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確指》隨方顯化度眾生;作棄舍觀,得離塵欲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西方確指 作者: 大安法師2022-08-24

  《西方確指》隨方顯化度眾生;作棄舍觀,得離塵欲

  菩薩曰:“所示凈土一門,真諸佛心宗,人天徑路。今汝等雖求往生,若發願不切,如入海而不獲寶珠,徒勞無益也。我昔於晉明帝時,受貧子身,為貧苦故,乃發大願雲:‘我以夙業,受此苦報。若我今日不得見阿彌陀佛,生極樂國,成就一切功德者,縱令喪身,終不退息。’誓已,七日七夜,專精憶念,便得心開。見阿彌陀佛相好光明,遍十方世界。我於佛前,親蒙授記。後至七十五而坐脫,竟生極樂。後以度生願重,再來此土,隨方顯化。或為比丘,或為居士,或為國王,或為臣宰,或為女人,或為屠丐,或隱或顯,或順或逆,皆隨順說法,導諸群品。又以仙道多未悟真常,耽長壽樂,不思進修。我現仙身,救其迷墜,如唐僖宗朝一事也。今則又為汝等發明邪正,闡揚凈土。汝等當一意一心,堅修此門,必不相誤。若心志一堅,又不待隔世而生,現前亦得見佛,如我昔年無異。有偈四句:“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請看第十五段:隨方顯化度眾生。隨著十方眾生不同的根機,顯示應化身來度眾生。這是覺明妙行菩薩陳述自己一種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覺明妙行菩薩說:“我前面所開示的凈土往生一法乃真諸佛心宗。”我們看這些句子都是非常切要的開示。對凈土法門本質特點最高的概述:凈土一法是十方無量無邊諸佛的心宗。那諸佛的心是什麼?大慈悲心,欲拯濟群萌、惠以眾生真實之利的心。那麼凈土一法就是能大暢十方諸佛救度眾生本懷的一個法門,最能體現十方諸佛拯救眾生的大悲心、大智慧、大善巧、大威德的一個法門。所以為什麼十方諸佛都要在自己的剎土宣說阿彌陀佛的大願,勸勉與會的座下弟子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以及伸出廣長舌相來證明凈土法門的真實不虛,對一切念佛人十方諸佛都要護念加持,就在於這一門徹底體現瞭十方諸佛的心。所以就稱為“諸佛心宗”。這,一切人天得到解脫成佛的“徑路”——捷徑,你不要走得那麼彎曲。阿彌陀佛的這個大願提供給我們,就讓我們帶業往生,然後到那裡一加持就是阿鞞跋致菩薩,得一生補處。它是成佛的捷徑,一定要瞭解這一點。這是概述瞭凈土法門本質的殊勝,用這個來開顯與會的大眾弟子。

  “現在汝等雖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這裡一定要註意,如果你求往生的願不懇切的話,那就好像入大海而沒有獲得海底的寶珠——徒勞無益。”這裡就把發願擺在瞭一個很重要的地位,這是往生的關鍵。建立信心之後,一定要發出願往生的心: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種厭離、欣求,要從真誠心裡面發出來。這一點實際上不容易,我們眾生在這個輪回的六道裡面,無量劫以來這種功名利祿、五欲六塵、傢親眷屬我們都很熟悉。一旦要把它——不僅從行為上而且從念頭上徹底放下,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常常我們的願不懇切,不是從真心裡面發出來的,所以臨命終時也是很難感通彌陀的願力。“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大傢可不要看輕這一句話,實際上對我們是很大挑戰。我們常常是半信半疑,常常往生這個事情的願不是很懇切。所以常常把念佛做為生活的一個點綴:“我有空就念兩句,沒有空就算瞭,生活當中有很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做,我哪有時間念佛呀?”當他說“哪有時間念佛”的話,就把念佛放在瞭比世間的事情更後退的位置上,往生的願不是放在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上。所以這是我們要加以警覺的。

