例此應釋。】

  此釋不說業果之疑。經說菩薩見道,亦斷惡趣諸果及感惡趣諸業,現為什麼但說斷異生性?答曰:當見道生的時候,雖亦斷除惡趣諸業果等,而今(P885)姑且就能起的煩惱說。因為煩惱是業果的二種根本,以本攝末,所以略而不說諸業及果。由於這樣的因緣,初地菩薩說斷二種愚以及彼之粗重。那二種愚?(1)執著實有我法的愚癡,就是此中所說的異生障。因未見道的行者站在異生位的立場,觀察我及諸法,不知我無主宰,法無自性,於是執著有個實我實法,所以有此妄執,是因有這愚癡的存在。(2)惡趣雜染的愚癡,就是惡趣的諸惡業果。未入見道的行者既還是個凡夫,當就不免要造惡趣的三雜染,其原因是就有這愚癡的存在。有這樣問:業果為什麼也名為愚?因為所起之業及所感之果都是屬於愚的品類,如業是由愚所起,果是由愚所感,所以總說為愚,後面所要講到的愚皆準於此釋。或彼初地說要斷的二種愚,就是利鈍障品相應而起的二愚。如執著我法愚,明是利障品俱起的愚;而惡趣雜染愚不一定是指業果,但是鈍障品俱起的愚。所謂彼粗重的這句話,是顯示彼二種愚的種子,或者就是彼二愚所起的無堪任性。如《瑜伽論》第十一說:入第二定,斷彼苦根。苦根種子在初定中雖說已斷,而今復再斷彼苦根粗重。所斷的苦根雖然不是現行或種子,但可名為粗重。當知此中所說粗重(P886)無堪任性,其義也是一樣。後面所要講到的粗重兩個字例此應該也是這樣解釋。

  【雖初地所斷,實通二障,而異生性障,意取所知。說十無明,非染污故,無明即是十障品愚。二乘亦能斷煩惱障,彼是共故,非此所說。又十無明,不染污者,唯依十地修所斷說。雖此位中亦伏煩惱,斷彼粗重,而非正意,不斷隨眠,故此不說。理實初地修道位中,亦斷俱生所知一分。然今且說最初斷者,後九地斷,準此應知。住滿地中,時既淹久,理應進斷所應斷障。不爾!三時道應無別。故說菩薩得現觀已,復於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永滅所知障道,留煩惱障,助願受生,非如二乘速趣圓寂。故修道位,不斷煩惱;將成佛時,方頓斷故。】

  於初地中見道所斷的煩惱,實實在在是通於二障的,然而就異生性障說,意思以取所知為正。為什麼?因世親《攝論》說十種無明,望於二乘來(P887)講,那是不能算為染污的,如果取煩惱的話,則十無明就通於染污瞭,因為無明就是十障品類之愚。為什麼不說煩惱染污性?蓋二乘聖者亦能斷煩惱障,以煩惱障是共於二乘的,所以不是這兒所要說的。又此十種無明所以不是染污者,那唯是依於十地修所斷而說,並不是說見道所斷,也名不染污。雖此位中亦伏煩惱,並且斷彼粗重,而現在所以不說者,因為那不是正意,不斷煩惱的隨眠,所以此中不說。在道理上講,於初地的修道位中,實亦斷俱生所知的一分。為什麼說初地但斷分別起的異生性?要知聖者的登地,地地都有入、住、出的三心,現今所以說唯斷分別起,是約最初斷者來說,不說修障。初地既約初入心說,後九地中所斷九障,準此應知皆從初說。怎麼知道初地等入地心,出見道等已,更斷其餘的煩惱?因於住(住地心)滿(出地心)地中所經的時間既然是很久,在道理上應更進一步的斷除所應斷的障:假定不是這樣,初中後的三時道那就應該沒有差別。可是事實不然,所以《對法》十四說:菩薩行者得到六現觀中的四五兩現觀已,復又在十地的修道位中唯修永滅所知障的聖道。至於煩惱障,不特不斷它,而且保留它,(P888)以助悲願受生,不如二乘人要趕快的把它斷除,以趣於圓寂涅槃。這樣講起來,所以在修道位是不斷煩惱的,要到成佛的那個時候,方同時頓斷的。

