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光老和尚 開示二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體光老和尚開示錄 作者: 體光老和尚2022-09-02

  開示

  ……叢林的外觀,一切變瞭,這就叫變哪!內也變,外也變,一切行動都變瞭,變成什麼樣子瞭?變成瞭一切佛事,你這個人哪,已經走上瞭正規的修行道路,外邊正規到底,內邊話頭時時刻刻在,你這就是外也修行,內也變瞭,外也變瞭,你這個人哪,就輾轉的算是一個修行人瞭。

  我們用功,不管是念佛,是參禪,或是你自己選擇法門中一個功夫,也可以,就是要有一個長遠心,有一個堅固心,得有個信心,你沒有這幾個心哪,過幾個階段,你或許覺得沒什麼味道,世間法總有一個味道,有一個意思,你這個看話頭你要什麼味道呢?什麼味道也沒有,什麼思想也沒有,什麼做法也沒有,這什麼都沒有,這個才是話頭,你以為沒有味道,沒有意思,那你錯瞭,但有一個味道,有一個意思,這還不屬於生滅法。

  這上半月,一個姓熊的,原來他是吉安地區氣功協會的書記,老婆就是這個吉安市肖專員的女孩子,他本人是個大學生。到西藏學過密宗,親近瞭西藏幾個大活佛小活佛,大喇嘛教給他好多方式方法,怎麼修怎麼弄,大喇嘛跟他說呀,你在中國這個漢僧裡面找一個禪宗的人,你好好向他學習一下。他見瞭我兩回,他那個意思呀,他說我呀,也是氣功,他說我是氣功裡面很高的氣功。我說,我呀,不是氣功,我怎麼能是氣功呢?打坐參禪是不生不滅法呀,你就是說你這氣功達到究竟目的,還是生滅,你用功就是用到極點,你還趕不上道傢的三花九煉,要說瞭生死,根本碼子都摸不到。我給他說的這個意思,他還沒體會到,後來到廣東大學當教授去瞭,他給他的學生傳的都是密宗法。有回肖居士帶著他們來,因為是熟人,見過幾回瞭,就問問這,問問那,我呀,也跟他說瞭一下。問這禪堂是什麼目的啊?他想打聽打聽啊,我說禪堂的目的是明心見性為目的。他問我,我也問問他,這一問哪,問的他心裡有點不好過。我跟他說明瞭,我說你呀,我不是對你不客氣,因為你是高級知識分子,你說是瞭生死用功,你這樣搞啊,你連路頭都沒摸到啊!我說這話,他心裡難過呀,心想我搞瞭幾十年瞭,在這氣功裡面是高尚的人哪,你看,瞭生死我連路頭都沒摸著。我說,我決不跟你說謊話呀,你確確實實的你現在還在那個生死、斷常二見中去做,學的還是佛法,你見解卻是斷、常二見,你這都屬於生滅,那麼瞭生死啊,沒有你的份!這一說呀,好象說到他心裡瞭,他站起來瞭,站起來長跪合掌,合掌什麼意思啊?他以為我有什麼法,我說,我呀,沒有法,現在你學瞭這麼多年的佛法,你連個三皈還沒懂啊,不要說這法、那法瞭,三皈還沒有遵守,別說五戒,就這麼簡單的三皈都沒遵守到,也不認識三皈,更不要說佛法瞭,信教的開端還沒有明白,想瞭生死哪有份呢?根本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出傢人,要實實在在的要把這個三皈考慮一番哪!不要弄好多呀!·我們皈依佛,以佛為師,現在我們仔細考慮,我們是不是以佛為師呢?好好想想,說皈依佛,以佛為師,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以法為師,皈依如來所說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律、論三藏,永不皈依外道典籍,外道典籍這多的不得瞭,除瞭佛說的三藏十二部,其他的抄前落後,抄後落前,不依佛教的正文,自己歪曲的,這都算是外道典籍;皈依僧,以僧為師,皈依十方賢聖僧,這一條皈依僧我們做到瞭嗎?要皈依十方賢聖僧,什麼是賢聖僧?口講佛法,心行佛事,行解相應,即是賢聖僧。我們出傢想瞭生死,能把這三皈體會,照著三皈行動,今生定瞭生死,要不然呀,百千萬劫也出不瞭這個苦,也在生滅輪回中轉!