  於是覺明妙行菩薩就談自己,他在晉明帝的時候——公元322至325年。他那一世是一個很貧窮的命運,可能連生存都有問題。由於這樣的貧窮潦倒故,他就發瞭一個大願:“我以往昔的惡業,這一世受到貧窮的苦報,現在我要求生極樂世界。如果我今日不能見到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一切功德的話,我就縱然把生命搭進去,也不退轉。”發瞭一個大誓,這個大誓言是用生命做賭註的。所以修行到一個對決的階段,就是把生命作賭註。就像閉死關一樣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瞭。這就是要動真格的,一人和萬人戰,要把無量劫以來的生死鐵網給它穿透過去。這是要有大的力量。發出大的誓言之後——這位菩薩那時候還是一個貧窮的凡夫——他就七日七夜一心憶佛念佛。七日七夜是不休息的瞭,是做好把生命搭進去的準備。這樣的來念,得到瞭念佛三昧,打開瞭自性的寶藏,見到瞭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這時候他見的相好光明可是報身佛,因為他是見到阿彌陀佛像遍滿十方世界的相好光明。這是得到理一心不亂——念佛三昧的境界。這個境界那都是破無明的境界瞭。阿彌陀佛就現在他的面前,為他授決定往生之記。得到念佛三昧之後,也自然任運地過完這一生的生活,到七十五歲的時候“坐脫”,直接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從這裡也看到,念佛人不要勉強地中止自己的生命,得念佛三昧有能力往生,也要自然地過完命中的壽命。那麼到瞭極樂世界以後,由於他生前度眾生的大願很殷重,所以一去,就常常再來震旦國,隨不同的時空環境、眾生的根機來顯現化身。曾經示現過比丘的身份,或者示現為居士的身份,或者示現為國王的身份,或者示現為宰相大臣的身份,或者示現為女人的身份,或者示現為屠夫、乞丐這些身份。在這些身份當中,或者是順境,或者是逆境,或者是在主流的教化,或者在隱秘的狀態當中去教化眾生,都是隨順不同的情形、根機來說凈土一法,來引導更多的眾生修行佛法。還有我們中國那些道傢修仙道,常常不能覺悟當下這一念不生不滅的真常自性,隻是耽著修內丹、外丹、周天什麼,求長生不老之術,不能思惟進修大乘解脫的佛法,覺明妙行菩薩也曾經示現過神仙的身份,修道教的功夫來接引、引導這些迷失正修的修行人。這就(是)在唐僖宗那一朝他曾經在外道出傢的事情。“今天又為汝等發明邪正。”——什麼叫邪修,什麼叫正修。“來闡述凈土往生一法,你們應當一心一意堅定地修行念佛法門,這個(法門)一定不會耽誤大傢,一定是當生成就。這種信心、志願一旦堅固下來,能夠像我原來一樣修行,現前也能見佛。”

  最後一個偈子: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這四句很平白的話,但是非常值得我們銘記——落實在行為當中。“少說一句話”,我們這張嘴巴——三寸不爛之舌,每天嘮嘮叨叨說瞭多少沒有意義的話:東傢長西傢短,足球賽怎麼樣,哪個國傢怎麼打仗,什麼地方又有好的商品,又有名牌的東西。一天到晚都說這些毫無意義的話。所以少說這些話,拿著時間多念一句佛。沒有意思的話都不要說,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我們的妄想雜念,如果能夠讓它死去——就是無念,沒有妄念,沒有妄念的當下我們的法身慧命就活過來瞭。念佛就是轉化念頭、打死念頭最好的方法。所以念佛要念得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古人一般是三萬作為底線,或三萬,或五萬,或七萬,或十萬;現在我們沒有辦法,隻提倡一萬。如果一萬都念不到,一天到晚你的嘴巴嘮嘮叨叨,就不知道嘮叨什麼東西。所以“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盡量不說話,盡量多念佛,就好。

  或問:“學人雲何得離塵欲,得無障礙?”

  菩薩曰:“我將由小而推之大,由外而推之內,汝等當善解其義。有人於此,無故而奪汝一錢,動瞋恨否?”

