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宗十講 伍、八識規矩頌講話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相宗十講 作者: 慈航法師2022-09-02

  伍、八識規矩頌講話

  《八識規矩頌》為玄奘大師所造。“圓”必依“規”,“方”必依“矩”,此造物的法則。玄奘大師欲在“八識”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以及“性”、“量”、“境”、“緣”寬狹的不同,故造此頌;非但義理包羅含蓄,並且頌句簡明諧和,故誦讀之時,更覺津津有味,而不生煩厭的。

  王恩洋居士曾造《論釋》,范古農居士亦作《貫珠》,而諦閑老人並有《頌疏》,均可作為參考。今此所講者,不過餘“隨自樂為”,說其概要,便人瞭解。

  前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癡】

  “前五識”在“三境”中但能緣“性境”,在“三量”中但屬於“現量”,若論“三性”,那是善、惡、無記三性俱通。

  三界分九地:欲界一地——“五趣雜居地”,五識俱全。色界初禪第二——“離生喜樂地”,隻有眼、耳、身三識瞭。因為初禪以上不用段食,沒有香味二境之存在,所以用不著鼻、舌二識瞭。二禪以上連眼、耳、身三識都用不著瞭,因為他常在禪定中啊。

  前五識的心所隻有三十四個:“遍行”五個、“別境”五個、“善”十一個、“中隨煩惱”兩個、“大隨煩惱”八個,“根本煩惱”隻有貪、瞋、癡三個,所以一共隻有三十四個心所。

  【五識同依凈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前五識共同依托的是“凈色根”,亦名“勝義根”,附托在“根依處”裡面。眼識要托“九緣”,耳識要托“八緣”,鼻舌身三識要托“七緣”,才能生起,所以說“九八七大傢好相鄰近”瞭。

  眼、耳兩識是“離中取境”,鼻、舌、身三識是“合中取境”,才可以觀察世間上的色、聲、香、味、觸五塵的境界。

  “根”和“識”兩種不同的功用,不但凡夫和外道分不清楚,就是愚法聲聞的人,也很難容易去真實瞭解啊。

  【變相一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上面那兩首頌是約“前五識”在凡夫“有漏位上”而說的,這首頌是約聖人“轉識成智”所說的。

  佛有兩種智:一是“根本智”,二是“後得智”。什麼叫做“根本智”呢?遣相既盡,證得無相,智體無漏,實證真如,是直接親緣真如的。什麼叫做“後得智”呢?體是無漏,而有分別,是不能直接親緣真如的,故又名差別智,即是世俗智。此“後得智”如果要緣“真如”的話,那隻好托“二空”所顯的“真如”為本質,自己再變起一重相分(影像)來緣,即是“觀空舍執,執盡真現”。不然的話,不但在菩薩因位中“前五識”的“世俗智”不能直接親緣“真如”,就是到瞭佛果位中,要想“前五識”轉成的“成所作智”來緣“真如”,也是不能詮表顯現出來的。

  前五識要“轉識成智”的話,必須第八阿賴耶識先轉成“大圓鏡智”,最初發起光明的時候,然後前五識才轉成無漏的“成所作事智”瞭。

  到瞭這個時候,就能夠現三類的化身,來救拔止息眾生中“二種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的苦輪瞭。甚麼叫做“三類分身”呢?

  (1)現千丈的勝應身,為初地以上的菩薩說法。

  (2)現丈六的劣應身,為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說法。

  (3)隨類化身,現種種不同的身形,去度眾生,如三十二應之類。

  第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第六識”在“三性”——善性、惡性、無記性,是都有的;在“三量”——現量、比量、非量,是全備的;在“三境”——性境、帶質境、獨影境,是皆通的;在“三界”輪轉的時候,亦是容易可以知道的。它的相應心所——“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煩惱”六、“隨煩惱”二十、“不定”四,一共有五十一個,都全備的。所以隨“信”等相應,即可作善。隨“貪”等相應,即可作惡,是能夠臨時各別由其分配的。