  沒有一個結束的話,你還是不行,修持、生活這一天到晚,你得有個規格,你沒有一點規格呀,你雖然就那麼參,什麼都不管,那也不行。道場裡有一定的制度,跟著大傢,這道場裡邊第一條,得有班首師父,得有綱領,班首與綱領之間,綱領與班首之間,這要弄好,你要弄不好啊,就會出事,因為都有權力呀,八個綱領:維那、知客、僧值、當傢、副寺、寮元、衣缽、典座。這都屬於綱領啊,叢林的制度,權利都在這綱領手裡,綱領與綱領之間要和合、忍讓,假若你這個綱領與綱領之間沒有忍讓和合呀,那就不好弄。

  客堂有僧值、知客,僧值就是課堂裡面的副知客,知客就是副僧值,兩個人平等,兩個人和合,把客堂裡一切制度、一切作法做好,那你不能說這是僧值的事,這是知客的事,我不管!知客要是沒在客堂,你這個僧值在客堂裡你就要負責,僧值有事情,這個知客呀,上殿、過堂、出坡,你知客要負責,那不能說僧值不在傢,他的事情我不管,那可不行啊!這綱領與綱領之間,要和合在一起,你看這個僧值在上殿、過堂之中,他很有權利呀。不管哪一個綱領不能打人傢耳巴子,這個叢林上打耳巴子,是僧值打的,禪堂裡的師傅有不合適的地方,違犯規矩的地方,那是維那打香板,這也是制度。

  這個禪堂裡邊領導是班首,班首領導什麼呢?領導修行,用功怎麼用,修行怎麼修,功夫、見地、受用,這是班首講的,這個維那不能講這個,維那講什麼?講制度,維那這一個月在禪堂裡講四回話,講什麼?完全講制度。僧值在齋堂裡一個月講四回話,也是講制度,他講什麼制度呢?上殿、過堂、出入往還,這是僧值在齋堂裡講的,僧值講話的時候,方丈不過堂,這僧值在齋堂裡講話,那個很客氣呀,不是現在隨便講啊,那不是的啊!僧值講話,這班首、首座都在齋堂裡吃飯,一開始就是:班首師父、維那師父、兩序上座慈悲,今天晚學有點什麼事要想說一說。開始就說“大眾師父,防火防盜!”頭一句就要這麼講,防火防盜,因為僧值就是管這個的嘛,提出來這些制度,意思就是要大傢遵守。他為什麼在齋堂裡講呢?齋堂裡吃飯的時候,有班首、綱領,大傢都在齋堂裡吃飯,可是你們當參學得知道,這個僧值講話,維那在禪堂裡講話,不能提名,隻能把這個事情說說。

  這個禪堂裡的師父,上殿過堂,出入往還,要是不合適的地方,僧值他能打耳巴子,打瞭之後,這維那回堂,還要打那個師父三香板,為什麼?你禪堂的師父,是大傢的榜樣,你為什麼在外面失瞭覺照啊,要不僧值怎麼打你呢?那可不能怨天怨地,不能啊!萬一要是這個禪堂的在外面循規蹈矩,處處守規矩,僧值要打,那還不行,那你還不能打,打瞭班首要到客堂去打官司。客堂就是法官,不管誰到客堂裡,你把你的意見提出來,聽從知客師父安排。不管什麼人,不能到客堂說長說短,亂說亂講,還不能說是三兩個在一起,打抱不平,那個不行。

  這個外寮的人到禪堂裡邊要是犯瞭規矩,那怎麼辦呢?你進入禪堂裡來,維那師父要管。我幼年在大禪堂裡面住,學瞭一些禪堂、外寮,外寮到禪堂的這一些制度,還有維那對於外寮的人來坐香的制度。這個在常住住過三年的師父,那就不允許打香板,也不允許打耳巴子瞭,因為他算是在這裡住瞭幾年嘛,也算是老住的,要是到禪堂裡坐香,維那那就不能隨便就打呀!

  這禪堂裡邊住過幾年的老參師父,到齋堂去吃飯,大殿去上殿,你這個僧值,你也要考慮,那不能隨隨便便就打,打瞭也不行的!那就是綱領與綱領之間要團結,為什麼要團結呢?綱領都有權利呀,你比如這個知客的權力,在這個道場裡面,任何人違犯瞭清規,這知客都要處理你,這是他的權力。權力的人與權力的人要互相尊重,你可不要挑他的毛病,因為你是綱領他也是綱領,你要是挑他的毛病,他也能挑你的毛病,都有地位、都有權力,這很細致的事情都要知道。

  近來解放後,文化大革命,佛教恢復,各叢林弄不起來是怎麼呢?就是綱領與綱領各有各的權力,他隻執行他的權力,別個的權力他不管,那個就不行。這個當傢的,名叫監院,監院就是在這叢林裡這一切他都能管,他是當傢的嘛,也算是一寺之主啊。庫房裡一個監院,一個副寺,這都是綱領,另外這個庫房裡,常住還要安一個都監,都監是什麼人呢?都監大部分都是首座代理,這個堂客裡有個知眾,知眾跟都監他兩個平級,地位在這八個綱領之上,在班首下邊,又加這兩個負責人、兩個綱領。

