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講法第十講

常林居士「常林居士」發佈 安居講法 作者: 智海法師2022-08-28

  《無量壽經》第八十頁

  佛告阿難:彼國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普欲度脫一切眾生。阿難,彼佛國中諸聲聞眾,身光一尋。菩薩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雲何?

  佛言:一名觀世音,二名大勢至。此二菩薩,於此國土,修菩薩行,命終轉化,生彼佛國。阿難,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滿,深入諸法,究暢要妙,神通無礙,諸根明利。其鈍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計無生法忍。又彼菩薩,乃至成佛,不受惡趣。神通自在,常識宿命。除生他方五濁惡世,示現同彼,如我國也。

  佛語阿難:彼國菩薩,承佛威神,一食之頃,往詣十方無量世界,恭敬供養諸佛世尊。隨心所念華香、伎樂、衣蓋、幢幡、無數無量供養之具,自然化生,應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輒以奉散諸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在虛空中,化成華蓋,光色昱爍,香氣普熏。其華周圓四百裡者,如是轉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隨其前後,以次化沒。其諸菩薩,僉然欣悅。於虛空中,共奏天樂,以微妙音,歌嘆佛德。聽受經法,歡喜無量。供養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輕舉,還其本國。

  佛語阿難:無量壽佛,為諸聲聞、菩薩、天人,頒宣法時,都悉集會七寶講堂,廣宣道教,演暢妙法,莫不歡喜,心解得道。即時四方自然風起,吹七寶樹,出五音聲。無量妙華,隨風四散,自然供養,如是不絕。一切諸天,皆齎天上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其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普散華香,奏諸音樂。前後來往,更相開避。當斯之時,熙怡快樂,不可勝言。

  佛語阿難:生彼佛國諸菩薩等,所可講說,常宣正法。隨順智慧,無違無失。於其國土所有萬物,無我所心,無染著心。去來進止,情無所系。隨意自在,無所適莫。無彼無我,無競無訟。於諸眾生,得大慈悲饒益之心。柔潤調伏,無忿恨心。離蓋清凈,無厭怠心。等心,勝心,深心,定心,愛法、樂法、喜法之心。滅諸煩惱,離惡趣心。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得深禪定,諸通明慧。遊志七覺,修心佛法。肉眼清徹,靡不分瞭。天眼通達,無量無限。法眼觀察,究竟諸道。慧眼見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覺瞭法性。以無礙智,為人演說。等觀三界,空無所有。志求佛法,具諸辯才。除滅眾生煩惱之患。從如來生,解法如如。善知集滅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修諸善本,志崇佛道。知一切法,皆悉寂滅。生身煩惱,二餘俱盡。聞甚深法,心不疑懼。常能修行其大悲者。深遠微妙,靡不覆載。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決斷疑網,慧由心出。於佛教法,該羅無外。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凈,超逾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圓滿。猶如雪山,照諸功德等一凈故。猶如大地,凈穢好惡無異心故。猶如凈水,洗除塵勞諸垢染故。猶如火王,燒滅一切煩惱薪故。猶如大風,行諸世界無障礙故。猶如虛空,於一切有無所著故。猶如蓮華,於諸世間無染污故。猶如大乘,運載群萌出生死故。猶如重雲,震大法雷覺未覺故。猶如大雨,雨甘露法潤眾生故。如金剛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如梵天王,於諸善法最上首故。如尼拘類樹,普覆一切故。如優曇缽華,希有難遇故。如金翅鳥,威伏外道故。如眾遊禽,無所藏積故。猶如牛王,無能勝故。猶如象王,善調伏故。如獅子王,無所畏故。曠若虛空,大慈等故。摧滅嫉心,不忌勝故。專樂求法,心無厭足。常欲廣說,志無疲倦。擊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癡闇。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進,心不退弱。為世燈明,最勝福田。常為師導,等無憎愛。唯樂正道,無餘欣戚。拔諸欲刺,以安群生。功慧殊勝,莫不尊敬。滅三垢障,遊諸神通。因力,緣力,意力,願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聞之力。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觀,諸通明力。如法調伏諸眾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身色相好,功德辯才,具足莊嚴,無與等者。恭敬供養無量諸佛,常為諸佛所共稱嘆。究竟菩薩諸波羅蜜,修空、無相、無願三昧,不生不滅諸三昧門。遠離聲聞、緣覺之地。阿難,彼諸菩薩,成就如是無量功德,我但為汝略言之耳。若廣說者,百千萬劫不能窮盡。

