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宗教程-第六編 凈土資糧:信、願、行(十)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凈土宗教程 作者: 大安法師2022-08-24

  第三節 凈業助行

  凈宗以信願持名為宗,以往生西方凈土為趣。凈業行人信願持名,蒙阿彌陀佛願力接引往生,在平等往生之果中,又各有三輩九品受用功德智慧勝劣的差異。凈宗雖是大乘特別法門,然並不違異於大乘通途之因果律。西方極樂世界乃阿彌陀佛凈業所成,所以,凈業行人亦應在信願持名的前提下,隨分隨力地修諸菩薩凈業,用以增上往生的品位。凈宗正助雙行,如順風揚帆,再加劃櫓,既穩且速。凈業助行甚眾,茲擬就凈業三福與普賢十大行願兩項,略施討論。

  一、凈業三福

  凈業三福是釋尊應韋提希夫人之請所作的開示:“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凈業正因。”①

  此段經文寓意甚深。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昭明韋提希及未來有緣眾生,註心觀念,定境相應,行人自然常見。若依此法,名為凈業成者。然凡夫眾生惑障深厚,心多散亂,若不頓舍攀緣塵勞,凈境無由得現。為應散動根機,釋尊方便開顯三福,以福顯慧,助成凈業。彼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是凈業所成,故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並指陳此三福之於往生彼國,不可小視,非助因,非副因,乃是正因。此三種業是三世諸佛凈業正因,三世諸佛凈土莫不由此凈業以為正因而成。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亦不例外。然三福既是諸佛凈土共通之正因,今欲指定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凈土,則三福之外,更當再加信願專念之功,以彌陀大願之力故,雖三福未具修者亦同得往生證不退轉。而精進勤苦修三福業,往生品位將增上。

  三福經文十一句,依淺深境界,可分為:(1)人天福(世間善),(2)二乘福(戒善),(3)大乘福(慧善)。前一福是人天之因,後二福乃出世善。後二福中,聲聞菩薩自度度他,福德智慧,先後異分,三福十一句,囊括五乘佛法,於凈宗修持關系甚切。善導大師雲:於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單行世福(人天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單行戒福(二乘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單行行福(大乘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行戒福行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惡邪見闡提之人。”①茲擬三福內涵,略施討論。

  1.人天福(世間善)

  凡有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依次闡述如下。

  (1)孝養父母。

  孝道是儒傢文化的核心之一,孝體現著天地人三才與治世化民的本體內涵。堯舜的聖德主要體現在孝道的彰顯。在中國傳統社會,《孝經》、《二十四孝》等書籍的廣泛傳播,輔之於社會賞罰機制,有效地模鑄著國人孝的人文精神,孝悌作為一切仁義道德的根本,得到國人的認同與踐履。

  佛教倡導知恩報恩的人文理念,對孝道尤加重視。對儒傢提倡的贍養父母、軟心承歡,乃至立身揚名以慰親心之孝道孝行,加以充分的肯定。經雲: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然與儒傢孝道孝行相比,佛教的孝道更為深遠博大。佛道孝行不是僅停留在世間善法層面,而是將孝提升到令父母出離生死輪回的出世法的高度。“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蓮池大師語)從凈宗理念來看,能勸勉父母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即是大孝。宋代宗賾禪師,迎母於方丈東室,勸母剪發,念佛求生凈土,允為孝道之懿范。

  佛教的孝不僅應報答今生的父母,並當報答無量劫來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視一切眾生如父母,報恩唯恐不及,何來殺傷損惱呢?菩薩行人的戒體即是一個孝字,菩薩六度萬行,亦無非孝道的擴充。孝道是菩薩從初發心到圓證菩提的不竭原動力。孝行的踐履,自他二利,地藏菩薩因救母而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大願。地藏菩薩孝心的擴張,助成自性寶藏的無限開啟,利他恰成自利。近代虛雲老和尚,為超度父母雙親,三年拜香,三步一拜,朝拜五臺,行程幾千裡,歷盡艱難,感得文殊菩薩的護佑,道業大進。虛老曾總結雲:“此三年中,除為疾病所困,風雨所阻,不能拜香外,一心正念,禮拜途中,歷盡艱難,心生歡喜。每每藉境驗心,愈辛苦處,愈覺心安。因此才悟古人所謂:“消得一分習氣,便得一分光明;忍得十分煩惱,便證少分菩提。”①

