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光老和尚 開示二十四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體光老和尚開示錄 作者: 體光老和尚2022-09-02

  開示二十四

  這個三十、初一、初二,三天吃普茶,今天就是過年結束瞭,明天起香,恢復正常,這過年是隨社會的,明天還要賣票,現在國傢安排我們賣幾張票,我看還可以,假如要給我們幾十畝田,我看那個更費勁,雲居山為瞭那一百多畝田,不曉得花瞭多少腦筋,現在叫在傢人去種,牛也歸他用,算起來也差不多。

  今天初二,根據我們佛教,今天要講這一年的工作做什麼,要說一聲,說瞭大傢心裡有底,修這個禪堂,大部分重的工程己經結束瞭,三層已經水泥造起來瞭,以後就是修復一下子,看看是不是春遊之前把禪堂搬過去,趕快把墻壘起來,安個門,把門一關,叫遊客進不來,我們在裡頭打坐修行。毗盧閣這底下一搬,馬上叫工人在裡面修個戒壇,這是祖師的道場,雲居山老當傢達定,他說明年叫這裡傳戒,我也沒有答應,傳戒的條件不行,他說他幫忙,沒有人他去找人,我說現在先不弄,以後再說。這開期還要打報告到中佛協,中佛協還要來人,用他那個戒碟,這個倒沒什麼,我那意思啊,我在雲居山有經驗,這一開期,四面八方雜七雜八的人都來瞭,來一千多人弄不住啊,還要公安局來值班,現在這亂七八糟,弄那作啥呢!打報告,我這人也不願意弄這個。

  今年雲居山肯定開期,他規定三年開一回期。這省裡邊的宗教局、統戰部,他們規定青原山開期,不讓東林寺開期瞭,贛州、九江的統戰部都來瞭,讓我開期,我說這還不一定。我在雲居山客堂裡,一開期這些幹部他們都來瞭,說幫助開期,以後我們開期,就是幾個和尚,在傢人你又不懂這個,你又不是出傢的,我們開期都是宣佈學習我們正式的清規戒律,那你們來這兒作啥哩?要真是青原山開期,我跟他說,你們這些幹部一個也不能來,就是我們找幾個和尚,我們和尚傳戒嘛,你們到這作啥!你到這增加我們好多負擔,我還得招呼,還得給你們做飯,我們搞這個做什麼?這開期不是一天兩天啊,它是幾十天呀,那可不行,就是來瞭也不給水喝!

  那個資國寺,我也不是平平白白的想弄那個,我有想法,我考慮啊,這青原山一天人多一天,不是和尚多呀,是社會上人哪,參觀遊覽的。我們佛教裡邊,包括社會上很多有知識的人,有些人他還想住山,還想修行,我在廣州大佛寺,那個當傢、方丈都是中國佛學院學生,人傢把大佛寺搞的挺好,別人說佛學院的人都不怎麼樣,現在看還是有真正的修行人,並不都是那個樣,有些還很講修行,說九華山沒有什麼修行人,其實也不是,那個慈圓我跟他在高旻寺住的時候,他還是哩哩拉拉的,現在他圓寂瞭肉身不壞,我知道他啊,要沒有相當的修行戒律,沒有相當的功夫受益,這個身體他不會不壞的,還是有修行人,不能一把抓,抓瞭有罪過。

  那深圳弘法寺瀝瀝啦啦的,那算什麼修行啊?實際上還是有修行人,一個叫演增,他在雲居山住過,跟我很熟,本煥和尚很相信他,叫他在那裡負責,他叫我在弘法寺住一個時間,我說現在不去,他們有些人還是想把禪堂弄起來坐禪。陜西臥龍寺禪堂整個修起來瞭,他們這些人就是禪堂的事情不知道,你會打坐、會參禪不就行瞭嗎?不是一定要弄個規矩啊!你要會修行,沒有規矩也行,現在他們執著沒有這個規矩不行。那個覺修,來這兒叫我去臥龍寺住一個月,我說我到那去幹什麼?我不去,不去嘛,他們說以後還要來,我說你們也不要來瞭,我要去以後我自己去朝山,經過你那兒看看可以。

  這一說話,扯到哪裡去瞭也不知道,明天資國寺去幾個人,買一個小拖拉機,把地耕起來,上午做點事,回來就打坐、看經、念佛,不要弄得我這個地方隻能參禪,不能念佛,我們不搞這個,看經、拜佛、持咒都行,這不都是佛法嗎?不管哪一個禪宗道場,都有念佛堂,都有看藏經的,真正的從林得有茅蓬,得有關房,得有看經樓,得有念佛堂,得有養老堂,這才行。以後弄好瞭,還要成就幾個人看藏經,還要修幾個關房,有些老修行會用功,他在外頭嫌打閑岔,給他修個關房嘛,這都是叢林應該做的事,這個樣子才好成就人修行,那人傢不是參禪你硬叫參禪怎麼能行呢?他念佛、持咒,這都行嘛!