  在我們平時經書好像還很明瞭,再看解說就越不懂瞭,還不如看經書易懂,為什麼?這些經文就像白話一樣,所以古文基礎好的一看就能懂。為什麼這些祖師越解釋越深?初看應該說隻是表面的理解,但祖師經過專門的修學,通過自己的理解,加深印象,每一句都能演出無窮的道理:於一中見一切,於一切當中來說一。所以需要我們反反復復讀,“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如果你看解釋看不懂,把原文拿出來再讀一讀,它的意義自然就出來瞭。以復雜化簡單,又從簡單化復雜,反反復復解讀,這個經意自然就出來瞭。

  這一段講的都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我們說修行凈土法門功德好處特別重要。我們經常思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我們自己的善法心、善法欲就能生起來。就像中午沒吃飯,有飯菜擺在我們面前,就不準你動筷子,讓你忍著饑餓,鼻子聞一聞很舒服,但是就是不能吃下去,很想把他吃下去。佛法也是,你還沒有修行,但是先把好處說給你聽,像把色香味具全飯食擺在你面前,你很想把它吃下去,當這種心生起來的時候我們再吃這種東西就很香很甜。佛法也是這樣調動我們的善法欲,把這種善法欲調動出來,思維法門的殊勝是有好處的。這些文字大傢需要反反復復地閱讀理解思維,所以這樣重復思維如理如法,這對於我們修行非常有好處。我經常比喻我們打拳,每一個套路都要學熟。當你學熟悉瞭之後,哪裡來的動靜是自然地反應。佛法也是這樣,你需要把套路不斷地練習,當你念熟瞭之後,知道煩惱從什麼地方來,怎麼應對,你心裡就很清楚明白。修行的時候我們如理思維搞好瞭就是這種狀況,自然就反應過來瞭。平時我們對佛法,講說、思維過程中把佛法的好處要能認知。