  綜上所述:孝養父母在凈業三福中,占據優先地位。是做人學佛的必要前提。凈業行人應須將對生身父母的孝擴大到一切眾生身上(生生世世的父母),將世間的資身恭奉擴展到出世間究竟離苦得樂的層面。為知恩故,我們自己要信願持名,求生凈土;為報恩故,我們要將念佛與六度萬行的一切功德,回向一切眾生,共同往生凈土,圓證佛果。如是,孝養父母便臻究竟圓滿。

  (2)奉事師長。

  尊師重道是我國傳統人文理念之一,所謂“一日從師,終身若父。”學生對師長畢恭畢敬,老師也認真擔負起育才的責任。

  在佛門,師長稱為善知識,亦稱善友,即善知法要,引導眾生於菩提正道的人。善知識如眼目,如燈炬,如大船,如韁繩,能為學道人指明方向,幫助學人出離生死險道,善知識有如是無量功德,所以,末法眾生應盡命供養善知識。

  善知識的首要標準是具正知見,心不住相,雖現塵勞,心恒清凈,示有諸過,贊嘆梵行。學人奉事師長,莫念其短,應對師長常生敬畏,如夜行險道,有一粗弊人手執火炬,不能由於此人粗弊故,而不取火炬之光照。學人亦應如是,於師長得智慧光明,不計其惡。欲得法益,應具恭敬心。這是奉事師長的本質內涵。印祖每常教誡凈業學人問法要具至誠恭敬心,否則,即予呵斥。以身口意三業供養師長,為法亡軀而獲殊勝法益。禪宗二祖慧可大師斷臂求法,西藏密勒日巴尊者奉事馬爾巴上師,歷盡磨難,無怨無悔,堪稱奉事師長的典范。

  如恭敬佛一般地恭敬明師,明師知曉時節因緣,常能指點修道之坦途。善財童子於文殊菩薩所發菩提心已,向菩薩行,文殊菩薩亦不具說,但令親近善知識,遂指示德雲比丘,展轉參學五十三位善知識,次第證道直至等覺菩薩位。所以,恭敬善知識,如教奉行,以自己的修行成就來報答師恩。

  (3)慈心不殺。

  慈心是成就佛道的正因。慈心依境界的淺深大小,可分為四類:一者親緣慈,即對親朋眷屬所生的慈心,心量較狹,屬本能性之慈。二者眾生緣慈。心緣苦難眾生所起的慈心,儒傢仁者愛人、基督教的博愛,均歸此類。屬小慈。三者法緣慈,對宇宙有情眾生與無情器界所生的平等慈心,儒傢的天人合一,道傢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亦歸此類,屬中慈。四者無緣慈,瞭達宇宙萬象各類有情,實為一體,自他不二,由此生發無緣大慈,普度群萌。這唯佛菩薩所具。凈業行人應培植無緣慈心,用作圓成佛道之遠因。

  慈心的培植,首應從戒殺入手。世間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慘者殺傷。人與畜類,同為血肉之軀,同具如來性德,且自無始以來,同在六道流轉,互為父母眷屬,今以善惡業殊,升沉各異。幸為人者,宜應憐愍飛禽走獸,不加殺食。十惡之中,殺業最惡,故佛戒首重殺戒。儒傢雖未倡禁殺吃素,然其“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①的不忍之心,垂訓於世。心如慈悲仁愛,自能成就一切善行德業,而戒殺放生,正是培養吾人慈悲仁愛的第一無上妙行。