  念佛是誰?究竟是誰?從這個地方抓住不放,用功用勁,那就不好辦瞭。我以前舊社會我看高旻寺出來的人,都是魔裡魔氣,那個話頭就是無生念,念佛是誰,誰呀?不要思維這個,念佛還不是你念嘛,怎麼問它是誰呢?直見心性,就是誰,也就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跟那一樣。念佛跟看話頭一樣,說我不會念佛,那你看話頭你也不會看,你這個會瞭那個也會,它是通的,有的說,我隻會看話頭,我不會念佛,那不行,都一樣。

  念佛和看話頭就是下手有點不同,看話頭深一點,直下無心哪,我們自性不屬於生滅,看話頭要見自己的本性,話頭一提,不屬於生滅,無生一念它和這個自性相應瞭,再不要斷瞭,使它在,在的時間長瞭,我們自性就出現瞭,就被一個無生話頭引出來瞭,這不費力啊,不是象有些人那樣跟它拼,你跟誰拼呀?

  雲門寺幾個人到高旻寺去,跟那幾個班,、弄不來,那幾個班首無名火大得很,……最好啊,能不打就不打,你看見什麼人都打呀,打打你打出煩惱來瞭,假若禪堂裡你打他,他打你,打出煩惱來,越打越厲害,常住馬上就把這些人趕走。

  《大報恩經》上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寶,要滿眾生願。我們這個寶是如意寶,我們能得到這個寶啊,一切就現成瞭!這個寶也不從外來,這叫心寶,古人說,“千生尋水月,此是枉用功”。佛法叫心法,不從外得,現在佛教裡邊,這些人知識很廣,都在這兒研究佛法,是真的?是假的?是正確的?是不正確的?在這裡研究,這個研究是妄想心,分別心。一千多年前,永嘉大師他提出來,“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我們現在隻是往外看,我們現在分別的,用的,相信的,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三藏十二部,要知道我們自己也有三藏十二部啊,不單是自性有三藏十二部,我們自性還是個佛,他不是早早提出來瞭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又說,“汝是當成佛,我是己成佛。”我們要相信這個呀,這歷代的祖師,千經萬論,講的都是這個!

  你說用社會上的知識文化來研究,來分別,來執著,這個名稱都叫入海算沙。我們這個樣子來用心,就是入海算沙呀!你假若是到海邊看看那個沙子,那你一輩子也算不出來。佛在世有一個修行人,他在樹下數那個葉子,數瞭二十年還沒數清楚,後來來瞭一位比丘,他說我一看就知道有多少樹葉,結果一點不差。這個數葉子的就是彌勒菩薩,一看就曉得多少,這是文殊菩薩,這是大智慧!

  我們現在一天到晚看經,一天到晚學,究竟怎麼樣呢?還是弄不清!我們這個佛教不管怎麼說,還是叫我們明心見性,千佛萬佛出世,他是一個方向,這分別是妄想,妄想就是生死啊,古人請善知識開示幾句,善知識說:我沒有什麼說,幻人說法幻人聽,總來兩個是無情,說者無說為君說,聽者無聽一任聽。這就是不屬於斷常二見,社會上來說,這個斷、常二見就是唯心、唯物,印度那邊都是因為這兩種執見產生瞭九十六種外道,我們佛教他不住於斷常兩邊,歷代祖師雖然借用斷常說法,但是他己經沒有瞭這個斷常二見的執著心,他不住於斷常二見,我們要知道這個就是佛法,不要東尋西摸的,當下自性就是個佛,不從外得,學要學這個,用要用這個,明白就在這明白,瞭生死就在這瞭生死,你到哪兒找啊?這新的一年,坐這第一枝香,那就要把自己本來的面目,從今天開始,這一年要弄一個水落石出,要得一個實際,不要東找西找,找到什麼時間呢?回光返照,自性就是個佛,不要疑惑呀!

