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宗教程-第六編 凈土資糧:信、願、行(七)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凈土宗教程 作者: 大安法師2022-08-24

  第十八章信願與菩提心

  菩提善根,是入大乘佛法的正因,不發正覺菩提之心,雖行六度萬行,經恒沙劫,終不成佛,不發菩提心,勤修諸善根,魔所攝持。證知菩提心乃萬善之根本。

  凈宗修持的綱宗亦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菩提心實乃往生凈土之種源。若不發菩提心,即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縱然勤修,終不得往生。茲擬就二個問題,一、大乘菩提心相狀,二、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略作討論。

  第一節大乘菩提心相狀

  菩提,梵語,覺義,即佛果之名。菩提善根,性德中固有物(正因佛性),久蘊於五陰身心而不自覺,如草種之在地,但有土處,莫不有之。人之佛性,亦復如是。知諸性無常,佛種從緣起,能達緣起無性,即是成佛的真種。下面,就大乘菩提心的內涵、相狀與功能,略施闡釋。

  一、菩提心的內涵

  大乘佛典對菩提心的內涵及相狀多有描述。茲就《觀經》、《大乘起信論》、《往生論》所示菩提心的內涵與相狀,圖示並闡釋如下:

  《觀經》三心:1.至誠心、2.深心、3.回向發願心

  《起信論》三心:1.直心、2.深心、3.大悲心

  《往生論》三心:1.無染清凈心、2.樂清凈心、3.安清凈心

  圓證大涅盤三德:1.法身德、2.般若德、3.解脫德

  1.《觀經》三心。

  三心是《觀經》上品上生章所載之文。三心是三輩九品往生的正因。若缺一心,即無從往生。略而言之,至誠心是真實之誠心,是往生不偽之心。深心是信自己的根機及佛的願力之心。回向發願心是回向所修之行,願求往生之心。三心亦謂之安心,是將心安置於所求(凈土)、所歸(阿彌陀佛)、與所行(持名念佛)三者。

  善導大師對《觀經》三心的闡釋詳明而精要,茲錄如下:

  一者至誠心,至是真的意思,誠是實的意思,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為真實業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隻名雜毒之善,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凈土者,此心不可也。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不簡內外明暗,皆須真實。

  二者深心即是深信之心,真實信心有二種,一者信根機,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就人立信。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者即去,是名隨順佛教,是名真佛弟子。上述二種深信之相乃念佛行人修凈業的第一要義。

  三者回向發願心。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修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回向願生彼國(往相回向),生彼國己,見佛聞法,還起大悲回入生死稠林,教化眾生(還相回向)①。

  概言之:至誠心是真實之誠心,是往生不偽之心。深心是信自己的機根及佛之願力之心;回向發願心是回向所修之行,願求往生之心,此三心對治虛假心、疑心、不回向之三種心。三心即是凈宗菩提心之內涵,亦是凈宗總安心。三心具足,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善導大師對《觀經》三心的註釋,彌契凈宗心要,稱佛本懷。

  2.《起信論》三心。

  《大乘起信論》所示直心、深心與大悲心,屬信成就發心。大乘行人初涉信門,信知因果不昧,勉行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

  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意指契向理體真如之心,別無歧路,此即自利利他二行之本。

  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意指修具萬德,回向心源,即自利行本。

  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苦,意指廣拔眾苦,令得菩提,即利他行本。

  古德將《觀經》三心對應《起信論》三心,《觀經》至誠心即直心(正念真如);深心即起信論樂集一切善行;回向發願心即起信論大悲拔苦,度盡一切眾生。

  3.《往生論》三心

  天親菩薩在《往生論》中,將菩提心的特質概述為智慧、方便、慈悲(三者亦是成就五念門的前提)。菩提心的相狀則表現為無染清凈心,安清凈心,樂清凈心。

  一者無染清凈心。意指萬善皆空,纖塵不立,直契真如。菩提是無染清凈處。凡能不為自己求名求利求安樂,便是破我得無我,無我自然無染清凈,無染清凈心以智慧為本。

  二者安清凈心,若一行不圓,菩薩之心則不安隱。菩提是安穩一切眾生清凈處,若不發願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便是違背大乘菩提門。安清凈心以慈悲為本。

