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三垢障,遊諸神通。因力,緣力,意力,願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聞之力。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觀,諸通明力。如法調伏諸眾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
這是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從最初修行到中間,到修行成正果,這裡面初、中、後、修行都是非常具足的。因力、緣力、意力、願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聞之力。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力。
正念止觀,諸通明力。如法調伏諸眾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這一段專門給我們解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各種菩薩的力量都是具足的。我們今天辦任何事情沒有力量就辦不成,有信心沒有力量,信心就不是真的信心。我們現在做人沒有力量,做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在這個世界上這個人就像死人一樣。所以不管做什麼,要具足力量,沒有力量是不行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他們是什麼力量都具足。不管是自己修行的力量,還是教化他人的力量,都具足。佛教在修行過程當中呢,在自修和利益他人之間,就這兩種自利利人,要能夠圓滿自己的覺悟以及圓滿眾生的覺悟。這就是我們佛教的修行,所以這裡面這麼多力,總結起來呢,有七個方面的:自力具足,化他的力量具足,這兩大能力,分出七大塊。所以說因力、緣力就是我們修行所依據的。
什麼叫因力呢?就是過去時候我們曾經修行一切善法,過去時候有這種善根,有這種善因。今天呢,能夠生起現行的善法,能夠皈依三寶,能聽聞經法,能值遇凈土法門。這都是無量劫中修出來的善根,因為這種善根,我們今天才會遇上佛,得到人生,修行凈土法門,這叫因力。對於我們今天的修行呢,是內在的善根原因。如果以前沒有這種善因的力量,今天想遇上佛法沒有辦法,沒有根基。
所以說在世間上任何事物的現行都是有原因的,我們今天現有的這些善法就要追溯到過去,過去時候沒有修行沒有結法緣,那就很艱難。所以從這裡呢,我們就要發心從現在開始,平時所講的這些修行的原理。也許你現在還沒有信心,與你所講的佛法你還沒有辦法修行起來,但是沒有關系,隻要你好好聽,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對於以後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我現在做不到我就不學?不學你永遠也做不到。所以從現在開始,凡是一切美好的修行素質我們要盡量歡喜去學,去思維鍛煉,哪怕我隻是做到一點,這對將來都有好處的。對將來修行佛法的時候會出現一種內因,沒有這種內因是不行的。
我剛出傢的時候,我自己以為是我對世間上厭倦瞭,但人傢問你為什麼對世間上厭倦?從小就有一種憂鬱的氣質。人傢不以為苦的你以為是苦,人傢不以為是煩惱你認為是煩惱,為什麼你有這種素質呢?最後深入學習,知道人在業力當中是不由自主的。以前你修瞭什麼學瞭什麼,這種力量在指揮著你。人人都是這樣,你在人世間不管你幹什麼,人傢做生意能安身立命,你就做得煩躁。為什麼人傢做那些行你做就不行?為什麼你就有你特別的道路呢?我們今天這一輩子僅僅是無量的因果鏈當中的一環,所以說要把這一環要走好,對於我們將來還有影響力。