  你讀瞭原文應該把這種意思明瞭。在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當中,皆當究竟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這是第一種好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人都是發大菩提心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發瞭大菩提心的都是菩薩。所以說我們現在修行要覺悟到發大乘有什麼好處,前面給你說過可以變一為無量。你沒有發菩提心的時候不行,發菩提心之後,一分錢就不僅是一分錢,他能變無量無數,那就是我們發心的功德,那非常難得。所以發菩提心的都叫菩薩,究竟他們都要成就一生補處,一輩子就成佛,現在就象彌勒菩薩一樣。釋迦牟尼佛一直到末法,到將來彌勒菩薩要成佛。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一旦往生都能象彌勒菩薩這樣下一輩子就成佛。所以這種機會非常難得。我們眾生在世間生瞭又死,死瞭又生,哪有機會做佛?經常是人胎出來鉆馬胎,在畜牲道,三惡道中鉆來鉆去,那叫輪回。所以說根本的好處不能開發出來,根本的利益無從開啟,這是一種非常痛苦的事情。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解決這些輪回生死煩惱痛苦,成就一生補處的階位,下一輩子就成佛。所有的智慧全部圓滿,除非本願為眾生故(除瞭你自己原來所發的誓願我要利益眾生,而不住西方極樂世界)乘其願力,分化十方,度化眾生。隨我們的願力,你的願力不可思議。你發瞭願瞭,這種願力對於成就我們自己力量是非常具足的。所以我們說往生自己發願。發願要小心,不要亂發願。由於一念成為願力,而若幹年以後就因為當初的一念成就一天出傢人的功德,非常奇妙。還有些發惡願的,如世間上人談戀愛,經常發願,我不但這一輩子要跟你,下一輩子,再下一輩子還要跟你,這個願一發不得瞭,從生至死,世世代代糾纏不清。這種願要小心哦,所以發願要特別小心!除其本願為眾生故。除瞭我們自己本來的願力為度化眾生,不安住在西方極樂世界,乘願再來,可以遊戲在這個世間,為度化眾生,為眾生服務,這是第一種好處。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一生成就,究竟成佛。以弘誓功德莊嚴,普度一切眾生。弘是廣大,以廣大的誓言。我們總結起來,你的願望再多,總結起來就是從正方面,反方面的,還有人際關系的。正方面是修一切善,反方面是斷一切惡。人際關系的呢,度一切眾生,這叫四弘誓願。斷惡容易,但要斷一切惡就不太容易瞭。要發心,能夠發心斷一切惡的,這個願力非常弘大。我們心裡有多少惡法?太多,我們自己心裡的壞念頭太多,一個又一個,不可以對別人說。惡法太多,所以我們煩惱無邊,煩惱不盡苦海無邊。我們現在要發心斷一切惡,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惡法,我們能發心斷除。你的習氣毛病,我們的壞習氣、懶惰,不好學,好吃等等的習氣毛病太多。有沒有發願要斷掉這些煩惱呢?往往我們自己的習氣毛病不改正,我們在世間上不管做什麼事都做不圓滿。你在人際關系當中吃虧往往是因為自己的素質不好,性格不完善導致的結果。表面上我們在世間上遇到許多的坎坷,讓你受苦受難,內在因素並不多,你不喜歡忍辱,在世間上遇上人之後很容易發脾氣,吃虧就在這些地方,生活中吃虧都在壞脾氣上。所以你心裡有一個毛病,他就制約你一個方面。所以我們發心能改掉一個壞習氣,生活中你能改變多少的果報!當然還有許多壞念頭我們都能發心改,自己監督自己改變這些東西,這個功德非常不可思議。從自身上說是追求圓滿,智慧圓滿,能力圓滿。對釋迦牟尼佛說,我們要尊重別人的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喜歡智慧,隻不過現階段由於各自的認識水平不一樣,所走的路就不一樣。總結起來就是殊途同歸,表面上有許多的差別,其實呢,很多人都是不知道人其實都是一樣的。我們追求的目標就是離苦得樂。你在世間上做生意,要出人投地,要當和尚學佛,有什麼不同呢?是追求智慧的圓滿。所以站在這種角度上,大傢不要有太多的分別。你是信佛教的,我是信共產主義的,不要有這麼多分別。用共識來達成對大眾的包容。所以說佛教就非常好理解瞭。你現階段學這樣學那樣我都贊嘆隨喜,到最後你還要回歸到根本道路上來,要學佛,學這種智慧,學習這種凈化自心,“英雄到老皆歸佛,未有神仙不讀書。”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追求我們自己的快樂放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去。這叫弘誓功德。為什麼要利益眾生?眾生跟我們相關,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要舍棄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會害自己。所以我們要知道把自己的利益要放在周圍的人群當中去,利益大眾,幫助大眾,學佛就是要把這種心態建立起來。

  誓願斷惡修善度眾生,這種心念要開闊。弘一法師在講的時候就專門講過這種方法,要發廣大心,這種氣量心胸就擴大。我們平常說的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就是學問,知道這裡的所有關系就能發廣大心,不僅是抓住自我一個人。弘誓功德,這樣而做功德所積累的是福德資糧,智慧資糧就不是平時我們凡夫發心。平時凡夫發心燒香保佑我自己長得漂亮一點,往往是為自己著想。你追求好處,僅追求我自己的好處。他人呢?我就管不過來瞭。這個時候你做的事情,你在燒香拜佛,是僅為一個人,那他得到的好處是非常有限的。假如你燒香不僅是為一個人,為誰呢?為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由於數量上的差別,我們發心的廣大一下就顯出來瞭,我們所做的事情也不一樣。隻為自己是自私自利,為人民大眾而死叫死得偉大。要發廣大誓願,以廣大誓願而做的功德的量,福德智慧就非常大。所以把這種心胸開闊瞭,把我們的見識增長瞭,做的功德自然就非比尋常,就建立瞭福德智慧兩種資糧,所以把福德智慧兩種資糧建立起來就是一件功德。