  答以:“一錢雖微,見奪則瞋。”

  “又無故而與汝一錢,生喜悅否?”

  曰:“一錢雖微,見與則喜。”

  有答以“一錢甚微,與何足喜,奪無可瞋”者。

  菩薩曰:“汝能如是,心之清凈久矣,何至今日尚沉濁垢耶?汝等當知,學人洗心不密,見有見無,處處是著,念念皆貪,所以業識紛馳,無暫停止。即念一句阿彌陀佛,心想依然外遊,未能頃刻歸一。良由汝等於無量劫來,未嘗發一時一日遠離塵欲之心。故此塵欲,亦從無始劫來,未嘗一時一日肯離汝心。身纏心縛,深入塵網,哪得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故知欲斷貪著,先從一錢之與奪作棄舍觀,作非我有觀。奪不起瞋,與不起悅。如是乃至百千萬錢,乃至億億萬錢,乃至國城妻子,乃至身肉骨髓,乃至過、現、未來心意意識,乃至生死業報、菩提涅槃,一切皆如此一錢之與奪無異。自然習漏消亡,障緣永滅,漸履清凈,成就道品。汝等當依此修行,勿更自虞窒礙。”

  請看第十六段:作棄舍觀,得離塵欲。怎麼去舍?怎麼去得?“舍得”怎麼理解?看看下面。有人來請問:“學人怎麼樣才能離開塵欲?”這個塵就是煩惱的意思。為什麼用“塵”?灰塵是動相的,叫昏擾擾相,而且很多。那怎麼能瞭解這個塵?這就比如一束陽光過來,你再透過陽光看,那個灰塵就很多。灰塵的背景的是什麼?在動的灰塵的背景就是不動的空。“空”——不動的空,就是我們妙湛的覺心——真心;那個“塵”就是虛妄的妄想。這個“塵”跟“空”是一體的。這個塵——這個煩惱,體現在行為上就是欲望。欲望表現為五種欲望:財、色、名、食、睡。在凡夫層面,追求金錢追求女色——財色,追求知名度——虛名,追求飲食,追求睡眠:這是五欲。那麼這樣的一個煩惱,就是塵勞五欲,就是把我們系縛在輪回不能出離的一個根源。所以修行——怎麼離開這樣的煩惱五欲,使自己的身心沒有障礙。有這個煩惱五欲,我們身心不得自由。我們身心為這個欲望做奴隸,為它去奔波,我們的主人翁就體現不出發號施令的價值,都被五欲的這個煩惱賊給我們控制住瞭。這就是我們凡夫眾生的生命真相,也是值得可悲的一種現象。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這個問題很重要瞭,關系到每一個修道人怎麼用功夫。

  覺明妙行菩薩就開示,對這個事情不能去談那些大道理。首先下手的功夫,菩薩就說:“我現在將由一件小事推到一個大的地方去,將由外面再推到裡面,來回答你這個問題。你們應當要認真地領會這其中的意思。”菩薩就問:“如果有人在這裡無緣無故地奪你一塊錢,你會不會動瞋恨心?”會不會生氣?有人回答:“這一塊錢雖然少,但是看到有人來搶我的一塊錢,當然我要生氣瞭。”瞋怒瞭。菩薩又問:“如果有人無緣無故給你一塊錢,你會不會生喜悅心?”回答說:“一塊錢雖然少,但是有人送給我,我當然很高興瞭。”但是旁邊又有人回答:“這一塊錢這麼少,給我,我也不足以歡喜;把我一塊錢奪走,我也不至於生氣。”有人這樣回答。菩薩根據這回答,就說:“如果真的能夠給一塊錢,你不生喜悅心,奪一塊錢,你不生瞋恨心,你的心早已就得清凈瞭,那何至於現在還沉到這個五濁惡世裡面煩惱重重呢?”實際上你是達不到這個水平的。