對於這種因力幫助的力量叫緣力。緣力是外緣,世間上人過去是曾經修習這種大乘佛法,今天見瞭佛見瞭菩薩,贊嘆佛法的甚深偉大,他能發這種菩提之心,這種菩提之心從這些佛菩薩大善知識當中來。以前沒有因緣今天遇不到善知識,他發不瞭菩提心。所以人在修行的過程當中總是相互幫忙的,光憑自己的修行還不夠。周圍的同修、老師這種緣分還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善法的朋友、老師,沒有佛和菩薩,那我們的內因不會遇緣。在外面沒有緣分,就象一顆豆子,種豆得豆,但種子種到土裡沒有水、陽光、溫度,那種子就是種子,不遇緣,外部的因緣條件不具備,就不能成就。所以說我們自己修行也要註意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系。
在平時的時候,我們說隻要把人際關系處好瞭,一切工作都好處。人際關系搞不好什麼工作都做不好,你的工作就在人際關系中完成的。你沒有善巧的為人處事的方法,周圍的人都不支持你,和你過不去,就有惡緣。這種惡緣從自己的態度當中來,你待人接物不行,從你的為人處事當中回報給你的,你不能搞好這種人際關系。現實當中人傢本來應該幫助你的,不幫助你瞭,那是我們自己把因緣壞掉瞭。沒有善緣隻有惡緣,這種情況自己在修行工作生活學習過程中就非常欠缺。所以說,我們這一輩子修行,這種因力和緣力是修行的依靠,要依靠這種因緣。沒有這種因緣辦不成事情,修行修不成。我們現在聽經聞法你是什麼心態,對你將來聽經聞法有一種影響。假如你現在聽經聞法是厭煩的心態,將來再遇到講經說法你心裡自然就會逃避不高興,因為以前你起心動念不對,斷掉善緣的內因,所以因緣是相輔相成的。
你要遇到善知識你要有心理準備。我最初出傢我就想觀世音菩薩這麼慈悲我為什麼見不到呢?我們想求釋迦牟尼佛現身,求觀世音菩薩現身。為什麼不行?因緣不具足,你的內心還沒有準備好。觀世音菩薩給別人顯現就不給你顯現,為什麼?你心裡還沒準備好。看你內心的心態準備好瞭沒有,當你準備好瞭,相應的善知識就會出現。所以這叫因緣,我們內因要修好。所以我們求善知識修學佛法,首先要把我們內心修好,外緣自然就來瞭,這叫感應。你把內在修好瞭,外在你不求它,它自然會來,所以求人不如求自己。自己沒有修好的時候,原來的善緣都要跑掉。修好瞭你不去求它,自然就會來,所以內因外緣是我們修行的根本,修行的基礎。內因是過去時候曾經發過緣,曾經修學佛法,曾經有這樣的善根種子。今天遇上這些佛菩薩,大善知識講說佛法,善根就顯現在世間,自己修行和別人幫助我們修行,隨時隨地我們要準備。
唐•玄奘到西方取經的時候,看到滿山的雪,就那一塊地沒有雪。他想一定有修行人在此,就去找。找到一個修行人在那裡入定,怎麼喊也喊不答應,就用引謦把他敲醒瞭。問他在那裡幹啥,他說在等釋迦牟尼佛出世呢。釋迦牟尼佛都滅度一千多年瞭,他還在那裡等,他說他在迦葉佛的時候就在等,等瞭多久?等的時候就長瞭。所以說等到今天釋迦牟尼佛成佛瞭,在世間上住世八十年,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都入瞭涅槃瞭,他還不知道。玄奘大師就給他說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瞭,涅槃瞭,你在等誰呢?哦,他說我等彌勒佛出世,他又要入定。玄奘大師趕緊叫住他,他說你不要入定瞭,你再錯過瞭怎麼辦?他說你說怎麼辦呢?唐玄奘大師說我現在到西天去取經,你現在有這麼好的功夫,你來幫助我弘法好不好?我們共同發願去見彌勒菩薩。唐玄奘就給他指出,你從這裡到大唐國,你要到皇宮中去投生,我回來找你。給他講瞭皇宮是什麼樣。唐玄奘繼續去取經。這個修行人就到唐朝去找,他隻知道金碧輝煌的地方,他就降生瞭,走錯門道瞭。