  所謂功德,是見因為功,明性為德。要明心見性,如實認識自己就算功德瞭。當你不能如實認識自己的時候,你做功德是表面上在做功德。我發心當義工,我出錢等等一切,好像我也在做功德。你所做的這些事情與你明心見性並沒有多少作用,沒有多少幫助。所以學佛的呢,首先要求在最初讀佛經的時候,明白佛經裡講什麼?眾生的自覺之門,自性之門,自己救度自己的門。佛法幫助樹立我們的自信、自尊、自強自度,認識自己。到瞭關鍵時候還是要看自己,學佛人是這樣的。

  我們求菩薩燒一燭香,求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出來,你說阿彌陀佛沒來,你怪阿彌陀佛嗎?是感應不夠,要如實認識自己。你說修行有什麼難處呢?修行就是改變自己的壞毛病,修行就是圓滿自己的人格。為大眾服務,各種事情上服務眾生,來明心見性。你經常佈施,你到底為什麼佈施?隻圖富貴道,別人是圖對治自己的慳貪心。由於對物質,對自己的長處,如技能知識水平文化等等,你認為自己所擁有的,凡是你自己所擁有的都可以佈施。你利益眾生就是利益自己,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我們佈施供養是對治自己心裡慳貪不舍的這種毛病。東西要佈施多少?要求我們對治我們自心。你在佈施過程當中,沒有這樣的廣大誓願,你別想要別人承認你。你是為自己而做的,為別人就要講條件。為自己做就沒有條件可講,要對治自己的毛病。很多人說持戒對自己很約束,不約束你不行。你損傷眾生的時候,這個必然還報於我們自己。所以我們要從這裡來對治自己內心,在傷害別人的時候傷得最多的還是我們自己。

  對因果,大體上很多人把因果對應不起來,好像有很長的距離。今天學習和明天考大學有什麼關系?有什麼樣的因果不知道。當你不知道這些他怎麼能認真聽講?所以我們現在因果觀念很難建立。因果觀念建立不起來,我們自心的規律就很難認知。自心是有規律可循的,為什麼佛可以預計?我們將來多少生多少世才能修行斷煩惱,乃至將來若幹年以結果,釋迦牟尼佛都給我們預計,他先就知道,所以總是有規律可循。所以一旦掌握你內心的秘密,人傢想使喚你很容易。所以說我們現在對自己不認識,你要認識到自己。你就知道自己為什麼就不高興,為什麼會起貪心呢?這有一種內在的東西,物質基礎就是我們自己造就的。你很難說你能認識到自己,隻做事情不見功德,不知要走多少的冤枉路。當你有智慧,你知道自心的這種因果關系,這是如影隨行的因果報應。所以我們持戒能對治我們損傷眾生這個不好的行為。忍辱呢?就是要對治自己的壞脾氣。你不忍怎麼能對治這種脾氣呢?三個朋友五個朋友一聚到一起,一說起來就有趣瞭。什麼事也不幹,對以前執著老是放不下。當人傢掌握你這種的時候,自然就認識你這個人,怎麼樣讓你笑,怎麼樣讓你哭,很容易把你掌握瞭。你看這些貪污,賄賂別人的腐敗分子。隻要你有所喜歡他就可以突破,你就被麻瞭。所以我們現在修行的要以自己為研究對象,不要老去想別人。要問自己,今天為什麼不高興?把你的心裡規律,內在的價值觀,人生觀,心理學專門研究,想掌握自己就很容易。佛法就是鉆研心理的學問,讓你認識自心運作的規律。要能認識自己才見功。你不能認識到自己的時候建不瞭功。為什麼?貪嗔癡慢疑不斷。往生心沒有。念瞭一輩子佛問你為什麼要念?別人念我也念,是盲目地跟著人傢跑。所以修行沒見效,往往是因為你盲目,沒有如實覺照自己,認識自己,所以學佛的人要解剖自己。為什麼會不高興呢?是因為這個人進來應該敲門,他如果進來不敲門你就生氣瞭,他故意不敲自然就可以讓你不高興。如果你認識自己瞭,他讓你不高興是你內心有這種成見,所以不敲門進來你心裡就不樂意。你要認識自己,解剖自己。那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在平常所接觸的每一件事都是我們明心見性的好的方式。平時我們為什麼要求在待人接物的過程當中,把人傢當一面鏡子來檢查自己的內心,不認識自己,一輩子也戰勝不瞭自己。