  告訴他:“所以你們應當知道,一個修行人對於內心的念頭把控、覺照得不細膩……”不能把握自己的念頭,他基本上就是一個散亂的狀態。散亂的狀態就是無明嘛。“見有見無,處處都是執著,念念都是貪心。”這就是凡夫眾生的心態:你說一個“有”,他執著一個“有”;你說一個“空”,他就執著一個“空”。他是處處離不開執著,你要說不執著,好,他也執著那個“不執著”,你就沒有辦法。念念都是貪:不學佛,貪五欲六塵;學佛也要貪功德,貪讀經書讀得很多。你給寺院捐瞭一千塊錢,我比你捐的多——捐瞭兩千塊錢:他都要比較。這都是眾生的常態。由於這樣,眾生這個業識心的心——這個識心是由於我們業力導致的,所以常常叫業識心,就非常的奔馳、散亂、紛紜。沒有一刻地停止,念念在那裡分別,執著,計較。就好像這個禪宗裡說:“禪師您每天怎麼修行?”那禪師會說:“餓瞭吃飯,困瞭睡覺。”“哎,你這個修行——我們也是這樣啊,餓瞭吃飯,困瞭睡覺。”禪師說:“你跟我不一樣,你吃飯的時候千般計較。”這個飯怎麼樣,有沒有營養,合不合口味:是這樣計較。“你睡覺的時候不是真正睡覺。”你裡面有很多的心結,都睡不著。所以你的睡覺、吃飯,是完全在分別、執著、計度裡面的,跟禪師的那種直心用事是不一樣的。所以這次我們要認證:我們就是這種心態。

  “即便你在念一句阿彌陀佛,口裡念著阿彌陀佛,心裡的念頭仍然向外面跑。”這大傢會體會到,口裡念著阿彌陀佛,心裡是不是牽掛其它的事情?沒有一刻跟這個佛號打成一片。原來古人說這個心口不一:存心很壞,又裝作修行的樣子。口裡念著阿彌陀,心裡想著拔人傢的禾——看著人傢的禾長得很好。“我把它偷過來,”口裡還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保佑我把他的禾偷過來。”就是那樣。為什麼出現這個情況?其根本原因就是“汝等眾生,在無量劫以來,未嘗發過一念遠離煩惱五欲的心”。沒有發過這個出離心。多少人認為:“五欲就是我的幸福啊!做人可不要追求財、色、名、食、睡嗎?財、色、名、食、睡追求得到手,追求得很多,這才是成功的人生——成功人士。”他不以為這個東西是不好的東西,所以他就沒有遠離的心,沒有厭離的心。由於你對這個好樂,沒有厭離之心,而且認為是幸福的源泉,是你成功人生的表達,所以這樣的一個煩惱五欲,就無量劫以來也沒有一時一日能離開你這顆心。你這個心,完全跟塵勞、五欲打成瞭一片。這就是凡夫的心。就是這樣的煩惱、這樣的欲望,把我們的身體捆綁住瞭,把我們的心也系縛住瞭,就深深地進入煩惱的鐵網裡面不能動彈。一旦到瞭三界六道的輪回,為什麼無量劫以來輪轉不休啊?就是這個塵勞、五欲,我們不能認證它的真相,不能瞭解它苦、空、無常的特點,不想去厭離它。所以就不可能像蓮華出污泥而不染——做不到這一點。

  這個佛教常常用蓮華代表我們正覺的佛性,淤泥代表我們的煩惱、五欲。我們蓮華為什麼出不來?跟污泥濁水打成一片瞭,就爛在裡面瞭。隻有發出大的菩提心,我們這個正覺的蓮華,才能長出污泥濁水:就是超脫五欲的煩惱長在虛空裡面。長在虛空裡面,才能綻放蓮華的香味。如果這蓮華長不出來,就在污泥濁水裡面,這個蓮華不也成瞭污泥濁水嗎?它哪有香味?這就比喻:我們雖然有佛性,但是佛性沒有出來。所以我們通身都是業力,通身都是煩惱,通身都是罪惡深重。雖然這樣,但佛性還是沒有減少一點。為瞭使這個蓮華長出煩惱的污泥,為瞭使我們的佛性從煩惱當中提煉出來,所以要從這種五欲的執著、貪婪當中掙脫出來。