  釋尊開示,宇宙間一切有情,循業生死,由恩怨業力故,討債還債,負命償命,無有窮盡。經雲:“以人食羊,羊死為人,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以是因緣,經千百劫,常在生死。”②吾人如能奉行慈心不殺的教誨,便能截斷“人死為羊,羊死為人”的因果循環,世間的戰爭禍亂亦將大為減少。古德偈雲:“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食肉為殺劫之因,殺劫乃食肉之果;而果復造因,因復感果,展轉互殺互食,瞭無已時。印祖有見於此,竭力倡導戒殺吃素念佛:“凡有欲傢門清泰,身心康寧,天下太平,人民安樂者,請皆於戒殺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則求無不得矣。”③

  經雲:“殺生得十種惡報:一冤傢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恒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死獄。”佛是真語者不誑語者,眾生貪一時口腹之樂,得無量的苦報,實為愚癡之行。所以,凈業行人應謹依慈心不殺之教敕。

  (4)修十善業。

  十善業的內容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慳貪,九不瞋恚,十不邪見。身三語四意三,共成十種。十善含止惡與行善二義。止前之惡,則不惱於他;行今之善,以利樂一切。十善業相,若持而不犯,則為十善;若犯而不持,則為十惡。十惡分上中下,感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天人阿修羅三善道身,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果,決定不虛。

  十善業不僅是世間的善行,亦是一切世出世間善行的大總持。經雲:“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復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①

  釋尊對一類不能出傢修道,盡持經戒的行人,指出行十善、念佛求生凈土的方向。行十善業,念佛回向,即轉世善為凈因,具足信願,皆可往生。

  2.二乘福(戒善)

  凡有三句: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茲依次闡述如下。

  (1)受持三皈。

  眾生歸信佛門,首先得受持三皈,後受眾戒,如法修行,可望契證聖果。

  三皈即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即歸投意,依即依托義。如人墮海,命如懸絲,忽有船來,即便趣向,是歸投義。上船安坐,是依托義。生死為海,三寶為船,眾生歸依,即登涅盤彼岸。

  接受三歸,應在佛前,由法師授證,至誠發誓:既歸依佛,以佛為師,從今日起,乃至命終,不得歸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歸依法,以法為師,從今日起,乃至命終,不得歸依外道典籍。既歸依僧,以僧為師,從今日起,乃至命終,不得歸依外道徒眾。

  歸依佛法僧,有事有理。事則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無盡三寶,理即歸依自性之佛法僧。佛即覺義,即自性之智;法即軌則義,即自性之理;僧即和合義,即自性理智相契,一如不二。故三皈依有一從事向理、從他向自的過渡,通過住持三寶的歸依,回到自性三寶的契證。佛為三界導師,法是群生眼目,僧乃六和上士。以眾生善五陰為三歸,以三寶為所歸,以得救護安穩之益,超生死苦,達涅盤城,以親證自性三寶。佛為般若德,法為法身德,僧為解脫德。三德圓融,周遍法界,是為自性無盡三寶。

  三皈是凈業修持的必要前提。普願法界有情,同皈自性無盡三寶,同證自性彌陀三德秘藏。然欲證自性彌陀三德秘藏,亟須從事相生信發願,念彌陀名號,求生西方凈土,舍此別無捷徑。

  三歸依不但是一切戒的根本,也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根本,寺院中的朝暮課誦,皆有三歸,一切佛事的終結,也都應以三歸為宗本。故凈業學人應重視這學佛的根基。

  (2)具足眾戒。

  經雲:“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傢,以戒為本。”①戒是一切善法之本,亦是念佛往生的重要條件。《觀經》雲: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齋戒,或一日一夜持沙彌戒,或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回向,隨願往生,故袁中郎雲:戒急生最穩。願凈業學人於斯矚意。

  戒律的精神,一方面是防非止惡而遠離身口意三業的過患;另一方面是修善利他而積聚功德。由戒生定發慧,圓成佛道。印光大師指陳持戒的本質要領:“但於心中常存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心,凡起心動念,不許萌一念之不善,如此則諸戒自可圓持。”②