  【二、邪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誤犯三業。彼障二地極凈屍羅,入二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二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微細誤犯愚,即是此中俱生一分。二、種種業趣愚,即彼所起誤犯三業。或唯起業,不瞭業愚。】

  此明第二邪行障。邪行障就是所知障中的俱生一分,以及從彼而在眾生分上所起誤犯身口意三業的染行。這在初地還是存在著,即由於它的存在,所以就障二地的極凈屍羅。若從初地趣證二地時,不再依有情身等誤犯三業,便能永斷。由於這樣的因緣,所以說二地斷二種愚以及它的粗重。那二種愚?(1)誤犯微細戒行的愚癡,未入二地的聖者所以還不能絕對的不犯微細戒行,即因有這誤犯的愚癡存在,而此愚亦即這裡所說的俱生一分。(2)種種業趣的愚癡,就是那個所起誤犯微細戒行的三業。三業毀犯瞭微細戒行,由於愚癡的蓋覆,自己還不知道。或者有說:前一唯是起業的愚癡,後一則(P889)是不瞭業的愚癡。

  【三、闇鈍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聞思修法忘失。彼障三地勝定總持,及彼所發殊勝三慧。入三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三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欲貪愚,即是此中能障勝定及修慧者。彼昔多與欲貪俱故,名欲貪愚;今得勝定及修所成,彼既永斷,欲貪隨伏,此無始來依彼轉故。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即是此中能障總持聞思慧者。】

  此明第三闇鈍障。闇鈍障亦是所知障中的俱生一分,它有一種力量,使所聽聞、所思惟、所修習的法,時常忘失,不能明記。因而彼能障於三地所修的無漏勝定及其總持,以及從彼總持與勝定所發聞思修的殊勝慧。由二地進入三地時,修習勝定總持,便能永遠的斷除。由於這樣的因緣,所以說三地斷二種愚以及它的粗重。那二種愚?(1)欲貪的愚癡,就是此中所說能障勝定及彼修慧的那個東西。為什麼名此愚?因彼在過去世的時候,多與欲貪相應,以此因緣,名欲貪愚。今因得到無漏勝定以及修所成慧,彼障定及修(P890)慧的所知障既已永斷,欲貪隨之也就被克伏,為什麼?因此欲貪煩惱,無始以來,都是依於彼所知障而轉的。(2)圓滿聞持陀羅尼愚,就是此中所說能障總持聞思慧的那個東西。

  【四、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最下品故,不作意緣故,遠隨現行故,說名微細。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彼昔多與第六識中任運而生執我見等同體起故,說煩惱名。今四地中,既得無漏菩提分法,彼便永滅,此我見等,亦永不行。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間,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見等。寧知此與第六識俱?第七識俱執我見等,與無漏道性相違故,八地以去,方永不行,七地已來,猶得現起,與餘煩惱為依持故。此粗彼細,伏有前後,故此但與第六相應。身見等言,亦攝無始所知障攝定愛法愛,彼定法愛,三地尚增,入四地時,方能永斷,菩提分法特違彼故。由斯四(P891)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等至愛愚,即是此中定愛俱者。二、法愛愚,即是此中法愛俱者。所知障攝二愚斷故,煩惱二愛亦永不行。】