  功德從什麼地方建立呢?所以功德以明心見性為功德。你做一切事情、你出錢並不叫功德。你要在出錢的行為過程當中能認識自心,功德開始起來瞭。所以事相上並不是你要捐多少錢才叫做功德。以前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我大做功德善事,你說我做這些事情有沒有功德。達摩祖師回答:無。梁武帝就很不高興瞭,不願意和達摩祖師說話瞭。要明心見性的人是不會問這個問題,你做這些事情見不見性你自己知道。你為什麼而做,你是為對治自心。如果不是那就很艱難瞭。可以成就許多的福德,但明心見性的功德建立不起來。我們現在居士做事情很願意做,但是跟自心聯系起來的時候就不知道怎麼樣認識自心,不知道怎麼認識自己。學瞭一輩子佛,煩惱越學越深,認為修行佛法成不瞭道,其實是你方法不對嘛。我希望在座的不管是出傢的還是在傢居士們,都要認識自心,對治自心,學佛就是這樣。

  念阿彌陀佛,念佛就是念心,念慈悲喜舍心。要把我們像阿彌陀佛一樣的四十八大願心念出來,你把這些心念出來沒有?我們念的是貪心。你出傢人什麼都要放下,還有欲望沒有?我們修行佛法也有欲望嘛,是善法欲,這不一樣瞭。欲望是一把刀,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究竟是哪一面呢?要用這種好的一面,萬萬千千的善法你都能修行起來。假如你把這種欲望成就的是什麼?所以我們眾生要知道這回事,要認識這一回事。

  什麼叫自莊嚴?到西方極樂世界,從我們平常的瞭解來說,是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不是我們自己莊嚴。我們在世間上聽到一句話:金窩銀窩比不上自己的狗窩,為什麼?能轉化別人的東西成為自己的。對自己的東西有眷念執著,所以我們這些眾生什麼都想爭第一,煩惱上也要爭第一,隻能貶低我們自己。所以說我們這種你信不信?你信瞭,阿彌陀佛和自己就聯系在一起瞭,當你追求就能得到。生死對你不成問題,你怎麼去解決呢?永遠不可能去解決。佛法的偉大就在這裡,當佛法能認識到這種問題的時候,他就能找到解決他的原因。以前許多朋友同學對我說,世間上的苦樂是正常的,世間上有什麼事情是圓滿的?不圓滿是十有八九,生老病死也是人之常情。他們覺得你是沒事找事。你看這根本不一樣,我們學佛的人就可以看到,愛別離對眾生形成瞭一種損傷。當然把愛的執著放下瞭,對眾生的傷害就可以沒有瞭,這就把四弘誓願聯系在一起。你對世間上錯誤的東西願不願意改?我們平時念佛沒有在這裡下功夫,這是一大毛病啊。把人甩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就不修行瞭。如果我們連基礎的修行都不具備,隻等阿彌陀佛來救你,阿彌陀佛也救不瞭你。