  諸經論廣贊持戒功德。《四分律》概括持戒十種利益。其一,滿足志願,能持禁戒,則身心潔凈,慧性明瞭,一切智行誓願,無不滿足。其二,如佛所學,佛初修道時,以戒為本,而得證果,能堅持戒,是亦如佛所學。其三,智者不毀,戒行清凈,身口無過,凡有智人,喜樂贊嘆,而不毀訾。其四,不退誓願,堅持禁戒,求證菩提,誓願精進,得不退轉。其五,安住正行,堅持禁戒,三業清凈,而於正行,安住不舍。其六,棄舍生死,受持禁戒,則無殺盜等業,能出離生死,永脫輪回之苦。其七,慕樂涅盤,堅持禁戒,絕諸妄想,故能厭生死苦,慕涅盤樂。其八,得無纏心,戒德圓明,心體光潔,一切煩惱業緣,皆悉解脫,無纏縛患。其九,得勝三昧,持戒清凈,心不散亂,則得三昧成就,定性現前,超諸有漏。其十,不乏信財,持守戒律,於諸佛法,具正信心,則能出生一切功德,法財不匱。以上十種持戒功德,亦僅略舉,若廣說之,不勝枚舉。

  佛戒的種類與層次甚多,有五戒、八戒、八關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十無盡戒等,佛戒的層次雖多,然均以五戒為基礎,即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酒戒。古德常雲,五戒法是三世諸佛之父,依五戒而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世間法中,個人品德,傢庭幸福,社會安寧,國傢治亂等,概以五戒法為準繩。殺盜淫妄語五戒,看似平常簡單,但要切實地行持,卻不輕松。近代弘一上人以學律持律聞名,但他自驗,他非但不夠比丘的資格,也不夠沙彌的資格,甚至還不夠一個五戒滿分的優婆塞的資格。足見五戒的微細部分,難得清凈。故吾輩凈業學人,宜應精詳研習五戒的戒相、次第、開遮持犯、果報輕重等。在謹守五戒的基礎上,進一步求授奉持十善業、菩薩戒。出傢大德自應奉持比丘戒,比丘尼戒。以清凈的戒德,回向往生,增高往生品位。

  (3)不犯威儀。

  我國是文明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禮教甚為昌達,所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禮記》雲:“夫禮,先天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點示出禮儀的重大功能。人心如水,水一傾則不可復,心一縱則不可反,制水者必以堤防,制心者必以禮法,威儀即是制心的禮法。身口意三業,行走坐臥,皆能與一切戒作方便威儀,若輕重粗細,悉能護持,犯即悔過,常時行持,相習成性。

  儒傢禮儀以誠敬為核心,佛傢更以尊重恭敬贊嘆作為威儀的基本精神。佛傢威儀行持常有八萬四千之稱,實則量等塵沙。茲略舉佛門敬佛法僧的數則威儀如次。

  (1)敬佛:凡佛子見佛像時,無論塑像畫像,皆應整衣禮拜,拜時當默念偈雲:“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凡在殿堂經行,必右繞,不得左旋。三匝或七匝,皆須平視直行念佛,不得談世諦語言,即言佛法,亦勿高聲。不得笑、不得坐、不得涕唾,不得倚壁靠桌。若咳嗽,須以袖掩口,凡禮拜,必須從容,五體投地。

  (2)敬法:凡佛子讀佛經律,必焚香正坐,如見佛然,不得依靠,不得污手持經像。欲讀經,必先靜坐少時,默念偈雲:“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念完,方合掌舒經。若經籍損壞,宜速修補,令恒常如新。凡持經像,皆當兩手捧之平胸,不得隻手攜行,已持經像,不得向人作禮,並不得隻手作揖及合掌,但兩手捧經,齊眉一舉足矣。

  (3)敬僧:凡佛子,見諸長老法師諸大德時,須端身齊足正立,不得坐而不起,不得背後說法師過。凡入僧室,須預先於門上彈指三下,內應則入。先向佛像問訊,次向大德看經桌前問訊。見法師大德時,當如見佛。凡途中遇諸大德,宜預先側立,俟大德過再行。凡坐位,當讓大德上坐。凡見諸大德,不得叉腰,不得搖臂搖身,不得蹲坐,不得跳行,不得走行等。