  此明第四微細煩惱現行障,當知這也是所知障中的俱生一分。三地聖者有漏心現起時,還有俱生微細的我我所見可以現起,而此是屬第六意識相應的俱生見等所攝。為什麼說為微細?約有三義:(1)這是無記,為最下品的;(2)這是任運而生,不假作意緣的;(3)這是無始以來隨逐於身,常遠隨現行的。具此三義,名為微細。彼微細的煩惱現行能障四地的菩提分法,使不能夠證入四地。從三地悟入四地時,便能永遠斷除這微細障。為什麼說名煩惱?因彼所知在過去的時候,多與第六識中的任運而生的執我見等的煩惱,是同一體而俱起的,所以其本身雖為所知,但亦不妨說煩惱名。今者證人於第四地中,既已獲得無漏的菩提分法,以此菩提分法正斷所知,使之永滅,所以這煩惱之末的我見等也就永遠不再現行。為什麼初二三地不斷我見等而必須要到第四地方斷呢?因於初地行施,二地行戒,三地行修,其相同(P892)於世間,世間有情多能做此三種福業事的,未能修證菩提分法。今之四地已經修得菩提分法,方能名為出世,因為是出世的,所以能正永害所知障及煩惱障中二種身見等。怎麼知道這微細煩惱,唯與第六識俱而不與第七識相應?答:第七識執我見等煩惱,與生空純無漏道其性相違,要到八地以後,無漏相續,方得永遠不再現行。若在七地以前,因為尚未獲得純粹無漏,所以七識俱我執見等,猶未伏滅,仍得現起,與餘貪瞋等諸煩惱作為依持。再說,此六識相應身見等粗,彼七識相應身見等細,粗者前伏,細者後伏,所以說伏有前後。因為這樣,故此微細煩惱但與第六識相應。所謂第六識身見等的這句話,此等字義是顯非唯貪、癡、慢及餘俱行隨煩惱,而實亦攝無始來為所知障所攝的定愛法愛。定愛是得勝定而起的貪愛,法愛是聞大法而起的貪愛。彼之定愛、法愛在三地中不是沒有,所以說三地尚增。等到從三地而證入四地時,因得菩提分法,彼法定二愛也就永遠斷滅,為什麼?因菩提分法是特別違於彼二愛的。由於這樣的因緣,所以說四地斷二種愚以及它的粗重。那二種愚?(1)等至愛的愚癡,就是此中所說定愛相應的那個東西。由(P893)於被這愚癡之所障礙,所以行者不能繼續上進。⑵法愛的愚癡,就是此中所說法愛相應的那個東西,此最主要的是貪愛所聽聞的大法。屬於所知障所攝的這二愚癡斷瞭,那為煩惱障所攝的二愛自然也就永遠不再現行。

  【五、於下乘般涅槃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厭生死樂趣涅槃,同下二乘厭苦欣滅,彼障五地無差別道,入五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五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純作意背生死愚,即是此中厭生死者。二、純作意向涅槃愚,即是此中樂涅槃者。】

  此明第五於下乘般涅槃障,當知亦即所知障中的俱生一分。由此障的存在,使令行者,厭離苦惱的生死,樂趣寂靜的涅槃。此種厭離樂趣的心理,同下聲聞緣覺的二乘厭生死苦,欣涅槃樂,是一樣的。由於彼障的存在,就障礙瞭五地的證入。五地菩薩開始能夠真俗並觀,通達法界的生死涅槃都無差別性,所以一從四地證入五地的時候,便能永斷下乘的般涅槃障,證得相續無差別的法界。由於是這樣的因緣,所以說五地斷二種愚以及它的粗重。(P894)那二種愚?(1)純作意背生死的愚癡,就是此中所說的厭生死者。流轉中的生死在實有者看來,以為有實生死可得可瞭,所以就一心一意的想著如何背棄苦痛的生死。(2)純作意向涅槃的愚癡,就是此中所說的樂涅槃者。寂靜的涅槃在實有者看來,也認為是實有的,所以就專門註意要怎樣方能趣向涅槃。

  【六、粗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染凈粗相現行,彼障六地無染凈道,入六地時便能永斷。由斯六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現觀察行流轉愚,即是此中執有染者,諸行流轉染分攝故。二、相多現行愚,即是此中執有凈者,取凈相故。相觀多行,未能多時住無相觀。】

  此明第六粗相現行障,當知亦即所知障中的俱生一分。粗相現行,別觀十二緣起的流轉門是雜染的,還滅門是清凈的。執有若染若凈的差別粗相現行,因而彼就障蔽瞭無染無凈的妙道,使不得證入六地。如修緣起智,觀緣起畢竟空,通達染凈平等,證入於六地時,便可以永斷這粗相現行障瞭。由於是這樣的因緣,所以說六地斷二種的愚癡以及它的粗重。那二種愚?(1)現(P895)觀察行流轉愚,這就是此五地中,執有實在的雜染者。如觀十二緣起的諸行流轉,不知這是緣起的鉤鎖,無實染者的輪回,行者不知,妄執有個實有染者於中不息的流轉。⑵相多現行的愚癡,這就是此五地中,執有實在的清凈者。因為妄取清凈相的緣故,於是就多作有相觀行,而不能夠多時的安住於無相妙觀當中。行者不知,名為愚癡。