等到玄奘大師到皇宮裡去恭喜皇帝,說皇帝得瞭兒子。皇帝說沒有。到處找,原來是跑到將軍傢裡去瞭。再去的時候,他已經不認識玄奘大師瞭,就有隔世之迷。叫他出傢他不幹瞭,他要留在世間上,說世間上好。玄奘大師就要求皇帝,皇帝要他出傢,他就答應出傢瞭,但提出三個要求:一車黃金,一車美女,一車好吃的(修行這麼厲害的還提出這三種條件)。玄奘大師說好,允許你帶。讓他帶到佛門當中,一給他剃度,講經,他過去時候的善根一開發,原來我是修行人,我是來扶助玄奘大師講經說法,他一下開悟瞭。好美女也不要瞭,好吃的也不要瞭,從此誠心出傢,幫助玄奘大師弘揚唯實佛法。(三車法師——窺基法師)
這樣的修行人定力這麼好再來投生,如果沒有玄奘大師的幫忙,他還是投生到紅塵世間去流浪生死瞭。他沒有善知識能行嗎?要有外緣。所以我們現在要把人際關系處好,人緣好,法緣就好。人緣不好,法緣就難說瞭。所以自己修行還要註意廣結善緣,親近大善知識,聽聞正法,這就是我們修行的助緣,沒有這種助緣就不行。我們現在皈依瞭,出瞭傢瞭,你也要註意哪兒有善知識自己要發心去親近。適當的時候聽到哪裡有大修行人,我們要去親近,不去親近不行。要自己閉關自守,整天坐在你的房裡,經書看不進,打坐也不清凈,外面的善知識自己也不去親近,修行很艱難。
善根童子就是親近五十三位善知識,所以華嚴經裡講這五十三參就是結人緣,這是修行的助緣。所以說因力和緣力,這是我們修行的依靠,在我們自己內心要不斷地培植善根,培植信仰佛法的善根,守戒的善根,念佛的善根,恭敬三寶的善根,聽聞佛法,親近善知識的善根。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認識到這些好處,把這個善的行為紮根在我們內心。如果沒有在自己內心紮根,將來沒有善根種子你的佛法就顯現不出來瞭。今天聽聞善法的善根種在八識田中,不斷的告誡自己聽聞佛法非常重要,一直到盡未來際,投入到有講說佛法的地方,不管再艱難,再遙遠,哪裡有講經說法,你要發願要去聽聞。你把善根種子種在內心的時候,再遠你都會跑來。由於我們有這樣的善根,這樣的習慣,不管哪有講經說法的時候,不會不去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如果沒有善根就顯現不瞭。
恭敬三寶。今天你皈依三寶瞭,你恭敬三寶,你告誡自己一直到盡未來際我要不舍離三寶,哪裡有三寶我心屬三寶在內心裡紮根。我們現在起心動念,開言吐語,待人接物,你種下這樣的因力,如果你不種這樣的善因你將來修行就很艱難。
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往生幹啥呢?發菩提心而往生,要成就眾生,度化眾生。為救度一切眾生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大善知識,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親近蓮池海會諸佛菩薩來修學善法。我們今天念佛,念念發願往生的時候,我們在內心裡就種下這樣的善根瞭。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去聽經聞法,救度眾生。這樣的善根在自己八識田中就種下瞭,所以你要發菩提心,念念之間都是這樣起心動念,把這樣的善根種在我們內心瞭。我們深信不疑,我們自心非常欣喜,那時就能聽聞佛法。如果你心裡面懷疑,將來這種懷疑的心就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懷疑心往生瞭,要往生邊地。人傢是蓮花化身,你是包胎,蓮包裡多少生多少世出不來,要把你這一輩子懷疑的因果受瞭之後你才能出來。