  馬祖人傢問他什麼是佛法,他說“即心即佛”,這就是真正的佛法,不是弄一大片,不是一天到晚用腦筋,以前圓瑛法師,他把《楞嚴經講義》寫好瞭,他背後說什麼,他說我呀,入海算沙呀,他平常說東說西,說事說理,說長說短,這臨命終的時候,八苦現前.要沒有一個實際就不好辦哪!不要光在這個名相上,在分別上,長長短短、是是非非的,不要弄這個,弄這個就耽誤瞭你自己啊!跟那走路一樣,大路旁邊長長短短、囉哩叭嗦的很多,不要管他,你隻管走你的路。這現在佛教裡邊是非很多,那就是他的不對是他自己的不對,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各修各的,袖子放寬,各自努力,新的一年,要放下來好好用功!

  前前後後的好多事情,今天是正月初八,所有的綱領執事,在哪兒請的,就到哪兒辭職,一個期是六個月,今天辭職,為什麼有這個制度呢?有的人有些事情他不願意公開說,一定要辭職,客堂裡請的到客堂裡辭職,大寮裡請的到大寮裡辭職,方丈請的到方丈辭職,上客堂寮元請的到寮元那兒辭職。什麼時間辭呢?下瞭晚殿,由知客招呼,都在客堂裡集中,這知客、僧值、維那幾個執事都要到方丈辭職,維那請的悅眾,禪堂裡香燈、司水,都到維那那裡辭職。辭瞭職,還要移職、圓職、請職,十二圓職,十一移職,或是這個綱領當的不怎麼樣瞭,也不說,他一辭瞭職就不再圓職瞭,班首都不辭職,班首是終身制,叢林下有好多制度很好啊!這綱領執事都有個寮房,客堂裡知客住的房子,當傢住的房子,這都是活的,不當傢瞭,就從這個房子裡搬出來,僧值、典座、寮元等,在職的時候有個寮房,要是不當瞭,常住另外安排的有寮房。知客、維那這些綱領執事下來就是書記,書記就是不動瞭,每人有個寮房,上殿、過堂、坐香、出坡,這算老住的瞭,常住的人要是少瞭,或是缺知客,常住還要請你出來代理,不代理也不行。

  一個真正的出傢人,這叢林裡的事都得知道,這都算是參學,不參學就不知道。禪堂裡邊也有好多事,你象這初八,辭瞭職瞭,有些自己考慮或是不行瞭,就走瞭,禪堂的清眾走有好多規矩,這什麼時間走呢?十五。十五下晚殿,走的人都穿海青到方丈告假,到客堂告假,第二天早上,告假的人可以不去上殿,由客堂裡請吃飯,吃瞭飯,方丈和尚要去送假,走的這些師父,得有老住的不走的人給他背夾子,擔擔子,擔到山門外頭放下,和尚要送他們,和尚要講好多話,這些事情就是出傢人對出傢人好啊,到外面參師訪友要跟善良的打同參,有的去聽經,有的去學教,有的去住山,有的有道德,其它寺廟請去當方丈,說是方丈要送假,湊熱鬧的人還不少,一出山門,方丈和尚一交待完,人傢把背夾子一背,到哪裡去都有方向,有一部分人他看人傢走他也走,人傢有地方去,或是朝五臺山,或是朝普陀山,人傢都打好瞭這個主意,他到哪裡去呢?他沒地方去,那僧值、知客在外面看他沒有地方去,說“還回來吧”!就回來瞭,回來還到禪堂裡,還挺客氣。

  正月十五,七月十五、請的綱領執事,圓職都在客堂吃飯、正月十五人走瞭,隨即又來好多人,正月十六大進堂,正月十七二進堂,正月十八三進堂,開始禪堂裡走光瞭,這三個進堂.禪堂裡又住不下瞭,滿瞭,廣單上、地下坐滿瞭,一個人不能坐一個位子,要替換坐,禪堂裡安排西單頭一個位子,其它的三個人一個位子,越往下越多,十二人一個位子,一齊一枝香坐,排列著,廣單上坐滿,地下坐滿。方丈要從這些班首師父裡請出來一個懂得規矩的老師父教規矩,從正月大進堂之後,這方丈也講規矩,班首也講規矩,維那也講規矩,這就不搞什麼瞭,就是天天在那兒教規矩學規矩,當值、監香、散香,一個一個的學,這禪堂裡要是住滿瞭,維那、班首就要緊規矩,緊的很厲害。這吃瞭飯,維那喊一聲“抽衣脫海青,大小架房趕快!”慢瞭不行,大傢都在跑圈子,維那從外面進來,喊一聲“圈子跟好”!