  【性界受三恒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第六識”它對於“三性”、“三界”、“五受”恒常轉變而更易,因為有時為“善”,有時作“惡”,有時是不善不惡的“無記性”;有時在“欲界”,有時在“色界”,有時在“無色界”;有時“苦受”,有時“樂受”,有時“喜受”,有時“憂受”,有時不苦不樂的中容的“舍受”。

  “第六識”有時“根本煩惱”生起,有時“隨煩惱”生起,有時也有“信等十一種善法”生起,互相牽連。“動身”即是“身業”,“發語”即是“口業”。所以在“第六識”的身、口、意“三業”中,“動身”的行為、“發語”的說話,遠不若“意業”為最厲害。

  “第六識”有時造“引業”的總報和“滿業”的別報,所以結果能招“引業”,牽去受“總報”的“阿賴耶識”;能招“滿業”,牽去受“別報”的“前五識”。此識即以“造業”“招果”為彼業用,故曰“引滿能招業力牽”也。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第六識轉識成智,要到最初發起“初地”,名為“歡喜地菩薩”。在入心、住心、出心這三心中,“入心”的時候,“分別我執”雖然伏住瞭,而“俱生我執”還是眠伏在“阿賴耶識”裡面。

  要到“第七地”時的“遠行地菩薩”之後,俱生我執“現行”並“種子”都完全斷瞭,這才純是“無漏”。到這時,“第六識”轉成的“妙觀察智”此智以能善觀諸法自相共相,攝觀自心,引生無量功德,及觀有情心行差別而說法,皆能如理如量方便善巧而無違失。故能圓滿明凈,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說一切法,斷一切疑,度一切眾生,皆得利樂。

  第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遍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第七識”梵名“末那”,譯名“意”,為第六識依,故名“意根”。此亦名“意識”,“意”即“識”故,“持業釋”也。第六意識是“依主”得名,其差別在此。

  “第七識”在“三境”中是“真帶質境”,以第七識的“見分”去緣第八識的“見分”,即是“以心緣心真帶質”。在“三性”中是“無記性”,又因為它有四種煩惱相應——我癡、我見、我慢、我愛,所以又叫做“有覆無記”,就是說,尚有四種“根本煩惱”蓋覆住它啊。

  “情”是指第七識,“本”是指第八識。情是“有情”,本是“根本”,合起來說,就是有情生死的根本,所以叫做“通情本”——雙通七、八兩頭,即是“中間相分兩頭生”。

  “第七識”它是隨“三緣”——(1)“種子緣”,(2)“根本緣”,(3)“作意緣”,而執著第八識為“一”,為“常”,為“遍”,為“主宰”的“真我”。其實第八識的“見分”那裡是“一”,是“常”,是“遍”,是“主宰”的“真”我”呢?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啊。此識“疏所緣緣”即第八識“見分”,此識“親所緣緣”即自識“相分”;均“依他起性”,無常無主,如幻化法,非實是我。以彼“隨緣”,便“執我”故,非“我”執“我”,於境妄計,故“量”為“非”也。

  第七識的心所隻有十八個:“大隨煩惱”八、“遍行”五、“別境”中慧心所一,再加上貪、癡、見、慢四個“根本煩惱”緊緊相隨著。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凈依】

  “第七識”是思量為“性”,又是以思量為“相”;“性”是“體性”,“相”是“行相”。“第七識”雖是以思量為“體性”和“行相”,但是要加上“恒審”兩個字才能夠相稱。“恒”是“恒常”,無有間斷。“審”是“審察”,非同泛緣。“第六識”雖有“審察”,但是沒有“恒常”;“第八識”雖有“恒常”,但是又沒有“審察”。“前五識”不但沒有“恒常”,連“審察”也是沒有。唯有“第七識”,又是“恒常”,又能“審察”。今列表以明之:

  第七識它恒審思量是甚麼東西呢?此識以“思量我相”為用,就是恒常審察思量“第八識”為“我”,時時刻刻“相隨”著“第八識”。所以我們“有情”的眾生從無始至未來,未斷煩惱以前,日夜在大夢未醒中,鎮守昏迷,毫無覺悟,這是甚麼原因呢?因為“第七識”和“四惑”(即四個根本煩惱)與“八大”(即八個大隨煩惱)“相應”而生起“我相不停”啊。