清朝末年有一個大居士,他信佛法,但心裡還沒有清凈,還有一些散亂懷疑。但他很有智慧,他寫瞭一部論來贊嘆西方極樂世界,他也發願往生,他一口氣不來就走瞭。他弟弟夢見他在西方極樂世界,就告訴他弟弟我生前因為懷疑散亂,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包胎中經歷瞭五百歲未見到阿彌陀佛,現在剛剛出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要看你的信心有沒有。如果沒有的話,你到西方極樂世界遇到的緣也不一樣。其實相對於大眾來說,我們大傢的根基都差不多,看你遇的人怎麼樣。你要遇上最讓你恭敬的大善知識,講經說法最圓滿的,這一輩子能讓你發菩提心,決定不懷疑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遇緣遇得好,遇到大菩提心的緣,讓你發菩提心的因,將來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一樣。教你能持戒恭敬三寶,出傢,大做善事,那對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品位就不一樣瞭。要是你遇到這種老師並不講菩提心,僅是給你講娑婆世界很苦,我們要出離。大菩提心你不具足,你想逃離娑婆世界,將來你往生的時候品味就不高。你現在沒有聽法師講經,僅是聽一個老太婆在說,你一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好,我也要往生。但是發心,恭敬三寶,守戒等等這些外緣,非常殊勝的佛法,你沒聽到也沒有修行,將來往生的時候遇因緣就不同。所以這一輩子你要發心遇上一種非常殊勝的緣份,廣結眾生的緣份。發瞭這種願心,你將來遇上的因緣都不一樣。
有一個老居士,他說我發願從我現在一直到我往生,希望我不要遇到病緣,大惡病就把自己念佛的心分散瞭,這願發得好,這個老居士一直到往生身體都很好。有人叫出傢人買醫療保險,買醫療保險有什麼用呢,你發願生病呀?出傢人應該從修行當中來保險,假如你不修行,保險也沒用。你念佛念不起來怎麼辦?所以像象這個老先生這樣發願很好。他也教我也發這種願,叫你不要生病能健康地平安往生。我說這種願好,我也發這種願。所以說讓自己健康,不生病多好啊,能健康地往生。要發願,所以這是發願的力量。因力、緣力,要把自己內心的善根種子種好。內因怎麼修?起心動念就是種子,開言吐語就是種子,待人接物就是種子。我們今天做什麼,我們現在的行為,善的這種行為就種下善因,善的果。你做壞事就種瞭惡因,所以我們今天念佛就種念佛的種子。我們今天佈施就種下佈施的善根,我們守戒就種下持戒的善根因緣。就是從現行當中,盡量在自己現在的行為過程中積極地修行,六度萬行都要修行起來。當你把所有的佛法都修起來,你的善根種一定能種下去。通過我們今天這種行為,如理如法地行為來種善因,將來就會遇上非常殊勝的大善知識,就能聽聞正法。我們今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種念佛成佛的因,遇的緣是什麼緣,阿彌陀佛的這種緣,觀世音菩薩的這種緣,大勢至菩薩這種緣,西方凈土法門這種法緣。
我們現在都幫助周圍的同修,一起學修佛法,一起修功積德,一起發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損傷眾生,用佛法來利益眾生。所以我們現在廣結人緣,將來又遇上阿彌陀佛這種緣,內因外緣都具足,往生就決定瞭。所以說你現在不要種什麼緣,種輪回的緣,生死的緣,去結冤傢,搞壞事。等到你要死的時候,你所做的惡因就會顯現,為臨終時四大解體的時候顯成各種緣份。你平時喜歡吃辣椒,你看到辣椒來我多舒服啊,這下你隨著辣椒去瞭,冤傢對頭就找來瞭,把你引到輪回當中,生死當中。你平時最討厭的這個人,臨終的時候他也要來送你,你一看這人來瞭,你心裡很不高興要嗔恨,就把你引到三惡道中去瞭。所以你臨終四大解體的時候,你一生的善惡要像放電影一樣出來瞭,你因為一念慳貪心就把你引到惡鬼當中。一念嗔恨心就把你引到地獄修羅中。不講因果,你平時所做的壞事,到臨終會顯現各種的因緣。所以我們臨終時顯現什麼樣的環境,跟我們在生的時候非常相關。你平時專心修行,阿彌陀佛顯現把你引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瞭。所以我們種的是這種緣份。內因外緣對於修行非常重要。