  我們這個佛教的規矩都在禪堂裡面,這裡面的事多得很。維那進來喊一聲“圈子跟好!”這是規矩,首座進來瞭喊“照顧功夫!”方丈進來瞭,喊一聲“話頭!”這一槌站板一打,這和尚又說瞭“不要打失功夫!”你看這多好啊,這處處警策呀!跑香的時候可不能出入,人傢正跑香,你要往外跑他打你呀,跑的差不多瞭,維那招呼當值放簾子,簾子一放,你再進來,打三個香板,打瞭站板瞭,你要再進來,就麻煩瞭,叫你跪在佛前,早晚大傢吃瞭茶,要收茶杯子瞭,維那喊一聲“站起來!”這禪堂規矩他怎麼要教一個月呢?他不到一個月學不會,那大殿裡、齋堂裡都是規矩。

  現在雲居山的制度就靠慧通師他在那裡搞,慧通師耳朵又聾,身上也有毛病,他要顧他那個茅蓬,他那記性也不好瞭,他把那個禪堂的規矩有些弄的不是的,他們也不好說他,叫我去說,我也不能說,怎麼呢?現在我也不在雲居山瞭嘛,我離開那裡都幾年瞭,他跟一誠的規矩不管對不對也算弄好瞭,我到那兒要是改瞭也不好,我到那兒看看.住兩天就趕快回來瞭。

  這個立規矩啊,這都要得罪好多人哪!犯瞭規矩要處理。人哪,一老瞭就不想弄這個規矩瞭,因為他犯瞭規矩要說呀,要處理呀,這就麻煩瞭!現在教規矩、教制度,當維那執行教規,都不容易,尤其現在這個人,都是無名火大大的,煩惱重重的,這也不是別的,因為他這個修行、這個信心差瞭,學點規矩也不怎麼想學,就是學會一點也不想遵守,不但是現在,古代的祖師有道有德的,他開一個地方也不容易,這開道場的人可以說都是過來的人哪,這一般的人想開個道場你弄不瞭,你沒有那個耐煩心,虛老和尚開瞭幾個道場,他開的時候也不容易,他開那個鼓山,建立規矩,他惹瞭好多煩惱,如果說這個叢林下沒有教規,隨便的話,那大部分人都要吃虧。這鼓山可以拿錢買首座,買瞭首座,送一個寮房,也不上殿,也不過堂,還要派人給他送飯。等到拜普佛,人傢結緣,他不是一份,他有好幾份,拜普佛他有坐牌,打一堂水陸有四個上堂,他這首座要上堂,他一上堂一說法,幾個當清眾的錢加起來也沒他多,聽老和尚說,這八十多個首座都要派人侍候,老和尚把這個弄瞭,多少人反對他,想害他,虛老和尚人傢有道德呀,也不在乎,他說立什麼規矩就立起來瞭。

  老和尚在鼓山,李濟深到福建要去看望老和尚,省裡提前三天派人到鼓山,找到虛老和尚,說:你是管事的吧?你們廟裡趕快把衛生打掃幹凈,過兩天中央有人來參觀!老和尚笑笑,也不說什麼。到瞭那一天,老和尚在上鼓山的路上,每個拐彎的地方安排兩個和尚接待,李濟深的車開到山下不開瞭,他要走上去,省裡那些官員也隻好跟著走。李濟深每見到一個出傢師父都要合掌禮敬,省裡那些當官的一看,也跟著彎腰合掌。等到瞭山上,幾十個官員在方丈裡,老和尚拿瞭一盤花生,一壺茶水挨個招待,那一小壺茶水倒瞭一圈,還是滿滿的,花生分瞭一圈,也沒分完。

  說是開道場這些善知識得有國傢護他,沒有國傢護他不行。圓瑛法師在天童執行教規的時候,國民政府派的部隊在那兒保護他,上殿、過堂、到禪堂裡坐香,都派的部隊,不派部隊有人害他呀!象這個天童那是個大地方,我在那裡住幾年,我在禪堂裡住,天童是書記當傢,叫書記王,他能提方丈意見,這書記他不是一個兩個,這書記寮房都有一兩百,都歸他們,象這三個五個書記住一起,常住派一個人給他端茶倒水,這方丈和尚有個時間還要到那兒看望他。這圓瑛法師有國民政府保護他,他那方丈有人守衛,沒人守衛不行啊,這虛老和尚人傢不怕,林森他是虛老和尚皈依弟子,他也有人,老和尚不要。老和尚在南華寺,李漢魂是省主席,又是內政部部長,又是戰區司令,經常派部隊護持他,老和尚有什麼事,他那裡有汽車,快得很。