  凡入寺院,初進客堂,須雲頂禮知客師,或當傢師,見之即須禮拜,然後問答。過門不得行中央,須緣左右邊行。緣右先右足,緣左先左足,不得無故登大殿遊行,若於大殿中禮佛,不得拜中央位,不得擅自鳴磬。

  略舉數端,諸如行走坐臥之威儀,不一而足,廣如律中所明,文繁不錄。從上數端可見,威儀有恭敬義,有防非義。凈土經典對行人的威儀亦有諸多的開示,勸勉凈業行人應:“中表相應,檢斂端直,隨經約令,若於繩墨,淡安無欲,禮義都合,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動作瞻視,安定徐為。”①能如是護持身口意三業威儀,冰操玉潔,定能得到天人恭敬,諸佛護念,成就凈業。

  3.大乘福(慧善)

  大乘福凡有四句,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1)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是凈業修持的先決前提。菩提心的內涵與功能,前文多有闡發,茲不贅述。發菩提心能拓開吾人的心量,潛移默化地化解我執,降伏煩惱。儒傢亦重視發心,孔子教育學生應“志於道,據以德,依於仁,遊於藝。”②以天下為己任,弘毅剛健,死而後已。儒佛發心的目標有高下之別,然其激活潛能,希賢成聖的路向並無二致。

  眾生發菩提心的因緣,各各不同,或因慈心,或因恚心,或因施主,或因歡喜,或因煩惱,或因恩愛別離,或因怨憎匯合,或因親近善知識,或因惡友,或因見佛,或因聞法,或見法欲滅等。一般說來,娑婆眾生因挫折、困頓、疾病等負面人生體驗而發心念佛者居多,處在富貴得志順境中發心者較少。無論何種因緣,皆是多生多劫善根遇緣成熟的表現。

  凈業行人志求凈土,應發大心,不求人天福報,願以念佛功德,回向法界眾生,一切怨親,同生凈土,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深信因果。

  因果律是宇宙人生真相的高度概括,從類型上分,有世間因果與出世間因果二種。

  其一,世間因果律即三世善惡因果報應。釋尊曉諭:世間諸眾生類:“不知為善,後受殃罰,故有窮乞、孤獨、聾盲、喑瘂、癡惡、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為善。其有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①無量劫來,種現互薰的因果鏈,惟有五眼圓明的如來才能悉知悉見,天人或聲聞道眼所見亦不廣,凡夫肉眼所見極短,所以,凡夫眾生淺信因果尚不可得,冀其深信因果,殊為不易。世間因果律即有報通三世的含義,又有轉變由心的義理。前因定業,由命所運,乃凡夫被動消極之情形。茍能深知業由心造,命由心轉之理,立身修業,則前因不足恃,現因之善力轉變業力,改善命運,體現人的主體性與人性的尊嚴,此乃佛教因果律的深層義理。

  其二,出世間因果,信願持名是出世間之因,九品化生凈土是出世間之果。如有人發信願心,執持名號,西方七寶池中,即時產一蓮萼,標名於上,如鏡現像,瞭瞭分明。一念如是,念念皆然,妙因妙果,因果同時,不可思議,皆不出一心。又當念佛時,無有別想,即是止;當念佛時,能瞭瞭分明,即是觀,一念中止觀具足,止是定因,定是止果;觀是慧因,慧是觀果。一念不生,瞭瞭分明,即寂而照。瞭瞭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故一句佛號,止觀並運,定慧等持,寂照同時,亦是深微因果之體現。

  弘一上人將深信善惡因果報應與佛菩薩的靈感,作為取得佛教徒資格的必要條件。對因果的信心程度與當人智慧淺深呈正相關。凈業行人應深信世出世間二種因果,仰信佛語,以此規范吾人的行持,一絲不茍,如是不失為世間的道德君子,臨命終時,念佛往生,亦可增上往生的品位。