第二門,意力、願力,是修行的一種方便,一種條件。什麼叫意力呢?就是我們內心所發的心,那叫內心裡所發出來的求往生的心,求成佛的心,求菩提之心。從我們心底裡真實發起內心,那叫意力,所以說你發不發心呢?你現在發心睡覺還是發心打遊戲呢?你是發心到世間上去,還是發心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這種發心很重要,是我們修行能不能修起來的條件。你內心不發這種心就沒有辦法瞭。所以我們現在很艱難,不管是在傢人出傢人,能不能發心皈依三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依戒修行。能不能發心斷除肉食,依戒法而修行。內心裡願望都發不起來,你叫他斷肉食怎麼斷得瞭。內心裡修行的意願都沒有,你叫他怎麼聽經聞法,怎麼修行?他內心裡沒有意力,願力呢,要發願。我們在佛菩薩面前燒香拜佛,自己虔誠地發願。我將來願怎樣,我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願健康往生,我願迅速成佛,這些願力,你自己發不發呢?內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要反觀我們內心你願意幹什麼,你內心裡面在想什麼,一天二十四小時你把自己內心反醒一下。我們現在如果說你心裡想什麼,都有一個東西給你記錄下來,你就知道你整天在想什麼,歡喜什麼,你發些什麼願。所以這種意力和願力是我們內心的願望,所以這種意力和願力是我們修行的條件方便。這是第二門。
第三門,叫方便之力、常力、善力。有內因外緣也有願望,你要正式開始修行瞭。就是正修行之力。你要有善巧方便,沒有方便的力量修不起來的。你今天一念佛聽經你就瞌睡,你說聽經聞法好像不相應瞭,而是無量劫有瞌睡的業緣在障礙自己。要善巧方便對治瞌睡,瞌睡遇上枕頭就完瞭,你聽經聞法一會兒就過去瞭。你要有方便力,我坐在那裡我瞌睡,我跪在那裡聽,還不行,我擦點清涼油,慢慢地瞌睡就被趕跑瞭。沒有這樣的一種修行方便是不行的,一早上早殿你打瞌睡,為什麼啊?要有方便,檢查是你睡得太晚瞭,第二天你睡眠不足,所以頭一天晚上你早一點睡啊,不要等到十點以後才睡,要有這些方便力。這種瞌睡是睡眠不好,意志力不強,自己沒有對治方便,你有這些對治方便的時候,他自然就能成就瞭,瞌睡就不來瞭。我們現在世間上做生意的時候,就有方便,鼓動別人買你的東西。你現在能鼓動自己嗎?你要有這些方便。我們最初開始出傢開始學打坐,雙腿一盤,沒有方便不行,盤上去腿疼得不得瞭,就隻有放下瞭。有人雙腿一盤,他就叫人把自己的雙手綁起來。這樣經過兩三次之後,一個小時痛,一坐痛一個小時,經不瞭幾個小時痛過去瞭,腿慢慢痛過腰部再也不痛瞭,以後再打坐就能輕松瞭,你沒有這些方便怎麼成就呢?
世間上的艱難困苦就是幫助我們修行的。你沒有這些方便怎麼能行?當我們自己要修行的時候要依照佛法,善巧地修行,那叫方便力。要想盡千方百計來成就自己的修行,這叫方便力,你現在有沒有呢?你懂不懂方便力?假如你還不懂,居士最厲害的就是打方便妄語。他今天上寺廟給師父說,我今天又打瞭個方便妄語,他說我老公不讓我出來,他把我關在傢裡要給他煮飯,結果我提著菜籃子就到聖水寺來瞭,這也是方便妄語。非常善巧地達成他的目標,為瞭達成目標你要想些方便,要用這些方法來成就自己。世間上的那些人搞工程,內江修建非常緊張,你要包工程很難,人傢都在想方便,要接人傢的工程都要請人傢吃飯,走後門,你把人際關系搞好瞭,大工程你就拿到手瞭。世間上人都知道怎麼去成就這種目標,我們現在出傢人修行人,念佛念不起來他就算瞭,你念佛念不成,你做什麼都做不成。根本不去想一些善巧方便,不去想些方法。這樣的人就是頭腦簡單,一根經,隻有一根經的人修行很難成功。他不想方便成就自己的方法,你要找原因,不找怎麼行呢?所以要找到我們修行當中修不起來的毛病在哪裡,對癥下藥。把毛病一解決,自己的修行自然就起來瞭。要講究這種善巧,我們現在對一個人要善巧,哪一種方法才能教育他,依照佛法善巧地修行就叫方便力,