  【七、細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生滅細相現行,彼障七地妙無相道,入七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七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細相現行愚,即是此中執有生者,猶取流轉細生相故。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即是此中執有滅者,尚取還滅細滅相故。純於無相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勝行。】

  此明第七細相現行障,當知亦即是所知障中的俱生一分。細相現行,是說前六地的菩薩,對於生死流轉的細生相以及涅槃還滅的細滅相還有所執著而未能完全舍棄。彼細相現行能障第七地的妙無相觀,使不能證入六地;如修純無相觀,從第六地而證入第七地時,便能永遠的斷除彼障瞭。由於是(P896)這樣的因緣,所以說七地斷二種的愚癡以及它的粗重。那二種愚?(1)細相現行愚,這就是此第六地中,執有微細的緣生生滅的生相,所以說猶取流轉細生相故。(2)純作意求無相愚,這就是此六地中,執有微細的緣生生滅的滅相,所以說尚取還滅細滅相故。既還取於還滅的細滅相,對於無相觀行當然就要一向作意方便勤求加行,而不能於無相空中,生起有的勝行。到第七地,既然除掉瞭此障,對於無相觀行自能不專勤求,就可於空無相中起諸有的勝行瞭。

  【八、無相中作加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無相觀不任運起。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於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第七地中,純無相觀,雖恒相續而有加行,由無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現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無功用道,故若得入第八地時,便能永斷,彼永斷故,得二自在。由斯八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於無相作功用愚;二、於相自在愚。令於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攝土相一分故。(P897)八地以上,純無漏道任運起故,三界煩惱永不現行,第七識中細所知障,猶可現起,生空智果不違彼故。】

  此明第八無相中作加行障,當知亦即所知障中的俱生一分。第七地的菩薩雖已能夠作無相行,但還是有功用;有這無相有功用的存在,就障令無相觀不能任運而自然的現起,於此順便辨別一下諸地的障相。如前歡喜地等的五地,由於觀心的微劣,作有相觀的時間多,作無相觀的時間少;到瞭第六地,由於觀心的稍增,重在觀染凈平等的真如,所以作有相觀的時候少,而作無相觀的時候多;進而至第七地,由於斷瞭微細生滅相,就不再作有相觀,而純粹的是無相觀瞭。雖無相觀已能恒時相續的不斷,但仍有精進的加行,與第八地等不同。由於在無相中還有加行的因緣,不能任運自在的入無相觀,所以也就未能任運自在的欲現相就現相,欲現土就現土。如是加行,能障第八地中的無功用道,因而也就不能進入第八地的聖階。如修無功用行,從第七地證入第八地的時候,便能永遠的斷除於無相中作加行障。由於彼障永斷的因緣,就獲得相土的二種自在。因此說第八地斷二種的愚癡以及(P898)它的粗重,那二種愚?(1)於無相作功用愚,謂於無相觀中,本不須要作功用的,行者不知,一向作意方便勤求而作功用,所以名愚。(2)於相自在愚,相指身相及國土。觀一切法無礙,隨心所欲現起什麼即能顯現,名相自在。可是現為愚癡所惑,令於相中不得自在,說名為愚。到瞭八地以上,因為純無漏道,不加功用而任運自然的現起,於是三界所有煩惱永遠不再現行。雖說一切煩惱不再現行,但第七識中的微細所知障仍然可以現起,這是什麼道理?因生空無分別智及果是不違彼第七法我執的。所謂生空智果,就是生空智所引的後得智及滅盡定。

  【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於利樂有情事中,不欲勤行,樂修己利。彼障九地四無礙解,入九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九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愚。於無量所說法陀羅尼自在者,謂義無礙解,即於所詮總持自在,於一義中現一切義故。於無量名句字陀羅尼自在者,謂法無礙解,即於能(P899)詮總持自在,於一名句宇中現一切名句字故。於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者,謂詞無礙解,即於言音展轉訓釋總持自在,於一音聲中現一切音聲故。二、辯才自在愚。辯才自在者,謂辯無礙解,善達機宜巧為說故。愚能障此四種自在,皆是此中第九障攝。】