  原先我在雲居山,是那裡的首座,代客堂的知眾,知眾他比當傢、比知客、維那、僧值高一級。這個綱領執事,都是知眾跟都監兩個提出來的、選擇出來的,然後跟方丈說,叫方丈請,要是請綱領執事,你方丈沒有通過兩個都監、知眾的話,你還不好,這叫團結在一起。因為知眾和都監他兩個選擇出來的人,都是有經驗的,這才跟方丈說,叫方丈請,方丈他是代表一個常住,一個道場的主人,他是這個樣子搞的。

  客堂的知眾,他要選擇出來維那、僧值、知客;庫房的都監,要選擇出來當傢的、副寺、衣缽、典座、寮元,這個都監、知眾他兩個在一起商量,你看你選這個怎麼樣,我選這個怎麼樣,兩個人都同意才行。那不是說誰想叫誰當什麼就當什麼,和尚你也不能啊!這個名稱就是“團結六合僧眾,體續百丈宗風”,這是古規,叢林裡安排就是這個樣子安排。

  我們寺廟跟這皇宮裡差不多,八大朝臣就是我們的八大綱領,四個宰相就是我們叢林的四個班首,首座、西堂、後堂、堂主,九卿四相,這是國傢的制度,我們叢林下這個制度,跟國傢那是一樣的。解放後說什麼,說我們寺廟裡和尚這些制度是封建,其實不是,因為佛在世,文殊普賢是左丞右相,代佛說法。我們這四個班首,他算是法位上的人,他與方丈分座說法,他跟方丈平級,有些地方,這個首座的權力比方丈還大,因為他是這樣的,班首叫終身制,你請瞭他當首座啊,他這一生一世就要當首座瞭,沒有辭職,跟綱領不一樣,這叫終身制,叢林下請瞭書記,這也是終身制,書記可以代維那,維那不當瞭還是書記。那不是我們從正月十五、從七月十五掛牌,不是說明嘛,某某書記代理僧值,某某書記代理知客,某某書記代理監院,知客、僧值這八個綱領是暫時性的,這書記是長期性,不是說嘛,千年的書記,萬年的班首,一當永當,再不會辭職,辭職是八個綱領辭職,是這個樣子。

  這些事情,幾十年瞭,叢林下都不弄這個瞭,現在亂瞭,沒有這個好好的教規、嚴格的制度啊,你就會亂。這現在雖然是制度沒有完全弄起來,多多少少的還有一點,以前下瞭晚殿都要養息,現在可能是有些人養息,有些人不養息,不養息不行,不準出去到外面說話,因為僧值他能管到你寮房,其他的綱領都不能管寮房。以前這僧值,或者下瞭殿你不養息,他從你門口輕輕的走,他要聞到你這個門口出來香煙氣呀,那就不行啊,你要在房間吃煙,那可不客氣。

  禪堂裡打瞭抽解,維那和散香到外面不是敲三陣嗎?敲這三陣的時候,僧值進堂,他是從鐘板這裡進,輕輕地、慢慢地,因為大傢都坐好瞭,馬上就要止靜瞭,他去轉一圈子,轉一圈幹什麼呢?看這外寮的有沒有人沒來坐香,他轉到西單第一個位子,那是僧值的位子。這東單頭第一個位子,那是知客的位子,這禪堂有這兩個位子,一個僧值位,一個知客位,這現在差不多都不知道瞭。

  這個禪堂的位子,維那位、班首位,是和尚送,維那他要是請幾個悅眾,也送位,這有次序,現在沒有瞭,沒有瞭就亂。禪堂每個師父的衣,都在上頭這竹竿上搭著,竹竿上有衣的位子,外寮的近來不要坐,因為他這裡有人。還要看一下,哪一個位子上面有當值的牌子,就是這個散香的牌子,這說明他去當值監香去瞭,這個位子可以坐。外寮的師父進禪堂來坐香,或是飯頭,或是燒大火的,或是做菜的,或種菜園的,現在還有賣票的,這些都是外寮的人,他們進來坐香,他要是坐在那裡的話,你不好叫他下來的,因為他這個燒大火的、燒開水的、做飯的,我們吃這個開水,吃這個飯,都是他們做好的,我們才能在禪堂裡用功,他們要是到禪堂裡坐一枝香很難得,他又不知道,坐好瞭你又叫他下來,他不好意思。