什麼是常力呢?恒常,依法要長時間地修,不要修瞭一會兒沒感應自己馬上就丟掉瞭,見異思遷,做一件事情稍微遇到一點挫折自己馬上就放棄瞭,沒有意志力,恒常力,不能堅持自己的修行就很艱難。我們最初修行的人要突破的就是這一關,你聽人傢熱鬧,你自己不習慣於修行,你念佛念不瞭一會兒,你要慢慢地加強自己修行的力量,時間慢慢地延長。當你能習慣瞭這種修行,這種佛法久而久之就上道瞭,哪一件事是輕而易舉就能成就的呢?修行比世間上任何事情都要艱難。練武開始要吃多少苦,都要鍛煉,如果不能堅持下去就練不出功夫來。我們念佛也是這樣,沒有一種恒常心,不能堅持修行。剛遇到一點馬上就丟掉瞭,那就不容易成功。所以依法恒久地修,這是一個決巧。你說記憶力好是決巧,多背多記憶。世間上人發瞭大財的,他們並不是有多好的智慧,有很多是沒有文化,智慧也不高,說話還笨笨的。但是人傢能發大財,人傢不輕言放棄,有恒心。你沒有恒心好象很聰明,智慧好沒有恒久心。就如這裡打個洞沒有水,到另一個地方再打一個洞還是沒有水,地上到處是洞,但從來沒有超出三尺深,他怎麼能打到有水?所以恒常心比較重要的,我們修行當中長久地修行,選擇瞭一個法門不要輕易放棄,要長久地修行,要能堅持,這叫常力。
善力就是依照善法欲來修。正確地修,就有歡喜心瞭。佛法是立桿見影的,我經常在說,我今天又發脾氣瞭,別人也不高興,這就是立桿見影。對自己對別人都有損傷,這種方法我們可以放棄,因為你不正確,讓你自己生不起法喜,也讓別人生不起,怎麼辦?我們要想辦法,怎麼樣辦事?所以直截瞭當,你能夠把這種事情辦成就立桿見影瞭。當你把佛法用正確瞭之後馬上就有效應,如影隨行。佛法就是這樣,當你的心念能正確地開發自己的利益,找到一種正確的修行方法,是善的功效,就發揮出來瞭。兩個人之間隻要把這種方法選對瞭,兩人的關系就能改善。當你起心動念正確瞭,一般來說方法就很容易正確。當你修行起心動念的態度每一步都不是很如理如法,那就很艱難瞭,所以說善力就是依法正修的力量,所以這三種力就是我們自己正式修行,依照佛法我們能長久地修,能夠方便地修,能夠正確地修。這是正當修行的時候,我們要具備這樣一種條件。
定力,慧力,那是第四門。雖然自己有長久地修,有正確地修,有善巧地修,就能讓自己一心一意。所以修心成就瞭之後,就能讓自己一心一意地安心辦道。你已經有定力瞭,修行已經有成就瞭。所以當你能達到一心不亂,不為不相關的因素來幹擾自己,修行的時候能達到一心一意,修行就初步有成就瞭,定力就能顯現出來瞭。把外面的惡法要停止下來,能把惡法停止下來,不再去做那些惡法,那定力出來瞭,修觀成就之後,智慧力量能顯現出來。能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每一時刻都能選擇自己的正念。我現在聽經,多少個念頭並起,有聽經聞法的念頭,有外面散亂的念頭,乃至白天上午有什麼幹擾自己你還能想起來,這是分心。在這些念頭起來的時候你要有選擇,先聽經,聽完經再說。你有這種選擇就有智慧力量,隨時你要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該幹什麼。如果沒有這種選擇力量,智慧力量,那你修行就很不具足瞭。問你現在在幹什麼,你不知道,那你選擇什麼呢?那很艱難。所以你這一輩子究竟要幹什麼,你要分辨清楚。你今天究竟應該幹什麼你要清楚,人對自己內心的要求要達到非常明白。你真正的需求你要知道,隨時要選擇。像你開車一樣,前面有石頭你要繞過去。修行就是這樣,隨時要選擇。你跑得越快你的註意力越要集中,迅速作出反應。你不要睡著瞭才修,修到地獄裡去瞭你還不知道。定力、慧力是修正我們內心,當這種修止成就就顯現為定力。修心,讓我們內心具備智慧力量,選擇力量,修觀成就。所以定力、慧力就是我們修行成就。我們因力、緣力是修行的一種根本,一種基礎。意力、願力是修行的助緣,要有這些條件你才能修行,正式修行的時候就要具備方便恒常正確修行。定力慧力,這四種就是針對於我們修行,從前到後,前後修行。平時給你講你沒學到這種程度。