  那掙脫出來,怎麼斷這個貪欲執著?就從這一塊錢下手。人傢是給你一塊錢,還是奪你一塊錢,都把它作“棄舍觀”——都把它舍掉;這一塊錢,作“非我有觀”——不是我所有的,都是空的,都是身外之物。別人奪這一塊錢,不起瞋恨心;別人給一塊錢,不起喜悅心。你先從這一塊錢做起:奪一塊錢,不生氣;給一塊錢,不喜悅。如果你能把這個基礎做好,乃至於給你一百塊錢,你不喜悅;奪一百塊錢,不生氣。給你一千塊錢,給,不喜悅;奪,不生氣。給你一萬塊錢,給,不喜悅;奪,不生氣。給你一百萬,給,不喜悅;奪,不瞋恨。乃至於一千萬、幾個億、億億萬錢,都作棄舍觀、不屬於我所有的觀,如如不動。乃至於給你一個國傢做國王,給你一個城市,給你一個天姿國色的妻子:給,你不喜悅;奪取,不生煩惱。乃至於對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骨髓,他要奪走,也不生氣,也不煩惱。這就是由小推到大瞭,由外推到內。“外”就是外面的錢財、國城、男女,是屬於外;裡面就是自己的這個身體,這就“內”。財還是外面的。

  有時候財好舍,但生命不好舍。現在要把生命也可以舍。有時候這個肉體生命可以舍,但是自己的知見——所謂心意識,舍不掉。對心意識舍也要舍。過去、現在、未來我們的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我們整個心、意、識,也作非我有觀,作棄舍觀。乃至於“生死業報”——無量劫以來善業、惡業的果報,把它舍棄。甚至菩提涅槃也得舍,也不要以為涅槃有個真實的客體。涅槃、菩提也作非我有觀、棄舍觀。為什麼?它也是空的,它也是如幻、如化、如夢、如影的。把一切都要舍,這一切就從一塊錢的給與奪開始。無論是一塊錢,還是百千萬億錢,無論是我的身體,還是心意識,都要做平等地棄舍。如果這樣,能夠觀照成熟,知見正確,行為上就能落實下來。有的人說:“我是看得破,但是放不下。”當你放不下的時候,實際上也沒有真正看破;真正看破的,就能真實地放得下。真能放得下,就能真實地得自在。這就是般若空慧的力量:這個金剛般若自然就能夠消除我們的煩惱、習氣。煩惱、習氣消除瞭,我們修道的障礙、違緣就會永遠的滅跡。內在的煩惱、外面的障緣都消失瞭,我們內外就漸漸地清凈瞭。

  確實,修行需要修清凈心。但是在我們的執著、五欲六塵還憧憧於胸的時候去談什麼清凈,都是不能去談的,是不夠資格的。念念都不清凈。所以還是從不清凈的當下老實念佛開始。真正把無明、煩惱、習氣全都斷盡,才叫究竟的清凈。說究竟的清凈,唯佛獨有。等覺菩薩還有一份生相無明未破,還不能說究竟的清凈。所以我們透過一塊錢的“奪,不生氣;予,不喜悅”,從這裡開始做起。由小做到大,就能漸漸地成就我們的道業,遠離五欲的塵勞。“汝等當依照這個來修行,不要再自己招致修行上的障礙。”我們瞭解佛門講舍得,就從這裡理解舍得。棄舍,作棄舍觀就能得離塵欲。得離塵欲,“得”不是說要得到什麼東西。佛教講的“得無所得”,由無所得故,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談“得”,就是得離五欲塵勞,這就叫“得”。不是你要得多少錢,得什麼東西,甚至得什麼果位。這都不對。一切修行的果位,皆以無為法而有差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於菩薩的證位,是在無為法的契證程度上去談證位的。不是在有為的層面得什麼東西。有為的層面得什麼東西,得得越多,你煩惱就越重,輪轉就更深。所以一定要在無為法層面,去建立正確的知見。

  ——2009年11月8日大安法師講於秦皇島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