  以前有一個故事,有個人專信觀世音菩薩。有一次大水來瞭,全村人都走瞭,他不走,他要等觀世音菩薩來救他。觀世音菩薩化為同村的一個人叫他走他不走。觀世音菩薩走掉瞭,水慢慢地淹起來瞭,觀世音菩薩又化為當地的漁民來瞭,他還是不走,他就是不上船,要觀世音菩薩救。觀世音菩薩再化為一個能遊泳的人來救他,他還是不走。觀世音菩薩幾次顯相來救他,他卻不認識觀世音菩薩。你說這種信就是沒有智慧的信。我們現在好多也是這種情形,信而不知道是什麼。信佛而佛在我們周圍,常救度我們,卻不認識,要等佛來我才走。僅是一種執著,一種無明,這種修行不容易成功的,所以要知道從功德心當中來修行,而念佛怎樣才能成就?要開一點智慧,不開智慧很艱難。所以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這句話包含瞭幾個道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他們以弘誓功德莊嚴,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具備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你自己沒有怎麼顯現?因果對不上號,還是自己錯誤的方法導致的。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以自莊嚴感應瞭阿彌陀佛的莊嚴。我們今天呢,阿彌陀佛的願就是我們的四十八大願,願力多麼殊勝。我也要發這樣的願力,如是因,如是果,如是起心動念,在我們自己身口意三業當中就是如是顯。隻認為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不向阿彌陀佛學習。那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你不能悟到。你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成就的,你不知道你現在念佛就是在成就西方極樂世界嗎?其實自他救度圓融在一起有什麼區別?沒有區別。我們今天要分個難行、易行道。阿彌陀佛的救度,你不顯現,他怎麼救度你。所以我們自己要把自己的根基要修好,要學好。要有這樣的弘誓功德而莊嚴。我們的內心要把我們具備的信仰素質心裡素質具備起來,隻有你自己努力。所以小和尚要出去參學,師父說:把東西收拾好。這個徒弟過意不去。師父說你一出去,師父就不在你面前瞭,但是很多事師父不能替你做的。小和尚說,我知道。包括我們現在,阿彌陀佛也不能代替你一切的一切,很多事情隻能我們自己做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內因、外緣。阿彌陀佛再慈悲,“雨水廣大,不潤無根之草,佛法無邊,不度無緣之人。”你沒有這個基礎度化不瞭你。沒有阿彌陀佛這種外緣,也是孤軍奮戰。當這兩者結合,是自他結合,因緣結合。所以外緣阿彌陀佛已經具備,西方極樂世界具備,諸大菩薩具備,我們缺的是自莊嚴弘誓功德。前面說的三輩往生都講要發大菩提心,要發廣大的菩提心。也是三輩往生中講的發大菩提心救度眾生。功德呢?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要自己修。內因感受外緣,外緣成就自心。我們經常讀《無量壽經》,凈土五經。不斷來修我們內因,外緣要修,內因也不斷地增強,我們信願心生起來瞭。那時我們再來讀《無量壽經》的時候,自心踴躍歡喜,不會讀過就像沒讀過一樣。有的人誦瞭多少遍《華嚴經》自己沒有印象,所以說讀經千卷不如解經一卷。

  把平時所做的建立在哪兒?建立在認識我們自己內心上。念佛就是念心,成就西方極樂世界,莊嚴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自己的財富寶貝。認識到這一點,這樣才能為我所用。所以以弘誓功德而莊嚴,生起善法欲來度眾生的欲望,那叫大菩提心。所以叫你讀經的時候,你們理解得這麼深透嗎?自己的學習和外面的學習要結合起來。把這種因和果的一種好處,修因合起來,總持起來。都是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你在看《往生論註》的時候,他就是把平時不善於總結的總結起來。第一種說佛的功德。第二說菩薩的功德。他總結三大類。其實他所說的就是這些。隻要你善於總結你也能總結出來。第一條是什麼,第二條是什麼。要這樣學習。你學習瞭之後,像我們小學生要分段,看經明理嘛。讀經明理,讀經增長智慧,你要這樣去讀。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發佈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