  還有一個事情啊,禪堂裡差不多的不知道,這個班首或是沒有來坐香,或是位子多,清眾可以坐班首位,書記不能做,書記、綱領都不能坐班首位。那是怎麼回事?假如班首師父來瞭,維那師父喊,某某你下來,班首師父來瞭,要敲叫香。這要是綱領坐在班首位,你維那不好叫他下來啊,他是綱領,你要叫他下來就動他的煩惱瞭,你維那在禪堂裡有權力,你到客堂你可沒權瞭,這一個綱領他一個地位,象這些事情你們初發心人都應該知道。

  不管是什麼人,到在班首房裡去瞭,或是首座和尚、西堂師父、後堂師父、堂主師父,就是頂禮,不管你是什麼人,除瞭方丈、首座,到客堂中間那裡,都要頂禮知客師父,知客師父也客氣,說坐下。就是四個班首、把大綱領、大眾師父,到方丈那裡,要往中間頂禮和尚,和尚說請坐。這是我們的禮貌啊!你不要隨隨便便就往客堂裡跑,或有什麼事情,到瞭中間頂禮知客師父,把事說一說,這也是個制度,互相之間要恭敬,不要仇氣啊!

  要按叢林制,在這個道場住過幾年的,就不能喊他名字瞭,這八個綱領,知客師父、維那師父、當傢師父,不要喊維那師,知客師,不能這樣喊,這是參學。綱領與綱領之間都要稱呼師父,維那到客堂裡,開口就是知客師父,知客師傅見瞭維那,就喊維那師父,不要喊維那師,那就不行,那你就粗氣,沒有參學,失瞭你的參學。這方丈怎麼搞啊?方丈到瞭客堂裡不問訊,因為他是常住主嘛,方丈一到客堂裡,這知客趕快站起來,常住主人到瞭嘛,這方丈也客氣,也喊知客師父。方丈喊八個綱領都要喊師父,他們是大眾的師父啊,是你請他做知客,你要尊重他呀,你尊重他大傢都好尊重他,他的工作就好作瞭,你這方丈你可不能喊知客師,或者喊名字。

  這多少年瞭,我在雲居山,有很多的這些制度都沒瞭,比如說方丈,他的徒弟做維那,他的徒弟做知客、做當傢,到方丈來瞭,可以喊他的名字,在公共的地方,還是要喊維那師父、當傢師父、知客師父,那就不是你的子孫瞭,這些事都得知道。虛老和尚他當瞭多少年方丈瞭,首座也是他的徒弟,首座也是他的戒子,雲居山每年開期,你看雲居山那些首座哪個不是老和尚的戒子啊?為什麼要說這些事呢?就是互相之間要僧贊僧,這現在變成瞭你說他不對,他說你不對,弄得煩煩惱惱的。綱領嘛,你有權我也有權呀,你能說我我也能說你,鬧到客堂裡也不好處理。

  記得有一年,我在雲居山當知客,滿覺首座他跟智受西堂兩個鬧別扭,為瞭收徒弟,找客堂來叫我處理,我們都在雲門寺住瞭幾十年,都是老和尚的學人。他兩個到瞭客堂,說:頂禮知客師父。我說:兩個老人傢坐下。他來年感個他說他不對,他又說他不對,滿覺首座那個性子更暴,這智受師他那個個子小,看著好像也厲害,智受師是在這裡出傢,我跟他很熟,我說:你們兩位老人傢,你們記不記得雲門寺出事,把老和尚骨頭打斷瞭,後來老和尚把我們這些人都喊到他身邊,就說瞭:你們這些師父啊,都是受瞭我的騙哪,你們大傢都吃這麼大的苦頭,今天解決瞭,你們哪,可不要忘瞭今天,時時刻刻想著今天,就沒有煩惱瞭!我說:你們兩位上座都是老前輩,還記得嗎?兩個為瞭你收徒弟他收徒弟在這兒吵起來瞭,叫我處理,我說:不能處理,這文化大革命你們兩個都受瞭苦,現在好瞭,你們兩個老人傢還是放下來,不要叫我處理,我不好處理你們,要真是處理呀,你們兩個都要遷單,怎麼?這是十方叢林,也不是你的小廟子,你在這亂收徒弟,還吵吵鬧鬧的!我這一說,他兩個都哭起來瞭。我說:你們兩個回去算瞭,再不要說瞭,其他的老參師父聽到會笑話你們。這一說,他兩個哭著走瞭。這些事情要說到他頭上去,說不到頭上去,他更煩惱,我這一說,後來他兩個人又好起來瞭。

  我今天囉兒巴嗦的說這麼多,我的意思啊,你們大傢不要說人我是非,不要這個那個的,要團結六和僧眾,要僧贊僧,不能背地裡說長說短,常住的教規,禁止這個背地裡說長說短,一定要這樣,催板!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