下面多聞之力,是第五門,修行你要有理解,沒有理解不行。你不理解就等於開車閉著眼睛開,不長眼睛走路當然危險。古時候有一個比喻,盲人騎瞎馬,到瞭深坑就很危險,修行不多聞佛法,你的內心是黑暗的,不知道怎麼修行,沒有理解,所以說我們最初不要說修行。很多人就說我要閉關,我要修行。相應的經並沒有聽聞,相應的佛法你也從來不知道,你說你怎麼修呢?盲修你修不出結果。看你修正什麼瞭,修就要按照正確的方法修,不要按歪門邪道,錯誤的方法去修。所以要廣學多聞,要依照三藏十二部,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要開發我們對佛法的理解,所以多聞之力是我們修行之中要發生智慧的理解,要知道怎麼修行。這種多聞之力非常重要,這是第五門。
第六門,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力。你要修行,你要親近大善知識,多聞之力是幫助你修行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就是成就你的。你首先要佈施,最容易做的就是佈施。你自己有什麼你要佈施。不要把錢鎖在櫃子裡面,舍不得拿出來做善法。他說等到我以後生病的時候用。發願就發得不好,發願將來生病?凈天老和尚他就從來不存錢,走到哪裡就佈施給哪個寺廟。出傢人就象昨天所講的,象遊禽一樣,無所藏積,不要積累東西在那兒,那是麻煩。所以我們現在每一個出傢人要能做到這個地步,你的財佈施就做得很好瞭。現在看起來很不具足,都在往自己包裡放錢,叫你供眾出傢人很少供眾,放生就是人傢在傢人出錢,我們出傢人不出錢,人傢在傢人佈施我們出傢人不佈施,那就是顛倒。出傢人常住上把你管完瞭,結果你還把錢藏積起來幹什麼呢?要拿出來做善事。很多人在問我:師父,你為什麼不報帳?你本來沒有掙錢,都是十方善男信女供養你的。有的人就要報,連自己上廁所也要報帳,那你麻煩不麻煩。所以說我們現在從現實生活過程中,你來看我們自己是否成就財佈施,說明我們出傢人財佈施修得怎麼樣。
首先要從財佈施中來修行。錢財都舍不出去他還能修行什麼?最容易修的就是錢財嘛,所以在財佈施當中你修行不起來的人修行難成就。十地菩薩最初一地就是修佈施度,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常住上你吃喝拉撒都把你養起來,兩隻眼睛不管事,有能力不拿出來用,怕出汗,那很容易生病。該出汗你不出肯定要生病,所以我說大傢該拜佛要拜佛,該做事還要做事,佈施嘛。當然做事情要出汗,你坐在那裡就不出汗瞭嗎?所以要求大傢要把能力佈施出來,吃瞭飯要消災嘛,不消災怎麼辦?我常聽居士出傢人說這樣關你的事,那樣不關你的事,吃飯就關你的事。我說常住上也拿這種方法,你大小便不關常住上的事,不修廁所怎麼辦?你吃飯也不關常住上的事,幹嘛要給你煮飯,你安身立命也不關常住上的事,我看這個廟就不用修瞭。殿也不用搭瞭,廁所也不用修瞭,多簡單,我自己去修吧。所以我們人享受瞭一分我要準備奉獻兩分,能夠消災。要把自己的能力要佈施出來,不要這樣我不會,那樣我不會,有能力是舉手之勞就能辦的事情,這樣不關你的事,那樣不關你的事,出傢人在這個份上就很艱難瞭。我力所能及的掃地都是一種佈施,在我們人的身上除瞭錢外還有很多寶貝,你沒有認識到。你不能佈施,所以你修行很難修起來。到最後是無畏佈施,不損傷眾生,不讓眾生害怕。要成就眾生,眾生見瞭你就歡喜,眾生見瞭你不恐懼,那叫無畏佈施。要守戒,佈施度對治慳貪不舍的煩惱。這就是修行,要落實在佈施度當中。你每天給自己規定功課,你佈施多少,有錢佈施錢,有能力佈施能力,有汗水你佈施汗水,這都是佈施,象這些你要落實在每一天的佈施過程中,你沒有奉獻就不行,修行就修不起來。