  祖師開道場沒有國傢護持不行啊,虛老和尚走到哪兒都是國傢護持他,開道場的人都是有一段因緣才開這個道場。虛老和尚他剛到雲居山也好囉嗦,解放瞭,政府不同意他修雲居山,他有好多人,中央也有人幫忙,地方也有人幫忙,後來強強勉勉在雲居山住下來,他一住下來,這各地方的出傢人,剛解放,沒飯吃呀,廟給扒瞭,沒地方去,都跑到雲居山瞭,老和尚說,我到這兒是住茅蓬,你們都來瞭這怎麼辦哪?雲居山那些地,以前都是樹林子、毛竹,那地難挖的很!挖地,挖一棵樹都不要緊哪,挖一個竹墩難的很!這竹墩最難挖,這現在你說誰還挖這個?誰也不願挖,有飯吃嘛。那時候不弄不行啊,那時候雲居山那些出傢人就吃那個苦頭啊!老和尚在還好一些,老和尚圓寂之後,更苦啊!沒飯吃,都是政府派人監視勞動,管制,你想走?你沒地方去!到山底下就走不通瞭,永修縣的政治學校搬到雲居山,就是專門弄這兒個和尚的。

  我們大傢天天在外面勞動,不要說是吃大米飯,就是吃塊紅薯還要他們批準,現在一天到晚吃饅頭也沒人管,不過那是那個時代,那個時代就是他們幹部也吃不飽,開始政府對雲居山這些和尚特別照顧,他們是四兩油,給和尚是一斤,後來他們放不下,說和尚不應該吃這麼多的油,每人一個月又減瞭三兩,後來他們還是嫌和尚的油多,又減二兩給幹部吃,墾殖場派兩個人在那兒管著和尚勞動,要求和尚一個月吃一回面,還要我們自己的米去換,還要給錢,那是兩百斤面放在庫房裡,由幹部管著,他們吃的差不多瞭,說瞭:叫他們這些出傢人也吃一頓!還要他們允許才行。一個月吃一頓饅頭,我去做,我也懂得,把面用秤一稱,算算一個人吃幾兩,你說我們這個出傢人,有些人喜歡錢喜歡太狠瞭,這一個月吃這一回饅頭,他也不吃,他到外頭賣瞭,還有這種人,那不是一個兩個,那饅頭好貴,一個饅頭賣幾塊錢,這現在時代不同瞭,雲居山天天在那兒吃饅頭。

  一個修行人,要有主宰,我們是個佛教徒,我們不管他社會上怎麼樣,你看今天誦的《梵網經》三十六條,十大願,要有這個堅決心哪,我看他什麼情況下都沒事!不管受什麼苦,受什麼罪,都得有堅固心哪!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旋,經於百千劫,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就是現在生活比以前好,也不要貪,該怎麼還怎麼,要有志向!你看古代讀書人,十年寒窗,鐵硯磨穿,這為什麼呢?他不就是想讀點書,在社會上當個官嗎?我們出傢人可不是這一點小事,也不是想當個什麼官,那個懺悔文上說,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也不是為瞭人天福報,也不是為瞭聲聞緣覺,乃至權教諸位菩薩,也不是,為啥呢?唯以最上乘,令一切眾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你看,我們這心極大呀!他們想當個官都費那個苦,我們羅漢也不當,緣覺也不幹,權教菩薩也不幹,幹什麼?我們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領導一切眾生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說哪有這麼排的呢?我看社會上不管什麼官不會發這個願,這隻有我們佛的弟子,要繼承佛乘,才發這個大願,這就是僧寶,我們學就學這個,哪怕做一點呢,也行嘛.你們大部分都是剛來學佛的,要有志向,大丈夫不怕苦,不怕受委屈,要吃得苦,要耐得煩,要受得委屈,做一個真正的佛教!