  三者樂清凈心,若一有情未度,菩薩之心則不喜樂。樂者廣度有情故,此即普度眾生心。若不發願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不發願與諸眾生,同生安樂國,便是違背大乘菩提門。樂清凈心以方便為本。

  上述三心與觀經三心,起信論三心,名殊理一。天親菩薩以此三心作參照系,指陳三種菩提門相違法,會障礙菩薩成佛,應當遠離。“何等三種?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門,憐憫一切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故。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這段法語非常精辟,針砭眾生的弊病,吾人應深加警省。行人如能發智悲方便合一的的大乘菩提門,遠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而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必可圓證大涅盤三德。此為諸佛一路涅盤門,故名大乘菩提門。反之,如不能遠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的法,則不僅難成佛道,亦不能達成往生成佛的願望。行人不可不慎。

  二、菩提心的相狀

  大乘行人發菩提心,由於當人的根性與時節因緣的差異。遂致發心的相狀錯綜復雜。省庵大師曾將行人發心的相狀類分為八種,即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茲具述如下。

  (1)發心有邪正。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即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2)發心有真偽。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巔,如是發心,名之為真。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3)發心有大小。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傢,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4)發心有偏圓。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勛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知曉上述八種發心之行相,自己應審度思察。邪偽小偏四種發心,理應舍去;正直大圓四種發心,理應擇取。如是所發之心,即名真正發菩提心。

  大乘菩提心不僅有內涵與相狀的差異,而且發菩提心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概言之,大乘行人發菩提心有隨事發心與順理發心二種:

  (1)隨事發心,又稱行願菩提心,煩惱無數,願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於此三事,決定期願。願斷煩惱是如來斷德正因;願修善法是如來智慧正因;願度眾生是如來恩德正因。三德整合即是無上菩提心。

  (2)順理發心,又稱勝義諦菩提心。信解諸法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而不廢棄斷煩惱,修善法。是故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有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如經雲: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

  總之,大乘菩提心內涵與相狀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智悲並運,六度齊修。菩提心是成就佛道之本。大乘行人應遠離二乘根性。龍樹菩薩開示:“若隨聲聞地,及辟支佛地,是名菩薩死,則失一切利。若隨於地獄,不生如是畏,若隨二乘地,則為大怖畏。”②凈宗乃大乘圓頓佛法,菩提心的有無直接關系著能否往生。二乘種性的人,不能成就往生凈土。吾人應深加警覺。

  三、菩提心的功用

  菩提心的功用,大乘經論與祖師大德多有闡釋。概言之:菩提心是萬善中王,是諸佛之本源,眾生之慧命,大事因緣,莫過於發菩提心。“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③

  發瞭菩提心,則為真正的大乘行者,入菩薩數,若修證出現(如煉礦出金),則為天人師,為世人所重。《華嚴經》記載:“爾時彌伽長者告善財言:善男子!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耶?善財言:唯!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彌迦遽即下師子座,於善財所,五體投地,散金銀華無價寶珠,及以上妙碎末旃檀,無量種衣以覆其上,而稱嘆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若有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為不斷一切佛種。”善財一生證果,龍女八歲成佛,地獄發心頓超十地,沙彌發意已越二乘,皆屬菩提心不可思議的力用。

  初發菩提心與菩提心的修證出現,功用雖有懸殊,然初發心尤顯難能可貴。發菩提心的果報雖然在圓證佛果,而發心的華報卻首先體現在往生凈土。因為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所以能感得寬廣平正的西方凈土,長遠無量的正報壽命。西方凈土依正功德,除菩提心,無能荷當。①

  知曉大乘菩提心的內涵、相狀與功能,對凈宗修持有莫大的幫助,凈宗尤重發菩提心。凈宗菩提心即含攝大乘菩提心的所有內涵與功能,又有獨特的內涵與功德。凈宗菩提心與大乘通途菩提心同中有別。

  第二節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

  大乘菩提心,無論是順事發心(四弘誓願),還是順理發心(緣生性空),動經多劫,殊非易事,故為難行道。而凈土宗在發菩提心上,顯示出方便易行的特質。凈宗祖師大德對此多有闡發。其中以蕅益大師的判言最為直捷瞭當——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②意為,具深信(六信),發大願(厭離娑婆欣慕極樂),即是發無上菩提心。合此信願(菩提心),即是往生凈土的指南針;由此信願,方能執持名號,自可感生凈土。