  “六個轉識”完全是依托“第七識”,“轉”謂轉變和轉易;第七識染污,前六識也染污;第七識清凈,前六識也清凈。所以“前六識”稱呼“第七識”叫做“染凈依”,由此識染故,令“六識”染;“六”雖行善,猶成“有漏”,必此識清凈成“無漏”已,“六”乃得成“無漏”也。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七識轉識成智,也要到初地歡喜地——“極喜地”,入心——“初心”的時候,才轉成“平等性智”,由觀自他有情及一切諸法悉皆平等。由觀“自他平等”故,大慈悲等恒共相應,即是無“我執”之時。由觀“諸法平等”故,無住涅槃之所建立,即是無“法執”之時。到那時候,方可任運自然,不必再加勉強,即是“無功用行”,其所執著的“我相”,當然早已摧破無遺瞭。

  到瞭這時候,成等正覺,從“如來”的“法身”,而現起瞭“報身”,亦即“受用身”。分為二種:

  (1)“自受用身”,即是諸佛自住法樂的境界,等覺菩薩尚且不知,何況下地?

  (2)“他受用身”,那是為從初地到十地的“地上菩薩”說法,使得到大乘法樂。“地前菩薩”及“二乘”“五趣”是皆不能受用的。

  第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遍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瞭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諍】

  第八識在“三性”中不是善性,也不是惡性,是非善非惡的“無記性”。不過第七識是“有覆無記性”,第八識是“無覆無記性”,因為它沒有貪、癡、慢、見這四個煩惱所覆,故名“無覆”。

  第八識的“心所”是最少,隻有五個,就是作意、觸、受、想、思,名為“遍行”。

  “他”是指“前六識”而言,“界”是“三界”,“地”是“九地”,如左表:

  “第八識”是隨它“前六識”作的有什麼業,那就要生到什麼地方去。故此識之性,但隨業生,不造業故。

  譬如“前六識”如果造的是地獄業,那末,“第八識”是總報主,那當然就生到地獄趣中去;如果造的是餓鬼、畜生的業,也同是一樣的去受各各不同的業報。

  “二乘”即是“聲聞乘”,與“辟支迦羅乘”。這二乘聖者雖然“我執”是已斷,他們的“法執”未破,“所知障”尚存在,對於第八“阿賴耶識”的“境界”,還是不能瞭知。因為他們還是迷昧,所以堅執說沒有。這樣一來,大乘唯識傢論主他們主張是有“阿賴耶識”,小乘說無,大乘說有,這樣,一個說有,一個說無,所以大小二乘就諍論起來瞭。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翁】

  第八識的“境界”猶如大海,無邊無涯。“浩浩”是廣大的意思,“三藏”即是能藏、所藏、執藏。“阿賴耶識”甚深義理不容易窮盡,“第八識”喻如“深淵”,“前七識”喻如“波浪”,“一切境界”喻如“大風”。

  “第八識”受“前七識”染法所熏,“前七識”現行法熏到“第八識”中,變成瞭“種子”,它能執持“根身”、“器界”、“種子”。“第八識”是“受報主”,所以眾生在“臨死”到“身冷盡”的時候,它是“最後去”的;若是在“受生”來“住母胎”的時候,它是“最先來”的,所以它是能作一切眾生的去後來先“主人翁”瞭。

  【不動地前才舍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第八識”轉識成智,要到“第八地”時的“不動地”前,就是第七地菩薩“遠行地”的時候,才能舍棄瞭“藏識”,即是“阿賴耶識”。

  若是要舍離“異熟識”——(善惡業果位),那是不客氣的話,要到“金剛道後”——(等覺菩薩後心)——將要成佛的時候,這個“業果識”才算完全“空”瞭。

  到這時候,雜染的有漏識——“阿賴耶識”,就變成“無垢清凈識”瞭。所謂“大圓鏡智”,也同時發現,普照十方世界,在那微塵數的佛土中,而去度脫苦海中無量無邊的一切眾生。

  即說偈曰:

  【以此功德 回向有情

  同成佛果 大願圓成】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