第二種是戒,防非止惡。最初是聲聞戒,你要修行起來。到最後是我們這種菩薩戒,要發佈施心,大菩提心、承擔心、奉獻心,與此背離的心我們不發,那叫戒。
第三種是忍,忍是忍辱,由修行來的艱難困苦,我們熱天修行,我們比丘穿衣,把衣袍穿在身上好象很不自在、要出汗、要有忍,沒有忍力是不行的。我們誦經很艱難,要有忍力,拜佛也要有忍力,沒有忍力不行的,你看經書也要有忍力。你整天坐在那裡面要看,不忍是不行的。
第四種要精進,把自己的力量全部奉獻來修行。精進地去修行,精進是針對善法。我們修行要成就六度波羅蜜,所以說,這後面兩門正式修行的時候就有修與行的分別,修和行兩點不一樣。
前面四門是說修上的,後面兩門是說行上的。修是修正,改正錯誤,行動瞭就是正面積累功德,修行六度波羅蜜,聽聞佛法,正式修行,正面地積累功德。修呢是要改正一些錯誤,因力要改變自己不發心這種錯誤。緣力要改變依賴於佛菩薩這種錯誤,要廣結法緣人緣,不要閉關自守,損傷眾生。意力和願力要發心。心裡發不起來,沒有意志力,沒有願心。要改正內心的東西,改正沒有方便之力的,改變不長久,也是修行的弊病。要改變不正確的行為。修和行還有區分,所以這裡就把修行當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講得非常細致瞭。
第七門,正念止觀,諸通明力,就是依修行而成就的德相。正念力是舍掉一切有為法,不執著於一切有為法。勤修萬善而不執著於萬善,不執著於所斷的惡相。努力地度化眾生,能舍棄自己的執著相。進入自己沒有執著的,一無所著的實相當中。所以叫正念,不住於邪相,能舍棄於一切有為相,住於無畏相,叫正念力。正念止觀,就是我們依正念而停止惡法,安住於修行的環境依法而修行,這叫止觀力。止就是停止錯誤,自然就正瞭,觀是一種智慧,依於正念,起心動念都明正確的念頭。智慧自然就落實下來瞭,離開愚癡的見解叫正觀,依靠正念力和止觀力成就諸通明力。
諸是表示多,通就是神通。就是神通的力量。明就是三明,要知道那些過去世的事情,天眼,能知道很遠的事情。他心能知道人傢心裡面的事情。明就是一種智慧,神通智慧力量能成就。依正念和止觀的力量成就神通和智慧。這是我們自己修行成就的功德。從最初修行改正錯誤,到正式修行,三明六通,是自力究竟圓滿。如法成就諸眾生力,就是利益眾生的力量。如法調伏眾生,依據佛法來調伏我們內心的煩惱,調伏自信的眾生,內在的煩惱因沒有瞭,外在的眾生果就自然度化瞭,所以依照佛法來調伏眾生。一個是調伏自性眾生,從自己修行上來。當你有修行瞭就能調伏眾生,沒有修行瞭就調伏不瞭。從外在來說調伏眾生要有方便力。你自己修行對自己再嚴格也不為過,對於眾生要有方便善巧,沒有方便善巧度化不瞭他。還要有威德力量,沒有你還降服不瞭他。所以我們要依照佛法來調伏諸眾生力,所以總結自利利人,諸多種力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都具備這些力量。我們今天呢,依於念佛,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要具備這種力量。對於我們這一輩子的修行也就講說清楚瞭,你應該怎麼修行。所以在贊嘆西方極樂世界往生的同修諸力具足,就是從因至果,自利利人。教會我們如何修行,如何修正自己的缺點。如何成就自己的功德,如何利益眾生。這些力量不是要等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修,我們今天就要具足。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