  信願即菩提心,這個判言在凈業行人發心過程中,亦有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由個體意識到法界意識的次第。曇鸞大師開示凈宗菩提心雲:“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凈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凈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①可見,凈宗菩提心,著重在“攝取眾生生凈佛國土,同得成佛。”此願一發,即能具無量功德,能消無量業垢,能破無量魔網,永為成佛真種。這個心願,對一般善根的眾生來說,也能創發。釋尊立教,阿彌陀佛攝化,十方諸佛共贊,祖師大德判教,說凈宗為易行道,亦體現在發菩提心的善巧方便上。

  凈宗菩提心初看似較比大乘菩提心易於發起,而究其實卻不盡然。因為凈土往生法實為難信之法(凈宗諸經反復申言,難中之難)。信心未生,何能發心?少善根福德的眾生,不能往生凈土。菩提心即是善根。但發凡夫心,是無善根,發聲聞心是少善根,信願持名乃多善根。所以,凈信念佛法門稀有難得。於此難信之法能生實信,是多生多劫的善根成熟,是般若智慧的顯現。故而,凈宗經典極口贊譽念佛人稀有難得。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華。”②又雲:“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佛中,得名第一弟子。”③蓮池大師依據聖言量判言,凈宗所被根機是上根器人,凈土是大乘菩薩所修。有人謬指凈宗是小乘,念佛人是自瞭漢等,是不明凈宗圓教義理所致。

  凈宗菩提心(深信發願)與大乘通途菩提心在表現形態上雖有所不同,然凈宗信願亦含攝著大乘菩提心的全部內涵。茲表現在如下二方面。

  其一,四弘誓願是大乘菩提心的本質內涵,凈宗信願亦包攝四弘誓願。以凈宗願門的厭離行與欣慕行為例:(1)依苦諦,觀照娑婆眾苦逼迫,一切眾生皆在生死海中頭出頭沒,生起悲心,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之願。(2)依集諦,觀照自身諸惑熾盛,一切眾生心中蜎集無量煩惱,起業感報,無有中止,生起決斷心,發煩惱無盡誓願斷之願。上述二願屬厭離行攝。(3)依道諦,觀照極樂世界一一莊嚴,全體理性,常能聽聞佛法,分身無量供養十方諸佛,聞法受記,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助道緣足,生起度生求法之心,發法門無量誓願學之願。(4)依滅諦,觀照極樂世界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不退轉位),一生圓成佛道,生希有心,發佛道無上誓願成之願。上述二願屬欣慕行攝。證知凈宗信願含攝大乘菩提願。

  其二,《大智度論》所述五菩提心,賅括瞭大乘行人從初發心到究竟成佛的全過程,凈宗信願持名,往生成佛的歷程亦含攝五菩提心而無遺。(1)發心菩提:意指於無量生死中,發大菩提心。持名念佛,正於凡夫生死心中,發菩提心;求出生死,求生彼國,自度度人故。(2)伏心菩提:意為斷諸煩惱,降伏其心。而持名念佛,則正念才彰,煩惱自滅故。(3)明心菩提:意為明瞭諸法,不外一心。而持名念佛,則瞭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故。(4)出到菩提,意為得無生忍,出離三界,到佛果地。而持名念佛,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趨一切智故。(5)無上菩提:意指坐大道場,成最正覺,而持名念佛,則圓證三不退,直至成佛故。證知信願持名,即是多善根多福德,並具足大乘五菩提心。

  綜上所述:凈宗菩提心(信願)與大乘通途菩提心雖在表現形態、下手方便處有諸多差異,然其實質內涵無二無別。站在凈宗角度判言,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既有佛經聖言量的依據(依義不依語),又有修證實踐上的驗證。有人以通途教理來否定信願即菩提心,既未契凈宗超情離見之義明理,亦隔膜於阿彌陀佛具足悲智的弘願。凈宗行人應仰信佛言,仰信曇鸞大師、蕅益大師等祖師的言教,不受他人師心自用之說的惑亂。深信切願即無上菩提心,持名念佛即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凈宗法門提供我們究竟的安心立命。吾人宜盡形壽精進念佛,成辦往生大事。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