  此明第九利他中不欲行障,當知亦即所知障中的俱行一分。第八地的菩薩雖得無相樂,但於無相寂滅還有些耽著,還不能無功用行去利樂有情,所以令於利樂有情的事中,不大想精進勇猛的去行,而隻樂意的修自己的自利工作。這對饒益有情的事不欲去行,是第九地四無礙解的大障,菩薩入九地時,便能永遠的斷此大障,而得四無礙解。由於是這樣的因緣,所以說九地斷二種的愚癡以及它的粗重。那二種愚?(1)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的愚癡。此中包括三種無礙辯:於無量所說法陀羅尼自在者,是說的義無礙解,謂即於所詮的意義總持獲得自在,為什麼?因能於一義中而現起一切義的。於無量名句字陀羅尼自在者,是說的法無礙解,謂(P900)於能詮的教法獲得總持自在,為什麼?因能於一名(身)句(身)字(文身)中而現起一切的名句文字的。於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者,是說的詞無礙解,謂以種種的言音,展轉為諸眾生作種種訓說解釋,使諸眾生皆能瞭解其所說的言音,獲得總持自在,能於一音聲中而現起一切的音聲的。可是有種愚癡,障這三種自在,使不能得,所以名為愚癡。(2)辯才自在的愚癡,這是指的辯無礙解,謂能善巧的洞達眾生的機宜,作種種的無礙辯說,使諸眾生瞭知其為善說法者。可是有種愚癡,障這自在,使不能得,所以名愚。此愚之用能障四無疑解的自在,所以都是此中第九利他中不欲行障所攝。

  【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於諸法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雲,及所含藏所起事業,入十地時便能永斷。由斯十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大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起事業者。二、悟入微細秘密愚,即是此中障大法智雲及所含藏者。】

  此明第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當知亦即所知障中的俱生一分。有瞭此(P901)障的存在,令於諸法就不能獲得自在瞭。彼障主要的是障第十地中緣於真如的大法智雲,及所含藏的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諸功德等所起的神通事業。如從九地入於十地的時候,那就能永遠的斷除此障。由於是這樣的因緣,所以說十地斷二種的愚癡以及它的粗重。那二種愚?(1)大神通愚,這就是此九地中障礙所起的事業者。謂十地的菩薩,通達十地位上的法界相,獲得廣大的神通,以此神通現起身、口、意的自在三業,自在的做化導眾生的事業。可是未入十地前,為一愚癡障礙神通現前,所以名為大神通愚。(2)悟入微細秘密愚,這就是此九地中障大法智雲及所含藏者。謂十地的菩薩,通達十地位上的法界相,就是悟入最極微細的秘密境相,因為到此地步,所有因中所悟的境界唯此微細深密。可是未入十地前,為一愚癡障礙行者的悟入,所以名愚。

  【此地於法雖得自在,而有餘障,未名最極。謂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運煩惱障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皆頓斷入如來地。由斯佛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於一切所知境極微(P902)細著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極微細礙愚,即是此中一切任運煩惱障種。故集論說:得菩提時,頓斷煩惱及所知障,成阿羅漢及成如來,證大涅槃大菩提故。】

  此明佛地所有的障。謂於第十地中,雖已對法得到自在,但還有餘障存在,未得名為最極。如有俱生的微細所知障以及有任運的煩惱障種,要到金剛喻定現前的時候,彼才一切頓斷而入於如來地。由於是這樣的因緣,所以說佛地斷二種的愚癡以及它的粗重。那二種愚?(1)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的愚癡,這就是此十地中所還未能泯除的最極微細的所知障。(2)極微細礙的愚癡,這就是此十地中所有的一切任運而自然存在的煩惱障種。有最微細的所知障在,就不能證大菩提;有煩惱障種在,就不能證大涅槃。斷此二愚,就得大菩提、大涅槃的二果瞭。引《集論》說,如文可知。

  成唯識論講話卷九終(P903)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