  (3)讀誦大乘。

  諸大乘經典,乃諸佛之母,菩薩之師,三世如來的法身舍利,九界眾生出離苦海的慈航。釋尊一代時教,悉皆從真如實相流出,具有超時空的永恒價值。而對至圓至頓、易行難信的凈宗法門,不深入教海,難窺凈宗奧妙之萬一。讀誦大乘,深入法源,洞探諸佛之機,理路豁通,智慧眼開,即能催生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心,獲得持名往生之實益。由於讀誦大乘,久受熏習,亦能加速華開見佛,聽聞佛法,速證菩提。

  站在凈宗的角度,讀誦大乘經典主要以凈宗五經為軸心,旁及《法華》、《華嚴》、《首楞嚴經》、《圓覺經》、《金剛經》、《涅盤經》,或專主一經,或此六經,輪番閱讀。

  至於讀誦大乘經典的方法,印祖有一段精妙的開示:“若欲隨分親得實益,必須至誠懇切,清凈三業,或先端坐少頃,凝定身心。然後拜佛朗誦,或止默閱,或拜佛後端坐少頃,然後開經。必須端身正坐,如對聖容,親聆圓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別。從首至尾,一直閱去,無論若文若義,一概不加理會。如是閱經,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證實相法,即根機鈍劣,亦可以消除業障,增長智慧,六祖謂:但看《金剛經》,皆能明心見性,即指如此看耳,故曰但能如此看。讀大乘經,皆能明心見性,豈獨《金剛經》為然。若一路分別,此一句是甚麼義,此一段是甚麼義,全屬凡情妄想,卜度思量,豈能冥符佛意,圓悟經旨,因茲業障消滅,福慧增崇乎?”①

  印祖開示我們:對佛典不宜從研究入手,而應以至誠念誦或默閱入手,從自性慧光直覺悟解經義,不走邏輯推論的路子。如是誦經閱經,獲益甚巨。如智者大師誦《法華經》,寂爾入定,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圭峰大師讀《圓覺經》,豁然大悟;惠能六祖聽《金剛經》,契悟般若之宗等。凈業行人應仰循古德芳蹤,至誠閱讀凈宗經典,常得西方凈境的熏陶,久久轉業識心成如來藏,契證自性彌陀唯心凈土之境界。

  (4)勸進行者。

  凈業行人以知恩報恩之心,勸導一切眾生,同入彌陀一乘願海,念佛求生西方凈土,其功德利益甚大。經雲:若人以四天下七寶供養佛及菩薩緣覺聲聞,得福甚多,不如勸人念佛一聲,其福勝彼。凈宗念佛法門乃如來普度十方眾生的無上妙法,弘揚宣說此法,甚契如來本懷。釋尊為弘傳凈宗經典者授記:“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①

  弘揚宣說念佛法門的方式不拘一格,或升座講經,或隨機勸化,或書寫佛號張貼,或播放佛號磁帶,或臨終開導助念等,總之,應以自行化他,以身弘法為原則。亦可善巧地借助現代傳媒與高科技手段,用以提高弘佈凈宗的效果。

  綜上所述:凈業三福含攝五乘佛法的一切善行功德。凈業三福對世道人心的改善,意義深遠。現代如能人人奉行孝養父母,慈心不殺,修

  十善業,自然會營造出一個風調雨順、祥和安樂的太平盛世。如能進一步奉行戒善與慧善,則娑婆穢土即可轉為人間凈土矣。凈業三福內具積極救世,利他服務的菩薩精神,於安邦治國、凈化人心,效用卓著。吾人應予以充分的重視與實施。在凈業修持上,凈業三福與往生的品位受用相關。多一分凈業,則多一分往生後的功德受用;少一分凈業,則少一分往生後的功德受用。因為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凈業所成,三福是凈業正因。所以,凈業行人在信願持名的前提下,應隨分隨力地修持凈業三福,祈願回向凈土,增上蓮品。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