  佛教好像有所變動,變動的根源在哪兒呢?我看多數都是知識分子搞的,有的也沒有很好的信心,對佛教也沒有相當的體會,就從這裡區別瞭。他不知道古人見瞭理,說什麼都對。德山祖師在龍潭悟瞭道,到溈山繞著大殿轉瞭三圈,走瞭,溈山就說,這個德山,孤峰頂上呵佛罵祖日後在!祖師這個樣可以,那我們不能說啊!北京彌勒院打禪七,彌勒院規矩比金山、高旻都緊,真空老人人傢是過來的人,人過來瞭怎麼著也對,你像我們,就是怎麼著也不對!我說這話好多人有點說不通,現在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過來的人對也對,不對也對,凡夫起心動念,都是錯誤,有心即錯,動念即乖,可能現在也說不通瞭,說不通是糊塗人說不通,過來人都說得通。佛說三藏十二部是佛說的,明心見性這三藏十二部就是自己,明心見性的人,所說的都是經,這話現在也說不通。古人說,有行無解,晝夜六時都是無明,有解不行,晝夜六時都是邪見,你看這現在都弄不通瞭!

  現在有些什麼行動呢?以凡鑒聖,凡夫能說聖人的不對!佛制戒律,祖立清規,凡人不能動!那真空老人在北京彌勒院,他也是故意那樣說,他說:參禪人是小乘,不勞而食,坐在那裡有吃的,有用的,是小乘。他旁邊一個班首,想著既然老法師講瞭,他也跟著講,他講:老法師說參禪人是小乘。他這說.老法師不答應瞭,罵起來瞭:不準你在禪堂裡講,說參禪是小乘啊?大乘也安不上,參禪是最上乘!你說我講,我講你不能講!你看這現在也說不通瞭。

  按說佛祖他的一舉一動都對,佛出世間,唯以一大事因緣,哪還有不對的?凡夫隻能依從佛祖的清規戒律,你好好修行,不要說長說短,要知道說長說短是你自己不對呀!這些知識分子來出傢、來信佛,他以為他有見解,光有見解,沒有信心,沒有相當的修持,都屬於邪見。見瞭性的人,一舉一動都是對的,凡夫是妄想分別,你就是念佛也是妄想,我在這裡亂七八糟的說,可能你們也聽不慣,佛法他是這個樣子啊!佛菩薩都是為眾生,他有個為眾生、度眾生的心,他都對,我們不管你說的多好,你是為自己,為自己打算都不對!這修行人確確實實要有這麼一個信仰,為人吃苦,為人做事,都屬於菩薩的心,為我,為瞭我怎麼樣怎麼樣,這都是凡夫。

  善財童子在華嚴會上親近文殊菩薩發瞭菩提心,善財童子發的菩提心,就是見瞭性,發明瞭心地,文殊叫他南行,行菩薩道,學菩薩行。我們現在還糊裡糊塗在這貪嗔之中,你就說你行菩薩道也不行!《大智度論》提出來瞭,這個人跳到海裡邊,你想撈他,你需要方便哪,乘船乘渡,你就白白的空著手下去瞭,結果你跟他一樣弄到裡面去。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學菩薩行,這是一個佛教徒的基本,什麼是菩薩行?那就是一舉一動,起心動念都是為別人,雖然是比不上文殊、普賢那些大菩薩,你總算是發瞭個為人的心!

  現在這些人,我們也要知道,這個社會上的文化知識,他不屬於信仰,更不能代表修行,更不是見解!這些文化知識在社會上做事那是有必要的,你看看我們現在提個話頭,這個話頭裡面還有個什麼東西呢?話頭現前,起心動念,即乖法體,還有什麼分別呢?按參禪這一法,是越少越好,學教的人知道的越多越好,越會說越好!

  一個佛教徒,能夠遠離財色,不被五欲所約束,這就是真正的修行,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錢多,我們應當認識,這是障道的。迦葉尊者他是佛的大弟子,他七世榮華,樂在山林,我們現在知道的多,學的廣,生死到來,一點也用不上,社會上說:你這也有,那也有,死的時候一點也帶不走。我們出傢人可不能走他這個路,我們出傢人在道場裡住,沒有錢就算瞭,有瞭錢把大傢的房子修一下,沒有房子住個草棚子也行,不要為其它的事分心。現在沒有這幾個破房子還不行,沒有點米也不行,*輪未轉,食輪先轉,我們是凡夫,不吃飯不行,我們吃飯是為瞭瞭生死才吃飯,沒有瞭生死之前要吃飯穿衣,要住房子,道場就是這個責任,道場住的人就要修道,就要修行,這肯定的是這個樣!不管是人多人少,不管是年紀大小,住在道場裡,我們的目的要達成一致,要持戒修行,修行不論你用什麼功,禪、教、律、凈,你總得用一下,催板!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